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9章PPT课件
工程热力学课件完整版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2、正确理解理想气体比热容的概念,熟练应用比热容计算理想 气体热力学能、焓、熵及过程热量; 3、掌握有关理想气体的术语及其意义; 4、掌握理想气体发生过程; 5、了解理想气体热力性质图表的结构,并能熟练应用它们获得 理想气体的相关状态参数。
T
不可逆过程的熵增(过程角度)
q
T
0
克劳休斯积分不等式(循环角度)
dsiso 0
孤立系统角度
ds sf sg 非孤立系统角度
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熵的定义
ds qre
T
2. 循环过程的熵
3. 可逆过程的熵变
qre Tds
ds 0,则 q 0 可逆过程中ds 0,则 q 0
dv
q cndT Tds
T s
n
T cn
T ,定容过程 cV
T ,定压过程 cp
4个基本过程中的热量和功的计算
2
2
1、定容过程
w pdv 0 1
wt 1 vdp v( p2 p1)
2、定压过程
qv u cv (T2 T1)
2
w 1 pdv p(v2 v1)
热力学上统一规定:外界向系统传热为正,系统向外界传热为负。
可逆过程的热量
T
1
B
qre = Tds
T
A
2
q
ds qrev
T
S1
S dS S2
q “+”
q “-”
热力循环
功:工质从某一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热力状态后,又回到原来 初态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即封闭的热力过程,简称循环。
工程热力学第8-9章
∂w c =0 ∂p2
p2 = p1 p3 p2 p3 = p1 p2
pm+1 pm
π1 = π2 =⋅⋅⋅ = πi =⋅⋅⋅ = πm = m
第八、 第八、九章 气体压缩及动力循环
优 点:
(1)减小耗功; 减小耗功; 每级功耗相等,利于曲轴平衡; (2)每级功耗相等,利于曲轴平衡; 每级气体进出温度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 (3)每级气体进出温度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 每级排热相同; (4)每级排热相同; 提高容积效率。 (5)提高容积效率。
第八、 第八、九章 气体压缩及动力循环
wC,s h2s − h1 QηC,s = = ′ wC h2 − h1 1 h2 = h1 + h2s − h1
′ ∴wC =
1
QηT =
′ wt,T
ηC,s
(
)
ηC,s
(h
2s
− h1
)
wt,T
′ ∴ wt,T = ηT h3 − h4s
(
h3 − h4 = h3 − h4s
h4 = h3 − ηT h3 − h4s
(
)
)
第八、 第八、九章 气体压缩及动力循环
′ wnet ηi = ′ q1
′ ′ ′ wnet = wt,T − wC = ηT h3 − h4s −
(
)
1
ηCs
(h
2s
− h1
)
′ q1 = h3 − h2 = h3 − h1 −
整理
ηi = ηT ( h3 − h4 ) −
燃烧室 废 气
燃 燃 气 空 气 气 轮 机
第八、 第八、九章 气体压缩及动力循环
(精品)工程热力学(全套467页PPT课件)
我国能源现状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 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 速度。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绪论
工程热力学属于应用科学(工程科学) 的范畴,是工程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工程热力学 是一门研究热能有效利用及 热能和其 它形式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工程热力学所属学科
工
工程热力学
程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热
流体力学 Hydrodynamics
工程热力学是节能的理论基础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一
次 能
热能
源
电能 机械能
问题:下面哪些是热机,哪些不是?
