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约车分析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网约车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约车行业也迅速崛起。
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网约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网约车使用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网约车使用频率、使用动机、服务质量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网约车使用频率经统计,52%的被调查者每周均使用网约车,30%的被调查者每月使用2-4次,18%的被调查者使用频率不高。
2. 网约车使用动机我们发现,被调查者使用网约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出行方便:相比传统出租车,网约车预约方便、等待时间短。
(2) 价格透明:网约车价格公开透明,无拼车费用。
(3) 服务品质:网约车司机服务态度好,车辆干净整洁。
(4) 企业口碑:网约车平台具有良好的口碑,用户信任度高。
3. 服务质量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网约车服务质量总体较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司机服务水平不一:部分司机服务态度不好,甚至出现冒用他人车牌的情况。
(2) 等待时间过长:高峰时段网约车供不应求,乘客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四、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网约车在中国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互联网普及率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为网约车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积极支持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3) 生活节奏快:中国人口密度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网约车行业满足了人们快速、便捷出行的需求。
(4) 口碑宣传:网约车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得了用户口碑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
五、结论网约车行业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便捷出行需求的增加,网约车行业将进一步壮大。
然而,为了保障用户的权益,网约车平台需要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
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报告
出行用车 6% 5% 4% 3% 2% 1% 0% 2016年7月 2016年11月 0.5% 2017年3月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二线以下城市 2.1% 4.3% 共享单车 6.0% 5.9% 5.9% 城市渗透率=城市MAU/城市移动互联网用户 出行用车 共享单车
1.5倍
Contents
1
2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情况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格局 共享单车用户行为分析
3
Part One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情况
共享单车整体DAU飙升6.5倍,峰值近600万 共享单车日充值笔数大幅飙升,峰值近100万笔 共享单车二三线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7月起,共享单车时代开启 2017年Q1,整体DAU飙升6.5倍,峰值近600万
68.7%
71.6%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共享单车竞争呈现南摩拜北ofo格局 TOP5城市环比增速ofo均高于摩拜
摩拜 300 250 160% ofo 摩拜环比增速 ofo环比增速 摩拜、ofo MAU(万)&MAU环比增速 280%
200
150 100 -80% 50 0 -200% 40%
2017年3月,北上广深四大城市MAU占比近半 一线城市仍然是共享单车最重要战场
共享单车MAU城市分布
单位:万
2400
2000 1600
20.2%
北京市
上海市 广州市
1200 800 400 0 2016年7月 2016年9月 2016年11月 2017年1月 2017年3月
52.6% 10.3% 8.3% 8.6%
500
摩拜、ofo月新增用户(万) 摩拜 ofo 451.1
围绕网络约车调研报告
围绕网络约车调研报告网络约车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实现个人或企业发布用车需求,并由专业的网约车平台将需求与合适的司机进行匹配,从而实现车辆共享和出行服务。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约车行业蓬勃发展,并在城市出行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网络约车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一、网络约车的背景和现状网络约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用车需求,并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匹配到合适的司机。
相比传统的出租车,网络约车具有价格透明、方便快捷等优势,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目前,中国的网络约车行业主要由滴滴出行和美团打车两大巨头垄断,它们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市场推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网络约车平台,如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等,在局部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网络约车的优点和不足1. 优点:(1)便捷快速: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发布用车需求,而且通常能够快速找到车辆。
(2)价格透明:网络约车平台会根据车型、距离等因素进行计费,用户可以在使用前得知具体的费用,避免了被司机乱要价的问题。
(3)服务质量:网络约车平台通常会对司机进行身份认证,从而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出行服务。
(4)激励机制:网络约车平台通常会对优质司机进行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2. 不足:(1)价格波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网络约车平台会不定期进行打折活动,但这也导致了价格的波动性,有时候价格会相对较高。
(2)司机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网络约车平台对司机进行了一定的认证,但仍然有一些不良司机存在,可能存在一些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
(3)车辆资源不足:在一些繁忙的时段,网络约车平台的车辆资源可能会不足,导致用户等待时间过长。
三、网络约车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约车行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混合出行模式:随着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的兴起,人们在出行时往往会选择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并灵活组合使用,网络约车平台可能也会与其他出行方式进行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出行服务。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网约车是一种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乘客与司机之间匹配并提供上车服务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
二、分类特点网约车可分为以下几类:1.专车:由专门的司机驾驶固定车辆接送乘客,价格较高,服务品质较好。
2.快车:由非平台指定司机及其车辆接送乘客,服务品质次于专车,价格相对较低。
3.顺风车:由闲置车主提供拼车服务,价格最低,但服务品质较难保证。
