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足及完善
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较之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
它的实施增强了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抑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推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但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资产减值计提转回会计处理1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涉及面广但缺乏相关原则指导1.1 准则没有具体规定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的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按照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资产应合理的确认其实际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从而正确的反映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实质,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准则规定中,有众多资产可能涉及到资产减值,但准则只对可以计提减值的资产进行了列举。
同时该准则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可能出现一些资产本来已经发生了减值,但无法在当前的准则中找到计提减值的依据。
笔者认为,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该采用以下原则:①资产减值针对的对象是流动性相对较弱的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短期内不会变现,若短期内流动性较高,则其买卖的可能性较大,就没有必要对其计提减值。
②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将其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③资产减值的下降是由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或市场变化导致的资产的未来净现金流量或可变现净值的减少,而并不仅仅是账面价值低于历史成本的部分就属于减值。
1.2 减少资产减值转回范围并没有完全杜绝操纵利润的行为新准则将存货减值、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减值、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融资租赁中未担保余值的减值、金融资产减值、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分别实用相关准则,简称“八项减值”,除此之外的减值情形均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新资产减值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与完善发展

金流入。 企业的某一生产线 、 营业 网点 、 业 务部门等, 如果能够独立于其他部 门或者
单 位 等 创 造 收 入 、 生 现 金 流 , 者 其 创 产 或 造 的 收 入 和 现 金 流 入 绝 火 部 分 独 立 于 其
他 部 门或 者 单 位 的 , 且 属 于 可 认 定 的 最 并
11 产 组 的 认 定 .资
资 产 组 是 企 业 可 以 认 定 的 晟 小 资 产 组 合 , 产 生 的现 金流 入 应 当基 本 上 独 立 其 于其 他 资产 或 者 资产 组 资产 组 应 当 由创 造 现 金 流 入 相 关 的 资产 组 成 。 定 资产 组 认 最 关 键 因素 是 该 资 产 组 能 否 独 立 产 生 现 反 洗 钱 道 德 意 识 约束
涉 及 到 了若 干 个 新 的会 计 准 则 , 些 新 的 这 准 则 里 面 提 出 了许 多 新 的概 念 和 会 计 处
理方法 。
不能从中获得利 益, 这与金融机构赢利 动
机 相冲 突 ;
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
1 . 2资产 可 收 回 金 额 的估 计 企 业 应 当在 资 产 负 债 表 日 判 断 资 产 是 否 存在 减值 的迹 象 。 证 据 表 明 资 产存 有 在 减 值 迹 象 的 , 当 进 行 减 值 测 试 , 计 应 估 资 产 的 可 收 回金 额 。 行减 值 测 试 的 关 键 进
反洗 钱 工 作 会 给 金 融 机 构 在 制 度 、 雇 员 、 测 检 查 、 理 等 方 面 增 加 成 本 , 于 监 管 由
制度 监管严格化 会使得 金融机构 失去 一
部分客户 , 客户 的 失 去 意味 着 业 务 经 营 中 利润 的损失 , 反洗 钱成功 后 , 而 由于 我 国 没 有追 缴 洗 钱 资 金 的 分享 制度 , 融 机 构 金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问题及完善

Z IO0 丽 lsa d U N U U y . g P i m e
财经与管理
新会计准则 中资产减值 的问题及 完善
凌霄 虹
( 尔滨铁 路 局 对 外 经济技 术合 作 公 司 , 龙 江 哈 尔滨 100 ) 哈 黑 5 0 6
摘 要: 在新会计准则中, 资产减值 准备成 了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新准则借鉴 了有关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 国资产减值会计实际, 对各项 资产减值 的确认、 计量和报告进行 了全 面规 范, 这一变化将对上 市公 司的业绩和 资产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现就该准则执行 中涉及的问题及对 策作些探讨 。 关键词 : 新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新准则 详细规 定了哪些资产减值准备可 以 产 资料市 场 、 旧货市场 、 房地产市场 、 术市场 技 l资产减值会计实务 中存在的问题 1 . 1利用资产减值进行 利润操纵 转 回、 哪些一经确认不允许转 回, 这不仅 与现行 和金融市场等 ,使 资产减 值的确认 和计量有较 资产减值会计 一直都是上 市公 司进行盈余 的国际会 计准则 之间产生 了比较大 的差 异 , 而 为客观的依据 ,同时也可增 强其 可操作性和会 管理的重要工具。 0 1 上市公司全面实施 “ 20 年 八 且体现了我 国在制定准则时 的规 则导向性 。虽 计资料的真实性 。 项计提” 进一步挤掉上市公司资产水分 , 但在 ~ 然更为详细 的准 则有利 于会计 人员执行 ,但同 2 . 3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内部抑制盈余管 从 定程 度上也增加 了上市公司政策 选择 的余 地 , 时我们也还要考 虑如此详 细、具体 的准则究竟 理 上市公 司不切实际地计提减值准备 ,进行 巨额 能否 有利 于避 免会 计人 员 的利润 操纵 还是 相 公 司治理 结构是指 “ 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 冲销和巨额转 回, 在会计年度问随意调节 利润 。 反。联 系“ 安然事件” 的发生 , 其原因之一就是美 各方 当事人 基于和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 亏损 的上 市公 司,更是利用资产减值来进 行盈 国的会计准则是 以规则导向性为主的 。而太过 排 , 其实质 是各方 当事人相关权利 、 义务和收益 余管理 , 避免 S T和下市 。新准则对减 值损 失的 详尽 的会计 准则 非但没有遏制住美国上市公司 的安排 ” 。但是 就 目前来看 , 上市企业普遍存在 转 回作 了新的规定。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 , 同 “ 打擦边球 ” 的行 为 , 反而使他 们充分 利用 了现 着大 股东相对集权 ,中小股东独立于企业外部 我 国现行 制度 和准则仍保持一致 , 在转 回问 有会计 准则的漏洞造成会t 信息的 “ 但 { ‘ 规则性失 的现象 。《 司法 》 公 规定 : 各机构之间要起到相互 。另外 , 在第 8 号准则 中规范的相 当一部分 制约的作 用 , 但现 时看来 , 并没有发挥 作用 , 董 题上, 准则 规定 “ 减值损 失一经确认 , 以后会 真 ” 在 计期 间不得转 回” 。值得注 意的是 , 这里的不得 非 流动资产的减值一经确认即不允许转 回且不 事会 、 事会形 同虚设 , 监 内部人控制现 象严 重。 转 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 值而言 ,流动资产如存 考 虑例外情祝 ,那么 即使 以后年度这些资产 的 经理 控制着 会计 政策 的选择 和会 计信息 的披 货、 短期投 资、 应收款项 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 的 可收回金 额得以恢复且高于账 面价值 ,资产 负 露 。经理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 , 操纵财务报告的 准则来规范。新的资产减值 准则关掉了企业通 债 表上也只能按账面价值反映 , 这样很可能会 编制 , 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 要防范利润 过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 ,但是企业仍 造成一部分资产的价值 长期被低估 。这样一来 , 操 控 , 就必须进一步完 善公 司治理结构 。 真正发 然有其他 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 。 