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热处理方法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热处理
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氧化层的形成
在表面热处理过程中,材料表面 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有助
于提高耐磨性。
抗疲劳性能的改善
通过表面热处理,工件的抗疲劳 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延长工
件的使用寿命。
表面热处理对工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表面质量的改善
01
表面热处理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应力集中效应,
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高能束表面改性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等高 能束技术进行表面改性, 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复合表面改性
结合多种表面改性技术进 行复合处理,以提高材料 表面的综合性能。
智能化表面改性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表面 改性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提高表面改性的效率和效 果。
02
表面热处理技术
目的
表面改性的目的在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使用寿命,以满 足各种工程应用的需求。
表面改性技术的分类
物理表面改性
利用物理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结 构和性质,如离子注入、激光熔
覆等。
化学表面改性
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材料表面的组成 和性质,如氧化、还原、化学镀等。
机械表面改性
利用机械力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处 理,如喷丸强化、滚压加工等。
• 处理过程简单,成本较低。
表面热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可能引起材料内部结构变化,影响材料整体性能。
03
对处理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 度和时间。
03
表面热处理技术的方法
火焰喷涂
火焰喷涂是一种传统的表面处理技术, 通过将熔融的金属雾化成微粒,并利 用火焰将微粒喷射到基材表面形成涂 层。
表面热处理技术
表面热处理技术是一种只加热工件表层的金属热处理
工艺,主要目的是改变工件表层的力学性能。
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表面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表面淬火等。
其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最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之一,它利用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涡流,使工件表层快速加热,然后迅速冷却,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又可以分为高频、中频、工频等类型。
火焰淬火也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通过火焰加热工件表面,然后快速冷却,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激光加热表面淬火和电子束表面淬火则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或电子
束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表面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零部件制造中。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能要求、工艺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表面热处理方法。
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八章钢的表面热处理知识要点:表面热处理的目的、分类;常用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渗碳);了解表面热处理的典型零件。
一、表面热处理的目的1.提高零件的表面性能,具有高硬度、高耐磨和高的疲劳强度。
→保证高精度2.使零件心部具有足够高的塑性和韧性。
→防止脆性断裂。
“表硬心韧”二、表面热处理的分类及工艺特点主要有两大类: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一)表面淬火1.工艺:将工件表面快速加热到奥氏体区,在热量尚未达到心部时立即迅速冷却,使表面得到一定深度的淬硬层,而心部仍保持原始组织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
工艺特点:(1)不改变工件表面化学成分,只改变表面组织和性能;(2)表面与心部的成分一致,组织不同。
2.所用材料一般多用中碳钢、中碳合金钢,也有用工具钢、球墨铸铁等。
典型零件:如用40、45钢制作的机床齿轮齿面的强化、主轴轴颈处的硬化等。
3.常用表面淬火方法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激光加热表面淬火。
(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通以一定频率交变电流的感应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在工件内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涡流),利用工件的电阻而将工件加热;由于感应电流的集肤效应,使工件表层被快速加热至奥氏体化,随后立即快速冷却,在工件表面获得一定深度的淬硬层。
感应线圈→交变磁场→感应电流→工件电阻→加热,集肤效应→表层加热,快冷→淬硬层。
工件淬硬层的深度与频率有关:A. 0.2~2mm,高频感应加热(100—500KHz),适用于中小型齿轮、轴等零件;B.2~10mm,中频感应加热(0.5—10KHz),大中型齿轮、轴;C.〉10—15mm,工频感应加热(50Hz),用于大型轴、轧辊等零件。
特点:淬火质量好,表层组织细密、硬度高、脆性小、疲劳强度高;生产频率高、便于自动化,但设备较贵,不适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
应用:主要零件类型是轴类、齿轮类、工模具,最常见的有:齿轮,如机床和精密机械上的中、小模数传动齿轮,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冶金、矿山机械等上的大模数齿轮。
材料表面热处理常用方法及特点
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及特点摘要:表面处理方法分类简要描述及特点关键字:表面处理一、电镀定义: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特点: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利用电解作用在机械制品上沉积出附着良好的、但性能和基体材料不同的金属覆层的技术。
电镀层比热浸层均匀,一般都较薄,从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通过电镀,可以在机械制品上获得装饰保护性和各种功能性的表面层,还可以修复磨损和加工失误的工件。
此外,依各种电镀需求还有不同的作用。
举例如下:1、镀铜:打底用,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及抗蚀能力。
(铜容易氧化,氧化后,铜绿不再导电,所以镀铜产品一定要做铜保护)2、镀镍:打底用或做外观,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
(注意,现在许多电子产品,比如DIN头,N头,不再使用镍打底,主要是由于镍有磁性,会影响到电性能里面的无源互调)3、镀金: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
(金最稳定,也最贵。
)4、镀钯镍: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耐磨性高于金。
5、镀锡铅:增进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铅现大部分改为镀亮锡及雾锡)。
6、镀银: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
