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合集下载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引言智障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明显障碍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为了更好地了解智障儿童的发展情况,评估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智障儿童评估的流程和评估项目。

二、评估流程1. 预评估预评估是评估智障儿童前的准备工作,旨在了解儿童的个人背景、家庭环境、发育史以及现有的病史和医疗记录等信息。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与家长或监护人的面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预评估的目的是为评估者提供全面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评估工作。

2. 评估工具选择根据智障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评估目的,评估者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智力测验、行为观察量表、社交能力评估、语言能力评估等。

评估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评估过程评估过程是对智障儿童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观察的阶段。

评估者将根据选定的评估工具,对儿童进行测试、观察和记录。

评估者需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获取准确的评估结果。

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应当遵循专业的评估原则和伦理准则,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 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分析是对评估数据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

评估者将根据评估工具的得分和观察记录,对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行分析。

评估者需要综合考虑评估结果和儿童的个体差异,得出准确的评估结论。

5. 编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是评估过程的最终产物,用于向家长、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提供评估结果和建议。

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儿童的个人信息、评估目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评估报告应当以客观、准确和清晰的方式呈现评估结果,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智障儿童的发展情况和需求。

三、评估项目1.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智障儿童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特智力量表等。

通过智力测验,评估者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智商指数和智力发展水平等。

智障儿童评估实施方案

智障儿童评估实施方案

智障儿童评估实施方案智障儿童评估是对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以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方案。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和康复需求,为其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本文将介绍智障儿童评估的实施方案,包括评估内容、评估工具、评估流程和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一、评估内容。

1. 智力水平评估,通过智力测验,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记忆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发展水平评估,观察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社交能力、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其发展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

3. 行为特点评估,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包括注意力、情绪控制、社交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以便为其提供行为干预和管理方案。

4. 康复需求评估,评估儿童的康复需求,包括语言康复、行为康复、社交康复等方面的需求,为其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二、评估工具。

1. 智力测验,采用适合智障儿童的智力测验工具,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特儿童智力量表等。

2.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和表现,记录其生活技能、社交行为、情绪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 家长和教师问卷,了解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4. 专业评估工具,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社会情绪评估量表、行为评估量表等专业评估工具。

三、评估流程。

1. 评估前准备,与家长和教师沟通,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准备评估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评估实施,根据评估内容和工具,进行智力测验、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 结果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和康复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四、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1. 结果分析,根据评估结果,了解儿童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分析其发展潜力和康复可能性。

2. 应用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方案,包括个性化教学、行为管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智障康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智障康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智障康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一: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一、康复训练(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

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将外形雷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将外形雷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将色彩雷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将色彩雷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将大小雷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将大小雷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3.1.5形象布景区分才能:在一堆物品中找出指定的物品
3.1.6视觉记忆才能:指出适才看到的物品3种以上
3.1.7空间地位的知觉才能:—分辩高低空间地位的关系
3.2.4听觉次序才能:依序反响适才听到的2个或3个指令
3.3触觉的应用
3.3.1触觉灵敏度:对触觉刺激做出恰当反响
3.3.2触觉分辩才能:以手部触觉分辩各类物品
3.3.3触觉记忆才能:—指出适才摸到的物品
—说出适才摸到的物品
3.4味觉的应用
3.4.1味觉灵敏度:对不合味道做出恰当的喜恶反响
3.4.2味觉分辩才能:分辩酸.甜.苦.辣的味道
1.2.5跑步:以精确姿态跑5m米或以上
1.2.6跳:—在原地双脚中断跳10次
—中断向前跳过5cm高的障碍物
—在弹跳床上中断跳10下
1.2.7高低楼梯:本身阁下脚瓜代高低10个阶梯
1.3活动与游戏技能
1.3.1球类活动:—有目的地抛球
—有目的地接球
—有目的地投球(投5次有2次精确)
1.3.2垫上活动:—能模拟做各类做翻腾的垫上活动
1.1.4跪姿掌握:双膝着地跪5秒
1.1.5蹲姿掌握:半蹲着5秒
1.2移动才能
1.2.1翻身:—能阁下侧翻
2
—能本身由俯卧翻成仰卧,或由仰卧翻成俯卧
—能本身中断翻身
1.2.2爬行:—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行
—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过障碍物
1.2.3跪行:以跪姿交流双膝向前行50㎝
1.2.4行走:保持均衡本身行走3m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智障儿童由于脑部受损,因而运动、智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运动康复作为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具体操作,改善智障儿童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医学领域中,运动康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被人们共认为是一种形而有效的康复方法。

