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古建筑常识简介

古建筑常识简介
一座硬山式建筑,它的骨架就是由柱、梁、枋、垫板、檩木以及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组合起来的。硬山建筑的构架组合形式是古建筑最基本的构架 组合形式。其他,如悬山、歇山、庑殿等,它们正身部分构架的组成与硬山式
常见的硬山建筑檩架分配
七檩前后廊式建筑是小式居民中体量最大,地位最显赫的建筑,常用它来做主房,有时也用做过厅。六檩前出廊式建筑可用作带廊子的厢房,配房, 也可用作前廊后无廊式的正房或后罩房。五檩无廊式建筑多用于无廊厢房、后罩房、倒座房等。
三、硬山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组合方式和各部构件功能
硬山建筑木构架部位名称 中国古建筑在立面上由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台基,中部为构架,上部为屋顶,即所谓“三段式”。 其中构架部分是建筑物的构架和主体。七檩硬山建筑在进深(古建筑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方向有四排柱子,前后两排檐柱,檐柱内侧两排金柱。 在檐柱和金柱之间,有穿插枋和抱头梁相联系。穿插枋在檐、金柱之间起联系拉结作用,抱头梁也有联系檐金柱的作用,但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接檐 檩。在檐柱之间,上端面宽(每四根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称为面宽)方向有檐枋,它是联系檐柱柱头的构件,抱头梁上面安装檐檩,檐檩和檐枋 之间安装垫板。这种檩、垫板、枋三件叠在一起的做法称作“檩三件”。 在金柱的柱头位置,沿面宽方向安装金枋,进深方向安装随梁。随梁的主要作用联系拉结金柱。随梁和金枋在金柱柱头间形成的围合结构。其功能类 似于圈梁,对稳定下架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柱之上为五架梁。所谓五架梁,是指这根梁上面承有五根檩,五架梁又俗称大柁,它是最主要的梁架。五架梁上承三架梁。三架梁由瓜柱或柁墩支 承。瓜柱或柁墩的高低,即两梁之间净距离的大小,一般说来,如果这段距离大于等于瓜柱直径,则应使用瓜柱,如小于瓜柱直径则应使用柁墩。三 架梁上面居中安装脊瓜柱。由于脊瓜柱通常较高,稳定性差,需辅以角背,以增加脊瓜柱的稳定 性。在硬山建筑中,贴着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常使用山柱,山柱由地面直通屋脊并支顶脊檩,将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梁架变成两 根双步梁,三架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古建筑的概念和分类古建筑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时期,以木材、砖石、土坯等为主要材料所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1. 宫殿: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具有严肃庄重的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

故宫、颐和园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2. 寺庙:寺庙是用于修行、祭祀和礼佛的地方,古建筑中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例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3. 园林: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建筑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以精美的布局、精巧的缀饰和亲近自然的理念而闻名。

拙政园、留园等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4. 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的四合院、北方的院落式建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二、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注重用木材搭建结构,以榫卯连接,减少使用钉子和刺槽的方法。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古建筑在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形式美:古建筑注重形式美,强调对称、谐调和比例。

从整体上看,古建筑呈现出庄重、稳重和谦逊的美感。

3. 装饰艺术:古建筑装饰艺术极其精湛,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画、瓦片等方面。

雕刻精美的柱子、漫画精细的壁画、彩瓦上的图案等,都是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4. 自然融合:古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注重自然景观的利用。

建筑中常常有庭院、花园、假山等景观,使得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古建筑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的古建筑: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精品】古建筑知识

【精品】古建筑知识

【精品】古建筑知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

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

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1/ 3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

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

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

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

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

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

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

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古建筑基本常识

古建筑基本常识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混合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井干式梁架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井干式梁架构造
• 绘制草图旳基本 措施和一般要求
• (1)测绘者应该主动观、 了解和分析建筑各部分旳 形体和空间关系,旨在笔 先,主动统计。不能看一 眼画一笔,被动描摹。
• (2)草图一般采用正投 影法绘制。宜从所测对象 向后退远,并经过左右移 动尽量正对各个局部观察, 以克服“透视变形”带来 旳影响。对翼角等复杂旳 局部,要仔细分析其形体 投影画法。较复杂旳关系 有时也能够用轴测图表达。
中国古建筑样式─搏风、悬鱼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水
中国古建筑样式─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构造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 草图要求
中心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古建筑基本常识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 歇山式 • 悬山式 • 硬山式 • 庑殿式 • 攒尖式 • ……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古建筑小常识

