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讲义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行车隧道:纵向通风方式射流风机式:500~ 2000m;纵向通风方式集中送排风式:2000~ 4000m;半横向通风方式:1500~3000m;横向通 风方式:2000~4000m。
双向行车隧道:纵向通风方式射流风机式:500~ 1000m;纵向通风方式集中送排风式500~2000m
通风方式的选择
(1)标准状态下烟雾产生量
Q 0 SD •G •q 0 S•fh•ff•fr
(2)标准状态下所需新风量
Q
F 0
Q 0S k
新风量的计算
(3)实际所需新风量 Q FQ 0 F7 B6 2 T 07 (m 33 /k• m h )
(4)实际所需新风量
QQF •L
通风方式的选择
1、综述 2、自然通风 3、关于空气气流的假定条件 4、纵向式通风 5、半横向式通风 6、全横向式通风 7、混合式通风
汽车、使用滤毒装置还原被污染的空气,把污染 空气的有害物稀释到容许值以下
概述
5、通风设计调查
(1)一般性调查 (2)交通状况的调查,交通量与交通流组成(计 算通风量的基础资料),实质上是根据原有交通 状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状况的一种推断 (3)环境调查 (4)地形地质调查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2、按稀释CO计算新风量
(1)标准状态下CO产生量 海拔高度在400m以下的水平路段,小汽车40~ 60km/h、大型车40~50 km/h速度形式的状态。
Q 0 C O M • G • q 0 C • f h O • f f• f r ( N 3 / k • m h ) m
(2)隧道交通条件 交通方向(单向、双向行车)、交通量、交通
流组成、车速以及交通密度。
交通风:活塞风,单向交通时,车速越大,活 塞作用越显著,可靠性;对向交通的隧道无活塞 作用。
交通量大时,车速会降低,容易发生交通阻塞, 交通风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交通风与车辆大小有关。
通风方式的选择
(3)隧道所处地层的地质条件 良好的地质条件给开挖大断面隧道提供了可能,
1、通风的原因 稀释CO浓度(卫生条件)、稀释烟雾浓度 (行车安全)、稀释异味(行车舒适) 2、计算的依据 CO容许浓度、烟雾容许浓度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CO容许浓度 (1)为什么以CO作为污染空气代表?
CO浓度的测定远比其他有害物的测定容易得到正 确值,在稀释CO的同时,其他有害物质浓度也在 降低。
前导器和整流器上叶片的安装角等不同分成多种 形式(即型号)。合理的通风量和通风压力的范 围
3、根据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选择通风机的机号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通风机,按照叶轮直径的大 小又分成不同的规格(即不同的机号)。选择主 要依据通风量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4、当单机不能满足通风量要求时,应取两机或多 机并联运转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2)标准状态下所需新风量
Q0FQ0CO C 1O60(N3m /km •h)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实际所需新风量
Q F Q 0 F 7 B 6 2 T 0 (7 m 3/k 3• m h ,m 3/m • s)
(4)隧道所需通风量
QQF •L
新风量的计算
3、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
(2)容许浓度δCO的规定(安全值与舒适性)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1)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 时,CO的设计浓度为当隧道长度≤1000m时,取
250ppm,当隧道长度≥3000m时,取200ppm;当 隧道长度在两者之间时,可按插值法取值。
2)交通阻滞时,阻滞段的平均CO设计浓度可取 300ppm,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阻滞段的计算 长度不宜大于1km。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1、根据离心式和轴流式通风机的优缺点选择通风 机的种类 轴流式通风机:体积较小,效率高,可以倒转, 价格高,噪声大,常用 离心式通风机:升压容易(>4.90MPa),不能倒 转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2、根据通风机的类型特性曲线选择通风机的型号 同一种类的通风机,按照叶轮和前导器的形式,
3)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长度不宜超过2000m,其 设计浓度为: ≤1000m时,取150ppm, ≥2000m时,取
100ppm,两者之间按插值法取值。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4、烟雾容许浓度
(1)要求 保证停车视距,保证舒适性 (2)表示方法:光的透过率,它不仅因烟雾浓度 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光源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 而改变。因此在做相应的评价时,应考虑光源与 受光部之间的距离
3、分类:射流式通风,风道式通风、集中排气式 通风
4、射流式通风 5、有竖井的纵向式通风
半横向式通风
