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平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预防和减轻过度的考试焦虑,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实践证明,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兴趣、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状态等个性品质,也是克服考试焦虑的根本保证。
(二)他助
所谓他助就是通过家庭及学校来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焦虑。他助在帮助学生应对考试焦虑当中扮演着一种催化剂的角色,有的时候,它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自助,因此,教师不可忽略这个因素。我认为,他助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4.以往的情绪经验
即以往对考试形成的经验系统。较强的焦虑反应或逃避行为的出现,会通过反馈和强化纳入到已有经验系统之中,从而对下次考试情境和知觉更强烈、更深刻,这种已有的经验将对应试者的人格产生影响,使应试者下次的最初反应更消极,如此恶性循环,使焦虑越来越严重。
5.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
如果考生平时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考试的难度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足够的认识,考前又没有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准备不充分,盲目应试,再加上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这样在考场上就会紧张,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
3.积极自我暗示,放松心态
气可鼓而不可泄,在考试时,保持一股向上的气是很重要的。心理学中有个定律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也称“预言的自我实现”,即当你预言自己成功时,你就会有信心,努力实现它,它就会成功,预言就会实现,反之亦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从而缓解考试的紧张情绪。
4.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及应对办法。
答: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竞争亦是如此,尤其是在面对升学的压力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常看到,有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名落孙山,面临考试,有的学生头痛、失眠甚至晕场等。考试焦虑成了学生常见的问题,它不但制约学生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使学生平时的努力学习付诸东流,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
感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成年人的认识活动中,以纯感觉的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并不是说,感觉可有可无,并不重要。相反,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它,人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平时我们意识不到感觉的重要,只有当感觉发生障碍,或者丧失某种感觉时,才会认识它的重要。如盲人看不到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去想象它的情景;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世界对他们来说,可谓万籁俱寂。如果一个正常人突然失去了感觉,那么他的正常心理活动必将受到一定挫伤。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心中建立正确的考试观:考试只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是查漏补缺,并不是自己全部能力的体现,成绩的高低不能真正决定将来成就的大小。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考试观,才会正确地看待考试的结果,才不会被成绩的好坏左右情绪,才不会产生对考试的焦虑。
2.改善学习方法,掌握应试技巧
很多学生的焦虑情绪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应试技巧而产生的,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的成绩不错,但在考试中无法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教会学生抓住学习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如认真审题、先易后难、认真检查、合理安排时间等。
一、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
学生普遍存在着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我认为,造成学生对考试过分焦虑主要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遗传素质和人格影响
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环境刺激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只产生微弱的反应。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有些高中生长期处于不良环境的阴影下,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高中阶段)已逐步形成了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等。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人性格内向,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对社交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2.考试动机和自我期望
考试动机是考生应考的内部动力,但过强的动机会引起高度焦虑和紧张,从而影响考试时的状态。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考试期望是考生在动机的支配下,自我确定的考试结果的预期值或目标。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对当前生存的竞争、择业的竞争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目前的学习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机遇。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有时候又尚不明确,容易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过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自我期望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会使得高中生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过分看重,因此会过于担心考试失败带来的可怕后果,从而造成情绪高度紧张、焦虑,在考场上会出现心悸、出汗、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阻塞、坐立不安、内心恐惧等症状。这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正常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到考试成绩。
(二wk.baidu.com外部原因
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在学校方面。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每次考试完毕后都会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批评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化,只注重分数,过分表扬成绩好的学生或过分批评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担忧下一次考试如果退步,就会有损自己的名誉,害怕失败,进而害怕考试;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形成“我不如人”的自卑感,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每逢遇到考试就会精神紧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其次,在家庭方面。“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往往都把考试成绩作为孩子跳龙门的唯一门槛,当孩子成绩好的时候,逢人就夸,孩子成绩一旦退步则严厉地批评和责备。因此,逃避责备、获得表扬的砝码全在于考试了,学生不紧张焦虑都很难。再次,在社会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看重高学历、高文凭,“一考定终身”的看法愈演愈烈,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对考试的期望,很多学生认为如果考不好,以后的人生都将一塌糊涂。
2.学校定时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是可逆的,可改变的。因此,心理健康课的作用不容忽略。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预防和矫正学生的考试焦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的中学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中学对此并未十分重视,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可有可无的。在考试焦虑日益成为学生通病的今天,我们必须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看法,心理健康课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学校要积极引进心理辅导老师,定时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
1.重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在这个方面,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一方面,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包括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求家长配合,通过家长的言行为其子女减压,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们的信息反馈,准确得知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0398【心理学】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1、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答:感觉剥夺实验说明如果没有感觉,人不仅不能进行认识活动,就连正常的心理机能也将遭到一定的破坏。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要,它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产生新的认识,维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自我认知评价
认知在情绪的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启动负性自动思维模式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严重地增加了考试焦虑的程度。
二、对策与方法
考试焦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主要有自助和他助两种。
(一)自助
自助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帮助自己,通过提高自身对考试的理性认识来消除考试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自助:
1.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
6.身体和睡眠状况
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对考试起着关键的作用。考试前夕如果打疲劳战,不注意休息,缺少睡眠,往往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从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机能,另外,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不劳逸结合,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缓慢等,从而影响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加重考试焦虑。
