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昆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一、认识昆虫的意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阶段,让孩子们认识昆虫,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
认识昆虫还有助于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此,组织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认识昆虫,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昆虫的种类与特点1.1 昆虫的分类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三对翅膀、复眼等特征的节肢动物。
它们按照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类。
例如,按生活习性可以分为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腐生性昆虫等;按形态结构可以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
在认识昆虫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不同的分类方式,并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总结昆虫的特点。
1.2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非常丰富多样,它们可以在陆地、水域、空中等各种环境中生活。
例如,有的昆虫喜欢在树上生活,如松毛虫;有的昆虫喜欢在水中生活,如蜻蜓;还有的昆虫喜欢在地下生活,如地老虎。
在认识昆虫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性,并引导他们去观察和分析昆虫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
2.1 昆虫的结构特点昆虫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其中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翅膀和四对脚;腹部有气门、生殖器官等。
在认识昆虫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结构特点,并引导他们去观察和分析这些结构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2.2 昆虫的行为特点昆虫的行为特点也非常丰富多样,如有的昆虫会飞,如蝴蝶;有的昆虫会跳,如蚂蚱;还有的昆虫会爬,如蜘蛛。
在认识昆虫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行为特点,并引导他们去观察和分析这些行为是如何帮助昆虫生活的。
2.3 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卵生、胎生、半胎生等。
在认识昆虫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繁殖方式,并引导他们去观察和分析这些繁殖方式是如何影响昆虫种群的发展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昆虫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昆虫教案5篇1.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昆虫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
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
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
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
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活动延伸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
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观察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3.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实物昆虫:蝴蝶、蚂蚁、蜜蜂、蜻蜓等。
2. 昆虫图片、卡片。
3. 彩纸、彩笔、胶棒等绘画材料。
4. 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内容1. 认识昆虫:教师向幼儿展示实物昆虫,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
2. 昆虫图片卡片游戏: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卡片,幼儿matching 昆虫实物。
3.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昆虫,鼓励幼儿用彩纸、彩笔创作自己喜欢的昆虫作品。
4. 讲述故事《蝴蝶的成长》: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过程。
5. 户外观察昆虫: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让幼儿亲身体验昆虫的世界。
四、活动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昆虫,昆虫有哪些特点。
2. 认识昆虫:教师展示实物昆虫,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字。
3. 图片卡片游戏: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卡片,幼儿matching 昆虫实物。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昆虫,鼓励幼儿用彩纸、彩笔创作自己喜欢的昆虫作品。
5. 讲述故事《蝴蝶的成长》: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过程。
6. 户外观察昆虫: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让幼儿亲身体验昆虫的世界。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昆虫世界”角,展示幼儿创作的昆虫作品。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相关昆虫玩具、书籍,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4. 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植物园,让幼儿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难点: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点,鼓励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昆虫》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定义、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中昆虫的喜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昆虫的定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标本、PPT、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昆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昆虫名称,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昆虫的定义、特征。
(2)通过PPT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昆虫。
(3)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昆虫知识。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只蝴蝶,让幼儿描述蝴蝶的特征。
(2)引导幼儿思考:蝴蝶与人类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出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让幼儿判断其是否属于昆虫。
(2)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描述其特征。
5. 动手操作:(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昆虫的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昆虫2. 内容:(1)定义:昆虫是一种节肢动物,具有三对腿、一对触角、一对翅膀。
(2)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呼吸方式为气管呼吸。
(3)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1)观察对象:蝴蝶特点:翅膀色彩斑斓,身体轻盈,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2)观察对象:蚂蚁特点:身体小,力气大,喜欢群居生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认识昆虫》适用年级:中班学科领域:科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昆虫:蝴蝶、蚂蚁、蜜蜂、蚊子、蝇。
2. 昆虫的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一对复眼,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
3.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如草地、树木、花丛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图片中的昆虫,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身边的昆虫,尝试用手捉昆虫,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4. 总结提升:引导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昆虫,让他们描述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昆虫的认识程度。
