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对策
最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精品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在中华大地近几年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中,称得上是一支生力军和领头羊,具有投资少,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为我国政府系统精兵简政,实现三转变、两提高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作为一名参建多年的老兵,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和前景之美好,同时更关心他的发展。
在此,从开拓者和应用者的视角,谈谈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不妥之处请指正。
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用五句话,四十个字来概括,即纵横成网、架构合理;电子政府、雏形已具;育有队伍、拥有数据;业内认同、应用有序;先行一步、优势无比。
——纵横成网、架构合理。
政务信息化的应用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设之初,我们都在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结合省、市、区情,按照国办提出的规划和年度技术指导书,紧紧贴近需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单机到网络,递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个三网一库的科学架构。
三网一库是依据业务流、使用权限、安全保密等要求划定的,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府的基本框架,其内涵是一内网,又称办公业务网。
它是指政府机关内部涵盖所属单位处、室等在内的办公自动化网络。
τχС谖锢砩嫌胪馔?因特网隔离。
在该网上可以运用数字加密、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公文无纸化传输等项应用。
二专网,又称办公业务资源网。
它是指以内网为基础,把政府各部门及上下级政府之间以方式相互联接,为领导决策和政府工作提供内部信息资源的办公自动化网络。
办公业务资源网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它也要求物理上与外网因特网隔离。
在该网上可以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文库,及时以内部网站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对于保障政府信息透明度、监督政府财政支出、促进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开程度不高、信息不完整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提高政府部门的透明度。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参与。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现状、问题、对策、重要性、分析、建议、落实难点、监督机制、解决、共同努力、加强监督。
1. 引言1.1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重要性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重要性在于推进政府透明和民主决策,增强政府合法性和民众信任度,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保障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
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可以帮助政府建立公开透明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获得民众的信任。
财政预算公开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质量,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政策取向和财政支出方向,形成全社会共识,促进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公正化。
财政预算公开可以增强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滥用和浪费,提高财政支出的针对性和效益性。
财政预算公开可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广大民众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的行为,促进政府的廉洁和务实,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1.2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不够透明。
一些关键数据和信息并未完全公开,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也无法有效监督政府的财政运作。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频率较低。
财政预算的公开往往只发生在每年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而在其他时间段很难获取相关信息,这对于公众监督财政支出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中国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方式和渠道有限。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
简述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2.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作用3.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类型4.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正文(篇1)一、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其他组织主动或应要求公开其所掌握的信息,接受公众监督的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公共事务的透明度。
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作用1.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决策、公共事务的情况,使公众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2.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信息公开制度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政策依据等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3.提高公共事务的透明度。
信息公开制度让公共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揭示和纠正不正之风,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类型1.主动公开。
指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根据职责主动公开相关信息。
2.应申请公开。
指公众根据自身需要,向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申请公开相关信息。
3.豁免公开。
指某些信息由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在公开范围之内。
四、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我国自 2008 年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范围、程序和监督方式,标志着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正式确立。
近年来,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有待提高,部分信息公开的申请渠道不畅等。
目录(篇2)1.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2.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作用3.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类型4.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现状与挑战5.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正文(篇2)一、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其他组织主动或应要求公开其所掌握的信息,接受公众监督的制度。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一章背景介绍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重要的政务公开工作,也是政府行为透明化的重要体现。