燃气轮机、蒸气机、汽车发动机、燃料电池、制冷机、 发电机、电动机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风 能
燃
水 能
化 学 能
料 电 池
风 车
水 轮 机
水 车
燃 烧
核 能
聚裂 变变
热
生物质
地太 热阳 能能
利 光转 用 热换
大气压(at),毫米汞柱(mmHg),毫米水柱(mmH2O)
1 kPa = 103 Pa
1bar = 105 Pa
换 1 MPa = 106 Pa
算 关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_童钧耕主编)第四版-全书完整课件_第九章
2. cV
定容过程 dv=0
若为理想气体
cV
u T
v
u u(T )
u T
v
du dT
cV
du dT
du
cVdT
cV cV (T ) 温度的函数
7
3. cp
据一般表达式
cp
u T
v
u v
T
第三章 气体和蒸气的性质
Properties of gas and vapor
3-1 理想气体 3-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3-4 饱和状态、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3-5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3-6 水和水蒸气状态参数 3-7 水蒸气图表和图
1
3-1 理想气体
一、理想气体(perfect gas or ideal gas)的基本假设
加热,使温度升高如 t',保持定 值,系统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与之 对应,p变成ps'。
所以 Ts ps 一一对应,只有一个独立变量,即 ts f ps
如
ps
ts 100
4
ps atm ts C
28
t/ ℃ p/ MPa
0
20
50
100
120
0.0 006 112 0.0 023 385 0.0 123 446 0.1 013 325 0. 198 483
20
讨论: 如图:
Tb Tc Td
uab uac uad hab hac had
工程热力学课件
稳态
描述最简单
系统内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均匀态 系统内的状态参数在空间的分布均匀一致
第四节 热力学状态参数
一、常见的状态参数
1、压力 2、温度 3、比容 4、内能 5、焓 6、熵
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状态参数:基本状态参数
热量和功量 ——非状态参数
p
第四节 热力学状态参数
一、常见的状态参数 二、状态参数的特性
一、状态 :系统在某一瞬间所处的宏观状况
二、状态参数 :描述系统宏观状态的物理量
三、平衡态(热力学平衡状态)
热平衡:热力系统的温度均匀一致,且不随时间而变 平衡态
力平衡:热力系统的压力均匀一致,且不随时间而变
平衡态: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力学系统内部工质的温度和
压力到处是均匀一致的且不随时间变化。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 第05章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 水蒸气
第06章 第07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
第08章 第09章 第10章
气体动力循环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湿空气
第01章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工质的概念及应用 第二节 热力学系统 第三节 热力学平衡态 第四节 热力学状态参数 第五节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边界
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动的。 系统与外界通过边界相互作用; 有三种交换:①物质;② 功量;③ 热量
第二节 热力学系统
一、(热力学)系统、外界、边界 二、系统与外界的类型 划分依据:物质、功量、热量交换
1、系统的类型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
《工程热力学》课件
理想气体混合物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理想气体混合物具有加和性、均匀性、 扩散性和完全互溶性等性质。
VS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计算
通过混合物的总压力、总温度和各组分的 摩尔数来计算混合物的各种物理量。
真实气体近似与修正
真实气体的近似
真实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近似为理想气体。
真实气体的修正
由于真实气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需要引入修正系数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 修正。
特点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需要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定律 和公式,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在工程实 践中的应用。
工程热力学的应用领域
能源利用
工程热力学在能源利用领域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火力发电、核 能发电、地热能利用等。
工业过程
工程热力学在工业过程中也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如化工、制冷、 空调、热泵等。
稳态导热问题
稳态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 化的导热过程,其特点是热量传递达到平衡 状态。
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
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
对流换热主要受牛顿冷却公式支配,即物体 表面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热量与物体表面温 度和周围流体温度之间的温差、物体表面积 以及流体性质有关。
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
辐射换热主要遵循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即物体发射的辐射能与物体温度的四次方成
正比,同时也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
传热过程分析与计算方法简介
要点一
传热过程分析
要点二
计算方法简介