虽然会计 核算体现 了谨慎性原则 , 但是 以牺牲 挥 股东大会 、 董事会 、 监事会 和经理之间的相互 1 . 2关于引入资产组的问题 信息相关性为代价的。 制约机制 , 调运转 的作 用 , 内部 着手 , 协 从 有效 对于一些以单项 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 2完善资产减值会计 问题的对策 地遏制住盈余管理 的发生。 2 . 1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2 完善经 营者考核和激励 的机制 . 4 在操作 上有困难 的情 况 , 准则 引入 了“ 资产组 ” 资产减值会计 的确认 和计量对会 计人员的 的概念 。就我 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 司的 上市公 司之所 以进行利润操纵 , 在一定 这 监管机制看 , 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 , 引入 资产组 综合素质要求 较高 ,除 了应其有扎实的会计专 程度上 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关 ,管理者被聘 以 的概念将面临一 系列困难 。其一, 资产组概念的 业知识外 , 还需要 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后往往从 短期利益 出发 ,进行不适 当的盈余 管 运用 ,需要有 与之相适应 的现金 流量预算管理 以及丰富的企业 管理经验 。 在会计环境方面, ① 理 。建 议把对资产减值会计 的执行情况纳入考 水平 。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 司没有 编制长期现 是要加快 具体 会计准则建设 ;②是要进一步完 核体 系内 , 当降低利润等指标所 占的比例 , 适 提 金流量的惯例 , 这恰恰是 采用 资产组所必不 善资本市 场 、 而 证券市场等 , 为资产减值计量属性 高反 映社会责任等指标 的比例 , 抑制 目前经营 可少 的 ,管理人员和会计人 员对 现金流量 的测 的选择 提供可靠 的保障 ;③是要加快会计人 才 者 急功近利 ,注重形式而非经济实质 的浮躁心 算普遍缺乏经验。其二 , 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 市 场的培 育和完善 , 规范会计职业体 系, 在会计 理 。 的标 准 , 划分方法不同 , 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 教育 方面为 会计 职业 判 断提供 良好 的外 围 环 直 总之 , 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 , 资产减值 计提 备应该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 ,容易诱发盈余 境。“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英 准 备是十分必要 的。各种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管理行为。其三 , 我国的企业 规模普遍不大 , 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 C A大中华总监叶慧 方 法有理论根据 , 中 AC 但实施 中的难 度也是不可忽 小企业居多 ,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 多 俐表示中 国颁布 的新会计准 则,标志着与 国际 视 的。我们应 当加强会计理论的研 究, 进一步提 实际困难。另外 ,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 电算 化程 惯例趋 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 系正式建 立。在新 高确认资产减值 准备的可操作性 , 使计提资产 度参差不齐 ,采用资产组将给中小企业造成沉 会计准则与 国际接轨 的过程 中,中国将大量需 减 值准备在规范 市场行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重的负担。 要熟悉 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而根据 目 前状况 , 等方面发挥更大 的作用 。 1 . 3可变现净值、 可收 回金额计算 的复杂性 国际化高端财会 人才将 长期 走俏 , 是中国有 但 35万名注册会计师 , C AC A近几年在 中国仅培 存货可变现净值 、 短期投资市价 、 长期投资 1. 可 回收金额 、固定资产可收 回金额 等资料是企 训 了约 2 0 0名掌握 国际财 务报告 准则的会计 0 业确认 和计量 资产减值准备 的基础 。其中可变 师 , 口很 大 , 当加紧培训会 计师 , 缺 应 以适 合新 现净 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 依赖于会计 准则和我 国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 2 . 2积极发展和健全资产交易市场 人员的主观判 断 , 存在较 大的主观性 , 其结果会 因人而异。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资产减值问题的核心是资产公允价值 的确 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人量 和 定 ,但是在现阶段 ,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很难保 贴现率 , 而贴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索 , 导 证 , 这是因为相同 的资产 , 在市场 中会有不 同的 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使计提 不仅 缺 价格 ; 合同协议价格的公允性很难保证 , 中 即使 乏衡量标准 , 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同时使资产减 介机构 的公信力较 高 ,由中介机 构鉴定会导致 值准备确认缺乏权威性。企业外部人员对企 业 高额的报告成本 。因此健全 活跃 的资产交易市 的资产形态 、 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 , 注册 会 场是确定资产价位 的最重要方 面。而 目 我国 前 计师 、 证券监管机关 、 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 确 的资产交易市场还不够完 善和透 明 ,从而使资 认的减值�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南风化工集团为例专业:财务管理.班级: 2 0 1 1级 1 班学号:0 9 1 1 2 3 2 3 1姓名:**答辩日期:2015 年 6 月16 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3)1 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及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5)1.1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概念 (5)1.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5)1.3 新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 (7)2 资产减值会计的国际比较 (10)2.1 美国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10)2.2 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11)2.3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与美国及国际准则的比较 (12)3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6)3.1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确认问题 (16)3.2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计量问题 (17)3.3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19)4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21)4.1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21)4.2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22)5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25)结论 (27)致谢 (29)参考文献 (30)摘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出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新规定。
论文首先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然后通过实证方法和案例分析研究了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主要结论是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会计参照IAS36和SFAS144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计量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在减值的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仍然具备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2006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备问题较之旧的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
