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特殊人群膳食指南部分摘抄

2016年特殊人群膳食指南部分摘抄
2016年特殊人群膳食指南部分摘抄

一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1老年人吃粗粮六大好处:

(1 )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B族维生素主要集中在谷粒的夕卜层。粗粮B族维生素的含量比细粮高,絆、鈣及植物化学物质的含呈也较丰富。

(2 )粗粮中膳食纤维含星高。粗粮中膳食纤维多,可使摄入的能量减少,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3 )调节血糖.粗粮或全谷类食物血糖指数较低.可延缓糖的吸收,有助于改善糖耐星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4 )防治心血管疾病。粗滾中含丰富的可溶膳食纤维,可减少肠道对胆

进胆汁的排泄,降低血胆回酎水平,降低^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2 .老年人焙要吃多少粗粮:

老年人容易友生使楼f适当多吃粗根有益十健康,建议老年人每大最好能吃到100g ( 2两)旳粗

粮或全谷类食物。曳调方法以蒸、煮、炖、炒为主,避免注貳掩制、煎、炸.垮的食物。

◎钢勿要的搭配、蚀、易于消化R收

摄入的脂肪能星比应以20%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且不宜多用蔗糖。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玄康逐渐下降,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索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

此外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如果獲食鈣的摄入不足,就更容易友生骨质疏松和骨折,故应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为了防止老年人贫血,应壇加食物的摄入,贫血的老年人应注惠适呈増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的摄入,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或适当的使用营养素补锐。

逼}?多做户外沽动,维持健康体重

多做户外活动,可以延缓老年人体力、智力和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同时户夕卜活动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可选择步行、慢跑和体操等耐力性项目。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制定。

锻炼前可做几分钟的准备活动,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运动量”不要急于求成,活动的环境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场地竞敞、锻炼气氛好的场所进行。

《中国妇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包含以下六个分指南《中国备孕妇女膳食指南(2016)》

《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四、《中国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2016)》

《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

《中国妇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

【提要】

备孕就是指育龄妇女有计划地怀孕并对优孕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就是优孕与优生优育的重要前

提。

备孕妇女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孕育与哺育新生命的质量,并对妇女及其下一代的健康产生长期影

响。

为保证成功妊娠、提高生育质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夫妻双方都应做好充分的孕前准备。

健康的身体状况、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就是孕育新生命必需的物质基础。

准备怀孕的妇女应接受健康体检及膳食与生活方式指导,使健康与营养状况尽可能达到最佳后再怀

孕。

健康体检要特别关注感染性疾病(如牙周病)以及血红蛋白、血浆叶酸、尿碘等反映营养状况的检测目的就是避免相关炎症及营养素缺乏对受孕成功与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备孕妇女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特别补充以下3条关键推荐。

【关键推荐】

调整孕前体重至适宜水平。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

禁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孕前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婴儿死亡率以及孕期并发症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密切关系。肥胖或低体重的育龄妇女就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人群,备孕妇女宜通过平衡膳食与适量运动来调整体重,使体质指数(BMI)达到18、5?23、9kg/m2 范围。

育龄妇女就是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的人群。备孕妇女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利用率高的动物性食物,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者应纠正贫血后再怀孕。

碘就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为避免孕期碘缺乏对胎儿智力与体格发育产生的不良影

响,备孕妇女除选用碘盐外,还应每周摄入1次富含碘的海产品。

叶酸缺乏可影响胚胎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神经管畸形及流产的风险,备孕妇女应从准备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mg叶酸,并持续整个孕期。

良好的身体状况与营养就是成功孕育新生命最重要的条件,而良好的身体状况与营养要通过健康生活

方式来维持。均衡的营养、有规律的运动与锻炼、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情等,均有利于健康的孕

育。

计划怀孕的妇女如果有健康与营养问题,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牙周病),纠正可能存在的营养缺乏,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外,吸烟、饮酒会影响精子与卵子质量及受精卵着床与胚胎发育,在准备怀孕前6个月夫妻双方均应停止吸烟、饮酒,并远离吸烟环境。实践应用1调整体重到适宜水平。

《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提要】

妊娠期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机遇窗口的起始阶段,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与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乳腺与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额外的营养,妊娠各期妇女膳食应在非孕妇女的基础上,根据胎儿生长速率及母体生理与代谢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请整。

