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法》余劲松
2014人大法学院国际法专业主要导师介绍,导师联系方式,考研真题
朱文奇教授 一、简历 朱文奇,出生于 1953 年 12 月,其履历包括在欧洲和美国的留学经历、 我国外交部任外交官经历、 联 合国高官经历等。 曾是国际刑事法庭惟一中国籍的检察官, 也是新中国 1949 年成立后第一个在国际司 法机构出庭并进行法庭辨论的中国法律专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对国外司法制度和西方人文 环境都非常熟悉。 其英语、法语也极其流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社会兼职: 世界著名的国际人道法刊物 《国际红十字评论》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Red Cross》 ) (瑞士 日内瓦) 编委, 世界国际检察官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the Prosecutors) (荷兰海牙) 成员, 哈佛战争法 (空战法规则) ( Draft Committee ofAir Warfare) 起草委员会专家成员, 中国国际法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红十字会理事等。 二、开设课程 国际法 三、研究领域 国际人道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国际法下的罪行、国际刑庭的理论和实践、国际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四、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国际法与中国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国际法》 ,载《法学家》2004 年第 6 期 《2003 年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载《法学家》2004 年第 1 期 《2005 年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载《法学家》2006 年第 1 期 《近期应加强研究的国际刑法问题》 ,载《法学研究》2004 年第 2 期 《国际刑法证据规则的一个例外 ——关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证豁免权问题》 ,载 《法学家》2003 年第 2 期。 《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 ,载《法学》2006 年第 9 期。 《美伊战争与国际人道法》 ,载《政法论坛》2003 年第 4 期。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第3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朱榄叶编著:《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冯大同编著:《国际贸易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司玉琢、胡正良、傅廷中、李海、朱清、汪鹏南编著:《新编海商法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董世忠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高尔森主编:《国际税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曾令良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著:《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国际政治经济学1.罗纳德·芬德利、凯文·奥罗克著,华建光译:《强权与富足:第二个千年的贸易、战争和世界经济》,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2.杰奥瓦尼·阿锐基著,姚乃强等译:《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根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
3.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高祖贵译:《世界经济霸权》,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年。
4.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宋承先等译:《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本,1986年。
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补偿的根据
作者: 余劲松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法律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 55-68页
主题词: 国有化;适当补偿;部分补偿;国际法;国际投资法;理论根据;不当得利;外国人;全部赔偿;国内法
摘要: 对财产被征收的外国人予以适当补偿虽已被《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所肯定,但补偿的根据仍是国际法学界分歧很大的一个问题。
本文对关于国有化补偿的三种主要观点及其理论根据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否定了西方的传统观点及其理论根据,肯定了适当补偿的观点,并就其理论根据提出了新的见解。
作者认为,一般来说,国有化国不存在补偿的国际义务。
补偿义务的存在,在国际上只取决于一国自由承担的予以补偿的条约义务,除此之外,只能根据各有关国家的国内法来决定.作者认为,适当补偿的理论根据是公平互利原则和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资本输入国外国投资法【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资本输入国外国投资法11.1本章要点■外国投资法概述■外资进入的条件■对外资经营活动的管理■对外资的保护与鼓励11.2重点难点导学一、外国投资法概述1.外资法的概念与体系(1)外资法是指资本输入国制定的关于调整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三种立法体制和形式①制定比较系统的统一的外国投资法或投资法典作为调整外国投资的基本法律,并辅之以其他有关的可适用于外国投资的法律。
②外国投资的专门法律或特别法由此构成关于外国投资的基本法或法群,辅之适用其他相关法律。
③通过一般国内法调整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的做法。
2.几种不同类型国家外资立法的特点(1)发达国家的外资立法①始终自由开放以美国最为典型:a.对外资进入未实行一般投资审查制;b.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在美国享有国民待遇;c.基于国家安全及经济利益的需要,对某些关键部门中的外国投资给予一定的限制。
②从开放到实行某些限制有的发达国家曾一直实行开放政策,但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外国投资开始实行程度不同的限制,有的还制定了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专门调整外国投资关系。
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最为典型。
③从保守到逐步开放有的发达国家原来利用外资态度保守,后来随着其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增长,逐步放宽限制,进一步开放。
这以日本最为典型。
(2)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与立法①大多数都有审批规定借此引导外资投入其本国亟待发展的重点行业,并限制外资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②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外国投资鼓励较多,但限制也较多③利用外资的态度也不同,成效不同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历史条件、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均不相同,因此,在外资政策和外资立法上,也各有差别。