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基本理论入手,对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分析新准则依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差异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 年2 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包括 1 项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准则),并自2007年1 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地位。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企业在对资产作了减值测试并计算了资产可收回金额后,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应当在取得资产可收回金额后,根据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相比较后获得。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但是,遇到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情况,同时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规定的不足新准则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进行列示,完整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具体问题。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动及不足

我国在1992年首次提出资产减值准备,1993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1998年增加了存货、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三项准备,到2001年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由一项、三项扩展到八项,这些措施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夯实了资产质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但从整体上看,这些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规定散见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而于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新的调整。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新旧准则的变动比较新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作了很多重大变动。
我国原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资产减值概念,但并未形成体系,只是要求计提八项准备,计提范围为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这八项资产。
新准则不但扩大了范围还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等概念,从会计技术上进行了突破。
1.扩大了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旧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其范围为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在内的共8项资产。
《资产减值》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背景信息资产减值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准则对其拥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评估,根据其预期收益能否覆盖其成本,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计提减值的行为。
减值准则的执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关乎企业的财务稳健性,也关乎企业的经营透明度。
在执行过程中,针对资产减值存在若干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和对策制定。
2 存在的问题在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时,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 准则认识不足企业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时,往往存在对准则不熟悉,不理解或者只是按照照本宣科的机械执行的情况。
这导致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日渐变化的经济环境,从而可能出现计提不足或计提过高的问题。
2.2 计算公式不科学某些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算时,借鉴其他企业的业界平均数据,而没有基于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计算公式和资管规则,导致减值计算不科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误导和偏差。
2.3 披露信息不透明企业在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时,有些会隐藏或模糊未来发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预测偏差等相关信息,导致减值操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造成企业信誉受损。
3 解决对策要解决资产减值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规范和完善:3.1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企业要保障准则的准确理解和正确应用,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技能提升,提高员工对资产减值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落实减值管理规定和标准,严格遵守相关公报和通知,提高企业减值水平和减值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3.2 制定科学的计算公式企业要对其资产减值计算公式进行科学规范,建立与实际经济情况相符的计算、监测和评测机制。
加强对各类资产减值计算因素的分析研究,利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预测情况,调整减值计提策略。
3.3 加强信息披露企业要充分披露减值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减值情况和风险程度。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ACCOUNTING LEARNING101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李劲松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摘要:在现阶段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新会计准则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企业资产减值计提方面的一些的规定,对企业的影响特别的突出。
本文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损失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并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确保在新会计准则下,不断提升企业计提行为的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计提一、新会计准则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工作新会计准则相对于传统旧的会计准则,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幅度的调整,和旧会计准则相比,其具体改善如下:(一)资产减值无法进行转回一些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采取的主要盈余手段就是进行资产减值,但是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后,就对企业资产的减值损失进行了一定程度限制,只要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了确定,那么企业再次进行会计工作时,就不能再转回相应的减值资产。