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

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对营养的需要增大,应合理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孕期妇女的膳食应就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膳食,除保证孕妇与胎儿的营养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日后对辅食的接受与膳食模式的建立。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以下5条内容。

【推荐条目】

①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

整个孕期应口服叶酸补充剂400卩g/d,每天摄入绿叶蔬菜200g;每天增加20?50g红肉,每周吃1?2次

动物内脏或血液;确保摄入碘盐。

②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孕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者可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

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

每天必需摄取至少130g碳水化合物,首选易消化的粮谷类食物;

可提供130g碳水化合物的常见食物:180g米或面食,550g薯类或鲜玉米;

进食少或孕吐严重者需寻求医师帮助。

③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

孕中期开始,每天增200g奶,使总摄入量达到500g/d;

孕中期每天增加鱼、禽、蛋、痩肉共计50g,孕晚期再增加75g左右;

深海鱼类含有较多n-3多不饱与脂肪酸,其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胎儿脑与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每周最好食用2?3次。

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孕早期体重变化不大,可每月测量1次,孕中、晚期应每周测量体重;

体重增长不足者,可适当增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摄入;

体重增长过多者,应在保证营养素供应的同时注意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健康的孕妇每天应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⑤禁烟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孕妇应禁烟酒,还要避免被动吸烟与不良空气;

情绪波动时多与家人与朋友沟通、向专业人员咨询;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与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孕中期以后应更换适合的乳罩,经常擦洗乳头。

《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提要】哺乳期就是母体用乳汁哺育新生子代使其获得最佳生长发育并奠定一生健康基础的特殊生理阶段。

哺乳期妇女(乳母)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需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的营养素损耗并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因此比非哺乳妇女需要更多的营养。

哺乳期妇女的膳食仍就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的膳食,除保证哺乳期的营养需要外,还通过乳汁的

口感与气味,潜移默化地影响较大婴儿对辅食的接受与后续多样化膳食结构地建立。

基于母乳喂养对母亲与子代诸多的益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 6 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

础上持续母乳喂养到 2 岁甚至更长时间。

乳母的营养状况就是泌乳的基础,如果哺乳期营养不足,将会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并影响母体健康。

此外,产后情绪、心理、睡眠等也会影响乳汁分泌。有鉴于此,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

础上增加五条关键推荐。

【关键推荐】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 A 的动物性食物与海产品,选用碘盐。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期营养。愉悦心情,充足睡眠,促进乳汁分泌。

坚持哺乳,适度运动,逐步恢复适宜体重。

忌烟酒,避免浓茶与咖啡。

【关键事实】

乳母每天需增加优质蛋白质25g,钙200mg,碘120卩g,维生素A 600mgRA巳

哺乳有利于乳母健康。

营养充足均衡有利于保证乳汁的质与量及持续母乳喂养。

心情舒畅、充足睡眠、多喝汤水有利于乳汁分泌。坚持哺乳与适当运动有利于体重恢复。

吸烟与饮酒可对子代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2016)》

【提要】

本指南适用于出生后1? 180天内的婴儿。

0?6月龄就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她任何时期。但婴儿消

化器官与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与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其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与功能成熟。

此外,6月龄内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就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她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全部液体、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6月龄内婴儿处于1000天机遇窗□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与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因此,对6月龄内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其她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

【推荐条目】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就是母乳。

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就是母乳。

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讨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与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

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的,应咨询医生或其她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

★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与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 10卩g(400IU)。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 11mg。

★婴儿配方奶就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以下情况,建议选用适合于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1) 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严重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

(2) 母亲患有HIV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瘆病毒、巨细胞病

毒、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间,以及滥用药物、大量饮用酒精饮料与吸烟、使用某些药物、癌症治

疗与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

(3) 经过专业人员指导与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月龄内婴儿。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身长与体重就是反映婴儿喂养与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6个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与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

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就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

【提要】

本指南所称7?24月龄婴幼儿就是指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至2周岁(满24月龄内)的婴幼儿。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就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她营养丰富的食物。

与此同时,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与尝试,逐步体验与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