古建筑小常识

古建筑小常识如下是关于古建筑小常识:中国古建筑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衍生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古建筑——屋顶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

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脊兽是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

它们按类别分为“仙人”、跑兽、垂兽及吞脊兽——合称“脊兽”。

宋代以后,开始大量采用琉璃瓦,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较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

脊兽则由瓦制成,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
图2-5-37 d 落地方罩
(5)、落地花罩:形式略同几腿罩,不同之处是: 安置于挂空槛之下的花罩沿抱框向下延伸,落在 下面的须弥墩上。这种形式较之几腿罩和一般落 地罩更加豪华富丽(图2-5-37e )。
图2-5-37e 落地花罩
(6)、炕罩,又称床罩,是专门安置在床榻前面 的花罩,形式同一般落地罩,贴床榻外皮安装在 面宽方向,内侧挂软帘。室内顶棚高者,床罩之 上还要加顶盖,在四周做木雕装饰(图2-5-37 f)。
(1)、几腿罩:由槛框、花罩、横披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整组罩子仅有两根腿子(抱框),腿子 与上槛、挂空槛组成几案形框架,两根抱框恰似 几案的两条腿,安装在挂空槛下的花罩,横贯两 抱框之间。挂空槛下也可只安装花牙子。几腿罩 通常用于进深不大的房间(图2-5-37 a)。
图2-5-37 a 几腿罩
14、花罩、碧纱橱 花罩、碧纱橱是古建筑室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来分隔室内空间,并有很强的装饰功能, 由于花罩、碧纱橱做工十分讲究,集各种艺术、 技术于一身,又成为室内重要的艺术装饰品。
古建木装修中的花罩有几腿罩、栏杆罩、飞罩、 落地罩、落地花罩、炕罩等。其中落地罩又有不 同的形式,常见者有圆光罩、八角罩以与一般形 式的落地罩。
(3)、直档栏杆:是指扶手下面的档木都为垂直, 最简单的为矩形截面木条作直档,比较讲究的采 用西洋瓶直档。
直档栏杆
(4)、座槛:在亭、游廊、走廊等建筑物两柱间 多带座凳供游人休息,具体做法为砖砌矮墙、在 矮墙上铺凳面板,此凳面板称为座槛(P68 8-272) 。 如图2-5-32所示。
图2-5-32 座槛
(5)、吴王靠:又称“美人靠”、“ 靠背栏杆”, 指与栏杆配套的靠背椅,包括靠背与座槛,在靠背 上的花纹图案,常用的有竖芯式、宫式、葵式、鹅 颈靠背式等(P69 8-273、8-274、8-275、8-276) 。 如图2-5-30所示。

100个古建筑知识点总结

100个古建筑知识点总结

100个古建筑知识点总结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不仅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各种美学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

下面将从古建筑的定义、历史发展、建筑结构、装饰艺术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总结古建筑的相关知识点。

一、古建筑的定义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在建筑领域所创造的建筑形式和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宫殿、寺庙、城池、陵墓、园林等各种类型。

在中国,古建筑通常指代自古代至清代末期的建筑,跨越了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时期。

二、古建筑的历史发展1. 原始社会的建筑原始社会的人们主要居住在洞穴或者搭建简易的棚屋,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出现了房屋、仓库、祭坛等建筑。

2. 古代文明的建筑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都留下了著名的古建筑,如金字塔、雅典卫城、斗兽场等,这些建筑不仅在设计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特征。

3.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如隋唐时期的大型木结构建筑,宋代的园林建筑,明清时期的宫殿和寺庙等。

三、古建筑的建筑结构1. 木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连接,横梁直柱相交,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点,如斗拱、斗栱、拱券等。

2. 石构建筑古代寺庙、城墙、陵墓等常采用石头建造,结构稳固,耐久性强,如中国的长城、石窟寺等。

3. 砖瓦建筑随着砖瓦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开始大规模地使用砖瓦建造建筑,如明清时期的宫殿、寺庙等。

四、古建筑的装饰艺术1. 画梁彩绘中国古代建筑常常在梁柱上进行彩绘装饰,如故宫的琉璃瓦、彩绘梁柱等。

2. 砖雕石刻古代建筑的檐口、门楣、墙壁等常常进行砖雕或石刻,雕工精美,形态各异。

3. 木雕技艺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柱子、扶手等处常常进行木雕美术,形成了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时间分,可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古代建筑一般是指先秦以前的建筑物,包括城垣、宫室、宫殿、庙宇等。