(二)对披露要求进行了健全和完善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计提流程、所遵循的原则和原因等方面的内容,这就对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金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扩大了企业的披露空间,同时也缩小了企业的会计实施和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扩宽了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从旧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来看,其主要包含公允价值模式、消耗性生物资产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范围进行了拓宽,比如新增了资产组及一些单项资产。
也就是说,实施新会计准则,使得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范围基本上包含了企业的所有资产项目。
(四)对企业资产的减值迹象判断得更加明确在旧会计准则的内容里,没有明确的规定出企业减值资产的认定标准,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中,不但提出了相应的标准来对企业中资产可能出现的减值现象进行判断,还明确规定了企业估计可收回资产的具体金额如何计量。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足及完善

[ 关键词 ] 新 资产 减值会 计准则 , 不足 , 完善 [ 中图分类号 ]2 0 ( F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 1 15 2 0 )4 0 9 — 3 7 ( 0 80 — 0 0 0
为 了规 范 资产 减 值 的确 认 、 量及 相 关 会计 信 操 作 性 问题 ,如 何认 定 所 属 的 资产 组 十分关 键 , 计 如
仪器仪表 、 计量标准器具等。 一个大型机械 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 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 困难 信设备 、 机 有 有 的情况 , 引入 了“ 资产 组 ” 的概 念 。但 就我 国 的企 业 制 造类 企 业 , 器 设备 成 百 上 千 , 外 购 的 、 自制 外 又 使 管 理现 状 和 上市 公 司 的监 管 机制 看 , 产组 属 于 全 的 ; 购 的 , 分 为 国产 的 与进 口的 ; 用 年 限各 不 资 使 质 新 概念 , 资产 组 的划分 缺 乏 明确 的标 准 。划 分 方 法 相 同 。 由于 受 设 备 的技 术 状 况 、 用 情 况 、 量状 磨损程度等 因素 的影 响 , 如果 按每一项计算其 的不 同 , 将直 接 影 响 到资 产 减值 准 备 应 否计 提 及 计 况 、 未来现金流量 , 其难度可想 而知 , 即使按 资产组进 提 多 少 等 问题 , 此 , 入 资 产 组 的 概 念将 面 临 一 因 引 也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 又如 , 当一个企业的 系列 困难。 此外 , 和其他资产的减值相 比, 商誉 的减 行测算 , 由于 无 形 资产 是 通 过 有 形 资 值测试尤 为困难。 商誉要结合其所属的资产组或资 无 形 资产 种 类很 多 时 , 如何剥离 出每项无形资产未来的 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 这本身就蕴含了大量 的 产来发挥作用的 , 但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摘要: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不足。
如何对其加以改进,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速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局限性1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局限性1.1 关于资产组的问题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新准则规定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计提。
从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实务中具体运用资产组的概念将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并且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②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
上市公司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从而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③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偏多。
此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1.2 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公允价值是否公允是很难判断的。
首先,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中价格可能不一样,造成公允价值不能确定;其次,企业订立合同时其协议价格的公允性也是不能够保证的,造成产品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够确定;最后,如果中介机构的公信力较高的话,由中介机构鉴定会导致高额的报告成本。
此外,在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这些条件限制了公允价值的确定。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3.doc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不足及
完善建议(3)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有清晰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过去企业基层会计人员水平较低,会计的职能集中体现为“算账型”辅之一般性的财务管理。
会计人员较少或水平不高,尚未实现从“算账型”向“管理型”的跨越。
近几年,这种状况虽然有所改观,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仍然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因此,要想进一步扩大在企业中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范围,决不能忽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问题,否则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将难以推行,不利于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资产减值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同时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进行会计职业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
的基本功,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运用水平,才能使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我国更好的推行。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环境越来越规范,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
1.孙欧.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之友,2006
2.刘爱香.对资产减值准备变革若干问题的探讨.会计之友,2006
3.陈敏,陈金艳.新旧会计资产减值准则比较与分析.中国总会计师,2006.5。
论我国企业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存在的缺陷及完善思路

行 规 范( 新准 则 2 0 0 7年 1月起 在 上市 公 司实行 ) 。几
物 资产 、 形资 产 、 无 商誉 、 明石 油 天然气 矿 区权 益和 探 井及 相关设 施 的资产 减值 处理适 用该 准则 。 存 货》 在《 等 8个相关 准则 中通 过有 关条款 分 别对存 货 、 金融 资
的变 动作 出了不 同的会 计处理 。实际上这两 种金融资
其 主要 内容 有 : 1 步设 立 了较 完整 的 资产 减值 会 计制 度 规范 . 初
即 : 置 1 专 门准则并 辅之 以 8个相 关 准则 的有 关 设 个 条款来 规范各 类 资产项 目的减 值会 计 政策 和方 法 1
期损益 。 同时计入 当期损 益的作 法给 企业提 供 了人为
操控利 润 的方 便之 门 。
三 、 实采取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措施 切
成 泡 沫式 的暴涨 和破 灭 。 果不严 加 限制地 引入公 允 如 价 值 计量 , 可 能 出现公 允 价值 计 量 极不 可 靠 , 至 有 甚 借 此人 为操 作利 润。
