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炭疽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山药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山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doc

山药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山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doc

山药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山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现在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随着而来的是病虫害,它们对山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山药病虫害的危害症状1、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部位,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的小病斑点,逐渐扩散成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与叶片接合出呈褐色,中心部位出现黑色斑点。

到了发病后期,病斑穿孔,滕茎枯萎。

它是由孢子在病残体上安全越冬,待来年时传染而来,在夏季高温时发病最严重,常常导致植株枯萎,严重者死亡。

2、褐斑病褐斑病又叫枯叶病,也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发病时在叶片下半部出现黄白色的病斑,后期病斑扩散,并变为褐色,且中心部位有黑色的小粒点,这些小粒点破裂时,会导致叶片穿孔,往往在病发严重时植株的叶片枯萎而亡。

此病同样是孢子病菌在病株上安全越冬,待来年随风雨传播,尤其在潮湿、多雨的季节病发几率极高。

3、根腐病根腐病主要危害山药的根茎部位,发病在根系是不易发觉,植株在发病初期藤茎基部位置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着时间推移,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病斑中心位置凹陷。

发病严重时病斑有褐色霉丝状物,根茎萎缩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4、蛴螬、红蜘蛛蛴螬主要危害山药的根系,常常啃食山药的根块,使其生长缓慢,而且影响品质;而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它常常群集于山药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失水而枯黄而掉落,造成植株萎缩和早衰。

二、山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炭疽病防治方法忌连作,和其他作物实行2-3年轮作,越冬前将病残体及时清除,在种植前对土壤消毒,种植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发病时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

2、褐斑病防治方法同样实行轮作,做好田间的清理工作,消灭越冬的病原体,发现病害后及时将病叶剪除,然后喷洒代森锌药剂,再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大规模喷洒防治。

3、根腐病防治方法该病主要通过土壤和带病的肥料传播,在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发病,轮作,收集病残物清理干净,种植前对种子土壤全部消毒一次,发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处理。

山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山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山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山药属薯蓣科植物。

由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药用价值,近年来菏泽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5000hm2左右。

山药病虫害发生危害极大地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山药生产的发展。

1 主要病害及发生概况1.1山药炭疽病为半知菌亚门的薯蓣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pestis Massee)和围小丝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ck],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茎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6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蚜虫等昆虫传播蔓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藤茎。

叶片染病后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发病快,病斑较小,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产生不规则褐色病斑,数日后叶片脱落。

慢性型发病较慢,发病初叶片上出现褐色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部灰色至灰白色,上面有不规则同心轮纹,有的病部易破裂穿孔或叶片脱落。

茎部受害后,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干缩,严重时病斑扩大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80%,一般6月下旬至7月份雨量越多,炭疽病发生越重。

1.2山药斑纹病为半知菌亚门薯蓣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S. Ito),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可进行再侵染。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黄色或黄白色病斑,边缘不十分明显,蔓延扩大后呈现褐色不规则形,叶脉失绿呈透明状,状如潜叶蝇钻蛀细小隧道。

发病后期病斑边缘微凸起,中间淡褐色,上生小黑点,有些病斑能形成穿孔,严重时致叶片枯死。

在叶柄和茎上,也可形成圆形病斑。

湿度大、多雨发病重。

1.3山药褐斑病为半知菌亚门薯蓣链隔孢菌[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 (Ellis et Martin) Dieighton]和薯蓣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dioscoreae Cooke),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山药炭疽病是山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炭疽病的发生给山药种植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山药炭疽病的研究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探讨非常重要。

一、病因山药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炭疽病菌,病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大量繁殖。

病菌通过山药的叶片、茎、根等部位的伤口侵入,使山药受到感染。

炭疽病菌在山药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内部则被疫病菌丝和孢子堵塞。

病斑扩大后,山药的叶、茎逐渐枯黄并干枯,导致山药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二、病害防治技术1. 选用病害抗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山药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炭疽病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为病害的抗性可以帮助山药在发生病害时减小受害范围,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预防炭疽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充足的养分对山药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可以增强山药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的田间管理:精心的田间管理可以帮助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合理的密植处理、除草处理、通风透光以及及时病害处理等都是很重要的。

