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_社会变化研究_评介_刘立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1月November2006
第29卷第4期
Vol.29No.4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
社会变化研究》评介
清华大学
刘立华
LynneYoungandClaireHarrison
(eds.).
2004.
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andCritical
DiscourseAnalysis:StudiesinSocialChange.LondonandNewYork:Continuum.!+306pp.
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批评语言学,旨在探索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在话语中的反映,以及文本用来呈现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方法。批评话语分析虽然具有跨学科性和分析模式多样性特征,但是无论这种批评性方法是偏好语言微观层面上的特征、宏观结构特征、文本/话语或是语境特征,无论其角度是哲学的、社会学或是历史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由LynneYoung和ClaireHarrison两位学者主编的论文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变化研究》在反映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主题“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点”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以上观点。
1.主要内容
该文集共收录论文15篇,内容涉及理论基础和应用,应用部分又分为民族身份构建和机构身份构建。以下是各章节主要内容。
理论部分共收录四位作者的文章,集中反映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在理论结合方面的突破和创新。R.Hasan通过对话语变异及其在社会变化中角色的讨论,探讨了话语特征在社会中的作用。PhilGraham从意义在时空中流动的角度,说明了具有价值论特征的意义在不同时空纬度以及跨文化语境中产生、分布和变化过程。TomBartlett则从方法论角度考察了系统语法中的情态意义,并试图反驳外界对批评话语分析忽视语境和大规模语料分析的批评。JoséLuizMeurer用吉登斯结构理论中规则和资源这两个概念解释了不同社会语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语境际性(intercontextuality)这一概念。
民族身份建构部分包含四篇文章。Fairclough,
FaizSathiAbdullah以及ChngHuangHoon分别从
各自国家角度出发,阐释了全球化语境下英国新资本主义、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民族身份建构中的问题。DraganaPolovina-Vukovic通过对前南斯拉夫军事冲突期间各民族身份在《全球电讯》中不同呈现方式的考察,解释了各民族命运的形成原因。
文集第三部分包括七篇文章,内容涉及教育、政府和企业机构中的身份建构问题。FrancesChristie指出,社会变化已经导致某些教育理论和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教育理论以及教师权威进行重新思考。RalphAdendorff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解释了南非某学校这一话语实践社区中的斗争和调和。Déborade
CarvalhoFigueiredo考察了社会变化对英国立法系
统话语实践的影响。ClaireHarrison和LynneYoung则以评价理论为分析工具,以一份政府通报(memo)为分析对象,揭示了该通报传达的双重意义。Arlene
Harvey通过对苹果电脑执行总裁Jobs与其下属的
一段对话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分析,阐述了领导者两种不同风格话语之间的互动,说明了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如何运用转换风格(transformational
style)来激励下属完成目标,实现自我价值。IngerLassen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模式和语
法隐喻为分析工具,通过对两则涉及转基因食品讨论新闻稿的分析,解释了对转基因食品不同观点的社会动因,以及它们在培养特定意识形态方面所使用的不同文体策略。最后,MauriceWard通过对一次工会会议中人称代词“we”的分析,说明了工会中选民与领导之间社会距离拉大,社会连带关系疏远这一事实。
2.评介
批评语言学以及近年来对批评话语分析做出重
刘立华
要贡献的社会符号学理论都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非偶然。首先,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符号系统,并以层次的形式建构起来。语言的层次观使语言的意义层和表达层都能受到词汇-语法的调节,进而与语言因素的外在成份建立了联系;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注意到符号(包括语言)与非符号的社会以及结构和行动之间的辨证关系,注意到符号逻辑和社会逻辑之间的共同进化关系(Chouliaraki&Fairclough1999:49-50)。综观文集15篇文章,不难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二者在呈现一种共同发展的态势。
2.1批评话语分析积极吸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成果
批评话语分析积极吸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成果,如评价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话语分析。在该文集中,有多位作者运用该分析框架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RalphAdendorff通过对南非某学校具体话语实践的考察,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解释了该话语实践社区中的斗争和调和。
值得注意的是,批评话语分析近年来不但致力于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框架的运用,同时,开始致力于创建自己的理论范式。Chouliaraki和Fairclough(1999:16)明确指出,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理论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他们把批评话语分析看作是不同理论,特别是社会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进行对话的媒介,是一个不断整合其他理论的过程,其理论核心是“话语秩序”,即社会意义混杂性的社会建构。在对其他社会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批判性吸收的过程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逐步得到夯实。
2.2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批评理论的借鉴
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它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对话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对话语中权力/意识形态、连带关系(solidarity)与社会变化的研究,以及对积极话语分析(positivediscourseanalysis)概念的提出,都反映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对话空间进一步扩大。
批评话语分析从社会实践的反映性这一特征出发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意识形态表现为一个从某一角度进行的、按控制关系的旨趣和投射相一致的标准来消除社会实践中的矛盾、困境和敌对状态的过程(Chouliaraki&Fairclough1999:26)。Fairclough则认为意识形态指“那些能够用来建立、保持和改变社会权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2003:9)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扩大,意识形态也成了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Martin认为,意识形态是在语类之上的一个概念,制约着语类模式的选择。与批评话语分析对话的过程中,Martin借用“投射”概念把意识形态重新定义为符号意义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投射。意识形态的“投射”说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呈现”说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Martin也承认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修订是受了批评学派的影响。1
在该文集中,JoséLuizMeurer与FaizSathiAbdullah两位作者的文章分别涉及到了这一问题。然而,JoséLuizMeurer认为,虽然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情景语境以及它与语言功能和语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讨论,但是他们对文化语境与语言关系的探索却存在不足。FaizSathiAbdullah则以vanDijk对意识形态的论述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考察了全球化对马来西亚民族身份的建构问题。
2.3存在的问题
该文集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成果,但在具体理论建构和文本分析中却存在许多不足。在该文集的理论部分,Hasan的文章虽然涉及话语变异与社会变化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偏重了语言对社会的内化,对话语混杂性的社会建构讨论不够;PhilGraham对价值论体系(axiology)的分析框架只是一种整合的分析模式,忽视了对文本具体、深入的评价意义分析;JoséLuizMeurer的语境际性框架和FaizSathiAbdullah的意识形态框架在具体的分析中则显得比较宽泛,具体的操作性不强。
Schegloff(1998)指出,把权力和控制关系与话语中的某些材料结合需要某种程度的相关,只有这种相关存在,这种分析才有意义。但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具体运作中,总是假定一种话语与语境某些因素的相关,并把分析者的主观偏见投射到所分析的语料中,分析者总是勾画出某些稳定的权力关系模式,并在一点社会和政治常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投射到话语中。在该文集的理论应用部分,批评话语分析者大都把分析过程视为一种文本的阐释过程,这种阐释过程中所无法排除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构成了其论述不足之一。
总体说来,该文集反映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这两者结合过程中的成果,分析对象也
427
1Martin于2005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语言学讲座上如是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