古代建筑以先秦为界,前代的建筑物统称为古代建筑。

如夏商周三代的宫殿、宗庙、陵墓,春秋战国时期的陵墓、长城、城垣等。

秦汉以后的宫殿、坛庙等称为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是指近几十年兴建的建筑物,如办公楼、住宅等。

1.按建筑空间分,可分为大木作房屋和小木作房屋。

大木作房屋是指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物。

大木结构包括台基、柱和梁三个部分,一般有四层高。

其中台基是承重的部分,通常由夯土或石砌成,它承受着屋顶重量;柱是承重结构中传递荷载的主要构件;梁起着联系上下两部分的作用,它是大木结构中唯一不能移动的部分;屋顶由瓦或其他覆盖物覆盖着。

小木结构一般是由柱和梁两个部分组成,中间有隔墙分隔成几个房间;其上盖瓦或其他覆盖物,再加上门窗等装饰物。

—— 1 —1 —。

(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

(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

(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中国古代建筑常识集锦古代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识。

1. 建筑风格1.1 木质结构古代中国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强调木材的使用和构造技术。

木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能适应中国的气候和环境。

1.2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布局通常采取“中轴对称”的形式。

建筑物常常以中心线为轴心,左右对称分布,展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1.3 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多采用盖山式、盖脊式和盖拱式等形式。

屋顶形式不仅具有装饰性,同时能有效防止雨水渗漏。

2. 建筑材料2.1 木材古代中国建筑主要使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如柚木、杉木等。

木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适应性,能够吸收地震冲击并保持建筑的稳定性。

2.2 砖石砖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如青砖、红砖等。

砖石制成的墙体坚固耐用,能够有效隔热和保温。

2.3 瓦片瓦片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常见材料,如琉璃瓦、青瓦等。

瓦片具有防水、保温和装饰等功能,同时还能起到减少风阻的作用。

3. 建筑特点3.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院落式布局。

院落由四个或更多的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内外相通的空间。

3.2 建筑色彩中国古代建筑善于利用颜色的对比和协调来增强建筑的美感。

常用的色彩有红、黄、白、黑等,寓意吉祥和美好。

3.3 雕刻装饰中国古代建筑注重雕刻装饰的艺术表现,常见的装饰元素有对联、雕花等。

这些装饰物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结论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世人所称道。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78_古建筑的基础知识课件

78_古建筑的基础知识课件

合院式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天井
四 合 中 庭
土楼
土堡围屋
1.2 各部分组成
1.2.1 台基
台基的制 式
1.2.2 构架 木构建筑结构体系分类:抬梁式、穿斗式、抬梁式+穿斗式、井
穿斗式
柱 檩
穿 挑
抬梁式
梁 柱
传力路线:屋顶落重由瓦——望砖——椽 ——檩 ——梁——柱
檩 椽
欢迎大家!
第一部分 古建筑的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 中国古建筑基本特征

2. 古建筑各部分组成

3. 传统亭子构造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 外形特征 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
1.1.2 建筑结构特征 1、采用木构架结构
单体建筑平面:
(1)间:四根木头圆柱范围内用墙壁或板壁围成的空间叫“ 间”
2、天花、藻井 3、屋顶瓦作 4、 彩画
雀替:指的是梁枋 与柱交接处的托座。 其功用在于增加梁端 剪力,且使梁枋跨距 减少,后形制渐丰, 趋向装饰。
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构 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 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 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 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 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 腿”, 也是指从柱中 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 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 起传承力的作用。
几腿罩
落地罩
藻井:是高级的 天花,一般用在 殿堂明间的正中, 如帝王御座,神 佛像座上,形式 有方、矩形、八 角、圆形等。
方井套叠藻井Βιβλιοθήκη 3、屋顶瓦作 瓦当,滴水:
瓦当俗称 瓦头,一般指 简瓦顶端下垂 的构件部分, 其基本造型为 圆形或半圆形。

古建筑科普

古建筑科普

古建筑科普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呈现形式。

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建筑师前来探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古建筑的特点、分类、建筑材料以及保护意义等内容,希望可以对古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提供一些保护古建筑的指导意义。

一、古建筑的特点古建筑是指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建造的建筑物,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在设计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符号和哲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通常采用木构架和砖石结构,建筑布局严谨而有序,注重对称和平衡。