(银性能最好,容易氧化,氧化后也导电)电镀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热处理的方法铝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是指按某一热处理规范,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改变合金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蚀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
铝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分为如下四类:1。
退火处理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300℃左右,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
在退火过程中固溶体发生分解,第二相质点发生聚集,可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稳定铸件尺寸,减少变形,增大铸件的塑性。
2。
固溶处理把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接近于共晶体的熔点,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并随后快速冷却,使强化组元最大限度的溶解,这种高温状态被固定保存到室温,该过程称为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1)固溶处理温度。
温度越高,强化元素溶解速度越快,强化效果越好。
一般加热温度的上限低于合金开始过烧温度,而加热温度的下限应使强化组元尽可能多地溶入固溶体中。
为了获得最好的固溶强化效果,而又不便合金过烧,有时采用分级加热的办法,即在低熔点共晶温度下保温,使组元扩散溶解后,低熔点共晶不存在,再升到更高的温度进行保温和淬火。
固溶处理时,还应当注意加热的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铸件发生变形和局部聚集的低熔点组织熔化而产生过烧。
固溶热处理的悴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地短,一般应不大于15s,以免合金元素的扩散析出而降低合金的性能。
(2)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是由强化元素的溶解速度来决定的,这取决于合金的种类、成分、组织、铸造方法和铸件的形状及壁厚。
铸造铝合金的保温时间比变形铝合金要长得多,通常由试验确定,一般的砂型铸件比同类型的金属型铸件要延长20%-25%。
(3)冷却速度。
淬火时给予铸件的冷却速度越大,使固溶体自高温状态保存下来的过饱和度也越高,从而使铸件获得高的力学性能,但同时所形成的内应力也越大,使铸件变形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指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系列的加热和冷却操作,以改变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过程。
这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
一、表面热处理的原理表面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加热材料表面使其达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相应的冷却过程。
这样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特性。
表面热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 固溶处理: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然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固溶体中的多种相溶于一体。
通过固溶处理可以消除材料的偏析和晶粒的过大,提高材料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2. 相变处理:将材料加热至固相线以上温度,使其产生相变。
常见的相变有奥氏体转变、铁素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等。
相变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而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3. 淬火处理:将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使其快速固化。
这样可以使材料形成较硬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淬火介质的选择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4. 回火处理:将淬硬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适当的保温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应力和提高材料的韧性、塑性和强度。
二、表面热处理的常见方法表面热处理的常见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离子表面合金化、表面沉积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 淬火: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
这样可以使材料形成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常用于工具钢、汽车零部件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
2. 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硬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塑性和强度。
回火常用于工具制造、弹簧制造等领域。
3.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是指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合金层。
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表面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组织和性能来改善材料性能的工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面热处理方法:
1. 淬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通常是用水或油)。
这会使金属表面变硬,但内部仍然保持韧性。
2. 回火:在淬火后,将金属重新加热到较低温度,以减轻淬火过程中的应力并提高韧性。
回火可以调整金属的硬度和韧性,使其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
3. 渗碳:将金属置于含碳介质中,使碳原子渗入表面。
这会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4. 氮化:将金属暴露在氨气等含氮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表面。
氮化处理可以提高金属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5. 表面淬火:通过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等方法,仅对金属表面进行局部淬火。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整体材料性质的情况下,提高特定区域的硬度和耐磨性。
6. 激光淬火:使用激光束对金属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和冷却,实现局部淬火。
激光淬火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热控制,适用于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这些表面热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它们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如硬度、耐磨性、疲劳寿命和耐腐蚀性,从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
标准件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方式
第六章热处理一、热处理方式:根据对象及目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热处理方式。
调质钢:淬火后高温回火(500-650℃)弹簧钢:淬火后中温回火(420-520℃)渗碳钢:渗碳后淬火再低温回火(150-250℃)低碳和中碳(合金)钢淬成马氏体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其一般规律是强度下降,而塑性、韧性上升。
但由于低、中碳钢中含碳量不同,回火温度对其影响程度不同。
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可分别采取以下途径:(1)、选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进行低温250℃以下回火,以获得低碳马氏体。
