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

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650203云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机厂医院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6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组36例,TDP照射治疗组32例。
针刺取穴肩髃、肩贞、肩髎、阿是穴。
阿是穴行合谷刺;肩髃、肩髎、肩贞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同时配合TDP照射。
TDP照射治疗组采用TDP照射肩部30分钟。
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组治愈率为86.11%,TDP照射治疗组治愈率为40.63%。
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TDP照射治疗。
关键词肩周炎针刺治疗TDP照射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所致,临床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笔者2008年起在临床中采用针刺(阿是穴行合谷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8例患者,男29例,女39例;年龄40~70岁;疗程2天~2年;发病部位:左肩30例,右肩35例,双肩3例;病因:风寒者30例,无明显诱因者34例,外伤者4例。
将符合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TDP 照射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0~70岁,平均病程5.4个月,60岁以上12例;TDP照射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3~69岁,平均病程5.6个月,60岁以上10例。
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有风寒湿邪侵袭史或外伤史;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肉萎缩;X线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在平时,有很多人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因而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以及劳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但是长期的过于的劳累也带来很多的问题的,其中很多人就出现了肩周炎的情况,导致手臂的活动出现不适的情况,很多人选择通过针灸治疗的,那么究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静脉的分支。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穴位名称: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耳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
undefined【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穴位名称: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
②气喘。
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作用】:舒筋活络【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肩凝症取穴肩痛穴定位必须准确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髁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
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取穴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
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针刺手法以及针感手感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有效率统计突出即时效应,针刺当时见效率达90%;提出针刺神经支或神经干产生的针感效应假说采用单穴疗法;⑤针刺经验穴—肩痛穴,临床治疗380例,有效率94.1%。
肩痛穴治疗组疗效与传统取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无副作用。
本法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
5寸),针1-2寸。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
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
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
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针刺肩周部分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
关节 、 软组 织 、 骼 、 骨 肾脏 等 处 所 致 的 疾 病 。 属 中医 学 “ 证 ” 痹 范
瘤及严重 的骨质疏松。 随机分为两组 。 治疗组 6 O例 , 男性 2 0例 , 女性 4 0例 ; 年龄 4 2~6 9岁 , 平均 ( 19± . ) 。 5 . 6 1岁 对照组 3 0例 , 男性 l , 2例 女性 1 8例 ; 年龄 4 7 岁 , O一 2 平均 (16±6 8 岁。 5. . ) 两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 著性 ( P>0 0 )具有可 比性 。 .5 , 1 2 治疗方法 . 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另选肩髑 、肩髂 、 肩贞和肩前部阿是穴 四穴位垂直进针达骨膜 , 留针 3 mn 不行 0 i, 针。 治疗 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 另选肱二头肌长 、 短头, 肱三头肌 长头 、 外侧 头 , 、 小 大圆肌 , 冈上 、 冈下肌起 止点 , 每处 1 , 针 垂直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料 .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 病史最短 1月 , 最长
1 5个月。 年 诊断标准…:1肩痛 , () 逐步加重 , 夜间 、 天阴加重 , 影 响睡眠 , 局部怕冷 ;2 上举 <10 , () 4 。外展 <8 。后伸 <3 。内 5, 0, 旋、 外旋均 <4 。或有扛肩现象 ;3 日常生活动作受 限;4 肩 0, () ()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0 0 8年 l 第 1 2月 7卷 第 1 2期 J T M. e. 0 8 V 11 , o 1 E C D e 2 0 , o. 7 N .2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作者:张智龙陈天鑫王运祥朱瑜琪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12期[摘要]穴位注射疗法是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之一,凭借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在CNKI、WanFang、CBM、VIP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1—2021年发表的关于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
