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五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通常由媒介机构组织来运作,需要数量
庞大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
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
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
速,但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
电视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
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和政府规制的传统角色 。
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
1. 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2. 抗灾害能力强 3. 普及率高,群众性强 4. 由于线性顺序播出,接收选择性差。 5. 稍纵即逝造成大量的信息浪费,其新闻信息的使用价
值没有被充分开发。
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1. 电视新闻的优势和弱点与广播有不少相同的地方。 2. 电视新闻传播特有的特点: 3. 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 4. 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主要
广播电视的特点
1. 2. 行业。 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与传
统纸质媒介不同,广播电视能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
虚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模式。
5.
接收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6.
7. 8.
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代进行时”的视听感受。
3.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过程的重要基本元素。
4. 广播电视具有重要的娱乐功能。
5. 广播电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6. 广播电视的服务功能。
广播电视社会功能的研究
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社会影响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电视与社会民主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
第四章⼴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第四章⼴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学习要求:了解作为⼴播电视传播符号要素的声⾳与画⾯⾯的特点、作⽤及相互关系;着重讨论声⾳与画⾯两种要素组合的相互关系。
重点了解声⾳传播元素中的语⾳、⾳乐、⾳响各⾃的特点、作⽤;理解⼴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符号“是传播中可以还原成意思”的要素。
——“意思”不是符号所固有的,是来⾃公众对⽤什么符号代表某⼀意思的⼀致意见。
——符号⼀般分为语⾔符号和⾮语⾔符号。
语⾔符号包括语⾔与⽂字,即⼝头语⾔和书⾯语⾔。
语⾔——⼝头语⾔——共时性——直接符号外在形式:声⾳内在形式:意思⽂字——书⾯语⾔——历时性——间接符号外在形式:字形内在形式:意思⾮语⾔符号⼤体分为三类:——体语(动作、姿势) 有⼈统计: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仅有7%借助语⾔;其余93%都是靠体语。
——视觉性⾮语⾔符号(凡是作⽤于⼈的视觉器官的⾮语⾔符号都可视作视觉性⾮语⾔符号。
)——听觉性⾮语⾔符号(凡是作⽤于⼈的听觉器官的⾮语⾔符号都可视作听觉性⾮语⾔符号。
)第⼀节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电视语⾔符号系统的构成电视语⾔符号包括抽象性⾳响语⾔、⽂字语⾔。
(⼀)抽象性⾳响语⾔的分类与作⽤抽象⾳响语⾔指电视⼴播中能够准确传达内容、情感的有声⼈类语⾔,包括画内语⾔和画外语⾔。
也被称为“⼈声语⾔”。
1、画外语⾔的分类及作⽤画外语⾔指的是:在画⾯所反映的现场图景中,实际并不存在的有声语⾔,是后期编辑制作时加进去的。
包括新闻性节⽬的播⾳语⾔、纪录⽚及其他艺术类节⽬中的解说,电视剧中的旁⽩、独⽩。
(1)播⾳语⾔:指电视新闻的专职播⾳⼈员⽤以传播新闻内容的声⾳语⾔,是贯穿新闻的“主线”,是联系整个新闻的脉络。
播⾳语⾔的特点:规范性、庄重性、⿎动性、时代感、分⼨感、亲切感作⽤:叙述事实、展⽰资料、表达理念(2)解说(词)解说是指从客观叙述者的⾓度,直接⽤⼈声语⾔来交代、说明或评论的⼀种画外⾳表达⽅式,他在电视艺术作品中被⼴泛使⽤。
第五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电视的负功能:真相还是偏见一、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一、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二、广播电视的特点1、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1)大众传播媒介通常由媒介机构来组织运作,需要庞大数目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2)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3)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也因此大众传媒才会格外重视新闻的实效性;(4)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每一种新的媒体的出现,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2、从传播方式上看,广播电视的特点如下:(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2)传播速度迅速及时;(3)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4)接收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5)线性传播,顺序接收;(6)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三、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1、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1)传播突破时空限制;(2)抗灾害能力强;(3)普及率高,群众性强;(4)弱点:线性传播,接收选择性差;稍纵即逝,信息大量浪费。
2、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特有区别)(1)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2)受众参与强,形象生动(3)选择性差,稍纵即逝。
二、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一、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1、传递信息、检测环境;2、链接、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3、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过程的重要基本元素;4、重要的娱乐功能;5、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有强大的经济功能;6、服务功能。
二、广播电视功能的研究使用与满足、会客厅里的民主、涵化效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电视进行社会引导的机制和过程。
三、电视的负功能:真相还是偏见一、公共电视广播的政策初衷英国广播电视建立在“为公众服务”这一纲领的基础上,在启发民主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公平、公正、多元化贯穿始终,即:所有人都应该也能够得到广播电视的覆盖和服务;广播电视的内容服务应当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能因商业竞争而罔顾社会责任;要照顾到各个阶层、群体的需要,提供有价值的优质节目。
