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小传
蔡锷——精选推荐
一、少年英才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生于1882年12月18日。
湖南是近代中国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曾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
蔡锷就出生在湖南中部略偏西南的宝庆(今邵阳)县城东的亲睦乡。
这里山青水秀,潺潺的流水、密密的林丛、巍峨的山岭,如画的风景伴他度过幼年的时光。
正像不平凡的人物大都是从平凡的家境中陶冶出来的一样,名垂青史的护国大将军蔡锷也是从旧中国一个极其普通和相当贫寒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蔡锷的祖辈世代务农,种田蔡锷的敏捷才思既惊又喜,连连大声称赞道:“神童!神童!”。
这次考试之后,蔡锷被补为县学生,考中了“秀才”。
就在蔡锷考中秀才的这一年,神州大地面临着一场新的震憾,腐败的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不仅侵占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而且还攫取了二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凡是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对清王朝丧失了最后一点信心,为救亡图存,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大批维新人士,积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希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中国民富国强。
这时,湖南的维新派在长沙创办了湖南最早的新式学校——时务学堂,以谭嗣同为学堂总监,聘请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由黄遵宪、唐才常等轮流教授,积极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1898年3月,年仅16岁的蔡锷,在湖南督学徐仁铸的亲自推荐下,来到长沙投考时务学堂,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为头班学生。
从此,他不仅与恩师梁启超结下了终身不解的师生之缘,而且,在一大批知名维新人士的教诲、陶冶和影响下,学业和思想觉悟都得到了更大长进。
蔡锷在头班的40名学生中年纪最小,但他通过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每月月考皆名列前茅,因而受到同学们的敬慕。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南学会的活动,常在《湘报》上发表文章,锋芒初露,引人注目,是梁启超门下的高材生。
湖南时务学堂倡导人人平等,形成了师生共同切磋、探求真理的学风。
这在蔡锷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蔡锷将军与长沙
蔡锷将军与长沙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蔡锷为秀才出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
宣统三年(1911年),擢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
随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
随后进行一系列改革,颇见成效。
民国二年(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调至北京,担任一系列虚职,受其监视。
民国四年(1915年)设计潜出北京,并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
长沙三贵街时务学堂旧址,2022.08长沙三贵街时务学堂旧址牌,2022.08长沙岳麓书院时务轩,2019.08他抱病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
袁世凯死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旋即因喉疾恶化而赴日本就医,于民国五年(1916年)不治逝世,年仅34岁。
北洋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蔡锷路原名东长路,是长沙市北区以前的一条主要街道。
1933年修建,1939年,为庆祝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曾改名为伯陵路,1943年定名为蔡锷路,以纪念民国初年讨袁护国名将蔡锷。
长沙市蔡锷路地图,2022.09长沙蔡锷路路牌(营盘路路口)长沙蔡锷路路牌(湘春路口)蔡锷路街景(水风井位置,2022)1946年的蔡锷路(水风井段)彩照。
来自长沙晚报2006年,开福区政府在蔡锷路兴汉门路口东南角的共和广场设立蔡锷雕像。
蔡锷身着大将军服,骑马挽缰挥刀,昂首北望,英气勃勃。
碑座上刻有文字简介。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人,13岁中秀才,乡梓早有神童之誉。
15岁入长沙时务学堂,受业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日本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日本陆军成城学校及陆军士官学校,在士官学校的表现十分突出,为该校“中国士官三杰”之一。
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铜像,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铜像,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铜像,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简介,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长沙市蔡锷路,蔡锷将军广场浮雕,2022蔡锷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蔡锷于1916年病逝于日本,1917年4月12日归葬此地。
从文弱书生到军界明星 34岁的“共和将军”蔡锷如何演绎“军神”人生
年少体 弱
打响 了起义的第一枪。跟随梁启超学 习的 l 1 个 时务学 堂学生,从 日本千 里迢迢赶 回国内,想要参加唐才常在
