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语文园地四教材版本: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年级学科:六年级上册语文本节课时间:1课时(40分钟)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音韵意识和语感。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3.学习并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体会到美好的情感,感染到人生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表达。

2.熟练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里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逼真。

2.如何从文字中读出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课件及学生课本。

2.学生准备课本、钢笔或圆珠笔等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朗读课文(10分钟)请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感。

学生们一起朗读,用语言表达情感。

3. 分析课文(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读懂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自己也可以交给他人分析。

4. 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句式和标点符号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并让学生相互检查。

5.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们在分享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心得。

6. 课后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可以是朗读课文,也可以是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和自我检查。

七、教学评估1. 学生评估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作业和交流时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师评估通过讨论和作业的批改,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和整体水平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和交流,在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活动的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观察中的亮点,分析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并解决问题。
此外,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仍有一些学生存在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或轮流发言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词鉴赏是理解、欣赏和评价诗词的一种能力,它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江南春》这首诗。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学习如何鉴赏诗词。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惑。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将在课后主动找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疑问,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涉及以下内容:
1.诗词阅读:包括《江南春》、《钱塘湖春行》等古诗词,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设计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设计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老师谈话:每年春节人们都会赶着回家过年,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甚至不惜整夜守候在车站,多么感人的思乡之情啊!(课件出示图片)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从小生长的故乡非常依恋,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人在外地却常常心系故乡。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描写回家的古诗《回乡偶书》。

(板书:回乡偶书)2.教学“偶”字。

教师在板书课题中“偶”字时,释字形,引导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老师带读“偶”,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理解题意,教师点拨。

偶:偶然。

偶书:偶然间写下的诗。

4.过渡: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

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春节人们期盼的团圆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以“偶”引发学生思考、质疑,诗人为什么会在偶然间写下这首诗,带着问题引入本次学习的内容,水到渠成。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1.介绍诗人。

课件出示: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后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有《咏柳》《回乡偶书》。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读通诗句。

2.借助课文插图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不清楚的可同桌间相互交流。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认读“鬓”,强调发音;认读“衰”。

课件出示:偶乡音无改鬓毛衰相识笑问客(2)出示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古诗中哪几个词语的意思。

预设: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这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天地,内容上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以及日积月累三个大的板块。

交流平台主要介绍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主要介绍小说中的情节对人物形象的突出作用,日积月累向我们展示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1.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贺知章的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汉。

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安全;他又那么大公无私,不准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

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板书:老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生2:《穷人》中的桑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特别是她那种从犹豫、担忧到下定决心的心理过程,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她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在交流平台中,我们要回顾本组课文,重点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1.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

2.抓住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

3.通过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复杂内心世界。

三、日积月累1.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三、方法渗透,学会阅读1.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

2.掌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

3.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写发现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四、预提纲1.温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XXX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XXX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五、多媒体课件本节课时为2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交流:从XXX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她的善良和对孤儿的同情心。

③老师小结: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通过外在描写,还有内心世界的描写。

在读小说时,我们需要留意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板书:内心世界的描写)2.研究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1)出示语段,老师范读一遍。

课件出示:荒野上,风吹得枯草发抖,一只瘦弱的狼孤单地蹲坐在地上。

它的眼神中透着无助和哀伤,仿佛在等待什么。

突然,一位身着皮衣的年轻人出现在它的面前,他轻轻地伸出手,狼缓缓地站起身来,伸出舌头舔了舔年轻人的手。

年轻人笑了,将身上的食物递给了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交流反馈1.师: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明确:我们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心理、动作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课件出示一则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交流)3.同桌间交流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步骤,教师总结。

三、词句段运用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件出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指名读,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小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二的片段)师: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明确:第一个片段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的心情,最后通过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又表达了桑娜(极度不安)的心情,为了充分体现桑娜的心情,这一句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语文园地四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语文园地四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课时一、二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深化他们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本单元通过多个板块的设计,系统地介绍了小说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特别是强调了环境描写与情节设置在小说创作中的关键作用。

教材选取了经典小说片段作为范例,如《草船借箭》中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示了环境如何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

此外,《语文园地四》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创作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以“雨夜奇遇”为主题进行小说片段的撰写,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表达能力。

整个单元内容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又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文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基础,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他们能够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