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时完成。

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与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顺应婴幼儿需求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与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第二部分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第二部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根据这些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特制定了相应的膳食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导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膳食,婴幼儿合理喂养和辅助食品的科学添加,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快速增长时期的饮食,以及适应老年人生理和营养需要变化的膳食安排,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目的。 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 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14.3%、7.8%和 2.5%,以6个月以内婴儿最低,l 岁~2 岁组幼儿最高,并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0 岁~6 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和 2.0%,并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国0岁~6 岁儿童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关系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才储备。我国 4 个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71.6%,6个月时仍在吃母乳儿童的比例为84.3%,一岁以后42.6%,两岁时19.2%。在我国过早添加辅食与添加不及时两种不合理情况同时存在。5岁以内儿童贫血仍是一个突出的营养问题,患病率高达l8.8%;3 岁~7 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高于学龄组儿童。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关系到成人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喂养和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的指导,将有助于顺利成功地过渡到进食成人食物阶段。 0 月~6 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出生后6个月内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只要能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就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对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婴儿配方(奶)粉喂养,不宜用非婴儿配方(奶)粉或液态奶直接喂养婴儿。 一、纯母乳喂养 【提要】母乳是6 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能悉心护理婴儿,并可促进母体的复原。同时,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应首选用纯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 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 6 次~8 次以上。最少坚持完全纯母乳喂养 6

特殊人群营养

特殊人群营养 第一章、孕妇营养与膳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1、内分泌系统改变基础代谢率增加,原因:雌激素作用与甲状腺功能亢进 2、消化系统改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孕妇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与胀气等现象 3、循环系统改变心排除量增加,血压变化,血容量增加,血液成分变化 4、泌尿系统改变肾排泄负荷增加,肾功能相对不足 5、呼吸系统改变上呼吸道粘膜水肿,局部抵抗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6、体重及体成分 (二)孕期营养重要性 1、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 A、营养性贫血:血容量增大导致(缺铁,致母体缺铁性贫血;缺叶酸,致母体巨幼红细胞贫血)B、骨质软化症:缺钙C、营养不良性水肿D、妊娠综合症(严重营养不良时发生) 2、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与婴儿健康的影响 A、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营养素缺乏或过多,酗酒)B、对胎儿、婴儿智力发育的影响C、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增加D、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加(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E、巨大儿(可能因为孕妇血糖升高) (三)孕期营养需要 孕妇从开始到分娩前,体重增加12kg(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其中水分为7kg,脂肪4 kg ,蛋白质1 kg 。 增加热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钙、铁、碘、锌)、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A与C、维生素B12与叶酸、维生素D)。 1、能量(1)孕早期(2)孕中、后期(增加200kcal/天) 2、蛋白质约需要蛋白质920克,从第5个月开始增加蛋白质。 3、脂肪占总能量20%~30% 饱与:单不饱与:多不饱与=1:1:1 注意n-3系与n-6系多不饱与脂肪酸的摄入比例=1:4~6 4、矿物质 (1)钙 1500mg,每天进食奶或奶制品 (2)铁防止缺铁性贫血:多摄取血红素铁(动物肝脏、血液、瘦肉),加服铁剂 5、维生素 (1)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2)维生素D 晒太阳(3)维生素E 坚果与植物油(4)维生素B1 就是脱羧酶与转酮醇酶的辅酶,与能量代谢有关。缺乏时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早孕反应。 (5)维生素B2 参与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中氧化还原反应,与能量代谢有关。缺乏时的典型症状就是“口腔-生殖综合症”,另外,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有关。 (6)维生素B6 参与体内氨基酸、脂肪酸与核酸的代谢。缺乏时,常伴有多种B族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对皮肤、神经与造血系统等产生影响。 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辅助治疗早孕反应。 (7)叶酸妊娠前几周就是神经管形成与闭合的关键时期,神经管将最终发育成脑与脊髓。一般妊娠诊断时间为孕6周,而此时神经管已经闭合,神经管畸形可能已经发生。 在孕前3~6个月与孕早期每天补充叶酸400ug,可有效地预防大多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8)维生素C 孕早期因妊娠反应与代谢改变,应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呕吐与味觉异常。 (四)孕期合理膳食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推荐谷物类食物每天摄入250g—400g为宜,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天摄入50—100g为宜。)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推荐每天吃蔬菜300—500g为宜,深色蔬菜以绿、橙黄、紫色作为首选,水果200—400g 为宜。) 3、每天吃乳类、大豆或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饮乳3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g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推荐每日摄入量:鱼虾类50—100g,畜禽肉50—75g,蛋类25—50g。)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食盐量。)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每周品种不少于25种,全天品种至少12种,早餐至少摄入4-5种食物,午餐摄入5-6种食物,晚餐摄入4-5种食物。)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健康成人每天需要饮用