广编复习
广播电视概论一、广播含义:凡是通过无线电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公开传播声音(包括)语言节目或活动图像(及伴音)节目统称为广播。
分类:传播方式:有线传播和无线传播传播内容:广播传播和电视传播二、最早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斯堡西屋电器弗兰克康拉德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第一家申请营业执照呼号KDKA三、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视发射台1936年,英国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众电视发射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正式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四、无线电的传播方式1、地波传播(受高山建筑的影响)2、天波传播(受天气影响)3、直线传播=>电离层、平流层五、电视传播制式1、电视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2、三种制式:(1)NTSC1953年起源于美国,采用美国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的英文缩写,这种电视的制式制作成本低,兼容性好,但不稳定。
使用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加拿大,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也在使用。
(2)PAL(中国采用)(3)SECAM (起源于法国,苏联等东欧国家使用)六、美国广播电视机构、特点1.美国广播电视机构(1)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于1926年,总部在纽约,1954年最早正式按时播出节目。
(2)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立于1927年,总部在纽约,还经营出版公司和唱片公司。
(3)美国广播公司(ABC)由NBC1943年分裂出,总部在纽约,注重与中国的交流。
(4)有限电视新闻网(CNN)(5)公共电视(6)对外广播:美国之音(VOA)(7)全国广电媒体的“家长”(FCC)2.美国广播电视的特点(1)国内商业广播电视网竞争激烈a.新的地方电台、电视台的不断出现使竞争加剧;b.有线电视台的建立使原有的广播秩序受到冲击;c.美国多元文化的特色使得各民族台相继增多。
(2)国外世界频道之间不断角逐,FOX2:NEWS七、加拿大:①公私合营、电视台并存(CBC);②1961年创立CTV电视网,是加拿大最大的商业电视网。
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符号与传播特性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本课件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8
• 4)蒙太奇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创 造出影视语言独特的时空结构。蒙太奇诞生于 节目构思时,体现于导演的分镜头脚本,最后 确定在剪辑桌上。
•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 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 2、长镜头
• 根据内容、情节、情绪的变化,不断改 变拍摄角度、调整景别与距离,用一个 镜头完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时长在30 秒——10分钟之间。它排除切换,是一 个不经剪辑的画面连续的片段,在一个 较长的镜头里往往包含一个完整的段落。
• 功能:1、纪实传播 2、形象传播 3直接传播
• 四、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 • a 声画合一 • 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
和声音具有高度的保真性。 • 画内声画合一——同期声讲话和同期声音响 • 画外声画合一——播音语言与画面的统一
• b 声画对位:声音与画面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 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 容。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 作用: • 1)创造主观化音响,传达作者或表现对
象的主体音响感受 • 2)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的音响形式 • 3)营造和渲染气氛。
第三节 电视画面与镜头语言
• 一、电视画面的影像要素 • 1、景别: 被拍摄的主体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
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可以进一 步把景别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 写五种
• 蒙太奇的含义比较复杂,要深刻理解它,必须 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 1)单个镜头意义的不确定性,意义的产生需 要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
• 2)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必须遵循表意的规则, 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一定的 原则来组合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与社会责任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与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中,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扮演着传播信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角色。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具备公共服务功能,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以及社会责任,并分析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承担着传播信息、文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功能。
首先,广播电视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备快速、便捷、广泛的传播优势,能够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通过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等渠道,及时传递政府决策、国内外重要新闻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其次,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娱乐环境。
通过电视节目、专题片、纪录片等内容的传播,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扩大了公众的知识面,启发了人们的智慧。
同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类文化节目、娱乐节目,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娱乐,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为特殊群体提供了公共服务。
例如,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通过播放教育节目、健康科普节目等,为儿童、老年人提供了对应的服务。