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

4. 科学用药防治:在山药炭疽病发生的初期,可以选择抗病性好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乳油等喷雾防治。

根据炭疽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山药的生长周期,合理选择使用杀菌剂进行喷雾。

5. 采取光照处理:适当的光照处理可以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在日间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树冠遮荫,增加山药叶片的光照,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6. 合理灌溉控水:炭疽病喜欢潮湿的环境,合理的灌溉控水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不过要注意的是,灌溉水太少也容易导致山药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在合理灌溉和控制水分之间做好平衡。

7.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对山药病害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病情,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要特别注意监测和识别不同阶段的病害,合理分区进行防治。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2012—2014年笔者对博爱县山药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观察,确定了博爱怀山药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并根据主要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一、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一)炭疽病1、症状。

主要为害山药叶片、叶柄和茎蔓。

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然后产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形状不规则,接着小斑逐渐扩大,呈黑褐色、中部褐色、边缘清晰、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0.5cm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至灰白色,上有不规则的同心轮纹,病斑周围叶发黄,当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发现粉红色的黏性小点或黑色小点。

几个病斑常连成大斑块,病部易破裂穿孔。

叶柄发病,多在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交接处,初期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呈黑褐色干缩,导致叶片萎蔫脱落。

茎蔓染病,初期在距地面较近部位产生褐色小点或不定形褐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斑略下陷或干缩,致茎蔓局部坏死,最后导致病部以上茎蔓全部枯死,在空气潮湿时,病部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

2、发生规律。

病菌可在山药的病残体上越冬,为第2年初次侵染的来源,随风雨传播。

6月中旬开始发生,前期病情发展缓慢,7月中旬进入始盛期,8月份是发生最严重的时期,9月上旬病情发展趋缓,病情逐步减轻,中旬后基本停止发展,进入病情稳定期。

流行高峰期遇高温干旱,病情停止发展,遇雨后再次出现流行高峰。

环境条件和栽培情况对炭疽病发病有明显影响,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80%时有利发生;种植过密,架过矮,易造成荫蔽,利于发病;过多的施用速效性氮肥,易引起秧蔓徒长,使植株的抗病性降低;在高温、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

(二)褐斑病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感病时,病斑出现在叶片两面,叶背颜色较浅,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一般2~21mm,病斑中心灰白色至灰褐色,常有1~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有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高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

山药的病虫防治

山药的病虫防治

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 蛉等控制害虫数量,维持 生态平衡。
以菌治菌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 产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和繁殖。
化学防治
针对发病初期
01
使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对发病部位进行喷雾或
灌根,控制病害扩散。
针对虫害发生期
02
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控制虫害数量。
防治方法
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如呋喃丹、辛硫磷等,可有效防治山药 wireworm 。同时,保持土壤湿度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也有助于提高山药的抗虫能力。
山药天蛾
症状
山药天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残缺不全, 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
在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虫源。同时,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如 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山药的病虫防治
2023-11-08
目录
• 山药的常见病害 • 山药的常见虫害 • 山药病虫防治方法 • 防治山药病虫的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01
山药的常见病害
山药炭疽病
症状识别
山药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 上,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 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 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
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需要合理混用 和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病虫 害产生抗药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山药病害综合防治方案
背景
山药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 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 治方案。

山药常见病

山药常见病

一、山药斑纹病症状: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蔓。

开始在叶片上出现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大小2-5毫米,中间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可导致叶片穿孔或枯死。

多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氮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发病。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斑纹病是由半知菌类真菌薯芋柱盘孢引起的。

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子盘和菌丝体在播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病菌就会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植株的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形成初次侵染。

当病原菌侵入茎叶后,菌丝在茎叶组织中细胞间生长,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会突破茎叶的表皮,当遇到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经过1~2d的潜伏,分生孢子就可以萌发再次侵染,使病害蔓延。

山药斑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32℃,所以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以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发病最重,可以延续到收获前。

斑纹病的发病与氮肥施用量有关,氮肥过多时容易发病。

山药斑纹病防治方法(1)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2)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