信息公开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而在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本文将分析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现状分析1. 相关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非常注重对内管理,对外公开信息却相对较少;很多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比较单一,即只有政府门户网站,而其他渠道缺乏。
2. 公开信息范围还不够广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有些重要的信息并没有公开。
比如,地方政府的预算信息、土地出让信息、政府招聘信息等等,这些信息的公开将有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
还有一些公开信息的质量有待提高,有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还存在一些问题。
3. 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机制也存在问题。
有些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导致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效果不够显著。
第三章问题分析1. 意识问题政府工作人员的意识问题也是影响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 信息公开技术问题同时,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技术手段也不够先进。
有些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比较简陋,没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信息公开的效果不好。
3. 管理机制问题政府管理机制也是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管和督促不够严格,一些政府部门并没有将信息公开列入日常的考核范畴,导致信息公开的工作落实不够严格。
第四章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管和评估,同时还要规范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增强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转变政府职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章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在找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对策一、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政府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决策更加民主、透明。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打破信息资源垄断,降低经济活动运行成本;有助于遏制腐败,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有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服务型政府是集法治、透明、高效和低成本于一体的现代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形成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杜绝“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行为;有利于消除官僚作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低成本、大范围传播,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三)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政府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过程,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对政府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在深入了解、有效参与的基础上,正确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一)取得的成就1.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公开有法可依目前,中央各部委、31个省级政府均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
一些具体制度也在不断落实中,例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公告体系、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公开、平等、服务、便民等一系列重要原则。
2.电子政务提高效率,信息公开方便快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政府门户网站不断增多,发布大量用于社会共享的信息,已成为承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流载体和窗口。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
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树立行政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但在当前政府部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显得苍白而无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亟待提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
由于主要领导认识程度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
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2、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阻碍信息畅通的误区。
当前,在确保政务信息畅通中还存在着三个误区,这同样成为了条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误区一,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
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
误区二,重形式轻内容。
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化的趋势对诸如行政组织、政府管理模式等政府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从手段到内容的全面创新。
在新形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健词:信息化政府电子政务近年来,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上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急指挥等不同发展阶段。
电子化政府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是政府在制度、流程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因此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一项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大局的系统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们急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并予以解决,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法制国家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电子化政府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步伐。
一、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保证。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①电子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大大加强信息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②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③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的绩效。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实证调研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实证调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行政机关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责任和公共服务职责。
然而,行政案件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共权力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探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的效力不足政府信息公开法于2007年正式实施,但是由于执行和落实不到位,信息公开的工作并未得到有效的推进和落实。
