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153a85727a5e9846a6151.png)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我们使用得就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得基本含义、人就是社会一切财富得创造者、人得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与对社会得贡献。
以及对一个人得评价主要瞧她得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得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得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得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得哲学常识知识,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得信息收集与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得一定得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已经有了思考得需要与希望得到解惑得需要,有着强烈得求知欲望,社会环境及舆论得导向对她们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得意义。
三、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与价值观得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得价值得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得评价要瞧她得贡献,而不就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昭通803地震”之主线贯穿本课得教案,贯穿以“生命”为线索,整合案例,引起学生得共鸣;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得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得责任与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得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案重难点:1.教案重点:价值观得导向作用。
2.教案难点: 理解物得价值与人得价值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说明人得价值在于对社会得责任与贡献。
五、教案过程:导入语:(图片)昭通,一个我们多么熟悉得名字。
就是这个地方,养育了我们,我们爱着她,但我们也心疼着她,因为近几年来,它就是如此得多灾多难:地震,滑坡,特大暴雨。
犹记得同学们刚入民中那一年8月3日,在鲁甸龙头山发生了6、5级大地震,史称“803地震”。
公开课教案2-《价值与价值观》
![公开课教案2-《价值与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6547789d011ca300a7c3906f.png)
《价值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3、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1、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通过自身价值和价值观的了解,能在新高考改革的七选三科目选择中作出一个符合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帮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争取认识自己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通过对哲学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道德冲突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
同时,在目前的高二学段学生已经面临了新高考改革中的七选三以及职业方向选择的思考,急需通过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从而确定选择方向。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区分价值和价值观、理解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不同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要面临很多选择,比如我们目前已经结束了七门科目选择三门参加选考的选择,接下来要纠结的是“什么时候去参加第一次选考”;如果第一次选考如果考了91分,我们还要纠结要不要参加第二次选考……当我们步入社会,还将面临着更多选择。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2bc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分析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特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培养尊重与理解的态度2.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与态度第三章:个人价值观与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与决策的关系基于价值观的决策方法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决策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决策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解第四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方法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能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塑造过程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基于价值观的人生规划方法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5.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5.4 教学评估个人人生规划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人生规划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关系的理解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案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作用的理解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规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总结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划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并进行深入讨论个人反思法:培养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思考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深入思考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理解与规划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的思考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的思考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影响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价值与价值观》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决策、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等主题。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ad4f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e.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学习要求第二章:价值的含义2.1 价值的定义2.2 价值的特性2.3 价值的分类2.4 价值与价格的区别第三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3.1 价值观的含义3.2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3.3 价值观的影响因素3.4 价值观的重要性第四章: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4.1 个人价值观的分类与特点4.2 社会价值观的含义与特点4.3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4.4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互动第五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5.1 价值判断的含义与特点5.2 价值选择的含义与特点5.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5.4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实践应用第六章:价值观的培养6.1 家庭教育的价值6.2 学校教育的价值6.3 社会环境对价值观培养的影响6.4 自我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第七章:价值冲突与协调7.1 价值冲突的类型与原因7.2 价值冲突的处理原则7.3 价值协调的含义与方法7.4 价值冲突与协调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8.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传承与弘扬第九章: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9.1 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影响9.2 个人价值观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9.3 个人价值观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9.4 个人价值观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中的应用第十章: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挑战与应对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挑战10.2 信息技术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10.3 面对价值观挑战的个体应对策略10.4 社会与政府层面应对价值观挑战的策略第十一章:跨文化交流与价值观11.1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11.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11.3 跨文化价值观交流的挑战11.4 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观适应与融合第十二章:企业伦理与价值观12.1 企业伦理的内涵与重要性12.2 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12.3 企业伦理决策的原则与方法12.4 企业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的作用第十三章:公共政策与价值观13.1 公共政策与价值观的关系13.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观考量13.3 公共政策对价值观的影响13.4 价值观在公共政策评估与监督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社会运动与价值观变革14.1 社会运动的类型与特点14.2 价值观变革的社会动力14.3 社会运动中的价值观传播与影响14.4 社会运动对价值观变革的推动作用第十五章:未来挑战与价值观教育15.1 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5.2 价值观教育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作用15.3 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与手段15.4 构建适应未来挑战的价值观教育体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价值与价值观”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价值观的内涵、形成、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挑战。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b87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f.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价值的不同类型。
