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发表时间:2011-09-15T14:35:27.4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许创新

[导读]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

许创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40)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404-02

【摘要】中风中经络治法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取督脉、足太阴经、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中脏腑闭证治法启闭开窍。取督脉、手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及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并用三棱针点刺井穴放血;脱证治法回阳固脱,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不计壮数,至脉证回复;后遗症治法疏通经络,矫偏舒筋,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刺患侧,也有病程较久者,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推拿治疗中风,以中经络及中脏腑的恢复期为主。

【关键词】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本病发病前常有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先兆症状。由于平素阴阳失调,偶因情志不遂,房室劳累等,以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恣食厚味,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风阳挟痰上升,蒙蔽清窍,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而使气血运行失调,为邪中经络。邪中经络,如反复发作,病情由轻转重,亦可出现中脏腑证候。中脏腑者,救治脱险,病情由重转轻,但多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下面将针灸推拿治疗中风汇报如下。

1 辨证

1.1中经络: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眼歪斜,脉弦滑。

1.2中脏腑: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并见半身不遂,舌强语涩,口眼歪斜等症。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分为闭证和脱证。

(1)闭证:神昏,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数。

(2)脱证:神昏,口合目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细弱。如见汗出如油,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征。

2 针灸治疗

2.1中经络

【治法】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取督脉、足太阴经、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内关、水沟、三阴交、廉泉、下关、颊车、阳陵泉、曲池。

2.2中脏腑

2.2.1闭证

【治法】启闭开窍。取督脉、手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及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并用三棱针点刺井穴放血。

【处方】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随症加减】如神志渐清,则减人中、十二井;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吞咽困难加照海、天突。

2.2.2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不计壮数,至脉证回复。

【处方】关元、神阙(隔盐灸)。

【随症加减】虚汗不止加阴郄;鼻鼾不醒加申脉;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2.3后遗症

【治法】疏通经络,矫偏舒筋。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刺患侧,也有病程较久者,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①半身不遂: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②手足挛痿:合谷、八邪、解溪、昆仑透太溪;③舌强不语:通里、金津、玉液。

【随症加减】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

3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中风,以中经络及中脏腑的恢复期为主。

3.1头面、项肩部操作

【手法】推、抹、一指禅推、揉、按、捏、拿法。

【取穴】印堂、太阳、神庭、上星、百会、风池、风府、肩井、地仓、迎香、大迎、颊车、下关、合谷。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①用双手拇指分推法、抹法,自印堂穴推至太阳穴;②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沿督脉推至百会穴;③指揉风池、风府穴,拿肩井穴。

3.2上、下肢操作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捏、拿、扌衮、拔伸、搓法。

【取穴】极泉、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气冲、风市、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阳陵泉穴。

【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①拇指按极泉穴,并配合按、揉或一指禅推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穴;②扌衮、捏、拿、拔伸、揉肩部,沿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反复操作至腕部;③用搓法自肩部搓至腕部,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

(2)患者取仰卧位:①拇指按患侧气冲穴,并配合按、揉或一指禅推风市、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穴;②捏、拿、扌衮大腿前面的肌四头肌及股外侧肌;③拇指按、揉或一指禅推法,自阳陵泉穴沿小腿外侧肌群操作至足部;④搓下肢,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

伸展活动和整个下肢的外旋、外展活动。

3.3背及下肢操作

【手法】扌衮、按、揉、一指禅推法。

【取穴】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涌泉。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①扌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并配合拇指按、揉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穴;②拇指按环跳、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穴;③掌揉法或扌衮法自臀部沿股后外部至小腿后部肌群,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4 其他治法

头针:选对侧运动区为主,并可配足运感区,失语者用语言区。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张海龙,付正良,牛广斌.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配合药物治疗中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年02期.

[2]张凯,蒋戈利,刘文红,刘玉珍,邢军,蒋信忠,严继元.“阴中引阳,阳中引阴”针法临床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7期.

[3]杜梦玄.益气扶正针灸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