(3)俄罗斯及中东欧国家外资政策与立法①放宽了外资进入限制②加强对外国投资的保护为减少外国投资的风险,这些国家的外资法均对外资提供保护。
③给予外国投资以特殊鼓励为吸引外资,这些国家都采用了税收优惠或其他鼓励措施。
国际投资法(一)
2018/10/25
ruc hly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nvestment: US Model BIT 2004
“investment” means every asset that an investor owns or control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a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vestment, including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mmitment of capital or other resources, the expectation of gain or profit, or the assumption of risk. Forms that an investment may take include:
(a) an enterprise; (b) shares, stock, and other forms of equity participation in an enterprise; (c) bonds, debentures, other debt instruments, and loans;1 (d) futures, op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s; (e) turnke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duction, concession, revenue-sharing, and other similar contracts; (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g) licenses, authorizations, permits, and similar rights conferred pursuant to domestic law; and (h) other tangible or intangible, movable or immovable property, and related property rights, such as leases, mortgages, liens, and pledges.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国际金融监管【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国际金融监管19.1本章要点■国际银行监管■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外汇监管■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9.2重点难点导学一、国际银行监管1.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原则(1)巴塞尔委员会为了控制国际银行业的风险过大,国际清算银行提议,1974年9月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俗称“十国集团”,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研究国际银行风险监管问题。
1975年2月,十国集团加上瑞士和卢森堡等国参加,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巴塞尔委员会是发达国家的国际机构,但是,它制定的文件对发展中国家也有参考意义。
(2)巴塞尔文件集①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
1983年5月,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推出,该协议比以前版本更加具体化。
②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监管文件。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建议》和《巴塞尔核心原则》。
巴塞尔文件还包括《银行外国机构的监管原则》、《银行国际业务并表监管》、《国际银行集团及跨国机构监管的最低标准》等一系列文件。
上述这些文件统称为《巴塞尔文件集》。
③2005年新巴塞尔协议实施,历经三十年风险监管的观念得到普及。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只适用于大银行,不适用中小银行。
对亚洲大部分国家的银行来说,都不适用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中国金融业亦有其特殊性。
2.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1)统一资本充足率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7月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
根据这个文件,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有所调整,银行资产风险最低限额平均能达到资本的20%,所以原来8%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不够。
风险权数将参考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依据严格标准所做的评级而定。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①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规定,国际银行的资本构成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个部分。
国际投资法基本原则剖析
不多。据不完全 统计 , 有可持续 发展 原则 、 国民待遇原则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投资 方 向符合 国家产 业政 策 原则 、投 资主 体 地位平 等原 则 、 资者 、国家 与社会 公共 投
遵循的根本准则。 当国际投资法对某项 国
际 投 资 行 为 已有 具 体 规 定 时 ,应 当遵 守 该 规 定 ; 当 国际 投 资 法 对 某 项 国 际投 资行 为
国 际投 资 法体 系 框架 内起 到统 帅作 用 ,在 国 际投 资 立 法 中起 到依 据 和 准 则 作 用 ,在
利益 相协 调 原则 、投 资 决策 与投 资 责任
相一 致原则等 。 影响较 大的是余 劲松教授 的观 点 , 在他 看来 ,国际投资 法最 为重要 的原 则有两个: 一是 国家对 自然资源永久 主权 原则 , 一原则是 广大发展 中国家在 这 争取 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的斗争 中确 立的
属于 国际经济 法的一个分支部 门。作 为国 际经济法 的~个分 支部 门,国际投资法在 我 国国际经济技术 交流 与合作方面发挥着 重要 的作用。然而 ,学界对国际投 资法基 本原则的研究似乎还停 留在对个 别现 象的 认知上 ,缺乏整体 性、系统性和 自恰 性的 把握。笔者结合 自己的研究心 得 ,在这一
的基本原则是法的效力贯彻该法始终 的根 本规则或指导思想 ,是该特 定法律部 门立 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准则 ,是一种克服 法律局限性的立法技术。既然如此 ,法的 基本原则 的界定依据就应 当是特定法的精 神实质 ,而其显著标志则应 当是突 出强调
没有作 出相应规定时 ,应遵守 国际投资法 的基本原则 。最后 ,国际投资法 的基本原 则应贯 穿于 整个 国际投 资法制 建设 中 ,在
[全]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4版配套真题详解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4版配套真题详解1国际经济法[沈工大2017、2016年研]答: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它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1)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即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由于从事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2)国际经济法包括的法律规范既包含有关国内法规范,也包含有关国际法规范;既包含“公法”,也包含“私法”。