2. 倾听幼儿在分享环节的描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对昆虫的认识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是否积极参与?分享环节,他们的表达能力是否得到锻炼?根据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实物:昆虫标本或活昆虫2. 图片:各种昆虫的图片3. 视频:昆虫的生活习性视频4. 观察工具:放大镜5. 教学卡片:昆虫的特点和习性七、教学步骤1. 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
2. 讲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昆虫。
4. 实践操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5. 总结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引导幼儿表达对昆虫的认识。
八、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观察虫虫》教案:发现身边的小昆虫,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一、教案背景活动名称: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观察虫虫》活动目标:发现身边的小昆虫,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活动课时:25分钟适用班级:中班教学材料:图片、实物、观察记录表二、活动导入1. 激发兴趣: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充满各种小昆虫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小昆虫。
2. 引导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小昆虫生活在哪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三、活动展开1. 实物观察:教师带来一些小昆虫,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解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2. 小组讨论:孩子们分成小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昆虫的特点,讨论小昆虫的生活环境。
3. 观察记录: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孩子们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小昆虫和生活环境。
四、活动总结1. 分享收获: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了解孩子们对小昆虫的认识。
2. 培养环保意识: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小昆虫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周围的小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2. 区域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小昆虫,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小昆虫生活。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的安全,避免让孩子们接触到有害的昆虫。
3. 在活动总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收集各种小昆虫的图片、实物,观察记录表,展示板,彩色笔等。
环境准备:在教室内设置一个自然角,摆放一些绿植和小动物的模型,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
七、活动过程1. 回顾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上一节课的观察记录,引导孩子们回顾并对小昆虫的特点和生活环境进行复习。
2. 小组讨论:孩子们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在家中观察到的小昆虫,讨论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八、活动实施1. 观察实践:教师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户外环境中观察小昆虫,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并了解小昆虫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昆虫》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对自然界的一些事物都十分好奇,比如各种各样的昆虫。
本次科学公开课将以“各种各样的昆虫”为主题,通过观察真实昆虫标本和参与生动的互动,让小朋友们了解昆虫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特征;2.能够观察和辨别不同种类的昆虫;3.了解昆虫的一些生活习性,如食性、生长环境等。
三、教学重点1.能够观察和辨别不同种类的昆虫;2.了解昆虫的一些生活习性。
四、教学准备1.真实昆虫标本;2.幼儿园中班相应的教学用具;3.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用课件播放昆虫形象,激发小朋友们对昆虫的兴趣,利用问题导入,展开话题,引起小朋友们对昆虫的思考。
2.授课(20分钟)1.教师向小朋友们展示真实昆虫标本,让小朋友们熟悉蝴蝶、蜜蜂等昆虫的外形特征。
2.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分辨不同的昆虫,并通过课件让小朋友们了解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3.教师向小朋友们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让小朋友们了解蚂蚁的食性和生活习性。
3.实践(30分钟)1.小朋友们分小组走入校园自然环境,观察现实中不同的昆虫,了解不同昆虫的生长环境,例如草丛、泥土、花丛等。
2.小朋友们自由玩耍,寻找并捕捉再次观察到的昆虫,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昆虫进行分辨。
4.总结(10分钟)教师与小朋友们尝试复习所学内容,梳理出各种各样昆虫的名称、特征、食性和生长环境。
六、反思1.这堂课的互动特别有效,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针对昆虫的疑问积极探讨。
2.但是实践环节带给教师和家长一些困难,有的小朋友们可能太过胆怯,有些则舍不得放过所捕捉的昆虫。
3.下一次开展相似的教学活动需要多关注在实践环节,引导和带领小朋友们把掌握的昆虫知识学以致用。
七、参考资料1.《科学小清新》杂志。
2.《小学科学》外语教育出版社。
3.网络相关视频。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四章《奇妙生命》第二节中,深入探讨《有趣昆虫》。
我们将详细学习昆虫主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身体结构、生命周期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昆虫主要特征,能够识别常见昆虫。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生活习性认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昆虫生命周期和生态作用。
重点:掌握昆虫主要特征,认识常见昆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小动物?它有什特别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昆虫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命周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话描述昆虫特征,并在黑板上展示。
4. 观察活动(10分钟)分发观察盒和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实际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理解。
5.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一个“昆虫猜猜看”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猜出昆虫名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主要特征常见昆虫昆虫生命周期昆虫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昆虫,记录它们特点和生命周期。
2. 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话描述观察到昆虫,鼓励他们画出昆虫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昆虫特征和生态作用。
课后,我将对幼儿表现进行反思,针对他们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昆虫,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选择,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系统地掌握昆虫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认识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认识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认识昆虫》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基本特征、常见昆虫识别、昆虫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昆虫基本特征,知道常见昆虫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3. 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生活习性和昆虫与人类关系。
教学重点:昆虫基本特征和常见昆虫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昆虫,让幼儿在寻找过程中感受昆虫多样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观察、讨论,描述他们找到昆虫,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昆虫猜猜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昆虫知识。