对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概况、穴位选择规律及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发现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穴位注射常与中医推拿、针刺、中药、针刀等疗法联用以治疗肩周炎,众多研究也表明穴位注射可与其他疗法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但目前研究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穴位选择及药物使用类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穴位注射;肩周炎;肩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2-0037-04肩周炎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僵硬以及肩关节周围相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导致生活无法自理[1-2]。
该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主,50岁左右最為频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3]。
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凝症”“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中医学将肩周炎归属于“肩痹”“痹症”范畴[4-5]。
穴位注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液体制剂注射到相关腧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注射时“针”的针刺作用和药物作用可对机体产生双重刺激,在穴效和药效的作用下达到调节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效果[6-7]。
穴位注射疗法在骨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已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治法之一,现将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肩周炎治疗汇总

肩周炎1、肩周炎特效穴位:在足四五趾缝间可以找到一压之特痛点,该点是治肩部疾病的特效点.左肩痛压右足,右肩痛压左足,每次按十分钟.再按手对应部位,第二掌骨全息肩穴,耳肩穴,一次按摩即可止痛,可以自按。
2、毫针刺天宗穴治疗肩周炎在左侧天宗穴处,持针斜向上刺入1寸左右,寻找针感,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后,应用提插和捻转手法,使酸胀感扩散至肩胛部,患者并觉局部有温热感,留针30分钟。
针刺完毕后,配合肩周炎被动运动手法,缓缓加大肩部关节的活动度,治疗一次后患者就感觉肩部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6次后基本痊愈。
3、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总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肩周炎的特效穴位,希望看过这个帖子者遇到此类病人时选择使用。
这些穴位即使单组使用也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配合按摩、拔罐等。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4、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3.肩周炎奇效穴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肩周炎穴<自创>.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发现有此报道.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简取了一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贴出来,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有的方法我亲自试用过,确实有很神奇之处!比如在对侧下找阳陵泉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5、针灸肩周炎1.针刺中平穴中平穴位于外膝眼下5寸,胫骨前脊向外一横指,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
中医针灸治肩周炎有用吗

中医针灸治肩周炎有用吗从医学上角度来讲,肩周炎其实是属于中医范畴里面针灸科的一种常见病。
这种炎症如果发炎的话,就会引起关节囊和关节组织的一种粘连甚至会出现关节活动不利,疼痛加重的症状。
所以对于针灸治疗关节炎的方法上,有针刺穴位治疗以及热敷和其他治疗。
针灸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如何呢?一、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应用。
肩周炎是中医中常见病症的一种。
主要属于“冻结肩”、“肩痹”、“漏肩风”的范畴,中医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时,选择阿是穴、肩髃、肩前、中平穴、阳陵泉、肩贞等穴位进行针灸。
要抓住针灸的角度和方向,特别是对于肩部,肩贞等部位,要小心,避免刺扎过度。
对于通过肩顶部的带状物可以用医用针强烈刺激,如果局部寒冷可以加针刺,严重的肩周炎可在针后加拔罐并行走罐,其余的穴位都按照常规针灸。
请注意,当针置于远端穴位时,应将患者移至肩部。
例如,当刺伤较低的穴位时,应允许患者同时进行抬起,外展和内收等动作。
肩周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肩关节疼痛,或肩膀和肘部受到限制,应该注意并检查是否患有肩部炎症。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但在治疗和修复过程中使用按摩,药物,热敷或理疗。
在其他方面,主动和计划的肩关节活动功能锻炼要在在可容忍的疼痛范围内,辅助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二、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优点西医常见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注意防寒,坚持锻炼手臂,使用相关的镇痛药物,但是这一系列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中药治疗相关疾病效果明显,见效快,疼痛迅速缓解,并且选择针灸治疗相对实惠,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肩部一部分的穴位,如肩前,肩髃和肩贞。
与穴位配合使用,常用中极,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位。
远端穴位可选阳陵泉和足三里。
还可以选择平衡针法,主要是肩痛穴,辅助肘痛穴和颈痛穴。
针灸治疗后,疼痛症状迅速缓解甚至消失。
坚持根据治疗针灸治疗,与疾病相关的症状会有所好转。
三、针灸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应用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
