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6 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推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青山不老 教案

【推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青山不老 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ǎi ài)险恶.(wùè)归宿.(sù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六上6 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上6  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
1、钓鱼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你能 从文中体会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吗? 失望——欣喜若狂——伤心、沮丧。 2、为什么“我功亏一篑,眼看快到手的捕获物又失去 了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原来好不容易一条小狗鱼上钩了,由 于“我”欣喜若狂的喊叫,小狗鱼又掉入了河里。从而告诉 我们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
阅读问题

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写了种桃花心木的人育苗没有规律,“我”非常奇

怪,最后究其原因悟到了育人之道的事。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或不易理解的词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 自主的心。 关键词:不确定 不确定包涵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自然环 境因素、人为因素、不可预知因素……人在成 长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受到这些因素的 制约,我们要克服它们,学会成长。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 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 款,每个学生都要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 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 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 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着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 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 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 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回答短文问题
a.写出短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六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和《青山不老》。

其中,两篇为精读课文,两篇为略读课文。

学生将研究写倡议书,并在语文园地中掌握三个板块的内容。

在研究四篇课文时,学生将通过理解注释和诗歌描写的景色,思考作者如何展现景物的特点。

学生将研究如何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爱护环境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同时,学生将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感受三黑的形象,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学生还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将深刻理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研究内容方面,学生将研究14个汉字,包括涯、莺、莹、裹、篮、蔼、资、矿、慷、滥、贡、基、睹、慨。

此外,学生还将研究多音字,如绿、薄、难、参、场、钻、挨,并规范书写19个词语,如晶莹、摇篮、壮观、资源、有限、资产、无私、慷慨、节制、枯竭、贡献、毁坏、滥用、生态、设想、例如、基地、目睹、子孙。

学生还将研究易错字,如篮与蓝、涯与崖、载与裁、绕与晓、概与慨、协与胁、揪与锹。

在阅读方面,学生将研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关键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还将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此外,学生将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故事内容,想象诗歌景象。

学生还将品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课文表达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倡议书:我们呼吁大家一起保护环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为我们的地球尽一份力。

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口语交际:当意见产生分歧时,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我们要尊重不同意见,以平和的态度进行讨论,以理服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1个“口语交际”、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意见不同怎么办”,在生活中遇到意见不同的事情时,能换位思考,态度平和、简洁明了地表达意见,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习作”的任务是学写倡议书,能用正确的格式就自己关心的、与环保相关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学情分析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初步地认字、识字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预习新课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但阅读能力还应有所提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14个字,会写20个词语。

2.能结合注释,借助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背诵3首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生活中听到不同意见时,能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5.能就自己关心的、希望得到大家支持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并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6.能交流在朗读和感悟古诗词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时可运用的学习方法。

7.能结合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

8.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受农民重新得到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单元教学重点:1.能结合注释,借助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有哪些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有哪些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有哪些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

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吧。

一、阅读前的准备在开始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我们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

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

同时,还要关注文章的体裁。

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比如记叙文通常会有清晰的事件发展线索和人物形象;说明文则会重点介绍事物的特点、功能等;议论文则会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二、阅读中的技巧1、边读边标记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铅笔标记出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快速找到相关的内容。

2、理解关键词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不要急于查字典,可以先结合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思。

如果还是不明白,再去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3、理清文章结构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

这样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4、抓住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我们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情感。

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等方面去寻找线索。

三、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1、概括主要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通常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各段落的中心句中提炼出来。

我们要学会将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整合,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出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然后再结合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等,深入思考句子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可以从修辞手法、关键词语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3、体会作者的情感要通过文章中对人物、事件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议论、抒情等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1.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现力,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回顾闰土的特点。

二、深入感悟闰土的形象。

1.出示课件6,思考:(1)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用小标题表示。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去体会)2.汇报,出示课件7:(1)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拟概括性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介绍了哪几件事。

(2)可以看出闰土是个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

3.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出示课件8: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预设:看瓜刺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搜集摘抄励志的格言警句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将会给我们启迪。

3、揭示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

二、范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

思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的脉络吗?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的内容。