然而,在小说写作方面,学生们往往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实践机会,尤其是对于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和深入。

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往往受限于写作技巧和经验的不足。

因此,在《语文园地四》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生动的讲解、具体的例子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帮助他们掌握小说写作的基本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梳理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联系具体小说交流经验,并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2.通过朗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情节片段,能体会并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并能够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走近诗人1.播放歌曲《静夜思》,学生欣赏。

2.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首诗的作者和表达的情感。

3.教师归纳总结并导入新课:这首《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客居他乡时写的一首思乡诗歌。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对从小生长的故乡非常依恋,常常人在外地却心系故乡。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与家乡有关的诗歌。

他的作者是李白的好朋友——贺知章,这首诗就是《回乡偶书》。

(同步书写课题和作者名字)4.教师范读诗歌题目,学生齐读诗歌。

5.让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对诗歌题目的意思进行理解,教师点拨。

偶:偶然。

偶书:偶然间写下的诗。

6.让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贺知章的相关资料。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以诗文知名。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

他的诗作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

板块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将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进行朗读,对容易读错的字进行指导,尤其注意“鬓”和“衰”的读音。

3.四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对诗歌的大意进行理解。

4.小组派代表反馈本组的交流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适时指导。

注意“老大”“鬓”和“鬓毛衰”的意思。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出节奏。

6.指名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学生按照诗歌的停顿和节奏进行朗读。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成长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读懂成长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教学
难点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具
准备
课件、读书汇报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聘都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那是为什么呢,真的有那么难进吗?”
“那是因为有许多人都去应聘,大象为了选取有能力的业务员,就出了一个题目。许多人都无功而返了。”
“是什么题目,让大家都无能为力?”
“大象让大家用一天的时间向和尚推销梳子。很多小动物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都放弃了。”
2.有谁读过关于成长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3.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成长,都经历过成长的苦恼和困惑,当然更有成长的快乐和收获。在这过程中,有许多记叙成长经历的书籍伴随我们成长。今天,老师就像你们推荐成长的故事。
4.老师最近正在读书,书名是《我想受欢迎》。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在阅读中获得成长。我给大家出示其中的一个故事,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雨来,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
3.【出示课件6】《爱的教育》写了谁的成长故事?
(一个四年级小男孩)
4.希望同学们一定挤时间多读书,如果你爱上了读书,今生将受益无穷。
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课外书。开课伊始,就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语文味,感受书香氛围。
教学中,我先用高尔基谈读书的名言来开始本课的教学,与学生交流后,我向大家介绍了我正在读的成长故事,并向大家出示了书中的一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三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社会培养人才付出了许多努力。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于写人记事文章虽说已不陌生,但是要把人物特点写鲜明,把人物形象写具体并不容易。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亲人们的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关爱似乎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但他们却很少细心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去关爱他人。

在这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教学目标:1.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2. 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引出习作主题。

课件出示图片《地狱和天堂的长勺子》,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感受。

师小结: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今天咱们就来写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板书:关爱)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习作要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

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2、学生读一读,想想这次习作为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生读)生: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生:作文中要用上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要点师:在这些习作要求中的关键是什么?生:写人与人之间关爱的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语文园地四》一、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

“词句段运用”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项内容。

一是选取《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关云长的英勇神武,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二是体会《穷人》《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仿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整体设计思路通过之前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但由于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接触小说,学生对情节推进和环境猫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可借助“交流平台”学习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完成从读到写的内化。

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并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梗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教法:情景教学法阅读法师生互动法学法:想象有感情朗读法联系生活法六、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1.课前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小说,小说一般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明确:《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表格)2.这三个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并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朗读时读出人物的形象。

3.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4.积累背诵《回乡偶书》,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1.掌握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2.积累背诵《回乡偶书》,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四大名著吗?出示图片。

想一想,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交流。

小说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四》,看一看小说的人物形象。

二、交流平台1.小组交流。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

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交流一下吧!2.展示汇报。

预设:甲: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穷人》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乙:读小说时,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如,《穷人》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丙:读小说时,注意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丁:……3.想一想,你对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把你的独特见解和同学交流一下吧!4.学以致用。