培智学校面对设备、资金的缺乏、专业人员的缺乏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呢?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此方面的实践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

康复的意思是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或良好状态,医学领域里,是指功能复原,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使之可能地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目标是消除或减轻患儿功能上的缺陷,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残、病者能够充分参加社会生活。

同其他公民一样,平等地分享社会和经济开展的成果。

一、训练内容智障儿童由于脑部受损,无论运动,智力方面都受到影响。

运动康复是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具体操作,改善智障儿童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它主要以医学科学和运动科学为根底,是医学和运动科学的结合。

根据个体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制订运动训练方案。

〔一〕训练人数和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最多训练两名到三名学生。

康复训练中复杂的动作需要老师的辅助,尤其是一些比拟危险而学生又不能独立完成的动作需要辅助的地方就更多。

在康复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做训练还要帮助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康复训练中能够正常的训练。

所以每次康复训练时学生人数不能过多,否那么训练会顾及不暇,训练效果也就不理想了。

因而我的训练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主要集中在下午一、二节课,全部训练工程加在一起大概一百分钟左右〔两节课〕,在一节课结束时,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听音乐或自由活动〕,所以真正的训练时间是九十分钟。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1.个体化原则:智障儿童的程度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训练方案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康复训练师和专业医护人员应详细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2.全面性原则:康复训练应从多个方面促进智障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康复、认知训练、社交技能培养和情绪管理等。

综合性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综合发展水平,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3.渐进性原则:智障儿童的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以适当的难度进行训练,以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和复习已学习的内容,确保孩子能够牢固掌握。

4.动态性原则:智障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他们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训练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训练一直保持有效性。

5.全参与原则:康复训练需要与智障儿童的家长和学校等相关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并及时交流和反馈训练效果。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参与对儿童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和支持。

6.引导性原则:在康复训练中,训练师和专业医护人员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合适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7.适应性原则:康复训练应根据智障儿童的具体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不同年龄段、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需要不同的训练方案和方法,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和方式,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8.连续性原则: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

训练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家庭和学校等支持儿童的长期参与和坚持训练。

对智障儿童开展体能训练的方法7篇

对智障儿童开展体能训练的方法7篇

对智障儿童开展体能训练的方法7篇第1篇示例:对智障儿童进行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功能,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情况,我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他们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训练。

我们需要了解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每个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有些智障儿童可能存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有些智障儿童可能对运动能力较强,可以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

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不仅仅是让智障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地进行训练。

我们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确定训练的内容、方法、强度和频率,并逐步调整和完善训练计划,以确保训练的效果。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鼓励、激励和支持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学习和运动能力可能相对较低,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地引导和激励他们,让他们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潜能。

2. 保证训练的安全性。

智障儿童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癫痫等,需要我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谨慎对待,确保训练的安全性。

训练场地和器材也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

3. 多样化训练内容。

体能训练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敏度训练等,我们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需求和兴趣设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让他们在训练中感到乐趣和挑战。

4. 注重训练效果。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功能,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训练的效果。

可以通过定期检测和评估智障儿童的体能水平,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效果。

第2篇示例:智障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许多情况下,智障儿童的体能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开展体能训练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对智障儿童开展体能训练的方法,希望为关注这一群体的人士提供参考。

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训练

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训练

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训练智障儿童的训练是他们各方面康复的基本途径。

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

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

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坚持因人实施原则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

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

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

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一、什么叫早期干预"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

"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

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早期干预的效果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三、障碍系统康复训练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引言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了解他们的认知和发展水平,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障儿童评估的流程和评估项目。

二、评估流程1. 预评估阶段在评估之前,需要进行预评估阶段,包括收集相关资料、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的背景信息等。

2. 评估工具选择根据评估目的和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评估工具和量表,例如智力测验、发展评估量表等。

3. 评估实施评估应由专业的评估师进行,评估师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评估过程应当注重儿童的情绪和体力状况,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与解读评估完成后,评估师应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便得出评估结论。

5. 结果反馈与讨论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同时,可以与家长和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共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三、评估项目1.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智障儿童认知水平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特智力量表等。