其特点主要包括:高效便捷、灵活性强、定价透明、安全可控等。
三、产业链网约车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汽车生产厂商、服务提供平台、司机与乘客等纵向方向,以及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地面设施等横向方向。
四、发展历程网约车兴起于2012年左右,最初起源于美国的Uber公司,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提供突破传统出租车的便捷、低价、安全的出行服务。
随着Kakao和Ola存亡竞争和Uber的全球化,这个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2015年,互联网金融盛行,移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热潮迅猛发展,国内网约车行业也迅速崛起。
优步、滴滴和神州等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线上订单、线下服务地图和物流配送体系。
2016年央视联播连续批评网约车超载、安全问题等,导致网约车行业暂停服务,经过调整,一系列管理细则陆续发布。
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和专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发布,此后网约车行业进入规范管理阶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网约车定价应当公开透明,并明确了司机、车辆、运营平台的经营要求。
2.《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强调互联网产业要做大做强,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关于加快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强调,出租汽车行业要在创新、升级、整合等方面发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网约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有助于消费者节省时间和成本。
同时,它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2017年网约车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1. 政策提升进入门槛,“网约车”供给受限 (4)1.1 网约车新政出台,B2C将成主流 (4)1.2 供给端受限,塑造“出租车”巨头 (8)2. 需求刚性,市场容量巨大 (10)2.1 传统出租车牌照13年增幅有限,供不应求 (11)2.2 限牌、限行将成趋势,出租车未来需求更大 (13)3.纯电动+换电模式网约车优势明显 (17)3.1“换电”+“网约车”替代“加油站”+“出租车”是趋势 (17)3.2 发展空间较大,Uber估值已超千亿美金 (19)4. 相关建议 (20)图目录图1 政策鼓励,出租车将打破地方限制成长为全国性企业 (10)图2 02-15年北京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11)图3 02-15年上海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12)图4 02-15年广州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12)图5 02-15年深圳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13)图6 北上广地区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单位:万辆 (14)表目录表1 近期国家持续发布网约车政策 (6)表2 各省市网约车对车辆、驾驶员等的管理细则 (8)表3 一线城市纷纷发布限购、限牌政策 (15)表4 北京、天津、广深地区限号情况 (16)表5 普通燃油出租车以及新能源网约车司机月成本 (18)表6 换电模式网约出租车单车年利润测算 (18)1. 政策提升进入门槛,“网约车”供给受限过去10年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剧增,出租车需求提升;另外我们预判未来10年一线城市限购、限行将向二线城市延伸,公共交通受到鼓励,从而带动出租车新增需求。
而从供给端,各省市出租车规模增量极少,供需矛盾突出;作为出租车增量市场,网约车将逐步渗透,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提升网约车的进入壁垒,B2C模式将取代C2C,从而诞生数家全国性出租车公司。
1.1 网约车新政出台,B2C将成主流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简称,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网约车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网约车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网约车行业现状分析2017年全球网约车用户达到3.38亿人, 预计2021年, 全球网约车用户将达到5.4亿人. 2018年全球网约车市场规模达到613亿美元, 预计2025年全球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80亿美元.在过去3年时间内, 美国市场上网约车服务的使用量大幅增长. 以SecondMeasure为例, 在其2015年的调查中, 仅有6.6%的美国成年受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Lyft、Uber等公司的打车服务;而在2018年底的调查中, 约有3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使用过相关打车应用, 是2015年时的4倍多, 网约车用户基数增长迅速.全球网约车用户数量(百万人)美国网约车服务使用情况中国网约车市场及用户规模稳定增长, 市场仍有一定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民出行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随之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仍将稳定增长, 到2022年时达到5036亿元. 2017年底网约出租车用户达到2.89亿人, 网约专车或快车达到2017-2022年中国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亿元)2016-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情况(亿人)2014年中国网约车行业迎来第一个爆发期, 得益于网约车平台提供的巨额补贴, 网约车的用户规模极速扩张, 增速达到559.40%. 随着补贴力度的减弱, 用户规模的增长回归平稳期. 此外,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 各平台的用户明显减少. 截至2018年12月, 中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0亿, 较2017年底增加4337万, 增长率为15.1%. 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 增长率为40.9%, 用户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40.2%.2015-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统计网约车用户中, 25-30岁的网约车用户比例最高, 占总体用户30.2%, 25-35岁的网约车用户所占比例为50.9%. 网约车用户的年龄区间分布和用户的经济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关, 25-35岁的用户群体消费习惯容易养成且经济实力较好, 成为网约车用户的主力军.2017-201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用户年龄分布情况(单位:%)从城市渗透率来看, 网约车行业的整体城市渗透率接近七成. 其中, 一线城市仍是最大的市场, 渗透率达到83.90%;二线城市渗透率也较高, 为77.40%;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差不多, 在56%左右.网约车行业城市渗透率情况(单位:%)总体而言, 作为新兴行业, 网约车行业依旧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如今网约车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制约和瓶颈. 随着2016年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 网约车市场策马奔腾野蛮生长的日子不再, 新政的实施代表着国家对网约车的监管将逐渐落实, 行业进入新的阶段.二、未来成长空间共享出行领域一级市场投资依然活跃. 2018年共享出行市场一级市场融资总额首次突破400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中国三线以下城市渗透率低,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待挖掘. 