汉口领导的起义。 唐才常为保护蔡锷,把他派到湖 是他父亲背着 ; 稍大点以后 ,从武 冈 南。几天后,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杀,
父亲背着上学堂
蔡锷 ,原 名蔡 艮寅,1 8 8 2年 1 2
1 人物与历史 I
谭嗣同被杀、梁启超流亡后 , 内,再经陆路直奔云南 昆 历的第二次大的创痛。
第1 9 镇第 3 7 协协统。在等待任命 时, 明。1 9 1 5 年1 2月 1 9日,蔡锷终于抵
回到 日 本之后 ,他的心态跟过去 蔡锷编 了一本书,就是 中国十大兵书 达 昆明。
“ 就 多公 里的故居,现年 8 1 岁 的梅汝墩 科建设基本上沿袭 了苏联模式,全 国 这本书还没写完 。蓝 明良回答说 : 那一年 ,恰好是东京大审判结束 解员,“ 我要让我 的子孙来感受梅汝 志向。 ” ( 周昌中)
1 5
学。在 当时那个年代,抗 日战争虽然 4 o 周年,而这场审判的亲历者和这本 墩的英雄气概,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 常被宣传,但东京审判却很少有人提 书的作者梅汝墩 已逝去十余年了。
不一样 了,他认为 中国不缺少 学者 , 的最后一本 《曾胡治兵语录 》 ,“ 论持 也不缺 宣传家、鼓动家 ,中国缺少优 久战” 、 “ 游击战”等词语都 出自其中。 秀的军人。于是 ,他 改名蔡锷 ,打定 主意要做那种足智多谋 的军事领袖。
武 昌起义爆发,消息传 到云 南,
举义旗讨伐袁贼
患重病将军殒命
1 9 1 5 年1 2 月,云南正 式宣布 独
锷领 第一军攻 四川 ,李烈钧率第二军 1 9 1 6 年 1月,蔡锷率军入川 ,开 始与袁军战斗。这是蔡锷最后一次走
关于蔡锷的生平及历史事件
为护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蔡锷还注重培养军事人才,他 在云南创办了讲武堂和随营学 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干部和 基层指挥员。这些人才在后来 的护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了滇军的骨干力量
除此之外,蔡锷还积极推动军 事改革,他在云南推行的军事 改革措施,如实行征兵制、加 强军事训练、完善军事制度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
0 关于蔡锷的生平及历史事件
T
因发起、领导了护国战争,当 时及后世多视其为"再造共和"
或"再造民国"之人
蔡锷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有 着重要的贡献。他注重学习西 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技术,并 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创新。他 注重军队的纪律和训练,强调 士兵的素质和战斗力。在他的 领导下,云南新军成为了一支 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部队,
0 关于蔡锷的生平及历史事件
总的来说,蔡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生平和历史 事件让我们铭记了他的伟大精神和品质
x
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 们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努力奋斗
--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国陆军上将蔡锷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蔡锷的生平简介蔡锷原名艮寅,1882年出生在湖南一个穷苦的裁缝家庭,但蔡锷却从小聪慧,十二岁就中了秀才,之后又师从梁启超、谭嗣同等。
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即今天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在此之后又留学日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中国岌岌可危时回到祖国,投身革命,参加自立军起义。
失败后才改名蔡锷,又重回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回国后,蔡锷先后在湖南等省操练新兵,之后,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经过一番整顿和努力,蔡锷也担任上了云南的都督。
在他治理下的云南,就像刚从黑暗中走出的孩童,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吧。
1991年,蔡锷与李根源等在昆明打动武昌起义,蔡锷做为此次革命的临时革命总司令。
1913年蔡锷回到北京,袁世凯便加以笼络,并派人监视他,蔡锷就像被软禁在京城一样。
因为蔡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所以袁世凯就派给蔡锷虚职,蔡锷整日无事可做,心中愤懑,发誓要逃离袁世凯的控制。
后来,在小凤仙的帮助之下,蔡锷逃离了北京城,回到了云南。
在袁世凯称帝之后,蔡锷就宣布云南独立,并起兵反对袁世凯,发动了护国战争,蔡锷并担任了第一军的总司令。
1916年蔡锷担任了四川省的省长和督军,并在四川指挥军队,打了一场著名的四川战役。
蔡锷以弱军阻挡了北洋军的进攻,推动了反帝队伍的壮大,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同年11月8日,蔡锷因喉结核在日本医治无效死亡,北洋政府为蔡锷举行了国葬,蔡锷也是民国史上国葬第一人。
蔡锷与小凤仙蔡锷与小凤仙有过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人传颂。
1914年,蔡锷担任云南督军一职,手上把握大量的兵权,袁世凯为了称帝一心想要拉拢蔡锷,便请蔡锷进京。
陌上人如玉_公子世无双——记蔡锷将军
42艺术中国 2021 / 10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文选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
祖籍今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原邵阳县亲睦乡蒋家冲)。
为躲避战乱,蔡锷一家迁往今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及水东乡一带。
考虑到蔡锷求学之便,其父亲正陵和母亲王氏通过“酿米酒、打豆腐、送货郎担”等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
蔡锷天资聪颖,6岁时便得到山门镇路边村秀才刘辉阁的赏识,让其免费入读蒙馆私塾。
总角之期(指蔡锷8岁),秀才刘辉阁又将自家侄女刘森英许配给蔡锷为妻。
