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一种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中药[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中药[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中药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福荣
申请号:CN201410374302.5
申请日:20140731
公开号:CN104096184A
公开日:
201410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转心莲6份、异型莎草9份、银不换6份、迎春花6份、天葵草9份、羌活5份、防风5份、白术9份、炒苍术5份、泽泻3份、茯苓9份、猪苓6份、桂枝3份、橘核6份、荔枝核3份、山楂核6份、枳壳9份、昆布6份、甘遂9份、小茴香6份、乌药9份、青皮6份、川楝子6份、鱼腥草12份、黄芪15份、防己6份、车前子(包)6份、陈皮6份、槟榔6份、生牡蛎3份、鳖甲5份、三棱3份、莪术5份、鸡内金9份、穿山甲6份、柴胡3份、茵陈3份、党参5份。

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申请人:李福荣
地址:250208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水寨镇化肥厂卫生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二、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三、医生为什么建议小儿鞘膜积液做手术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1、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方一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

每日1剂,浸泡2-3次。

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

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

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

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2、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

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

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3、鞘膜积液是怎么引起的鞘膜积液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病因不清,病程缓慢,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

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

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

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

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来定。

禹功散方剂配方

禹功散方剂配方

禹功散方剂配方禹功散【方剂名】禹功散,出自金·《儒门事亲》。

【组成】头末黑牵牛(120克)、茴香(30克)。

【用法】为末,每一钱(3克),姜汁调下。

【功效】行气消肿,逐水通便。

【主治】寒湿水疝,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舌红苔白或白腻,脉沉有力。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鞘膜积液等病症。

1.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采用禹功散合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34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禹功散合芒硝。

两组均以治疗1年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腹水消失,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一般情况良好,腹部B超无液性暗区为显效;腹水大部分消退,临床主要症状减轻,食欲有所增加,一般情况改善,腹围缩小3 cm以上,腹部B超提示少量腹水为好转;腹水不减轻或增加,临床症状加重,病情逐渐恶化,或出现各种并发症而死亡为无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

(《浙江中医杂志》2012年第12期)2.鞘膜积液:50例中阴囊囊肿者10例,睾丸鞘膜积液34例,精索鞘膜积液16例,交通性鞘膜积液2例。

采用新加禹功散治疗,方由小茴香10克,黑牵牛子6克,生槟榔3克,肉桂6克,鸟药、车前子、橘核、牛膝、茯苓、猪苓、当归、赤芍、泽泻各10克,每日1剂,分2次温服。

10日为1个疗程。

结果:1个疗程后痊愈(积液消失,伴随症状消失)28例,占56%;2个疗程痊愈18例,占36%,总有效率占92%。

(《福建中医药》2006年4期)【方解】本方逐水消肿,喻其功用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功效卓著,故名“禹功散”。

本方所治阳水、水疝虽为二病,然病机则一,乃水气内聚为患。

治宜逐水行气为法。

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禹功散与十枣汤两方,均能泻下逐水。

本方牵牛配伍茴香,逐水中兼能行气,具有逐水行气、通便消肿之功,适用于阳水,二便不利,脉沉有力,属实证者;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与大枣同用,逐水中兼能培土扶正,适用于悬饮,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弦者。

阴囊鞘膜积液三核方

阴囊鞘膜积液三核方
橘核十克荔枝核十五克芒果核二十克黄芩党参当归各十二克陈皮炒柴胡白芍葫芦巴各九克白术升麻小茴香甘草各六克茯苓二十克川楝子三枚大枣五枚生姜三片
阴囊鞘膜积液三核方
秘方组成:
橘核十克,荔枝核十五克,芒果核二十克,黄芩、党参、当归各十二克,陈皮、炒柴胡、白芍、葫芦巴各九克,白术、升麻、小茴香、甘草各六克,茯苓二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主治阴囊鞘膜积液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三例,均告痊愈。总治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荐方人:何劲