设 定条件 太宽 。主要表 现是 : 不存 在 活跃 市场 的金 对 融工具 , 许企业 采用估 值技术 确定 其 公允 价值 这 允
样 的规定 在 实践 中缺乏 可操 作 性 。 为 操作财 务数 据 人
空 间大 , 相应 的会计 处 理可 检验 性 低 . 以保 证 会 计 难
税 资产 、 融资 租赁 中出租人未担保 余值 、 未探 明石油天
必 须 取得 完 备 的 、 可核 验 的原始 证 据 , 为账 务 处 理 作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提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备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资产减值;权责发生制;可收回金额;利润操纵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资产减值准备以决策有用观、未来经济利益观和资本保全观为理论基础,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以未来经济利益观为本质,是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的结果。
资产减值准则可以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高资产质量,消化潜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未来现金流量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真正实现资产的实物保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一、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进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纵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现行资产减值准则有助于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计提金额具有一定的弹性。
资产减值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这给企业留下了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为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减值政策提供了条件,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虽大大收缩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假利润的弹性空间,但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一规定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客观实际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损害会计信息质量,误导信息使用者。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林静摘要:处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的不确定性愈来愈大,在资产的盈利能力方面也是起伏不定,故此资产价值也就失去了不变的地位。
尤其在近些年的经济环境比较多变的状况下,资产减值这一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会计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
本文主要就资产减值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当前发展的形势,探索与之相对应的完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资产减值;制度;问题完善一、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及主要特征分析1.资产减值会计的主要内涵分析根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的要求,在资产发生减值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应当对资产减值正确反映,资产减值会计试图部分的通过计量进行对成本计量的不足加以弥补,而后将资产账面的金额大于实际价值部分确认减值损失或者是费用,进而全面公允的对企业的资产实价状况进行反映。
通过这一过程来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揭示,进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提供有关的信息,这样在核算的对象方面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特定资产。
2.新资产减值会计的主要特征分析从新资产减值会计的不得转回特征上来看是体现的最为显著的,这也是给业界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从形式上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唯一的表内确认和计量差异也正是这一特征。
另外就是在可操作性方面得到了加强,根据相关的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主要是结合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之后的净额及资产预计现金流量间的较高者进行确定。
二、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对审计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对审计的影响分析审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凭借着职业的经验以及专业的判断进行的,但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面则会设计诸多的主观判断,尤其是在新的准则出台之后。
通过对新的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能够看出,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经过了确认,那么就不能进行转回,也就是说原有的各项减值准备当中的坏账准备外的其它减值准备只能是等到资产处置的过程中一并进行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毕业论文

年年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题目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不足及建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二O一一年五月十八日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不足及建议摘要我国公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做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它与旧的准则相比较,在准则范围、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做出了完善,尤其是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准则的变化抑制了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仍存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缺乏可操作性、可回收金额的估计有较大的随意性等不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新准则,比如建立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规定计算可回收金额的折现率和现金流量的数据来源等,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