(二)他助
所谓他助就是通过家庭及学校来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焦虑。他助在帮助学生应对考试焦虑当中扮演着一种催化剂的角色,有的时候,它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自助,因此,教师不可忽略这个因素。我认为,他助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4.以往的情绪经验
即以往对考试形成的经验系统。较强的焦虑反应或逃避行为的出现,会通过反馈和强化纳入到已有经验系统之中,从而对下次考试情境和知觉更强烈、更深刻,这种已有的经验将对应试者的人格产生影响,使应试者下次的最初反应更消极,如此恶性循环,使焦虑越来越严重。
5.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
如果考生平时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考试的难度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足够的认识,考前又没有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准备不充分,盲目应试,再加上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这样在考场上就会紧张,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
3.积极自我暗示,放松心态
气可鼓而不可泄,在考试时,保持一股向上的气是很重要的。心理学中有个定律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也称“预言的自我实现”,即当你预言自己成功时,你就会有信心,努力实现它,它就会成功,预言就会实现,反之亦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从而缓解考试的紧张情绪。
4.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及应对办法。
答: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竞争亦是如此,尤其是在面对升学的压力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常看到,有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名落孙山,面临考试,有的学生头痛、失眠甚至晕场等。考试焦虑成了学生常见的问题,它不但制约学生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使学生平时的努力学习付诸东流,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
感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成年人的认识活动中,以纯感觉的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并不是说,感觉可有可无,并不重要。相反,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它,人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平时我们意识不到感觉的重要,只有当感觉发生障碍,或者丧失某种感觉时,才会认识它的重要。如盲人看不到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去想象它的情景;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世界对他们来说,可谓万籁俱寂。如果一个正常人突然失去了感觉,那么他的正常心理活动必将受到一定挫伤。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心中建立正确的考试观:考试只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是查漏补缺,并不是自己全部能力的体现,成绩的高低不能真正决定将来成就的大小。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考试观,才会正确地看待考试的结果,才不会被成绩的好坏左右情绪,才不会产生对考试的焦虑。
2.改善学习方法,掌握应试技巧
很多学生的焦虑情绪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应试技巧而产生的,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的成绩不错,但在考试中无法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教会学生抓住学习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如认真审题、先易后难、认真检查、合理安排时间等。
一、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
学生普遍存在着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我认为,造成学生对考试过分焦虑主要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遗传素质和人格影响
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环境刺激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只产生微弱的反应。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有些高中生长期处于不良环境的阴影下,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高中阶段)已逐步形成了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等。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人性格内向,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对社交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2.考试动机和自我期望
考试动机是考生应考的内部动力,但过强的动机会引起高度焦虑和紧张,从而影响考试时的状态。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考试期望是考生在动机的支配下,自我确定的考试结果的预期值或目标。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对当前生存的竞争、择业的竞争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目前的学习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机遇。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有时候又尚不明确,容易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过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自我期望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会使得高中生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过分看重,因此会过于担心考试失败带来的可怕后果,从而造成情绪高度紧张、焦虑,在考场上会出现心悸、出汗、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阻塞、坐立不安、内心恐惧等症状。这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正常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到考试成绩。
(二wk.baidu.com外部原因
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在学校方面。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每次考试完毕后都会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批评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化,只注重分数,过分表扬成绩好的学生或过分批评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担忧下一次考试如果退步,就会有损自己的名誉,害怕失败,进而害怕考试;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形成“我不如人”的自卑感,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每逢遇到考试就会精神紧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其次,在家庭方面。“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往往都把考试成绩作为孩子跳龙门的唯一门槛,当孩子成绩好的时候,逢人就夸,孩子成绩一旦退步则严厉地批评和责备。因此,逃避责备、获得表扬的砝码全在于考试了,学生不紧张焦虑都很难。再次,在社会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看重高学历、高文凭,“一考定终身”的看法愈演愈烈,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对考试的期望,很多学生认为如果考不好,以后的人生都将一塌糊涂。
2.学校定时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是可逆的,可改变的。因此,心理健康课的作用不容忽略。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预防和矫正学生的考试焦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的中学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中学对此并未十分重视,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可有可无的。在考试焦虑日益成为学生通病的今天,我们必须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看法,心理健康课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学校要积极引进心理辅导老师,定时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
1.重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在这个方面,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一方面,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包括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求家长配合,通过家长的言行为其子女减压,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们的信息反馈,准确得知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0398【心理学】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1、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答:感觉剥夺实验说明如果没有感觉,人不仅不能进行认识活动,就连正常的心理机能也将遭到一定的破坏。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要,它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产生新的认识,维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自我认知评价
认知在情绪的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启动负性自动思维模式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严重地增加了考试焦虑的程度。
二、对策与方法
考试焦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主要有自助和他助两种。
(一)自助
自助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帮助自己,通过提高自身对考试的理性认识来消除考试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自助:
1.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
6.身体和睡眠状况
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对考试起着关键的作用。考试前夕如果打疲劳战,不注意休息,缺少睡眠,往往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从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机能,另外,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不劳逸结合,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缓慢等,从而影响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加重考试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