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与文化的自强演讲稿
中国,我们在行走!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与文化的自强”的理解。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我们在行走”!在我看来,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三者的关系就如同:养料、土壤与种子的关系。
自觉是养料,自信是土壤,自强是种子。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自强是自立图强的意思。
文化的自强是指以个人、国家和民族为载体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是个人的自强;“神五”的破空腾飞是国家的自强;八年抗战中华夏子女的浴血奋战是民族的自强。
自强是炎黄子孙丰富华夏文化的动力。
因为有了自强,才有了五千年历史的灿烂、四大发明的惊艳、水陆两丝绸之路的繁华,万里长城的雄伟、北京故宫的堂皇和敦煌莫高窟的辉煌!自强是一粒种子,有了种子,才可能会有后面的满园芬芳。
自信是文化发展的土壤。
土地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立足之本,文化的自信亦是文化自强的根基所在。
没有对自身文化足够的信心,就不会有辉煌的文化。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深处。
泱泱大汉、悠悠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
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因为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的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大力繁荣发展独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
自信也就是信自,相信自己。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明国,我们不相信它,那还能相信谁呢?文化的自觉是文化进步的养料,自觉会帮助其茁壮成长。
自觉源于自我意识与自我觉醒。
光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行,还得有去捡馅饼的意识。
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对于现在的我们,就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然而,网络小说的漫天飞舞取代了四大名著的古色古香;影视界的崇洋媚外之风带走了民风的厚实朴素;满口的粗言脏语掩埋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PPT课件
(2)诚信有些失落
朝令夕改——公信 出尔反尔——互信 假冒伪劣——自信 六神无主——迷信
(3)舆论有些偏颇
庸俗:怪物化,拒绝主流 低俗:动物化,拒绝崇高 媚俗:器物化,拒绝责任
仰视—平视—俯视
(4)学术有些蹉跎
主体—客体
“中国化”与“化中国”
目的—手段
“打江山”与“坐江山”
共性—个性
(7)投入有些软弱
2010年全国文化投入 占财政支出比重 是0.36% 是教育投入的1/16 是科技投入的1/11 是卫生投入的1/10左右
(8)外人有些评说
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 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 成不了世界大国。
——撒切尔夫人
小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物质贫乏 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空虚 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树立文化自信
——价值论层面
1、深厚的传统
(1)历史传统
——学统:格物致知 ——政统: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统: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体统:孝、悌、忠、信,人之根本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2)革命传统
价值认同
——集体层面:小环境
车站与宾馆:快捷—温馨 单位与家庭:理智—情感 事业与产业:公平—效率
价值选择
高校的一些价值关系
教学——科研 教书——育人 专才——全才 共性——个性 安全——冒险 培养——引进
自由——纪律 学术——权力 核心——中心 特色——综合 传统——新兴 当前——长远
西方资本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文化自强、自信、自觉的方法
增强文化自强、自信、自觉的方法1、要积极推行文化对外开放和学习、交流,培育中华新文化。
在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西方哲学、心理学等世界文明的相关发展成果,融入、修正、深化中华新文化,设计、优化中华新文化的结构,精心整理、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形成更加科学、完备、开放的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普适性、易学性,更加容易为我国和全世界人民所学习、领会、尊崇和循行;2、增强国民对于中华新文化的信仰,整合儒、禅、道、易等传统文化关于人性本善、修身悟道、弃恶扬善、致虚守静、戒贪定嗔、克痴发慧、常心即道、志道据德、行知合一、人道思诚、厚德载物、遵道守矩等等理念,形成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自己的发展,彻底改善家庭和人际关系,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努力改进国民行为与形象:3、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特点.建立新的齐家、治国、民族和谐之道。
使人人都有追求生存、教育、发展、权益等需求满足的权利和通道。
建立真正文明、和谐、小康的社会;4、让中国人民学习做世界公民,抛弃中央帝国的传统思维,追求全球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以中华新文化为基础.并从全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中汲取营养,提炼、整合形成全球化背景下、容易被全人类所接受的世界观、价值观;5、在以上基础上。
根据中华新文化的特点,适应上至老人、下至幼儿,乃至不同阶层人们的经济实力、知行习惯、接受能力和各方面需求,运用市场为主、体制强推、儿童开始、环境熏陶和行为养成等原则,设计科学、易学、易懂的教材、课程、培训方式和产品。
开展中华新文化教育,营造中华新文化的学习、普及、研究的氛围和文化环境,使中华新文化深入人心.在国民和外来人员中迅速普及、提高;6、通过外交、军事、论坛、旅游、办学、出入留学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媒介、产品研发应用.加大中华新文化的对外(境外与国外华人文化圈、西方、其他)传播和推广力度,强化普世世界观、价值观的实践与宣传、推广,逐步发挥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和引领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逐步形成新的人类发展共同图景,逐步引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民族和谐共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毋庸置疑,目前世界总体文化格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大肆东进,同时“日、韩”文化正在影响我们的年轻一代,但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讲.我们中华文化仍然翘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发展
强 文化 自信 的凝聚 力 ,体现 在 主动 承 担 先进 文化 引领责任 ,要摈 弃狭 隘 、
庸俗 的文化 观 念 ,吸 收 外来 优 秀文化 不 忘本 、包 容 并蓄 。松桃 受 巴风 楚韵
的强 烈 影 响 ,有与本 土 民族 文化 融合 中 形成 了 以苗族 神功 艺 术等 为代 表 的 绝技 文化 ,以 苗族花 鼓 舞等 为代 表 的
培育文化 自觉 增强文化 自信 实现文化繁荣发展
推进 松桃 文化发 展繁 荣 ,培 育 高度 的 文化 自觉和 文化 自信 , 把 握 文化 自强的发展 力 ,以文化 之 力引领县 域 经济社会发展 ,促 进 民族大 团结 大进步。
文 l 红 军 杨
党 的 十 七 届 六 中 全 会 将 文 化 建 民族 大 团结 大进 步 ,是松 桃 宣传思 想 中原 文 化和 吴越 文化 的影 响 ,使 这里 设放 提 到了 前所 未有 的高 度 ,标志 着 文化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 。 我们 党 的文 化 自觉提 升 到了 一个新 的 高 度 ,文化 自信 提升 到 了一 个新 的水
平 ,文 化 自强 提 升 到 了 一 个 新 的 境
保 存了 很 多古老 的原 生态 文化 习俗和 富有神秘色彩 的传统文化 。 实现 新时 期 文化 的高 度 自觉 ,关 族 主体 文化 的大背 景下 ,提 升 民族 文 化 地位 作 用 的认 知 水平 和 民族 文化 的 认 同感 ,实现 文化 地位 认 识 上 、规 律 把握 上 、责任 担 当上 的高 度 自觉 。松
文化发展繁荣 , 育高度 的文化 自觉和 溯 文化 根脉 。历 史 上 ,松 桃 “ 培 地接 川 葩 。被 誉为 “ 当代 中华民 族 民间 文化 文化 自信 ,把握文化 自强 的发展 力,以 楚 、位 遏三 湘 ” ,处 于荆 楚 文化 、巴 艺术瑰 宝” 的苗族 四面鼓 舞 、6 0 0 多年 文化之力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 蜀文化 、夜 郎文 化 的缓冲 带 ,同时受 历 史 的寨 英滚龙 文化 、堪 称 “ 中华百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_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_上_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
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
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编者按: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在当今世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已经成为各国发展和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正处在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转变的过程中。
这一转变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特色能够清晰认识和理解的一种状态。
在中国,文化自觉始于开放以来,通过批判传统文化及历史功过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与认知。
借鉴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中国意识到自身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限,开始寻求自我定位和文化认同的路线。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逐渐进入文化自信的阶段。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和优势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中国在这一阶段,意识到自身文化拥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开始自信地向外界展示和传播自己的文化。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广中国文化产业、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中国逐渐获得了更多国家和民族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文化自信并不等同于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和实力的过程。