(3)采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

(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

(5)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

(6)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

(7)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分剂500倍液、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火把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上述药剂与天达2116混配交替使用,7-10天一次,连喷2-3次,喷后遇雨及时补喷,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效果更佳。

山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山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山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1、红斑病
山药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药根状块茎。

染病的块茎小,重量轻。

发病时,山药块茎上会形成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

防治方法:用0.1%-0.3%TMK浸带病栽子24h,防病效果达95%以上;或者选无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轮作和施用肥料等综合措施。

2、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蔓。

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一般在出苗后,采用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喷2-3次,如果山药发病了,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7天一次,另外要注意雨天不能施药。

3、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

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不同而异,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4、叶斑病
山药叶斑病常发生的是煤斑病,煤斑病是在叶面初生赤褐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界限的病斑。

防治方法:建议喷洒根大灵,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从而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山药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

该病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芽孢杆菌,属于一种广泛分布的病原菌。

山药经常受到这种病害的侵袭,从而导致山药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栽培,因此控制山药炭疽病对于实现山药的高产高质是非常重要的。

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某些有害病原体、微生物,以及坏境中的土壤、残留作物等中,主要通过颗粒状的孢子、菌丝等途径来进行传播。

炭疽病主要通过多种途径侵染山药植株。

一般来说,山药炭疽病可以通过种子传播、空气传播、机械传播和水传播四种途径传播的。

综合防治技术,对于控制山药炭疽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防止初步患病,可以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山药品种、采用健康种子、适度调节气温和湿度等措施,提高山药植物的生长健康水平,从而大大减少山药开患炭疽病的情况。

其次,及时采用药剂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有山药炭疽病的植株,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药剂处理。

山药炭疽病对于绝大多数药剂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针对不同情况,我们要选择不同的药剂。

在治疗过程中,着重考虑药剂的浓度、用药时间和次数,并加强维持治疗的水平,多方位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环境的卫生防疫,通过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清除那些有益病原体、虫害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等,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同时,合理施肥、土壤疏松、增加土壤残留物等方式,可以使土壤中的气体和水分充分流通,降低污染和病虫害的传播。

总之,通过选择适合山药栽培的品种,采用健康种子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及时发现病害,采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治疗以及增强环境卫生防疫等方式,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山药炭疽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山药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山药炭疽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山药炭疽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现将该病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
1 危 害特点
11 症 表 现 .
般先从山药植株下部发病 ,叶片和茎蔓均 可染 病 。 症状 有急 性 型和慢 性 型 。 性型 : 急 典型 而 常见 , 病 快 , 害 重 , 占发 病 面 积 的 8%左 发 为 约 0

1. .3山药品种。多年调查结果表明, 3 其它条件相 近的情况下 , 不同山药品种病情严重度差异较大。 我 市 主要栽 种 品种 中 ,发 病严 重度 由重 到轻 的顺 序是水 山药 、 白山药 、 米山药。 1 . 茬 口。重 茬 田病情 明显 重 于新茬 短行 ,行 长 3 ̄ 0 0 5m间挖一横沟 , 以确保汛期 田间排水畅通。
25 搭 好 秧 架 .
趋缓 , 月上旬基本停止发展 , 9 进入病情稳定期 。
1 影 响发 病 程度 的 因素 . 3
山药出苗前插好人字架 ,架高保持 1 m左 . 5
1. 6 .1 月下旬至 7 3 月的降雨量 。我市 20 年和 07
1 青枯 死苗发 生 的时 间和 症状
草莓青枯死苗一般集中发生在草莓定植活棵
后至棚膜覆盖前 ,时间在 9 月下旬至 l 月中旬 。 0 初始症状表现为 :叶片失水萎缩 ,地上部组织变 软, 叶片、 叶柄下垂 , 后逐渐青枯死亡 ; 剥开草莓新
茎, 正常组织内部为乳 白色 , 受害新茎内部组织为 褐色 和紫褐 色 , 系为 黄色 和褐 色 。 根 2 青枯 死苗发 生 的原 因 引发草莓青枯死苗的主要因素为气温陡然降 低, 持续性低温又导致弱寄生菌和腐生性的根霉 菌、 灰莓霉的繁殖和侵染 , 加重草莓青枯死苗的发 生程度。 0 8 9 2 20 年 月 4日我地温度 陡降 , 日降温