当归芍药散在男科中的应用

当归芍药散在男科中的应用

当归芍药散在男科中的应用(2012-02-17 16:19:14)转载▼标签:杂谈当归芍药散方出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川I芎、茯苓、白术、泽泻6味药组成,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利湿、缓急止痛之功效,临床运用非常广泛。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等男科疾病均获良效,兹举病例如下。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男,45岁,2004年4月7日初诊。

患者述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半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先后用过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今来本院就诊。

症见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甚则牵引睾丸,伴头晕失眠,心烦易怒,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肛诊:前列腺大小正常,质稍硬,表面光滑,中央沟存在,有压痛;前列腺液镜检:WBC 10~15个/HP,卵磷脂小体(+)。

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

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2g,JII芎12g,炒白芍15g,土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荔枝核12g,橘核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王不留行10g,泽兰叶12g,石菖蒲12g,川I萆薜15g,白花蛇舌草15g。

7剂,水煎服,日1剂。

嘱其每日温水坐浴,每次20rain左右。

004年4月14日:患者述服上方7剂后,诸症减轻。

药中病机,效不更方,上方继服,患者前后共服上方40余剂,诸症消失,肛诊及前列腺液镜检均正常,病告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复杂,迁延难愈,属中医的“淋证”、“精浊”、“白淫”等范畴。

本例辨证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阻,气滞血瘀。

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疏肝理气,健脾利湿;配川萆薜、石菖蒲、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加荔枝核、橘核、川楝子、延胡索王不留行、泽兰叶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同时配合温水坐浴,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患者,男,35岁,2007年11月28日初诊。

患者述右侧睾丸肿痛半月余。

半月前因感冒致右侧睾丸肿胀疼痛,痛引少腹,行走时尤甚。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三种方法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三种方法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三种方法鞘膜积液这个词,很多人可能有所陌生,但是却有些人患上了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一种发生在阴囊处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往往会出现排尿困难甚至会影响到性生活。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个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

方一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

每日1剂,浸泡2-3次。

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

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

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

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

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临床常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短赤等证。

以上,所介绍的三个治疗方法就是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是应该咨询下当地比较知名的医生比较好。

以上建议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作用,建议患者应该尽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较好。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核心提示: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

可引发睾丸炎、结核、梅毒等一些疾病,睾丸鞘膜积液对男性生育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下面看下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1)艾灸疗法取艾条灸三阴交穴,每次20分钟。

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2)敷贴疗法母丁香40克,研成极细粉。

将患儿肚脐及其周围洗净擦干,在脐眼神阙穴放入药粉2克高出皮肤2毫米,以纱布固定。

隔2日换药1次,20日为1个疗程。

(3)加味四苓汤【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吴萸、茴香各5克,草薢15克,海藻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口服,每日l剂。

(4)扁蓄薏苡仁煎【组成】扁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

症见阴囊肿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

实验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日l剂。

(5)加味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川楝子各10克o【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胺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