这些节目不仅满足了特殊群体的需求,还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通过针对性的节目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二、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作为舆论阵地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具备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首先,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要积极履行信息披露的责任。
它们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最新信息,包括政策法规、重大事件等。
这样,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能够促进公众的正确知识和决策能力,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
其次,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应当承担社会舆论引导的责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容易受到各种声音的冲击。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应当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传递正确、客观、全面的信息,引导公众形成理性、正能量的价值观念。
此外,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应当关注公民权益保护的责任。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传媒工具之一,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广播电视具有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广泛的覆盖面,可以实时传递各种信息和事件。
广播电视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台或广播电台等媒介,将信息以声音或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实现信息的传播。
同时,广播电视还具有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即通过一个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多个接收者,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其次,广播电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
首先,广播电视可以作为信息源,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并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变迁等。
其次,广播电视可以作为教育工具,传递各种教育内容,帮助公众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此外,广播电视还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通过播放各种精品节目,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广播电视还可以作为娱乐媒介,为公众提供各种娱乐节目,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最后,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拓展。
传统上,广播电视的传播理念以传递信息为主导,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广播电视传播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传播理念也逐渐从传递信息扩展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和提升公众素质等方面。
如今,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拓展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和互动,倡导公众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发挥主体作用,提倡多样性和开放式的传播方式。
总之,广播电视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丰富的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传媒工具,不仅承载了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也肩负着为社会对传媒工具的更高期望做出回应的责任。
通过不断拓展传播理念,广播电视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发挥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广播电视概论(5篇)
广播电视概论(5篇)第一篇:广播电视概论1、1906年12月25日,无线电广播的诞生日。
2、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该州选举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3、1920年11月2日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4、贝尔德:电视之父。
马可尼:无线电之父5、什么是广播电视(分类)(1)只播送声音:无线电广播和有线广播(2)既播送声音又播送图像:无限电视广播、有线电视广播(3)音像制品、卫星直播6、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1)社会性。
广播电视往往被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所掌握运用,为一定的社会利益和目的服务。
(2)大众性。
对受众没有任何特殊的选择和要求。
※我国广播电视的党性原则:(1)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2)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3)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4)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纲领、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地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7、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简答)(1)宣传功能:广播电视是政治的工具,是阶级的喉舌,它可以采取直接宣传与间接宣传。
尼克松用电视为自己辩护,又因电视首先披露“水门事件”而辞职。
(2)舆论功能:提供信息让受众了解情况形成舆论,反映舆论,舆论导向,舆论监督。
(3)新闻功能:广播电视以新闻报道为主体,具有传播迅速的特征。
宣传和舆论功能往往会渗透在新闻之中。
(4)教育功能:广播电视是一种社会教育方式。
思想道德方面产生一种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提供受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促进社会生产满足生活需要。
普及文化科技知识。
(5)娱乐功能:提供文艺性节目、体育直播转播等。
(6)服务功能:为受众提供实用性服务,报时、天气预报、广告等。
8、声音的分类:声音又可以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
9、音响的种类:音响包括自然声、环境声、动作声等等。
音响采录的要求:(1)绝对真实、自然,典型,一听就懂。
广播电视发展史
1)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P76
2)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
3)台湾:
a)1962年开播的教育电视台是“中华电视台”的前身。P81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当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业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开始广播。P8
2.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同年10月1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P9