山药炭疽病的症状有哪些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山药炭疽病的症状有哪些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山药炭疽病的症状有哪些山药炭疽病的
防治方法
山药炭疽病也称山药落叶病,在许多地方,由于没能掌握防治时机,几乎成为不治之症,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

今天我们谈谈山药炭疽病症状有哪些,以及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一、山药炭疽病的症状有哪些
山药炭疽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秆,叶片受害,发病初期产生褐色下陷的不规则小斑,之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边缘清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部灰白色,上有不规则的中心轮纹,病斑周围的健叶发黄。

茎部受害,初期产生褐色小点,之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棱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干缩,造成病部以上的茎叶生长不良和干枯。

天气潮湿时,病部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后期部分病斑穿孔,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越冬,6~8月发病严重,常造成山药植株枯黄、落叶。

二、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种薯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浸种,或把山药的伤口放在干草木灰中蘸一下。

2、冬季收获时清扫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挖山药之前将地上部茎叶清理干净,集中烧毁。

3、增加架高。

有利于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原。

并开好四周排水沟,有利于雨后迅速排水,利于减轻大田发病率。

三、山药炭疽病的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

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药剂喷雾,每次喷药间隔7~10天,共喷2~3次。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靠谱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靠谱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靠谱山药是一种延缓衰老、滋补健身的着名蔬菜品种,现在市场上的需求也比较高,种植的农民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在种植山药的进程中,山药很容易产生各种病虫害,应当怎么防治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一、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1、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其他部位。

病初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斑,中央色浅,湿润时轮生粉红色胶粘质小点,渍状病斑,略下陷,湿润时同样产生粉红色胶体物,导致枯茎。

2、白锈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可危害叶柄。

叶片上初现淡黄色斑点,叶背面相应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后散出白色粘滑有光泽粉状物,重时叶片畸形枯黄,叶柄肿大。

3、黑粉病发病部位在叶脉或叶柄上,初叶脉或叶柄皮层下生出灰褐色疣形斑,后期表皮破裂,露出黑色霉菌。

4、褐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早期叶面呈绿斑,背面显现多角形淡黄色病斑,在湿润环境下还会显现白色粉状物,后期扩大变为褐色,叶片黄枯穿孔。

二、山药病虫害怎么防治?1、轮作倒茬。

遇到湿润环境,要注意及时排水,科学施肥,增磷补钾,多施有机微生物肥。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深埋,在栽种前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和波尔多液浸渍消毒,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病害。

3、产生炭疽病时,应当使用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80%碳斑轮克可湿性粉剂进行综合防治,褐斑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白锈病可以使用75%百菌清、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黑粉病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用药平均,才能保证药效。

以上就是关于山药常见病虫害防治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出高产的山药,一定要掌控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期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引言山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障山药的生长和产量,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山药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案,帮助种植户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

一、病害防治方案1.1 炭疽病防治炭疽病是山药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薯传播。

病害发生时,患部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影响山药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防治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健康的种薯,并进行消毒处理;-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巡查病害情况,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株;- 使用炭疽病抗性强的山药品种。

1.2 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气溶孢子传播。

病害发生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堆,影响山药的正常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为了防治白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白粉病的山药品种进行种植;- 定期喷施防治白粉病的农药;- 确保适当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及时清理病害部位,防止病害扩散。

1.3 红腐病防治红腐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气溶孢子和土壤传播。

病害发生时,山药的根部会出现红褐色溃疡,并伴有恶臭气味。

为了防治红腐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山药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地,以减少病源的传播;- 定期喷施抑制红腐病的农药;- 加强田间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提高山药的免疫力。

二、虫害防治方案2.1 蚜虫防治蚜虫是山药常见的害虫,主要通过代际交替传播。

它们吸食山药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和干枯。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并清除发生蚜虫的叶片;- 定期喷施杀虫剂,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叶片;- 引进天敌,如瓢虫等,控制蚜虫数量;- 保持田间的清洁,减少虫害种群的生存环境。