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口1剂。

(6)金钮头场【组成】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25克,荔枝核8克。

【制法】将上药洗净,加清水2碗煎至1碗多,滤去渣,加入新鲜鸡肉60—150克炳汤服。

以乌鸡肉为最传。

【功效】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途】适用于儿童鞘膜积液,苔脉如常。

【用法】每3天服1次,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

(7)水疝汤【组成】萆薢、茯苓、泽泻、石斛、车前子各6克。

治副睾炎秘方

治副睾炎秘方
消核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煨荔枝核、海藻、昆布各15克,广木香10克,川楝子、山楂(盐水炒)、炒橘核各15克,吴茱萸(盐 水炒)、枳实(盐水炒)、延胡索(盐水炒)各10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10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60克。
【用法】上药多加水煎,分两日6次服,30剂为1疗程,结核消失停药,如未消尽,可续服1疗程,直至全消。
【功用】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方解】多因肝肾亏损、痰瘀气滞,结聚于副睾所致,故方用荔枝核、川楝子、橘核、吴茱萸、木香、延胡索 、枳实理气散结,药用盐水炒,取咸能入肾、软坚、引药下行;昆布、海藻咸寒入肾软坚散结,消痰核;山楂散瘀 滞;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瘀散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肝散结、理气止疝。
【方解】《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张子和谓:“气疝,其状上连肾区 下及阴囊。”两证病变部位皆属厥阴肝经,其病机不外乎是寒瘀湿阻所致。方用吴茱萸辛苦大热,入厥阴气分,温肝 逐寒;枳壳、荔枝核导滞行气;桅子通泄膀胱湿热;山楂磨积消瘀;加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橘核、苦楝子、 青皮助行气导滞之功;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其效更显。
【主治】肾绞痛,可用于石淋和寒疝、气疝。
【加减】小便频急灼热,或尿检红、白细胞增多,并有脓细胞者,加木通、泽泻、生较仁:血尿加白茅根、小 蓟:
腹胀加厚朴、槟榔:呕吐加半夏:疼痛持续,日轻夜重,加元胡、桃仁:石淋加金钱草、飞滑石、鸡内金。
【疗效】夏昌辉等报道,用本方治疗肾绞痛(石淋)40例,结果痊愈37例(占92.5%),好转2例,无效1例。
【主治】副睾结核,证见副睾结核多生在一侧,或双侧的。初起多无自觉症状,待发展至蚕豆或拇指头大小, 在无意触痛时方才发觉。坚硬如石,触之则痛。多有迁延数年不愈者。大凡本病患者,都影响生育。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耕牛睾丸鞘膜积液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耕牛睾丸鞘膜积液

苓桂 术 甘汤 出《 寒论 》 功能 健脾 利水 , 主治 伤 , 原 “ 害 , 吐若 下 后 , 下逆 满 , 上 冲胸 , 伤 若 心 气 起则 头弦 , 脉沉 紧” 之脾 虚水 停证 。后 世 常用 治脾 虚 痰饮 、 水肿 等 病 。笔 者将 本 方加 味 , 用 于睾 丸鞘 膜 积液 , 试 取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兹举 例说 明如下 。 荆州 区 三洪 村 4组 1头 4岁公 黄 牛 , 0 8年 1 20 2 月1 7日初诊 : 侧 阴囊肿 大 4 左 O余 天 , 曾在 镇兽 医站 用 中药五 苓 散 、 核散 及 西药抗 感 染等 治疗 无 效 , 橘 疑 为肿 瘤 , 区兽 医站检 查 治疗 , 出清 凉 渗 出 液 4 0 转 抽 0 mL, 诊 为 “ 侧 睾 丸 鞘 膜 积 液 ” 确 左 。建 议 转 本 院治 疗 , 患畜 左侧 阴囊 肿 大 , 光 试 验 阳性 , 腹 及 阴 查 透 少 囊 坠胀 疼 痛 , 走 不便 , 行 伴精 神 疲惫 , 欲不 振 , 食 口干 而 不欲 饮 , 粪尿 正 常 , 质淡 、 白 , 舌 苔 脉弦 滑 。证属 脾
中 国兽 医 杂志 2 1 年 ( 4 0 1 第 7卷 ) 吸 虫病 的流 行 病 学调 查
林 琳 ,江 斌 ,吴 胜 会 ,张世 忠 ,伊 启 荣。 ,张 炳 罗。
(. 建 省 农 业 科 学 院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 建 福 州 3 0 2 ;2 揣 建 省 政 和 县 动 物 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建 政 和 3 3 0 i福 福 50 6 . 福 56 0 3 福 建 省武 夷 山 市 动 物 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建 武 夷 山 3 4 0 ) . 福 5 3 0 中 图分 类 号 :8 2 7。5 ¥ 5.3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5 96 0 (0 1 l-0 70 0 2—0 5 2 1 ) 10 4 —2

鞘膜积液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神经周围组织)中积聚了过多的液体。

在中医理论中,鞘膜积液通常归属为湿热蕴结或湿邪蕴结所致。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
1. 中药内服:根据病情和病因,中医师会开出合适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连、栀子、白芍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瘀的药物。

2. 中药外敷:可以将适量的中药煎汤敷在患处,用于消肿、散结。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牛膝、当归等。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排出。

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等。

4. 中医推拿:通过按摩和推拿,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

常用的手法有拿捏、揉捏、推拿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坚持,患者应适当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