1.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价值的理解和看法。
1.4 总结:强调价值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章:价值观的类型与作用2.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的表现。
2.2 讲解:介绍常见的价值观类型,如物质主义、人文主义等,并解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
2.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人的价值观类型及其影响。
2.4 总结:强调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3.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传承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
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传承经历。
3.4 总结:强调家庭和社会在价值观传承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塑造和传承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的冲突与协调4.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观冲突的表现。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强调协调的重要性。
4.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值观冲突的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策略。
4.4 总结:强调协调不同价值观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处理价值观冲突。
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规划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解释如何根据个人价值观制定目标。
5.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观。
5.4 总结:强调价值观在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规划未来。
第六章:跨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尊重6.1 导入:通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6.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强调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8c4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0.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念、价值观价值观的内涵: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价值观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稳定性、可变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价值观特征的理解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讨论价值观的特征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个体经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宗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分析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3.2 教学内容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证法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第四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4.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风气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5.2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学习、实践、反思、修正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的表现: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社会观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关系新课导入: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第七章: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7.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价值观的变迁: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影响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科技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改革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第八章:价值观与道德规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内涵、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指导作用价值观与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联系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第九章:价值观教育与个体成长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十章:价值观与社会和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和谐:价值观对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弘扬核心价值观、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补充和说明: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29b7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png)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定义与类型2. 价值观的构成与作用3. 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5. 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概念、类型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价值冲突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价值冲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4. 经验分享法:邀请具有典型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个人价值观塑造的心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价值与价值观的相关教材、资料和案例。
2. 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 划分课堂时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价值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价值的不同表现形式。
3. 讲解价值观的构成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 分析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的价值冲突。
5.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7. 邀请具有典型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个人价值观塑造的心得。
8.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0.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公益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价值观的实践。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0c6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1.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2.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变迁,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形成的思考。
2.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个体社会化、文化传承和环境因素等。
2.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的见解,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冲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3.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判断和评价的方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四章:价值观的实践与冲突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实践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实践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在个人决策、社会政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和冲突。
4.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实践和冲突的经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五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5.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传承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塑造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方法和传承机制,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代际传递和社会责任。
5.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塑造和传承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六章:个人价值观与生活决策6.1 导入:通过展示个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在决策中作用的思考。
6.2 讲解:介绍个人价值观在生活决策中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指导作用。
6.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依据价值观做出的决策,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bb3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c.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评判。
2. 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明白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取向。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