3)广播事业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1928年8月1日下午,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P60
4)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创始于延安。同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62
3.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p16-17
1)国营制度型(国家拥有经营型)。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主要国家有:俄罗斯、罗马尼亚、朝鲜、古巴、越南、法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等。
2)公共制度型(公共机构经营型)。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
i.儿童节目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ii.暴力电视节目对青年人乃至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 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1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传播特性:广播电视传播的共性:迅速及时的时效性;高度综合的连续性;深入社会的渗透性;传播过程的参与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差异: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
广播电视的受传特性:分散群体的随意性接受;广播电视的受传弱势。
3广播语言的要求:通俗口语,是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让听众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简洁明快,用词造句要简短精炼;篇幅要短,句型要简单,句意要直截了当;具体形象。
4广播音响的作用:增强报道的真切感;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构成音响蒙太奇。
5广播电视事业及其社会功能广播电视事业是以信息传播为主要目的,借助广播电视这种电子技术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
社会功能: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普及社会教育;丰富文化生活;提供社会服务。
6电视生产的大众文化特征从大众文化的意识层面讲,电视文化是一种“美学上的平民主义”,是一种文化的民主形式;从电视文化内涵看,它是一种组合再造、高度综合和全能性的社会文化;从电视文化的地位看,电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渗透性的文化。
7电视与社会政治生活电视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之镜,电视传播为我们建构一个社会信息环境,人们依靠电视传播提供的信息去认识、感受、理解生存的社会,按照媒体提供的思路去思考政治事件和问题。
大众传播创造民主,服务于民主。
8广播节目结构优化—广播线型结构优化:引导,包括触及报道中心的前说明性、揭示性的内容;重复节目编排的优化:不同内容节目比例确定要分配合理、重点突出、总体平衡;各节目之间要注意协调、照应。
讲究编排技巧;处理好“广播”与“窄播”的关系。
节目播出优化:节目播出时间要稳定;根据听众状态确定全天节目安排;分析节目的听众对象,根据他们的作息特点确定节目播出时间;在“黄金时间”里安排质量较高的节目,扩大电台的影响力;避免频道间恶性竞争。
0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接受的家庭方式
接受的随意性 接受的家庭方式
广播电视的不同特点
在传播手段上 在传播内容上 在传播方式上
广播电视的传播弱点
传播手段的易逝性 传播内容的表面性 接受方式的被动性
电视传播特点(s21)
即时现场传播 双重信息传播 屏上人际传播 媒介兼容传播 线性连续传播
广播电视与经济、政治、文化
一、经济与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要受经济制约 2、广播电视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二、政治与广播电视: 1、政治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2、广播电视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s53) 1)广播电视为受众政治决策提供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 2) 电视是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最佳媒介 3)广播电视影响政治结构的变化 三、文化与广播电视 1、文化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2、广播电视对文化的影响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a. b. c. d. e. f.
广播电视的正面功能( 广播电视的正面功能(x35) ) 宣传功能 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提供服务功能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a.
b.
c.
d.
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电视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 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电视帮我们开拓视野,但降低了辨别能 力,对人智能的全面发展有所妨碍 电视台进入市场经济,却造成了社会的 污染 电视丰富了文化生活,却妨碍了身心健 康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电视的传播特点 电视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与经济、政治、 广播电视与经济、政治、文化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x17) )
传播的迅速及时
即时性的时效性效果 同步性的连续性效果
第四、五章知识要点
第四、五章知识要点第四章简答:1、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有哪些?(请做必要的阐述)答(1)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广播电视电子媒介,以光速进行传播,是当今传播最快的媒介,但是,电声画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2)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广播电视以多通道形式传播,具有“包举宇内”的广泛性。
但受众对其传播的节目不感兴趣时,大多数人都转向了其他活动,因此造成了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随意性。
(3)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无所不包,但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节目播出。
(4)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利用声音与画面的现场性,增强信息的传真效果。
2、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有哪些?(请做必要的阐述)答(1)传播新闻的功能。
由于广播电视的传播快速性、形象生动性,因而,它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舆论监督的功能。
很多没有及时解决的大众生活问题,经过广播、电视台的曝光,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圆满解决,这就是舆论监督作用。
(3)传授知识的功能。
广播电视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传递快的特点,恰好可以用于知识的传播和积累。
(4)提供服务的功能。
广播电视不仅能够刊登商业广告促进商品的流通,而且能够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愉悦。
