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教案
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图形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
2.掌握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并在解决问题时加以运用;
3.经历观察、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培养探究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1.余角、补角的认识及应用;2.培养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认识.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探求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情境引入:用一副三角板摆出
图6-25,提问:图中∠α与∠β的度
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引出余角、
补角的概念.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观察图形,积极回答问题.
从简单的教具入手,得到直观的图形,引出概念.
做一做
1.填写表格,并思考问题,根据填写的内容归纳出一般规律: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0.
2.已知3组角:
(1)对A组中的每一个角,在B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
(2)B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C组中?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连接.
思考:怎样的角有余角、怎样的角有补角.练一练:
∠α的度数500n0(0<n<90)
∠α的余角450
∠α的补角1200
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学会思考知识间
的联系,寻找规律时可以培养
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的思维方式.
学生能熟练地找到正确
的答案,思考提出的问题,并
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结论,从而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练一练
注意:
1.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一种关系.
2.互余、互补是指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判断:
1.⑴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2.
2如果∠1+ ∠ 2 +∠3=180 °,那么∠1、∠ 2与∠3互补。

.()
通过这个小练习,让学生
体会互余、互补,揭示了两个
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无
关.在学习概念时要注意其实
质.
例1 如图,如果∠1与∠2互为余角,∠1与∠3互为余角,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思考:如图,如果∠α与∠β互为补角,∠α与∠γ互补,那么∠β与∠γ相等吗?为什么?
1.如图,如果∠1与∠ 2互余,∠3 与∠4互余,∠1 =∠ 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如果∠1与∠ 2互补,∠3与∠4互补,∠1 =∠ 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思考:
你得到什么结论解:∠2与∠3相等.
因为∠1与∠2互为余角,∠1与∠3互为余角,
所以∠2=90°-∠1,∠3=90°-∠1,
所以∠2=∠3.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解:∠β与∠γ相等.
因为∠α与∠β互为补角,∠α与∠γ互为补角,
所以∠β=180°-∠α,∠γ=180°-∠α.
所以∠β=∠γ.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通过问题,进一步思考,
发现知识中存在的规律.让学
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论证
的过程,熟悉推理证明的步骤
和要求.
学生小组讨论得到的结论:
质疑拓展:
已知∠α与∠β互为补角,且∠β比∠α大30°,求∠α、∠β的度数.解:根据题意,可得∠β=∠α+30°,因为∠α与∠β互为补角,所以
∠α+∠β=180°,即∠α+(∠α+30°)=180°,所以∠α=75°,
∠β=75°+30°=105°.
在简单的图形中进一步
认识补角,并对角度进行计
算.
j
4
3
2
1
j
4
3
2
1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当堂反馈 一、判断:
(1)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

( )
(2)如果∠1 =40 °,∠2=60 °,∠3 =80 °,
那么∠1、 ∠2、 ∠3互为补角。

( ) 二、填空:
(1)一个角是36 ° ,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

(2) ∵ ∠1和∠2互余,∴ ∠2=_____- ∠1;
∵ ∠1和∠2互补,∴ ∠1=_____- ∠2 。

三、如图, ∠AOB= ∠COD=90 °, 则∠BOC 与∠AOD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知识总结:
说说余角、补角的定义和性质 .
互为余角 互为补角
图形
数量关系 ∠1+∠2=90°
∠1+∠2=180°
性 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
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整理,便于学生区别、记忆,是
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能力总结:
1.学习了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2.经历“观察——猜想——说理”的认知过程,发展了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归纳和总结.会对知识进行提炼,体会数学的思想和应用,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
课后作业:
课本P99练一练1、2、3.4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
2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