(3)构成国际经济法统一体系的分支部门,主要有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
2国家豁免[首经贸2016年研]答:国家豁免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另一个国家管辖。
其主要内容是:①管辖豁免,指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他国法院对其起诉或以其财产作为诉讼标的;②执行豁免,指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对其财产及以扣押或执行。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法律根据是主权原则,各主权国家都是平等的,平等者间无管辖权。
因此,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受他国司法管辖。
3跨国公司[山东科大2015年研;北理2008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武大2000年研]答: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的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是可以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具有如下特征:跨国性;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
4国际贸易术语[首经贸2017、2015年研]、贸易术语[中财2009、2008年研] 答:国际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被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是以不同的交货地点为标准,用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表示交货地点、商品的价格构成、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与风险的划分。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三章 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课税冲突协调)【圣才
第二十三章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课税冲突协调23.1复习笔记一、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1.协调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基本原则——常设机构原则(1)常设机构原则,即缔约国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取得的营业利润应仅在该国征税,但该企业通过设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常设机构所获得的营业利润除外。
如果该企业通过设在缔约国另一方的常设机构进行营业,其利润可以在另一方征税,但应仅以属于该常设机构的利润为限。
(2)常设机构原则是各国在双重征税协定中普遍适用的协调居住国和来源地国在各种跨国营业所得上征税权冲突的一般性冲突规则。
唯一的例外是对跨国从事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企业的营业利润的征税,不适用常设机构原则。
2.常设机构的概念和范围(1)构成常设机构的固定营业场所常设机构这一概念首先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其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特别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或作业场所、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任何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缔约国一方企业在缔约国另一方从事营业活动,如果涉及存在如上述这样的受该企业支配的固定场所,并且该企业通过这种固定场所实施其全部或部分营业性质的活动,即认定设有常设机构。
(2)构成常设机构的营业代理人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标准:①这种营业代理人必须是依附于企业的非独立地位代理人。
②企业授权这种非独立代理人经常代表委托企业与他人签订属于企业经营范围内容的合同,包括有权修改现行合同。
如果非独立地位代理人有权签订的仅是准备性或辅助性质的合同,并不致构成常设机构。
(3)电子商务交易条件下的常设机构认定企业用于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服务器构成常设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该服务器必须是处于该企业的支配之下,即服务器应是企业所拥有的或租赁的,并受该企业的控制支配;②服务器应具有固定性,即在一定长的时间内处于相对确定的地点;③企业通过该服务器实施了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如果企业通过该服务器实施的仅是准备性或辅助性的活动,则不构成常设机构。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 资本输出国海外投资法制——第十四章 国际
第十二章资本输出国海外投资法制12.1 复习笔记一、海外投资的鼓励与管理1.海外投资的鼓励措施(1)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①税收抵免。
即海外投资者在东道国已纳税款,可以在本国应纳税额中相抵或扣减。
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②免税法(或称税收豁免)。
即承认资本输入国的独占征税权,本国放弃征税权,海外投资者的所得在东道国已纳税款者,在本国免予征税。
③税收饶让制或税收饶让抵免制。
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所得因来源国给予的税收减免而未实际缴纳的税款视同已纳税款给予抵免。
这一措施可使来源国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取得实效,海外投资者也能从中获得实益,从而对海外投资者起到鼓励作用。
(2)投资信息及促进投资的措施为鼓励海外投资,帮助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抉择,一些资本输出国十分重视给投资者提供东道国经济情况和投资机会的信息。
(3)资金与技术援助措施①资金援助。
政府对投资者的资金援助包括对投资前调查的资助和对投资项目的资助。
②技术援助。
开发援助委员会成员国为给海外投资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接受从发展中国家派来的政府后备练习生,其居留期间的费用及旅费,由技术供应国负担,并对训练发展中国家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也提供政府津贴。
(4)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保护与鼓励本国私人海外投资的国内法制度,是国际投资保护的重要制度之一。
2.海外投资的管理措施(1)要求海外投资企业披露信息为了使政府、社会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各国公司法、证券法均要求股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向政府和社会公布资产负债表及其他重要商业信息。
(2)防止海外投资企业逃避税①采用“正常交易”原则来确定关联企业间交易的价格。
为了防止关联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逃避税,许多国家采取正常交易原则,即关联企业间的营业往来,都按照与独立的第三方达成的公平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若关联企业人为地抬价或压价,税务机关则可依据公平市场价格,予以重新调整并征税。
国际法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吉大)
国际法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2009年9月)一、国际公法核心著作: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重要著作:中文:1、【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第二分册),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998年出版。