同时,古建筑还以其精美的彩绘、雕刻和装饰艺术而闻名,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二、古建筑的分类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风格,古建筑可以分为寺庙、宫殿、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其中,寺庙是供奉佛、道、神明的场所,具有宗教和精神意义。

宫殿是君主和贵族居住之所,充满了豪华和庄严的气息。

园林则以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优美的环境氛围。

而民居则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实用性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古建筑常使用的材料包括木材、石材、砖瓦和彩绘等。

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经过数百年的沉积和防腐处理,木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石材多用于建筑的基础和柱子的制作,常用的石材有青石、大理石等。

砖瓦则广泛应用于墙体和屋顶的建造,其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而彩绘则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它以浓郁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为古建筑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四、保护古建筑的意义与方法保护古建筑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

保护古建筑的方法包括:加强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强科研和技术的应用,研究古建筑的建筑原理和材料应用,提升修缮技术水平;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一批古建筑专业人才。

总之,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基本知识

古建筑基本知识

一 .中国古建筑名词及条目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5、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大木大、小式建筑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6、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7、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8、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9 、《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青龙寺空海纪念堂剖面图侧立面饱满、稳重,层次丰富;斜撑和人字拱尽显结构之美10、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11、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12、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8个古建筑基本知识

8个古建筑基本知识

8个古建筑基本知识
1. 建筑风格:古建筑可以根据风格进行分类,例如中国的古代建筑可以分为汉、唐、宋、明、清等不同的风格。

2. 结构形式: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结构等。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而欧洲的古代教堂则多为石结构。

3. 建筑构件:古建筑中常见的构件包括柱、梁、台、砖、瓦等。

这些构件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工,起到支撑和装饰的作用。

4. 标志性建筑:一些古建筑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历史意义而成为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斗兽场等。

5. 建筑装饰:古建筑常常以其精美的装饰而闻名,包括雕刻、彩绘、瓷砖、壁画等。

这些装饰既可以是美学上的追求,也可以是宗教或文化上的象征。

6. 环境布局:古建筑的环境布局通常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中国的园林建筑注重营造山水意境,希腊的古代神殿则选择在山丘上建造。

7. 建筑功能:古建筑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宗教仪式、住宅、政治中心、防御工事等。

建筑的功能往往会影响其设计和结构。

8. 修复与保护:由于古建筑的历史悠久,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以保持其原貌和稳定性。

这需要专业的考古学家、建筑师和保护专家的参与。

中国古代建筑常识

中国古代建筑常识

中国古代建筑常识
中国古代建筑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连接各个构件。

2. 建筑群体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布局,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常见的建筑群体布局有院落式、廊道式、厅堂式等。

3. 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非常丰富,包括彩绘、雕刻、木石砖三雕等。

装饰题材多采用吉祥图案、神话传说等。

4. 建筑功能:中国古代建筑根据功能可分为住宅、宫殿、寺庙、园林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在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5. 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因此防火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建筑中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措施来预防火灾。

6. 建筑与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建筑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以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见常识,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建筑书籍或咨询专业的建筑师。

中华古代建筑介绍资料

中华古代建筑介绍资料

中华古代建筑介绍资料
中华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中华古代建筑的介绍资料:
1.建筑类型:中华古代建筑有多种类型,包括宫殿、庙宇、园林、楼阁、塔
刹等。

这些建筑类型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2.建筑风格:中华古代建筑的风格因时代、地域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气势磅礴,唐代则显得富丽堂皇,而明清时期则注重细节和装饰。

3.建筑元素:中华古代建筑的元素非常丰富,包括屋顶、斗拱、门窗、柱子、
台基等。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富有美学价值,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4.建筑文化:中华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哲学、宗教、艺
术等文化形态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同时,建筑中的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5.建筑价值:中华古代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科学和艺术价
值。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古代工匠们的技艺和智慧。

总之,中华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2.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比较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3. 建筑造型: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比较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同时,屋身和台基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建筑结构: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主要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再用枋子、斗拱和椽子等把排架连接成为一体,所以称为穿斗式。

井干式是用木材层层叠加而成为房屋的墙壁,然后再用横梁等构件把四面墙壁连接起来成为房屋的结构。

5. 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雕饰则多采用龙、凤、云、花等图案,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等。

6. 建筑等级: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规模、形制、装饰等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建筑等级越高,装饰越复杂、繁华。