(5)愉悦身心的功能。
广播电视通过各类文艺节目充分满足了各年龄层广大受众的文娱体育欣赏的要求。
3、广播电视在哪些方面改变了接收渠道?答(1)各种符号插上“电翅膀”,使“大众传播”能够真正同时面向大众,使各地的大众能够真正获得同一信息(2)信息可以脱离所指事物,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相同的速度广泛传播(3)各种符号因素,经过处理合成后,可以更加真实、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4)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收信息4、电视有哪些负面功能(1)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导致社会麻醉(3)混沌了社会风气(4)导致文化沉沦(5)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5、电视传播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电视传播对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电视传播对文化的传承、发展、丰富与变迁,传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电视传播中受众反馈的方式: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 2、在直播现场和现场直播节目中直接反馈; 3、通过专门机构调查,收集受众反馈意见。
电视传播过程中反馈的特点: 1、反馈的被动性 2、反馈的延迟性 3、反馈的差异性 4、反馈的典型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视听率调查服务公司(rating services):
为广告主和广播、电视公司测定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受众的 公司。他们从市场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发表其调查结果 ,企业向这些机构机构调查报告,作为自己策划、购买或销售媒 介广告的基础。 如: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美)
n受众特征:
一、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稳定中的流动性 电视传播的覆盖率 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
二、收看的随意性、自主性与隐匿性 家庭收视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频道)的选择范围 电视技术提供的便利(遥控器)
三、理解的差异性 影响观众理解信息的因素:人的个性心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
央视索福瑞(GSM)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n收视率调查
收视率:是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定电视覆盖区内观众收视具体节目 的数量标志,是描述电视节目拥有观众数量多寡的一种相对的统 计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收视率高低是电视台能否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 因素之一。
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收看节目的户数(人数)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n 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严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韩瑶瑶新闻学57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突出着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大众娱乐的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着社会进步。
而另外还有一种功能即社会沟通的功能,即体现社会多种意见的相互交流、多种观点的交锋论争,最后实现充分的了解和理解。
传播信息是广播电视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
施拉姆认为,大众媒介可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关于远方和外界的概念,大部分来自于大众媒介。
当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发展时,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会与日俱增。
结果是,在何者重要、何者危险、何者有趣等一系列问题上,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意见是来自于媒介。
长期以来,电视这种声画相结合、传播迅速的大众媒介,因易于理解、观看,对观众的要求不高,成为传递信息的最佳手段。
所谓服务,就是要为百姓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提供切实有益的帮助,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深感压力巨大,他们渴望通过广播电视中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或者希望了解除了资讯以外的一些生活新观念、新时尚等,以期更好地融入当代新生活。
从我国电视诞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服务类节目就一直存在,但是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播出时间在整个电视节目中所占比例不大。
《节目预告》、《气象预报》以及1979年诞生的《为您服务》等是早期主要的服务类节目。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日益活跃,人们对各种信息尤其是服务类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这就为广播电视服务类节目的迅速扩张提供了基础。
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服务类节目不断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随后,电视分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服务类节目进一步细分。
如与饮食相关的有《天天饮食》、《美女私房菜》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有《交易时间》、《天生我财》、《市场分析室》等;与旅游出行有关的有《走遍中国》、《有多远走多远》等;养生保健的有《百科全说》、《中华医药》、《健康之路》等;时尚类栏目则有《美丽俏佳人》、《完全时尚手册》等。
河北大学广播电视概论重点
广播电视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共性有:1、迅速及时的时效性 2、高度综合的连续性 3、深入社会的渗
透性 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差异:1、传播手段 2、传播方式 3、传播内容
广播电视的受众特性
1、 分散群体的随意性接受
2、 广播电视受众的弱势:①线性传播方式,稍纵即逝;②家庭作为收听、收视的主要空间
