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困局与流通体系构建研究
【精品】文献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系专业名称:物流管理学生姓名:宋国栋学生学号:9116100407指导教师:李丽杰2013年12月3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由最初的传统型、单一型向现代型、多样型发展[1]。
由于冷链物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降低损耗等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我国的各类食品年产量已经达到10亿吨,占世界产品总产量的15%,我国的果蔬类产品不仅在品种上领先世界,在数量上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但采摘后的损耗量达到惊人的2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而每年因高温腐烂损耗的果蔬类产品能满足2亿人的营养需求。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需要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风味、色泽和营养[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视频的加工和流通环节,因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建立科学完善的冷链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为保证其质量,减少产品的损耗,而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在有利于产品保存的低温环境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需要特别设备,需要注意运输过程、时间、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的物流形式。
而冷链物流企业是指由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的业务模式。
冷链物流企业在构建冷链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3]葛向华(2008)指出,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
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基本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冷技术的提高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
需 求信 息 的获取 困难 或获 取成 本过 高 , 盲 目生产 不但 使 自身利 益难 以得 到保 障 , 还会 带来 由于供 需不 平衡
而 导致 的价 格波 动 。 基 于此 , 构 建 高效 的市场 主体 , 减 少鲜 活 农产 品的 流通 环 节 和信 息 不对 称 就 成 为 了解
决 问题 的关 键 。 农 民合作 社作 为农 户 自发结 成 的互助 性经 济组 织 , 一头连 着农 户 , 一头 连着 市场 , 在整 合农 民力量 、 对 接市场 需求 及保 护农 民利益 方面 具有 天然 优势 。 发挥 农 民专业 合 作社 在鲜 活农 产品 流通 中的市 场 主体作 用 对 于化解 小生 产 、 贵 流通 与 大市 场 之 间 的 矛盾 ,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乃 至 国 民经济 发 展 具 有 重要 意 义。 学者 对 相关领 域 的研究 主 要集 中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一 是对农 民专业 合作 社在农 产 品流通 体 系 中重 要性 的研究 ( 周殿昆 , 2 0 1 0; 张跃 , 毋俊芝 , 2 0 1 0 ) 1 - 2 ] 。 二是 对 以农 民专业 合 作 社 为主 体 的农产 品流 通模 式创 新
第 8期 总第 2 6 2期
2 0 1 3年 8月
商 业
破解农机流通行业困局(一)
伴随着农机市场的转型升级,农机新型主体的崛起,农机补贴政策的科学导向,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变化,传统农机流通商业和盈利模式难以为继,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一方面,农机经销商两极分化加速了行业洗牌的步伐;另一方面,客观上要求经销商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创新,实现从销售到营销,从卖产品到卖产品与服务的彻底变革。
现状:“围城”与碎片化格局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薄的利润、上下游的挤压、新常态下的存量市场、刚性需求下降和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农机“空窗期”、垫付资金的巨大市场风险等等,勾勒出当下农机流通行业的现状,也催生出农机流通行业突出的“围城”现象。
有的企业想冲进来,譬如四川特驱入主吉峰科技;有的公司想冲出去,许多农机流通企业通过跨行业经营摆脱困境,典型案例莫过于山东牟平农机有限公司由农机向汽车销售和商超、家电行业的成功转型。
农机流通呈现出“诸侯八百,小国三千”的碎片化竞争格局。
农机经销商数量众多,全国约2万家左右,集中度偏低,市场销售额占比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如果把经销商按照年度销售额分为大型(5000万以上)、中型(500万-5000万)、小型(500万以下),据2019年农机补贴的经销商家数以及补贴带动的销售额分析,其销售额的“橄榄型”竞争格局特征较为突出。
年销售额5000万以上的经销商100余家,占比仅0.77%;实现销售额151.74亿元,占比19.33%。
年销售额500万-5000万的经销商3400余家,家数占比不过17.47%;实现销售额462.59亿元,占比却高达58.93%。
年销售额500万以下的小型经销商有15600余家,占比高达81.76%;实现销售额170.65亿元,占比不过21.74%。
存在即合理,碎片化格局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
从下游的消费端分析,现阶段,我国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农场、农机(农业)合作社、农服组织等新型主体近年呈快速发展势头;我国农业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呈现零散化特点;农机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平衡,对应的农机种类众多,许多小众农机仅靠几个大经销商难以满足需求。
农业产销体系创新的全产业链模式研究
与产 销体 系创 新 变革 的重 要 路 径 与模 式 , 对 于 提 升农 业综合 生 产 能 力 、 构 建高 效 的产 销衔 接 体 系
具 有十分 重要 的理 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实践 意义 。
二、 全 产 业 链 模 式 解 析
“ 大市 场 ” 与“ 大 生产 ” 的对 接 。 中 国农 业 要 全 面
政、 汪延 明 ( 2 0 1 0 ) 从 大 食 品安 全 的视 角构 建 了相
应 的全产业 链 治 理 模 式 。 中 粮 集 团是 全 产 业
链 理论 的重要 实 践 者 , 宁 高 宁 为 中粮 集 团提 出 了 全 产业 链 发 展 战 略 。冯 长 利 等 ( 2 0 1 2 ) 对 中粮 集 团 的全 产业 链 战略及 其价值 创造 路径 进行 了全 面解 析 。本 文认 为 全 产 业 链 作 为 我 国 农 业 产
的重 要转 型 期 。农业 产业 结 构调 整及 农 业产 业化
究 。张利 庠 ( 2 0 0 7 ) 基 于 饲 料 产 业 研 究 了农 业 产业 链整 合及 可 持 续 发 展 问题 。谷 永芬 、 吴倩 ( 2 0 1 1 ) 从 产业链 延 伸 、 产 业链 拓 展 和 产业 链 整合 三个 维度 探 讨 了农 业 产 业 链 升 级 问题 。全 产
全产 业链 模式 主要 是在 当前 我 国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问题 凸显 及满 足居 民食 品消 费升级 需要 的大
究 了农 业 产业 链 的 利 益 协 调 机 制 , 其后又提 出了 农 业产 业链 构 建 的原 则 、 目标 和 主体 。郭 静 利
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村一品一店”电商助农产业发展的环境、困境和路径
“一村一品”最早出现于日本大分县,指以一个村及其居民为基本单位,遵循市场需求,充分展现县域、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并使其得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打造县域经济品牌。
国内效仿该模式架构了“一厂一品”“一镇一业”等多种范式。
2014年农村电商助农正式纳入扶贫政策体系,成为中国定向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村一品一店”电商助农典型模式应运而生。
宿迁市作为早批试点区,以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形成“农业+互联网”新发展业态,提高扶贫效率,带动农民增收[1]。
随着“一村一品一店”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一村一品一店”不再局限于特色农产品,而是泛指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电商平台的加持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逐步扩大影响力。
1“一村一品一店”产业发展环境1.1政策实施明确工作导向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首次提出“网络扶贫”概念,并联合印发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实施“农村电商工程”。
2020年3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指明了工作方向。
《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25303.0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507.6亿元,同比增长29.0%。
可见,电商助农行业欣欣向荣,发展潜力较大。