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之一。

7. 建筑抗震:中国古代建筑在抗震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智慧。

由于木材的柔性和榫卯的弹性,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古建筑知识点总结

古建筑知识点总结

古建筑知识点总结一、古建筑的分类古建筑可以根据其历史和功能分类为宫殿、寺庙、陵墓、园林、城墙、民居等。

根据其建筑结构和样式可以分为木构建筑、砖瓦建筑、石构建筑等。

古建筑也可以按照地域特点划分为中国古建筑、古希腊古建筑、古罗马建筑等。

1. 中国古建筑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特色。

中国古建筑主要包括木构建筑和砖瓦建筑两种类型。

木构建筑以榫卯结构和斗拱为特色,具有轻巧、灵活的特点,代表作品有故宫、颐和园等;砖瓦建筑以青砖和黄瓦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简洁大方,代表作品有长城、秦始皇陵等。

2. 古希腊古建筑古希腊古建筑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产,其典型建筑包括帕台农神庙、雅典卫城等。

古希腊古建筑以大理石和石灰石为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简洁、优雅,代表了古希腊人的建筑理念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古罗马古建筑古罗马古建筑是古罗马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典型建筑包括斗兽场、巴西利卡等。

古罗马古建筑以大理石、花岗岩和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宏伟、气势磅礴,代表了古罗马人的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水平,对后世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古建筑的特点1. 建筑结构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承重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

承重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包括柱、梁、墙和柱础等,其承载了整个建筑物的自重和外部荷载;空间结构是指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形式,包括平面布局和立面形式两个方面,其反映了建筑物的功能和审美特点。

2. 建筑材料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砖瓦、泥土等。

木材由于其轻巧和易加工的特性,常用于古建筑的承重结构和装饰构件;石材由于其坚硬和耐久的特性,常用于古建筑的墙体和地基;砖瓦由于其易制作和耐火的特性,常用于古建筑的墙体和屋面;泥土由于其丰富和廉价的特性,常用于古建筑的填充和涂料。

3. 装饰手法古建筑的装饰手法主要包括雕刻、彩绘、铸造、镶嵌等。

雕刻是指用刻刀在建筑构件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常见于古建筑的柱头、门楣和扇骨等部位;彩绘是指用颜料在建筑构件上绘制各种图案和色彩,常见于古建筑的壁画、彩绘瓦当和木构件等部位;铸造是指用铜、铁、铝等材料制作各种铸铜器、铸铁器和浇铝器,常见于古建筑的门环、扣钮和灯架等部位;镶嵌是指用玉石、琉璃、贝壳等材料镶嵌在建筑构件上,常见于古建筑的宫殿、寝宫和庙宇等部位。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2)1.1 古建筑的定义 (2)1.2 古建筑的分类 (3)1.2.1 按用途分类 (5)1.2.2 按结构类型分类 (5)1.3 古建筑的历史发展 (6)二、古建筑结构 (8)2.1 地基与基础 (9)2.2 墙体与柱子 (11)三、古建筑装修 (12)3.1 内部装修 (14)3.2 外部装修 (15)四、古建筑装饰 (16)5.1 园林的定义与特点 (18)5.2 园林的布局与元素 (20)5.3 园林的设计理念 (21)六、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22)6.1 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23)6.2 古建筑修复的原则与方法 (24)七、古建筑实例介绍 (25)7.1 皇家建筑 (26)7.2 宫殿建筑 (28)7.3 寺庙建筑 (29)7.4 传统民居 (30)八、古建筑文化 (31)8.1 建筑艺术 (32)8.2 建筑文化 (34)一、基本概念中国古建筑,又称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穴居、巢居等简易居住形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初步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并在随后的各个朝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采用柱、梁、枋、斗拱等构件组合成各种形式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还经常运用雕刻、彩绘、砖雕、木雕等装饰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宫殿、庙宇、宅第、园林、古城等。

