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一)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一)

例 3 :在曲线获曲面的数控加工中,由于数控铣床一般不具 有空间插补功能。如曲线的加工是由许多很短的折线段逼近 得到,逼近的精度可由每根线段的长度来控制。在三坐标联 动的数控铣床上加工区面,实际上是一面一面的空间直线逼 近空间曲面。即整个曲面是由大量加工出的小直线来逼近。 因此,在曲线或曲面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地成形运行是 近似的。
★ 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镗孔)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主轴回转中心在x方向上作简谐直线运动,其频 率与主轴转速相同,幅值为2e。则刀尖的坐标值为:
X ( R e) cos Y R sin
式中 R —— 刀尖回转半径; φ—— 主轴转角。 显然,上式为一椭圆。
e
径向跳动对镗孔精度影响
20:29 10

加工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切削力、切削热和摩
擦,它们将引起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 形和磨损,影响了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 ,造成加工误差。这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 始误差称为工艺系统的动误差。

测量
在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对工件进行准确,由 此产生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e
径向跳动对车外圆精度影响
31
★ 主轴倾角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几何轴线相对与平均轴线在空间成一定锥角的圆锥运动。 若沿与平均轴线垂直的各个截面来看,相当于几何轴线绕平均轴心做偏心运 动,只是各截面的偏心量不同。因此,无论车削还是镗削都能获得一个正圆柱。
几何轴线在某一平面内作角度摆动 若频率和主轴回转频率一致,沿与平均回转轴线垂直的各个截面看,车削表 面是一个圆,整体为一圆柱,镗孔时,在垂直于主轴平均轴线的各个截面内都形 成椭圆,整体加工出椭圆柱。
客观存在,但无法确定,通常是以平均回转轴线来代替。

机械加工的精度

机械加工的精度

机械加工的精度引言机械加工的精度是评估加工工艺和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精度是指零件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

在机械加工领域,精度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了解机械加工的精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精度的定义精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概念,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下面分别对这些概念进行探讨。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指的是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通过测量零件的尺寸并与设计尺寸进行比较来确定。

尺寸精度通常用公差来表示,即在设计阶段就规定的可接受的尺寸范围。

尺寸精度的提高需要采用更加严格的制造工艺和更加精密的加工设备。

形状精度形状精度是指零件表面形状与其设计形状之间的偏差程度。

形状精度通常涉及到轮廓、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各种形状参数。

形状精度对于一些需要与其他零件配合的零件尤其重要,因为形状精度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零件的配合性能。

位置精度位置精度是指零件特定特征的相对位置与其设计位置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通过零件的测量和位置分析来确定。

位置精度通常与夹持、定位和加工顺序等因素有关。

位置精度的提高需要更加精细的工艺控制和更加准确的加工设备。

提高精度的方法要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不同的零件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少加工误差并提高加工精度。

例如,对于需要加工高精度的零件,可以选择数控加工或激光加工等高精度加工工艺。

2. 优化机床和刀具机床和刀具是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

优化机床和刀具的性能可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例如,采用更加刚性和稳定的机床可以减少振动和变形;选择质量优良的刀具可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加工表面精度。

3. 控制加工参数加工参数的调整对于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至关重要。

合理地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可以减小加工误差并提高加工质量。

此外,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零件,可以采用后处理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2)夹具安装法
夹具安装法是指通过夹具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定 位基准面之间位置精度的安装方法。这种方法定位迅 速方便,定位精度高且稳定,但专用夹具的制造周期 长,费用高,因此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机床控制法
机床控制法是指利用机床本身所设置的保证相对 位置精度的机构来保证工件位置精度的方法,例如坐 标镗床和数控机床等。
自动控制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加工柔 性好,能适应多品种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发展 方向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
2.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
(1)成形运动法
成形运动法是指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作有规律的 切削成形运动,从而获得所要求形状精度的方法, 如2.1节中所介绍的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和相切 法等。成形运动法主要用于加工圆柱面、圆锥面、 平面、球面、回转曲面、螺旋面和齿形面等。
(2)非成形运动法
非成形运动法是指通过对加工表面形状的检测, 由工人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整加工,以获得所要求形状 精度的方法。非成形运动法生产率较低,但当零件形 状精度要求很高或表面形状比较复杂时,常采用此方 法。
3.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
(1)找正安装法
找正是指用工具或仪表根据工件上的有关基准, 找出工件在加工或装配时正确位置的过程。用找正 法安装工件称为找正安装。找正安装可分为划线找 正安装和直接找正安装两种。
试切法的生产率较低,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 较高,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调整法
调整法是指预先调整好刀具相对于工件加工 表面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一位置不产率较高,对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 对调整工的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
一、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 置精度三部分内容。