蔡锷在刘辉阁及张介寿先生的教导下,外傅之年(10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全部课程,以致学有所成。
舞勺之年(13岁),在其父亲正陵的陪同下他参加了宝庆府的院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举为秀才,被誉为当世“神童”,轰动桑梓。
蔡锷虽年少成名,但其并不满足于此,在宝庆名士樊锥(倡导维新的思想家)的熏陶下,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长沙时务学堂(戊戌政变时维新派建立的新式学校)开办之后两年内,共组织招考三次,录取学生超过200人。
“白帽轻衫最少年”用来形容蔡锷一点也不为过,蔡锷16岁时便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年纪虽小,所获得的成绩却不菲,当时便与林圭、李炳寰一起并称为学堂的“三大高材生”。
蔡锷在长沙时务学堂求学时,遇到了使其受益终身的恩师梁启超,梁启超对蔡锷也是关爱有加,勤加扶掖点拨,不日师徒之间便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898年,维新派领导的戊戌政变发生后,长沙时务学堂被迫停止办学,时任校长离职,之后蔡锷辗转上海、武汉等地求学。
1900年,蔡锷参加了反清起义自立军,后来因为事情泄漏,导致起义失败,多数师生友人遇难。
虽然蔡锷幸免于难,但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即改原名艮寅为锷。
蔡锷当时不顾恩师梁启超的反对,下定决心,弃笔从戎。
书生习武,成长之路势必更加艰辛。
蔡锷经常去大森湾游泳,既锻炼体魄,又磨练意志。
后来蔡锷留学日本,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此学校以训练残酷著称。
蔡锷简介
蔡锷一、简介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
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蔡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出生于一个贫寒裁缝家。
6岁时在当地一位名士帮助下,免费入私塾学习。
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得到了梁启超的赏识,并接受了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
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的高等学校。
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销沉”,主要由于教育落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落后等原因造成的。
若要改变上述弊病,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
”(怎样实行“军国民主义”呢?蔡锷认为“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至于“国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蔡锷虽冥思苦想,却未能做出回答。
)二、生平1、大事年表1900年回国随唐才常参加自立军起义。
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
复去日本,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
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当时,他虽然热切地希望变中国为世界第一等强国,但是还没有确立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思想,仍然抱着从改革军事入手,帮助清廷革除弊政,借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战略方面见解独到,不随波逐流,很早就提出了“波亚战术”即后来的游击战术。
1911年初调云南,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
同李根源率讲武堂学生自西北攻城,蔡是个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军人,他深感李经羲对他恩深义厚,不忍迫以炮火,所以在发动攻势的同时,即函请李经羲迁赴法国领馆避难。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蔡锷年谱
蔡锷年谱1882年12月18日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
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亲睦乡蒋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蔡正陵持本务农,兼裁缝。
其母王氏。
1887年5岁时举家迁往武冈州黄家桥。
于次年入私塾读书1893年11岁,因家中贫困而失学,同乡名士樊锥邀其入学,免其学费,并且供给他衣物与伙食费,樊锥成为蔡锷的第一位启蒙者。
1895年13岁,参加院试,湖南提督学政江标赏其才华,遂录为生员。
同时录为秀才的还有石陶钧、李本深等人,录取后,江标接见三人,要其关心时事。
江标成了蔡锷的第二位启蒙者。
1898年16岁,为督学徐仁铸推荐,报考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同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吹响了维新变法的号角。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失败,康梁逃亡日本,六君子死难。
时务学堂被迫停办,去武昌求学两湖书院,被拒。
1899年17岁,蔡锷抵沪,与唐才质等人考入南洋中学。
同年7月,接到梁启超来信,在唐才常及湖南老乡的资助下,东渡日本。
东渡日本后,蔡锷进入大同高等学校,在学校里,蔡锷以“击椎生”“奋翮生”等笔名,投稿于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后入横滨东亚商业学校,与刘百刚、吴禄贞创办“励志会”后又入唐才常组织的“自立会”1900年18岁,随唐才常等人回国。
同年秋,唐才常在汉口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唐才常死难。
给蔡锷以极大震动,毅然决心投笔从戎,将其原名“艮寅”改为“锷”取其“砥砺锋锷”之意。
在樊锥的帮助下,蔡锷重返日本。
1901年19岁与旅日湘人创立湖南编译社、游学编译社、设立留学会馆。
12月17日考入日本东京成城学校自费学习陆军1902年20岁,2月,著《军国民篇》,发表在梁启超的《新民丛报》第1、3、7和11号上。