传热过程分析主要涉及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 和辐射)及其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物性参数、几何形 状、操作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传热计算方法包括分析法、实验法和数值模拟法。 分析法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传热问题;实验 法需要建立经验或半经验公式;数值模拟法则通过计算机 模拟传热过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工程热力学讲义第9章[1].doc
工程热力学讲义第9章[1].doc第9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基本要求:1.深入理解喷管和扩压管流动中的基本关系式和滞止参数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亚音速、超音速和临界流动的特点。
2.对于工质无论是理想气体或蒸汽,都要熟练掌握渐缩、渐缩渐扩喷管的选型和出口参数、流量等的计算。
理解扩压管的流动特点,会进行热力参数的计算。
3.能应用有摩擦流动计算公式,进行喷管的热力计算。
4.熟练掌握绝热节流的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基本知识点:9.1 绝热流动的基本方程一、稳态稳流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
二、连续性方程由稳态稳流特点, ====m m m .......21const而 vfc m =得:0=-+vdv fdf cdc 该式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与不可逆过程三、绝热稳定流动能量方程sw gdz dcq dh δδ---=221对绝热、不作功、忽略位能的稳定流动过程得:dh cd-=22说明:增速以降低本身储能为代价。
四、定熵过程方程由可逆绝热过程方程 k pv =const得:0=+vdv kpdp五、音速与马赫数音速:微小扰动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
定义式: sp a )(ρ=注意:压力波的传播过程作定熵过程处理。
特别的,对理想气体:kRTa = 只随绝对温度而变马赫数(无因次量):流速与当地音速的比值ac M =M>1,超音速M=1 临界音速 M<1 亚音速9.2 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一、气体流速变化与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对定熵过程,由dh=vdp ,得到:vdpcdc -= 适用于定熵流动过程。
分析:1。
气流速度增加(dc>0),必导致气体的压力下降(dp<0)。
2。
气体速度下降(dc<0),则将导致气体压力的升高(dp>0)。
二、管道截面变化的规律联立vdp cdc -=、连续性方程、可逆绝热过程方程得到:cdc Mfdf )1(2-=分析:对喷管:当M<1,因为dc>0,则喷管截面缩小df<0,称渐缩喷管。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还有一种表述是,自然发生的热传递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系统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演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在能源利用领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避免能源 浪费。例如,在发电厂中,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优化蒸汽轮机的设计和运 行,提高发电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逆性,即自然界的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这意味着自然界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总是向着无序和混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着有序和规则的 方向发展。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还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改造是有限制的,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来无 限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和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0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是: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 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02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系统总能量的变化等于系 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热量和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之和。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和空调技术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实现热量转移和控制的工程技术。
制冷剂的选择
制冷剂是制冷和空调技术中的重要物质,需要具备适当的热力学性质 和环保性能。
制冷循环的类型
制冷循环有多种类型,如压缩式、吸收式和吸附式等,每种类型都有 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空调系统的优化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降低能耗,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如采用变频技术、智能控制等措施。
《工程热力学》课件
空调技术
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热力学密切相关。制冷和 制热循环的原理、空调系统的能效分析以及 室内空气品质的保障等方面均需要热力学的
支持。
热力发电与动力工程
热力发电
热力学在热力发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锅炉、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设备的能效分析和 优化上。通过热力学原理,提高发电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动力工程
热力学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材料科学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而热力学为材料科学提供了材料制备、性能优 化和失效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材料制备过程中,热力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控制材料的相变、结晶和熔融等过程,优化材料的性能 。