文化自强要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自信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自身文化的创新、提升和发展。
这包括提倡创新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等,以实现文化的永续传承和发展。
文化自强不仅是中国个体的追求,也是全球文明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自强能够让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能够在文明交流中保持独立和自主性,同时又能够借鉴他人之长,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因此,文化自强的实现需要每个国家和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只有当每个国家都能够实现文化自强,世界上的文明多样性才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
通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繁荣的世界。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一)引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是指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思考和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
文化自信是指中国人在与其他国家和文化交流中,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心,能够坚定地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文化自强是指中国人通过努力学习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独特性。
(二)提升文化自觉1.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是提升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历史遗址等途径来增加对历史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
2.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选择学习一门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音乐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提升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
我们应该关注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积极投入到文物修复等活动中,保护好传统的文化遗产,为后代储备文化资源。
通过这样的行动,彰显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之心,增强文化自觉。
4.重视经典阅读经典著作是文化的精髓,是提升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著作,如《诗经》、《论语》等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
(三)增强文化自信1.了解其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通过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能够有自信心去展示和传播自己的文化。
2.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文稿/2010.17三、文化自强:方向、目标与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
“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
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
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研究解决好自强之魂、自强之路、自强之本、自强之源、自强之翼等问题。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
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4文稿/2010.17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
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追求的过程。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
首先,文化自觉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国家面临着文化冲击和文化认同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审视和认知,建立起对自身文化的自觉。
这就需要反思和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只有经历了文化自觉的过程,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才能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自我认知,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其次,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信和自豪感。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延伸和深化,它涉及到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自豪和自爱。
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更是对现代文化的创造和创新。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自信而不自卑,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和影响国际文化话语权。
文化自信可以激发人们创造创新的活力和勇气,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文化自强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文化实力的过程。
文化自强强调的是文化创新、文化竞争力和文化独立性。
一个拥有文化自强意识的国家或民族会更加重视培养人才,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并且鼓励文化创新和创造。
通过文化自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的现实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但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进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建设,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中国还需要通过文化自强,加大对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投入,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中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中)——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云杉(文章来源:红旗文稿)二、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1.不忘本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
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
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从远古时代到封建时代,再从被殖民统治到新中国成立,最后从改革开放到19大顺利召开。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已在世界的舞台占据一席之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此,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让文化“留下来”。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洋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节”作为我国无形的软文化,正不断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过“春节”,跑到国外去度假。
那本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到处走亲访友去拜岁,然而却不断遭到国人的排斥。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春节”夹杂着太多的人情关系,因而不愿意“过春节”。
而面对国外的新年——“圣诞节”,国人却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感,到处购置圣诞树、圣诞帽、圣诞礼物等等。
对外国文化的喜爱已经远远超过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街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而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一片凄凉,对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
始终如一文化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使文化“跑过来”。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的秉持本民族的文化,始终如一文化的自信心。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钟爱,正像she歌词中唱的歌:“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而中国的文字做为几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的中华杰出的传统无形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闪烁发彩。
到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随处可见的外国人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跑过来”的寓意。