目前中国网约车的主要市场集中于一线、二线城市, 渗透率分别为40.1%和17.3%. 相对而言, 三线、四线、五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仍然较低, 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全球网约车企业一级市场融资规模(百万美元)中国不同城市网约车市场渗透率行业政策不断完善, 市场由资本补贴战过渡到服务体验的竞争. 目前中国网约车市场仍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网约车市场相关政策落地, 未来网约车市场将会以质量提升作为主要的竞争方向,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最终, 无人驾驶将成为颠覆行业格局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在线出行市场发展模型三、网约车行业趋势分析在新的发展阶段, 网约车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 服务质量将成为行业新的驱动力. 目前, 网约车行业已经过了飞速增长阶段, 未来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步入拼服务时期. 各大网约车平台需解决在原有基础上强化服务质量, 如网约车安全问题、价格监控问题、司机素质问题等, 以优质的服务保证其服务下活跃用户数的稳定增长.其次, 三四线城市存发展空间. 网约车在发达地区的用户增量不会有太大突破, 盈利模式探索和产品功能丰富也需要一定时间, 因此未来各平台将加大在三四线城市发展. 三四线城市在出行消费升级趋势下, 需求量较为充足, 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第三, 个性服务需求升温. 大众化服务只是市场成长的初始阶段, 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是行业发展必然走向. 逐渐规模化的企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设备, 人才储备和更专业的经营管理, 使个性服务成为可能, 专车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最后, 多维度二次开发将成主要趋势. 网约车市场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 企业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多元业务拓展对用户资源进行多维度二次开发. 在资源整合方面, 网约车平台接入铁路订票系统, 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模式;网约车企业与旅行、招聘等企业合作, 分享客户资源进行跨界营销推广. 在业态衍生方面, 如摩拜与滴滴平台延伸共享理念, 分别发力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美团跨界入局网约车市场, 重拾补贴策略;易到多元化布局接入出租车业务.。
网约车市场调研报告
网约车市场调研报告【正文】一、引言网约车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的网约车市场进行调研,并从多个角度对其发展进行分析。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网约车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2017年至今,该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
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滴滴出行、优步、神州专车等企业所主导。
这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市场垄断的态势。
三、用户需求分析1. 出行需求多样性网约车市场受益于其便捷、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有些人需要长途出行,有些人则需要短途接送,网约车提供了个性化的出行选择。
2. 安全与信任用户对网约车司机的安全和信任度有较高的要求。
调研显示,安全问题是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约车平台需要加强对司机背景核查、车辆安全检查等方面的管理。
四、发展前景与挑战1.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网约车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例如,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约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2. 市场监管及合规问题由于网约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市场监管及合规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为行业创造健康、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五、发展策略建议1. 优化用户体验网约车平台应加大投入,提升用户体验,包括提高服务品质、改进APP功能等。
同时,通过建立用户评价机制,增加用户参与度,提高用户满意度。
2. 促进行业规范化政府部门应加强与网约车平台的合作,建立行业规范,并对平台进行严格的审查。
对于违规操作和欺诈行为,政府应及时采取行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六、结论网约车市场作为新兴的出行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规范化等措施,网约车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提升用户出行体验。
网约车平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网约车平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
本文将对网约车平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发展潜力。
一、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出行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出租车服务存在着价格贵、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而网约车平台提供的便捷、舒适、低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据统计数据显示,网约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
二、竞争对手分析当前,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滴滴、Uber等知名平台。
这些平台在市场占有率、服务质量、营销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三、技术支持分析网约车平台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实时定位、预约服务、支付结算等功能。
技术的支持为平台的运营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了用户体验和出行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网约车平台的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四、政策法规分析政府对网约车行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资质准入、服务规范、安全保障等要求。
平台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户权益,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的政策扶持也为网约车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市场前景展望综合以上分析,网约车平台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约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平台可以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网约车平台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技术支持和政策环境,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可行性。
平台可以在不断完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约车行业也迅速崛起。
网约车行业通过使用互联网平台,将乘客和司机进行匹配,实现便捷的出行服务。
本文将对网约车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消费者对出行方式的需求变化。