“三农”工作重心转向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更是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1.2客观因素推动产业发展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经济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尤其在农村地区,封控管控措施虽有效切断了疫情传播链,但由此也造成了大量农产品滞销、农民外出务工受阻、乡村服务业受到冲击等一系列消极影响[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研究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研究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1.2 国内外生鲜冷链物流发展概况 (6)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7)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8)2.1 生鲜食品的分类与特性 (10)2.2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重要性 (11)2.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12)3. 国内外市场上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方式与技术 (13)3.1 冷藏冷冻技术的发展 (15)3.2 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冷链物流 (16)3.3 非凉性食品的冷藏技术与影院 (17)3.4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模式 (18)4.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19)4.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投资 (20)4.2 物流体系与供应链优化 (22)4.3 行业挑战与机遇 (23)5. 中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25)5.1 模式概述 (26)5.2 就近型模式 (27)5.3 集中型模式 (28)5.4 综合型模式 (29)5.5 互联网+冷链模式 (30)6. 国际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成功案例与对比分析 (32)6.1 案例分析 (34)6.2 工作原理与流程对比 (35)6.3 成本与效益分析 (37)6.4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38)7. 挑战与应对措施 (39)7.1 当前冷链物流的挑战 (41)7.2 改善措施与策略制定 (43)7.3 创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4)8. 未来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预测 (45)8.1 技术更新与信息化建设 (47)8.2 政策发展与国际合作 (48)8.3 可持续性和环保策略 (49)9. 结论与展望 (49)9.1 研究结果概览 (51)9.2 对政策的建议 (53)9.3 未来研究的建议 (54)9.4 总结与展望 (55)1. 内容概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食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对其冷链物流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从农产品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流程,包括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信息和资源的流动和交换都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人们开始将知识图谱应用于该领域,以便更好地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信息的结构化,从而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更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
一、知识图谱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知识图谱是一种用图结构来表示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将数据和信息以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现,并通过连接和关联的方式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知识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供应链效率。
1. 信息挖掘和数据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地、流通路径、销售渠道、价格变动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 资源优化和成本控制知识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从而更好地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种成本的控制和优化,也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3. 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知识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识别农产品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热点分析在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面临着许多热点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成本,因此成为当前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知识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优化农产品物流,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效率和效益。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以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
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相应的,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控与追溯能力。
三、加快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建设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设农产品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共享和透明,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此外,还应利用物联网技术,追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重要参数,确保农产品质量。
四、推行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
要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溯源认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地理标志的保护。
五、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流通网络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推行农产品电商,提升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
同时,发展农产品直销市场,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城乡一体化。
六、加强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关键。
要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其农产品的流通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村物流和冷链设施的建设,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七、培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要注重农产品包装和设计,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通过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加强农产品营销能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农民的营销能力培养。
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市场营销意识和技能,增强其与市场的对接能力。
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的双案例比较研究