对收视率的认识:收视率强化了“观众就是上帝”的以受众为服务主体的理念,客观上为电 视节目提供了衡量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指标,促进了电视的文化繁荣; 收视率不等于节目质量,需要在完美的收视率调查机制的基础上,客观认识并纠正收视率所 引发的“唯收视率是从”的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现象。 (补充)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比较及认识: 新闻策划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其 目的在于充分发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告, 已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新闻策划的意义:1、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掘新闻价值,突出报道主题 2、新闻策划有利 于调动各种资源 3、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报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记者深入采访 4、 新闻策划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果 策划新闻指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 “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区别 1、 含义不同 2、 运作不同 新闻策划,既然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 那么,在运作中,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 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策划新闻, 既然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那么,在 运作中,应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 真实性,策划新闻的运作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3、 性质不同 4、 目的不同 新闻策划”是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新闻的问题. “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 实,重点是解决做好策划效果的问题 5、 意义不同 新闻策划立足于客观事实这一前提,是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的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 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其意义在于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 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策划新闻为了最大限度 地赢得读者的“眼球”,它经常通过策划活动,人为地制造事实,然后当成新闻来报道。它偏 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则考虑不多。可见,策划新闻是为了追求 最大的经济利益时空转换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二战前后欧美一流知识分子、艺术家、学者,都曾经高度重视媒体。譬如大诗人庞德、大哲学家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瓦、大学者约翰•伯格、大哲学家及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等等,均深度涉入公众媒体,不仅利用,那还是他们在事业盛期或晚年的重要工作。萨特失明衰老后,放弃写作,全力主持电视节目,向全国和全欧洲人民说话,一说就说了10年。约翰•伯格在BBC主持多年系列节目,几乎影响到70年代后的欧美文化形态。他的《观看之道》在中国是极小众的美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可在当时却是英国大众定期观看的电视节目。
有人批评易中天媚俗,认为学者应该坚守精英立场,不能向大众一味地投怀送抱,有失斯文。知识分子介入媒体和社会,本是无可非议的。知识生产者不仅要关注知识生产,还要关注知识的传播和社会效果。介入媒体、关注社会本来就是知识分子的应有之职。但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媚俗”。我们不赞成完全脑体倒挂式的媚俗,仅仅向社会知识下限看齐的媚俗是不可取的。“易中天现象”提醒我们,知识精英必须思考如何将自己生产的知识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东西。过于“城堡”化的知识生产只会把自己推到社会的反面,被社会所误解。但在知识堡垒和学院体制根深蒂固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需要整个知识共同体来思考和解决。
陈丹青在今年5月看过一集易中天的《品三国》节目后,说很佩服!30分钟谈话节目容量很大,话一出口不能改,比写文章难多了,何况是专栏,连续讲,非常难。易先生高度专业,没有废话,可听性甚高。惟一的缺点是语速慢了一点,并仍有报告腔的残余。学生告诉我这档节目大受欢迎,我很高兴。中国学者早该利用媒体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这样的节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他认为,孔子要是活到今天,绝对霸占电视台;胡适、鲁迅、陈独秀活到今天,坦然上电视。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重要性及作用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重要性及作用广播电视传输业是现代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广播电视传输业通过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能够快速、广泛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益。
一、信息传递与新闻报道广播电视传输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媒平台,通过广播和电视的传输能够迅速将新闻、事件、资讯等信息传递给大众。
无论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还是社会动态和时事热点,广播电视传输业能够第一时间报道和传递,使观众及早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增强了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
同时,广播电视传输业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通过权威、客观和及时的报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拓宽视野,提高社会的公共文化素质。
二、教育与文化传承广播电视传输业通过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的播放,能够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容。
教育类节目可以传授知识,辅助学习,提供教育的机会和平台。
而文化类节目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广播电视传输业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播放优质的教育和文化节目,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素质、有修养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娱乐与休闲广播电视传输业在娱乐和休闲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播和电视节目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能够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减轻生活压力,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
通过广播电视传输业提供的休闲娱乐内容,人们能够获得愉悦和满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宣传与推广广播电视传输业作为一种宣传媒介,可以广泛传播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帮助企业开展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和客户沟通。
通过电视和广播广告的传播,企业能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同时,广播电视传输业还能够为社会组织、公益事业等宣传推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传输业作为现代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作用。
09343电视传播概论解构电视重点整理