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光明中医2021 年 4 月第36 卷第7 期CJGMCM April 2021. Vol 36. 7• 1133 •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杨亮高明于丽文田立双摘要:目的探讨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6月一2020年5 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软伤科5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条口透 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 S指标,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 S指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 治疗后Melle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 取穴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五十肩;肩周炎;条口透承山;针刺疗法;肩关节功能;疼痛do i: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1 • 07.043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07-1133~03Effect of Strip Penetrating C h e n g s h a n Acupuncture C o m b i n e d with Local Acupoint Selection on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 n d Pain in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YANG Liang GAO Ming YU Liwen TIAN Lishuang(Soft injury D epartm ent, Chengji Hospital, Shenyang Orthopedic H 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trip penetrating Chengsha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acupoint selection on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pain in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s From June 2019 to May 2020 in soft injury departm ent of Chengji Hospital of Shenyang Orthopedic Hospital, 50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according to random num ber table method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 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strip penetrating Chengsha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acupoint selection. After treatm ent, visual analog pain score VAS indicators, Melle score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ADL scores, quality of life was compared. Results VA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irst w eek, the second week and the third week after treatm 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Melle scores and ADL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 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 05 ).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rip penetrating Chengsha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acupoint selection is rem arkable, which can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frozen shoulder;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Strip opening through Chengshan;acupuncture therapy;Shoulder joint function;The pain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肌腱和关节等 软组织损伤、变性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
肩痛穴配合肩三针治疗肩周炎60例

第 1 疗程治愈 3 例 ,占 6%;第 2 8 3 疗程治愈 1 9例 , 3 % ; 中 3例 为 病 程 超 过 1 以上 , 占 2 其 年 无
效占5 %。
5 讨 论
例, 右侧病变 2 例 , 6 双侧病变 2 例。 0 O 6 例患者经诊 断均排除颈椎病 、 骨质疏松 、 肿瘤等相关病例 , 为单 纯 肩周炎 收 治 。
幅度 活动 , 连续治 疗 7天为 1 个疗 程 。
4 治 疗结 果
41 疗效标 准 .
痊 愈 : 部疼 痛 消失 , 肩 肩关 节 功 能完 全 恢 复 ; 显
效: 肩部疼痛消失 , 肩关节活动轻微受限 , 能够正常 活动、 生活 ; 有效 : 肩关节疼痛减轻 , 肩关节活动 障 碍比较治疗前有改善 ; 无效 : 治疗前后无改善 。
信心 , 做到医患配合 , 坚持持续有效的治疗 , 才能缩
短病程 , 减轻痛苦 , 恢复肩关节功能。
(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3 1 )
袭 络 型和气 血 不足 型 , 过辨 证 取穴 进 一步 提 高 了 通 疗 效 。此 病周 期较 长 , 过 程 中 , 治疗 必须 树立 病人 的
感 向足背 ,足趾和踝关节传导 出现 的麻胀感为宜 。
手 法 : 针手 法 , 滞 上下 提插 针刺手 法 。( ) 三针 : 2肩 肩
前( 位于前腋缝上 l )肩髑( 寸 、 位于抬肩肩峰前 凹 陷处 )肩贞( 、 位于后腋缝上 1 ) 寸 。风寒型配曲池 、 合谷 、 外关 ; 气血不足型配足三里 、 血海、 合谷。( ) 3 针刺肩痛穴 , 直刺 2 寸滞针约 3, s取针后刺肩三针
2 诊 断标准
肩周炎属 中医痹证范畴 ,素问・ 《 痹论》载 :所 “ 谓痹者 , 各以其时 ,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 。” 本病多因 营卫虚弱 , 筋骨衰颓 , 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湿邪 , 或劳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肩周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肩周炎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中医认为,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劳伤筋脉等因素引起。
肩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脉失养,不荣则痛。
此外,长期姿势不良、肩部劳损、外伤等也可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肩周炎的方法1、中药治疗内服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调理。
常用的方剂有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以达到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外用中药:如中药敷贴、熏洗等。
敷贴药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熏洗则通过温热的药液熏蒸和浸泡肩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针灸治疗针刺:选取肩部的穴位,如肩髃、肩髎、肩贞、曲池等,通过针刺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改善肩部功能。
艾灸: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可在肩部穴位上进行艾灸,如肩井、天宗等,以增强疗效。
3、推拿按摩手法松解:通过揉、按、拿、捏、拨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关节活动: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肩部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如外展、内收、旋转等,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
