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我的教育信条》的几点感悟

一、前言

《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杜威,写于1897年。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我相信”。

“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我相信”,这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可是,“我相信”,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我相信”是一种相对说来不卑不亢的姿态。

我愿意以这样“我相信”的姿态,来说我对杜威“我相信”的感觉。我认为杜威对教育有忧患,有见地也有实践,语言省俭,不偏颇。这样的写作姿态,通常是更可亲可信服的。

《我的教育信条》是文字相当省俭的,但是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教学勇气》时那种诗的气韵,也不是《沉思录》里那样诗意的理性,只是理性。

杜威说:“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似乎少一个字都不能够,多一个字也不能再多了。

二、关于“什么是教育”

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地落实在人的自我教育上。所以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一度使我茫然,他说“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

思考了一番后,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读到的杜威教育是一个碎片,缺失阅读的语境吧。杜威这里所谈的教育,更狭义地特指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这样就比较顺畅一些。按照我补充上的这个语境去理解,杜威所说的“惟一的真正的教育”还是有比较说服力的,既有社会对生命个体的影响,也有生命个体的内在心理层面的变化。虽说石头是不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外界的刺激确实是儿童确立自己如何行事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成人也不外如是。连续性的全方位的刺激会形成这个人的外部世界和后天的内在世界。高分得巧克力,低飞挨大棒。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拇指姑娘一定是丑的。所以教育不都是积极正向的,有时也强大的挫败和摧毁的力量。外部的禁锢会造成内心的恐惧,而内心的恐惧会加固这外在的禁锢。这样想着,身为教育中人的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又涌上来了,想要给学生适合的自然的人性的教育。

“我认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杜威如是说。

强调社会学向度,我国古有这传统,孟母三迁,强硬的外部刺激以期实现造成预设的后果。而当前教育对社会学的方面似乎有更多独断的仪仗和渗透,把本不该简单的处理为简单简化。各种考核比对,压力层层下达,到学生身上形成了分数的重压。那种粗糙的简单的残暴的社会压力形成的教育现状和困境,使我对所谓“教学质量出类拔萃”的地区都怀着忐忑的畏惧,作为一线教师我完全可以想象到这背后付出的代价。

言必提及考试如何,中考怎样高考怎样,考不上好大学会怎样,找不到好工作会怎样,这个思路下去,语势里有过来人的正确与权威,然而必然截断了教育者与教育真实之间的联系,也阻断了对当下的清晰遇见。一个连今天都看不清楚的稚嫩小童,看未来岂非更茫然?何况兼伴着成人对其考试的种种利诱恐吓刺激。我最近一直在想“爱是不忧虑”,实际上很多教师“把不爱变成看得见”,自觉充当“人为忧虑”的制造机。

人当然是有心理弹性的,也会有儿童在这样的体制中得到相对较好的生长和发展。但这不能作为当前教育合理的佐证,若是能够获得更生命化的教育,这样的儿童会有更为美好的生命的面相和走向。

这两个方面,有微妙的契合的度和点,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上有不同的体验。摈弃功利化的想法,才有可能触及感知这教育的本相。不去夸大,无论口头笔头或者实际行动中。相类的,也不去粗暴地简化。接纳生命的复杂和幽微,不把对生命的教育复杂化和幽微化。

外在合适了,内在也合适了,就好像小鹿跑在草地上,鱼游在水里,社会的预期与成绩,与内在的兴趣和能力,趋于同化一致,人有好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或者,这就是我对杜威对教育定位的个性解读吧。

三、关于“什么是学校”

近年来,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弊端集中显露出来。一些私塾雨后春笋般成立,还有一些儿童被留在家庭里由父母指导。有人说郑渊洁的孩子不上学自己教如何如何,类似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功例子来佐证。但是单从“成就”的层面判断教育的优劣,其实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声望、心智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未必是没有受学校教育直接引至的成功。何况,就算郑渊洁成功了,想要自己教育孩子的父母,你是郑渊洁吗?个人的修养、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实践的经验和能力,经济上的储备,时间和精力的丰富度,你都足够吗?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场所。我个人认为将来我的孩子是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的,比较容易在大致这个程度上实现“应然”的“成人”的目标。那是因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可是,学校教育的确是存在了问题的,这是不能否认和回避的。“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们太过寄望未来,太过分准备,并为准备不足过分焦虑(这是心理暗疾一种,成人要转嫁自己的压力给儿童),正如上个月《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名为《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中说道的那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焦虑的。”使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使家长意识到学校

教育才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生活,真正意义上地活在当下,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而活、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而活,其实是说难就难说简单就简单的事,抛开选拔性考试这样一个指挥杆,可能只需要教育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关于“教材”

“我认为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因此,我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是我觉得这是最切心的部分。

华东师大的刘良华老师提过相似的观点,教育不应该把有机的整体肢解成鸡零狗碎教给学生,而应该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刘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笑话,妈妈拿一瓶水说:“宝宝,这个水的名字叫做农夫山泉,这个水的味道有点甜。”宝宝不会说话,宝宝只是听着,会说的时候再说出来。老师教学生却不是这样教的,老师说:“你们跟我一起念,矿、矿、矿泉水的矿。”学生必须马上大声跟着一起朗读。

还有一些家长会困惑到“孩子为什么不肯学我让他学的那些知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成人以成人世界的秩序和意志强迫孩子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孩子内在追寻的。孩子在关心小狗的习性时,你却要求他学习“3+2=?”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很多学校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课程等等,让学生不再仅仅拘泥于全国统一的教材之中,而是更加量体裁衣,贴近实际。

五、关于“方法的性质”

对这一节的阅读简单地梳理一下,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审视这些方法的内在性质:是不是遵从了规律、是不是有助于形成儿童内心的表象、是不是儿童觉得有兴趣的、是不是沿着真善美的方向没有引起儿童负面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