2.2 蛇蛀虫防治蛇蛀虫是山药根部的害虫,会侵入山药根部导致叶片黄化和凋落。

山药炭疽病防治有窍门

山药炭疽病防治有窍门

山药炭疽病防治有窍门
山药炭疽病症状:每年的6、7月份,是山药炭疽病发病最严重的时期。

山药炭疽病也称山药落叶病,是农民最感头痛的病害,在许多地方,由于没能掌握防治时机,几乎成为不治之症。

山药炭疽病可侵染藤茎、叶。

藤茎染病始于茎基部,初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

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

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病斑较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几天时间叶片掉光,造成严重减产。

实际上,防治山药炭疽病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应了解,山药炭疽病发病温度一般在气温25~30℃之间,相对湿度80%时最易发病。

天气温暖多湿或大雾天发病尤重,偏施氮肥或种植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会加重炭疽病的发生。

山药炭疽病的发生早晚与降雨有直接关系,经过多年田间试验后总结出防治山药炭疽病的窍门:就是一定要掌握好6月中旬后第一场雨,在雨后及时用药。

在第一次用药后,若持续干旱则15天左右喷第二次药,若遇阴雨天气,应做到5~7天用药一次。

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不能等到炭疽病大发生出现严重落叶的时候再防治,而一定要在6月份第一场雨后喷上第一遍药,进入7、8月份汛期,一般雨水又勤又多,应选择在雨前用药,雨前没有及时喷药的,雨后必须补喷。

药剂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倍液结合新高脂膜500倍液均匀喷施。

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妮妮)。

山药常见病害种类 山药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

山药常见病害种类 山药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

山药常见病害种类山药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山药别名山芋、诸萸、署药、儿草等,具有延缓衰老、滋补健身和益智健脑等作用。

种植中常出现的病害大大的影响产量,所以做好病害防治迫在眉睫。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山药常见病害种类及其防治技术,详情如下:山药常见病害种类1、灰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

初产生淡黄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椭圆形,无明显边缘大斑。

叶背面紫灰色霉层。

2、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其他部位。

病初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斑,中央色浅,潮湿时轮生粉红色胶粘质小点,渍状病斑,略下陷,潮湿时同样产生粉红色胶体物,导致枯茎。

3、白锈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可危害叶柄。

叶片上初现淡黄色斑点,叶背面相应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后散出白色粘滑有光泽粉状物,重时叶片畸形枯黄,叶柄肿大。

4、斑点病发病部位为叶片。

病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有明显边缘,内生小黑点。

5、黑粉病发病部位在叶脉或叶柄上,初叶脉或叶柄皮层下生出灰褐色疣形斑,被组织所包围,可引起畸形,后表皮破裂,露出黑色粉末。

6、茎腐病主要危害块茎,发病初地上茎部地表处出现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物,发病后期斑点逐渐扩大成深褐色长圆形病斑,病部有凹陷,严重时地下茎干缩,并有淡褐色丝状霉点出现。

7、褐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初期叶面呈绿斑,背面病斑多角形,淡黄色,无明显边缘,直径3~6 mm。

斑内生多数白色至黄色小点,初在表皮下,后表皮破裂成白色粉末状。

后期扩大变褐色,有暗褐色边缘。

叶片上黄枯,有时病斑形成穿孔。

8、山药根腐线虫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危害种薯幼根幼茎,后期危害山药块茎。

根系受害表面出现水渍状暗黄色伤口,后变黑褐色缢缩点。

块茎受害,先出现浅黄色点状物,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内部则为黑褐色海绵状物。

9、根结线虫病受害块茎表面呈暗褐色,无光泽,大多数形成畸形,在线虫侵入点附近起肿胀,并出现很多直径2~7 mm的虫根结,严重时虫根结愈合一处,根系产生米粒大小根结,剖开病部能见到乳白色线虫。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山药炭疽病是山药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炭疽病的发生给山药生产和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对炭疽病的发病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病因和综合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山药炭疽病的相关知识。

一、山药炭疽病的病因1. 病原菌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黑炭疽病菌和白炭疽病菌,分别由黑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白炭疽(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

