中庸处世智慧:权衡利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处世智慧:权衡利弊

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

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

失陷矣。

——《荀子不苟》

可欲与可恶、利与害都是对立统一关系,只看到一面就是“偏”,所以要“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才能“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所谓“兼陈万物”是说要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兼权熟计”,

做出准确的判断,不为各种矛盾现象迷惑。荀况要求看到事物正反两

个方面,再加以比较鉴别的方法,是合乎辩证法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遇事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不

顾它可能藏着危险,就会陷于“偏伤”,没有不失败的。商鞅变法,

促成了秦国的强大,但他手段过于残酷,只看到变法带来的好处,看

不到其中埋藏的祸患,最终连自己的命也葬送在自己制定的法令下。

明代的于谦因对人太苛刻,做事好极端,违背中庸最后被人陷害。于谦至死都未明白中国绝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为人为官之道。于谦的所

作所为在后人看来是正义而高尚的,但在当时的人际环境中,他不但

难以被理解,反而成为招致怨恨的主要因素。

于谦的命运与明朝的两次重大事件——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紧密

联系在一起。土木事变之后他成为英雄,举国拥戴;而夺门事变则使

他身败名裂,命丧刑场。于谦一身正气,可同僚们为何最终要倒戈相向?

土木之变使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整座京城岌岌可危。

危难当头,掌管兵部的于谦挺身而出,排除各种干扰,率领各方力量,顽强战斗,击退了入侵的瓦剌军。与此同时,他还同文武大臣一起拥

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本想要挟明朝的瓦剌部族首

领见到这种情景,被迫放归英宗。

于谦不是功不可没吗?怎么说他对人苛刻呢?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文臣徐有贞,因在瓦剌军队进逼京师之时,率先提出“南迁”主

张遭到于谦的严正驳斥,为此徐有贞经常遭到同事们讥笑,一直得不

到升迁。他多次请求于谦举荐,希望谋取国子监祭酒一职。于谦也曾

在景帝面前提及此事,但景帝认为徐有贞在危急关头大唱“南迁”调子,造成极坏影响,不同意提升他。未能遂愿的徐有贞非常懊恼,他

怪责于谦从中作梗,影响了自己的前程,因而对于谦恨之入骨。

武将石亨掌管着京师驻军的兵权,一开始虽因与瓦剌军战遭败而

被谪,但不久在于谦的保荐下,又官复原职,并在于谦的领导下,扭

转败局,立下大功,被封为世侯。如此优厚的封赐使石亨受宠若惊,

为了表达对于谦的知遇之恩,他向皇帝请求封赏于谦的儿子于冕。未

曾想到的是,于谦在朝廷上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还指责他徇私。于是,石亨于谦,二人关系破裂,积怨日深。

因为处理事情不善于婉转,说话直,不给人面子,于谦得罪了本

能够不得罪的人。就这样,文臣武将、内宫外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

一股“倒谦”势力。一番密谋之后,不久付诸行动。徐有贞等是行动

的策划者,石亨、曹吉祥等则是行动的执行者,他们趁景帝病重之际,猝然发动宫廷政变,夺门成功,把老皇帝英宗又送上了皇帝的位子。

而于谦的性命却丢在了这帮人之手。

中庸之道中,权衡利弊,做事不偏颇,审时度势做出最准确的选择,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