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的双案例比较研究汪旭晖;张其林【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6(000)002【摘要】电子商务成为破解生鲜农产品“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同现、供给危机与质量危机并存的新思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具备迥异工业品的特殊性,使得生鲜农产品电商遭遇流通模式重构与公益性要求双重压力,未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2家不同类型的生鲜农产品电商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生鲜农产品电商流通模式对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了分解与重构,能够确立以实际信息流带动商流、物流、资金流协同流转的新模式,并形成“大供应、大市场、小配送”流通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用户规模的盈利模式有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稳定低价;定价权的丧失有利于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信息共享与“锁定效应”有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托有效信息流的流通模式有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稳定供应.【总页数】17页(P39-55)【作者】汪旭晖;张其林【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8【相关文献】1.生鲜电商运作模式的研究——以沱沱工社为例 [J], 王珊珊2.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以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双案为例 [J], 周明3.沱沱工社:供应链是生鲜电商打造全程冷链的关键——访沱沱工社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宇 [J], 张颖川4.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沱沱工社为例 [J], 汤晓丹5.沱沱工社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的问题及对策 [J], 王梦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全产业链链条发展路径研究
农业全产业链链条发展路径研究作者:胡云郑杰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9期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提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持续关注。
最近,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为止,许多农业企业开始选择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但在该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农产品限定为种植类农产品,通过对种植类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出现的相关问题分析,为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出建议,从而促进种植类农业全产业链链条的发展,也为其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企业;产业链链条;链条发展农业不仅是我国第一产业,也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它支持着一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来说,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较为薄弱,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须要持续地关注着农业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显著。
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需要打造一批创新能量强、产业链条全、安全可控的农业全产业链。
虽说,农业全产业链的构建已经在逐渐加快和完善,但对农业全产业链的相关概念依旧模糊不清,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仍存在多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对如何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1.农业全产业链的基本概念全产业链最早是由中粮企业所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此模式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的源头开始延伸到产品的销售终端,其全部过程能够覆盖整个产业链,环节更为丰富。
相对于产业链来说,全产业链囊括的范围更为广阔,链条所涉及地也更为复杂。
简单地来说,全产业链即是以其制造环节或加工环节作为企业的核心,从而把产业链的上下游连接起来,将上、中、下游连接成一个有效整体,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和经营风险。
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现状及运行——评《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问题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促进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我国通过辩证探讨流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研究我国农产品流通状况,我国学者目前对农产品流通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尤其不懂得物流对我国农产品经营有什么影响,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等概念不明确。
在周洁红、许莹所编撰的《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以上问题,并且用一整章节来介绍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案例,其中涉及雨润集团建设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永辉超市生鲜产业链的整合、金忠的猪肉供应链管理、沃尔玛的农产品“新食物链”等具体案例,为当下学界提供了直接的借鉴意义。
《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一书被作者分为十二章节进行探讨。
第一章:导论。
主要向读者阐明了农产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而上升到物流管理与供应链这个层次。
第二章: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主要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分析、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农产品供应链的设计。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系统。
第四章: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
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现状及运行效果分析以及创新发展。
第五章:农产品运输与配送管理。
主要分析了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知识。
第六章: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
第七章:农产品冷链物流。
主要结合物流实际状况研究了农产品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第八章: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
主要介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具体含义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途径。
第九章:农村电子商务中的双向物流。
主要介绍了农村双向物流及其对“三农”的影响。
第十章:农产品循环物流。
主要介绍了循环物流的相关概念问题以及分类。
第十一章:国际农产品物流管理。
主要介绍了什么叫做国际农产品物流以及国际农产品物流的运输过程。
第十二章: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案例。
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何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流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研究的重点,但是对于我国目前情况来说,这方面还处于一个较为薄弱的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完整性和灵活度不强。
新时代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模式探索--以浙江省为例
【摘 要】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的重要地位愈来愈凸显。文中在综述农业全产业链大数 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技术研发、节点架构构建、应用市场 拓展、数据安全保障等五大重点领域,提出了相应的主要任务,制定了相关实施路径,为精准研判和指导农业全产业链 大数据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农业全产业链 是 根 据 一 定 的 细 分 标 准,将 农 业 划 分 为 若
Hale Waihona Puke 干细分产业,这些产业及其所涉及的种子培育、种植、收储、加 工、运输及销售 等 多 个 环 节 组 成 的 完 整 产 业 链 系 统。张 兴 旺 (2015)[1]曾明 确 提 出 要 用 大 数 据 打 通 农 业 产 业 链。 田 剑 英 (2018)[2]认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聚, 进而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能在加工储藏、市场营销、农 产品市场等方面衍生相应的服务行业,更能加速实现农业现 代化。魏晓蓓和王淼(2018)[3]指出农产品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收稿日期】2019-09-22 基金项目:2019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研究》,立项编号 ZJSNYZX2019-25;2019