在材料性能优化方面,热力学为材料科学家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人们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 等性能,从而改进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范围。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热力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热力学与物理学在研究能量转换和传递方面有 密切联系。物理学中的热学部分为热力学提供 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熵等。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 定律,是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具体 应用。
物理学中的气体动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为热力学 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帮助人们理解热现象 的本质。
高效热能转换与利用技术
高效热能转换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效热能转换与利用技术 成为研究的重点。例如,高效燃气轮机、超临界蒸汽 轮机等高效热能转换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热能利用技术
除了高效热能转换技术外,热能利用技术的进步也是工 程热力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热电转换技术、 热光转换技术等新型热能利用技术,为能源的可持续利 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工程热力学全部课件pptx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 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 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循环
由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闭合路径,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 等。
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
1
能量不能自发地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换为另一种形式。
2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3
能量转换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在数量上保持 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Q = ΔU + W
其中,Δ(mv^2)/2表示系 统动能的变化量;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可表示 为:Q = ΔU + Δ(mv^2)/2 + Δ(mgh) + Δ(mΦ)。
Δ(mgh)表示系统势能的 变化量;
0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 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热力学系统内的不可逆过程总是朝着 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具有加和性
理想气体基本过程
01
等温过程
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温膨胀 和等温压缩
等容过程
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容加热 和等容冷却
03
02
等压过程
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压加热 和等压冷却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如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
04
工程热力学(高教社第四版)课件 第9章2
9-6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用途:航空发动机尖峰电站移动电站大型轮船燃气轮机装置燃气轮机的利用燃气轮机装置简介燃气轮机示意图和理想化(布雷顿循环)23燃烧室工质:数量不变,定比热理想气体2)闭口⇒3)布雷顿循环(Brayton Cycle )图示s12341234布雷顿循环的计算Ts1234吸热量:()1p 32q c T T =−放热量:()2p 41q c T T =−热效率:12241t 1113211w q q q T T q q q T T η−−===−=−−布雷顿循环热效率的计算s1234热效率:t 12111k kp p η−=−⎛⎞⎜⎟⎝⎠循环增压比21p p π=111k kπ−=−πtηktη布雷顿循环净功的计算s1234循环增温比31T T τ=()()324134211111p p p w c T T c T T T T T c T T T T =−−−⎛⎞=−−+⎜⎟⎝⎠净1111k k k kp c T ττππ−−⎛⎞=−−+⎜⎟⎝⎠对净功的影响s123431T T τ=1111k k kkp w c T ττππ−−⎛⎞=−−+⎜⎟⎝⎠净3’4’当不变π不变τw 净但T 3 受材料耐热限制111t k kηπ−=−τ对净功的影响s31T T τ=1111k k kkp w c T ττππ−−⎛⎞=−−+⎜⎟⎝⎠净当不变τ太大πw 净π3T 太小πt ηt ηw 净存在最佳,使最大πw 净111t k kηπ−=−1T最佳增压比(w 净)的求解s1111k k kkp w c T ττππ−−⎛⎞=−−+⎜⎟⎝⎠净令opt π3T 2(1)opt ()k k w πτ−=净1T 0w π∂=∂净最大循环净功()211opt p w c T τ=−9-7 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实际循环s1234压气机:绝热压缩燃气轮机:绝热膨胀2’4’'21c 12h h h h η−=−定义:'34oi 34h h h h η−=−燃气轮机的实际循环的净功Ts12342’4’()()'''314221oi 34cw h h h h h h h h ηη=−−−−=−−净净功吸热量''2113312ch h q h h h h η−=−=−−'21c 12h h h h η−=−'34oi 34h h h h η−=−'21c 12h h h h η−=−燃气轮机的实际循环的热效率s12342’4’1'''111111oik ckk c kw q τηηπητηπ−−−==−−−净t 热效率影响燃气机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因素1'''111111oik ckk c kw q τηηπητηπ−−−==−−−净t·oi ηc η'tη·π一定,τ't η·τ一定,有最佳()'opt t πη·τ()'opt t πη右移和的关系()'opt tπη()'optw π净()'optw π净()'opt tπη()'opt wπ净tητπ受材料耐热限制取最佳()'opttπη有无其它途径2T 4T 4 500o C 1344p T 4>T 2回热一、回热9-8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热效率的措施布雷顿循环回热示意图234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回热器4R2A回热在Ts 图上的表示21344R2R2A回热度2222A R h h h h σ−=−0.6~0.9t t 1w q ηη=>净回简2R 4R 2A压气机间冷的图示23燃气轮机燃烧室间冷器5压气机62’压气机间冷在Ts 图上的表示21342’65AB t 1w q η=净间1234162’256联合工作?