水1200ml(约6杯)左右,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9、饮酒应限量(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营养膳食早餐搭配 1、酸奶+鸡蛋+全麦面包+黄瓜 2、牛奶麦片+肉包+西芹+花生米 营养膳食午餐搭配 1、米饭+清蒸鱼+西兰花+栗米羹 2、杂粮饭+酿豆腐+紫甘蓝+海带汤 3、红豆大豆饭+土豆丝芹菜+腰果鸡丁+番茄蛋花汤 4、芹菜饺子+菠菜鸡蛋汤 营养膳食晚餐搭配 1、白米饭+清蒸鱼+素三丁+苋菜+红枣炖乌鸡 2、红薯大米饭+黄豆蒸排骨+洋葱炒蛋+西兰花+红萝卜淮山排骨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

认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结合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以及不同地区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参考其他国家膳食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以下六条核心推荐: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g,薯类 50~100 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 5 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 150 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 6000 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

白质。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 300~500 g 蔬菜,深色蔬菜应占 1 / 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 200~350 g 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 300 g。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 280~525 g,畜禽肉 280~525 g,蛋类 280~350 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 120~200 g。 优先选择鱼和禽。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 6 g,每天烹调油 25~30 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 50 g,最好控制在 25 g 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 2 g。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 7~8 杯(1500~1700 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 提出六条核心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提出六条核心推荐 条目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针对孕妇、乳母、2岁以下婴幼儿、2—6岁学龄前儿童、7—17岁儿童少年、老年和素食人群等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膳食选择提出特殊指导。 同时推出的还有修订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等三个可视化图形,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16) 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2016)

为了方便百姓应用,此次还特别推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以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回答百姓关切,提出科学建议,帮助大家做出有益健康的饮食选择和行为改变。 据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基础上修订的,修订过程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指出的我国居民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挑战的情况,结合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以及不同地区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参考其他国家膳食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对部分食物日摄入量进行调整,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 与2007版比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有三方面特色: 一是提高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将10条推荐精简至6条,文字简练、清晰,容易记忆,同时提供更多的可视化图形及图表、食谱,便于百姓理解、接受和使用。 二是注重饮食文化传承发扬。在新指南中专门提出弘扬尊重劳动,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传统美德,强调个人、家庭、社会、文化对膳食和健康的综合影响作用,建议在传承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开启饮食新理念,着力解决公共营养和健康的现实问题,并鼓励社会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三是兼顾科学性和科普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包括大量的科学证据和理论分析,对从事营养与健康的科教专业人员是很好的参考工具。为方便大众理解使用,这次特别编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 十年磨一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从2007年修订之后,就未做新的修订发布。 2016年5月13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本让营养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正式发布。会后,凤凰健康也独家专访了该指南的修订者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马冠生教授,对新版指南的修订过程,修订后的几大变化进行独家解读。 解读1:为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10年修订一次? 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发布,1997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发布。从时间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本指南。 马冠生介绍,在指南的修订时间上其实并未明确规定,一定要每10年修订一次。在修订时间上,由于前两次的修订差不多是10年,新一版的修订也是根据这个时间进行。 对指南的修订,主要是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膳食营养的变化,以及存在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 马冠生介绍,在过去的30多年期间,我国每10年开展一次