2、【英】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五版),曾令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
3、【美】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赖斯曼:《国际法:领悟与构建——W.迈克尔·赖斯曼论文集》,万鄂湘等编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英】苏珊·马克斯:《宪政之谜:国际法民主意识形态批判》,方志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6、【美】约瑟夫·威勒:《欧洲宪政》,程卫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英】安东尼·奥斯特:《现代条约法与实践》,江国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第三版),何志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奥】曼弗雷德·诺瓦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评注(修订第二版),孙世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国际法与环境》(第二版),那力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1、【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界法的三个挑战》,罗结珍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汪劲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朱文奇:《国际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际投资法第一章绪论资料讲解
2、心理因素
国 国内法规范 资本输入国法制
际
资本输出国法制
投
资
国际条约
法 国际法规范 联合国大会的
的
Hale Waihona Puke 规范性决议体国际惯例
系
外国投资法、合 营企业法、外汇 管理法、涉外税 法等
AB C 双区 世 边域 界 投性 性 资多 多 条边 边 约投 公
资约 条 约
第四节、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被国际社会普遍接 受并贯穿于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之中 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
关系,又包括国际方面关系。
二、国际投资法的渊源与体系
国际投资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投资法律规范的具体 表现形式。
(一)国内立法
1、资本输出国的外国投资法
2、资本输入国的海外投资法
(二)国际条约
1、双边投资条约
2、多边投资条约
(三)重要国际组织的规范性决议
(四)国际投资惯例
构成国际惯例的两个因素:1、物质因素
讼、仲裁;调停、斡旋和外交保护等。
三、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投资的起步阶段(20世纪初——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
1、投资来源主要是私人资本。 2、投资形式主要是间接投资。 3、投资国数量少,基本上是英国、法国、德国、
美国和日本。 4、投资流向主要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5、投资领域主要在资源开发和铁路公用事业。 6、投资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999年。 7、投资人获益较大。
二、国际投资的法律特点
1、资本输出方与资本输入方位于不同的国家。 2、国际投资资本要作超越国界的转移。 3、国际投资常常涉及投资保险和投资保证制度,
为资本输出方提供承担政治风险的保障。 4、资本输出方在东道国只享有民事活动权利,不
武汉大学2004年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2004年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目2004年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目338—351综合知识(含……)《中国法制史》叶孝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95年版。
《西方法律思想史》张宏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行政诉讼法学》应松年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民事诉讼法原理》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建构》章武生等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余劲松主持修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352社会学专业综合知识(含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吴忠明、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从传统到现代》刘祖云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社会学》周长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3人类学专业综合知识(含社会学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余劲松教材版)
第一章国际经济法概述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前言1、国际经济法是随着国际经济法交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2、不同的观点:①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分支:所调整的仅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间及国家与国际组之间的关系②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部门: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自然人与法人、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3、我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自然人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简言之:是调整国际(或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一、国际经济法的对象1、法的对象:指其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的部门的重要依据2、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3、国际经济关系分为:狭义的(仅指国家、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和广义的(包括狭义,也包括不同国家的自然人与法人间、自然人和法人与他国或国际组织的经济关系)4、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理由:①从国际经济关系来看,自然人和法人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②从当代的客观实际来看,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从事的跨国经济交往,愈加占有重要地位③国际经济关系是个统一体,自然人与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性二、国际经济法的范围1、概念:指国际经济法应包括哪些基本法律规范,也即其外延问题2、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层次:①调整私人国际经济交往的民商法规范:合同法②国家政府管理对外经济交往的法律