在文中,蔡锷极力主张中国应实行“军国民主义”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而不是穷兵黩武。
7月,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成绩列为优等。
11月,以自费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年冬,与黄兴、张孝准等留日学生创办《游学译编》,着重宣传民主革命和民主思想。
说说湖南英雄故事的作文
说说湖南英雄故事的作文嘿呀,咱湖南那可是出了不少英雄好汉的,今天就来唠唠那些超酷的湖南英雄故事。
先说说蔡锷将军吧。
蔡锷可是咱湖南邵阳的骄傲。
那时候,袁世凯想复辟帝制,自己当皇帝,这可把蔡锷气坏了。
蔡锷呢,表面上装作沉迷于酒色,整天和小凤仙在一块,让袁世凯以为他就是个只知道玩乐的人,对他放松了警惕。
可实际上啊,蔡锷这是在暗中策划倒袁大事呢。
等时机一到,蔡锷就像一把出鞘的宝剑,一下子就溜出了袁世凯的控制范围,然后举起了护国的大旗。
他带着兵,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和袁世凯的军队打仗。
那战场上的蔡锷将军,简直就像战神一样。
他指挥着军队,勇往直前,不畏强敌。
在他的带领下,护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把袁世凯那当皇帝的美梦给打得粉碎。
蔡锷将军这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玩得可太溜了,他的智慧和勇敢,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湖南的英雄天空中闪闪发光。
还有就是左权将军啦,他是醴陵人。
左权将军在抗日战争中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到了战场上,就像一个超级大脑,把各种战略战术玩得炉火纯青。
那时候八路军的装备可没有小日本好,但是左权将军不怕啊。
他带着战士们利用地形,在太行山一带和敌人周旋。
有一次战斗,敌人来势汹汹,兵力和武器都占优势。
但是左权将军就像有魔法一样,他指挥着战士们东打一下,西打一下,把敌人的队伍搅得乱七八糟。
他还亲自到前线去观察情况,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飞,他眼睛都不眨一下。
左权将军为了抗战胜利,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
他英勇牺牲在了战场上,可他的精神就像太行山一样,永远屹立不倒,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继续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战斗。
再说说雷锋吧,他是望城人。
雷锋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走到哪儿就把光和热带到哪儿。
他做的那些好事啊,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他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缝被子,谁要是有困难了,雷锋准第一个跑过去帮忙。
有一回,他坐火车出差,火车上有个大妈,带着孩子,大包小包的,忙得焦头烂额。
雷锋看见了,马上就过去帮忙拿东西,还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大妈,一路上陪着大妈聊天,逗孩子开心。
护国主将——蔡锷
作者: 安定
出版物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页码: 71-73页
主题词: 邵阳县;农民家庭;起义军;将军;功勋;袁世凯;昆明;中国近代史;领导;东京
摘要: <正> 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
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云南“重九”起义,为推翻清朝作出了贡献;当窃国大盗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时,他挺身而出,为打倒“洪宪”帝制树立了功勋。
(一)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诞生于湖南邵阳县蒋家冲(今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蔡锷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蒋俊陵,种田为生,兼做裁缝;母亲王氏,。
中华民国第一名将蔡锷将军
中华民国第一名将蔡锷将军
蔡锷将军,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名将,湖南省邵阳市人,他与蒋百里,张孝准号称日本士官学院三杰,荣获日本天皇御赐宝刀。
曾经担任云南讲武学堂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朱培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曾经都是他的得意弟子,并称模范二朱。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蔡锷担任云南省都督,自任护国军第一路总司令,打响了护国战争第一枪,他百战百胜,击溃了数十倍的北洋军队,南方十几个省进行独立,迫使袁世凯在羞愧难当之中死去。
另外他还领导了著名的护法战争,让段其瑞,曹锟等北洋大佬对其瑟瑟发抖,不寒而栗,可见战神之威那是闻名遐迩。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因为他身患绝症,英年早逝,国民政府为他举行空前绝后的国葬,把其葬在岳麓山脚下,同时追授陆军一级上将。
有人说假如他没有英年早逝,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敢进犯中国,因为在日本士官学校求学期间,所谓的日本将官们没人是他的敌手,对他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他的军事才华可以直追春秋的孙武,战国的白起,汉代的霍去病,唐朝的李靖。
因为其卓越的军事成就把他比喻为民国第一名将那是名至实归的。
蔡锷将军对于中华民国的建立,具有再造之功,他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真豪杰,他的不世功勋彪炳史册,名垂青史。
申论作文蔡锷
申论作文蔡锷蔡锷,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熠熠生辉。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将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蔡锷的一生可以用“复兴”来形容。
