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典型医案:
病人男,65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步态不稳等中风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
该病人属于中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肾气不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药包括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以及搔痒、拔罐等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头部、四肢等部位,以及灵活运用拇指压、揉、拿、推、按等手法,按摩和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4. 康复训练:采用针对病人病情和症状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平衡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帮助恢复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疗效评估:
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步态也比之前更加稳定。
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中风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与西医医生合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推拿治疗ppt课件
源流
而病中风”。王清任指出:“中风,偏 身麻木、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所致”。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 中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也”。明、 戴思慕《论治要诀、中风》有:“中风 之征,或见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或手 足瘫痪、半身不遂”的描述。
中风的危害
国家卫生部疾病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 死亡率已经跃居我国死亡原因之首,成 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杀手。2001年我 国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中风占全部死 亡原因20%,即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 于中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 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 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生。中风发病前往
(一)、中经络(邪在经络)
1、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1)、表现:半身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甚则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痠痛,舌苔 薄白,脉浮弦。
(2)、病机分析:因正气不足,致经脉
辨证
空虚;又因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 留注经脉,阻闭气血,造成经脉不通、 肌肤失养,故见肌肤麻木不仁,语言蹇 涩、口眼歪斜;邪留肢节,则肢体麻木、 关节痠痛;舌苔薄白,脉浮弦为邪在表 之症。
脑溢血和脑血栓。本病的发病率、病残 率、病死率均较高,是直接危害人们生
命安全和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四大疾 病指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 脂、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 管功能损害,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 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面瘫医学课件
主穴
太阳、攒竹、鱼腰、阳白、四白、下关、颊车、地仓等面部穴位,可缓解面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症状。
配穴
合谷、外关、曲池等全身穴位,可辅助治疗面部症状、调理机体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
推拿治疗的穴位
采用轻柔、渗透、平稳的手法,如揉法、按法、推法等,避免使用暴力或刺激性过强的手法,以免加重病情。
针灸与推拿交替进行
另一种常见的联合方式是针灸和推拿交替进行,即第一天进行针灸治疗,第二天进行推拿治疗,第三天再进行针灸治疗,以此类推。这种联合方式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和不适。
针灸与推拿治疗的联合方式
增强疗效
缩短疗程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
中风面瘫的治疗误区与注意事项
05
中风面瘫的针灸治疗
02
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瘫,如病毒感染、受寒、中耳炎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的原则
适应症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不宜针灸。
禁忌症
针灸治疗宜在面瘫发生后尽早开始,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时机
主穴
太阳、攒竹、四白、迎香、颧髎、下关、颊车、地仓、翳风等。
所有患者都适合针灸推拿治疗。实际上,中风面瘫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接受这种治疗方式,如发病初期、病情较轻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避免常见的治疗误区
针灸推拿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尽管针灸推拿治疗对于中风面瘫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所有患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其他康复手段。
针灸推拿可以完全取代其他治疗方法。针灸推拿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的,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仍需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中风面瘫的定义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的回顾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的回顾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针灸治疗中风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文将回顾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
一、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
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治疗中风。
在临床应用方面,针灸治疗中风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大椎、百会、足三里等。
此外,针灸还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相结合,如中药、推拿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治疗中风。
1. 调节神经递质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2. 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等,从而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3. 调节免疫系统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中风患者的免疫力。
4. 促进神经再生针灸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再生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总之,针灸治疗中风已经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风偏瘫的针灸推拿治疗
Division Two of Rehabilitatio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eijiang, Sichuan Province 641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n hemiplegic motor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 96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50) and acupuncture group(46) in this study. All participants were cured by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also had massage therapy. All patients had the Fugl-Meyer and ADL scores at 48 hours and 28 days after stroke. Results scores of Fugl -Meyer and ADL grading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are more higher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P<0.01). The shoulder pain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obviously alleviated, the cases of basically recovered patient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efficacy and duration of disease constitute i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ere highly better tha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ie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patients were superior to the acupuncture group.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remarkably improve the hemiplegic motor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It can reduce shoulder pain level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period.