一方面,机关人员缺乏信息公开意识,信息公开工作缺乏高效的推进机制。
另一方面,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政府信息公开格式不统一,标准不规范,导致信息公开不易于操作,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
建议: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对言论自由、信息公开的法律教育和宣传,加强信息公开平台的维护与管理,制定规范化信息公开标准,建设一套信息公开的指导性专业评估机制,确保信息公开规范的落实和推广。
二、行政案件处理公正性不足在行政案件处理中,不同情形和环节下,行政机关存在滥用职权,不公正和乱收费等问题。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这种情况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方面行政机关之间协同率低,消极推动;另一方面,司法机关的公正性不高,也导致了案件处理公正性不足的问题。
建议:建立健全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信任交流机制,加强案件的协调和联动,断电“一个圆桌会议”,为案件调解和处理提供重要的支撑。
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行政机关人员和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降低不公、不正的发生风险。
三、执法部门作为行政案件处理的重要组织,其内部保护机制不完备,严重影响执法公正性执法部门在案件处理中存在缺乏透明性,行政目的性强,执行过程经济受到干扰等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执法部门自身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不规范,行政管理过程中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民主监督的消失等原因。
政府政务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从江县为例
128一、从江县政府政务公开的基本现状从从江县政府官方主页网站获取的数据得知,政府政务公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镇(街道)部门的动态情况,一方面反应出这是非常接地气,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其他方面的公开情况也较往年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从网上信访案件数量远高于传统来信来访量来看,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了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实时性让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增加了不少的压力,一方面要注意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另一方面还要更加注重真实性。
便捷的互联网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务公开中,实现对政务信息公开的监督。
二、从江县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问题1.政务公开机构建设不够完善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大多来自于与政府打交道所感,像今年网络上备受争议的一些事件,如证明“我妈是我妈”、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办理某些业务,却被告知要证明“我还活着”等等,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正是由于政府程序的某些不合理所造成的,政务公开能够让人们了解到政府是一个怎样的政府,监督政府办事要更加有效,而不是不懂变通,一味地固守不合理的制度。
2.政务公开规章制度不够细化从江县政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参考流程》等规范性文件,规范了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流程、形式和时间;修订完善了有关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审查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
但是在调查中我发现这些法规的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应该公布什么信息?怎样公布信息?对谁公布消息?什么时候、由谁来公布消息?这些内容都没有涉及或不完善。
细化的制度规则远远不够。
所以,公布的信息范围有限、内容也没什么新颖、信息不够细致、甚至出现错别字。
这些方面都是现有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还存在着的问题,政府部门容易在中间寻得一个“灰色地带”,给自己本身的不到位工作找借口,这就是造成地方或部门主管在出现问题后,拖延、拒绝、阻挠,不及时公布信息的原因之一。
此外,调查还了解到受访者认为根本不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和评议,也不知道怎么评议,哪里可以评议。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行政管理竞争力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提高了各级政府的诚信度。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开展不平衡,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把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今后政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1、该公开的不公开,对上欺骗对下蒙蔽。
有些单位或部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骗取国家资金为部门或他人谋利益。
比如前几年新闻媒体暴光的埠平骗取的扶贫资金的问题,还有其他地方以农业开发为由,骗取国家款项,使人民群众全然不晓,既得不到实惠,更谈不上监督。
2、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内容公开少,甚至不公开。
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收入和支出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表面上“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暗箱操作,比如工程招投标、职称评聘、干部提拔、公务员考试录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3、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
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一年半载不见翻新;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4、公开形式单一,达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信息不够全面,公开范围狭窄。
部分地方和部门预算信息公开不到位,部分预算补充信息也未能充分公开。
2. 公开内容形式化、简略难懂。
公开的预算信息大多是数字报表,缺乏详细的解释和分析,难以让公众深入理解。
3. 公众参与度不高。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规定和机制促进公众参与,但是实际上参与度并不高,公众对预算信息公开的参与度比较低。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与机制,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途径。
2. 加强信息公开的多样化形式。
根据公众需求和理解程度,可以增加文字、图表等形式提高公众阅读预算信息的兴趣与效果。
3. 提高公众参与的机会和主体地位。
加强民众对于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建立公开预算信息的平台,密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4. 加强对于预算信息公开的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于预算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其对于国家预算的支持和对于政府预算的监督意识。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
重 要性 , 并努 力健 全信息法律 法规 体 系, 19 从 9 7年到 仲 子》 中女子畏 父母 、 畏诸 兄、 畏人 多言 ,氓 ) ( ) 《 中女子
被弃 , 回到 娘家, 兄弟在 没有询 问事实之前 , 就对女主 人 公嘲笑讽 刺 , 没有家人的打抱不平 , 反而被 嘲, 可见社会 舆论对 男子是 宽容的 , 对女子却 是过分 的苛 刻。 次 , 再 周代虽然 已进 入文明时期 , 开始实行一
河北旅 游职 业 学院学报 第 1 卷 第3 2 1 笨9 B 期 0 月 1
A F B I O RS O A IN L OL E EV . O 3 E T 0 1 L 上 IE U IMV C TO A L G OI6N . S P , 1 O T C 1 2
的
条例 》 正式 实施 , 志着 我 国的 政府信 息公开 制度建 标
的公开透明 , 体现 了政府应对 突发事 件时决策的及时 准确 , 仅加 强了公 民对 政府 的信任 , 为 中国政 府 不 也 赢得 了 良好的国际声誉 。
二 、 国政府 信息公 开 目前存在的 问题 我
1 信 息公开程度 不高 .