他出生于湖南一个贫苦家庭,但他并没有因为出身而放弃追求知识和社会公平。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学员之一。
在学习期间,蔡锷不仅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还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和人民的疾苦。
这种理念将成为他后来革命抗争的根基。
蔡锷毕业后,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朝政权和建立民主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在南方与清朝军队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他还成为了南方临时政府的军事部长,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锷对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非常关注和重视。
他不仅注重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更关注士兵的生活待遇和精神状态。
他深知,只有将士们身心健康、士气高昂,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他提出了“士官治军”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出一支忠诚、有纪律、有作战能力的军队。
这一理念不仅为他的部队带来了巨大的战斗力,也为中国军队的改革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除了革命和军事上的贡献,蔡锷还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改革,倡导民主政治和国家现代化。
他提出了建立起宪政的想法,主张以法治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蔡锷的这一理念为后来的政府奠定了基础,使得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蔡锷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独立奉献了巨大的力量。
他的勇气、才智和领导能力将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为实现中国的复兴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参考译文:Cai E, a name shining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e is 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 revolutionary, and general, leaving an indelible imprint in Chinese revolutionary history.Cai E's life can be described as "rejuvenation".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in Hunan, he did not give up pursuing knowledge and social fairness due to his background. He entered Huangpu Military Academy with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became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students at that time. During his studies, Cai E not only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leadership skills but also deeply understood the suffering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is concept would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his future revolutionary struggles.After graduation, Cai 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Xinhai Revolution,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verthrow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establishing a democratic republic. He led his own troops in multiple fierce battles against the Qing army in the south, demonstrating extraordinary courage and wisdom. He also servedas the Minister of Military Affairs of the Southern Provisional Government,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Cai 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military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strategy. He not only focused o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ombat capability of the army but also cared about soldiers' living conditions and mental states. He knew well that only when the soldiers wer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nd high-spirited could they achieve victory in war. Therefore, h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officer governance" and devoted himself to cultivating a loyal, disciplined, and capable army. This