全国有代表性的营养调查,分别于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进行了调查,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2015)》。 “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到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膳食营养摄入、营养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近年来,关于食物、营养和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证据;第三,居民对膳食、营养及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几个综合的原因,启动了指南的修订。解读2: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改变? 作为新版指南的起草人之一,马冠生认为,从内容上来说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但从修订过程来说,有两个很明显的变化。 一是修订的过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指南制修订的程序,这次修订指南制订了一个程序,从整个过程上更加规范、科学。 二是采用询证的方法,依据了营养健康领域的新研究、新发现,对膳食指南的内容进行论证。“包括检索发表的科学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食物消费、行为等和健康关系的相关证据。” 变化1 建议更精简:10条营养建议变6条 从内容上来说,新版指南的营养建议发生了较大改变,1989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试卷(2016版)带答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5分 1 日常生活中,推荐的补钙佳品()D A. 油菜 B. 牛肉 C. 萝卜 D. 牛奶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核心推荐C A. 10条 B. 8条 C. 6条 D. 12条 3 BMI计算公式? A A.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的平方 B.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 C.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的立方 D. 身高(米)比上体重(公斤)的平方 4 下面(A)种食物膳食纤维含量最少? A. 牛奶 B. 红薯 C. 燕麦 D. 韭菜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B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A. 控制细菌繁殖 B. 隔离中毒患者 C. 防止食品污染 D. 执行《食品卫生法》 6 维生素A的最佳食物来源?B A. 蔬菜 B. 动物肝脏 C. 粮食 D. 豆类 7 面色苍白、疲乏无力、指甲脆薄、反甲等临床表现常见于D A. 维生素A缺乏人群 B. 缺钙人群 C. 高钙人群 D. 铁缺乏人群 8 我国居民食物中钙的主要来源?A A. 蔬菜 B. 薯类 C. 牛奶 D. 芝麻酱 9 哪种油被誉为植物油皇后?D A. 茶油 B. 色拉油 C. 花生油 D. 橄榄油 10 下列哪种零食可以适当食用?A A. 海苔 B. 蛋黄派 C. 油炸薯条 D. 果脯 11 反复淘洗大米,损失最多的是?A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A. B族维生素 B. 脂肪 C. 维生素A D. 碳水化合物 12 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缺乏症?D A. 佝偻病 B. 老年人骨质疏松 C. 成人骨软化 D. 癞皮病 1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表述错误的是B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016中国人膳食指南

最新居民膳食指南:餐餐有蔬菜每天吃12种 以上食物 国家卫生计生委13日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结合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以及不同地 区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参考其他国家膳食 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提出符合我国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针对 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 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介绍,随 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 断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得到不断 改善,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但居民膳食结构 仍存在不合理现象,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 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 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为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了以上6条 核心建议。 指南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 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 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 种以上;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至500 克蔬菜、200至350克新鲜水果;成人每天食盐 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至30克;控制添加 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至8杯(1500至1700毫升)等。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之后结合中国居民膳食和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素 需求和营养理论的知识更新,于1997年和2007 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两次修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 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 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 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 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 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 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体格和 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青少年在青 春期生长速度加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增加,应给予充分关 注。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保证其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为成 人时期乃至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青春期女性的营养状况 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应特别予以关注。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 发育的特点及营养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 条基础上还应 强调以下 4 条内容。 、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 提要】 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日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的现象在儿童青少年中较为突出,影响