为了提高这类钢的表面耐磨性,只有提高各面层的含碳量,即进行表面渗碳,一般称为渗碳结构钢。
(2)、采取含碳较高的中碳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回火(即所谓调质处理),使其能在高塑性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强度,一般称这类钢为调质钢。
如果希望获得高强度,而宁肯降低塑性及韧性,对含碳量较低的含金调质可采取低温回火,则得到所谓“超高强度钢”。
(3)、含碳量介于中碳和高碳之间的钢种(如60,70钢)以及一些高碳钢(如80,90钢),如果用于制造弹簧,为了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则采用淬火后中温回火。
二、作业流程:(一)、调质钢:退火(珠光体型钢)1、预热处理:正火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火后,钢材具有等轴状细晶粒。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
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3、回火:(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400-500℃左右进行高温回火,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的发生。
(2)、若要求零件具有特别高的强度,则在200℃左右回火,得到中碳回火马氏体组织。
(二)、弹簧钢:1、淬火:于830-870℃进行油淬火。
材料改性方法与表面热处理方法
½øË® ¸ÐÓ¦ÏßȦ
³öË®
´ã»ðÅçË®Ì× ½øË®
b. 火焰加热法
用于处理大型、异型 或特大型工件,淬透层厚 度一般为3~6毫米,
所用设备简单,但加 热温度不易控制,容易过 热,淬火效果不稳定。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2) 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放入一定的化学介质 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活性原子渗入工件 表层,使表面化学成份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金 属的表面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c. 获得复合组织 在钢的淬火组织中若存在一定量的细小
铁素体或残余奥氏体晶粒,可在不降低强度 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钢的韧性。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d. 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是把淬火和变形强化相结合,
以提高钢的强韧性的工艺。
T℃ A
高温形变热处理可以
700
正 常
大大提高钢的韧性,同时 600
钢的强度和疲劳强度也有 500
明显提高。
400 A过冷
低温形变热处理可大 300
大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磨性。 200 M+A残
氮化、离子氮化等。
气体渗氮剂:氨 渗 氮 温 度:500~560℃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2. 渗氮(氮化)
性 能 特 点:
井式氮化炉
硬度、耐磨性较高 HRC≈70,化学稳定性抗 蚀性高,硬度可以维持 到500℃(渗碳层硬度 HRC≈60,在200℃以上 明显下降)。引起的变 形很小。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材料改性方法和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3. 碳氮共渗(氰化) 钢件表面同时渗入碳和氮原子,形成碳氮共
渗层,以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 处理方法。
表面热处理名词解释
表面热处理名词解释
表面热处理(Surface Heat Treatment)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材料的表面层,以改变其组织、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工艺。
表面热处理可以在不改变工件整体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表面进行加热、冷却等过程来改善材料的硬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常见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火焰淬火:将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表面,使其迅速加热并淬火,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强度。
2. 感应淬火:在感应线圈中通以高频电流,产生感应电流并导致工件表面加热,再利用淬水或油等介质进行淬火。
3. 等离子渗碳:在真空或氮气保护环境中,使用放电等离子体使气体分子分解并在工件表面沉积形成碳化物,从而增加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4. 渗氮处理:在氨气气氛中,将工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氮化物,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5. 疲劳强化: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晶粒重新排列,消除内部应力和缺陷,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总之,表面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可以通过改变工件表面层的组织和性能来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Surface Heat Treatment)是一种在工件表面加热或冷却的工艺,通过改变表面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等特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面热处理方法:1.渗碳(Carburizing):将工件加热至高温,并与碳源(如固体、液体或气体)接触,使碳在工件表面扩散渗入。
渗碳可以增加工件表面的碳含量,形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表面层。
2.淬火(Quenching):将工件在加热后迅速冷却,使其表面经历快速的相变过程,从而形成具有高硬度和强度的马氏体组织。
淬火处理通常与热处理剂(如水、油或聚合物)的使用相结合。
3.氮化(Nitriding):将工件加热至高温并在氮气气氛中进行处理,使氮在工件表面扩散,并与金属元素反应形成氮化物层。
氮化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4.碳氮共渗(Carbonitriding):结合了渗碳和氮化的特点,将工件在含有碳和氮的气氛中进行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可在单次处理中同时增加碳和氮的含量,达到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5.火焰或电火花硬化(Flame/Induction Hardening):使用火焰或电火花进行局部加热,使工件表面迅速升温。
然后通过淬火或喷水冷却,形成坚硬的表面层,改善抗磨和耐冲击性。
6.钝化(Passivation):对钢材进行酸洗和电化学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和其他杂质,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
这可以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
这些表面热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工件材料、要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和应用。
它们能够改善工件的表面性能,并使其适应更苛刻的工作条件。
表面热处理通常与其他热处理方法(如回火、退火等)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材料性能和组织结构。
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
2-03常用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1.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方法
a.通过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层硬度,或在表面行成耐磨及耐蚀的合金或化合物,不改变原有物质性质,
但用另一表面取代原有表面.