2. 发展评估发展评估可了解智障儿童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包括运动、语言、社交等。

常用的发展评估量表有贝莱尔发展筛查量表、丹佛发展筛查量表等。

3. 行为评估行为评估可以帮助评估师了解智障儿童的行为特点和问题行为,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常用的行为评估工具包括艾尔斯行为量表、康奈尔行为量表等。

4. 社交评估社交评估旨在了解智障儿童在社交交往方面的能力和困难。

常用的社交评估工具包括社交认知量表、社交技能评估量表等。

5. 情绪评估情绪评估可以帮助评估师了解智障儿童的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能力。

常用的情绪评估工具包括儿童抑郁量表、儿童焦虑量表等。

四、结论智障儿童评估流程包括预评估阶段、评估工具选择、评估实施、数据分析与解读、结果反馈与讨论等步骤。

评估项目涵盖智力测验、发展评估、行为评估、社交评估和情绪评估等。

通过评估,可以为智障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智障儿童评估流程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准确了解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面谈和家庭背景调查:评估开始前,评估师会与儿童的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发育史和既往病史等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环境和生活情况。

2. 观察和记录:评估师会观察儿童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交流、社交互动、认知能力、运动发展等方面。

评估师会记录下儿童的行为表现和技能水平,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3. 测试和测评:评估师会使用一系列的评估工具和测试材料对儿童进行测试和测评。

这些评估工具包括智力测验、发展评估工具、行为问卷等。

通过这些测试,评估师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发展水平和行为特点。

4. 评估结果分析和总结:评估师会根据测试和观察结果,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总结。

评估师会将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给家长,并解释评估结果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

5. 制定个性化计划:评估师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针对儿童的特殊需求和问题的教育和康复措施,旨在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智障儿童评估项目智障儿童的评估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特智力量表等。

通过这些测验,评估师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2. 发展评估:发展评估是评估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语言发展、运动发展、社交发展等。

评估师会使用发展评估工具,如丹佛发展筛查问卷、格斯特发展评估等,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估。

3. 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是评估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行为问题的工具。

评估师会使用行为问卷、观察记录等方式,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注意力、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

4. 社交能力评估:社交能力评估是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工具。

智障孩子个训教案

智障孩子个训教案

智障孩子个训教案教案标题:智力障碍儿童个别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发展其认知、运动和社交能力。

2. 提供个别化的训练计划,以满足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

3.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教案步骤:1. 评估和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水平:- 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认知、运动和社交方面的能力。

- 与学生的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以获取更多信息。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的训练计划。

2. 认知训练:- 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包括观察、分类、比较等。

- 使用多感官教学方法,如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

- 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3. 运动训练:- 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设计适合的运动活动,如平衡、协调和灵敏性训练。

- 创造积极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团队游戏。

-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辅助工具,以帮助学生进行运动训练。

4. 社交训练:- 培养学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如分享、合作和沟通。

- 利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社交技巧。

-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和社交场合,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5. 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发展自信心。

- 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

- 创建一个积极、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6. 评估和调整:- 定期评估学生的进展和需要进行调整。

- 与学生的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反馈和讨论,以优化训练计划。

- 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调整目标和活动,以确保持续的个别化支持。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认知、运动和社交方面的进展。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记录他们的参与情况。

3. 与学生的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定期交流,了解他们的观察和反馈。

教案提示:1. 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能力,个别化训练计划至关重要。

2.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
评估人
评估日期
年 月日
评估
领域
评估内容
评估结果
3
2

0
1.




1。1姿势控制
1.1.1头部控制:头部变换姿势时能随时保持平衡且能自由转动
1.1.2坐姿控制:能自己坐着并能自由转动身体
1.1.3站姿控制:能持续站着5分钟并能自由转动身体
1。1.4跪姿控制:双膝着地跪5秒
-出示或写出单字、单词得文字表达需求
本领域合计分
6.