到他们的营养摄入和健康。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学习都非常重要。还应注意不要盲目节食。 说明】 1.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儿童青少年应该建立适应其生理需要的 饮食行为,一般 为每日三餐,两餐间隔4小时?6小时。三餐比例要适宜,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正餐不应以糕点、甜食取代主副食。 2.不吃早餐影响学习和健康早餐是一天中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 来源,对人体的营养 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每天食用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体格和智力发育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充足,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和体能,还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利于健康。因此,应该天天吃早餐,并保证早餐的营养充足。 3.早餐的营养要充足早餐应食用种类多样的食物,通过早餐摄 取的能量应该 充足。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早餐 的食物量应相当于全天食物量的1/4?1/3。可以根据早餐中食物的种类来评价早餐的营养是否充足。 谷类食物在人体内能很快转化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 糖稳定,保证大脑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谷类食物是早餐不可缺少的。合理的早餐食品最好应包括牛奶或豆浆,还可加上鸡蛋或豆制品或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可使食物在胃里停留较久,使整个上午精力充沛。另外,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也很有必要。 4.不要盲目节食有些儿童青少年为了追求体型完美,有意进行 节食,继 而出现过度地节制饮食。这种情况多见于青春期女孩。青春期女孩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及膳食指南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及膳食指南 (一)老年人的膳食原则 1. 饮食多要样化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营养素互补的作用,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不要因为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蔬菜或水果,可以把蔬菜切细、煮软、水果切细,从而容易咀嚼和消化。 2. 主食中包括一定量的粗粮、杂粮粗杂粮包括全麦面、玉米、小米、荞麦、燕麦等,比精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3. 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虽然豆浆在植物中含钙量较多,但远不及牛奶,因此不能以豆浆代替牛奶。 4. 吃大豆或其制品大豆不但蛋白质丰富,对老年妇女尤其重要的是,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5. 适量信用动物性食品禽肉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较易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 6.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是维生素C等几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而且大量的膳食纤维可预防老年便秘,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对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7. 饮食清淡、少盐选择用油少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少用各种含钠高的酱油料,避免过多的钠摄入引起高血压。 (二)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人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甚而,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隶,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条的基础上补充以下四条内容: 1.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主食的摄入减少,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粗粮摄人减少,油脂及能量摄人过高,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供给不足、慢性病发病率增加。粗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2.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合理安排老年人的饮食,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摄食过程。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其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使其得到丰富的食物,保证其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和体成分改变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别的慢性疾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可能使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良。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低体重(BMI<18.5kg/m2)的发生率为17. 6%,是45~59岁的2倍;贫血患病率为25.6%,也远高于中年人群。因此老年人要重视预防营养不良与贫血。 4.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食品标准》食品营养学课程程标准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课程代码:0803019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8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定位 《食品营养学》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属于职业发展平台中必修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营养素基础知识、食物营养成分、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营养与能量平衡、营养与疾病防治等知识,了解食品营养标签、功能性食品知识,使其具备营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备沟通、合作、统筹规划等职业素质,及食品营养不良判别、指导及疾病营养的指导等基本工作素质。前续课程为食品生物化学,后续课程为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对营养的影响,从而选择合理的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导原则,为人类的合理饮食提供依据。 (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知识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营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正确的指导,能为个人、特体或群体进行膳食指导并编制适宜的食谱。 (三)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形成环保意识、珍惜食物的习惯,以及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合作等。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计 项目一:准备知识学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营养工作的

发展状况,理解营养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各种营养素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状况。 能力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将营养、消化吸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素质目标:产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营养、健康关注,树立营养、健康意识。 项目二:食品营养素: 学时:2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六大营养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缺乏症状;理解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变化;明确他们的食物来源,了解各自的供给量。 能力目标:能将营养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根据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判别人群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并能进行正确营养素补充。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分析、总结习惯,培养求知、探索精神。

食品营养与健康 3.1 膳食结构台词

21 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最迅速的100年,抗生素的发现,使人类成功地控制了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制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使人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且正在有计划的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已经可以治愈部分肿瘤。 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非传染性慢性病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其中膳食结构因素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膳食结构的相关知识。 那什么是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可以根据各类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来衡量膳食结构的组成是否合理。 根据动、植物食物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和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动、植物食物平衡膳食结构; 第二种,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第三种,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第四种,地中海膳食结构。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学习一下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膳食结构。 首先是动植物性食物平衡膳食结构,此类膳食结构主要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那我们以日本为例。据调研报告得出,此类膳食结构中,动物,植物性食物的占居比例适当。(其中动物性食物占42%,植物性食物占58%)并且能够满足人体需要,又不过剩。此类膳食结构已

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膳食结构的一个参考。 第二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类型。 该类型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如印度,孟加拉国和非洲等。此类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基本可以满足人体需要,但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过低,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缺乏病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人的体质较弱,健康状况不良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此类膳食结构有利于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预防。 第三种,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类型。 该类型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因膳食结构中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以提供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为主的特点,导致营养过剩是此类人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导致此类人群中三大死亡原因。 据调查,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死因顺位还是发生了变化。尽管有许多影响因素,但膳食结构的变化,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这就是诸多日本学者呼吁防止饮食西化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种,地中海膳食结构类型。 以居住在地中海的居民为代表,如意大利,希腊国家。传统的农村膳食和工业化膳食的中间类型。此膳食结构的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膳食中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高。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 此类膳食结构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运动人群膳食指南:合理的膳食制度