concept not only brought tremendous combat power to his troops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ilitary.In addition to his revolutionary and military contributions, Cai E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s. H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the country, advocating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national modernization. H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rule of law,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His philosoph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government and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Cai E is a great revolutionary and politician. His life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His courage, wisdom, and leadership will forever be worthy of our admiration and learning. To commemorate his contributions, we should work harder and strive unremittingly toachieve China's rejuvenation and the great dreams of the Chinese nation.。
近现代人物之蔡锷
人物简介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 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 洞口县,一说蔡锷故居位于[1] 大祥区蔡锷乡蔡锷 村[2] )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 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 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 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 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 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 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 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护国讨袁
•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 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 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 ,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1915年11月,蔡锷秘密离京赴津,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 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在民主革命志士云集 的云南军队中,从8月中旬“筹安会”成立时起,中下级军官就积 极活动,酝酿发动讨袁起义。1915年9月11日以后,以唐继尧为首 的团以上军官,又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确立了护国讨袁的战略决策, 并着手进行战争准备工作。蔡锷抵达昆明,加速了云南反袁武装起 义的爆发。
人物生平
• 1902年11月,蔡锷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 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 三杰”。当时,他虽然热切地希望变中国为世界第一等强 国,但是还没有确立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思想,仍然 抱着从改革军事入手,帮助清廷革除弊政,借以实现富国 强兵的理想
儒将蔡锷
太守家 的花园 , 太守刁难 出一上联“ 童子六七 人 , 无如尔 宿, 毫不为阻” , 成为一代军神, 靠的就是身先士卒。_
狡” , 蔡锷随 口就对“ 太守二千石 , 唯有公廉 ” 。9 岁 时遇 上新任宝庆知府张榜征联 “ 中秋月不明 , 挂一 掌灯 , 替乾
编 辑 /渭一 纤
坤增色” , 蔡锷击鼓应对 “ 惊蛰 雷未动 ,
擂三通鼓 ,代 天地 回春” 。“ 儿将父作 马” , “ 父愿 子成龙 ” , “ 神 童”蔡锷靠着
“ 小 相 公 三 元 及 第 ,大 老 板 四季 发 财 ”
“ 福禄寿三星拱照 ,公侯伯一 品当朝 ” 等一路脱 口而 出的妙联 , 赢得 了狼毫 、
名人轶事I 晕 磊
儒将蔡锷
雷
蔡 锷 ,原 名 艮寅 ,字松 坡 ,
1 8 8 2年 1 2月生 于今 湖南邵 阳一 个普通农家。他未满 1 3 岁 即名列 第 一考取 秀才 , 1 5岁入读 湖南 时 务学堂师从 梁启 超 , 1 8 岁 参加 自 立军起 兵 ,后东渡 日本 留学 日本 士官学校 , 2 2 岁归 国进入军界 , 2 9 岁 时 昆 明举 兵 胜 利后 任 云南 都 督 , 3 1 岁 被 袁世 凯 调 至 北 京 , 3 3 岁 潜 出北 京 组 织 护 国 军起 兵讨 袁 ,迫袁 世凯取消帝制退 出历史 舞 台 ,袁世凯 死后任 四川督军兼
《名将风流》关于蔡锷的作文
《名将风流》关于蔡锷的作文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省原邵阳县亲睦乡蒋家冲蔡桥头(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人。
蔡锷少年时在当地被誉为“神童才子”。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春,蔡锷不满13岁,由父亲领着去宝庆府城(今邵阳市)考秀才。
临近考场时,由于个子矮小,考生很多,父亲将他举起坐在肩上。