电视传播概论串讲讲义绪论一、电视传播的研究对象1.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区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
直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亦简称为“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亦简称为“电视”。
电视,亦称“电视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区播送声像一体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两大类。
2.电视传播电视传播是电视从业者使用电子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的活动。
广义的电视传播,包括电视传播事业的宏观决策与管理、节目的摄制与编播、节目的传送与覆盖、传播效果与观众反馈。
五个环节狭义的电视传播主要指电视节目的传播活动,仅仅限于节目容及其效果。
二、电视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1.电视传播研究:指围绕或通过电视媒介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
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容(节目)、电视媒介、观众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2.电视传播学:研究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电视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开放性、整合性。
第一章电视传播发展论一、人类传播的发展机理1.人类传播的历史脉络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语言、文字、印刷、电子。
(1)口语→图画→文字(2)造纸→印刷→纸媒介(3)电报→→电传真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有线电报的诞生,开创了电力传播的新纪元,电通信时代由此开始。
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是大众电子传播的一大飞跃。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与俄国人波波夫同时宣告发明了无线通信技术。
1876年,贝尔发明。
的发明标志着电传声音的时代开始了。
(4)电影→广播→电视电影是与电视关系最为密切的技术艺术媒介。
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影诞生日。
电视图像传输的技术原理:光→电→光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
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流的强弱与光照的强弱成正比。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作者:————————————————————————————————日期:2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电视传播与“地球村”广播电视有那些传播共性?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正、负两面)广播的永恒魅力?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二、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四、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1、各种符号插上了“电翅膀”,使“大众传播”真正能够同时面向大众,使各地的大众真正能够同时获得同一信息;信息可以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相同的速度广泛传播,使人们能够耳闻目睹瞬间万变的大千世界;2、各种符号因素,经过精心处理、合成以后,可以更加真实、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更易于人们接收。
如声音中的语言和音响、音量和音调,图像中的景别、光线和色彩等等。
3、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收信息,有利于排除或减少外部干扰缺点:广播电视瞬间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必须使用一些录音、录像设备,把内容节目有意识地保留起来,增加了听众或观众时间和经济的支出;广播电视只能单向、线性传播。
(朝向双向、互动发展)一、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地域、受众收听的随意性----精力不集中频繁转台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1、内容丰富2、表达手段丰富电视具有双通道的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而声音画面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传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被动选择性----线性传播二、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电视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真实性。
新闻的滚动报道现场报道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广播电视是一把双刃剑。
广播电视的正面功能一、传播新闻的功能二、舆论监督的功能三、传授知识的功能四、提供服务的功能五、愉悦身心的功能一、传播新闻的功能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使人们能用第一时间如亲临其境一样去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作者:————————————————————————————————日期:
2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广播电视有那些传播共性?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正、负两面)
广播的永恒魅力?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二、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四、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1、各种符号插上了“电翅膀”,使“大众传播”真正能够同时面向大众,使各地的大众真正能够同时获得同一信息;
信息可以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相同的速度广泛传播,使人们能够耳闻目睹瞬间万变的大千世界;
2、各种符号因素,经过精心处理、合成以后,可以更加真实、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更易于人们接收。
如声音中的语言和音响、音量和音调,图像中的景别、光线和色彩等等。
3、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收信息,有利于排除或减少外部干扰
缺点:广播电视瞬间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
必须使用一些录音、录像设备,把内容节目有意识地保留起来,增加了听众或观众时间和经济的支出;
广播电视只能单向、线性传播。
(朝向双向、互动发展)
一、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地域、受众
收听的随意性----精力不集中
频繁转台
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1、内容丰富
2、表达手段丰富
电视具有双通道的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而声音画面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传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被动选择性----线性传播
二、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电视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真实性。
新闻的滚动报道