圆
第 1卷 第3 6 期 曹文雅 驰国政府信息公开晌琐状分析及j策思考 c 寸
了信息 公开地 方立法的浪潮 。 我国第一部地方政府 信 息公开规章— — ( 《 广州市政府 信息公开规定》 率先在 全 国实施 ,0 4年开始北 京 、 圳 、 20 深 上海 、 重庆 、 南、 济 武汉 、 南京 、 州等地 也相 继 出台 了政 务信 息公开方 杭 面的 规 定 。0 8年 ( 20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政府信 息 公开
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刘萍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5期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总结了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策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政府信息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信息应该为公众获得和利用,因此,公共信息服务成为当今信息社会政府应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公共服务[1]。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它的出台对于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透明度,保障公民知情权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引发了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思考。
一、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萌芽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全国各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纷纷出台,还引入了政府发言人、政府上网工程等制度,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信息公开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浓厚我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封建传统思想的国家,官本位思想严,所以政府的公务人员思想上并不重视信息公开,漠视公众的知情权,能不公开的信息就不公开,以避免出现责任纠纷和政治事故。
这种保守的思想和怕担负责任的想法,造成了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淡薄,从而“暗箱操作”便习以为常。
(二)法制不健全,缺少法律约束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效力最高的法律规范,它的出台虽然填补了法律,但从立法层次上看,它仅属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其权威性和约束效力远低于法律[2]。
同时,现存的保密法与信息公开条例之间存在冲突,保密法强调保密而不是公开,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主体往往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张竞丹陈希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6期摘要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带来了显著的成就。
但同时我国现有的信息公开制度仍然存在着政府所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积极性较差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制度以外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与监管制度不健全的因素。
因此,要解决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制度本身出发,另一方面,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管与对行政人员和公民的教育与宣传。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人员公民隐私作者简介:张竞丹、陈希,北京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D6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2.298一、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对政府公开的信息是否为“高质量”通常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公开内容,二是公开时间。
从我国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其存在着公开范围狭窄、公开时间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目前政府公开的信息质量并不高。
我国《条例》规定了行政机关需要主动公布的种类和大的方向,但是具体的内容并没有细化更加没有系统的规定如何公开,这样行政主体可以根据条款列举和概括的内容缩小了公开范围以此造成量的不多,其次就是公开时间的滞后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政府得网页上公布的相关信息自两三年前就没有再次更新,尤其是一些突发事故,而政府工作人员的说辞大多是为避免因此不必要的恐慌,或者由于行政人员的工作失误与疏忽,导致了信息工作的迟延。
政府作为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机关,其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理应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开,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政府公开的信息都存在着公开时间滞后或者不予以公开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或《条例》)。
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职能的公共部门) 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的一切活动除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以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公开。
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各国政府的共同义务。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二是公民知情权的要求。
三是履行我国加入WTO对透明度原则予以承诺的要求。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一)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中的积极做法桂林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要求,为确保2008年7月底前完成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了《桂林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
该方案按照了依法公开、分工协作、统一规范这三个原则来制定。
制定过程中,桂林市政府不仅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条例》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制,规范和完善工作规程,明确责任、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而且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按照“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审核把关。
此外,桂林市政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2008年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及《2008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根据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工作任务,结合实际,依据依法公开,真实公开,内外公开这三个原则提出了《2008年桂林市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子政务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服务传递。
在电子政务的推动下,政府信息公开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政府运作的重要原则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探讨其意义与影响。
一、电子政务的意义与目标电子政务的出现意义重大。
首先,电子政务可促进政府效能提升。
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政府可以更高效地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决策成本。
其次,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公开透明。
通过搭建在线平台,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公众可方便获得政府的信息,增加对政府的参与感与信任度。
此外,电子政务还有利于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为政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撑。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目前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公开不规范。
政府单位在信息公开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不足。
在一些重要议题的信息公开中,政府还存在着信息过滤、审查、篡改等问题,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最后,部分政府机构对信息公开持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也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
三、电子政务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电子政务的推动对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电子政务使信息公开更加迅捷高效。