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立项编号 ZJSNYZX2019-7;2019年中国物 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 合 会 研 究 课 题 《基 于 数 字 经 济 的 物 流 产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研 究 》,立 项 编 号:2019CSLKT3- 140;2016年浙江省 高 校 重 大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攻 关 计 划 项 目 《浙 江 省 跨 境 电 商 供 应 链 品 牌 化 机 制 研 究》,立 项 编 号:2016QN049 【作者简介】朱 耿(1986— ),男,河南商丘人,宁波工程学院网信办,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 朱一青(1984— ),女,河南许昌人,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贸易经济。 葛浩然(1993— ),男,河南虞城人,宁波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通讯作者】朱占峰(1962— ),男,河南虞城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 理、区域规划。
我国农产品流通问题探讨
我国农产品流通问题探讨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者的福利。
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有效运行。
首先,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农村地区,道路、仓储、冷链物流等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高、损耗大。
许多农村道路狭窄、路况不佳,大型运输车辆难以通行,增加了物流难度。
同时,仓储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农产品季节性集中上市的储存需求,容易造成农产品积压和变质。
冷链物流的缺乏更是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范围,使得一些易腐农产品难以远距离运输和销售。
其次,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
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农产品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流转,包括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加价,导致最终销售价格偏高,而农民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少。
过多的流通环节还延长了流通时间,增加了农产品的损耗和质量风险。
再者,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农民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有限,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产量。
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等信息也缺乏了解,难以做出准确的消费决策。
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还容易引发市场波动和信任危机。
此外,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的农民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合作。
分散的经营模式使得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议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还不够成熟,未能充分发挥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政府应加强农村道路、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建设,改善农产品运输和储存条件。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
通过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模式,缩短农产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
加强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合作,促进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零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的加价。
2012年国家社科立项项目(经济学与管理学)
唐春晖 汪锋 方刚 王生辉 陈向军 肖天明 董必荣 高锡荣 欧光军 吴菲菲 曹素璋 张天华 王晶晶 孙东升 淳伟德 马国建 邹亚生 刘慧宏 张青 袁琳 戴文涛 魏成龙
浙江财经学院 常州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渤海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江苏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宁波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南开大学商学院 河南大学
126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性危机应急模式研究 127 基于信息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模式与实证研究 128 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行为特征及干预模式研究 129 “参合”农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适宜度及支付制度研究 130 青蒿素研发中的管理模式与科研评价研究
131 医患关系治理的机制设计研究 132 133 基于制度嵌入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模式与绩效评估 研究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案设计与保 障机制研究
中国社会管理指数测算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中国城市化过程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现阶段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 中小企业动态国际创业模式绩效机制研究 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整理风险防范与治理对策研究 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巨灾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及路径选择研究 儒学的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 国防人力资源统筹规划与科学配置研究 中国特色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研究 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边海防战略问题研究 西北地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与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战略性新兴企业价值网嵌入选择、战略定位与创业绩效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服务业发展研究 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控制权相机配置策略研究 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决策内生机制研究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
新模 式 ,包括 直销模 式、零 售商对接模式 以及龙头企业对接模式。
关键 词 :农 民 专 业合 作 社 鲜 活农 产 品 流通 创 新
鲜活 农产 品流通是 我 国农 产品 大流通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费 用 ,实现 持续 经营 。直 销市 场 的类型 大致 分为 都市 近郊 联结鲜活农产 品生产与消费 。然 而,“ 买难 卖难 ”和 “ 贱卖贵 型 、纯农村型以及在两者之间的特色直销市场。 买 ”并存成为 当前鲜 活农产 品流通 的典型特点 。这种 现象的 3 组 织对接 模式 。鲜 活农产 品直 销的组织 对接模式 是指 产生 主要是 由于农 民生产的分散性 和无组织性 ,农产 品流通 生产者 团体与消费者 团体 的直接交易或利用公共设 施或通过 过程 中间环节多 ,信息不对称 问题严重 。构建高 效的市场主 公共机构 的推荐进行 的直接 交易 。农 民专业合 作社 是可以是 体 ,减少鲜活农产 品的流通环节和 信息不对称是解 决上述 问 生产 者团体的代表 。消 费者 团体可以分为正式 消费团体和非 题 的 关键 。农 民合作 社 作为 农户 自发 结成 的互 助性 经济 组 正 式消 费 团体 ,正式 消费 团体是 企业 或 学校 等具有 一定 结
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
5 网 上直销 模式 。网上直销模式 是指鲜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品生产 者 自己或农 民专 业合作社借助互联 网 、计算机通信和数字 交互
