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会议会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黎平县会议会址简介

系别: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专业(12)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8月5日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应用物理专业2012级石龙27号

1

黎平会议会址

一、黎平会议会址简介

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52号,是一座清代中叶的古代建筑物。占地面积近1000 平方米,外有高约20米的封火墙围绕,森严幽

静。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

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

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

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红

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

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这所普通的

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图1 会议简介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应用物理专业2012级石龙27号

2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应用物理专业2012级 石龙 27号

3

二、黎平会议会址的来源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伟大标志的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在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8万多人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向湘西转移,欲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出发后不久,蒋介石很快判明了红军的战略意图,急调大军围追堵截,妄图一举歼灭。“左倾”领导者采取的是军事上的逃跑主义和大搬家似的转移,使红军行动迟缓,处处处于被动局面,广大红军经过浴血奋战,虽然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突破湘江后,兵力由出发前的86000多人锐减到30000余人。

附图2 会议会址大门

1934年12月,红军进入湖南,军委已了解到确切敌情,在原定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北进方向上,十五、六万敌军已筑成第五道封锁线,企图骤歼我军。南面有五、六万的桂系军阀,后有蒋军追击,唯西面的贵州敌人兵力较为薄弱,而此时,“左倾”领导者仍坚持北上与红二、六军团和会合。

在这一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及时建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于是12月12日,党中央负责同志在湖南通道县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即党史上的通道会议),会上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主张,这时李德、博古则由于红军的接连挫折而变得不知所措,只好同意暂进贵

州,在战略方针上,仍坚持原定的计划,仅把进入贵州为当时红军避开强敌、脱离险境的迂回绕道行军的手段。

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县城,12月18日党中央在黎平县城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列席)。会上争论十分激烈,争论的中心议题是关于红军的战略行动方针问题,李德仍坚持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样就势必陷入敌人布下的口袋。毛泽东则主张往黔北走,放弃与红二、六军团的会合,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最后做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12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黎平会议做出了行动部署,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第八军团编入第五军团,取消了第八军团番号。从此,红军在向贵州腹地进军途中,势如破竹,取得了节节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

附图3 图为杨波在黎平会议会址前留影

黎平会议会址1995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

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应用物理专业2012级石龙27号

4

三、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

第一,黎平会议是这一系列会议中第一次重要的会议。黎平会议的召开,为此后的几次会议,特别是遵义会议,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

个铺垫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组织架构方面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黎平会议,就不会有此后的几次会议,包括遵义会议。进一步来说,没有1934年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实现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就不可能

在1935年1月15日召开。

第二,黎平会议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第一次在正式的,也是当时党内最高级别的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赢得了大多数同

志的理解和赞同。这次会议结束了从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以来,毛泽

东在中央领导层基本上受排斥的境遇,开始形成中央绝大多数领导人支

持和拥护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局面,从而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

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认知基础;对于中国革命在毛泽东等

人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避免再走弯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黎平会议是在长征途中第一次以中央政治局正式决定的形式,否定了博古、李德所坚持的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不切实际的

战略方针,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从而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中央红军争取了主动,为实现伟大的转折创造了条件。所以说,黎平

会议在决定中央红军战略转折的大政方针的同时,也就决定了中央红军

的命运,决定了中共中央的命运。

第四,黎平会议对于凝聚中央红军全体将士的力量起了重要作用。

黎平会议后,中央军委立即转发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并要求各军团首长将此决定传达到师及梯队首长。同时,为执行新的战

略方针,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将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向以遵

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前进。通过这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振奋了全体将士

的精神,鼓舞了他们的斗志,消除了已经开始在部队中蔓延的失败主义

和游击主义的危险倾向,保证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的实施。

第五,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一次尝试,宣告自党成立以来一直受联共(布)和共产国际高度集中领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应用物理专业2012级石龙27号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