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抚远东极民用机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抚远东极民用机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评价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扶远县机场工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录
1总论 (1)
2项目概况 (2)
3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3)
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0)
5、环境影响评价 (11)
6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3)
7主要评价结论 (15)
1总论
1.1任务由来
抚远地区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个口岸两个通道的边境城市。
但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地级城市佳木斯443km(公路距离),目前既无铁路又无机场(前抚铁路项目正在建设中),交通运输只能依靠公路,且公路等级低,交通十分不便。
而与抚远县一江相隔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其交通方便,公路、铁路、机场设施先进,与抚远地区的交通条件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随着抚远三角洲(俗称“黑瞎子”岛)的回归,国务院已原则要求要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把黑瞎子岛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稳定安全、开放繁荣的对俄合作示范区,突出生态保护、口岸通道、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四大功能。
抚远机场已纳入《全国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抚远机场的建设,既可打开边疆偏远地区的对外空中交通运输通道,同时也可为黑龙江省东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及黑龙江省发展对俄贸易、参与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发做出贡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抚远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抚远机场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新建抚远民用机场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本报告书是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基础上,充分利用机场工程现有环境监测和评价资料编制而成。
1.2编制依据(略)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质量标准
拟建项目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区域声环境现状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即噪声限值为昼间60 dB(A),夜间50dB(A)。
运营期机场周围居民点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的二类区标准,学校和医院执行一类区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
拟建机场周围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2)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拟建机场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燃煤锅炉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3)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区内的绿化及道路清洁;冬季排入回用水池储存,污水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
2项目概况
扶远建胜机场场址位于抚远县城东南,在抚远县客运站真方位162°、直线距离19公里处,公路距离约22.8公里。
新建扶远机场的性质为国内支线运输机场,属于小型机场。
本期工程总投资42801万元。
本期建设项目工程主要包括:飞行区场道工程、航站区工程、货运区工程、航管工程、飞行区助航灯光及供电工程、机场给水工程、机场雨水、污水、污物处理工程、机场消防救援工程、场区供热、供冷、燃气系统、机场供油工程、机场辅助生产及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等。
3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3.1区域自然环境状况
3.1.1地理位置
扶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的美誉。
辖区面积6262.48km2,边境线长212km。
扶远建胜机场场址位于抚远县城东南,在抚远县客运站真方位162°、直线距离19公里处,公路距离约22.8公里。
场址经民航局复核并优化调整后,跑道中心点坐标调整为E:134°21′47.813″、N:48°11′50.167″,跑道真方位为47°41′39.59″-- 227°41′39.59″,磁差:-11°12′。
3.1.2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三江平原的一部分,为低平辽阔的沉降平原,场地现为冲积低平原,全部为耕地,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地面自然高程约50-60m之间。
3.1.3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场址属于第四纪冲积、淤积作用下形成的粘性土和砂类土,没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的纪录。
根据黑龙江省龙震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年5月),该场地地层由第四纪堆积之粉质粘土、中砂、粗砂组成,自上而下共分6层及5个亚层,详述如下:
1)耕植土:黑色,含植物根系、草炭,堆积时间短,欠压密,层厚0.30~0.80m。
2)粉质粘土:褐色、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结核,层厚1.60~3.80m。
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2-1)粉质粘土:褐色,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层厚0.50~1.20m,层底标高53.74~58.52m。
承载力特征值
fak=210KPa。
2-2)粉质粘土:黑褐色,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层厚0.60~2.40m,层底标高55.41~56.18m。
承载力特征值
fak=90KPa。
3)粉质粘土:褐色、灰褐色,硬塑~坚硬,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层厚1.50~4.50m,层底标高49.49~54.51m。
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3-1)粉质粘土: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层厚0.50~1.00m,层底标高52.74~53.92m。
承载力特征值
fak=160KPa。