当初,微博的热门话题“外国人疯迷孔子的儒家学说”,对此中国的留学生至了国外,也分担起至了文化的传播者,不断教授外国人关于中国的“儒家学说”;关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关于中国的各种节日。
许多的留学生还则表示,从来不曾想要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站上世界的舞台并世界所拒绝接受,这就是做为中国人的自豪。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
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在当今世界互联互通、文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这不仅是对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中与他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将从历史传承、文化创新、民族凝聚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首先,历史传承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要的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和研究自己的文化遗产。
通过重视和保护文物,修复古建筑,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文化研究和教育,使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等活动,让老百姓亲身体验和感受国家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都要面临文化冲击和文化竞争。
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通过创新符合本国国情和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实自己的文化,推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互鉴,增加国家的文化自信。
此外,民族凝聚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民族共同认同和凝聚力的基础上的。
要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加强民族教育,推动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融合,培养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多元民族文化的协调机制,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上推动民族团结,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
总之,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是当代每个国家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历史传承、文化创新、民族凝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只有深入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凝聚民族力量,国家才能在全球化时代中站稳脚跟,实现文化自强。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积极参与的事业。
文化自觉是指每个人都要从自身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出发,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不仅要有自信,还要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借鉴其他优秀的文化。
以下是我从自身经历和思考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首先,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有创新意识。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但不代表我们应该停留在过去,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文化成果。
我们要积极参与当代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领域的创作,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
其次,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有历史的自觉。
只有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够真正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我国独特的财富,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固根基、鉴前行,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中。
同时,我们也要对历史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和反思,不回避历史的痛苦和错误,以此来真正认清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存在状态。
再次,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有文明的意识。
我们应该以文明为准绳,做到自己文明、他人文明、社会文明、国家文明。
传统的美德和公共道德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守规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仁爱、诚信、礼貌等。
只有在彼此尊重和友好交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最后,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
当今世界已经趋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日益增多。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仅要自强不息,更要放眼世界,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我们要敞开心扉,主动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并包容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
只有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作者:金海燕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9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阔步走向理想的文化自强。
一、提高文化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民族、国家、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文化自觉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
纵观中国的历史,由于近代国人饱尝屈辱,国人对这段2000多年的“文明史”进行了反省和批判,对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革命”。
应该承认,这是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一次觉醒。
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文化社会价值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对先进文化的选择还处于朦胧探索阶段,缺乏本质的认识,也就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文化自觉才真正得以显现。
从1921年7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首次把一个政党的本质同先进文化融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崛起的价值所在。
这标志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了一种文化自觉。
放眼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最大的特性品质就是靠文化自觉来引领前进方向,并且使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正是紧紧依靠这种文化自觉,党才能始终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也正是紧紧依靠这种文化自觉,党才能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文化新辉煌心得体会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文化新辉煌心得体会文化自信,是一种自觉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在面对外部文化冲击的时候,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和活力,才能够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对自身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文化自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传承。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去面对外部文化的冲击,才能够在文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自信的推进,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学经典,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也可以让我们在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中更有自信。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不能因为外部文化的冲击而动摇自己的文化信仰。
只有坚定地认同和自信自己的文化,才能在文化的竞争中有所作为。
文化自信还要源于自强精神。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强精神,是很难取得文化成就的。
自强精神意味着永不停歇的追求和进步。
只有不断地自强不息,才能持续地推进文化自信的进程,才能不断地铸就文化新辉煌。
自强精神不仅仅是个人的品质,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基石。
文化自信和自强精神的结合,是文化新辉煌的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不断弘扬自强精神,才能够让我们的文化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个人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也更加坚定了自信心。
在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中,我能够更加从容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