你体会到了什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

一秒、两秒……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预设:这段文字是对董存瑞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董存瑞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词句段运用(一)《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文园地四-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语文园地四-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语文园地四-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人生路上有你相伴》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感受诗歌的情感主题和审美价值;2.掌握词语“地震、妇女、悯、山羊、寄”,并能够灵活运用; 3.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话复述他人的观点和态度;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自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创作背景的讲解和理解。

2.如何用自己的话复述他人的观点和态度。

3.如何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教师先与学生回顾课文主题,然后呈现“人生路上有你相伴”这句话,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入手,从多角度思考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

2.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妇女和孩子们在地震中所面对的困境和种种不易。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创建这首诗歌,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和审美价值是什么。

3.学习汉字和词语。

本节课所需学习的汉字和词语包括:“地震、妇女、悯、山羊、寄”。

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汉字和词语,如写字、拼音、课外拓展等。

4.阅读诗歌,分析情感主题和审美价值。

教师先朗读全诗,然后分段讲解每段诗歌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作者对不同群体所表达的态度和观点。

最后,教师针对具体情感主题与审美价值开展练习,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巩固和拓展。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下活动:(1)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回家阅读一些涉及地震或者妇女的文章,挖掘出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信息,以及对地震和妇女的感悟;(2)活动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或慈善活动,如关爱儿童、关注社区公益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四、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考核方案,比如将学生对目标语汇的掌握情况、自我思考、阅读理解能力等纳入考核范围并加以评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1.能经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觉人物形象。

2.经过朗诵和沟通,学会剖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绘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绘领会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古诗粗心,在朗读的过程中,感觉回村夫又悲又喜,感慨万千的心境,朗诵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要点1.剖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绘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领会人物形象。

2.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难点1.剖析、沟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感觉回村夫又悲又喜,感慨万千的心境。

1.回首旧知,读出感悟。

在“沟通平台”中,经过对三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回首,再次要点重申读小说时,必定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绘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在“词句段运用”中,指引学生经过朗诵,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指引学生抓住环境描绘中的要点词语,领会小说所表现的感情及人物形象;经过朗诵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领会人物局促不安、举棋不定的复杂心里世界。

在“与日俱增”中,回想学过的对于描绘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频频朗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2.方法浸透,学会阅读。

本单元主要经过小说的学习,理解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与门路。

教课时,要指引学生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绘,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

掌握这一点,学生此后在阅读小说时能够从这些因素中理解人物特色。

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经过这些细处的描绘发现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经过知识的学习,指引学生学会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

1.预习纲要(1)复习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要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贺知章的资料,收集思乡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教课课时2 课时。

第 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觉人物形象。

(最新)24年秋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最新)24年秋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语文要素板块一回顾课文,交流方法1.提出话题: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请你说说读了这三篇小说,哪些人物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

预设:学习《桥》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沉着冷静、不徇私情的老支书;《穷人》这一课,让我们认识了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桑娜和渔夫;《金色的鱼钩》这一课,刻画了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形象。

3.提问: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呢?请结合课文说一说。

4.指名学生交流。

5.学习“交流平台”。

(1)(播放录音)引导:我们来听听学习小伙伴们是怎么说的吧。

课件出示: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

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以《穷人》为例谈一谈。

状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元元: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成成: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语文园地四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语文园地四
形象所起的作用。 朗读文中的片段,读出张飞的
神勇。
máo yuè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
jīng
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
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
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这一段话的意思?
讨论交流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张飞的神勇? 正面描写: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侧面描写: 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出张飞的神勇。
片段一方面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塑造 人物,读时语调要沉稳,语气要坚定,以显示出 人物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运用侧面描写来烘 托人物,通过夸张的手法及曹军的反应,表现出 曹军心中的惊惧,这部分内容要读出气势。
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片段,说说该片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 人物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 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 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回乡偶书》, 读准停顿,查找资料,用自
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 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 代诗人、书法家。其诗作以绝句见 长,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 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回乡偶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重点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教学难点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分钟交流平台一、回忆课文,说形象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出示:【课件3】(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1.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请求别人支持的表达能力。

2.能够独立编写一个小故事,了解故事的技巧并能在创作中熟练运用。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4.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活动。

5.读背并积累古诗。

6.通过阅读《童年》,学会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学会如何说服别人支持自己。

2.编写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故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4课时课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引入。