政府通过在线平台向公众提供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也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成本。
其次,电子政务有利于信息公开的规范化。
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标准和制度,政府可以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公众获取到准确、全面的信息。
最后,电子政务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责任感,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意识。
四、加强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政务公开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阳光用权、提升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公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仍存在于少数部门,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形式多实质少,结果多过程少,原则多细节少,公众被动接受多、主动申请获得少,“正面”信息多、“负面”信息少。
本文以我县为例,就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问题(一)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是“两头热,中间冷”。
往往是各县级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热情较高,主要领导对公开的形式、内容等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干部群众对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呼声也较高,但少数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镇村对公开认识不足,持观望态度;二是“温差较大”。
各单位、镇村之间受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单位的经济条件以及负责公开具体工作的人员素质的影响,导致政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均衡。
在县人民政府网政务公开栏目链接到的37个乡镇和部门中,有的部门公开内容详实丰富,部门动态、机构设置、文件发布、行政许可、人事公开、财务公开等内容一应俱全,且有专人实时动态监管,有的部门却只有单位简介,其它栏目都成了盲区,且常年无人更新;三是“时冷时热”。
同一个单位或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平衡,少数部门在安排政务公开时搞“一阵风”,工作部署之初干劲十足,公开内容较全面,更新较及时,但时间一长就变样了,内容陈旧,无人更新,往往是单位领导重视时连开“夜车”,第二天栏新、内容新、形式更新,领导不过问,则无人问津,甚至有少数单位政务公开栏已沦为小广告张贴栏。
(二)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够。
一是公开脱离重点,做表面文章。
从县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公开的具体信息看,应重点公开的政务信息存在“三多三少”,即:公开政策法规多,公开涉及资金管理、救助补助的少;公开部门职能、机构设置的多,公开部门履职信息少;公开工作事项多,公开具体措施和效果少。
有的单位在面对反映权力运作的重点内容时设法回避,对干部关心的人事安排问题,搞“暗箱操作”,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项目建设、集体土地出租、集体资产流向等搞半公开、假公开或只公开总目不公开细目,甚至合并项目公开、转移项目公开,公开内容失真。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科技的普及,政务公开逐渐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政府机构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局政务公开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局政务公开工作时,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它们。
一、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健全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制度并不完善,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
比如说,一些部门没有建立政务公开的网站或平台,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民众,也不能快速地响应民众的需求。
同时,这些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从而失去了保障政务公开执行的有效手段。
2. 信息披露不及时对于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是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因此许多信息是滞后的、不完整的或者无法确定的。
这给民众带来不便,让民众怀疑政府的透明度,从而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3. 社会监督不力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社会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包括监督者不够多或者不够有力,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充分,社会的监督机制也不能够完全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可能的问题没有及时地被发现和解决。
二、如何解决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加强制度建设面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培训,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必要程序,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顺畅执行。
积极探索新的政务公开模式,充分运用督查检查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2. 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是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做出的重要改进。
政府应该大力推广信息公开,相应的,政府机构要保证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性,将更好地展示政府工作,提升政府透明度,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
3. 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政务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树立政府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
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也不平衡,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一、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领导对政务公开重视不够。
有的部门单位没有设立政务公开的专门机构,有的部门单位虽然成立了专门机构,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只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推进这一工作。
有些部门单位没有提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
政务公开的内容应既包括行政事务办理的结果又包括政府行为的程序。
但目前政务公开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
有的单位只是将一些行政程序编印成册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或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
有的单位只是公布了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臵、规划方案、机关工作的制度。
除此,在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象、过时等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有的单位是采取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公开,这些既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及时参与政府事务的要求,也不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还有一些部门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三)政务公开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
很多公开政务信息大多限于公告栏、公告手册等,运用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政务信息的比重少,致使群众和企业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务公开既是推进机关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更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机关政风效能的现实途径。
2008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已经过去了2年多时间,政务公开工作大致推进到何种程度?一、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我市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已经全部开通了政务公开网,且已覆盖到了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政务公开的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今年,随着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的开展,职权目录、人事录用、财务预决算方面政务公开办也加大了督促力度,并列入了全市效能考核之中,从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明显,空栏目、无更新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政务公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1、信息数量不够,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单位仍然很多。