规范:关税法、进出口管制法、反倾销法、税法③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多边条约、双边条约、国际惯例3、国际经济法之所以包含多种法律规范,主要是其主体及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决定4、国际经济关系的统一性及其特殊性也决定了调整它的法律规范的多重性和复杂性5、意义:将共同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归为一类,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顺应了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三、国际经济法的特征1、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2、调整对象: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不同国家私人以及国家与他国国民间的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且包括各国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武汉大学法学院各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部分参考书
武汉大学法学院各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部分参考书宪法学《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宪法基础理论》李龙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宪法思想》李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代议制度的比较研究》周叶中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法理学《法理学》,李龙主编,汪习根执行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良法论》李龙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依法治国方略实施问题研究》,李龙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汪习根著,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立宪与宪政思潮《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王人博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宪政史》,徐祥民等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行政法学《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行政法学》叶必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行政法学》杨解君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行政行为效力研究》叶必丰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行政许可法理论与实务论》周佑勇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莉红:《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庚:《行政争讼法论》,(台)三民书局1999年版。
中国刑法学《犯罪通论》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罚通论》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各论》建议用王作富教授主编的上、下教材外国刑法学《外国刑法纲要》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刑法学说史略》马克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私法《国际私法学》韩德培、肖永平著,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5.1本章要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货物运输保险5.2重点难点导学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1.提单(Bill of Lading,B/L)(1)提单的定义和作用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提单的作用有三种:①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
②提单是承运人从托运人处收到货物的凭证。
③提单是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
承运人在收到货物并签发提单之后,负有在目的地只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义务。
作为权利凭证,提单可以进行买卖和自由转让。
(2)提单的种类①以货物是否装船,分为已装船提单(Shipped B/L或on Board B/L)和收货待运提单(Received for Shipment B/L)。
②以提单上是否有不良批注,分为清洁提单(Clean B/L)和不清洁提单(Unclean B/L 或Foul B/L)。
③按收货人抬头,分为记名提单(Straight B/L)、不记名提单(Open B/L)和指示提单(Order B/L)。
④按运输方式,分为直达提单(Direct B/L)、转船提单或联运提单(Transshipment B/L 或Through B/L)和多式联运单据(或提单)或联合运输单据(Combined transport document or B/L或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 or B/L)。
⑤按运费支付的时间,分为运费预付提单(Freight prepaid B/L)和运费到付提单(Freight payable at destination B/L)。
⑥班轮运输提单和租船提单。
【例】提单(B/L)[中山大学2010年研;南京财经大学2009年研]、Bill of Lading[上海交大2005年研](3)承运人和托运人的权利义务①承运人的责任a.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时恪尽职责使船舶适航;b.适当和谨慎地装载、搬运、配载、运送、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货物。
北大书单
陈安著:《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鹭江出版社
陈安主编:《国际投资争端案例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张德修、王跃生、巫宁耕主编《大波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日报出版社
国际投资法
主要阅读书目:
曾华群主编:《国际投资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
――――――――――――――――――――――――――
姚梅镇主编:《比较外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编《国际投资条约汇编》,警官教育出版社
n 中文期刊 : 《涉外税务》
n 外文期刊 :INTERTAX
国际金融法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范晓波
货币金融学 [ 美 ] 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国际金融英美法案例 福波
n 3 、唐腾翔、唐向:《税收筹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 年。
n 4 、 Klaus Vogel, Klaus Vogel on Double Taxation Convention, 3rd edi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金融法教材 法律出版社 强力
国际贷款法 郭玉军 武大出版社 1998 年
国际银行法――合同、银团与法律冲突 高祥阳 陈宇 人大出版社
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与实务 沈达明 冯大同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International loans : Bonds and securities regulation Philip R .wood