运动人群膳食指南:合理的膳食制度 运动人群膳食指南:合理的膳食制度 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次数、进餐时间和膳食分配。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使人体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状态。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机体工作能力也有良好作用。运动员应定时进餐,饮食有节制,不喝烈酒,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 进餐次数 运动人群应定时进餐,进餐次数除日常基本三餐外,最好增加1~2次点心,这对于热能消耗大的人和青少年运动员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增加进餐次数,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 进餐时间 进餐时间与运动训练时间或比赛时间应有一定间隔,特别是早、午、晚三个正餐,由于食物较多且复杂,消化器官的负担较重,因而更应注意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一般应在运动结束后休息30分钟再进餐,大运动量后应休息40~60分钟再进餐。食物胃排空时间约为3~4小时。进餐后的一定时间内,胃中食物充盈,影响横膈的呼吸活动,从而对运动不利,另外,有研究表明,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体内循环血液量的25%汇集到消化系统,而在运动时,循环血量主要汇集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仅有3%。因此,进食后不久就进行运动,必然会造成运动系统与消化系统都需要血液供应的矛盾,这不仅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影响运动能力。因此,进餐后,一般应间隔1.5~2小时再进行运动训练。在训练或比赛间歇中的加餐,不强调间隔时间,但要求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各餐能量适宜分配比例 一日各餐食物的能量和质量分配,应根据运动人群一天活动的情况来安排,原则上是早餐应摄入较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使整个上午保持较高的血糖水平和生理功能;晚餐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应过多,以免使血糖持续升高,影响睡眠和次日早晨的食欲。 注:加餐包括各种小吃、零食和运动营养品 1.运动前餐的安排 运动前的一餐食物量不要过多,要易于消化,少含脂肪和纤维素。 (1)食物体积不能过大; (2)能量密度应该较高; (3)容易消化吸收; (4)以谷类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5)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充足。 2.运动后餐的安排 运动后一餐食物量要多一些,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需要。但晚餐不宜过多,也不宜有难消化和刺激性大的食物。

合理膳食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合理膳食实施方案以及工作计划 为了解辖区人群营养健康状况,分析影响人群营养状况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指导人群科学、合理膳食,有效降低和控制营业性疾病,按照区疾控要求,现将中心开展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 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营养和健康意识,促进居民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改善人群营养健康状况 二、工作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x。 三、工作安排 (一)加强人员培训,掌握基本营养知识和工作技能 中心对全科医生、校医等人员开展合理膳食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基本营养知识和营养工作技能。全年开展不少于2次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 通过课堂讲座、短期培训、入户宣传、广播宣传、黑板报以及公共场所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

全面、准确、深入地对辖区内目标人群开展营养教育与指导活动。 (三)开展营养常规监测,了解人群膳食营养状况 要重点选择6岁以下儿童、孕妇、乳母、中小学生、老人等特殊人群进行监测,按照工作任务设定的目标,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上报县疾控中心并留档。 (四)按上级部门要求完善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 完善资料的管理,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按时上报人群合理膳食指导的调查表、月报表、年度汇总表,按要求完善工作方案、培训计划、指导记录及反馈意见并存档备查,并保证资料质量。 (五)将对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工作认真考核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三疾控要求,切实做好合理膳食指导的培训、宣传、教育、监测等工作,以达到人群合理膳食指导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1月10日

膳食指南整理

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除了烹调油和调味品外,中国居民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每周应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以达到“食物多样”的目的。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关键推荐: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关键推荐: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优先选择鱼和禽。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2000年制定,2003年修订) 课程编号:200020 英文名: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后置课:食品分析、食品工艺、粮油分析、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化学与技术 学分:2学分 <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王素雅、鞠兴荣 选定教材: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课程概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际是两门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概括地说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含有的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虽然它们共同的研究对象是食物与人,但它们的研究内容和实践应用各不相同,因而实际上是两个学科。营养学的内容包括:食物中的各类营养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人体的营养需要量、宏量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及其膳食指南、营养与相关疾病以及合理营养的有关理论、技术和社会措施等社区营养;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包括: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问题、各类主要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藏中的有关卫生问题、各种性质的食品污染物、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而进行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 本大纲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或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2)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本概念、术语,为学生今后的自学奠定基础;(3)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科学合理进行食物搭配和摄取,理解营养卫生与疾病的关系,理解营养卫生与机体健康的关系;(4)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分析与解决生活过程遇到具体的饮食、卫生问题;(5)使学生初步具备营养膳食平衡的宣传的能力,以便能够对一般性有关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需要帮助人群进行指导;(6)为学生今后从事营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使受教育人群能正确运用营养科学知识和营养与健康关系于饮食实践中,采取合理的膳食模式,使多种膳食危险因素下降,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7)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有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奠定基础。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讲解