从上半年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考评二、三类市直单位信息发布情况看,二类单位13个有4个单位平均数不达标,三类单位13个有8个不达标,平均数量几乎占到50%。
2、更新速度不快,信息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单位的政务公开都处于半月一更或一月一更的状态,单月零公开的单位有5个,按照要求,政务信息有效期为三个星期,很多信息在发布时就已经属于过时信息。
3、信息质量不高,避实就虚情况仍然突出。
目前各部门信息大多为“政务动态”、“会议通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方面内容,真正涉及人、财、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工程招标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比重少,甚至出现过拿领导讲话来公开的情况。
4、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热情不高。
虽然我市出台了一个考核标准,并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列入到了年终效能考核之中,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考核标准过于粗糙,而且不够规范,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板和量化的标准。
年底就出现过政务公开办要求全部公开2010年财务预算,2天后又要求必须删除的情况。
加上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稳、责权不符,考核、评议、奖惩、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对策
作者:郑风韩学平
来源:《商情》2013年第14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取得的成绩,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建议,认为应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法律体系、在实践中树立公开是原则的理念,通过制度、工作方法的创新真正实现政府信息公开。
【关键词】政府信息存在问题建议
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是实现政府职责的一个重要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政府信息公开取得成绩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取得较大成绩。
(一)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有一定发展
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农村实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通知后,我国政府信息立法有较大发展。
目前,5部国务院部门规章,81部地方性法规,95部地方政府规章规定了政务公开,1部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10部部门规章,17部地方性法规,88部地方政府规章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
1.地方立法发展迅猛。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1999年9月9日举行《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管理条例(修改草案)》立法听证会,2003年广州市率先实施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政府规章《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6年广州市又出台了规范应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地方性政府规章。
上海2004年1月颁布、5月1日生效《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北京、郑州、哈尔滨等城市相继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2.行政立法不断完善。
2004年3月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条例》,2007年5月国务院制订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制度化、法律化。
3.司法解释为法律救济创造条件。
201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二)政府信息公开实际工作得到落实
1.信息公开组织、机构不断加强,信息平台搭建成绩显著。
各地组建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并配有财政保障,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网站内容不断更新。
网站设计增加许多新功能:突出了查询服务的功能、政务公开、阳光政府、依法行政的建设内容,网络成为最直接的公开载体。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化。
各级政府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力度。
2011年国务院各部门主动发布信息将近150万件;地方省一级政府发主动布信息2880余万件,同时各地、各部门及时受理信息公开申请的要求,比如"三公经费"问题、预算问题等。
二、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不足
(一)法律体系自身而言尚缺乏系统性
1.效力低、适用范围窄。
我国在法律层面尚未制定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最高层面和系统性较强的立法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仅是一部行政法规,在具体内容上与其他法律配套不够,当与配套的法律所规定内容相矛盾时,不能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基准法律规范的作用。
再者,《条例》规制主体范围仅涉及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对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信息公开无权规定,《条例》不能规制所有国家机关的信息公开行为。
2.立法内容不明确。
信息条例对信息公开范围、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规定不明确。
条例中的一些条款如条例第八条、第十四条有些且规定,但规定过于模糊化、概念化、不具体、操作性差;规制主体不全面,仅包括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其它机关不在其中。
同时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更为欠缺的是涉及政府机构自身运转过程中有关信息公开的制度如公开事项、程序不明确,缺少统一的规定和标准,缺乏制度的保障,随意性较大;行政程序过于粗犷,容易流于形式,例如,《条例》第25条规定公民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更正有关自身的不准确信息,但却没有规定更正的期限;政府信息公开救济规则不完善,虽然高法办不了司法解释,但是依然流于粗线条化,很多条款在司法实践中仍呈现出"有待再次解释"的面貌。
3.立法数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东部沿海比例是中西部比例之和。
(二)现实层面不足。
1.信息公开的质量不高,沟通渠道不畅。
当前各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多限于办事制度的公开,对决策程序、决策依据的数据和资源等深度信息公开较少且时效性较差。
信息仅是结果,缺少实质内容。
2.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与信息公开的档案法、保密法之间的衔接不畅,公开与保密的尺度难以把握,许多机构和工作人员只知保密,而无信息公开的意识。
3.地区间信息化不平衡。
4.形象工程,制度建设流于形式。
存在"形式上公开多,实质上公开少;结果公开多,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等问题。
三、改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措施
产生这种现状既有法律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政府信息公开。
(一)健全法律体系
1.提高立法层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涉猎的领域很多,比如法律救济就涉及到法院,由于《条例》立法层级较低,无法解决与现有法律制度的冲突,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受到其他法律制度的限制,必须提高立法层次,在理论准备、实践经验发展的前提下,制定法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扩大适用范围,把信息公开条例上升成法律。
2.完善内容。
立法完善信息公开范围、扩大信息公开义务主体范围、完善救济制度,确立信息公开司法最终审查原则,并规定相应的法律原则,通过行政诉讼实现司法救济。
(二)搭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1.改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明确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落实编制,增设专职人员,切实承担起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2.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对信息公开的程度、范围、对象等进行细化,特别是对不涉密的敏感问题的信息进一步规范,以便更好开展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
3、创新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开信息。
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发布了政府信息及提供各种业务咨询。
4、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建立、政府服务网络,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以及联系群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