另外,国家还应从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对控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完善。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调节利润;会计信息Asset Impairment Criterion Deficiency andRecommendationsAbstractImpairment of Assets of China announced new guidelines to make more specific norms, it compared with the old guidelines, the scope of the guidelines, other impairment signs of judge made a sound, especially the provisions of "Impairment of assets is confirmed, not be reversed during the followling days ",to avoid inflated assets led to inflated corporate profits and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hanges in the new guidelines inhibited the use of impairment provision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but there are signs of impairment of assets determine the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the estimated recoverable amount of such a large shortage of arbitrariness. Therefore, new guideline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teria for judging an indication of impairment of assets,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recoverable amount of the discount rate and cash flow of data sources,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our country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taff’s professional quality, sound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he control to perfect.Key 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 impairment of assets;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in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3)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1.1 研究目的 (3)1.1.2 研究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国内研究现状 (3)1.2.2 国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3.1研究内容 (4)1.3.2 研究方法 (4)2 资产减值的基础理论 (5)2.1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 (5)2.1.1 资产的概念 (5)2.1.2 资产减值的概念 (5)2.2 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 (5)2.2.1 资产减值的确认 (6)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7)3 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10)3.1 减值迹象的判断依据缺乏可操作性 (10)3.2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估计有较大的随意性 (10)3.2.1 预计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折现率不易确定 (10)3.2.1 公允价值的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10)3.3资产组的划分有一定的难度 (11)4 新资产减值准则改进的建议 (12)4.1 进一步明确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 (12)4.1.1 规范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 (10)4.11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10)4.2 计算可回收金额时以客观数据为基础 (12)4.3规范准则中资产组的划分方法 (13)5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案例分析 (15)5.1案例介绍 (15)5.2案例分析 (15)5.3案例启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8)附录 (19)1 绪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系统研究资产减值基础理论,简述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的相关规定,以期发现制度中的不完善之处,提出改善的建议。
现行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缺陷及改进

现行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缺陷及改进作者:孙建丽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2期孙建丽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是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史中的一大进步,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也在不断的前进并向国际化迈进,为会计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但与此同时资产减值会计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本文分析了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资产减值会计是指以资产减值为会计核算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等一系列的会计处理过程。
它的实质就是资产账面价值高于预期可收回金额部分的确认。
其真正目的是通过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从而全面公允的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一)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资产的本质资产是指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它的账面价值则是资产的真实价值,二者的差额即资产减值,已经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的定义和本质特征,企业将不再把这部分差额作为企业资产处理,而是计提减值准备,计入损益。
因此,计提减值,进行会计处理更真实的反映了资产的价值,也是资产定义和特征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资产的本质。
(二)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减值准备。
所以从这方面看,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其实就是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将账面金额高于可回收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保证了各项资产的真实完整,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二、现行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缺陷现行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
【税会实务】浅谈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浅谈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不确定因素很多,需要了解大量的外部信息,并做出估计和判断。
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计算可收回金额、确定折现率、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及需考虑因素等都做出了明确,使会计人员能够有章可循。
但这其中,“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而依据相关的估计数据确定的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可收回金额”中通过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来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则更具有不确定性。
正是因为无法避免管理层及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使资产减值金额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
2、“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
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习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个资产组其中一部分发生减值,而资产组整体没有减值时不能确认为减值;若整个资产组没有发生减值,企业可以根据稳健性原则,采取缩短折旧期或加速折旧的方法,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弥补资产的损耗,增强企业资产抗风险的能力;若整个资产组发生减值,应采用收益法估计资产组的现金流量,然后在资产组的单项资产中分配减值额。
