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学习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及分级管理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门急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每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
►出现下列情况,医务科组织及时调查,药剂科暂停采购使用该药物一个月,同时提交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是否从目录清退,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
▪使用量异常增长前3名
▪使用量排名半年内居于前3名
▪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
▪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
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每季度由检验科发布细菌耐药信息,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药剂科要按照要求向全国和湖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
►检验科向全国和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临床科室抗菌药物选择和送检要求
►药物选择
▪临床各科室须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未出具前,临床各科室可以根据宜昌市和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经验选用抗菌药物
▪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出具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每月由检验科公示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及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
处方点评
►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不足50份的,以实际数量抽取;医务科每月提供需抽取的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门诊医师名单)
►重点:
▪手术科室、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
▪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用药不适宜处方的判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的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超常处方的判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检查标准
►对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运行病历和I类切口手术患者归档病历进行检查
►狠抓遵照抗菌药物说明书使用,严把使用指征、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狠抓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的合理性,控制使用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公示与处理制度
►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表扬;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3次以上给予待岗学习1月的处罚,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六个月,由科室主任按轮转医师安排工作,经医务科进行考核合格后重新上岗,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延缓职称晋升一年
►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将点评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每张超常处方扣0.1分,当事医师扣罚100元►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不良记录内容之一
►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 个月内不得恢复
控制指标要求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目标比例为<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目标比例<20%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逐步达到≤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种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
►甲状腺疾病手术
►乳腺疾病手术
►副乳切除手术
►关节镜手术
►内固定取出手术
►先天性斜颈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颅骨肿物切除手术
►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
►睾丸切除手术
►隐睾下降固定术
►肾囊肿手术等
⏹根据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可以达到:
⏹更有效的清除病原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细菌产生耐药性。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其作用靶点不是人体的组织器官,而是致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三要素,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动力学(PD)是决定三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
过去对PK与PD多是分割看待,近年来国外关于PK/PD研究工作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抗菌药物PK/PD理论成为临床优化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
抗菌药物的选择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PAE等为指导
然而上述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实际上是连续变化的,因此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
抗菌药物PK/PD研究将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合二为一。
杀菌曲线是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曲线。以药物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计数为纵坐标描记的时效曲线。曲线一般分三个时相:延迟期、杀菌期和恢复再生长期。可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杀菌速度和持续时间。
加替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杀菌曲线显示了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而哌拉西林则显示了非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