针灸中药治疗中风
B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C
血管性痴呆:上星、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太冲。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用三七粉冲服、白及煎服。
C
合并肺感染:可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B
大便不通:大承气汤口服或灌肠。
D
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可贯穿于脑梗塞治疗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可辨证加药,如丹芪偏瘫胶囊、灯盏花素片等。
A
尿路感染:八正散。
自然发生的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是有限的,要提高功能恢复程度并使患者能够适应环境与独立生活,功能训练极为重要。国外有人作了这样的实验,使5只猴子的手指运动皮支区梗塞,不进行任何训练,3-5个月后给予皮层内微电极刺激,2个月后,在梗死临近部位没有发现手指代表区扩大,而增加手指的技巧训练后则发现梗死区周围手的运动皮质区域有所扩大,证明了运动训练可促进脑功能的重建。
当CBF下降至10-20 ml/(100g·min)或灰质血流下降至正常的40%,白质降至正常的35%时,脑组织就会出现缺血反应。若完全阻断脑血液循环6秒钟,神经元的代谢即受影响;阻断2分钟,脑细胞的电活动停止;阻断5分钟后则开始发生脑组织损害。
1
脑的血供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 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脑干、小脑。
过去认为其死亡后不可再生,目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了脑中的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成脑细胞,但是这种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尚没有从该途径治疗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因此,最大程度的减少脑细胞的损伤数目,促进临近脑细胞的功能代偿仍然是目前的治疗方法。
01
02
一、了解脑细胞、脑循环的特点
脑循环的特点 脑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1/50,但是安静状态下脑血流要占心输出量的1/5,并且与其它器官的血液供应无关。由于脑组织几乎无能量的贮备,因此,需要连续地供应血和葡萄糖才能保证脑的正常代谢。正常脑血流(CBF)平均为50-55ml/(100g·min),灰质血流比白质高3-4倍。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神经功能。
以下是一些中风中医护理的常用措施。
中药治疗
通过中药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的情况。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川芎、丹参等,这些中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平衡。
对于中风患者,针灸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衰退的情况。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的疗法。
对于中
风患者,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和神经的灵活性,并缓解肌肉
的疼痛和僵硬。
饮食调理
中风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
建议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同时,限制高油脂、高盐分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糖。
心理疏导
中风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上的困扰和抑郁。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
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加自信心,并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以上就是中风中医护理的常用措施。
请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
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护理方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癫痫:针人中、大陵、鸠尾(鸠尾在剑突下,针前检查肝脏,是否有肿大,双手抱头,肝脏 往上提起,深吸气进针,进到1.5寸,此时患者可以呼气了,行大幅度低频捻转泻法,鸠尾 不留针(若不留针则即便刺到亦只有一孔无妨,否则肝乃脆性组织,针的创伤随呼吸反复刺 激造成更大损伤)、内关、风池; 血管性痴呆:针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 睡眠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观察13262例中风病住院患者,治 愈率达49.37%,总有效率96.95%;其中1239例合并假性球麻痹的中风病患者的假性球 麻痹治愈率达51.65%,总有效96.69%。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调神开窍法治疗百合病 女性,其发病多由情志因素所诱发,病机关键在于心窍闭阻,心神郁逆。百合病的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繁杂,主要包括精神意识,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和内脏等 机能障碍方面病证。
治则:调神开窍,调和阴阳。取穴:内关、水沟。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及病情 的程度随症加减穴位。治疗此病症的疗效如何,不但取穴要合理而且直接取决于针 刺的手法,针感和刺激量。治疗重在首次治疗效果
(5)安神法治疗小遗尿
代医家多归纳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和脾肺气虚、摄纳无权 两类病机。治疗多用培元补肾、健脾益气、敛肺缩泉诸法。 而据石学敏院士观察,精神紧张,过度疲惫是小儿遗尿的主 要诱因,其病机亦应属于“心神昏瞀、治理无权”,故立法 以调节心神为主,重用水沟、印堂、百会等健脑宁心,安神 益志之穴,临床收到很好的疗效。
醒脑开窍法的作用
一.此法临床疗效显著,适应症也多,除中风后遗症和并发症外,还可用于老年性痴呆; 二.因操作手法量化,可重复,便于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本法时应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西 药及支持疗法。 三.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者,宜手术和针刺相结合。 四.“醒脑开窍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从而保住患者未来的疗效 ,使萎缩变性的脑细胞 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
一、前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者在发病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
目前,中风后遗症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针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旨在为广大中风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中医理论概述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发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治疗中风后遗症,应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
三、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基本原则:调和阴阳,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2)方剂组成:①基础方: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地龙、牛膝、地黄。
②加减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如肢体瘫痪者,加桑枝、桂枝;言语不清者,加石菖蒲、远志;认知障碍者,加益智仁、石菖蒲;头晕目眩者,加天麻、钩藤;便秘者,加枳实、大黄。
(3)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 针灸治疗(1)基本原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穴位选择:①主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②配穴: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如肢体瘫痪者,加阳陵泉、环跳;言语不清者,加廉泉、通里;认知障碍者,加神门、太冲;头晕目眩者,加风池、太冲;便秘者,加天枢、大肠俞。