1、特点 污染浓度大体上保持一致,纵向风速较大 2、分类:送风式(常用)、排风式 半横向式通风适用于3000m以下的隧道
全横向式通风
1、特点:污染浓度均匀,可靠,纵向风速小,造 价很高,隧道通风计算中的各种系数,确定时比 较困难 2、适用范围:长大隧道、重要隧道、水底隧道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取值
1)采用钠灯光源时,烟雾设计浓度如下取值;采 用荧光光源时,烟雾设计浓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km/h)
K(m-1)
100 80 60 40 0.0065 0.007 0.0075 0.009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取值
2)当烟雾浓度达到0.012m-1,应按采取交通管制等 措施考虑。
计算行车速度 (km/h)
K(m-1)
100 80 60 40 0.0065 0.007 0.0075 0.009
3)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应按现场实际烟雾浓 度不大于0.0035m-1考虑。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5、其他有害物质 氮氧化合物、丙烯醛、二氧化硫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6、稀释异味 (1)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不宜低于每小时5 次;交通量较小或特长隧道,可采用每小时3~4 次。
L•N600
图4-6虚线是根据世界上一些有名的隧道的统计 数据绘制的自然通风限界
交通阻滞情况下,可以考虑射流式通风
自然通风
3、单向交通条件下交通风压头的计算 交通风比自然风作用大,在单向交通情况下,即 使隧道相当长,也有可能进行足够的通风。 4、自然风方向、隧道内的风向以及交通风向之间 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2)采用纵向通风的隧道,隧道内换气风速不应 低于2.5m/s
新风量的计算
1、交通量和交通流组成 2、按稀释CO计算新风量 3、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
新风量的计算
1、计算依据
(1)交通量(小时) 老路改建:PIARC推荐的第30h交通量 新路:采用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6%作为通风量计 算的小时交通量 (2)交通流组成 柴油车与汽油车,小汽车和摩托车
综述
1、通风方式的分类 2、通风方式的选择 3、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一般要求
通风方式的分类
通风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纵向式
射流式 风道式和喷嘴式
半横向式 全横向式
竖井排风式 送风式
排风式
混合式
通风方式的选择
1、影响通风方式选择的因素
(1)隧道长度:隧道越长,对隧道通风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要求越高。
对于不同长度隧道选择通风方式时可参照如下
第二十章 道路隧道的营运通风
1、概述 2、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3、新风量计算 4、通风方式的选择 5、通风机的选择
概述
1、隧道空气污染源:废气、尘土和尘埃 2、隧道的特性:闭塞空间,只有进出口与大气
相通
3、隧道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影响行车安全
4、改善隧道内空气污染的途径:生产无公害
此时可以把通风道修得足够大,使选择全横向通 风或半横向式通风变成现实可行的方案。 竖井和 斜井作为通风通道对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 (4)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自然风的利用,但是自然风往往是不稳定的。 通风设计要从最不利的气象因素去考道的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 特殊情况下可取12m/s;双向交通的隧道的设计风 速不应大于8m/s;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设计风速 不应大于7m/s。
在隧道通风阻力小,而要求风量大的情况下, 采用通风机并联运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5、调整通风机动轮转速和叶片安装角
2、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 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3、确定的通风方式在交通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应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适应火灾工况下的通风 要求。
4、运营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应频繁变化
自然通风
1、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计算自然通风的隧道最大容 许长度的一般算式:自然风的变化是复杂而不稳 定的,但是作为机械通风时的辅助作用,却不应 忽视。 2、对向交通下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限界
关于空气气流的假定条件
1、把空气看作是非压缩性流体 2、把气流看作是稳定流 3、无论进气或排气均看作是普通空气,其比重为 12N/m3(在标准大气压200C,相对湿度为75%的 条件下)
