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主管的成长之道讲稿(理念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理念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主管,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才有正确的行为可言,才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企业交给您的任务。

课程目录

第一篇人格篇

第二篇理念篇

第三篇领导篇

第四篇决策篇

第五篇沟通篇

第六篇激励篇

第七篇执行篇

第八篇创新篇

第二篇理念篇什么是理念?

理念就是观念,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

理念就是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

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使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当你透过复杂的表层,发现一个精彩而简明的概念,继而解释事物的本质时,你会喜不自胜。理念是一种关联。你的头脑总在寻找关联;因此,当表面截然不同的现象被某个不起眼的纽带联系在一起时,你会感到新奇。

一个理念是对习以为常的挑战的全新见解。你乐于将我们熟知的世界转一个圈,让我们从一个陌生但充满新意的角度看它,你会喜爱所有这些理念,是因为它们深刻、新颖、怪诞、引发争论、正本清源。由于所有这些原因,每当你产生一个新理念时,你都为之一振。别人可能视你为锐意创新、标新立异、富于理性或聪明过人。

故事:邓亚萍的理念

图1:邓亚萍在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剑桥大学供稿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 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邓亚萍的童年时期

邓亚萍于1973年2月6日出生在XX省XX市。五岁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被无情的体校大门关在门外。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

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是,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质的乒乓球板换成了沉甸甸的铁质乒乓球板。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坚强父亲,也经常流下心疼的热泪!

邓亚萍的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 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为了训练,邓亚萍经常误了就餐时间,就自己泡方便面吃。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她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求学时期

一个小学尚未完全毕业的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学习英语,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

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2004年,她撰写成首部英文专著《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并由萨马兰奇亲自作序,2008年11月29日获博士学位。邓亚萍用11年来艰苦求学,这个一路坎坷、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邓亚萍的理念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邓亚萍

九十年代初期,一些运动员、教练员跨出国门,在国外俱乐部打球或执教,收入远比国内多。乒乓球界一些人士也曾担心:如果邓亚萍代表其他队与中国队选手对阵,那结果不可想象。邓亚萍的回答是:“退役后,我是不会加入国外球队打球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今后不管干什么,绝不会忘记祖国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绝不干有损祖国荣誉的事。”

邓亚萍在参加马来西亚公开赛时,遇到一件小事,使她十分感慨。她在比赛场地曾见到一个华裔小姑娘,后者在与邓亚萍等见面时说:“你们生在中国,真幸福啊!” 小姑娘的话使在场的运动员一时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邓亚萍慢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