第二章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第二章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1、直线运动定位精度 这项检测一般在空载条件下进行,对所测的每个坐
标轴在全行程内,视机床规格,分每20mm,50mm 或100mm间距正向或反向快速移动定位,在每个位置
第二章 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上测出实际移动距离和理论移动距离之差。
2、直线运动重复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是反映轴运动稳定性的一个基本指标。
根据技术指标,测定交换刀具的时间。
第二章 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四)机床噪声
数控机床的噪声包括主轴箱的齿轮噪声,主轴电动 机的冷却风扇噪声、液压系统油泵噪声等。机床空运 转时,噪声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85dB。 (五)润滑装置
检验定时定量润滑装置的可靠性,润滑油路有无泄 露,油温是否过高,以及润滑油路到润滑点的油量分 配状况等。
就一台数控机床的个坐标轴而言,软件补偿值越大, 表明该坐标轴上影响定位误差的随机因素越多,则该 机床的综合定位精度不会太高。
第二章 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5、回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 以工作台某一角度为基准,然后向同一方向快速转
动工作台,每隔30度锁紧定位,选用标准转台、角度 多面体、圆光栅及平行光管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正 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各测量一周。
第二章 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在检测时,应按国家规定,即机床接通电源后, 在预热状态下,机床各坐标轴往复运动几次,主轴 按中等的转速运转十多分钟后进行。
常用的检测工具有精密水平仪、精密方箱、直角 尺、平尺、平行光管、千分表、测微仪及高精度主 轴心棒等。检测工具的精度必须比所测的几何精度 高一个等级。
第二章 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验
的允差为0.02mm。 4、综合试件切削
材料为45钢,有轴类和盘类零件,加工对象为台阶、 圆锥、凸球、凹球、倒角及割槽等内容,检验项目有 圆度、直径尺寸精度及长度尺寸精度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_王先奎第二章4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_王先奎第二章4

sin
y1
cos z1
.
Ei ——坐标变换矩阵
记列矩阵:rx y zT r1x1 y1 z1T
则: rEir1
α——由扭曲造成
β——由垂直面内直线度造成
γ——由水平面内直线度造成
2021/3/26
.
(图3-10),其中
x x1
:y y1 cosz1sin z y1sinz1 cos
转角误差计算
x 1 0
y
0
cos
z 0 sin
x1
E
i
y
1
2021/3/26
z1
0 x1
3、实际生产中,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2021/3/26
.
第二节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 响
一、加工原理误差
1、近似的切削成形运动
例如:数控插补原理:直线或圆弧逼近曲线的 加工,数控铣床上用球头铣刀加工曲面(行 切法)(图3-3)
2、近似的切削刀形状
例如:滚齿刀具
3、近似的计算
2021/3/26
2021/3/26
.
2.导轨误差的理论分析方法 滑板在导轨上运动,导向:限制了5个自由度。 坐标系的建立:
直角坐标系: o,i,j,k——与导轨固连
通常i轴与主轴平行或垂直
直角坐标系 1o 1;i1,j1,k1——与滑板固连 直角坐标系 o;i,j,k——滑板上的参考坐
标系。随滑板平移时,各坐标轴方向始终与导
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第一节 概述 1、机械产品的质量
取决于零部件的加工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 2、零件的加工质量
1)几何形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2)物理性能——硬度、强度、韧性、耐磨 性等。 3)化学性能——耐磨蚀性能。 4)其它性能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加工质量和产品的装配质量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和加工表面质量两方面
3
一、机械加工精度
• 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机械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9
2.2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0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 的刀刃轮廓代替理论的成形运动或刀刃形状进行 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数控加工原理误差:直线或圆弧插补(功能强、 精度高的机床配B样条插补)近似的成形运动。 展成刀具加工成形表面误差: (1)采用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 线基本蜗杆而产生的刀刃齿廓形误差 ; (2)由于滚刀刀齿有限,实际上加工出的齿形是 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和理论上的光滑 渐开线有差异,从而产生加工原理误差。
41
铰刀的类型
(a)直柄机用铰刀(b)锥柄机用铰刀c)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d)手用铰刀(e)可调节手用铰刀(f)套式机用铰刀(g)直柄 莫式圆锥铰刀(h)手用1:50锥度铰刀 42
加工槽类铣刀
43
拉刀的类型
44
图3-27 车刀磨损过程
45
11
二、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两种调整方法:试切法和调整法 (1) 试切法 测量误差 机床(微量)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精度) 切削层厚度的影响(试切与正式切削的切削厚 度不同),对精加工影响尤甚 (2) 调整法加工 定程机构的误差 样件或样板的误差 测量有限试件造成的误差(调整尺寸的误差)
14