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具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等特点;庙宇是祭祀神灵的地方,具有气势磅礴、造型独特的特点;宅第是普通百姓的住宅,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园林是供游览和休憩的场所,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古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
图2-5-2 卷棚式屋面
3、悬山式屋面也属于单檐屋顶,它与硬山屋顶的 区别仅在与两端山头部分。悬山式屋顶的山头部分 悬挑出山墙。其他屋面构造与硬山屋顶完全相同。 悬山式屋顶根据屋面式样也可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 两种。用琉璃瓦、青筒瓦和小青瓦三种瓦筑成。悬 山式屋顶因其屋顶挑出山墙,故在其下部无法设砖 博风,而改用木板博风,直接钉在挑出山墙的桁条 头上;博风在山尖交接处常设悬鱼装饰。(图2-5-3)
图2-5-4 单檐歇山屋面
• 重檐歇山是指在单檐歇山的四坡屋檐之上、每向 上间隔一段距离,再增加一层四坡屋檐的一种屋 面构造形式,这种形式顶层部分的屋面构造,完 全同单檐歇山屋面的构造一样,而下面每层屋檐 的屋面构造由四个坡瓦屋面及四坡衔接处的四个 戗脊和四坡顶端连成一圈的围脊所组成,如图2-55所示。
• 15、做细双弯轩望:双弯椽子上面复盖做细望砖。 做细双弯轩望
• (四)、屋脊的各种形式
• 1、二瓦条滚筒筑脊:甘蔗脊的脊座起两楞砖线的 形式(P221 11-79 附图2-J-1)
• 2、三瓦条滚筒筑脊:甘蔗脊的脊座起三楞砖线的 形式(P221 11-80 附图2-J-1)
附图2-J-1 二瓦条、三瓦条滚筒筑脊
图2-5-7(a) 单檐攒尖屋顶
图2-5-7(b) 重檐攒尖屋顶
• (二)、屋面材料及构件 • 1、瓦 • 瓦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覆盖在屋顶上的一种地方
建筑材料。它的首要功能有排水、防水、抵抗风 霜、雨雪的侵袭,并起到保温作用。瓦的主要种 类有:小青瓦、筒瓦、筒瓦勾头、琉璃瓦、滴水 瓦、花边瓦、黄瓜环瓦等。筒瓦屋面瓦的组件如 图2-5-8所示。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
• 五、屋顶构成
• (一)、屋面形式分类
• 1、硬山式屋面:硬山式屋面属于单檐屋顶,屋面 山尖部分不挑出山墙。硬山式屋顶根据式样可分 为尖山式和卷棚式(亦称“回顶式”)两种。根 据所用瓦材的不同又可分为:琉璃瓦、青筒瓦和 小青瓦三种瓦面。详见图2-5-1 a、b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样式─搏风、悬鱼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山花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勾头
滴水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 草图要求
中心投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平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立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立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立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剖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剖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古建筑基本常识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 • • • • • 歇山式 悬山式 硬山式 庑殿式 攒尖式 ……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穿斗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混合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井干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井干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井干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干栏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干栏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干栏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和雀替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
中国古建筑样式─雀替
中国古建筑样式─雀替
中国古建筑样式─雀替
斜投影
正投影
• 绘制草图的基本 方法和一般要求
• (1)测绘者应当主动观、 理解和分析建筑各部分的 形体和空间关系,意在笔 先,主动记录。不能看一 眼画一笔,被动描摹。 • (2)草图一般采用正投 影法绘制。宜从所测对象 向后退远,并通过左右移 动尽量正对各个局部观察, 以克服“透视变形”带来 的影响。对翼角等复杂的 局部,要仔细分析其形体 投影画法。较复杂的关系 有时也可以用轴测图表示。
由一点放射的投射线所产生的投 影称为中心投影,由相互平行的 投射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平行投 影。平行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的 称为斜投影,平行投射线垂直于 投影面的称为正投影。
— 草图要求
透视变形
加长
垂 直
加 高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立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立面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雀替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大样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大样
中国古建筑样式─额枋大样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 ─斗拱安装
中国古建筑 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宋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斗拱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护栏
中国古建筑样式─大样瓦当
中国古建筑样式─大样吻兽
中国古建筑样式─门窗
中国古建筑样式─门窗
中国古建筑样式─最终成图
中国古建筑样式─数据标注
中国古建筑样式─数据标注
中国古建筑样式─数据标注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卷棚悬山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卷棚悬山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屋顶
中国古建筑样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架结构
• • • • • 抬梁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 混合式构架 干栏式构架 井干式构架
中国古建筑样式─抬梁式梁架结构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中国古建筑样式─梁思成手绘
中国古建筑样式─作业要求
• • • • • • • • 1、照片7张 单体建筑照片(正、侧2张)、工作照 2、文字说明(单体建筑的简单介绍) 3、手绘草图7张 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地面平面图)2张 立面图(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大样图)4张 剖面图(横剖、纵剖 )1张 4、大样图(额枋、斗拱、角梁、藻井、山花、雀 替、吻兽、护栏、门枕石、门窗┄)4张 • 5、计算机辅助制图(单体建筑,标注尺寸)1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