但由于在确认资产组时要考虑企业内部管理中诸如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等。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朱颖彬(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预期能够帮助企业拥有更加多的经济利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 产所能带来的利益也表现出不稳定性,资产减值已趋于常态化。
虽然现行会计准则已日趋完善,但在实践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本文就从该问题出发,阐述理论上的依据,希望能帮助会计准则得到更加的 完善。
关键词:资产减值;问题;信息披露;改进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让中国企业参 与世界竞争,会计准则必须规范化、国际化。
通过分 析我国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的资产 价值比实际估计得要大,这就需要通过资产减值来消 除资产泡沫,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价值。
自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实施以来,资产减值会计在市场经济发展过 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操 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解决 这些问题,促进资产减值会计的更好发展。
1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概述1.1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集中在信息的作用 和价值,对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财务会计相 关人员发布的信息数据与企业决策者密切相关,即信 息需求者,对决策结果影响很大。
在此基础上,利用 公允价值对企业资产进行计算,综合反映企业的发展 状况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改善了委托责任理论在以往 计量工作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资产减值会计可以全 面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及时发布综合信息数据,为 信息需求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效的 数据参考,确保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
1.2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1)决策有用性观点。
美国的财务会计标准委 员会(FASB )表示:向会计信息的用户提供有助于 他们做出财务决策的相关信息是财务会计的目标。
这 统称为“帮助决策”。
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 传统会计准则相比较,提高了决策中会计信息实用性 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足及完善韩瑞红(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山西分所,太原030002)〔摘要〕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不足,这些不足包括:资产组划分标准不明晰,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难度大,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存在问题,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不够全面,外部监管难度大等。
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财务预算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建立公司内、外部的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关键词〕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不足,完善〔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8)04-0090-03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即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
新准则在适用范围、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减值转回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尽管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不足。
分析这些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对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大有裨益。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资产组划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等方面。
(一)资产组划分标准不明晰。
新准则针对一些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的情况,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但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
划分方法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应否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因此,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此外,和其他资产的减值相比,商誉的减值测试尤为困难。
商誉要结合其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但这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操作性问题,如何认定所属的资产组十分关键,如果将商誉错误地分配给过小的资产组或者过大的资产组,将直接影响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
(二)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难度大。
由于我国目前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健全,因此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具有较大难度。
具体表现在:一是现金流量难预测。
企业需要测算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这些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不仅受资产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企业内部和外部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就固定资产而言,按大类可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其他设备等,每一类又分为很多小类,如机器设备可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等。
一个大型机械制造类企业,机器设备成百上千,有外购的、有自制的;外购的,又分为国产的与进口的;使用年限各不相同。
由于受设备的技术状况、使用情况、质量状况、磨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按每一项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其难度可想而知,即使按资产组进行测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又如,当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种类很多时,由于无形资产是通过有形资产来发挥作用的,如何剥离出每项无形资产未来的〔收稿日期〕2008-06-10〔作者简介〕韩瑞红(1970-),女,山西河津人,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山西分所注册会计师。
90・・现金流量,这远远超出一般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专业评估机构的认定。
二是折现率的选取困难。
折现率是衡量可收回金额的重要工具,它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反映了投资者在考虑货币实际价值和风险价值因素的基础上,对该资产获利能力的预期。
由于折现率应反映出当前市场资产的特定风险,该风险是一定概率范围内的不确定性概念,在确定折现率时,如何反映这种特定的风险,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存在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但仅限于金融工具以外的非流动资产)。