6。1数得应用
6。1.1数量概念:—分辨大小
—分辨多少
—分辨长短
—分辨轻重
6。1.2数数:-唱数1到10
—唱数1到50
—唱数1到100
—逐个点数10个物品
6。1.3认读数字:—认读10以内得阿拉伯数字
—认读50以内得阿拉伯数字
—认读100以内得阿拉伯数字
6.1.4简单运算:—10以内得加法计算
-10以内得减法计算
6。1.5金钱概念:指认10元以内得钱币
6。1.6时间概念:—在提示下说出今天得日期
—在提示下说出某一时刻
6.2人际关系
6.2。1打招呼:—主动与人打招呼且音量适当
-在接受中表示礼貌,如“谢谢”、“请让"等
6。2.2介绍自己:向别人简单得介绍自己(指出/说出)
7.2。3穿脱鞋子:—自己穿上魔术贴得鞋子
—自己脱下魔术贴得鞋子
7.2。4穿脱袜子:—自己穿上短得袜子
—自己脱下短得袜子
7。3如厕
7.3。1小便:会表示便意并在提示下到厕所小便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一、康复训练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很差;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知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学习的范围有:1身体主要部位名称;2衣物、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3室内物品,小家电的名称及用途;4认识周围环境,包括通道、楼梯、街道、公厕男、女标志、公共场所、交通标志等;5自然环境的知识,包括天气、温度、动、植物名称、习性等;方位、时间、颜色、形状、数量、是非好坏等;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小孩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日必须进行的最基本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日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与他入包括儿童与成人交往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小孩必须适应他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或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年龄教会小孩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掌握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与同伴应友好相处等;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儿童之需要游戏,犹如成人之需要工作,儿童从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成为儿童学习的媒介,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游戏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婴幼儿和小儿时期发生听觉障碍的儿童,由于听不到声音和语言,无法学会说话,因而发生言语障碍;8.教育干预教学着重形象思维,主要利用挂图、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同时采取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特殊训练:主要利用在校午餐、午睡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刷碗、叠被、打扫卫生;帮厨师摘菜、洗菜、做凉菜;4年级以上的学生设有编织、缝纫机及手工制作工艺品课等;此外还安排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上街购物,参加运动会、体操文艺表演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加强他们生活自理、经济活动,劳动技能、社会责任等能力的发展;弱智儿童根据智力的高低选择进入正常教育机构随班就读,或进入特殊学校学习;在正常小学上学:较轻的可接受正常儿童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家长还需做许多辅导工作;随班就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但教师根据他的缺陷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学;在特殊学校学习:专为弱智儿童开设的特殊学校;9.职业康复培训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生活完全能够自理,适应性行为能力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只表现在读、写、算等基本的文化学习和人际交流上存在缺陷,通过及时的康复训练和个人努力,能够使他们获得社会交往和职业技巧;通过职业培训'可以部分或完全自食其力;中度智力低下,生活可以半自理,通过训练可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三)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及常用的康复器具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领域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常用的康复训练器具主要有以下12类;1.各种规格的球类1应用:锻炼智残儿童大运动能力,上、下肢肌力,平衡反应和协调能力;2注意事项:直径在8~25cm的比较合适,宜选择耐用的橡胶质的,充气的小皮球,乒乓球质地较薄,易碎,不应选择;原则上应为小孩或智力差的孩子玩大球,大孩或智力较好的孩子玩小球;2.积木1应用:质地为塑料或木头的,可搭成图案;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数的概念,颜色形状的认识,以及对大小、多少的感知练习;2注意事项:积木块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要着色均匀,不脱色;3.穿珠子、绳1应用:质地塑料或木头的均可,也可用大算盘珠;训练精细运动,数的概念,加减法,对颜色的认识;2注意事项:珠子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要着色均匀,不脱色;4.带盖的瓶子1应用:训练精细运动和手指协调能力;2注意事项:为防止玻璃瓶口划伤手指,应选用塑料瓶;5.儿童用剪刀1应用: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2注意事项:应选择儿童用剪尖钝圆的小剪刀,以确保安全,防止扎伤;6.布口袋内装软硬、大小不同的物件1应用:训练触觉分辨,以及对大小、形状的认识;2注意事项:袋内物件不要锐利,防止扎、划伤皮肤;7.看图识字的图片(1)应用:训练认知及分类配对能力;2注意事项:图、字要鲜艳、醒目易于辨认;8.钟或表1应用:认知训练,认识时间;2注意事项:为了辨认方便表面应大,并要有lr12个数字;9.彩色笔、纸1应用: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2注意事项:彩色笔尖要粗圆、钝些;10.日常生活用品分别准备有尼龙搭扣的、拉锁的、扣子的衣服;有尼龙搭扣的和系带的鞋、毛巾、杯子、牙刷等1应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注意事项:拉锁、扣子要钉牢,以免误食伤人;11.各种玩具娃娃应有男有女,大小不限1应用:训练社会适应能力,知道性别、年龄及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2注意事项:制作物要结实,不易损坏;12.家居玩具锅、碗、厨具等1应用:训练认知能力、精细运动;2注意事项:玩具最好是塑料的,要结实、耐用,以防易碎伤人;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分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阶段评估是从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的初期测评时开始的、渐进的多次评估;总结评估则是在阶段评估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判断;在各次阶段评估过程中,应尽早找出智残儿童在康复训练六个领域即运动、认知、感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中的优势、劣势以及进步幅度最大的领域;通常,对于运动、感知这样的领域,其发展是智残儿童自身发育与康复训练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残疾程度轻、基础好的儿童,更可能是自身发育在其中占较重的比例;而对于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如果原来的起点低,后来的进步幅度大,则可认为是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显着;如果进步幅度不明显,则应考虑身体和康复训练方面的问题,及时找有关医师咨询、指导;应当看到,智残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心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方面的能力都可能落后于健全儿童,所以,治疗师和家长不宜将期望值定得过高,更不能用健全儿童的尺度去衡量智残孩子;事实上,功能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智残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取得的极微小的进展和变化都是可贵的,应给予孩子鼓励;其次,从现象看,若某些智残儿童虽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但效果不明显,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无效,只要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持之以恒开展训练,并不断分析、总结,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对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进行的初次、中期、末期三次整体评估、判定末期训练效果进步大、有进步、无进步;。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了解儿童智力水平及发展情况,以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评估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初步筛查、详细评估、结果解读和干估计划。

