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入门与进阶课件:摄影构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应用在摄影当中,是指把人、景、物 安排在画面当中的最佳布局方法。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2 摄影构图的目的
艺术创作的原则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摄影构图的目的就是通过 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主体和陪体、环境既有 主次之分,又相互关联。在摄影构图中,一切造型手段,诸如画面格式的确 定,空间位置的安排,光线、影调的处理,不同视角的运用等,都要从突出 主体、体现主题出发,尽可能地构成完美的表现形式,使照片产生更大的表 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由于面的丰满及其在画面中占有的较大 面积,最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并产生 一种安稳端庄的视觉效果 光圈:F11 快门:1/8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3 透视
4.3.1 视点透视
在摄影构图中,视点透视又称线条透视,即画面景物的线条向视点汇聚 的趋势。视点透视的关键在于通过影像大小的对比来有力地表现空间深度。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就是摄影时画面的结构和布局。是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 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对象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 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让观赏者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向 观赏者传达摄影者情感的过程。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1 构图的含义
构图(Composition)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 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得到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高视平线构图中,视平线明显升高。这种构图形式适宜表现宽广的画面,在风光 摄影中应用更广泛一些 光圈:F11 快门:1/20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2 低视平线构图
低视平线构图的摄影画面,视平线(地平线)一般都处在画面下方1/3 处,或下降到底边以下的画框之外。
稳定:画面景物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安定之感。对称和均衡都是稳定,前 者比较呆板;后者则比较活跃。影调的深浅分布不当、拍摄角度的俯或仰, 以及水平线、地平线的倾斜,都会影响画面的稳定感。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1 点
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小、最单纯、最基本的形态。点是一个活跃的造型因 素,会使摄影画面产生线、面、体等各种形态。点与面的对比(如大面积黑 中的小白点),会产生突进感,因此在形成点的构图中,大面积因素则形成 了背景,小面积的点则容易形成为画面主体。
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造型因素,它不但可以独立存在,亦可以在画面中产生线和面 的视觉效果 光圈:F11 快门:1/64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2 线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可分为直线类、曲线类和曲直结合三大类。 摄影线条在画面中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充分利用自然界物体形成的线条及人工制造的线条表现在摄影画面中。 ② 运用光线效应使景物形成物象线条、投影线条。 ③ 通过对比产生的线条。 ④ 恰当地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使色块形成相对的“线条”及线条的 雾霭中远近景物清晰度的不同来营造空间深 度,构建多影调的画面 光圈:F8 快门:1/2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1 高视平线构图
高视平线构图的摄影画面,视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一般都处在画面 上方1/3处或以上的位置。视点越高,地面上的景物展现得就越充分,更有利 于表现各种位置布局、形态、数量、阵势和场面。因此风光摄影多采用高视 平线构图。
线条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形态,同时,线条的不同变化和排列组合,都能够产生不 同的视觉效果和节奏变化 光圈:F11 快门:1/4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3 面
把握好面在画面中的安排,能够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圆形丰满流畅; 三角形稳定坚实;方形安定庄重;大的面重,小的面轻;深暗色调的面重, 明亮色调的面轻;写实处理的面重,虚化处理的面轻;方形的面重,圆形的 面轻。
实现视点透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调整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透视效果越强。 调整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短,越能有效地夸张透视效果。 调整拍摄高度:低视角仰拍,前景高大,后景相对缩小,利用景物大小 之比表现空间深度;高视角俯拍,画面能够容纳更多的景物,利用画面的广 阔来表现空间深度。 调整拍摄方向:相对于正面拍摄来说,从斜侧方拍摄线条汇聚、近大远 小的效果透视感更强。
在低视平线的构图中,地平线往往在画面的下1/3处,有时甚至出于画框之外,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光圈:F8 快门:1/40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3 中视平线构图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3 摄影构图的要求
简洁:简明扼要;与主题无关的、不必要的景物一律撇开;去芜存菁、 突出主体、使主题鲜明。
完整:指被拍摄的对象必须在画面中给观众以相对完整的视觉印象,特 别是主体不能残缺不全,影响主体和主题的表现。
生动:拍摄人物时,要抓住最能反映其性格的瞬间姿态;拍摄事件时则 必须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要注意其典型性和现场气氛。根据主题思想来考 虑光线的运用,在画面结构上既要统一又要多样,不能呆板。
视点透视的特征是眼前的景物沿着人眼视点消失的方向汇聚,通过影像大小的对比 表现空间深度 光圈:F8 快门:1/64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3 透视
4.3.2 影调透视
影调透视又称空气透视,主要表现为影调的深与浅、影像的清晰与模糊。 景物的远近不同,影调和清晰度亦不相同。
实现影调透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不同方向的光线:顺光时景物的透视效果较弱;逆光时景物的透视 效果较强,主要表现为:近景影调深暗,远景影调明亮,远近景之间的距离 感明显。 选择不同的天气:利用云雾能使景物的影调产生远淡近浓的透视效果。 控制景深:以较大的光圈虚化背景,以突出画面中清晰的主体。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2 摄影构图的目的