这两种病原菌对山药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感染和致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更容易引发山药的炭疽病。

2. 病害发生环境山药炭疽病主要在潮湿、高温、通风不良、土壤肥力较差或栽培密度过大的条件下易于发生。

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空气不流通,湿度过高,继而促进病害的发生。

山药炭疽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需要注意合理的栽培管理。

3. 病害传播途径山药炭疽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种球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方式。

种球传播是炭疽病主要的传播方式,病原菌在种球表面或内部残留或隐存,并随着种球的栽植而传播。

空气传播则是通过弥漫在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侵染山药植株,从而引发炭疽病的发生。

二、山药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1. 选用炭疽病抗病品种选择炭疽病抗病品种是预防炭疽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科学的育种工作,选育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的山药品种,从而减轻炭疽病对山药产量和品质的危害。

2. 种植密度和地膜覆盖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地膜覆盖是减少山药炭疽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地膜覆盖则可以减少土壤湿度,避免植株受到过多的湿润环境,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3. 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山药炭疽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在山药种植的过程中,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加强植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几种山药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及防治

几种山药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及防治

几种山药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及防治作者:李春苗等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0年第9期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李春苗谢付振李廷辉刘鹏一、山药炭疽病(一)症状叶片发病初期自叶尖或叶缘处形成暗绿色水渍状下陷的不规则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有不规则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粉红色黏状物,病部易破裂穿孔或病叶脱落致使全株生长不良或干枯。

(二)病原病原为半知亚门的薯蓣盘圆孢和盘长孢状刺盘孢两种真菌。

(三)传播途径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农事活动及昆虫活动传播。

(四)发病因素它与田间温湿度有关,温度为25 0C—30 cC、相对湿度为80%时发病最重。

(五)防治方法1、选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肥水管理。

2、除清病残株,减少越冬源。

3、更新架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

用70%代森锰锌WP或75%百菌清WP5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WP8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

二、山药白涩病(一)症状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常导制叶片枯死或穿孔严重时引起藤蔓枯死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它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薯蓣柱盘孢真菌引起的。

(三)传播途径在病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一般多雨季节发病迅速(发病适宜温度为25。

C—320C)。

(四)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三、山药褐斑病(一)症状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

(二)病原它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薯预叶点霉真菌引起的。

(三)传播途径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风雨传播,温暖多湿环境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1、适当增加株行距,架高,促进通风透光,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2、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体。

3、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WP或75%百菌清WP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四、山药枯萎病(一)症状初在藤蔓基部出现菱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后病斑扩展,茎基部整个表皮腐烂,导致地上部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藤蔓迅速死亡,刨开茎基部,病部变褐,块茎染病,在皮孔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皮孔上的细根和块茎内部也变褐色,干腐,严重时整个块茎变细变褐。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山药是我们常见到薯蓣科植物,不仅可食用,而且拥有很高的药用作用,山药在种植中经常发生什么病虫害呢?①炭疽病山藥炭疽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散布小黑点,后期部分病斑穿孔。

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6~8月发病严重,植株常枯黄、落叶。

防治方法:冬季收获时,清除病株残叶,平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②褐斑病山藥褐斑病又叫“枯叶病”,是山藥的重要病害。

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期病斑周缘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有时破裂穿孔。

病斑数量多时可使整片叶变褐枯死。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附于被害部越冬,次年开春后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

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为害严重,在潮湿、多雨情况下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

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

发病后立即剪除病叶,再喷65%代森锌,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③蛴螬在山藥块根生长期中,常咬块根,被害后块根生长不大,加工刮皮后变成黄褐色。

煮不烂,味变苦,干燥后坚硬,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整地时每亩可用茶籽饼30千克撒施,生跃期中如有蛴蜡为害,可用90%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毒杀。

④红蜘蛛成螨常群集于叶背吮吸汁液,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脱落,造成植株早期萎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喷杀,5天后再喷35%杀螨特1200倍液1次,即可杀卵又可杀成螨。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中国南北地区广泛种植的观赏和食用类蔬菜,属于薯类植物,其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具有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