4、拔罐治疗留罐:在肩部疼痛部位进行拔罐,可吸出局部的寒湿之气,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走罐:在肩部涂上润滑剂,然后用罐在肩部来回移动,以增强治疗效果。
5、小针刀治疗松解粘连:对于肩部有明显粘连、硬结的患者,可采用小针刀进行松解,以恢复肩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6、练功疗法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沿墙壁向上爬,尽量达到更高的高度,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多次。
甩手运动:站立位,双手自然下垂,前后甩动肩部,幅度由小到大。
画圈运动:站立位或坐位,以肩部为中心,缓慢画圈,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PPT课件

病变取右侧穴位。 • 针刺方法:3寸毫针平刺1.5寸左右。
•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 •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
神经。
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每日一次, 14次一个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每日一次,21次一个疗 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每日一次,28次一个 疗程。
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 节前凹陷中。
• 解剖: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
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 (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即上下左右 交叉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 来源于《内经》的巨、缪刺法。巨刺即左刺右,右 刺左,缪刺即交叉取穴。
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 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 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
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
则。
二、诊 断 要 点
1、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常于肩部受寒后发 病。 2、肩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昼轻夜重,多不能卧向患侧。 3、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有上举、外展、后伸摸 背和穿衣受限。 4、压痛。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 见肌肉萎缩。 5、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 6、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肱骨头上 移或关节腔变窄。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 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 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 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 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 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
温针灸科普之肩周炎治疗

温针灸科普之肩周炎治疗肩周炎属于针灸科内的常见疾病,也是多发疾病,属于肩枢关节周围构造退行性炎症性病变,多见单侧肩枢纽关节酸痛或者是双侧肩枢纽关节酸痛,最为主要的症状为功效性停滞。
其发病群体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又被称之为五十肩。
就肩周炎疾病,多选择的是保守治疗方式。
主要是因为中医治疗方法比较温和,可以协助治疗。
本文研讨的是温针灸治疗方案在肩周炎疾病内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去认识肩周炎、温针灸及温针灸治疗肩周炎。
1什么是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症被称之为肩周炎,或者是被称之为凝肩、五十肩,肩部会逐步产生剧烈的疼痛,夜间疼痛会加剧,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加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会受到限制。
在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得到缓解,药物治疗后可以实现痊愈。
这一疾病被称之为肩关节囊、慢性特异性炎症疾病、肌腱炎症或者是滑囊炎症,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
本病疾病发病在50岁以上人群,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发病高于常人。
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影响肩关节的功能,限制其活动。
肩关节为广泛性的压痛,痛觉朝着颈部、肘部放射,可见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症属于“痹症”范畴,详细可将其划分为“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病原因为外伤、劳损、内伤、劳累等。
考虑也坑你是中老年气血衰败,导致风寒、风湿倾斜入体,使得湿气、邪气侵入到肩部,使得肩部的经络闭阻,影响机体气血,导致气血瘀滞。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自发病后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步加剧,且伴随着关节功能障碍。
温针灸与经筋病变部位进针,实施提、插、捻、转,得气之后,借助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促使气血畅通,以此去除肩部的风湿与寒气,可以及时将湿邪去除。
病因:1.肩部原因:该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50岁左右中老年人群内,可见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肩膀的外部承受能力会减弱;该病的发生考虑是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引发的慢性软组织损伤;上肢外伤导致肩膀长时间固定,使得肩膀周围组织出现萎缩或者是肌肉出现黏连;肩膀部位发生急性挫伤,出现牵拉伤,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外感风寒湿邪:本病的发生及风寒湿三邪的侵袭有 关。其中湿邪长期滞留于关节,是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的主要原因。因湿性重浊粘滞,是气血运行迟涩,易使肩 部诸筋粘连。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久居湿地,风雨露宿或 贪凉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受寒 则凝,使筋脉失养,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 肉关节,则关节屈伸不用。
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 为本病主要病理是属慢性退行性变化,因此及肩 部的一些健鞘、肌健、滑囊的无菌性炎症以及局 部受风寒、反复劳损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 多因过度疲劳或体虚汗出当风,睡眠时露肩受风 寒侵袭,久居潮湿寒冷环境中,或揍理空疏,卫 阳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流走脉络致气 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肩部挛急疼痛、活动障碍。 在病之后期,甚可出现患肢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 重粘连等病理改变。