(3)操作方法:采用针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 推拿治疗(1)基本原则: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2)手法:揉、按、捏、拿、擦、摇等。
(3)操作方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4. 食疗(1)基本原则:补益肝肾,养血活血。
(2)食物选择:①肝肾阴虚者:枸杞子、菊花、桑椹、黑芝麻等。
②气血两虚者:红枣、桂圆、山药、核桃等。
③活血化瘀者:山楂、桃仁、红花、丹参等。
(3)用法:将食物煮汤或做成药膳,每日1剂。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起脑组织损
伤的疾病。
中风后,中医护理措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康复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中风的中医护理措施: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作
用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供血。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脑血管的功能
恢复。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百会、曲池、内关等。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缓解肌
肉紧张。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揉捏、敲击等。
4.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患者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
辛辣、油腻、牛羊肉等食物。
适当增加水果、蔬菜、鱼类的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康复。
5. 中医理疗:如火罐、艾灸等中医理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促
进康复。
6. 中医养生:建议中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避免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以上是中风中医护理的常见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措施仅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并在治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法
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法中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面瘫、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传统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中风的治疗和康复。
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立竿见影的针灸疗法和以康复为主的综合疗法等。
首先,立竿见影的针灸疗法是指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迅速缓解中风引起的症状。
其中最为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印堂、合谷等。
风池位于颈背部,是中风患者常见的瘀血聚集的部位,刺激风池可以疏通气血,缓解颈背部的痉挛和肌肉僵硬。
印堂位于眉毛正中央的额头凹陷处,刺激印堂可以缓解中风患者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合谷位于手背近拇指腕侧突起部位,刺激合谷能够增强手脚的力量,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无力等症状。
除了这些常用穴位,针灸治疗中风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其他穴位进行刺激。
继而,以康复为主的综合疗法是指通过针灸结合其他康复方法的综合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中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运动功能障碍,可以结合推拿和理疗手法,通过刺激患者的肌肉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对于中风患者的言语困难,可以结合语言康复训练,通过针刺头部穴位刺激语言区,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
此外,还可以结合康复训练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平衡和行走能力。
综合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组合应用多种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中风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次,中风患者的针灸治疗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调理,包括选取适合的穴位、刺激方式和时间等。
再次,针灸治疗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反应的效果来调整,一般需进行长期的治疗和康复。
除了针灸治疗,中风患者还可以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以加强疗效。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桃仁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的症状。
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通过中药和针灸的结合应用,可以加快康复的速度和提高康复的效果。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一、概述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发的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针灸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其疗效的科学评价和机制研究尚显不足。
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缺乏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推动针灸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分析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2. 中风病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约占所有中风的80以上。
这种疾病通常发病急骤,症状多样,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穴位按摩防治中风的原则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方向是溶栓和止血,以解除颈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疏通肢体脉络。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一、【悬钟穴】悬钟穴(胆经)取穴方法: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穴意义: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生理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二、【阳陵泉穴】阳陵泉穴(胆经)取穴方法: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此治疗中风的穴位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生理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三、【环跳穴】环跳穴(胆经)取穴方法: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疾病: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生理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四、【承山穴】承山穴(膀胱经)取穴方法: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中风一、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等。