b.以下为三种常见的表面涂覆方法:
1.热喷涂(熔射):将喷涂材料熔融,通过高速气流/火焰流/等离子焰流使其雾化,喷射在基体表面上
形成覆盖层.
. 3.
c.
常用淬火后最高硬度(表二)
备注:括号内数值为淬火后一般可达硬度2.金属表面层热处理及应用(硬度/耐磨)
3.
备注:金属表面处理防腐蚀另有发黑处理.。
金属表面热处理精选全文
金属表面热处理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
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
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
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经不同处理后的金属保管期如下:(1)湿法喷砂处理的铝合金,72h ;(2)铬酸-硫酸处理的铝合金,6h ;(3)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30天;(4)硫酸处理的不锈钢,20天;(5)喷砂处理的钢,4h ;(6)湿法喷砂处理的黄铜,8h 。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脱脂处理法、机械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选择表面处理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1)表面污染物的种类。
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润滑油、脏土、流体、无机盐、水份、指纹等。
(2)污染物的物理特性。
如污染物的厚度、紧密或疏松程度等。
、(3)胶接材料的种类。
如钢材料可用碱溶液,而处理黄铜、铝材料时应考虑选用腐蚀性较小的温和溶液。
(4)需要清洁的程度。
(5)清洗液的清洁能力和设备情况。
(6)危险性和价格成本等。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
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
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
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增加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
增加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
嘿,你知道不?增加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那可老厉害了!先说说步骤哈,把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就像把冰块放到热水里慢慢融化一样,让它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然后快速冷却,哇塞,这就好比把烧红的铁一下子放进冷水里,那效果,杠杠的!可这过程得注意温度控制啊,要是温度太高或太低,那可就糟糕了。
这就像做饭火候不对,菜就不好吃了呗。
安全性和稳定性咋样呢?放心吧!只要操作得当,那是相当安全稳定的。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小心点,不会出啥问题。
要是不小心,那可就难说了。
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机械制造、汽车零件啥的都能用。
为啥呢?因为能让零件更耐用啊!这就好比给战士穿上了坚固的铠甲,战斗力瞬间提升。
优势也很明显啊,提高表面硬度,延长使用寿命,谁不喜欢呢?
再说说实际案例,有个工厂用了这种热处理方法,零件的寿命大大延长,维修成本降低了好多。
这效果,难道不香吗?
增加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真的很不错,能让材料变得更强大,就像给材料施了魔法一样。
咱为啥不试试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与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以下是六种表面热处理方法。
表面淬火
通过不同的热源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当零件表层温度达到临界点以上(此时工件心部温度处于临界点以下)时迅速予以冷却,这样工件表层得到了淬硬组织而心部仍保持原来的组织。
工业上应用最多的为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置于含有活性元素的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或形成某种化合物的覆盖层,以改变表层的组织和化学成分,从而使零件的表面具有特殊的机械或物理化学性能。
例如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
接触电阻加热淬火
通过电极将小于5伏的电压加到工件上,在电极与工件接触处流过很大的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工件表面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把电极移去,热量
即传入工件内部而表面迅速冷却,即达到淬火目的。
电解加热淬火
将工件置于酸、碱或盐类水溶液的电解液中,工件接阴极,电解槽接阳极。
接通直流电后电解液被电解,在阳极上放出氧,在工件上放出氢。
氢围绕工件形成气膜,成为一电阻体而产生热量,将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断电,气膜立即消失,电解液即成为淬冷介质,使工件表面迅速冷却而淬硬。
激光热处理
激光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始于70年代初,随后即由试验室研究阶段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当经过聚焦的高能量密度(10W/cm)的激光照射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在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内升高到淬火温度。
电子束热处理
电子束表面淬火除应在真空中进行外,其他特点与激光相同。
当电子束轰击金属表面时,轰击点被迅速加热。
电子束穿透材料的深度取决于加速电压和材料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