1 . 直 销店模 式 。直 销店模 式是指 在农 民专业合 作社 或地 式媒体在 网上 直接面向终端客户 进行 鲜活农产 品销售 ,而不 方农协 等的推动下 ,农 户以鲜活农产 品直销店的名义 与城市 经过 中间商这 一环节 ,客户 自己在网上进行订购 。网上 直销 的农 贸市场 或大型商场合作 ,通过收取 手续费等形式在大 型 模式可以 以三种 方式进行 :第一 ,农 民专业合作社直接 建立 超市 、农 贸市场或零售 店中经营 ;或是农 民专业合作社在 产 直销 网站 ;第 二 ,通过 淘宝 网等 电子 商务 平 台进行 直接 交 地或销售 地直接建立鲜 活农产品 品牌 直销 店 ,如一村一 品专 易 ;第三 ,通 过农业信息 网等 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发布 ,了解 卖店 。直 销店模式按产 销地划分可 以分 为产地直销店 和销售 需求信息。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研究
吴清秀 1 博士 田 刚 2 副教授(1、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2、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移动电子商务在内蒙古农业中的应用” (NJSY257)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表 1 线上渠道子系统序参量指标
农产品流通渠道线上子系统和线下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 系统的协同度,结果如表 4 所示。此外,本文根据表 4 绘制 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系统协同发展趋势图(见图 1)。 依据上述结果并结合图 1 分析发现:子系统有序度
(2) 式(2)中 p j (u j ) 为序参量 u j 的系统有序度。 其中 ki 表示 uji 对应的权重值。 (三)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对于给定的时刻 t0,线上、线下子系统序参量 系统有序度分别为 p1,0(u1)、 p2,0(u2);对于系统在 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 ,线上、线下子系统序参 量系统有序度分别为 p1,1(u1)、p2,1(u2)。定义 SOO 为线上线下系统发展协同度(Synergy of Online and offline),其中: (3)
整合流通渠道、提升渠道绩效。当前,“互联网 + 农业” 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 出通过“互联网 +”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互联网 +” 为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张燕 (2015)等学者认识到生鲜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关键在于线 上线下渠道协同。 已有文献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流通渠道理论,但仍存 在以下不足:其一,对生鲜农产品线下渠道或者线上渠道 的关注较多,但是对“互联网 +”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线上 线下渠道的协同关注较少;其二,为数不多的研究考察了 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协同,但往往聚焦于单个企业, 鲜见从渠道系统视角对线上线下协同的研究;其三,大多 数文献侧重于定性分析,对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系统 协同程度定量分析的文献极少见到。 本文采用行业调研数据,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生鲜农 产品线上线下渠道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线上线 下渠道协同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 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不仅是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理论 体系的有益补充,其实践方面对于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体 系完善、推动生鲜电商发展也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产品流通现状_问题及发展趋势
农产品流通现状_问题及发展趋势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物价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农产品流通现状(一)流通主体多元化当前,农产品流通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除了传统的农户、批发商和零售商外,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商平台等新型主体逐渐兴起,并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流通渠道多样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丰富,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其中,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但超市和电商平台的份额在逐步增加。
(三)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运输半径不断扩大,保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减少了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
(四)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信息网站等渠道,农户和经销商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二、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一)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收购、运输、批发、零售等,每个环节都增加了成本。
这不仅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也降低了农民的收益。
(二)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尽管冷链物流技术有所进步,但整体发展仍相对滞后。
在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冷链设施不足,导致部分易腐农产品的品质受损,影响了其市场价值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三)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农产品生产分散,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在品质、规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流通环节带来了困难,增加了交易成本。
(四)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和经销商在获取市场信息方面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存在盲目性,容易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局面,影响市场的稳定。
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图谱、发展路径与对策
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图谱、发展路径与对策一、前言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一项政策,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是其题中之义,因此,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
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农产品消费日益升级的背景下,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补齐农业标准供应短板、破解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难题的现实需要,是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方向。
深入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全产业链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化的结果。
2009 年,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提出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2017 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作为重要示范工程来推进;2020 年,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致使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为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这为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模式的打造[1]。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还会提升农业对其他产业和农户收入的辐射带动效应 [2],尤其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进一步形成企业新的价值链和盈利模式、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以及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3]。