《食品营养学》复习指导 一、题型 1.名词解释(本题15分,每小题3分,共5小题) 2.单选题(本题20分,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3.简答题(本题50-60分,每小题6-8分,约8个题) 4.计算题:营养配餐及有关计算,10-15分 二、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营养:人体获得食物并利用其作为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2.营养素:用以维持人类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生活所必需的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3.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4.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的措施的科学。 5.必需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 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6.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 酸。(包括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和苯丙氨酸等8种。) 7.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当某些或某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标准水平时, 不 论其他LAA的含量与比例如何适当,其营养价值也必然大大下降,这些含 量不足的必须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当蛋白质中有两种以上必需氨基 酸含量不足,不足程度最高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8.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不但可以维持 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指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 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 9.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10.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与能量缺乏同时,称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1.氨基酸模式: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12.氨基酸评分: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13.节约蛋白质作用: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时,可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 这一现象被称为节约蛋白质作用。 14.抗生酮作用: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基需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的草酰乙酸结合 完全氧化而不产生酮体的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15.食物热效应: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 化等生理活动,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16.维生素: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无热量的、食物中所含有的、微量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国际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

IARI《国际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学员 建议教材:国际注册营养师(中国)标准化认证培训专用材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专用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学员开设,通过对基础营养学、社区营养学、食品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及配餐营养学等内容 的学习,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不同人群的营养和膳食需求、 食品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品加工对各种营养素的影 响,各类常见疾病的膳食治疗及营养配餐的知识,并能加以实际 运用,为“倡导膳食营养平衡,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担负起自己的 使命。 二、课时分配 册次教学内容课时 一基础营养学16+16 二社区营养学24+24 三食品营养学24+24 四临床营养学32+32 五配餐营养学24+24 总复习8+8 合计128+128 三、教学内容 第一册 基础营养学(16课时)(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 2. 掌握六种营养素的组成分 类、生理功能、质量评价、人体需求量及食物来源;3. 掌握能量的基本知识。 1 2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营养学要概论 1. 营养素的基本概念; 2. 蛋白蛋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 值、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 脂类、脂肪酸、胆固醇、动植物油脂的基本知识;4. 糖类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的作用;5. 能量、能量单位、能量系数、能量需要的基本知识;6.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钙、铁、锌、碘、硒、锰的生理功能、需求与食物来源;7. 维生素分类、共性、缺乏的原因,V A、V D、V E、V B1、V B2、V PP、V C、叶酸的生理功能、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六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人体需求量及食物来源。 第二册 社区营养学(24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社区营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不同人类群的营养需求及膳食平衡。 3.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 4.理解营养监测、营养调查、营养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5.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本知识; 6.理解中国居民8条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社区营养学概论 1.社区营养学的概念、目的和研究对象; 2.世界营养宣言。 第二章 社区营养学概论 1. 孕妇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和营养需要; 2. 孕妇的合理膳食和食物选择; 3. 乳母的营养需要和膳食 4. 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生长、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 第三章 特殊环境、特殊条件下的营养 1.高温环境、低温环境下人体营养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 2. 铅 作业、苯作业、有机磷农药作业、二硫化碳作业、四氯化碳作业、电离辐射作业、噪声作业、采矿作业、汞作业人群的营养;3.高空飞行员、宇航员、航海者、晕船者、运动员的营养。 第四章 膳食营养素 1. 营养监测、恩格尔系数、收入弹性、体质指数(BMI)、营 养调查的概念;2.有关营养政策。 第五章 膳食营养素 1. RDA 、DRI S、 EAR、RNI、AI、UL的含义和应用 第六章 膳食指南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含意; 2. 特殊人群膳食指南的概况; 3.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含意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