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的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野草的评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
野草:写于1922年-1924年,后来结集出版是更晚的事情了。所用的文体是受西方影响,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散文诗,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是没有这种文体的。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这部散文诗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非常个人化的写作。他里面几乎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是我们了解鲁迅非常重要的作品集。鲁迅曾经给他的好朋友许寿裳先生说,他的哲学在野草里面。
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是鲁迅的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现在研究鲁迅的着作比鲁迅的着作多得多。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我觉得,难就难在,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非常麻烦。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讲的是真话,但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还有一个人愿意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
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来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水灾或者旱灾。而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辛苦募捐来的钱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一根烟都不够。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她的募捐完全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
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吗能说真话么不能。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还给了她一块钱。小女孩非常感激他。但是鲁迅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但是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想到自己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总希望自己能死后能够上天堂,我明知道她死后不能上天堂,因为没有天堂。但是我能够对母亲说真话么我还要骗她,老母亲做了一辈子好事,死后一定能上天堂。鲁迅说,现在还不是披沥真实的时候。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所以“我要骗人”。
不知道诸位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说实在的,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不得不说假话的人更难。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一种深层的困境呢鲁迅是一直在挣扎的,因为它不能把真话都说出来。
因为鲁迅说,他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那么他为什么人写呢
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这些人在中国非常孤独寂寞的,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那么他就必须要对他们说许多光明的话,美好的话。不能太冷酷。必须把冷酷的有所遮蔽。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可能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那么你忍心打破他们的好梦么这是最残酷的事情。面对青年,鲁迅必须把自己的最黑暗最悲观的思想有所遮蔽,而说一些光明的鼓励的话。第三种写作对象非常特别,鲁迅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敌人活的太愉快了。为什么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想一个黑色的魔鬼一样,站他面前,让他的世界不那么圆满。既然是为敌人写作的,就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苦。我有痛苦,但是
我要像一匹狼一样,自己舔舐干净自己身上的血。决不再别人面前显示。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
无论是为中国的志士仁人而写作,或者为做好梦的青年写作,还是为敌人写作。鲁迅都不能把自己心灵深处最黑暗最悲凉的最绝望的话说出来,他必须有所遮蔽。
所以我们看到的鲁迅的作品和他真实的感受和想象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是告诉我们,鲁迅作品有两类,一类是为别人而写的,我们可以说,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为别人而写。包括我们经常读的经常讨论的作品都是为别人写的。呐喊彷徨,他的很多杂文。都是为别人写。
真正为他自己写的作品非常少。其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野草。
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
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数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交待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因为我的野草太颓唐了。希望年轻人能不要看,或者尽早脱离它的影响。)这就存在矛盾,一方面,野草里有他的哲学,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年轻人读它。这是为什么
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但是这是属于鲁迅他个人的。也就是说,他是排斥他人的。这是属于他的世界,他是拒绝别人进入他的世界的。这是他个人性的着作。这就是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因此也有特殊的价值。如果我们想进入鲁迅的内心世界,想推开他的灵魂。野草是最佳文本。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如果你仔细去读,你会觉得有所遗憾,鲁迅仍然没有把他的话完全说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
鲁迅说,野草基本上是晚上写作的。夜晚这个意向,对我们把握野草也非常重要。鲁迅曾经说,一个人在白天和夜晚是不一样的。在白天,人要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比如我今天在这里讲课,我可能是你们的张老师,我是戴上了大学教师的面具的,你们真正来接近我,我是有所防备的。但到了晚上,一人独处的时候,我卸下了面具。那可能才是真的我。
在夜晚没有面具,面对赤裸的自我,但还有皮肤,只有把皮肤掀开,露出血淋漓的骨肉,那才是真实。这是带血的真实。因此,能够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真实,这是需要勇气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面对鲁迅的野草,就好像我们走到了地狱的门口。于是提出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进去你敢不敢进去。你敢不敢正视那血淋淋的真实。今天我们就走进野草。
这里首先要交待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没办法把它条理化,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但是我们讲课面临一个问题,既然是课,就必须条理化。条理化实际上是冒很大风险的。因为条理化,可能就会把鲁迅简化。会有所出入。所以要紧的还是自己去读。所以,希望大家在上完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