3-2)粉质粘土: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有机质,层厚1.20~5.00m,层底标高51.18~54.15m。
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
4)粉质粘土:褐色、灰褐色、灰色,硬塑~坚硬,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钙质氧化物,层厚1.50~6.00m,层底标高47.68~50.26m。
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
4-1)粉质粘土: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层厚0.50~2.50m,层底标高49.18~58.14m。
承载力特征值
fak=150KPa。
5)中砂:灰黄色,稍湿,中密,主要矿物成份长石、石英,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较好,含少量粘性土,层厚4.40~8.00m,层底标高40.42~48.92m。
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6)粗砂:灰黄色,稍湿~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份长石、石英,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较差,局部含砾砂、卵石,该层未钻透。
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
(2)区域地质构造
场址下面没有断裂带通过,场址东南约22km处有一条宽1km左右锡霍特断裂,走向与跑道方向基本一致,无中强地震活动记录且断裂不发育,没有不良地震地质现象,场址稳定性及适应性较好。
拟建场地下面没有断裂带通过,无中强地震活动记录且断裂不发育,没有不良地震地质现象,场址稳定性及适应性较好。
3.1.4水文地质状况
场址绝大部分为巨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覆盖的低平原,表层沉积物较单一。
地下水较丰富,埋深7~19m,单井出水量约20t/h,含铁离子低于另两个场址。
地下水来源主要为降雨及江水倒灌补给。
初步勘察钻探深度内初见地下水位11.00~17.50m,静止地下水位10.50~17.50m,属地下潜水,地下径流补给,丰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年变化幅度在1.00~1.50m。
勘察场区稳定含水层埋深14.00~22.00m,标高38.00~37.50m,含水层分布稳定,透水性好,赋水性强,渗透系数25~80m/d。
3.1.5防洪条件
根据抚远县提供的当地50年和100年一遇的洪水资料,该场址所受的洪水威胁主要来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黑龙江5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42.57m(抚远水位站成果),乌苏里江5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42.00m(海青水位站成果),该场址标高在50~60m之间,不在一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区域内,不受洪水影响。
主体工程考虑抬高跑道设计高程,通过地势设计来保证机场自身的排水防涝问题。
因此,结合机场附近道路高程情况,初步确定跑道中心点标高为60.40m。
3.1.6气象气候
抚远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根据场址附近抚远县气象站(海拔标高65.5m,直线距离场地20.52km)近十年气象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3.1℃,极端最高气温为36.6℃,极端最低气温为-37.4℃;年均降雨量为626mm,年最大降雨量为965.1mm, 最大积雪深度为56cm;年平均风速为3.4m/s,年最大风速为20.0m/s,常年主导风向为SW,小于6.5m/s风力负荷利用率达99.17%,符合飞机风力负荷不小于95%的规定;雷暴历年平均为22.5天,集中在6-8 月份;雾历年平均为8.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2.12m。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4h,平均无霜期133d,历年平均积温2453℃。
3.1.7水文
抚远县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支流58条,湖泊泡沼76个,地下水埋层浅储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量为10.75亿m3,水质良好,适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该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0mm。
河流主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浓江、别拉洪河等,水资源丰富。
3.1.8土壤和植被
土壤:抚远县成土母质主要是各种沉积物、冲积物等。
全县土壤可分为暗棕
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5个土类,十二个亚类,分别占总土壤面积 1.37%、43.91%、47.03%、5.93%、1.76%。
暗棕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白浆土、草甸土分布在低漫岗和冲积平原区、是主要农业土壤;沼泽土和泥炭土;主要分布在沼泽地和湿地。
植被:植被类型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属中温带阔叶混交林,森林植被种类和分布受地理、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典型植被群落。
丘陵山地主要树种有柞树、杨树、桦树、椴树、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冲积平原、沼泽地多生长着大小叶樟、苔草、百合科、毛莨科和茜草科等草本植物。
3.1.9野生动植物
抚远县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饶,许多资源正在被人们开发和利用,一些山产品已成为抚远县工副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1)野生植物
①中草药
抚远县内山产中草药品种多,分布范围广,许多品种储藏量非常高。
主要品种有:刺五加、五味子、三颗针、紫花大叶龙胆、茵陈、白屈菜、杨寄生、珍珠梅、延胡索等,特产冰凌花、七叶一枝花等。
②山野菜
在山野菜中,蕨菜可谓盛产,资源分布以浓桥乡的山林、海青乡的亮子里附近、抓吉乡的东胜村附近为最多。
据估计全县蕨菜年生长量约在四、五十吨左右,年实际采集量最大可达二十吨。
其他常为群众零星采集食用的山野菜有金针菜(黄花菜)、四叶菜、明芽菜、寒葱、山韭菜、柳蒿芽、苣荬菜等。
③山野果
境内山野果主要有山葡萄、都柿(学名笃斯越桔)、托盘、山丁子、山里红、山梨、山核桃、矮秧榛子等,其中都柿储量较大。
④蕈类
抚远县的蕈类品种较多,主要有珍品猴头、榛蘑、白蘑、松树蘑、元蘑、油蘑、花脸蘑、扫帚蘑、老牛肝蘑等。
(2)野生动物
抚远县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
据1975年调查全县有珍贵动物5种、经济动物8种、珍禽数种和上百种一般鸟类。
普查发现县辖区内珍贵动物马鹿18只、猞猁11只、雪兔570只、水獭117只,另外还有紫貂、黄鼠、黑熊、狐狸、麝鼠、野猪、狼、狍子、乌苏里貂等十数种积极动物。
3.1.10生态环境
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周围山环水绕,林木丰富,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是现在中国唯一一块真正的黑土地。
由于开发较晚,位置偏僻,环境受人为影响非常小,生态环境非常好。