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
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同志们: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企情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构建广大干部员工精神家园为目标,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凝聚正能量,塑造正形象,更好地引领干部员工聚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提升文化自觉。
深刻把握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又用专门篇章对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进行论述和部署。
国有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国资委曾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强调要发挥好央企建设企业文化的示范和主导作用。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环境,迫切要求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深刻理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
国有企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重任,创造丰硕的文化成果。
一方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必须承担起用文化引领、推动企业发展的责任。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有企业要明确责任担当,把握“根”和“魂”,用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精神家园。
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其一,企业文化是提升战略引领力的核心要素。
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和引领。
一方面,企业战略反映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并形成有效的企业战略。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战略,既可以指导企业制定战略又可以调动全体员工实施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会《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
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以下简称《文化“三自”》),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肤浅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
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
还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这样的认识,对每个人都应当是一种“自意识”而不是“被认同”,并且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认识、深度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讲的高度文化自觉。
第二,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
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
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
如果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砖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
文化大厦建造的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伟大人民。
文化大厦建造的过程,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接力推进。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
其中那些思想觉悟深、创新能力强、文化造诣高的人,就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代表人物和文化大师、文化大家。
诚然,文化发展的历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向前的过程,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有曲折、有断层甚至有毁灭的可能。
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文化进步推动者责任担当的艰巨和使命履行的艰难。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走过了五千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有多少人奉献了青春激情,有多少人饱受了屈辱艰辛,有多少人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
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已经庄严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面貌,重塑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
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疑要表现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
这种责任担当,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担当。
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
对文化的认识、态度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但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背景下,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远远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认清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正确看待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
《文化“三自”》指出: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保持这样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理性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积极借鉴和包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
第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
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有科学的判断,简单明了地讲就是三句话: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
对待自己的文化,那种蔑视传统的看法,那种数典忘祖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的。
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尤其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忘了自己的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一些人只讲孔孟,或者大多讲到两汉唐宋明清文化,而对近现代历史文化、对红色革命文化,却视而不见或少有提及。
其实,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不朽的文化精品,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
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看不到中国文化空前繁荣,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
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第二,要有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
当然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确有过封闭保守的年代,也有过闭关锁国的教训,但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了解、包容吸纳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远胜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傲慢甚至敌视态度。
在这个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包容外来文化的气度和胸怀不会收缩、只会更大。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开放包容,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坚持文化开放,又不能丢掉自己的根本;文化的包容借鉴,还必须是吸纳基础之上的创新再造。
曾经有一种倾向,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似乎主要是对西方文化或者欧美文化。
其实,人类文明多种多样,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除西方文化、欧美文化外,诸如曾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的中东文化、南亚文化,创造过玛雅文明的拉美文化,还有被古人类学家称为人类起源地的非洲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对外来文化关注的视野越广阔,对中华文化补充的养分就越丰厚。
全会《决定》强调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就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
在推进文化开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采撷异域民族文化之精华。
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转化再造、创新创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备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气质,这才是在文化开放中发展中华文化的根本之道。
三、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三自”》对“文化自强”的阐述深刻而又透彻: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