湖南管教育的最高长官江标见了笑问:“怎么儿子将父亲做马骑呀?”蔡锷敏捷地回答:“父愿子成龙嘛!”江标高兴地召蔡锷走近,手指蔡锷说:“小学生暗藏春色。
”蔡锷立即躬身道:“大主考明察秋毫。
”江标大喜。
后阅蔡锷试卷,拍案叫奇,赞不绝口,于是取为秀才,且名列前茅。
1897年秋,蔡锷又在新任湖南教育长官徐仁铸的推荐下,到长沙投考时务学堂,名列第三。
不满15岁的蔡锷,是头班40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中文总教习梁启超视他为才子,师生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蔡锷原名艮寅。
1900年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他深为悲愤,决心做“湖湘人杰”,因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锷”。
锷指剑刃,表明要弃文学武,改习军事,不做文弱书生。
1901年,他自费考入日本陆军成城学校;次年进入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一道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回国后,辗转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投入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
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九重阳节,昆明城内菊花吐蕊,桂子飘香,春城显得格外艳丽。
担任新军三十七协统的蔡锷心中却如浪翻滚,异常激动。
自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就一直和云南同盟会的志士们密谋策划起义响应。
两天前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他被同志们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定于重九日夜发动起义。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蔡锷被任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
但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一再请求辞职,获准,旋即离成都赴上海治疗。
1916年9月9日,转入日本福冈大学医院。
11月8日,与世长辞,年仅34岁。
临终仍嘱“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12月21日国会议决,予以国葬,追赠上将军。
近代风云人物--蔡锷
近代风云人物----蔡锷辨政治风云,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蔡锷,中国第一军人蔡锷,沉睡于湖南名山岳麓。
伴着傍晚凉爽的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蔡锷墓前,来凭吊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1882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邵阳一个贫寒农家。
曾师从梁启超、谭嗣同,接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他还赴日本学习军事,其军事思想深远,先进。
辛亥革命时,蔡锷在云南发动革命,响应武昌起义。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胜利后,于7月6日被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1995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蔡锷墓地周围筑有石阶,广植松柏、香樟,墓碑上刻六个大字-----蔡公松坡之墓,墓周嵌汉白玉或青石24块,上刻当时多位省军政首脑撰写之铭文和挽诗,一代伟人长眠于此,后人不会忘记他的。
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所主。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
湖南邵阳人,护国运动首领。
1911年在云南任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立“大汉云南都督府”,任都督。
后被袁世凯软禁,1915年离开北京,12月25日在云南昆明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
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任四川督军,11月病逝。
蔡锷诞生于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蔡锷故居系一土砖平房,正房面阔3间,还有一间偏房为厨房。
智讨风筝-蔡锷
智讨风筝-蔡锷1915 年底,卖国军阀袁世凯复辟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和反对。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先后燃烧起反袁的烽火。
在席卷半个中国的讨袁战争中,涌现出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蔡锷。
蔡锷出身贫寒,小时候无力上学堂求学,只好刻苦自学。
当时有个叫樊雉的读书人,见蔡锷资质聪慧,勤奋好学,便主动上门辅导。
在樊雉的热情指导下,蔡锷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筝,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之中。
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
他翻身跃过花园的围墙,跳到园中准备捡回风筝。
正巧知府在园中漫步,见一个小孩跳了进来,以为是谁家的淘气鬼故意捣乱,便命令家人上前驱赶。
蔡锷没拿到风筝,哪里肯走,便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了一番,发现小亭子旁边果然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火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自然还你。
”蔡锷一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吧,我们还等着玩哩!”知府皱起眉头,正要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