1. 初步筛查初步筛查是评估的第一步,旨在快速识别可能存在智力障碍的儿童。

这一步通常由教育专家、医生或者心理学家进行。

常用的初步筛查工具包括智力测验、发育问卷和观察记录等。

通过初步筛查,可以初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评估。

2. 详细评估详细评估是对初步筛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这一步需要由专业的评估师或者团队进行,包括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医生等。

详细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等。

这些测验可以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智力配分和智力发展水平。

(2) 发育评估: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情况。

这包括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

(3) 行为评估:评估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情绪状态,包括注意力、情绪调节、行为控制等。

常用的工具包括儿童行为量表和行为观察记录等。

(4) 家庭环境评估:评估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支持、教养方式、家庭教育资源等。

这对于制定干估计划和提供家庭支持至关重要。

3. 结果解读评估结果的解读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他们会根据评估数据和标准化参照进行分析和解读。

评估结果通常包括智力水平、发育水平、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解读过程中,评估师会与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沟通,解释评估结果,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

4. 干估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估计划是评估的最终目标。

干估计划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包括教育、康复、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干估计划需要与家长、学校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支持和匡助。

总结:智障儿童评估流程包括初步筛查、详细评估、结果解读和干估计划。

初步筛查通过智力测验、发育问卷和观察记录等方式,快速识别可能存在智力障碍的儿童。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存在的潜在问题,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障儿童评估的流程和评估项目。

一、智障儿童评估流程1. 首次咨询和预约家长或者监护人首先与评估机构取得联系,进行咨询并预约评估。

评估机构将提供相关信息和所需文件清单,以便家长准备评估所需的材料。

2. 评估前准备评估机构要求家长提供儿童的个人信息、医疗记录、学校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

家长还需要填写一份家庭背景问卷,以提供评估师更详细的了解。

3. 评估工具选择评估师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评估工具可能包括智力测验、行为观察、问卷调查等。

4. 评估过程评估师与儿童进行面对面的评估,使用选择的评估工具进行测试。

评估过程中,评估师会观察儿童的行为、与其进行交流,并记录相关信息。

5. 数据分析和结果汇报评估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评估报告将包括儿童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语言发展、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估结果,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推荐。

6. 结果解释和讨论评估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结果解释和讨论。

评估师将解释评估结果的含义,回答家长的疑问,并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7. 教育和支持计划评估师将根据评估结果和讨论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计划。

该计划可能包括特殊教育服务、康复治疗、心理咨询等,以匡助儿童充分发展潜力。

二、智障儿童评估项目1.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常用工具。

常见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等。

评估师通过测验儿童的认知、语言、记忆、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来评估其智力水平。