在祖国医学中,本病称为“漏肩风”或“肩痹”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在我国北方农村,由 于气候寒冷,近年来肩周炎病率逐年上升,主要 症状为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如不施行 有效的治疗,可致肩关节完全粘连,造成关节活 动功能丧失。但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还不平衡, 贫困地区农民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患肩周 炎后多不去医院系统治疗,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 重。对辽宁农村数目庞大的肩周炎患者,如何找 到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宜于 推广的治疗技术,是目前防治肩周炎工作领域中 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肩峰下滑囊炎: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并 向三角肌止点放射。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为主 。
4、颈肩综合症:由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疼痛。
八、疗法技术特色
通过对比肩痛穴、传统穴 两种不同方法对治疗肩部 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受 限的症状和体征及疼痛指 数的临床观察,客观分析 判定快速针刺手法治疗肩 周炎的疗效及对其进行诊 疗的规范化研究。将传统 针灸学及现代神经解剖及 神经调控理论相结合,以 传统中医巨刺、远道刺和 缪刺针法为指导,采用交 叉取穴法,针刺经验穴- “肩痛穴”,通过临床和实 验研究证实该穴为治疗肩 周炎的有效穴位。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体力劳 动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女及男之比为 3:1。
三、病因病机
(一)外伤、劳损:损伤后,软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 、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久之则可发生肩 关节软组织粘连形成,甚至肌腱钙化,导致肩关节活动功 能严重障碍。
(二)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气血不 足,血脉周流运行迟涩,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其所养, 血虚生痛,日久,营卫失调,筋脉拘急而不用。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 炎
一、概 述
肩周炎是医院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 指肩部关节囊、肌腱、肌肉慢性劳损或受凉等原 因引起的损伤,也可以因其他间接原因,引起周 围软组织的牵拉或撕脱而造成,其主要病理变化 是充血、渗出、水肿或局部组织粘连等变化。
“肩关节周围炎”又名“五十肩”、“老年肩” 、“肩凝症”等。本病在病理上又叫“慢性闭塞 性滑囊炎”,从而提示此病为肩关节囊和关节周 围软组织发生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 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活动的 一种疾病。
四、适应症
1.符合西医肩周炎诊断标准。 2.年龄在40-69岁。
五、诊断标准
➢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 2.疼痛:本病发病较慢,少数病员可能有急性发作,病程 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疼痛一般以夜间为重,以致病员不 能卧于患侧。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活动时加重,有时向肘 部放散。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 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 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禁 用本技术治疗。如心脏 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等。
七、鉴别诊断
1、冈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 止点处,局部压痛,且可触及肌腱增粗、变硬等 。肩外展出现典型的疼痛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 据。
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 肱骨结节间沟处,少数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肩 关节内试验及抗阻力试验阳性。
针刺手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 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 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 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功 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 调节胃肠,内分泌。
歌 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 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及落枕。 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 3.活动受限:肩部活动逐步受限,包括主动活动及被动活 动,严重患者,穿衣、梳头、洗脸等活动均出现障碍。日 久,肩部活动几乎完全丧失,而成“冻结状”。
➢ 4.肌肉萎缩:初期在形态上无何变化。病程较久者,由 于疼痛、废用,肩部肌肉普遍萎缩。
➢ 5.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六、禁忌症
(二)、肩痛穴之二中渚穴 (见下图)
定 位: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四、五掌 骨指关节后方凹陷处。
主 治:《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肘臂连肩 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针刺手法:采用28号2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或斜刺,进 针约0.5-1寸。
取穴原则:患侧取穴。
九、技术关键环节
1、定位准确 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及外踝高点的连线 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 。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 1寸的原则取穴。
1.取穴少,痛苦小 2.见效快,疗效高 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安全无副作用 5.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的特点
(一)、肩痛穴之一中平穴 (见下图)
定 位:位于腓骨小头及外踝连线的上1/3处。
解 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 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 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 麻胀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