虽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限制大大收缩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增利润的空间,但企业仍可以在计提金额上人为地调节利润。
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这种“可能”赋予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权利。
如何计提、计提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
另一方面,由于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只能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但不能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能损害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四)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不够全面。
新准则要求披露资产减值的分类、影响和原因,这些披露内容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分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但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披露内容缺乏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项资产减值情况的分析与判断过程,会计报表阅读人无法知晓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工作程序是否完备,提取比例与金额是否合理,从而也就无法知道企业是否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
(五)外部监管难度大。
一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允性难以衡量。
“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依据相关的估计数据确定“可变现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因人而异。
“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这两项如前所述,难以预测和确定,这就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二是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其再确认过程中缺乏权威性。
客观地讲,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
因此,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减值进行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可以从宏观环境、公司内部和审计机构三方面进行努力:(一)从宏观环境而言,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建立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这包括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会计报表的披露内容、加强对法律实施效果的监督三方面:(1)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
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使一些上市公司产生了选择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的动机,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证券管理制度中的控制参数单一,且多以净利润为标准,这就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操纵会计利润,不提、少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巨额冲销,或者将已发生价值减损的资产长期挂账不处理。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综合的指标体系,如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等,以减少企业进行会计选择、操纵会计利润的外在动机。
(2)完善会计报表的披露内容。
要增加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程序与资产减值评判方法的披露,让会计报表阅读人从中知晓企业对减值准备计提工作的完备程序、提取比例与金额是否合理。
同时,还需增加减值准备计提相关责任人声明事项,以示加强责任。
(3)要加强对法律实施效果的监督。
政府部门应互相协调,成立一个专门抽查信息质量的部门,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进行监督;证券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督力度和对执行情况的检查,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2.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利用当今计算机强大的信息传输网络,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真正使评估值接近市场价值,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直接依据,缩小利润操控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91・・量。
3.建立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以加强对高管人员行为的外部约束,通过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实施间接控制。
同时,还要建立高管人员任职期的可靠性档案,对其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行为予以记载,以利于激励机制效用的发挥。
(二)就公司内部而言,应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加强对高管人员行为的内部约束,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管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2.建立健全公司财务预算制度。
预算管理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健全而细化的预算体系可以大大减少资产减值计量的成本。
新准则中,无论是资产组的划分,还是资产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都需要财务预算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我国很多公司的财务预算制度并不十分健全,有些公司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财务预算制度,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层在经营上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打算。
然而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健全而细化的预算体系可以大大减少资产减值计量的成本。
为了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今后有必要加强公司的财务预算制度。
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既存在客观因素又存在人为因素。
要全面掌握资产的质量状况,就得靠企业的采购与仓储、销售与收款、投资与决策、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建立一整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各类资产出现的问题与原因。
这里,尤其强调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各项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提供的财务数据真实可信,为资产减值准备的正确提取奠定基础。
4.提高会计职业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资料做出大量的估计和判断,会计职业判断贯穿其中,会计人员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即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具体而言,会计人员要更加尊重事实而不完全靠“本本”;更多地贯彻职业精神,更多地考虑平衡与协调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而不是一边倒向管理层或一定的股东;更多地通过职业判断去分析、确定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的经济实质。
另外,实现会计职能重心的转变,也是顺利实施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