5.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价值的含义与分类价值的定义与特点价值的分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2. 第二节: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的构成:核心价值观与具体价值观3. 第三节: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决策影响4. 第四节: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观对社会风气的塑造作用价值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5. 第五节: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评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和决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价值观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性等。
3. 情景模拟评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价值观的运用、决策能力等。
4.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价值与价值观》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3. 案例资料:提供一些与价值观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情景模拟实践活动的一些道具或物品。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0dd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9.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公开课的价值1.1 了解公开课的定义与意义解释公开课的概念探讨公开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1.2 公开课的优势与作用分析公开课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探讨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3 公开课的价值体现举例说明公开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与价值探讨公开课对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2.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解释价值观的含义与构成探讨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2 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分析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探讨价值观教育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贡献2.3 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策略讨论当前教育环境中价值观教育的挑战提出有效的价值观教育策略与方法第三章:公开课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3.1 公开课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公开课如何成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探讨公开课在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方面的优势3.2 设计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的公开课提供设计公开课的步骤与方法分享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的公开课案例3.3 教师在公开课中的角色与责任讨论教师在公开课中引导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探讨教师在公开课中如何有效传递价值观的策略第四章:公开课实践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公开课中的道德教育分析案例中公开课的设计与实施讨论案例中公开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4.2 案例二:公开课中的文化传承分析案例中公开课的设计与实施讨论案例中公开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4.3 案例三:公开课中的人际关系教育分析案例中公开课的设计与实施讨论案例中公开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5.1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反思提出改进与提升的建议5.2 未来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趋势预测未来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与方法5.3 倡导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呼吁教育工作者重视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实践与创新第六章:公开课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6.1 公开课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公开课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分析公开课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6.2 公开课中的学生参与与互动讨论如何通过公开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分享有效的学生参与与互动的公开课实践案例6.3 公开课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分析公开课对学生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公开课对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塑造第七章:公开课与教师价值观的引导7.1 公开课在教师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公开课如何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探讨公开课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7.2 公开课中的教师角色与责任讨论教师在公开课中如何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分析教师在公开课中如何进行自我反思与成长7.3 公开课与教师团队建设探讨公开课如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公开课实践中的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第八章:公开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8.1 公开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公开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公开课在基础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8.2 公开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公开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公开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8.3 公开课在其他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公开课在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探讨公开课在这些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第九章: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评估与反思9.1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评估方法介绍评估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方法与工具分析评估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素9.2 公开课中的学生反馈与评价讨论学生对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反馈与评价方法分析学生反馈对改进公开课的启示9.3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反思与改进提出改进公开课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第十章: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未来发展10.1 公开课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当前公开课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与方法10.2 创新公开课设计理念与实践分享创新公开课设计理念与实践案例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公开课的新模式10.3 倡导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普及呼吁全社会关注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开课的定义与意义:理解公开课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8b8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1.png)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判断。
2. 引导学生了解价值观的概念,明白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对事物的评价和取舍标准。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
5. 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价值观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二、教学内容1. 价值与价值观的定义和区别2. 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因素3. 价值观在个人决策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4. 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评估5. 价值观的表达和交流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阐述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体验价值观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5. 小组分享法: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价值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和对价值观的运用。
5. 课堂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提供关于价值与价值观的理论和案例。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讨论问题和思考方向。
4.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5. 个人反思报告模板: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思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价值和价值观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详细解释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作出决策,并讨论其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1eb8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5.png)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判断。
2. 引导学生了解价值观的概念,明白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找出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价值和价值观的概念、作用以及案例。
2. 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和价值观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价值的概念:讲解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判断,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
3. 讲解价值观的概念:讲解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让学生明白价值观的含义。