2. 行为观察评估师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评估其社交能力、注意力、情绪调节等方面。

行为观察可以包括与他人的互动、情绪表达、注意力集中情况等。

3. 语言评估语言评估旨在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师可以使用标准化的语言测试工具,如韦氏语言测验,来评估儿童的词汇量、语法能力、理解能力等。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计划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计划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计划
内容:
一、训练目标
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其自立生活的基本技能。

二、训练内容
1. 饮食自理训练:教导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学会自己吃饭,不插嘴乱吃等。

2. 穿衣自理训练:教导孩子识别衣物的正反面,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链等。

3. 如厕自理训练:教导孩子控制排泄的时间和地点,学会自己上厕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 清洁自理训练:教导孩子学会洗手、洗脸、洗澡、刷牙等日常清洁活动。

5. 生活安全自理训练:教导孩子遵守生活规则,学会防火、防溺、避险等安全自理技能。

三、训练方法
1. 言语指导:口头描述并细致解释每一个训练步骤。

2. 示范指导:老师或他人先示范完成整个训练内容。

3. 手把手教学:老师手把手地引导孩子完成训练活动。

4. 分解步骤教学:把训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循序渐进地教学。

5. 表扬与激励:孩子完成一个小步骤就给予表扬,以激励其继续努力。

四、训练原则
1. 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训练。

2. 针对性强: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3. 反复训练:重点项目要持续反复训练,确保熟练掌握。

4. 家校配合:家长配合学校的训练,学校指导家长的家庭训练。

五、预期效果
通过持续有效的自理训练,智障儿童将逐步掌握日常生活的自理技能,减轻家人的照料压力,并为其未来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引言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准确确定儿童智力水平和发展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障儿童评估的流程和评估项目。

二、智障儿童评估流程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背景信息:评估前,评估师需要收集儿童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既往病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师了解儿童的整体情况非常重要。

2. 初步观察和访谈:评估师会进行初步观察和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访谈,以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使用标准评估工具:评估师会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

评估师会根据评估工具的指引,对儿童进行智力、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测试。

4. 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估师会观察儿童在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分析评估结果:评估师会根据评估结果,综合分析儿童的智力水平、发展情况和特殊需求。

6. 编写评估报告:评估师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评估报告,报告中将包括儿童的个人信息、评估结果、发展建议等内容。

7. 反馈和讨论:评估师会与儿童的家长、教育者等进行反馈和讨论,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三、智障儿童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评估:通过使用智力量表,评估师可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

智力评估可以包括智商测验、认知能力测试等。

2. 语言评估:评估师会评估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语音发音等方面。

常用的语言评估工具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语音测验等。

3. 运动评估:评估师会评估儿童的运动发展情况,包括大肌肉协调、精细动作能力等。

运动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和测试来进行。

4. 社交评估:评估师会评估儿童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社交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儿童互动来进行。

5. 自助能力评估:评估师会评估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洗手、进食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一、康复训练(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

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

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很差。

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知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学习的范围有:(1)身体主要部位名称。

(2)衣物、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3)室内物品,小家电的名称及用途。

(4)认识周围环境,包括通道、楼梯、街道、公厕(男、女标志)、公共场所、交通标志等。

(5)自然环境的知识,包括天气、温度、动、植物名称、习性等;方位、时间、颜色、形状、数量、是非好坏等。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小孩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日必须进行的最基本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

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日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与他入(包括儿童与成人)交往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小孩必须适应他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或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年龄教会小孩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被社会所接受。

主要掌握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称呼、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则、与同伴应友好相处等。

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儿童之需要游戏,犹如成人之需要工作,儿童从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成为儿童学习的媒介,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

游戏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婴幼儿和小儿时期发生听觉障碍的儿童,由于听不到声音和语言,无法学会说话,因而发生言语障碍。

8.教育干预教学着重形象思维,主要利用挂图、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同时采取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

特殊训练:主要利用在校午餐、午睡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刷碗、叠被、打扫卫生。

帮厨师摘菜、洗菜、做凉菜。

4年级以上的学生设有编织、缝纫机及手工制作工艺品课等。

此外还安排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上街购物,参加运动会、体操文艺表演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加强他们生活自理、经济活动,劳动技能、社会责任等能力的发展。