有时候,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

假如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时,你该怎么说呢?二、讨论交流,明确。

1.注意礼貌。

2.把自己的具体设想说清楚。

3.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三、情景应用。

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一个,试一试:怎样才能获得支持。

1.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2.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3.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第二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一种先天的欲望,像我们本单元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写故事的人吧!二、技法指引。

技法1.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1)大屏幕展示:①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外号“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②环境:冬日昏黄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流浪狗朵朵③环境:月光下的村庄人物:铁蛋铁蛋体弱多病的爷爷问:你觉得这篇小故事有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个小故事只有人物,没有起因、过程和结尾。

(2)学生自由发挥续写这个故事。

(3)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推举代表在班内宣读续写的故事。

(4)组长和教师评选优秀续写故事。

技法2.故事情节要有悬念。

教师讲解:一个好的故事只有完整的情节还不够,情节发展过程中还要设置悬念。

悬念,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产生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

(1)纪晓岚祝寿的故事(大屏幕展示)相传清朝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去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亲祝寿,别人都带去了很贵重的礼物,可纪晓岚两手空空并且去得很晚,他慢条斯理地当着文武百官吟起了他的祝寿诗。

诗的第一句是“这个婆娘不是人”。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气氛非常紧张,朝廷命官更是一脸的不高兴。

就在这个时候,纪晓岚来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大家听后转怒为喜,博得了满堂的喝彩声,这哪里是在骂人,简直就是在捧人嘛。

就在大家笑容都还没有消去的时候,纪晓岚又来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气氛再一次紧张了起来,眼看朝廷命官就要发作,纪岚吟出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庆寿辰”。

众人听罢,纪晓岚再一次获得满堂的喝彩声!问题:这个小故事精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纪晓岚的四句诗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故事中巧妙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塑造故事人物形象的秘诀。

外貌描写: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

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

要把握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

动作描写: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的、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

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度较大的。

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通常我们采用这样的形式:直接描写:“他想”或者“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间接描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3)“小小练功台”:要求学生用以上的描写从三组中选取一组,刻画鲜明的人物,突出性格特点。

三、思路点拨。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三组材料中选一组,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提示】①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

②小组同学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的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

时间约5分钟,要尽可能说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③推选一位同学将小组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吸引人。

【提示】①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以使故事更吸引人。

②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一些突出的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③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2.师生点评,汇总修改意见。

3.全班一起修改一个较为成功的片段,集体形成佳作。

4.教师小结:编写故事,其实是考查大家的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故事,开头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并制造期待和悬疑。

情节要有变化,有跌宕,有意料之外。

人物性格有独特性和鲜明性,同时恰当地使用联想和想象。

只要你做到这些,就能使你写的故事充满趣味,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一、交流平台。

1.导入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一组小说。

小说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例如《桥》中舍己为人的老支书,《穷人》中善良、体贴别人的桑娜。

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2.分小组讨论交流,明确:(1)通过留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借社会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3.分析讨论《桥》和《穷人》中的人物的外貌描写、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对推动小说的作用。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语:《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经典情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出示PPT:操教泗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1)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句子。

(2)读一读,要读出关羽的神勇之气。

2.过渡语: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出示PPT)①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②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惨叫起来。

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1)体会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2)体会“我”面对战士邱少云同志在烈火中“不忍看”又“忍不住不看”的矛盾心理。

(3)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三、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朗读诗歌(领读、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

2.讲解古诗的意思。

年少时离开家乡,到年老了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然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人能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久客他乡的伤感,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第四课时快乐读书吧一、导入。

他们的生活,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

这些或甜或苦的经历,教他们一步步向前,勇敢地面对未来。

你有读过《童年》这本书吗?二、全班交流。

(一)简介《童年》的作者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代表作《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简介《童年》。

讲述了阿廖沙(以高尔基为原形)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三、自主准备。

我们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谈这本书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或几个部分,还可以说说读了这本书的感想。

四、组内交流。

1.人人参与小组交流。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会。

3.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选手做好参赛准备。

4.教师总结:(1)很多小说中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

如,《童年》中出现数十个人物,不容易分清楚,但他们都是围绕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弄明白他们和阿廖沙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分清了。

(2)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五、演讲比赛。

1.小组的代表谈感受。

2.其他同学听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要是看过同样的书,可以补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好书推荐。

《小英雄雨来》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戏队。

《爱的教育》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