压气机间冷热效率的推导A B tA 1A tB 1B t 1A 1B 1A 1B 1A 1B tA tB 1A 1B 1A 1Bw w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ηηηηη++==++=+++净净间tA tBηη>tA tBt ηηη>>间tA tB ηη<tA tB t ηηη<<间tA tBηη=tA tBt ηηη==间间冷+回热示意图3燃气轮机燃烧室间冷器5压气机62’回热器4R 2R间冷+回热在Ts 图上的表示21342’65t t 1w q ηη=>净间+回简4R2R再热示意图23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1燃烧室23’5再热在Ts 图上的表示2133’4’4t t ηη<再简w w >再简5结论:再热+回热示意图123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2回热器燃烧室14R2R53’再热+回热在Ts图上的表示2 133’4’454R2R2t+t11qqηη=−>再回回w w>再+回回再热+间冷+回热示意图1234压气机燃气轮机燃烧室2回热器间冷器燃烧室12R4R结论:再热+间冷+回热在Ts 图上的表示3T s 214t t +1w q ηη=>净再+间+回再回t t t t ηηηη>>>再+间+回再+回回简w w w w >>=再+间+回再+回回简+w w >再+间+回再回2R4R无穷多级的极限情况2 13 4两个等温过程两个等压过程+回热概括性卡诺循环2~3第9章小结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提高热效率的手段:t ηη=简124w 净1’2’0 w=净动力循环的一般规律:热能代价以作功为目的升压是前提加热是手段作功是目的放热是必须顺序不可变步骤不可缺。
工程热力学第九章图文ppt课件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热力比较
Tmax 和 pmax 保持不变
T
3
q2 相等
2p
t
1
q2 q1
1 T2 T1
2m 2v
4
1
q1p q1m q1v
tp tm tv
s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分析循环的步骤:
将简化好的理想可逆循环表示在p-v、T-s图上
对理想循环进行分析计算
计算循环中有关状态点(如最高压力 点、最高温度点)的参数,与外界交换的 热量、功量以及循环热效率或工作系数。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研究目标:
分析以气体为工质的内燃机循环、 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性能,揭示能量利 用的完善程度与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 给出评价和改进这些装置热力性能的方 法与措施。
q2p q2m q2v
T
2p 2m 2v 1
3p 3m 3v 4v
4p4m
tp tm tv
s
q ??Tmax和 1相同,图示 tp ,tm ,t大v 小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工程热力学第九章》PPT课件
令wC 0
pa
pa p1p2
时 wC wC,min
或l
pa p1
p2 pa
h
m
推广:假设m级,那1么2 m p p1 2时 wCwC,min
讨论: m
No
1〕按a〕 i 各级pp耗12 功选相择等各w级C,i 中n间n压1R力gT1,优inn1点:1
有利于曲轴平衡〔总耗功 wC mwC,i 〕
压气机不是动力机,压气机中进展的过程 不是循环
§9–1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
一.工作原理
No
0-1:吸气,气体对外做功
1p-12V:1 压缩,耗外功
2
pdV
12-3:ຫໍສະໝຸດ 气,耗外功 p2V2Image
压气机耗功: 2
Wc p2V2 p1V1 1 pdV
pV
2 1
2 1
pdV
2
1 VdpWt
注意:压气机生产量通常用单位时间里生产气体的标准 立方米表示,不同于进气或排气状态。
二.理论耗功 〔定值比热容、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p2 p1
wc wt 所以wC取决于初、终态及
No
过程特征
1.绝热压缩
wc,s
wt,s
k
k( 1
p2v2
p1v1)
Image
k
k 1
RgT1[(
Image
n1
b〕各缸终温一样 T T1 i n 小于不如此分配时 各缸终温中最高者,有利于润滑油工作及
使可靠性增加。
n
c〕各级散热一样 qi n1cVT 各中冷器散热相等 q中, i cpT
d〕各缸按比例缩小 e〕对提高整机容积效率 v有利
《工程热力学》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9-4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压缩比相同,1-2重合
吸热量相同,q1v q1m q1p
q2v q2m q2 p
tv tm tp
或
T 2v T 2m T 2 p
T 1v T 1m T 1p
tv
tm
tp
二、循环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相同时的比较
放热量相同:
又称萨巴德循环 12 等熵压缩;23 等容吸热; 34 定压吸热;45 等熵膨胀; 51 定容放热
特性参数: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v1
v2 定容增压比(pressure ratio) p3
p2
定压预胀比 (cutoff ratio) v4
v3
反映气缸容积 反映供油规律
热效率
t
wnet q1
t
1
1
1
1
1
(9 7)
讨论:
v1 p3
v2
p2
v4
v3
a)循环1-2’-3’-4’-5-1
压缩比
Tm1 t
b)循环1-2-3”-4”-5-1
定容增压比
Tm1 t
c)循环1-2-3’”-4’”-5-1
定压预胀比
Tm1 t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狄塞尔循环) 柴油机定压加热过程
3-4 等熵膨胀(燃气轮机内) 4-1 定压放热(排气,假想换热器)
热效率ηt
q1 h3 h2
cpm
t3 t2
T3 T2
cp
T3 T2
q2
h4
h1
c pm
t4 t1
T4 T1
cp T4 T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s power cycles
? ★ “既生瑜何生亮”——汽油机柴油机能共生、发展吗?