而且抚远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湿地——三江湿地,它是我国三江平原最北端的一块面积最大、破坏较轻、具有原始风貌的典型湿地,其典型性在国际湿地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江湿地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35科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鱼类17科77种,其中有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共有植物近500种。
3.1.11矿产资源、文物
抚远县境内地下蕴藏着花岗岩、黄金、玛瑙石、草炭、矿泉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资源总贮量2.6亿平方米。
根据可研报告,拟建机场场址目前没有发现矿产和文物遗迹。
3.1.12水产资源
抚远县域江河众多,自然水面辽阔,全县可养殖水面占河湖、荒水面积的44.7%。
抚远县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鱼类21科76种,经济鱼类11科34种。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鲤、鲢、鲫等。
抚远更是我国鲟鳇鱼、鲑鱼及其鱼子的唯一产地。
3.2抚远县社会环境概况
3.2.1抚远县行政区划、面积和人口
抚远县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
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
全县边境线长275公里。
抚远县辖五乡四镇(即抚远镇、浓桥镇、抓吉镇、别拉洪乡、海青乡、鸭南乡、浓江乡、通江乡、寒葱沟镇),境内有前锋、前哨、二道河子三个国营农场,102个自然村。
全县常住
人口20万,耕地面积70万余亩。
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0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地方。
3.2.2国民经济发展简况
(1)基本经济情况
“十五”末的2005年,抚远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6.7%。
“十五”前三年仍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率。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22.2亿元,比2000年增长率20.8%。
2008年口岸过货实现12.79万吨,进出境人员达到17.8万人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9亿美元,比2000年递增8.8%。
在《抚远县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中,预计到2010年的目标是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亿元,年均增长13.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抚远县在2007年就已经提前实现了2010年的预计目标,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2)产业结构分布
在“十五”期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递增22.1%、29%、15.6%,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初期的46.7:5.9:47.4调整为52.2:7.6:40.2。
预计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2亿元、1.5亿元、4.7亿元,年均增长10%、24.6%和13.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0:10:50。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升级、抚远三角洲的回归及进一步开发,抚远县将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为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壮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粮食主产区倾斜、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也将为抚远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所以,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仍将占有绝对优势。
(3)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十五”以来抚远县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住房购车、休闲旅游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尤其是农村居民住房质量有较大提高。
3.2.3交通运输
抚远县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北部为我国界江黑龙江,镇南、镇西、镇东均为山地丘陵地形,属于水陆交通的交汇处。
抚远县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
以水路为辅,无铁路和航空运输。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在抚远县占主导地位。
目前,抚远镇内建有抚远县国际公路客运站一座(新建,三级站规模),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抚远镇近十年公路客运平均为34.9万人次/年。
抚远镇内现无货运站和货场,公路货运以零散的个体经营为主。
公路货运量平均为13.2万吨/年。
抚远镇区现有三条对外公路,佳抚公路(佳木斯市—抚远县)、抚通公路(抚远镇—通江乡)和同抚公路(抚远镇—同江市)。
佳抚公路属于省道(二级公路),是抚远县与佳木斯市联系的干线公路,也是抚远县与其各乡镇联系的主要道路。
抚通公路是抚远镇与通江乡及乌苏镇联系的道路,现为四级道路。
同抚公路是同三公路的延伸,属省级道路,是抚远县与同江市联系的主要道路。
(2)水路运输
抚远口岸水陆交通发达,现有水运码头一座,位于抚远镇西北角,站场占地面积为2.4公顷,仓储面积为1000平方米,但设施较简陋。
主要航线上行有抚远至佳木斯(航线456公里)、抚远至饶河(航线261公里)、抚远至哈尔滨及富锦、同江等航线,下行有抚远至俄罗斯入海口尼古拉耶夫斯克。
3.2.4旅游发展
(1)抚远县旅游资源简介
抚远县素有“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的美誉。
拥有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湿地之一、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和中国黑土湿地之王,享有“三江平原特有生物基因库”美誉。
祖国东极乌苏镇是迎接阳光最早的地方,前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象征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浓江亮子油库的原始社会“新开流文化遗址”、辽金时期的生德库村西“三岔口”古村落与古墓群遗址和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的“莽吉塔故城”遗址等共同构成了抚远的历史景观;抚远西山公园、大力加湖、沿江公园、三江湿地野生动物馆、国际客运站、黑龙江省唯一鱼文化展览馆等造就了抚远现代人文景观。
(2)抚远县旅游发展情况
自2002年开始(不考虑2003年受非典影响),抚远县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增
长态势。
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国外游客占到总游客数的50%左右,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10月的中俄抚远-哈巴的口岸开放期。