传统出租车存在司机不愿接单、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而网约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快捷的出行方式。
消费者通过手机APP
就可以轻松叫车,而且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和司机评价等信息,提高了出行的可预期性和安全性。
其次,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也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约车平台能够将用户和司机进行精确匹配,并实时追踪车辆位置等信息。
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使得网约车平台能够更好地管理用户和司机的评价,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然而,网约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由于网约车行业的崛起相对较快,法律法规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司机没有相关从业资格证明等。
其次是竞争的激烈。
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很多企业都进入了网约车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消费者对出行方式的需求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然而,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竞争激烈。
未来,网约车行业有望进一步发
展壮大,但企业需要解决好以上问题,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获得长期发展。
网约车调研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网约车行业在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为了更深入了解网约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对网约车调研报告进行了一项详细的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网约车行业近年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
在用户调研方面,网约车的用户整体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的特点,他们更加注重运输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大多数来自于城市的下岗人员和年轻人,他们通过网约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调研报告中,我们也对网约车服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其中,安全问题是用户和司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另外,网约车市场也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网约车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加强监管和管理。
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时,调研报告指出,网约车行业将会朝着智能化、多元化、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前进。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网约车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和机遇。
总的来说,网约车调研报告对该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客观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网约车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网约车行业可以
更好的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为城市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网约车调研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便捷出行的需求增加,网约车行业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网约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市场概况1. 行业发展历程网约车行业起源于美国,随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在中国,网约车行业经历了初期的试点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目前,网约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已超过xxx亿元,用户数量超过xxx万人。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监管压力。
三、用户需求分析1. 便捷性需求用户选择网约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便捷性。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叫车,无需等待和排队。
此外,网约车还提供多种支付方式,方便用户结算。
2. 安全性需求在网约车行业,用户对安全性的关注度较高。
用户期望能够通过平台对司机进行实名认证,并提供实时定位和行车轨迹等信息,以确保行程的安全。
3. 价格合理性需求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他们希望网约车的价格相对出租车更具竞争力。
此外,用户还期望能够通过积分、优惠券等方式享受更多的优惠。
四、市场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中国网约车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竞争对手,如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等。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推陈出新,争夺市场份额。
2. 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价格策略、市场推广等都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五、政策与监管1. 政府监管随着网约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政府希望通过规范行业秩序、加强安全管理等方式,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政策影响政策对网约车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政策的出台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政策也可能影响用户对网约车的使用习惯和态度。
网约车调查报告
网约车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网约车行业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对网约车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报告,探讨其优势和问题。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涵盖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人群。
二、受访者出行习惯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使用过网约车服务,其中有近70%的人表示每周会使用1-3次网约车。
受访者使用网约车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便利、价格透明以及车辆清洁等。
三、受访者对网约车服务的满意度在对网约车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对司机的服务态度满意,约80%的受访者对车辆的整洁度和行驶安全性表示满意,但也有约20%的人对网约车的价格感到不满意。
四、受访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调查中,一些受访者提出了对网约车服务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价格波动大,希望能够更加透明和稳定。
2.部分车辆整洁度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对车辆的检查力度。