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顶数你蔡锷的心眼多啦!蔡锷一听,暗想,你说我“狡”,今天就“狡”给你看看,于是,便不慌不忙地对起下联:“知府二千石,唯有公……”他故意留下一字没说。
知府以为蔡锷没词了,使得意地追问道:“唯有公什么?”蔡锷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回答:“我已想好两字,现在由你来挑。
如果你把风筝还给我,那就是‘唯有公廉’。
”知府忙又问道:“如果我不还呢?”蔡锷说:“那我就对‘唯有公贪’。
”知府没料到蔡锷一个小孩子家竟如此足智多谋。
面对这一“廉”一“贪” 的选择,他只有将风筝送还。
智讨风筝-蔡锷所属栏目:名人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国人争人格
--记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12月18日。
他6岁入塾读书,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
这个年轻人的道路几乎一帆风顺。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被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巡抚聘任,但他并没有在成功的道路上忘乎所以。
他没有拒绝跟敏感分子如老资格的革命家黄兴联系。
也就是说,他没有被社会精英地位所异化,而是对国家社会大道念兹在兹。
他没有像大多数海归那样言必称海外,而是总结上几代人的经验,可以说他做的返本开新工作,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15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称帝。
此时,无论革命家孙中山、黄兴,还是改良派政治家梁启超都没有实力反对。
年轻的蔡锷孤身犯险,他逃离北京,去云南说动实力派唐继尧们组成护国军,起义讨袁。
蔡锷护卫共和国体的奇功历来为人称道。
但在我看来,如果他能够理解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的制衡用心,他就不会跟老师梁启超一样为袁世凯利用。
他就不会重蹈孙中山、黄兴他们的覆辙,有名无实,有名望而无实力实权。
固然,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登高一呼,使得护国运动不同于二次革命,出乎意料地顺利。
袁世凯众叛亲离,从群望所归的位置跌落。
蔡锷称“袁氏诡诈阴险”、“袁氏叛逆”。
此后的宣言、文告中列数袁的罪状,斥其为叛逆、“国贼”、“谋杀凶犯”。
在袁世凯撤消帝制
后,蔡锷通电指出“其狡猾无耻,实堪痛恨”,要大家别轻信袁世凯。
这大概是有所觉悟的至痛语。
蔡锷在二次革命期间明确说,一旦袁世凯称皇帝,他就反袁。
这种设定使得护国运动即使成功也大打折扣,被侮辱戏弄过一次的共和国体再也没有恢复到孙中山、袁世凯揖让总统时的气象,实力派拥兵自重。
但蔡锷已经看不到他的护国运动带来的影响,他的病已是很重了,他自题联说:“才若晨星,国如累棋,希合而支持,乃聚而歼绝;君等饮弹,我亦吞炭,与生也废弃,宁死也芬芳。
”
1916年11月8日,34岁的蔡锷在日本福冈病逝。
这个年轻的后生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蔡锷短暂的一生乃是青春沉潜并发扬蹈厉的一生,他因青春而辉煌。
他的一生几乎是我们这个老大文明古国现代新生的隐喻,以青春之理想推动文明,而不幸夭折其中。
我们中国文明新生,正需要青春的血泪、生命以献祭。
清末民初,这样的青春人祭何止千万,从邹容、陈天华,到林觉民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到蔡锷……正是因为这些青春的呐喊、奋斗,我们中国才摇摇晃晃地把脚步踏入了现代性的门槛。
蔡锷没看到军阀乱政的局面,他走得清白,并成为后来者不可企及的高标。
陶菊隐说:“自民国以来,武人解兵柄,棠爱犹存者,蔡松坡一人而已。
”
他的文采风流也每每为人称道。
他写过这样的对联:“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他跟朱德也合作过雪山关联:“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
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他挽黄兴的对联:“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这些都可圈可点。
还有他跟小凤仙的英雄美人故事也流传百年。
据说他被袁世凯羁靡在北京时,无所事事,内心烦闷,便去八大胡同排遣,然后在那里遇到了名妓小凤仙。
小凤仙识英雄,重英雄,两人心生爱意。
据说,他逃离北京也是得小凤仙帮助。
蔡锷为小凤仙写下对联:“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不信美人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
”小凤仙为蔡锷写下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尽管本书作者考证史实,指出他跟小凤仙之间并无其事,但人们乐意把美人风流加诸松坡先生。
比较起来,在青春夭折的革命者中间,蔡锷的病逝可能是最为人痛惜的。
因为他能文能武,他的人格、气象足以经天纬地,只是历史没有给予他太多的机会。
但他短暂的一生已经展示出足够的密度、温度、力度,这样的人无论认知、立场和行为如何,都会从风从雨,并影响他人。
李宗仁、白崇禧、朱德这些国共名将都出于他的门下,朱德称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体弱面白”,“瘦瘦的脸上,两眼相距甚宽,双颊略像女性,但口角却显得严峻、刚强。
为人沉静,态度庄重……”“他虽然命在旦夕,思想却一如既往,锋利得像把宝剑”。
人们称赞蔡锷“是真革命之先觉,乃敢特立而独行”。
他确实有湖南人的倔强,并有着今人难以想象的国家社会人格。
蒋百里在他死后说:
“公恶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伤其神。
临终之际,犹以未能裹尸为恨。
然蔡公身虽未死于疆场,实与阵亡者一例也。
”他的好友丁怀瑾则用行动来怀念蔡的遗志——功成不居,长揖归田。
蔡东渡前,丁任四川富顺县长,闻蔡噩耗即辞官,闭门著书,常以蔡的人格和抱负勉励其家人子女,并称道蔡是真正开天辟地的人物。
古人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可是蔡却打破了此例,不论是友是敌,是新是旧,莫不对他由衷称道,理由很简单:蔡以天下为己任,却不以天下为己。
蔡锷英年早逝,让人为其流星般璀璨的一生感怀不已。
有人甚至说,若能假以年月,蔡锷定能成为拿破仑所说的那种“为欧人之大敌的”东方兵略家。
但这种假设只是历史的假设。
我们今天谈论蔡锷,则确实可以理解,一个人一旦发愿举意,是可以在短暂一生里成全自己也改变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