4. 讲解价值观的作用:讲解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探讨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7. 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找出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价值观的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592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6.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价值与价值观》课程的目标、意义和主要内容。
1.2 价值观的定义:解释价值观的概念,强调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价值观的来源:探讨价值观的来源,包括文化、传统、个人经验和教育等。
1.4 价值观的作用:讨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多样性。
2.2 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对比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包括家庭、个人主义、成功和幸福等。
2.3 亚洲价值观的特点:探讨亚洲价值观的特点,如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社会责任等。
2.4 全球化与价值观的碰撞:讨论全球化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和融合。
第三章:个人价值观的塑造3.1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3.2 自我反思与价值观澄清: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澄清其背后的原因。
3.3 价值观与决策:探讨价值观在个人决策中的作用,强调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4 价值观的调整与成长:讨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调整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与社会发展4.1 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分析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强调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4.2 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探讨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强调价值观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4.3 价值观与社会变革:讨论价值观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包括社会运动、改革和创新等。
4.4 青年价值观教育:分析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强调培养青年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五章:价值观的实践与挑战5.1 价值观与个人行为:探讨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强调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
5.2 价值观与职业选择:分析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5.3 价值观与面对挑战:讨论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价值观如何帮助个人保持坚定和积极的态度。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082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9.png)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内涵,认识到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 使学生掌握价值观的概念,了解价值观的来源、类型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为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内涵与特征2. 价值观的定义与类型3. 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4. 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内涵、价值观的定义及作用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个案,使学生深入理解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及教学素材2. 投影仪、音响设备3. 案例材料及相关视频4. 纸张、笔等学习用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名人事迹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价值的内涵及价值观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20分钟)讲解价值的内涵、价值观的定义及类型,分析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15分钟)分发案例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总结价值观的作用。
4. 情景模拟(10分钟)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考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价值观主题班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ce582f561252d380eb6e68.png)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常识知识,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社会环境及舆论的导向对他们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三、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昭通803地震”之主线贯穿本课的教案,贯穿以“生命”为线索,整合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案重难点:1.教案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案难点:理解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五、教案过程:导入语:(图片)昭通,一个我们多么熟悉的名字。
是这个地方,养育了我们,我们爱着她,但我们也心疼着她,因为近几年来,它是如此的多灾多难:地震,滑坡,特大暴雨。
犹记得同学们刚入民中那一年8月3日,在鲁甸龙头山发生了6.5级大地震,史称“803地震”。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bde7c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5.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理解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内涵。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我们学习价值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课价值与价值观(板书)一.人的价值(板书)阅读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出行等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
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不是一回事。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需要。
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教师:什么是哲学上的价值?学生: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350339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8.png)
基于价值观,在面对道德抉择时,能够坚守原则,做出符合道德标 准的行动。
道德教育
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全球视野和尊重多 元文化的道德观念。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引导
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 意识、价值判断力,引导 形成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法律规范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社会行为,减少价值观冲 突引发的社会矛盾。
社会参与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 务,提高公民素质,促进 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
用
价值观对个人的影响
指引行为
价值观指导个人行为,影 响个人的决策和行动。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
目录
• 价值的基本概念 •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 • 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价值与价值观的实践应用
01
价值的基本概念
价值的定义
01 主观价值论
价值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是人们对 事物的评价和看法。
02 客观价值论
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孩子独立思考、尊重他人等。
学校教育对价值观的引导
课程设置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教师榜样
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以身 作则,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榜样。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主观性
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和 评价具有主观性,不 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884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5.png)
一、公开课的价值1. 理解公开课的定义与作用定义:公开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公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其他教师和学生观摩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形式。
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讨公开课的价值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公开课,教师能够接受同行和专家的评价和建议,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效果:公开课常常伴随着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质量提升:公开课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二、价值观的培养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与重要性概念: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认为重要的、值得追求的或认为是对的观念和信念。
重要性:价值观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是个人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2. 探讨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方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媒体与网络:利用媒体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社会现象,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
1. 理解公开课与价值观的关系公开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展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受到其价值观的影响。