现场报道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是一把双刃剑。
广播电视的正面功能
一、传播新闻的功能
二、舆论监督的功能
三、传授知识的功能
四、提供服务的功能
五、愉悦身心的功能
一、传播新闻的功能
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使人们能用第一时间如亲临其境一样去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
通过新闻报道和对时事的评述,广播电视迅速而直接地反映客观实际,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向受众解难释疑,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二、舆论监督的功能
简单地说,舆论就是公众意见(Public opinion)。
具体地讲,“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
舆论所代表的是民心民意,是社会公众对于当前问题的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
舆论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对有关的事态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广播电视本身,形成了一种传播制度一种社会制度。
不论是资本主义形式的广播电视,还是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它们都是广播电视文化形成的社会制度
广播电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要注意舆论的引导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防止错误的导向。
(隐性采访)
三、传授知识的功能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广播电视是一种知识信息传播的良好媒介。
它形、声俱全,并能克服时、空限制,因而对很多知识题材的内容,电视手段传送优于面对面的文字印刷媒介的传送方法。
广播电视的社会知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各种节目,为受众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一般称这种节目为知识性节目。
二是教学,进行系统性教育,如举办广播电视大学,知识问答,受众参与等节目。
第三节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地球村,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最早提出。
⏹Meaning :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
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村民”即指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传播者,人们不因距离的遥远而
疏于联系且日益紧密,几乎成了“四海一家”,“天涯若比邻"
一、电视的负面功能
一)、电视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和力)二)、电视帮我们开拓视野,但同时导致社会麻醉(电视机器人)
三)、电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混沌了社会风气
(1)、当前电视台播出的儿童电视节目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
(2)、暴力电视节目对青少年以至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电视台进入市场经济,有可能导致文化沉沦(皇粮)(媒体购买)
五)、电视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电视传播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电子媒介的杰出代表电视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模式,但同时,
文化又对电视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文化的内蕴,电视只能是好看不中用的东西,没有电视的出现,人类的文化传
播也没有今天如此辉煌的业绩。
⏹电视浅显易懂的图像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文化共感和思维理念,突破了时空的界
限,同时这种图像信息的设计和安排又是以文化理念为先导,受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电视与文化不可分离的状况,表明了他们两者之间相辅相承、互动、共枯共荣的血
肉关系。
三、“地球村”的形成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一)、“世界一元文化”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
“西方文化中心论”强调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认为西方文化最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后工业发展时期的文化发展趋势,要求世界其它各国接受西方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东方文化中心论”主义者认为,东方最完善,最符合人性的发展1、电子空间中的责任人(电视、网络上有行为能力、能通过网络形成社会效果、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责任主体)存在于一定的地理位置上。
2、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全球的广播电视节目卫星转播。
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家利益。
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客观存在,能够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对文化侵略的心态
(2)、美国对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心态
(3)、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化对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态度(新儒学)
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历史上并没有生长出现代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她在逻辑上也与之无直接的连续性,那么,她对人类当代文明和未来文明进步能否做出新的贡献呢?回答是肯定的。
理由概述如下:
⒈一个民族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调节自身(或重组、或顺应),以适应文化领域内的生存竞争规律。
⒉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所凝聚的基本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等,可以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和世界性。
⒊如同解释学家所说,人们对一些古老的或外来的文化或思想,总是从自己的“语境”或文化背景出发去解读它们。
这些被解读的文本,由于读者的参与而被理解和解释,由此生成新的意义或启发性,可以说,它们也就由此而获得新生命。
四、为了保护世界多元文化,世界必须积极寻找对策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变动的社会,要以变动的思维去思考。
第一,在电子空间里,电视传播的超地域性向国家提出了建设和保护自己国民的经济、文化、政治利益的新任务
第二,应该建立和维护电子空间的国家意识。
第三,要促进国际横向合作。
第四,国家应该促进电子空间的有益团体增长。
第四节广播的永恒魅力
一、坚持新闻的传播,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二、重新定位文艺传播模式,把音乐节目作为收复失地的主要对策
三、广播节目的广告化趋向必须防止
四、必须进行广播改革,实行专业台战略
五、实现传播观念的转变,为听众提供
“视听”并茂的信息
六、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广播节目的传
播质量
1、数字广播
2、在高速公路开设广播
3、有线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