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4、指名度课文。

四、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3、班内整理提问提纲。

五、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口述课文主要内容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提纲。

二、合作探究1、学生安提问提纲自读课文,在书中圈点批注。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

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1、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2、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进一步了解外貌描写要注意的事项。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1、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3、师生评论理清四件事的顺序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七、学习“分别“部分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

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2、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教案反思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教案反思说课稿

25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语文要素】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2.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师: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2.(课件出示鲁迅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画出相关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生字词)(2)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明确这篇课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记忆中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的场景。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交代了“我”和闰土认识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6~18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相处的过程,重点写闰土给“我”讲述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的趣事。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写“我”和闰土的分别与友谊。

三、初识闰土1.师: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幅美丽而神奇的图画。

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第1自然段)2.师:“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第2~5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闰土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导入。

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的,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2.出示一幅茂密的山林图片。

但是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却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

)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4.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基础积累。

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写下列词语:参天、树梢、肆虐、盘踞、拐杖、荡漾2.师: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交流学习生词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深入解析课文奠定基础。

四、以文入情,品读“奇迹”。

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指名学生汇报:(1)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引导学生想象:一亩约667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3700亩相当于几个我们教室那么大?4万9千多个。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

19.*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很多人在为保护家园而默默地奉献着。

4.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2.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劲挺在山洼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的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并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课件出示重点词,指名读、齐读。

3.师: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用这五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受到的震撼。

(奇迹)2.感“奇迹”。

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找出相关句子,齐读)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之间交流相关内容。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读课文并进行概括。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学习第2自然段)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和图片,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出示: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交流分享: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青山不老教案新人教版0929373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青山不老教案新人教版0929373
4。小结:只要老人的精神长存,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万古长青.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看着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略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住三个重点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体会老人的种树精神以及他的无私情怀.
【设计意图】
“阅读提示”引路,明确课堂学习要求。
三、小组合作,感悟奇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1)老人创造的奇迹:
①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英子前后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将表示英子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英子的情感变化:()—()—()—()
4。短文一共写到了几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4分)
5。英子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习作平台.(30分)
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老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
①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第2自然段)

2024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

2024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京剧趣谈》一文描述了京剧中的马鞭、演员亮相,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京剧趣谈》知识点,欢迎阅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仅供借鉴。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识记并掌握“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街小巷”等词语。

2、感受草虫村落的生活情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联想去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2、字词检查。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街小巷(2)理解词义。

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

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一等奖1、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N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

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联系课文,结合解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Q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模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模板
柳岔小学王虎兵
一、整体梳理:
专题
初识鲁迅
备注
学习要求
基本
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拓展
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观看和鲁迅有关的影视作品。
文章:《悼鲁迅先生》(巴金)、《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故乡》、《祝福》、《野草》、《阿Q正传》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对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含义深刻的句子: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所想所感;情感主线)

1、本文选自《故乡》。
2、重点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3、四件事有详有略,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4、两处外貌描写,可进行仿写,描写老师或同学的外貌。
1、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一、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

二、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语→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深义和作用三、怎样理解的基本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关键部分,先理理解词义,再体会句义: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解析本句的要点是“追赶”和“晨曦”,但都要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来理解特定含义。

答案:1、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

(此为“追赶”之意)2、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

(此为“晨曦”之意)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例如《白杨》“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树喻人,以白杨自勉,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3、从文章中心思想入手,理解句子的含义。

也就是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去揣摩作者写句的目的,想想这句话作者要表达所写人或物什么思想感情,或是要表现所写人景的什么特点,还是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4、表层与深层要兼顾,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既要理解表面意思,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文章的内容,背景,找到背后的意义,找到在文章中的深一度的意思。

如灯火的温情一文中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抓关键词荒野灯体会词的象征义艰苦的环境;真情、温暖抓文章主旨的关键词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和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5、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

如中考题《一张安稳的睡床》联系周围实际生活,由文中普通劳动者想到农民工,由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遭遇联想到农民工的付出与所得的反差,进而体会到普通劳动者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提炼出“不能分享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一答题要点。