艺术创作的原则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摄影构图的目的就是通过 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主体和陪体、环境既有 主次之分,又相互关联。在摄影构图中,一切造型手段,诸如画面格式的确 定,空间位置的安排,光线、影调的处理,不同视角的运用等,都要从突出 主体、体现主题出发,尽可能地构成完美的表现形式,使照片产生更大的表 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由于面的丰满及其在画面中占有的较大 面积,最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并产生 一种安稳端庄的视觉效果 光圈:F11 快门:1/8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3 透视
4.3.1 视点透视
在摄影构图中,视点透视又称线条透视,即画面景物的线条向视点汇聚 的趋势。视点透视的关键在于通过影像大小的对比来有力地表现空间深度。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就是摄影时画面的结构和布局。是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 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对象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 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让观赏者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向 观赏者传达摄影者情感的过程。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1 构图的含义
构图(Composition)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 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得到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高视平线构图中,视平线明显升高。这种构图形式适宜表现宽广的画面,在风光 摄影中应用更广泛一些 光圈:F11 快门:1/20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2 低视平线构图
低视平线构图的摄影画面,视平线(地平线)一般都处在画面下方1/3 处,或下降到底边以下的画框之外。
稳定:画面景物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安定之感。对称和均衡都是稳定,前 者比较呆板;后者则比较活跃。影调的深浅分布不当、拍摄角度的俯或仰, 以及水平线、地平线的倾斜,都会影响画面的稳定感。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1 点
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小、最单纯、最基本的形态。点是一个活跃的造型因 素,会使摄影画面产生线、面、体等各种形态。点与面的对比(如大面积黑 中的小白点),会产生突进感,因此在形成点的构图中,大面积因素则形成 了背景,小面积的点则容易形成为画面主体。
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造型因素,它不但可以独立存在,亦可以在画面中产生线和面 的视觉效果 光圈:F11 快门:1/64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2 线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可分为直线类、曲线类和曲直结合三大类。 摄影线条在画面中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充分利用自然界物体形成的线条及人工制造的线条表现在摄影画面中。 ② 运用光线效应使景物形成物象线条、投影线条。 ③ 通过对比产生的线条。 ④ 恰当地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使色块形成相对的“线条”及线条的 雾霭中远近景物清晰度的不同来营造空间深 度,构建多影调的画面 光圈:F8 快门:1/2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1 高视平线构图
高视平线构图的摄影画面,视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一般都处在画面 上方1/3处或以上的位置。视点越高,地面上的景物展现得就越充分,更有利 于表现各种位置布局、形态、数量、阵势和场面。因此风光摄影多采用高视 平线构图。
线条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形态,同时,线条的不同变化和排列组合,都能够产生不 同的视觉效果和节奏变化 光圈:F11 快门:1/40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2 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4.2.3 面
把握好面在画面中的安排,能够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圆形丰满流畅; 三角形稳定坚实;方形安定庄重;大的面重,小的面轻;深暗色调的面重, 明亮色调的面轻;写实处理的面重,虚化处理的面轻;方形的面重,圆形的 面轻。
实现视点透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调整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透视效果越强。 调整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短,越能有效地夸张透视效果。 调整拍摄高度:低视角仰拍,前景高大,后景相对缩小,利用景物大小 之比表现空间深度;高视角俯拍,画面能够容纳更多的景物,利用画面的广 阔来表现空间深度。 调整拍摄方向:相对于正面拍摄来说,从斜侧方拍摄线条汇聚、近大远 小的效果透视感更强。
在低视平线的构图中,地平线往往在画面的下1/3处,有时甚至出于画框之外,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光圈:F8 快门:1/400s 感光度:ISO200 曝光补偿:0
4.4 视平线
4.4.3 中视平线构图
4.1 认识摄影构图
4.1.3 摄影构图的要求
简洁:简明扼要;与主题无关的、不必要的景物一律撇开;去芜存菁、 突出主体、使主题鲜明。
完整:指被拍摄的对象必须在画面中给观众以相对完整的视觉印象,特 别是主体不能残缺不全,影响主体和主题的表现。
生动:拍摄人物时,要抓住最能反映其性格的瞬间姿态;拍摄事件时则 必须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要注意其典型性和现场气氛。根据主题思想来考 虑光线的运用,在画面结构上既要统一又要多样,不能呆板。
视点透视的特征是眼前的景物沿着人眼视点消失的方向汇聚,通过影像大小的对比 表现空间深度 光圈:F8 快门:1/64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
4.3 透视
4.3.2 影调透视
影调透视又称空气透视,主要表现为影调的深与浅、影像的清晰与模糊。 景物的远近不同,影调和清晰度亦不相同。
实现影调透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不同方向的光线:顺光时景物的透视效果较弱;逆光时景物的透视 效果较强,主要表现为:近景影调深暗,远景影调明亮,远近景之间的距离 感明显。 选择不同的天气:利用云雾能使景物的影调产生远淡近浓的透视效果。 控制景深:以较大的光圈虚化背景,以突出画面中清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