纵向式通风
1、定义:从一个洞口直接引进新鲜空气,由另一 个洞口把污染空气排出的方式。
2、特点:经济;空气污染浓度呈直线分布;沿车 道纵向风速匀速的,但较大;通风所需动力与长 度的立方成正比。
双向行车隧道:纵向通风方式射流风机式:500~ 1000m;纵向通风方式集中送排风式500~2000m
通风方式的选择
(1)标准状态下烟雾产生量
Q 0 SD •G •q 0 S•fh•ff•fr
(2)标准状态下所需新风量
Q
F 0
Q 0S k
新风量的计算
(3)实际所需新风量 Q FQ 0 F7 B6 2 T 07 (m 33 /k• m h )
(4)实际所需新风量
QQF •L
通风方式的选择
1、综述 2、自然通风 3、关于空气气流的假定条件 4、纵向式通风 5、半横向式通风 6、全横向式通风 7、混合式通风
汽车、使用滤毒装置还原被污染的空气,把污染 空气的有害物稀释到容许值以下
概述
5、通风设计调查
(1)一般性调查 (2)交通状况的调查,交通量与交通流组成(计 算通风量的基础资料),实质上是根据原有交通 状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状况的一种推断 (3)环境调查 (4)地形地质调查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2、按稀释CO计算新风量
(1)标准状态下CO产生量 海拔高度在400m以下的水平路段,小汽车40~ 60km/h、大型车40~50 km/h速度形式的状态。
Q 0 C O M • G • q 0 C • f h O • f f• f r ( N 3 / k • m h ) m
(2)隧道交通条件 交通方向(单向、双向行车)、交通量、交通
流组成、车速以及交通密度。
交通风:活塞风,单向交通时,车速越大,活 塞作用越显著,可靠性;对向交通的隧道无活塞 作用。
交通量大时,车速会降低,容易发生交通阻塞, 交通风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交通风与车辆大小有关。
通风方式的选择
(3)隧道所处地层的地质条件 良好的地质条件给开挖大断面隧道提供了可能,
1、通风的原因 稀释CO浓度(卫生条件)、稀释烟雾浓度 (行车安全)、稀释异味(行车舒适) 2、计算的依据 CO容许浓度、烟雾容许浓度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CO容许浓度 (1)为什么以CO作为污染空气代表?
CO浓度的测定远比其他有害物的测定容易得到正 确值,在稀释CO的同时,其他有害物质浓度也在 降低。
前导器和整流器上叶片的安装角等不同分成多种 形式(即型号)。合理的通风量和通风压力的范 围
3、根据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选择通风机的机号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通风机,按照叶轮直径的大 小又分成不同的规格(即不同的机号)。选择主 要依据通风量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4、当单机不能满足通风量要求时,应取两机或多 机并联运转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2)标准状态下所需新风量
Q0FQ0CO C 1O60(N3m /km •h)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实际所需新风量
Q F Q 0 F 7 B 6 2 T 0 (7 m 3/k 3• m h ,m 3/m • s)
(4)隧道所需通风量
QQF •L
新风量的计算
3、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
(2)容许浓度δCO的规定(安全值与舒适性)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1)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 时,CO的设计浓度为当隧道长度≤1000m时,取
250ppm,当隧道长度≥3000m时,取200ppm;当 隧道长度在两者之间时,可按插值法取值。
2)交通阻滞时,阻滞段的平均CO设计浓度可取 300ppm,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阻滞段的计算 长度不宜大于1km。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1、根据离心式和轴流式通风机的优缺点选择通风 机的种类 轴流式通风机:体积较小,效率高,可以倒转, 价格高,噪声大,常用 离心式通风机:升压容易(>4.90MPa),不能倒 转
第五节 通风机的选择
2、根据通风机的类型特性曲线选择通风机的型号 同一种类的通风机,按照叶轮和前导器的形式,
3)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长度不宜超过2000m,其 设计浓度为: ≤1000m时,取150ppm, ≥2000m时,取
100ppm,两者之间按插值法取值。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4、烟雾容许浓度
(1)要求 保证停车视距,保证舒适性 (2)表示方法:光的透过率,它不仅因烟雾浓度 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光源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 而改变。因此在做相应的评价时,应考虑光源与 受光部之间的距离
3、分类:射流式通风,风道式通风、集中排气式 通风
4、射流式通风 5、有竖井的纵向式通风
半横向式通风
1、特点 污染浓度大体上保持一致,纵向风速较大 2、分类:送风式(常用)、排风式 半横向式通风适用于3000m以下的隧道
全横向式通风
1、特点:污染浓度均匀,可靠,纵向风速小,造 价很高,隧道通风计算中的各种系数,确定时比 较困难 2、适用范围:长大隧道、重要隧道、水底隧道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取值