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调查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调查预测报告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调查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综述1.1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概述1.1.1农产品流通行业的界定1.1.2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分类1.1.3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1.2中国农产品流通关键环节分析1.2.1中国农产品流通运输环节简述1.2.2中国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简述1.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3.1农产品流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3.2农产品流通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3.3农产品流通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3.4农产品流通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第2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状况分析2.1中国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分析2.1.1中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情况分析2.1.2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2.1.3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析2.2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基础分析2.2.1中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析2.2.2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分析2.2.3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分析2.3中国农产品物流运营状况分析2.3.1农产品物流特点分析2.3.2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2.3.3农产品流通行业主要问题分析2.3.4农产品主要物流模式分析第3章: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其创新分析3.1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3.1.1美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3.1.2日本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3.1.3德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3.1.4加拿大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3.2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创新分析3.2.1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分析3.2.2以农贸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分析3.2.3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流通模式分析3.2.4农产品其他流通模式分析3.2.5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分析3.3农产品流通模式内在影响因素分析3.3.1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3.2农产品物流状况影响3.3.3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3.3.4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3.3.5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3.3.6农产品生产管理要素3.3.7农产品流通渠道要素第4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细分市场分析4.1中国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1.1中国果蔬农产品产销规模分析4.1.2中国果蔬农产品加工市场分析4.1.3中国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析4.2中国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2.1中国肉类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2.2中国鲜活水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2.3中国乳制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3中国大宗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4.3.1主要大宗农产品产销规模分析4.3.2主要大宗农产品产区分析4.3.3主要大宗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第5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重点区域分析5.1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区域状况分析5.2主要省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状况分析5.2.1上海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2江苏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3山东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4江西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5广东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6河南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5.2.7川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分析第6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融资分析6.1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风险分析6.1.1行业经济风险分析6.1.2行业政策风险分析6.1.3行业关联风险分析6.1.4行业供求风险分析6.1.5行业其他风险分析6.2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现状分析6.2.1行业投资项目分析6.2.2行业投资规模分析6.2.3行业资金用途分析6.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融资方式分析6.3.1农产品流通行业主要融资方式6.3.2农产品流通行业主要投融资工具第7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企业经营分析7.1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分析7.1.1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1.2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1.3中国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1.4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1.5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2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分析7.2.1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2.2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2.3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2.4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2.5深圳市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3中国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分析7.3.1广东万纬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3.2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3.3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3.4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3.5夏晖物流(北京)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4中国农产品超市零售企业经营分析7.4.1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4.2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润发)经营情况分析7.4.3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7.4.4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8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前景预测8.1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1.1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基本趋势分析8.1.2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1.