但是,在山药栽培过程中,由于气温变化、连作障碍、土壤病原和害虫以及管理不当等原因,山药易发生病害。

本文将介绍山药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根腐病根腐病是山药生长期间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叶片逐渐黄化、凋萎,苗基部和根部发生软腐并呈黑褐色。

导致山药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细菌感染,特别是当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养分时,容易引起病原菌大量繁殖。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根腐病的方法:1.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

2.避免使用含有过高盐分和氮肥含量的肥料。

可使用以磷、钾含量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肥,增加土壤生物含量。

3.定期施用有机氮肥,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山药的抗病能力。

二、叶枯病叶枯病是山药病害的又一常见病害,主要是由于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叶片损伤和干枯。

叶枯病的症状如下:•叶片上出现小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痕迹变成棕色。

•叶子逐渐变黄,并且叶片上有“毛刺”。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叶枯病的方法:1.种植山药时,应选择原生态、无病害的苗木。

2.及时清除早期受侵染的叶片部位,防止病害扩散。

2.给山药提供充足的日光和空气流通,同时适当控制湿度,避免潮湿的环境。

三、炭疽病炭疽病是山药生长期中更为严重的病害。

其症状为根叶发黑,根部软化,铁锈色的小斑点散布在叶片上,最终导致整株山药死亡。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炭疽病的方法:1.在种植山药之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处理方法为,在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让种子浸泡1-2小时。

2.对大棚和其他山药种植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清除田间积存的落叶、干枝。

3.及时基部剪掉受感染的叶片和病块部位,以减少病菌在植株之间的传染。

山药炭疽病、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山药炭疽病、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乡村科技2014.08一、炭疽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和茎秆。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褐色下陷的不规则小斑,之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边缘清晰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约毫米;后期病斑中部呈灰白色,有不规则轮纹,病斑周围健叶发黄。

茎部受害初期产生褐色小点,之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棱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干缩,病部以上茎叶生长不良或干枯。

天气潮湿时,病部可产生粉红色黏状物,后期部分病斑穿孔。

该病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月份发病严重,常造成山药植株枯黄、落叶。

防治方法。

①种薯消毒。

播种前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浸种。

②清洁田园。

挖山药前将地上部茎叶清理干净,集中烧毁。

③增加架高。

增加架高有利于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原。

注意开好四周排水沟,雨后迅速排水。

④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波尔多液预防保护。

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倍液、百菌清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倍液喷雾,每天喷次,共喷次。

二、黑斑病症状。

该病在山药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高湿的初秋开始表现症状。

染病后,块根中下部先出现淡褐色小点,后发展为椭圆形深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展成片,形成不规则褐色病斑;地上部表现为叶色淡绿、植株矮小,重则茎叶变黄,提前枯死。

块根贮藏期条件适宜时,病斑会继续扩展蔓延,后期病部失水干缩、表皮龟裂。

黑斑病是由一种短体线虫引发的病害。

该线虫是一类无色、透明、不分节的无脊椎动物,一般体长毫米以内,幼虫在℃以下停止活动,主要分布在厘米深的土层内。

防治方法。

①注意选种。

山药黑斑病主要通过土壤和种苗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传,因而选择无病种苗很重要。

通常在每年秋冬选择纯正、无病、健壮种苗(底部钝圆、颈部粗短、毛孔稀疏),忌用毛孔外凸、颈部细长、底部尖细的多代退化种和黑斑病种苗。

最好每年选用无病繁殖田繁殖的一代优质无病种苗种植,再结合种苗和土壤药剂处理,这样可以连茬种植年以上仍很少发病,无需每年换茬深翻。

②合理轮作。

年以上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防病效果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药炭疽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山药炭疽病对于山药的藤茎叶片危害很大,所以对于山药炭疽病一定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那山药炭疽病应该怎样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吧。

山药炭疽病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

叶片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定形的大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至灰白色,有轮纹,有黑色小粒点。

藤茎上病斑黑褐色,略凹陷,危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藤茎枯死。

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主要在病组织内越冬,借风雨传播,高温多雨发病重。

山药炭疽病防治措施
(1)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2)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

(3)采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

(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

(5)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

(6)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

(7)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分剂500倍液、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