3.部分司机服务态度不佳,建议增加对司机的培训和监督力度。
4.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出行场景下的定制化服务,如接送机、接送孩子等。
五、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出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约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网约车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六、结论综上所述,网约车行业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受访者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希望相关企业能够根据受访者的建议进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出行体验。
网约车调研报告
网约车调研报告网约车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约车市场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网约车作为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价格透明、方便快捷、服务质量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网约车市场的调研,了解网约车的发展现状,为网约车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通过对网约车用户的访谈调查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获取网约车市场的相关信息。
三、网约车用户的特征与需求1.用户特征:网约车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城市白领和学生群体。
这部分人群普遍对互联网技术接受度高,更愿意尝试新兴的服务。
2.用户需求:网约车用户普遍对于交通工具的价格、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他们希望通过网约车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舒适、安全、及时的交通服务。
四、网约车市场情况1.平台竞争: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主要由滴滴、美团和神州专车等平台竞争。
滴滴作为市场的领导者,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广泛的服务网络,美团则通过打车服务与其他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2.市场发展:网约车市场在城市之间的覆盖率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城乡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约车代替传统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工具。
五、网约车市场存在的问题1.定价不透明:由于网约车市场的价格由运力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波动比较大,用户难以预测出行成本,体验不佳。
2.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网约车司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司机服务态度差,甚至存在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用户的出行体验。
3.安全隐患:一些网约车平台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司机背景未经审查、乘客隐私保护问题等,需要加强监管。
六、网约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建议1.市场竞争:网约车市场将进一步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平台之间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服务优化力度,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2.定价透明:网约车平台应加强与运力供应商的合作,制定透明的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波动过大,让用户更加放心。
3.司机素质培训:网约车平台应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加强对司机的监管,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舒适。
网约车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网约车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市场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本次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网约车市场的发展情况、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行业内的竞争格局。
调查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二、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状况网约车市场自问世以来,迅速崛起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调查数据显示,网约车的用户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一些发达地区。
他们主要被年轻人和商务人士所接受,原因在于网约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此外,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网约车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消费者对网约车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消费者选择网约车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便利性,随时随地叫到车辆并且舒适安全;二是价格相对较低,比起传统出租车具有一定的优势;三是服务质量,网约车司机更多的是经过专业培训,较为专业和礼貌。
四、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网约车平台有三家,它们多年来一直在市场上争夺份额。
虽然在服务品质和用户口碑上都各有优劣,但整体而言,这三家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此外,近年来市场上还涌现出了一些新兴的网约车平台,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
五、网约车市场的创新和发展趋势网约车市场始终保持着不断创新和变革的态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概念也逐渐应用于网约车行业。
这些创新为网约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
同时,政府对网约车行业的政策监管也在不断完善,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
六、网约车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网约车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不合规的网约车平台或私家车司机存在着安全隐患,给消费者带来一定风险;另一方面,网约车行业的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司机收入低、工作压力大。
此外,部分市民也对网约车的资费不满,认为存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网约车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产业链中游
网约车平台在产业链中不仅承担了连接司机与乘客的中介职能,还通过服务模式、 数据计算系统、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支付手段改变城市交通出行领域的参与主体、 服务方式、业务管理、支付方式等环节。网约车平台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 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根据路线最优原则接单,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的资源与 时间。现阶段,滴滴出行是网约车行业的龙头企业,领先优势明显。但随着合规化 的深入,滴滴出行面临挑战逐渐加大,新兴的C2C平台采用低佣金、补贴策略分流 网约车司机和用户,重资产打造的B2C平台通过全面合规化抢占市场,上游车辆工 具提供商通过自有车辆切入网约专车细分市场,各类企业将继续激烈竞争,试图撼 动滴滴出行的龙头位置,重构市场格局。