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情志失调,如长期的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进而灼伤阴津,引起肝风内动,发为中风。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者饮酒无度,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也容易引发中风。
劳累过度,包括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会使人体正气亏损,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发为中风。
气候变化,尤其是季节交替之时,气温骤变,寒邪侵袭人体,气血凝滞,也可能诱发中风。
二、中医预防中风的方法1、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如读书、绘画、旅游等,来调节心情,舒缓压力。
遇到烦心事时,要学会倾诉和释放,避免长期憋在心里。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
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山楂、洋葱等。
3、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顺应四季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外邪侵袭。
5、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可以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
如对于气血不足者,可以服用归脾汤;对于肝肾阴虚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对于痰湿内阻者,可以服用二陈汤等。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针灸预防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定期进行针灸调理,如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三、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中风的不同阶段和证候,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在中风急性期,多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为主,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常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等。
谈针灸学“中风”一篇教学法
“
,
、 饮食尤 宜清淡
,
。
足见经 言之精 其意 之博 后 世 医家 庞安常尝谓 先进 清粥
,
,
。
“
正 是遵 经 旨而 应用于 临床的经 验 总结 次进糜粥 亦须少 与之 切勿 过食 《 》 综观 内经 对热病 的论 述 内容丰富 诊 治方 法 独特 后世 医家朔 其源而代有发
, , ,
”
,
。
挥
,
临床应 用颇 有所获
,
实际
、
发现 患中风先 兆及 中风后遗 症前来针灸治疗的病人 愈来愈多 故中风病除 了以 上
,
,
的证型 外 ; 应增加中风先 兆 中风后遗 症两大 证型 这样才能体现 针灸治疗该病的特色
(二 )
,
。
突出重点教学
。
在针 灸治疗 的统编 教材中 , 把闭证脱证 当成重 点讲授内容 然
, , ` , , ,
,
,
已成为针灸 l店 床老师 所关注的 间题之 一
。
下面浅谈一下
我个 人对该病教 学 的一些 体会
( 一 ) 不 囿于教 材
, ,
,
有不妥 之处
, ,
,
敬请同行 们指正
。
、
结合 临床实 际 对该病 重新进 行分型 在 现行 使用的针灸治疗学 统编教材中 只 把中风分 为闭证 脱证 及恢复期三 个证 型 然而结合我们针灸科 的临床
,
。
以此 推之
,
进一步 深入探讨
。
《 内经 》 热病诊治奥秘
,
对 于当今
中 医急症 热病 的研究
( 止 接第 3 9
必将 会有理 论与实践 的新 突破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体会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体会摘要中风病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临证治疗中风病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期、亚急性期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耳针、醒脑开窍针法。
后遗症期醒脑开窍针法,体针并用电针,配合背俞穴铺灸。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醒脑开窍倡导分期辨证论治,力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总结出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
笔者在临证中将中风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2小时~10天)、稳定期(11~20天)、恢复期(21~90天)、后遗症期(91天~12个月)。
各期针灸治疗有别。
急性期、亚急性期力倡醒脑开窍针刺法,巧合头、耳、体针施治: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越早越好,极力倡导醒脑开窍针刺法[1],以头针体针为主。
取穴以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行醒脑开窍针刺法。
稳定期、恢复期阴阳两经结合,体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并施: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
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
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当为阴阳两经结合,二者兼顾,方为周全。
此外根据“阳缓而阴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从整体观出发,阴阳两经结合,合于理论,利于临床。
在恢复期中,临床上多有肢体痉挛症状明显者,又称为痉挛期。
此期针刺治疗尤为重要:痉挛期时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
在此期进行针刺治疗时,如果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长此以往,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作为名老中医,我治疗中风的经验丰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医案。
患者,男性,56岁,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经确诊为中风。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饮酒。
治疗过程中,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方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
中医方面,我采用了针刺、推拿、中药汤剂等多种方法,具体如下:
1. 针刺:选择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合谷、太渊、曲池等穴位,通过针刺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恢复肢体功能。
2. 推拿:对患者进行局部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3.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了血通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方剂,通过中药治疗,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右侧肢体运动功能明显好转,语言障碍也有所改善。
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明显。
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而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等方法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最终,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疗中风病患。
- 1 -。
针灸技术在治疗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
s u r e s [ J ] . J Ma n i p u l a t i v e P h y s i o l T h e r , 1 9 9 8 , 2 1 f 2 ) : 9 7 —1 1 3 0 .