6. 课后实践(5分钟)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幼儿在家中观察昆虫,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基本特征:头、胸、腹;三对足;两对翅膀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昆虫生活习性:各自不同,丰富多彩昆虫与人类关系:益虫、害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身边昆虫答案: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观察记录表,描述观察到昆虫特征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对昆虫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昆虫与人类关系,提高他们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保护益虫,消灭害虫”主题活动,让幼儿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鼓励幼儿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生长变化,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昆虫基本特征和常见昆虫识别,这是幼儿认识昆虫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王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王国一、活动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
2.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昆虫图片、模型、实物等。
2.昆虫生活环境的图片、视频等。
3.昆虫知识问答卡片。
4.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教师出示昆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昆虫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
3.昆虫观察与探索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昆虫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幼儿思考并回答,如:“你们知道哪些昆虫?它们有什么特点?”4.昆虫知识问答教师出示昆虫知识问答卡片,组织幼儿进行问答游戏。
5.昆虫创意制作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昆虫模型或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成果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介绍创作思路。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合作、分享精神。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
2.课后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昆虫馆、公园等,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3.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同时,活动也让他们意识到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
重难点补充:1.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生命周期等复杂概念的理解。
对话设计: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蝴蝶有几条腿?它的翅膀是怎样的?”幼儿A:“蝴蝶有六条腿,翅膀很漂亮,会飞。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幼儿探索》第四章“奇妙生物”中的第二节“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定义、特点、分类、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概念,常见昆虫的认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实物(如蝴蝶、蚂蚁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或户外寻找昆虫,观察它们的形态、颜色和活动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图片和实物,讲解昆虫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观察昆虫,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并尝试分类。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组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昆虫,描述它们的特点,大家一起讨论。
5. 游戏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昆虫猜谜”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猜测昆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昆虫2. 内容:昆虫的定义、特点昆虫的分类、生活习性常见昆虫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它们的形态、颜色和活动特点。
绘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并简单介绍它的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有翅膀,颜色是黄色和黑色相间的。
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观察、表达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昆虫的基本知识。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昆虫观察和认识,增进亲子关系。
昆虫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昆虫幼儿科学活动教案引言。
昆虫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之一。
他们对于昆虫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生长过程都充满了好奇。
通过开展昆虫幼儿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的昆虫科学活动教案,帮助幼儿在玩中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奥秘。
活动一,昆虫观察。
目标,通过观察昆虫,让幼儿学会用眼睛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教学准备:1. 收集一些常见的昆虫标本,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 准备放大镜和显微镜。
3. 准备纸和笔。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观察昆虫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外貌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可以画出昆虫的形状或者写下相关描述。
3.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让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更微小的部分,比如昆虫的翅膀、触角等。
活动二,昆虫模型制作。
目标,通过制作昆虫模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结构。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昆虫模型的制作材料,比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2. 准备一些昆虫的图片或图纸作为参考。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然后根据图片或图纸制作昆虫模型。
2. 引导孩子们用彩纸剪出昆虫的各个部分,然后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制作出一个立体的昆虫模型。
3.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昆虫模型,同时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模型中每个部分的作用。
活动三,昆虫生命周期观察。
目标,通过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标本。
2. 准备放大镜和显微镜。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观察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
2. 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画出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状或者写下相关描述。
3.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让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更微小的部分,比如幼虫的足部结构、蛹的变化等。
幼儿园科学教育《昆虫观察》教案 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昆虫观察》教案一、教学目的1. 使幼儿们对昆虫的种类有初步了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动物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结构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种类和特征:通过图片、模型或实物,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并向他们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有六只腿、有翅膀等。
2. 昆虫的生活习性: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如蝴蝶的生长过程、蚂蚁的社会性等。
三、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歌曲,引入昆虫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昆虫外部结构:准备一些放大镜、昆虫模型或实物,让幼儿们观察昆虫的外部结构,并用简单的语言向他们介绍昆虫的特征。
3. 观察昆虫生活:组织幼儿们到户外,观察昆虫的生活,可以选择草地、树木下等地点,让幼儿们自由地观察并记录他们看到的昆虫的特征和行为。
4. 制作昆虫手工:让幼儿们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昆虫手工,如蝴蝶、蜜蜂等,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昆虫的印象。