仪器制造工艺学2——精密机械加工(2)

仪器制造工艺学2——精密机械加工(2)

金刚石车床 加工4.5mm陶瓷球
图 金刚石车床及其加工照片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表1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最大车削直径和长度 /mm 最高转速 r/min 最大进给速度mm /min 数控系统分辩率 /μm 重复精度(±2σ) / μ m 主轴径向圆跳动 / μ m 主轴轴向圆跳动 / μ m 滑台运动的直线度 / μ m 横滑台对主轴的垂直度 / μ m 主轴前静压轴承(φ100mm)的刚 径向 度 /(N/μm) 轴向 主轴后静压轴承(φ80mm)的刚度 /(N/μm) 纵横滑台的静压支承刚度 /(N/μm)
超精密切削加工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 起来的新技术,在国防和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 要地位。 服从金属切削的普遍规律,但由于切削层 极薄,所以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发展方向: 1、基本理论和工艺; 2、设备的精度、动态性及热稳定性; 3、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 4、环境控制技术; 5、加工材料。
精密磨削加工
刀具磨损、破损及耐用度
金刚石刀具可分为:机械磨损、破损和碳化磨损。(前 两种比较常见) 金刚石刀具破损的原因有:裂纹(结构缺陷)、破碎 (金刚石较脆)、解理(破坏晶面结构)。 刀具磨损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 磨损阶段。 天然单晶金刚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材料,是精密切削 中最重要的刀具。其磨损或破损到不能使用的标志是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超过规定值。耐用度以其切削路程 的长度表示。
切削热的来源:
1、弹塑性变形消耗功——热; 2、摩擦消耗功——热。 切削热通过改变切削温度影响切削过程。 切削温度是指:切屑、工件和刀具接触表面上的平均 温度。
刀具刀尖的温度最高,对切削过程的影的比例随刀具材料、切削用量及刀具几何 角度、加工情况等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切削传 出的热量最多。采用微量切削方法进行精密切削 时,需要采用耐热性高、耐磨性强,有较好的高 温硬度和高温强度的刀具材料。

机械加工精度2

机械加工精度2

R
R2
Z 2
R
R(1
Z 2 R2
1
)2
R
(1)
dR R+ Δ R
ΔZ
∵ Z R
Z 2
1
R2

(1
Z
2
)
1 2
1
1 Z 2
1 (1 22
1) ( Z 2 )2
R2
2 R2
2 1 R2

1
Z 2 2R2
Z 4 8R 4
(1
Z
2
)
1 2
1
Z 2
R2
2R2
R
Z 2 2R2
* (1 x)m 1 mx m(m 1) x2 m(m 1)(m n 1) xn
2!
n!
(1 x 1)
图 例
7- 3
动画演示
图 例
7
滑动轴承
图 例
图 动画演示
图 例
动画
图 例
3
图 例
2
(A+R)cosφ
Acosφ Om O
φ
O
AA
R
1, Rsinφ
1
4
图7.5 镗孔时纯径向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图 例
图 例
图7.8 纯角度摆动
O-工件孔中心线 Om-主轴回转中心线

调整误差

工件装夹误差

加工前误差 机床误差

夹具误差

刀具制造误差



图 例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加工中误差
工艺系统热变形 刀具磨损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习题答案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习题答案

第⼆章机械加⼯精度习题答案第⼆章机械加⼯精度习题⼀、填空1、零件的加⼯质量包含零件的加⼯精度和表⾯质量,零件的加⼯精度包括尺⼨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圆跳动、倾⾓摆动。

3、在顺序加⼯⼀批⼯件中,其加⼯误差的⼤⼩和⽅向都保持不变,称为常值系统误差;或者加⼯误差按⼀定规律变化,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4、机床导轨导向误差可分为:⽔平直线度、垂直直线度、扭曲(前后导轨平⾏度)导轨与主轴轴线平⾏度。

5、误差的敏感⽅向是指产⽣加⼯误差的⼯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表⾯的法向,在车削加⼯时为⽔平⽅向,在刨削加⼯时为垂直⽅向。

6、分析影响机械加⼯因素的⽅法有单因素法、统计分析法。

~⼆、选择题1、通常⽤(A)系数表⽰加⼯⽅法和加⼯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精度的程度。