城镇化加剧城市出行系统运营压力
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加剧了农村至城镇的人口流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城镇人口从2014年7.4亿增长至2018年的8.3亿,年复合增长率超50%,预计到2023 年超9亿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为公共交通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北京为例, 截至2018年,北京市总人口达2,154.2万人,北京地铁工作日日客运量为1,000万人 次,公交工作日日客运量为1,200万人次,即使公共交通满负荷运载,仍不能解决居 民出行困难的问题。
3
4
驱动力
资本介入驱动行业发展、城镇化加剧城市出行系统运营压力、 优质出行方式市场空缺大、新能源汽车助力行业更新换代等是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新能源汽车助力行业更新换代
新能源化是网约车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将助力网约车行业 的升级换代。从网约车企业层面而言,新能源汽车污染少、噪声小、节能环保,更 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因此各地方政府陆续鼓励或强制出行领域的交通工具使用 新能源汽车,如部分城市采用限制燃油车牌照颁发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众多 城市则直接规定新注册为网约车的车辆必须为新能源汽车。而车辆合规是网约车行 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投产使用,将有利于网约车企业规避发展受 限的条件。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购入成本较低、保养费用较燃油车低、维修更便捷 ,有利于节省网约车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460.29
591.60
272.48
2017
2018
2019F
2020F
品质化出行受到用户青睐,活跃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 2018年,网约车安全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了全民议题,品质出行因其更高的服务和监管标准受到用户青睐。 • 2018年初至年尾,品质出行主流平台月平均活跃用户体量由404.6万攀升至731.3万,增长超80%。 • 2019年,年初各地网约车监管政策相继落实,活跃用户量明显回落,春节过后缓慢提升,截至5月较2月低点增长约7%。
• Analysys易观分析,2018年移动出行整体市场交易规模达3,112.77亿元,其中,专快车领域占比最高,达71.48%。 • 2015-2018年整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50.01%;2019年政策原因预计小幅收缩,2020年恢复增速。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2018.07 2018.08 2018.09 2018.10 2018.11 2018.12 2019.01 2019.02 2019.03 2019.04
• 70%女性精英
人士出行更关 注安全
70%
晚7点后女性出行安全系数低,女性偏好选择专车服务降低出行风险
• 基于2018年女性出行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统计,19-21时为安全系数最低的时间段,危机事件发生率占整体17%。 • 品质出行平台首汽约车数据显示63.22%的夜间订单来自女性用户。 • Analysys易观认为,更多女性用户出于安全考虑而更偏向于选择专车出行,从而降低夜间出行的风险(如暴力事件)。
专业化促使品质出行衍生出更多服务和产品
服务更专业
2017年共享专车行业滴滴和神州分析报告
2017年共享专车行业滴滴和神州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黑专车:创新or马甲 (8)二、共享专车一出,交通出行重构 (10)1、专车前世篇:站在打车软件的肩膀之上 (11)(1)打车软件、专车软件、专车分类辨析 (11)①专车软件和打车软件具有相同的服务流程/技术基础 (12)②传统出行的痛点及专车/打车软件解决方式 (12)(2)整合运力,打车软件引流,专车应用站在巨人肩膀上 (15)①国际市场:专车鼻祖Uber诞生 (15)②国内市场:滴滴快的随后跟上 (16)(3)驱动因素:解决行业痛点,三方共赢 (18)①供给端:出租车运力不足 (18)②需求端:更好的用户体验+更灵活的司机端 (19)1)技术驱动,响应快速支付便捷 (19)2)用户分类精确 (20)3)服务优质 (20)4)对司机收取较低,模式扩张迅速 (21)③社会端:共享经济理念驱动 (21)1)共享理念推动购车向专车转变 (21)2)私家车外溢加入到共享团队中 (22)2、专车新生篇:引产业链重塑,共享6000亿+市场空间 (22)(1)新型交通出行产业链,解决供给瓶颈 (22)(2)潜在市场广阔,共享6000亿+市场空间 (24)(3)出行大数据:高频、高客单价、高用户量 (27)①专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用户规模3.36亿 (27)②滴滴出行遥遥领先,一家独大 (28)③服务使用最高的是出租车约车、专车、租车 (28)④专车和拼车以一线城市为主 (29)3、专车政策篇:政策博弈过山车 (30)(1)从抵制到默许,正式合法化,又将趋于严格 (30)①专车变“黑车”,受各方抵制 (30)②政策松绑期,逐渐认同专车 (30)③正式获合法地位 (31)④合法后的尴尬,地方又限制 (31)(2)新规细则:对司机、乘客及平台影响相对中性 (33)三、专车市场玩家:共享or出租 (36)1、从三足鼎立到一骑绝尘,资本大佬左右格局 (36)(1)竞争格局:从战国七雄到双雄争霸,从三足鼎立如今一骑绝尘 (36)(2)烧钱补贴获客,抢占市场流量 (37)(3)资本助力左右市场格局 (39)2、四大专车平台对比 (41)(1)市场定位:中高端市场滴滴神州分庭抗礼,Uber、易到多为普通业务 (42)(2)股东比较:互联网大佬、国企、民企夹持博弈 (43)①支付宝和微信所带来的流量和用户基础 (43)②资金优势 (44)③互联网基因 (44)(3)管理层背景:各有千秋,滴滴更接地气、更近资本市场 (44)(4)商业模式:B2C还是C2C,核心为车辆与司机来源 (46)①C2C和B2C两种商业模式 (47)②核心在于专车公司的车辆与司机来源 (47)③没有特大的利好,也无实际的利空 (48)(5)盈利模式:烧钱补贴已经是过去时 (50)①拼血本养韭菜,补贴已是过去式 (50)②C2C和B2C两种盈利模式 (50)③专车是入口,未来更多盈利模式 (51)1)大数据的采集是重头戏 (52)2)打通各行各业 (52)(6)用户体验:滴滴、易到方便快捷,神州重质量 (53)3、差异化使得神州专车与滴滴出行的分庭抗礼成为可能 (54)四、专车模式:C2C和B2C (55)1、C2C已被证明,占主流地位 (55)(1)全球的专车平台如雨后春笋 (55)(2)专车全球估值数据屡创新高 (57)(3)共享专车业的跨国“星空联盟”开始出现 (59)2、B2C的后起之秀:以神州专车为例 (61)(1)目前财务表现:尚未盈利 (61)①目前亏损的原因 (62)②未来看点 (63)(2)商业模式可行,盈利指日可待期 (63)①GMV (64)②折扣率 (64)③司机薪酬、租车费 (65)④燃油费 (65)(3)但规模扩张难度较大,开辟U+及第二战场形成生态闭环规模扩张难度较大66①U+平台切入共享C2C领域 (67)②开辟第二战场:汽车电商+汽车金融形成生态闭环 (67)3、C2C与B2C之辩,专车的淘宝京东之争 (69)(1)专车领域的淘宝:滴滴Uber (70)①平台模式大流量,成本规模效应优势 (70)②高佣金比例模式难以持续 (71)③监管问题:难以执行标准化服务 (71)(2)专车领域的京东:神州专车 (72)①以重资产起家,统一监管服务优质 (72)②涉足汽车领域全生态 (72)五、资本大佬背后博弈,孵化一只独立的独角兽 (74)1、合并背后是资本的博弈 (74)2、争夺流量大蛋糕,却成就不靠谱的买卖 (75)(1)数据流量之争 (75)(2)移动支付之战 (76)3、滴滴出行背靠BAT自建立生态体系终成500亿美金独角兽 (77)六、共享出行,未来无限畅想 (78)1、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未来无限可能 (78)(1)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 (78)(2)无人驾驶或深度影响共享出行领域 (81)①Uber的野心:颠覆私家车 (82)②百度转向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82)③无人驾驶汽车未来可能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选择 (83)2、交通+共享出行:或延伸至所有交通工具 (83)(1)滴滴已切入的出行领域 (83)(2)未来或能集齐所有交通工具 (84)3、物流+共享出行:切入快递大蛋糕 (84)(1)共享出行的跨界模式 (84)(2)物流+共享出行 (85)七、专车公司分析 (86)1、滴滴:过关斩将一家独大 (86)(1)规模、用户体量庞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87)(2)资本力量雄厚,服务模式多元化 (87)(3)滴滴里程碑 (88)2、Uber:专车鼻祖来华水土不服 (89)(1)兼职变全职 (90)(2)国内市场竞争激烈,Uber夹缝中生存 (90)(3)界面不够本土化 (91)3、神州:B2C模式的异军突起 (91)(1)B2C模式的异军突起 (92)(2)资本雄厚,背靠大树好乘凉 (92)(3)抵抗政策风险能力较强 (93)4、易到: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背后的乐视是硬伤 (93)(1)租车业的携程 (94)(2)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95)5、首汽:背靠国企,传统出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 (95)6、专车产业链企业一览 (98)共享专车一出,交通出行重构,共享6000亿+市场空间。