【 4 ] 范炳 华 . 推拿 学 f M 1 . 北 京 : 中 国 中 医药 出版 社 , 2 0 0 8 : 1 0 7 — 【 l 5 ] 李义凯, 王 福根 , 赵 卫 东, 等. 定 点 引伸 手 法 对 颈椎 髓 核 内压
【 7 】 房敏 , 沈 国权 , 严隽陶, 等. 颈 椎 主 要 结 构 生物 力 学特 性 实验
研究『 J 1 . 颈腰 痛 杂 志 2 0 0 2 , 2 3 ( 2 ) : 8 9 — 9 2 . 【 8 】 叶添 文 , 贾连 顺 . 颈椎 周 围肌 肉 系统病 变与 颈 椎 病 的 关 系『 J ] .
医出版 社 . 2 0 0 4: 3 6 7 .
【 1 4 ]L i Y K , Z h u Q A , Z h o n g S Z . T h e e f e c t o f c e r v i c a l t r a c t i o n c o n r -
中 国骨 伤 , 2 0 0 1 , 1 4 ( 2 ) : 9 4 — 9 5 . 【 1 1 ] 房敏 , 姜淑云 , 洪水棕 , 等. 颈伸 肌 群 对 颈 椎 间盘 和 小 关 节 内 J 1 .中 国组 织 工程 研 究 与 临床 康 复 , 2 0 0 8 , 1 2 统的“ 经验 型 ” , 推 向现 代 化 的“ 科学型” , 运 用现 代 医 学技 术 研 究 压 力 变化 的 影 响 『 推拿 手 法 的 治疗 机 理 和安 全有 效 性 等 问题 , 需 继续 实 践 和探 讨 。 ( 1 5 ) : 2 8 4 7 — 2 8 5 0 . 参 考 文献 【 1 2 ]霞数 数 , 丁敏桥 , 熊勇 , 等. 手法 治疗 对异 常应 力 下免颈椎 间盘 【 1 】N a i d o o RD, Ha q S A.O c c u p a t i o n a l s y n d r o me s 『 J 1 .B e s t P r a c t 组织 中蛋 白 多糖 的影 响【 J 1 . 时珍 国医 国药 , 2 0 0 9 , 2 0 ( 6 ) : 1 3 5 9 — 1 3 6 0 . C l i n R h e u ma t o l , 2 0 0 8 , 2 2 ( 4 ) : 6 7 7 - 6 9 1 . 【 1 3 】 李义凯 , 朱 青安 , 钟 世镇. 旋 转 手 法对 颈 椎 髓 核 内压 力 影 响 【 2 ]张伯勋, 王 岩. 现 代 颈 肩腰 腿 痛诊 断 治 疗 学[ M] . 北京 : 人 民 军 的 比较 研 究【 J 】 _ 中 国康 复 医学杂 志 , 1 9 9 7 , 1 2 ( 5 ) : 1 9 3 — 1 9 7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发表时间:2011-09-15T14:35:27.4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许创新
[导读]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
许创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40)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404-02
【摘要】中风中经络治法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取督脉、足太阴经、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中脏腑闭证治法启闭开窍。
取督脉、手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及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并用三棱针点刺井穴放血;脱证治法回阳固脱,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不计壮数,至脉证回复;后遗症治法疏通经络,矫偏舒筋,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刺患侧,也有病程较久者,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推拿治疗中风,以中经络及中脏腑的恢复期为主。
【关键词】针灸推拿治疗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本病发病前常有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先兆症状。
由于平素阴阳失调,偶因情志不遂,房室劳累等,以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恣食厚味,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风阳挟痰上升,蒙蔽清窍,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而使气血运行失调,为邪中经络。
邪中经络,如反复发作,病情由轻转重,亦可出现中脏腑证候。
中脏腑者,救治脱险,病情由重转轻,但多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下面将针灸推拿治疗中风汇报如下。
1 辨证
1.1中经络: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眼歪斜,脉弦滑。
1.2中脏腑: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并见半身不遂,舌强语涩,口眼歪斜等症。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分为闭证和脱证。
(1)闭证:神昏,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数。
(2)脱证:神昏,口合目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细弱。