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细分领域发展趋势分析8.2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分析8.2.1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风险分析8.2.2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8.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前景预测8.3.1农产品流通行业总体发展前景8.3.2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图表目录图表1:新鲜蔬菜类别图表2:新鲜水果类别图表3:鲜活农产品类别图表4:2020-2024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走势图(单位:%)图表5:2024年中国冷链仓储省维度分布地图按库容量(单位:吨)图表6:2020-2024年中国冷藏车保有量及增速(单位:万辆,%)图表7:农产品电子化结算流程图表8:我国电子化结算系统主要功能图表9: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平台主要运用对象图表10:产地市场支持政策统计图表11:公益性市场支持政策统计图表12: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统计图表13:市场流通主体支持政策统计图表14:2020-2024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万亿元,%)图表15:2020-2024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图表16: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分析图表17:农产品加工方法分类图表18:粮食作物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图表19:油料作物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图表20:果蔬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图表21:畜禽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图表22:蛋制品加工技术图表23:2020-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单位:%)图表24:2020-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单位:%)图表25:2020-2024年中国部分生鲜产品批发价格变化趋势(单位:元/公斤)图表26:2020-202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其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图表27:2020-2024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单位:万公顷,%)图表28:2020-2024年中国水产养殖面积情况统计(单位:万公顷,%)图表29:2020-2024年中国大牲畜存栏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头,%)图表30:2020-2024年我国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困局与流通体系构建研究内容摘要: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陈旧,引发产销脱节、农户利益受难以保障、流通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无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消费的多元化需求。
重构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对其内涵与运行特点进行诠释,结合我国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要确保农产品全产业链流通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有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通过多维度分析,提出的流通主体间实施战略协同或契约协调,有助于优化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形成现代农业经济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
关键词: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困局;维度分析;体系构建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经营的矛盾由生产矛盾转向流通矛盾,流通困局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受信息不对称、缺乏市场需求调研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滞销、“贱卖、贵买”等事件频发,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农产品流通链上缺乏食品安全监督程序,导致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早在2009年中粮集团就提出了“全产业链”战略,提出实施农产品流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业务协调与系统控制,构建与大流通、大市场相匹配的流通体系。
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打造全产业链流通模式有助于农产品经营实施产销一体化、提升流通效率、保障食品安全。
从我国农产品流通困局分析来看,运行机制不完善、各模块衔接不紧密是主要障碍。
由此,要实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构,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构建完善、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实施上下游环节的协同管理和资源整合,理顺各流通主体的关系、打通流通渠道,克服产销脱节、供求不均衡等问题,建立“合作共赢”的分配模式。
本文着眼于“全产业链”视角,在构建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企业、流通、食品安全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构建一体化流通链条、整合通资源、建立信息交易中心、实施供应链逆向调控等创新路径。
一、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涵义与运行特点(一)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涵义分析中粮集团在2009年率先提出了“全产业链(Whole Industry Chain)”战略,即实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的协同管理,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实施业务协调与系统控制,保障农产品的均衡供给、稳定价格,实现农户与消费者的“双赢”。
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且全产业链与流通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都是实施产业链的系统管理、有效管控。
(二)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运行特点分析全产业链,强调“全”字,即对产业链的全面整合。
在此视角下,打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理顺流通渠道,构建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强调市场供求平衡。
其核心就是对产业链的全面掌控,协调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关系,构建质量责任追溯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流通效率、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
由此,进一步分析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运行特点:第一,流通成员间组建企业联盟。
以协作为目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构建利益共同体。
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实施纵向一体化,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交互使用。
利用信息技术为成员间沟通架起“桥梁”,实现信息畅通交换。
第四,构建产销一体化体系。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
第五,规避各种流通风险。
掌握市场需求动态,避免滞销、“卖难”和“贱买”。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困局剖析(一)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较长、复杂繁冗,导致市场反应速度慢。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多样,主要有六种(见图1),从各自所占的比重来看,依旧沿用传统流通链模式,占比达到68%。
近年来,虽然直采流通模式、一体流通模式有所发展,但占比依旧较少,分别为5.4%、3.2%。
传统流通链模式下,链条较长、环节较多是最大弊端。
农产品从田间至消费者,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收购、运输、批发等,成本层层叠加,导致农户利益被严重挤压。