弱智儿童根据智力的高低选择进入正常教育机构随班就读,或进入特殊学校学习。

在正常小学上学:较轻的可接受正常儿童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家长还需做许多辅导工作。

随班就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但教师根据他的缺陷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学。

在特殊学校学习:专为弱智儿童开设的特殊学校。

9.职业康复培训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生活完全能够自理,适应性行为能力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只表现在读、写、算等基本的文化学习和人际交流上存在缺陷,通过及时的康复训练和个人努力,能够使他们获得社会交往和职业技巧。

通过职业培训'可以部分或完全自食其力。

中度智力低下,生活可以半自理,通过训练可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

(三)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及常用的康复器具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领域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

常用的康复训练器具主要有以下12类。

1.各种规格的球类(1)应用:锻炼智残儿童大运动能力,上、下肢肌力,平衡反应和协调能力。

(2)注意事项:直径在8~25cm的比较合适,宜选择耐用的橡胶质的,充气的小皮球,乒乓球质地较薄,易碎,不应选择。

原则上应为小孩或智力差的孩子玩大球,大孩或智力较好的孩子玩小球。

2.积木(1)应用:质地为塑料或木头的,可搭成图案。

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数的概念,颜色形状的认识,以及对大小、多少的感知练习。

(2)注意事项:积木块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

要着色均匀,不脱色。

3.穿珠子、绳(1)应用:质地塑料或木头的均可,也可用大算盘珠。

训练精细运动,数的概念,加减法,对颜色的认识。

(2)注意事项:珠子不能太小,以防儿童误食。

要着色均匀,不脱色。

4.带盖的瓶子(1)应用:训练精细运动和手指协调能力。

(2)注意事项:为防止玻璃瓶口划伤手指,应选用塑料瓶。

5.儿童用剪刀(1)应用: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

(2)注意事项:应选择儿童用剪尖钝圆的小剪刀,以确保安全,防止扎伤。

6.布口袋(内装软硬、大小不同的物件)(1)应用:训练触觉分辨,以及对大小、形状的认识。

(2)注意事项:袋内物件不要锐利,防止扎、划伤皮肤。

7.看图识字的图片(1)应用:训练认知及分类配对能力。

(2)注意事项:图、字要鲜艳、醒目易于辨认。

8.钟或表(1)应用:认知训练,认识时间。

(2)注意事项:为了辨认方便表面应大,并要有lr12个数字。

9.彩色笔、纸(1)应用: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

(2)注意事项:彩色笔尖要粗圆、钝些。

10.日常生活用品(分别准备有尼龙搭扣的、拉锁的、扣子的衣服;有尼龙搭扣的和系带的鞋、毛巾、杯子、牙刷等)(1)应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注意事项:拉锁、扣子要钉牢,以免误食伤人。

11.各种玩具娃娃(应有男有女,大小不限)(1)应用:训练社会适应能力,知道性别、年龄及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注意事项:制作物要结实,不易损坏。

12.家居玩具(锅、碗、厨具等)(1)应用:训练认知能力、精细运动。

(2)注意事项:玩具最好是塑料的,要结实、耐用,以防易碎伤人。

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分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

阶段评估是从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的初期测评时开始的、渐进的多次评估;总结评估则是在阶段评估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判断。

在各次阶段评估过程中,应尽早找出智残儿童在康复训练六个领域(即运动、认知、感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中的优势、劣势以及进步幅度最大的领域。

通常,对于运动、感知这样的领域,其发展是智残儿童自身发育与康复训练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残疾程度轻、基础好的儿童,更可能是自身发育在其中占较重的比例。

而对于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如果原来的起点低,后来的进步幅度大,则可认为是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显著;如果进步幅度不明显,则应考虑身体和康复训练方面的问题,及时找有关医师咨询、指导。

应当看到,智残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心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方面的能力都可能落后于健全儿童,所以,治疗师和家长不宜将期望值定得过高,更不能用健全儿童的尺度去衡量智残孩子。

事实上,功能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智残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取得的极微小的进展和变化都是可贵的,应给予孩子鼓励。

其次,从现象看,若某些智残儿童虽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但效果不明显,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无效,只要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持之以恒开展训练,并不断分析、总结,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通过对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进行的初次、中期、末期三次整体评估、判定末期训练效果(进步大、有进步、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