如见汗出如油,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征。
2 针灸治疗
2.1中经络
【治法】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取督脉、足太阴经、手厥阴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内关、水沟、三阴交、廉泉、下关、颊车、阳陵泉、曲池。
2.2中脏腑
2.2.1闭证
【治法】启闭开窍。
取督脉、手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及十二井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并用三棱针点刺井穴放血。
【处方】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随症加减】如神志渐清,则减人中、十二井;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吞咽困难加照海、天突。
2.2.2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
取任脉经穴为主。
用大艾炷灸之,不计壮数,至脉证回复。
【处方】关元、神阙(隔盐灸)。
【随症加减】虚汗不止加阴郄;鼻鼾不醒加申脉;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2.3后遗症
【治法】疏通经络,矫偏舒筋。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
一般均刺患侧,也有病程较久者,先针健侧,后针患侧。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①半身不遂: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②手足挛痿:合谷、八邪、解溪、昆仑透太溪;③舌强不语:通里、金津、玉液。
【随症加减】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
3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中风,以中经络及中脏腑的恢复期为主。
3.1头面、项肩部操作
【手法】推、抹、一指禅推、揉、按、捏、拿法。
【取穴】印堂、太阳、神庭、上星、百会、风池、风府、肩井、地仓、迎香、大迎、颊车、下关、合谷。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
①用双手拇指分推法、抹法,自印堂穴推至太阳穴;②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沿督脉推至百会穴;③指揉风池、风府穴,拿肩井穴。
3.2上、下肢操作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捏、拿、扌衮、拔伸、搓法。
【取穴】极泉、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气冲、风市、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阳陵泉穴。
【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①拇指按极泉穴,并配合按、揉或一指禅推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穴;②扌衮、捏、拿、拔伸、揉肩部,沿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反复操作至腕部;③用搓法自肩部搓至腕部,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
(2)患者取仰卧位:①拇指按患侧气冲穴,并配合按、揉或一指禅推风市、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穴;②捏、拿、扌衮大腿前面的肌四头肌及股外侧肌;③拇指按、揉或一指禅推法,自阳陵泉穴沿小腿外侧肌群操作至足部;④搓下肢,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
伸展活动和整个下肢的外旋、外展活动。
3.3背及下肢操作
【手法】扌衮、按、揉、一指禅推法。
【取穴】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涌泉。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①扌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并配合拇指按、揉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穴;②拇指按环跳、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穴;③掌揉法或扌衮法自臀部沿股后外部至小腿后部肌群,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4 其他治法
头针:选对侧运动区为主,并可配足运感区,失语者用语言区。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张海龙,付正良,牛广斌.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配合药物治疗中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年02期.
[2]张凯,蒋戈利,刘文红,刘玉珍,邢军,蒋信忠,严继元.“阴中引阳,阳中引阴”针法临床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7期.
[3]杜梦玄.益气扶正针灸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