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
——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书。

刚拿到这本书时,从题目上理解,我感觉最深的就是“信任、理解”,让孩子信任老师、信任家长,老师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打开这本书,我越看越起劲,不仅对于我教育孩子,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而且对我教育我自己的孩子都是受益匪浅的。

全书一共有10个篇章,每一篇章都是围绕一主题,用实际生活中的常发生的小矛盾去指导家长,及时给予家长使用日常语言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小妙招。

下面就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鼓励与指导孩子:一个孩子表现好,我们通常总会夸赞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等评价性的赞扬。

但在这本书中说到: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学生,你真棒!这些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

为什么呢?他们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

夸奖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与人格。

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成绩的真实情况,称赞的时候要做到明确、详尽的描述,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哪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

为了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建议我们不要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我们会不经意间攻击了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而指导孩子时,我们应该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好不要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第二,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

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

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
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其次,还要还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父母不应该用“打骂和训斥”来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而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最后,作为父母还要学会倾听。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是不需要用嘴去说,而是要用耳、用心去听。

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方法。

有时我们作父母的,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却很少主动去听孩子的。

让我们每一个作父母的都来试着克制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在家里我们尽量的少说,多听。

那么我们就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

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觉得书中所写的内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一直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

幼儿园的老师就陪着他们参观幼儿园。

这时候,这个小女孩,看到了墙上贴的小朋友们的作品,非常漂亮。

这个小女孩就大声地说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她妈妈就有点尴尬地说:“把这些漂亮的话说成这么难看是很不友好的”这时候站在旁面的老师就说到:“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单的画”,这时候,这个小女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是因为她得到了她隐藏问题得到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这个女孩又拿起了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自以为是的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她妈妈就责备地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

”事实上小女孩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弄坏车的小朋友的名字感兴趣,她只是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小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是这样说的:“玩具本来就是拿来玩的,玩的时间长了,它有时候就会坏。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松开了妈妈的手,高兴得和妈妈挥手告别了。

因为孩子从这个老师的两次回答中得到了这样的信息:“这个老师很好,即使画儿画得难看,即使把玩具弄坏了她也不会马上生气,我不需要害怕,呆在这里很安全。

”看到这里,我真的被触动了,原来我经常忽视去读懂孩子的心,也就是说孩子的每句话都不仅仅是字面上肤浅的意思,而靠我们大人去细细研读。

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孩子说话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我们
解读的密码。

孩子提出的问题里,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

看到这里,我知道了在生活中孩子的情孩子们的情绪会通过他们的言辞、语气、手势、姿态流露出来。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针对孩子的行为或者外表的服从或者反抗去做出反应,而要去关注孩子的想法。

我们要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当我们努力去理解孩子以后孩子也会理解我们。

忘记是哪一本书中讲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反过来说,没有好的关系就不会有好的教育。

因为孩子成长的动力是他内在、主动的需求。

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创设民主、尊重、平等、自由的氛围是很重要的,建立信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欣然接受老师的教育,会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