浅谈国际投资法本科双语教学的原版教材问题
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 育体 制改 革的一项 重大举措 , 双语 教学在国内高校的推行 , 既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方向 , 又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提升人才规格 的要求。为保障双 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 育部高教 司从 2 0 教 0 0年起陆续颁布了有 关文件 , 对双语教学 工作 进行指 导。通常认 为, 双语 教学课程 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 的 5 % 以上 的课程 ( 0 外语课 除外 ) 。但是 , 实践 中 , 于双语 对 课程 中的“ 外文教材 ” 认识却存在差 异 , 的教学 主管部 门将 有 外文教材严格限 制在 国外 原版 教材 或 国内引进 的影 印版 教 材 , 在一定的片面 性。尤其 在法 学专业课程 的双语教学 中, 存 更不能采取简单地惟原版教材为双语教材予以认定的做 法。 解读本科双语教学国家规范 最初 由教育部提 出进 行双语 本科教 学 的是 20 0 1年 8月 教 育部教高 [0 1 4号文件 , 关于加强 高等 学校本科 教学 20 ] 即《 工作提高 教 学质 量 的若 干意 见 》 。在 该 文件 的第 八项 意 见 中, 明确指出要“ 积极推动使用 英语等外语进 行教学 ” 。在人 世 的大背景下 , 国家教育部 要求本科 教育要创 造条件使 用英 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 专业课 教学 , 以适应经 济全球化和 科 技 革命 的挑 战。这样 的措施可 以理解 为是努力落 实早年 “ 教 育面 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向未来 ” 面 的方针政策 。 在 专业课程 的选 择上 , 非全面铺 开而是按照 专业课 程 并 特点, 逐渐展开 。具体是对高新技术领 域的生物技术 、 信息技 术等专业 , 以及为适应我 国加 入 wr o后 需要的金融 、 法律 等 专业 , 更要先行一步 , 力争三年 内 , 外语 教学课程达 到所 开课 程 的 5 一1 %。暂不具 备直接 用 外语讲授 条件 的学 校 、 % 0 专 业, 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 、 中文授课 , 分步 到位 。 20 年 6月, 育部高 教司颁 布《 通高 等学校 本科 教 02 教 普 学 工作水平评估方 案 ( 试行 ) , 》 对包 括双语 教学在 内的高校 本科教学建 立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 。双语教学被归入教学建 设与改革一项 , 相应的指标是 “ 采用了 外文教材 , 并且外语授 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 时的 5 % ( 5 % ) 0 含 0 的课程 。 ” 可见 , 教育部在本科 双语 教育的规范性 文件 中, 的是 强调 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这一语言进 行授课 ( 英语 课除外 ) 希 望 , 提高的是学生 的专业英语 的水平 , 以培 养未来 能参与国际事 务竞争 的人才 。至于教学 中使用的教材 , 只需是外文编著 , 而 并没有特别指出必须是原版教材 。 事实上 , 在教高 [0 14号文件 的第九项提到了教材 的问 20 ] 题。第九项“ 大力提倡编写 、 引进和使 用先进教材” 中要求 , 高
知识产权爱惜在国际投资法中的地位
知识产权爱惜在国际投资法中的地位[摘要]从投资法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爱惜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是跨国公司彼此之间和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筹码,是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份,国际投资的迅猛进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法律爱惜。
在国际投资自由化和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下,知识产权爱惜已经日趋成为国际投资立法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各国外资法、各类双边投资条约、区域性投资条约和全世界性投资条约中,知识产权爱惜条款占据了和正在占据重腹地位。
知识产权爱惜水平的高低和知识产权爱惜规那么的健全与否,将成为判定一国投资环境好坏和评判投资立法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投资投资法一、识产权爱惜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和知识产权法律爱惜的必要性分析在技术、信息、交通和通信迅猛进展的今天,在全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扭转的世界里,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一切,哪个公司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该公司确实是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哪个国家能够拥有最前沿的技术,该国确实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借助国际投资谋求技术垄断和运用技术垄断进而增强和保护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世界竞争的重要策略。
在发达国家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情形下,技术成为取得垄断、保护垄断、打破国外垄断、取得国外垄断的最重要的条件。
因此,知识产权在现今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中就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
中国知名国际投资法学者余劲松教授在论及国际投资与知识产权爱惜的关系时曾精辟地指出:"国际投资与知识产权有紧密联系,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是能够用于投资的,假设未作为投资,那么可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取得。
不管海外投资企业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的爱惜都是一个超级重要的问题。
知识产权爱惜不力也可被看做是一种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
有些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假设对知识产权缺乏有力的爱惜,其技术就有被竞争者自由和无偿取得的风险,它们固然也就不肯意前去投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
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入国外的一种经济活
动。
包括本国的海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并对
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直接投资,是指
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
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
这种控制权
通常是与股权联系在一起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国际投资发生与发展的原因:资本的本性是觅利,哪里有
能取得高额利润的机会就投入到哪里。
而各个国家在自然资
源、科学技术、金融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异,促使那些具有竞
争优势的企业向海外发展,以求取得新的市场和高额利润。
四、国际投资的性质和作用
对资本输入国来说,国际投资兼有消极性和积极性这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