5. 回顾和分享:让幼儿们围绕昆虫观察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分享,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鼓励幼儿们自主合作,探究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幼儿的参与和好奇心,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昆虫的知识。
3. 实物教学法:通过实物教学,让幼儿们亲自观察昆虫,加深对昆虫的印象,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观察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包括对昆虫外部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记录,通过观察记录的内容和质量,评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手工作品:评估幼儿制作的昆虫手工作品,看其对昆虫外部结构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指导 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指导一、活动背景在自然科学教育中,让幼儿通过活动去认识、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习性,有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组织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活动目的1. 帮助幼儿认识昆虫的种类及特点,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观察的方式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提高幼儿的自然科学常识,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地点:选择一个安全、干净、环境优美的户外场地作为活动地点,如校园内的花园、草地等。
2. 准备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集昆虫的容器、放映仪等。
3. 活动时间:选择昆虫活动比较频繁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活动。
4. 活动人员:活动小组应有一名园丁老师和一名保教人员负责带领幼儿进行观察。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前准备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让幼儿穿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提醒幼儿关于户外安全的事项,如不靠近水域、不触碰不认识的植物等。
2. 活动导入园丁老师可以先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关于昆虫的问题,引导幼儿们提出对昆虫的疑问和期待,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3. 活动展开园丁老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地点进行观察,鼓励幼儿找出昆虫的种类、习性、栖息地及运动方式等。
保教人员负责记录幼儿们的观察发现,在观察后和幼儿们交流和讨论他们的发现。
4. 活动总结活动后,园丁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昆虫特写、幼儿们的发现并向幼儿们讲解昆虫的奥秘,引导幼儿总结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加深对活动的印象。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活动地点需确保幼儿的安全,园丁老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动向,提醒幼儿保持安静,不要过于激动或随意抓取昆虫。
2. 尊重生态: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应当注意保护昆虫及其生存环境,不要随意捕捉、损害昆虫。
3. 策划活动:活动前应做好周密的策划,包括选定活动地点、准备观察工具、确定活动时间等。
六、活动评估老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参与度、对昆虫认知的积极性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活动方案并提高活动的效果。
幼儿园科学课:我的昆虫朋友教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我的昆虫朋友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锻炼幼儿观察和分类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增强幼儿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昆虫标本和放大镜;2.绳子、竹棒、纱布、塑料袋等材料;3.绘本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播放昆虫类动物的视频或图片,并简单介绍昆虫类动物的基本知识,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与好奇心;2.教师配合昆虫类绘本或图片让幼儿自由观看,诱导幼儿提出他们对昆虫的认知和问题;3.提问:“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昆虫?”第二步:发现1.教师引导幼儿们在操场或集体活动室周围寻找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的多样性;2.教师布置任务,让幼儿们小组合作,寻找指定的昆虫,注意用手捕捉的方式要轻柔;3.当有幼儿找到目标昆虫时,教师与幼儿一同观察、讲解和记录昆虫的特征,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测。
第三步:探究1.教师将班级找到的昆虫标本展示给幼儿们看,让幼儿初步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幼儿们比较不同昆虫之间的异同点;2.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简单的昆虫观察实验,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的细节”、“用绳子和竹棒模拟蚂蚁群行进的路线”、“用纱布笼住昆虫,观察它们的觅食行为”等;3.教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测,并给出简单的解释和回答。
第四步:整理归纳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课上发现的不同昆虫及其特点,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让幼儿们复习记忆;2.教师介绍本课的设计目的,提醒幼儿们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和重要性;3.教师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儿歌或动画,让幼儿们歌舞欢腾。
课后延伸1.让家长带幼儿去自然公园或昆虫展览馆,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2.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并展示给同伴观赏;3.小组内的幼儿用纸板制作昆虫标本,一同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心得。
总结本课程通过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增强其爱护动物的意识和合作精神,达到了既有趣又实践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观察虫虫》教案:发现身边的小昆虫,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小昆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关爱身边的小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昆虫。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小昆虫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观察记录表等。
2.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适当的环境布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身边的小昆虫,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教师发放实物,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昆虫的特征,如身体结构、触角等。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自己寻找身边的小昆虫,并记录下来。
(4)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如蚂蚁搬家、蜜蜂采蜜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昆虫分类游戏,巩固他们对小昆虫的认识。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小昆虫和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昆虫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观察、描述小昆虫时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以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七、家园共育: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虫虫活动,如带领幼儿在家附近寻找小昆虫,共同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教师可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给家长,帮助家长在家辅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小昆虫的知识。
八、教学延伸:1.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虫虫的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小昆虫的认识和感受。