2023年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2

2023年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2

2023年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2023年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解__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预设: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青山树林茂盛, 林间松涛阵阵、叶间闪着绿波的画面,展现了 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做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
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对享福与吃苦,老农毫不犹豫 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 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山沟需要他不 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 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 都奉献给这青山。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 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 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 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 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 不朽。
主题归纳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 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 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
林”“奉献林”“老有所为林”遍布山脚下、山坡中、山
头上。仅1999年,该场就造林4700亩。马永顺的精神,已
不仅仅在马永顺林场和铁力林业局开花,也在黑龙江省森 工林区遍地开放。
写作手法
篇末点题法
在文章的结尾处,对人物、事件进行总结 归纳,点明主题,这种结尾方法叫作篇末点题 法。其作用是使读者对全文的内容,文章的主 题,作者的情感有个完整、清晰的印象。本文 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以作者看到的老人院外的 山林景观引入全文,接着描写了改造山林的背 景状况以及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最后在结尾处 以作者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主旨。
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
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 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 的梯。
2、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 造了这样的奇迹?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山者》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屋旁。

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
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没有钓住那条鱼》
我首次钓鱼旅行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

在我这一生中,尽管有过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然而,从来没有哪一次能够与我头一回从叔叔手里接过鱼竿,跟着他穿过树林,在潮润的草滩上艰难跋涉的时候相比。

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使我们觉得格外凉爽惬意。

一路之上,树叶苍翠欲滴,十分悦目;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

多年的垂钓经历使叔叔深谙何处小狗鱼最多,他特意将我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宛若青蛙跳动似的在水面疾速地抖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叮食。

好一阵子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不免不为失望。

“再试试看。

”叔叔鼓励我道。

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回好啦,”我暗忖,“总算来了一条鱼!”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线抛扔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空空如也。

我望着叔叔,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

“再试一遍,”他若无其事地说,“钓鱼人得有耐心才行。


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旋即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之中。

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爱的小狗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还没有哩。

“叔叔慢条斯理地说。

他的话音未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

钓线上的鱼钩不见了。

我功亏一篑,眼看快到手的捕获物又失去了。

我感到分外伤心,满脸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滩上。

叔叔重新替我缚上鱼钩,安上诱饵,又把鱼竿塞到我手里,叫我再碰一碰运气。

“记住,小家伙,”他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

我曾不止一次看见大人们在很多场合下都像你这样,结果干了蠢事。

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毋需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回忆起叔叔那一席格言警语般的忠告:“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

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着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

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

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

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人鼠大战》
一天晚上,我正坐在床上看电视剧《大长今》。

看着看着,突然听到后面有一阵响声。

于是我拿起手电筒往床头挡板里照去,结果发现了几只贼头贼脑的老鼠。

它们长着灰黑色的毛,尖尖的脑袋上嵌着绿豆般的小眼睛,令人毛骨悚然。

最可恨的是这些不知好歹的老鼠竟敢用我的红领巾做窝。

于是,我便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爸爸。

爸爸一听,连忙拿了铁丝和木棍走进了我的房间。

他把床和床头柜拉开,那三只老鼠见状,急忙钻进小洞里。

可是小洞又窄又短,
老鼠哪里钻得进去呢?爸爸见了,眉开眼笑地说:“哈哈,看你往哪儿逃。

”说着便用铁丝抽打起老鼠的屁股来。

老鼠们东逃西窜,有一只往我这边跑了过来。

爸爸说:“快,快点踩死它。

”可是我因为害怕,不敢踩,让它逃之夭夭了。

另外两只老鼠朝爸爸那边跑去。

第一只跑得快,他没有反应过来。

看到第二只想逃的时候,他把床头柜推了回去,嘴里还恨恨得说道:“你还是落在我手里了吧。

”说着他一棍落在老鼠身上,老鼠便一命呜呼了。

接着他拿开那些箱子,发现了另一只老鼠,它已经筋疲力尽了。

爸爸兴奋极了,说:“我还以为你逃跑了呢,想不到10分钟没到,我们又见面了。

”说着重重地向老鼠打去,老鼠虽然拼命挣扎,但最后还是一动不动了。

唉,一场人鼠战争终于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