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约车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人们通过手机APP便可快捷地叫到一辆车,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行业格局的不断变化。
二、行业现状目前,网约车市场上主要有滴滴出行、美团打车、首汽约车等几家大型平台。
它们积累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司机加入。
网约车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竞争对手分析滴滴出行是目前网约车行业中最大的玩家,其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均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滴滴出行在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方面一直占据领先地位。
与之相比,美团打车、首汽约车等追赶者也在不断努力发展,力图与滴滴分享市场。
四、市场份额分析对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必须关注各家平台的市场份额。
以滴滴出行为例,其市场份额远远超过50%,远远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虽然近年来一些新兴平台也崛起,但它们的市场份额与滴滴仍有较大差距。
五、用户需求研究在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的背后,用户需求的变化对行业格局也有重要影响。
越来越多的用户注重出行的方便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因此,竞争对手需要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价格和提高车辆品质来满足用户需求。
六、市场创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个竞争对手都在市场创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滴滴出行推出了顺风车、代驾等多个业务板块,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其他竞争对手也通过推出新的优惠活动、开放平台等方式来吸引用户。
七、合作与分歧网约车行业中,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合作与分歧。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家平台之间进行了多种合作,共同应对政策风险和行业挑战。
然而,也存在着竞争对手间的矛盾和分歧,这主要表现在抢夺市场份额和司机资源方面。
八、政策影响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影响。
不同地区对网约车行业的规定和管理方式存在差异,这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竞争对手需要了解政策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出版正文目录1、政策提升进入门槛,“网约车”供给受限 (3)1.1、网约车新政出台,B2C 将成主流 (3)1.2、供给端受限,塑造“出租车”巨头 (6)2、需求刚性,市场容量巨大 (8)2.1、传统出租车牌照13 年增幅有限,供不应求 (8)2.2、限牌、限行将成趋势,出租车未来需求更大 (10)3、纯电动+换电模式网约车优势明显 (13)3.1、“换电”+“网约车”替代“加油站”+“出租车”是趋势 (13)3.2、发展空间较大,Uber 估值已超千亿美金 (14)4、投资策略 (15)图表目录图表 1:近期国家持续发布网约车政策 (4)图表 2:各省市网约车对车辆、驾驶员等的管理细则 (6)图表 3:政策鼓励,出租车将打破地方限制成长为全国性企业 (7)图表 4:02-15 年北京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8)图表 5:02-15 年上海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9)图表 6:02-15 年广州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9)图表 7:02-15 年深圳市出租车数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10)图表 8:北上广地区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单位:万辆 (10)图表 9:一线城市纷纷发布限购、限牌政策 (11)图表 10:北京、天津、广深地区限号情况 (12)图表 11:普通燃油出租车以及新能源网约车司机月成本 (14)图表 12:换电模式网约出租车单车年利润测算 (14)02-15 年出租车供给增长不明显。
过去十三年北上广深等地出租车数量增幅极为有限,而人口规模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非常明显。
其中北京、上海出租车数量十三年仅分别增加9%、4%,而人口规模分别增加53%、49%,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289%、276%。
出租车供给端有限的同时,人口以及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带动需求的提升,北京、上海万人出租车保有量由02 年的43 辆、29 辆下降到15 年的31 辆、21 辆,出租车供需不均衡性逐渐提升。
限牌、限购带动出租车需求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飙升,至2015 年为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私家车保有量增长至439 万辆、208 万辆、1292 万辆、977 万辆,过去13 年增幅分别为4.4 倍、13.2 倍、8.7 倍以及17.6 倍。
伴随而来的是道路拥堵、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消耗等问题。
我们预判未来10 年限牌限购将由一线城市延伸到二三线城市,人口流动将更多依靠公共交通,出租车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网约车新政,有望塑造全国性出租车巨头。
近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交运部等数次发文,规范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同时给予其合法身份,同时鼓励网约车平台、传统出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吸收入股等方式发展网络预约出租车。
预判网约车将由过去C2C 模式向B2C 模式转变,类似“共享单车”行业,将涌现出数个“网约车”龙头,同时该模式将给予众多车企走出地方性局限,成长为全国性出租车集团的机会。
“换电”+“网约车”替代“加油站”+“出租车”。
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出租车讲求“效率”为先的情况下,“换电”模式将成为该领域发展趋势。
能源供给环节,以“换电”模式替代传统出租车“加油站”模式,以“网约车”替代“出租车”将掀起公共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最终整个行业分享的将是油电价差的超额利润,同时包括牌照以及差异化服务利润,行业盈利空间刚性存在。
新能源网约车优势明显。
相比传统燃油出租车,纯电动+换电模式可充分利用电动运营成本低的优势。
以时空ER30 网约出租车为例,根据我们的测算,相比传统燃油出租车司机每月8850 元的综合成本,新能源网约车仅需6400 元/月,综合成本下降近30%。
而对于时空参与的约车平台,换电年化利润5760 元,而车辆租赁等利润4500 元,单车年化利润可达1.03 万。
1、政策提升进入门槛,“网约车”供给受限过去10 年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剧增,出租车需求提升;另外预判未来10 年一线城市限购、限行将向二线城市延伸,公共交通受到鼓励,从而带动出租车新增需求。