★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压
气机消耗了气轮机产生功
的大部分(60%以上),
压气机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可减少耗功,燃气轮机装
? 置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
1
第9章
本章学习目标
列举标准空气假设主要内容及在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动 力装置简化过程中应用;
描述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加热循环及各特性参数,画出循
环的 p v 图和 T s 图,并进行循环及热效率计算;
描述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构成,计算热效率及 利用 T s 图进行循环分析;
计算燃气轮机装置实际循环热效率,说明气轮机的相对内 效率,回热和回热度等概念并分析计算回热基础上分级压缩和 级间冷却循环的参数;
17
三、定压加热理想循环(Diesel cycle)
.3
. . p 2
3
特性参数: T
O
v1
.4 .1
v
v2
比较各理想循环并归纳提高气体循环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教学参考资料:工程热力学(第五版)
本章教学内容
9-1 分析热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4 活塞式内燃机个正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9-5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9-6 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的实际循环
9-7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9-8 喷气发动机及其他气体动力循环简介
4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和一般步骤
目的——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 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步骤:
抽象、简化
1. 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
可逆理论循环
分析可逆循环 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㶲分析法
㶲损
㶲效率
6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活塞式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简介
1.分类
按燃料:煤气机(gas engine) 汽油机(gasoline engine; petrol engine) 柴油机(diesel engine)
按点火方式:点燃式(spark ignition engine) 压燃式(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T3
利用 、、 表示 t
1 2 23
34
1
T2
T1
v1 v2
T1 1 p3
T3
T2
p3 p2
T1 1
p2
T4
T3
v4 v3
T1 1
5 1
T5
T1
p5 p1
? p5
p1
15
p1v1 p2v2 ; p5 v5 p4v4 两式相除
p5 p1
p4 p2
v4 v2
4”
.4’ ... 4 .5
a) t
Tm1 Tm2不变
b) t
Tm1 Tm2不变
c) t
归纳:
Tm1 Tm2不变
(1)吸热前压缩气体,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是提高热效率 的重要措施,是卡诺循环,第二定律对实际循环的指导。
(2)利用T - s图分析循环较方便。
(3)同时考虑 q1和 q2 或平均T1m 和T2m。
p3 p2
v4 v3
p4 p3 v2 v3
p5v5 p1v1
p4v4 p2v2
v1 v5
T5
T1
p5 p1
T5 T1
T2、T3、T4和T5代入
t
1
T3
T5 T1
T2 T4
T3
t
1
1
1
1
116
讨论:
.3’ 3” . . 2’ 3 .. .2 1.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v1
v2 定容增压比(pressure ratio) p3
p2
定压预胀比(cutoff ratio)
v4
v3
2. 循环热效率
t
wnet q1
0
wnet w12 w23 w34 w45 w51
w12 w34 w45
Rg
1
T1
1
. p 3 .4 2.
01 吸气 12 压缩
23 喷油、定容燃烧
0
..51
34 定压燃烧
o
Vc
Vh
45 膨胀作功
V
50 排气
11
简化:引用空气标准假设
. p 3 . 4 2 ..
压缩1-2等熵过程 燃烧2-3等容吸热 燃烧3-4定压吸热
膨胀4-5等熵过程
排气5-1等容放热
0
..
5 1
吸、排气线重合、忽略
指导改善 实际循环
2. 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损失的
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办法(主要由专业课承担)
5
二、分析动力循环的方法
1. 第一定律分析法
以第一定律为基础,以能 量的数量守恒为立足点。
2. 第二定律分析法
综合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熵分析法
熵产
作功能力损失
燃油质量忽略
o
Vc
Vh
V 燃气成分改变忽略
以空气为工质的定比热容内可逆闭式循环 12
二、混合加热理想循环(dual combustion cycle)
1. 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 p-v图及T-s图
. . p 3
4
12 等熵压缩; 23 等容吸热;
2. .5
.1
O
.v 4
T
.3
.2
.5
.
1
O
sLeabharlann 34 定压吸热; 45 等熵膨胀; 特性参数: 51 定容放热
按冲程:二冲程(two-stroke )
四冲程(four-stroke )
7
2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开式循环(open cycle);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压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8
3. 平均有效压力(mean effective pressure)
pMEP
Wnet Vh
p2 p1
1
p3
v4
v3
Rg
1
T4
1
p5 p4
1
或 wnet qnet q1 q2
q1 q23 q34 cV T3 T2 cp T4 T3
q2 q51 cV T5 T1
14
t
1
q2 q1
1 T3
T5 T1
T2 T4
9
二、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简化
1. 空气标准假设(the air-standard hypothesis)
气体动力循环中工作流体 理想气体 空气 定比热
燃烧和排气过程
吸热和放热过程
燃料燃烧造成各部分气体成分及质量改变忽略不计
2.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简化
以汽油机为例
10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内燃机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