有趣的昆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昆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昆虫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腿,一般有两对翅膀等。
2. 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
3.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身体结构2. 昆虫的种类3. 昆虫的特点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字。
2. 游戏:昆虫分类游戏,让幼儿将相同的昆虫放在一起。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昆虫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讲解:展示昆虫的图片,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特点。
3. 游戏:进行昆虫分类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
4. 总结:让幼儿说出今天学到的昆虫和它们的特点。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昆虫,并和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标注出它们的特点。
第二章:昆虫的饮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饮食习性,如:昆虫吃什么、如何获取食物等。
2. 能够说出几种昆虫的饮食习性。
3. 培养幼儿对昆虫生活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饮食习性2. 昆虫的食物来源3. 昆虫的取食方式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昆虫的食物和取食方式的图片。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昆虫取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饮食习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昆虫取食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昆虫饮食习性的兴趣。
2. 讲解:展示昆虫的食物和取食方式的图片,讲解昆虫的饮食习性和食物来源。
3. 总结:让幼儿说出几种昆虫的饮食习性。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昆虫,并和家长一起记录下它们的饮食习性。
第三章:昆虫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如:昆虫喜欢生活在哪里、昆虫的家园是什么样的等。
2. 能够说出几种昆虫的家园特点。
3. 培养幼儿对昆虫生活环境的了解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昆虫的一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昆虫的一家》《昆虫的一家》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护昆虫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昆虫模型(蜜蜂、蜻蜓、蚂蚁等)。
2. 活体或图片资料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
3. 昆虫标本或图片资料。
4. 显微镜。
5. 图片或视频展示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
6. 提前准备好昆虫的图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了解幼儿对昆虫的认识:你们见过什么昆虫?昆虫有哪些特点?。
2. 老师向幼儿展示昆虫模型,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发现昆虫(15分钟)1. 带幼儿到室外或室内花园,寻找昆虫的踪迹。
2.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行动和活动地点,并帮助幼儿提出问题。
三、观察昆虫(15分钟)1. 老师将昆虫标本或图片资料展示给幼儿观察和讨论。
2. 老师使用显微镜放大昆虫的部分细节,让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
四、了解昆虫(15分钟)1. 老师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例如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
2. 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
五、小组活动(20分钟)1 、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本有关昆虫的图书。
2. 老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于昆虫的主题,并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学习成果。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
2.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他们对昆虫的新认识和发现。
七、延伸活动(选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准备一些幼虫(如蝴蝶幼虫)供幼儿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2. 制作昆虫模型:幼儿可以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昆虫模型,并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参与和表现的情况,评价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方案随着科学教育的重视和幼儿园教育的多元发展,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成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观察昆虫,孩子们可以增加对大自然的认识,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方案尤为关键。
接下来,我将针对幼儿园户外昆虫观察活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1. 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观察昆虫,培养孩子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对生物的好奇心。
2. 提高观察能力: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3.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捕捉昆虫和搭建昆虫观察箱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4. 理解生命和生态:引导孩子们了解昆虫的生命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活动准备工作1. 场地选择:选择环境优美、昆虫种类丰富的户外场地进行观察活动,比如校园内的花坛、草地等。
2. 工具准备:准备昆虫观察箱、放大镜、捕虫网、昆虫笼等工具,确保孩子们能够安全、便利地观察昆虫。
3. 活动引导员培训:为活动引导员进行昆虫知识和观察技巧的培训,使其能够准确引导孩子们进行昆虫观察。
三、活动内容及流程1. 捕捉昆虫: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使用捕虫网和昆虫容器,捕捉各类昆虫,并观察其特征和习性。
2. 制作昆虫观察箱:孩子们使用透明塑料盒、土壤、树叶等材料,制作昆虫观察箱,将捕捉到的昆虫放入箱中进行观察。
3.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特征,如身体的颜色、形状、触角等,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内容。
4. 分享交流:孩子们围绕自己观察到的昆虫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和交流增进对昆虫的认识。
5. 总结回顾: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总结,回顾活动中发现的昆虫特征和习性,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四、活动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捕捉昆虫和制作昆虫观察箱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则,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
2、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二、活动准备:
1、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图片;
2、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文字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
(二)、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或老师通过讲述文字资料(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虫虫,出现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三)、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动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
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视频,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老师进行引导并进行归纳:
1)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
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2)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3)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麻醉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四)、昆虫天敌的运用:
1、“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2、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3、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