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这也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
流通链条过长的,导致市场供需不均衡。
近年来频频出现了滞销事件,“蒜你狠”、“姜你军”现象时常发生,如2016年8月河北保定易县50万斤李子滞销、2017年1月内蒙古巴彥淖尔市葵花子遭遇低价格困境等,信息不对称、市场反应速慢,导致小农户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严重打击种植积极性。
除此之外,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农产品面临“卖贱”、“买贵”的困境,农户利益不能得到保障,而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大幅上涨。
图1. 2016年我国各种农产品流通模式占比(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流通成本高、损耗率大。
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大多组织化程度低,如图1所示,传统流通链市场占比最大、且组织化程度最低,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
这也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大多较为分散、种植规模小,在流通链上缺乏话语权,在自产自销模式下更是扮演着初始物流的角色,导致流通成本过高,由于农产品量少,流通主体往往会因“凑单”导致鲜活产品损耗率较大。
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的损耗率在3%左右,部分鲜活产品的损耗率甚至达到5%,而国外这一比率仅为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缺乏核心、龙头流通组织,尽管农产品种植地区已开始组建、成立专业合作社,但通常规模较小、专业程度低,无法有效整合、打通产业链,难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尤其是当前“调结构、促改革”背景下构建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体系,缺乏核心、龙头组织的带领,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仍旧陷入小生产、弱流通、贵流通的困境。
(三)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不合理,导致流通效率难以提升。
我国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不合理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一是批发、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
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收购的农产品运输至批发市场,就近买卖能够节省流通成本、提升流通速度,但受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地处县域边界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就只能选择较远的路线运输至本县、市的农贸市场,这种“舍近求远”的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模式,导致流通成本大幅上升。
二是城市网点布局不足。
尤其在大城市中,通常将批发、农贸市场设在城市外缘地段,尽管从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角度来看,缩短了运输距离,但受城市交通堵塞的影响,农产品堵在了“最后一公里”。
三是“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制度成本较高。
农产品进入批发、农贸市场,面临多个部门的监管,费用繁多,如管理费、进场费等,增加了流通成本,也加大了价格波动。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面临着优惠政策落实不力的困境,盲目的市场调节也加剧了农户的利益风险。
(四)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农户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农户无法及时获取市场需求动态、价格信息,盲目地选择种植品种,在丰收季节,大量同品种的农产品纷纷涌向市场,往往造成供大于求,农户不得不承担“增产不增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在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上,农户、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消费者等都相互独立,产销关系难以把握,频频发生的滞销案例更是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如2016年5月海南省文昌市西瓜严重滞销,原因主要是多地西瓜增产,与广西、山东西瓜“撞期”,导致价格低迷,收购价格一度跌至0.6元/公斤。
随后,政府、社会各界通过网上信息联系收购商,销售情况逐步好转,且价格也上涨至2元/公斤。
这个案例再次说明建设农产品信息化交易中心的重要意义,它将有助于农户掌握市场信息、提升话语权,也规避了流通的盲目性、价格波动风险,能够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绿色流通的加速发展。
(五)农产品流通领域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不利于与“大市场”的对接。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多规模较小、分散经营,未形成战略联盟,且流通设备落后、信息不畅使空车率较高,这些都成为影响流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因素。
农产品流通主体运营呈现松散化,合作机制缺失,作为中介组织无法将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户,再加之政府“应急”调控能力不强,也就易引发滞销现象,导致质量事故频发。
据农业部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约15%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大多农户依旧盲目、跟风生产,导致供需矛盾、增大交易风险。
流通主体间利益协调不具规范性,缺乏资源共享机制,流通资源利用率低,行业协会的指导效果不明显,导致农户种植与消费者需求对接困难。
农产品市场上流通主体大都存在开拓能力不足,缺乏风险预测机制,尤其责任追溯机制缺失,不利于与“大市场”的对接。
三、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机制构建与维度分析(一)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构建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对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重构,其实质是通过信息共享推动供需平衡,通过上下游各主体的整体协同实现合作共赢。
由此,构建以“合作机制”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将松散的流通主体集中起来,通过信任机制、契约机制将其整合成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建立联盟式的渠道合作关系(见图2)。
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各流通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对市场信息进行预测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基于终端需求的农产品以销定产、产销均衡模式,创新规避各种流通风险,保障流通主体的利益。
以利益分配为动力,强调流通中核心组织的掌控能力,发挥流通职能部门与价值创造作用,构建各流通主体的价值链分工与创造体系。
协同运作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构建质量责任追溯体系,建立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跟踪、查询监督网络,防范道德风险、提高食品安全,使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
整体而言,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的任务与目的就是促进各流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以信息共享机制为途径将参与流通的各主体连成有机整体,共同促进流通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提升。
图2. 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逻辑图(二)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维度分析1、基于企业角度分析:基于鲜活农产品不易存储的特点,决定其流通环节必须实施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才能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率。
尤其是产业集中度低的现阶段,流通企业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超市、农贸市场专门从事零售,通过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整合。
构建纵向一体化的流通模式,打通产业链,实施品牌化营销与拓展,克服生产风险,逐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利润,最终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2、基于流通角度分析:针对当前“小流通”与“大市场”的矛盾,流通主体可结合区域实际参与市场兼并重组,形成实力雄厚、综合性强的流通组织,使原有的单一组织向更综合的职能分工转变,从而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模式。
实施分工内卷化,即拓展流通主体的内部职能,不再局限于流通,还辐射产品开发、生产、零售等领域,能够缩短农产品的流通链条,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