其他国内外的游客数也逐年递增,旅游业发展呈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
在《抚远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新的建设目标: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其中提出突出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启动旅游精品工程,推进旅游大项目,加快旅游产业化步伐。
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对俄边境等旅游资源,打造“东极和鱼乡”两个品牌,突出发展华夏东极游、生态风光游、异国风情游和渔文化游四条旅游热线。
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1声环境质量现状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声环境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该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域内SO2、NO2和TSP的日平均浓度、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二级标准限值,说明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很好,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离机场最近的浓江各项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的要求,该水体水质较好。
5、环境影响评价
5.1施工期环境影响
(1)噪声影响
拟建机场施工其主要噪声源为机械设备噪声、交通运输车辆噪声。
(2)地面水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营地的洗水,厕所冲洗水等生活排水;生产废水,包括施工拌料、砂石料冲洗水、混凝土养护用水、施工机械设备修配废水和车辆产生的废水。
(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机场施工扬尘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扬尘主要来自于:
●土地清理,土方挖填,堆放、清运和平整过程造成的扬尘;
●建筑材料,水泥,白灰,砂子等物料露天装卸,堆放的扬尘;
●运输辆来往形成的场尘;
●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
(4)施工垃圾环境影响
施工生活垃圾主要源自于施工人员生活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包括厨余物,纸类、废塑料及砂土等;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弃渣以及剩余的散装水泥,砂子,包装袋等是生产垃圾的主要来源。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本次机场用地范围2105.61亩,占用土地涉及浓桥镇建胜村,属于国有农用地,其中旱地2095亩、林地18亩,地上无房屋等建筑需要拆迁。
机场建设占用农用地之后,使农用地简单的生态环境消失,转变为人工构建的非生态环境,生态功能消失。
同时,人工植被的减少,会对当地的农业、种植业产生不利影响。
但由于所征耕地面积相对较小,故其影响不大。
5.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环境影响
拟建机场主要的噪声源有:
飞机噪声:飞机在跑道道面滑行、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汽车交通噪声:进出航空港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其他噪声:各种生产设施、机械设备以及飞机维修产生的噪声。
2020年日均飞行架次为8.22架次,WECPNL大于65dB、70dB、75dB、80dB、85dB的面积分别为1.2926、0.6157、0.3016、0.1209、0.0224Km2。
WECPNL70-75dB 范围内无建筑物。
评价范围内的建胜村、创业村均未超过70 dB。
抚远机场2030年预测平均日飞行架次为21.73架次。
到2030年,WECPNL 大于65dB、70dB、75dB、80dB、85dB的面积分别为4.0146、1.5434、0.7156、0.3599、0.1480Km2。
WECPNL70-75dB范围内无建筑物。
评价范围内的建胜村、创业村均未超过70 dB。
因此只要在机场建设后注意对周围环境的规划,避免住宅和学校建筑进入70dB等值线以内,则可减少飞机噪声对人的干扰。
进场路道路红线处(距离道路中心线20m处),2020年、2030年峰小时的声级能满足国家道路两侧4类区昼间标准要求70dB。
目前道路两侧200米内无特殊敏感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和村庄,因此,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
机场内的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集中到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内,油库内含油污水经油库油水分离器预处理后,最终经生化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用于场内绿化及道路清洁,冬季排入回用水池储存。
因此,拟建机场废水不外排,对其周围环境影响极为有限。
(3)大气环境影响
机场运营过程中,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飞机在起降、滑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汽车在行使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以及2台1.4MW的燃煤锅炉;主要污染物为CO、SO2、NO X、CnHm等。
经分析计算,上述污染物的排放对机场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
机场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包括航空垃圾、生活生产垃圾、污水
处理站的污泥、锅炉炉渣等。
航空垃圾和生活生产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锅炉炉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采用上述方法处理以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6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1.1施工期拟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
施工期噪声在夜间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须采取以下噪声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工作量;
(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3)降低设备声级;
(4)降低人为噪音;
(5)建立临时屏障。
6.1.2施工期拟采取地表水污染防范措施
施工人员生活营地修建化粪池,用来集中处理施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
在施工工地场界设置排水沟渠,修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
6.1.3施工期大气污染预防措施
施工期须采取的大气控制措施有:
(1)将施工区域与人们的工作、活动区域分隔开;
(2)施工现场道路经常清扫、洒水,保持湿润;
(3)堆料表面可以采用苫盖织物、喷洒化学抑沉剂、洒水等方式抑制大风扬尘;
(4)运输白灰、水泥、土方等以扬尘物车辆要严密苫盖;进出工地的车辆要清洗或清扫车轮,避免把泥土带入城市道路。
(5)施工现场多余土方要及时运走,干燥季节适时对现场存放土方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