而从供给端,各省市出租车规模增量极少,供需矛盾突出;作为出租车增量市场,网约车将逐步渗透,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提升网约车的进入壁垒,B2C模式将取代C2C,从而诞生数家全国性出租车公司。
1.1、网约车新政出台,B2C 将成主流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简称,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传统出租汽车重新定义为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车与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获得顾客的方式是对顾客在互联网上发布的需求信息进行接单,而不是在街道巡游;使用方式类似通常所用的滴滴打车,只不过是接单方将由传统出租车公司变更为网约车平台企业。
2016 年7 月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将互联网专车纳入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16 年7 月27 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 部委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按照高品质、差异化经营的原则,确立发展定位,有序发展网约车,并提出,各地应因地施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政策规定:从事网约车的驾驶员需与网约车经营者签订劳动合同,车辆、驾驶员等均有相关规定,需要具备“专业”的司机+“实体”的出租车公司+“专业”的出租车车辆方可经营;网约车经营者应当在取得相应《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企业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主管部门申请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由此原来依靠“滴滴”等软件的私营专车司机将逐渐减少,“网约车”企业化公司将陆续诞生。
近半年网约车政策的频繁出台首先是为了规范网约车,设臵司机门槛、车辆门槛等,确保司机信息以及车辆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乘客的权益、乘车安全、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网约车合法化后,为老百姓提供多样的选择,减少打车难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此外,规范发展的网约车,有利于其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网约车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图表 1:近期国家持续发布网约车政策随后几个月内,各地纷纷出台网约车地方实施细则。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16年12 月30 日,全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大连、成都、厦门、福州、广州、合肥、深圳、青岛等42 个城市正式发布了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另外还有140 余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
车辆的具体准入标准由地方制定,各地相继出台的地方性网络预约出租车管理办法中,大多着眼于车辆注册地、轴距、排量、车长宽高、购臵价格等方面,对于从业车辆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如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规定网约车排量需大于1.8L,轴距大于2650 毫米;上海则要求从业车辆轴距大于2650 毫米;苏州要求购臵价格大于12 万元;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若干城市轴距标准有所放宽,如深圳对于新能源车辆放宽轴距要求50 毫米,但对纯电动续航里程有所要求,如苏州、杭州、厦门等城市均规定纯电动续航里程须达到250KM,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达到50KM。
车辆进行网约车运营驾驶员的准入标准则着眼于司机是否有本地户籍、本地居住证、本地驾照等方面,向交运主管部门申请后并考核合格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图表 2:各省市网约车对车辆、驾驶员等的管理细则1.2、供给端受限,塑造“出租车”巨头按照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根据经营区域向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首次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而对于平台至关重要的互联网平台信息数据交互能力和电子支付的线上服务能力由注册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商同级通信、公安、税务、网信、人民银行等部门审核认定,结果全国有效。
即目前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属地审批、资质通用、异地再审”的牌照管理方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平台在网约车经营中的角色界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仅提供信息撮合匹配服务,还直接组织车辆运营、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服务价格、制定服务标准、决定收益分配、实施驾驶员管理和服务评价等,是客运服务承运人,需要承担承运人责任。
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则由地方出租车主管部门管理,合法运营须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中央及地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网约车运营的合法化,对于网约车平台资质的联合认定以及网约车平台的审批构建行业壁垒:1)平台的信息安全、数据能力、营业地机构人员设臵等规定门槛较高。
2)运营车辆门槛较高,燃油车中,A 级轿车及部分 B 级车辆无法达到地方对于轴距、排量等要求;新能源汽车标准有所降低,但仍较为严格,在1-9 批免征购臵税目录车型中的275 款乘用车中,符合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250KM 的仅有45 款,而轴距要求则将A 级及以下乘用车拒之门外,中型车甚至中大型车才能满足运营标准要求。
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巡游车经营者、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以下称网约车平台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吸收入股等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经营,实现新老业态融合发展。
鼓励巡游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
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电召服务方式提供运营服务,推广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方便公众乘车。
鼓励个体经营者共同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实行组织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鼓励经营者加强品牌建设,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质量承诺,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供高品质服务。
出租车企及上市公司以地方性为主,过去10 多年均未打破地域性限制,网约车时代的来临给予众多车企成长为全国性出租车集团的机会。
图表 3:政策鼓励,出租车将打破地方限制成长为全国性企业2、需求刚性,市场容量巨大过去10 几年主要城市出租车牌照数量增速均远小于人口增速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出租车牌照受限明显,供给不足;而私家车大力发展导致交通、环保等问题严重,限牌、限号由一线转至二线,未来10 年公共交通需求将大力发展,出租车需求刚性,市场容量巨大,给予“网约车”绝佳的发展机遇。
2.1、传统出租车牌照13 年增幅有限,供不应求统计了2002 年至2015 年北上广深地区出租车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数量,发现过去13 年四大省市出租车数量增幅极为有限,而人口规模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