1)采用钠灯光源时,烟雾设计浓度如下取值;采 用荧光光源时,烟雾设计浓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km/h)
K(m-1)
100 80 60 40 0.0065 0.007 0.0075 0.009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3)取值
2)当烟雾浓度达到0.012m-1,应按采取交通管制等 措施考虑。
计算行车速度 (km/h)
K(m-1)
100 80 60 40 0.0065 0.007 0.0075 0.009
3)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应按现场实际烟雾浓 度不大于0.0035m-1考虑。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5、其他有害物质 氮氧化合物、丙烯醛、二氧化硫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6、稀释异味 (1)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不宜低于每小时5 次;交通量较小或特长隧道,可采用每小时3~4 次。
L•N600
图4-6虚线是根据世界上一些有名的隧道的统计 数据绘制的自然通风限界
交通阻滞情况下,可以考虑射流式通风
自然通风
3、单向交通条件下交通风压头的计算 交通风比自然风作用大,在单向交通情况下,即 使隧道相当长,也有可能进行足够的通风。 4、自然风方向、隧道内的风向以及交通风向之间 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2)采用纵向通风的隧道,隧道内换气风速不应 低于2.5m/s
新风量的计算
1、交通量和交通流组成 2、按稀释CO计算新风量 3、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
新风量的计算
1、计算依据
(1)交通量(小时) 老路改建:PIARC推荐的第30h交通量 新路:采用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6%作为通风量计 算的小时交通量 (2)交通流组成 柴油车与汽油车,小汽车和摩托车
综述
1、通风方式的分类 2、通风方式的选择 3、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一般要求
通风方式的分类
通风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纵向式
射流式 风道式和喷嘴式
半横向式 全横向式
竖井排风式 送风式
排风式
混合式
通风方式的选择
1、影响通风方式选择的因素
(1)隧道长度:隧道越长,对隧道通风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要求越高。
对于不同长度隧道选择通风方式时可参照如下
第二十章 道路隧道的营运通风
1、概述 2、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3、新风量计算 4、通风方式的选择 5、通风机的选择
概述
1、隧道空气污染源:废气、尘土和尘埃 2、隧道的特性:闭塞空间,只有进出口与大气
相通
3、隧道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影响行车安全
4、改善隧道内空气污染的途径:生产无公害
此时可以把通风道修得足够大,使选择全横向通 风或半横向式通风变成现实可行的方案。 竖井和 斜井作为通风通道对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 (4)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自然风的利用,但是自然风往往是不稳定的。 通风设计要从最不利的气象因素去考道的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 特殊情况下可取12m/s;双向交通的隧道的设计风 速不应大于8m/s;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设计风速 不应大于7m/s。
在隧道通风阻力小,而要求风量大的情况下, 采用通风机并联运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5、调整通风机动轮转速和叶片安装角
2、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 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3、确定的通风方式在交通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应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适应火灾工况下的通风 要求。
4、运营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应频繁变化
自然通风
1、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计算自然通风的隧道最大容 许长度的一般算式:自然风的变化是复杂而不稳 定的,但是作为机械通风时的辅助作用,却不应 忽视。 2、对向交通下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限界
关于空气气流的假定条件
1、把空气看作是非压缩性流体 2、把气流看作是稳定流 3、无论进气或排气均看作是普通空气,其比重为 12N/m3(在标准大气压200C,相对湿度为75%的 条件下)
纵向式通风
1、定义:从一个洞口直接引进新鲜空气,由另一 个洞口把污染空气排出的方式。
2、特点:经济;空气污染浓度呈直线分布;沿车 道纵向风速匀速的,但较大;通风所需动力与长 度的立方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