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机会,学生通过观摩不同教师的课堂,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
2. 探讨公开课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公开课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价值观,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摩不同教师的公开课,可以接触到多种价值观,学会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四、公开课中的价值观教育1. 理解公开课中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公开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传递,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探讨公开课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教师在公开课中要注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现出来。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公开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作者: ————————————————————————————————日期: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常识知识,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社会环境及舆论的导向对他们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昭通803地震”之主线贯穿本课的教学,贯穿以“生命”为线索,整合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 理解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五、教学过程:导入语:(图片)昭通,一个我们多么熟悉的名字。
是这个地方,养育了我们,我们爱着她,但我们也心疼着她,因为近几年来,它是如此的多灾多难:地震,滑坡,特大暴雨。
犹记得同学们刚入民中那一年8月3日,在鲁甸龙头山发生了6.5级大地震,史称“803地震”。
如今,地震过去整整2年了,人们好像也学会了淡忘,但其中闪现的人性光辉却值得我们珍藏,遇难家属的悲痛还需要我们抚慰,事故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反思。
让重新回忆那一刻:第一篇灾难与生命(灰黑色的标题)图片(事故现场、抢救援助、遇难家属痛苦表情)+音乐(约1分钟)灾难突发而至,家园一片狼藉,只剩下求救和哭泣的声音。
人们眼中含着泪水,是多么的无助。
思考:事故发生时,对于受灾的人民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帮助?水、面包、帐篷、救护车、急救药品等。
水、面包、药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帐篷能满足人们有休息住所的需要;救护车送到医院或安全地方,能满足人们交通的需要。
不同的东西,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但这里列举的不同东西,却有一个共性,是什么?(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在哲学上,我们就把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概括为“价值”。
副板书:物人1.价值的含义山上的花开了,有价值吗?要给人看到才有价值。
附近的居民可以为他们提供这些帮助。
不在现场附近的市民,我们能不能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可以通过微博发出求救信息;可以开车去现场救援伤患;可以到安置点做联络后勤;可以到血库中心献血。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开水面包固然对人有积极意义,外人的帮助对受伤乘客的意义也显得更为重要。
这就说明普通的物品具有价值,那么人呢?2.人的价值副板书:人人在这里,你愿意自己成为哪个人?副板书:别人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人?(自私自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但假如每个人都是等靠要别人去创造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社会能发展吗?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但社会发展能脱离每个个人的发展吗?副板书:自己别人那是这样吗?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人?通过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第二篇温情与救援(绿色的标题)803地震发生之后,鲁甸成为人人牵挂的中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积极展开全民救援,社会公民也志愿奔赴前线,处处体现人间大爱。
视频:《鲁甸地震第二段》分享:记录他们,感动我们。
在这支救援大军中,哪些身影让你印象深刻?他(她)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学生列举,或武警或村民或医护人员。
武警战士、村民、医护人员创造了价值,营救了部分伤员,他自己就一无所获吗?他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所以,人的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板书)副板书:人人可见,人生价值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既对立又统一。
但每个人的价值大小会一样吗?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呢?知识迁移:副板书画图矛盾的两个方面事务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哪个方面决定的?(主要方面)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我们同学列举的这些身影凭什么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通过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赠人玫瑰,手才能留有余香。
由此可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贡献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
结论: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事故发生了,周边的居民趟着烂泥去救人;一些老板开着宝马奔驰宝马运送伤员;血库没有血了,市民通宵排队去献血;伤员进医院了,院长说救人是最主要的,不谈钱;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受什么观念的支配呢?3.价值观在前两个环节当中,我们分别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对事物或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的含义知识迁移: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观念,属于什么的范畴?(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的无名英雄,现在我们来讲一个身边的志愿者的故事。
第三篇生命与价值(红色的标题)他叫孔杰,就是我高中时候的同桌,就是鲁甸的。
地震发生之后,因为刚好是暑假回家,他做了一名医院的志愿者,后来得知殡仪馆缺人手,他主动报了名。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走进殡仪馆,这一天他写下了这篇空间日志。
孔杰的网络日志和我一起站在冷冻室门口的一名特警问我怕不怕?我告诉他不怕。
有一名小孩遇难了,他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哭着,我走到她旁边递上纸巾。
她哭诉着,我没吭声,只是拍着她的背安抚她。
从太平间出来,一名家属瘫倒在地,我忍不住蹲在她面前,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帮她擦拭泪水……意外地看到了小学老师,才知道他是来确认他父亲的身份的。
他表情很平静,却让人看了想哭。
如果他和别人一样发泄出来或许会好点吧……读了这篇网络日志后,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心情非常沉重,也一定有话想说。
如果要让你回复的话,你会写下什么呢?探讨:请结合这篇日志,谈谈你对“生命及价值”的理解。
生命非常宝贵,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它是那么脆弱,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在灾难面前,个体的生命永远是那么渺小微弱。
珍惜生命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对社会负责。
讲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一个数据,每年中国有28万人死于自杀,每两分钟自杀一个,自杀同时也成为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
这是多么不负责人的行为啊!尊重生命,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小悦悦事件”,两岁女童小悦悦在广东佛山五金城被汽车两车碾压,7分钟内18路人经过却视而不见,漠然而去。
自杀也好、冷漠也好,都是对生命的无视,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无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是错误的价值观。
)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他们选择了或被自己抛弃或被社会抛弃的人生道路。
相对比之下,类似我同学这样的志愿者或团体,他们秉承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奉献自我,点亮社会,是用爱帮助和鼓舞着别人,这是多么崇高的价值观啊!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他们选择了自己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可见,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就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人生是美好的,光明的;相反,有错误的价值观,自私自利,消极悲观,就容易与庸俗与苟且为伍。
因此,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个人的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尊重生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否也如此呢?事故发生后,李克强总理来到鲁甸,他指出:政府的最大责任是保护生命。
鲁甸地震一方面是天灾无情,但是灾区其实还有很多违规建筑,甚至有些工程是一些偷工减料工程。
所以当地震来时,加剧了人民的受害程度。
为此,总理强调:一定严厉查处部分不法分子的腐败行为,并要求要在第一时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务必让灾民从灾难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
合作探究:1.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谈谈你对总理谈话的认识。
学法指导:是什么:对待居住房屋的建设认识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
为什么:价值观的转变,不仅要民主,还要专政打击。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灾后的相关调整,意味着我们更加重视民生问题,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
这也反映了价值观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经济GDP上去了,中国经济就发展了,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越高,实际上这是片面的价值观,因为它忽视了一个个别的民生差距问题。
价值观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会遭到失败。
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就像建造房屋一样,既要看上去总体美观,同时也要组建房屋的每一片瓦都是牢固的牢固。
而不能仅仅追求总体的美。
2.在我们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如三聚氰胺现象,部分地区为追求GDP的增长,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我们在高一也学过,请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什么?(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才是我们社会发展必须要坚持的正确价值观啊!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追述了2014年803鲁甸地震,以“生命”为主线,从“灾难的发生、生命的消失”到“生命大援救”,进而探讨“生命及其价值”。
了解并学习了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