A.⼯艺能⼒ B.误差复映 C.误差传递2、下述⼑具中, (C)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加⼯精度。

A.内孔车⼑B.端⾯铣⼑C.铰⼑D.浮动镗⼑块3、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是提⾼⼯艺系统(C)的重要措施。

A.精度 B.强度 C.刚度 D.柔度4、⼀个完整的⼯艺系统由(B)A.机床、夹具、⼑具和量具构成B.机床、夹具、⼑具和⼯件构成C.机床、量具、⼑具和⼯件构成D.机床、夹具、量具和⼯件构成,5.传动⽐⼩,特别是传动链末端地传动副的传动⽐⼩,则传动链中其余各传动元件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就(A)A.越⼩B.越⼤C.不变6、加⼯齿轮、丝杠时,试指出下列各情况哪些属于加⼯原理误差(C、D、E )。

A.传动齿轮的制造与安装误差;B.母丝杠的螺距误差;C.⽤阿基⽶德滚⼑切削渐开线齿轮;D.⽤模数铣⼑加⼯渐开线齿轮;E.⽤近似传动⽐切削螺纹。

7、判别下列误差因素所引起的加⼯误差属于何种误差类型及误差性质:(1)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C, D);(2) ⼯件的安装误差(C, F );(3) ⼑具尺⼨调整不准确引起的多次调整误差(A, F );;(4) 车⼑磨损发⽣在加⼯⼀批套筒的外圆(A, E );(5) ⼯件残余应⼒引起的变形(B, C, F )。

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先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加工方案以及分几次加工 • 应考虑材料的性质 • 应考虑生产类型 • 应考虑本厂的现有设备及技术条件 • 应考虑工件的形状、重量、物理特性 • 应作加工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分析
机制械订工制艺造规程工时艺要与解决机的床主要夹问具题
➢加工阶段的划分
工艺过程的四个加工阶段: • 粗加工阶段——切除各表面大部分余
产条件、协作关系、工艺装备、工人 技术状态等) • 工厂的发展前景 • 国内外的生产技术发展状态等
机工艺械规制程造概述工艺与机床夹具
6.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十大步骤)
• 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 选择毛坯; • 拟定工艺路线; • 选择定位基准; • 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工装确定各工序的加
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 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 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 填写工艺文件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
• 第三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第一节 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
第一节 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工艺规程概述 • 三 制订工艺规程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 加工余量的确定 • 五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 六 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定位基准的选择
通常先选择精基准,后选择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减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 基准重合原则:即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 基准统一原则:即采用同一基准加工尽可能多 的表面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成本增加,加工 误差较小不明显
误差增大,加工最 低成本不变
加工成本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关系
一种加工方法介于A、B之间的精度为经济加工精度
6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成形刀具法 2)轨迹法 3)展成法 3.获得位臵精度的方法 1)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 3)夹具定位法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臵精度三者之间关系

通常形状公差限制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误差一般限制 在尺寸公差之内。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也要求高。但形状精度或位置精度要求高时,相应 的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这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决定。 4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一、加工精度概念
态下的误差 传动误差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包括夹紧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刀具磨损 测量误差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
19
原始误差构成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热变形 对刀误差 F 设计基准 夹紧误差
定位误差
菱形销
定位基准 导轨误差
活塞销孔精镗工序中的原始误差
20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误差敏感方向
21
四、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1.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
7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先试切部分加工表面,测量后,适当调整刀具相 对工件的位臵,再试切,再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 到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面。
试切
测量
调整车刀
试切法效率低,精度主要取决于工人技术,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
8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主要涉及到钣金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加工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精度和误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精度指的是加工零件尺寸与设计图纸所规定尺寸之间的偏差,而加工误差则是指加工零件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之间的差异。

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机械加工中精度和误差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的精度主要包括工件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

1. 工件尺寸精度工件尺寸精度指的是加工出的工件的各个尺寸参数的精度程度,这种精度关系到一个零部件是否能够与其他零部件匹配,从而保证整个装配的精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尺寸精度主要由机床本身的精度、刀具和夹具等的精度、加工材料的性质以及机工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

在机械加工中需要控制的工件尺寸精度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高精度:±0.001mm以内(2)中等精度:±0.01mm 以内(3)一般精度:±0.1mm以内2. 几何精度几何精度是指加工出的零件与其要求的几何形状要求之间的误差。

几何精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倾斜度、同轴度、互相垂直度、翻转度和角度误差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几何精度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1)高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都要求在0.005mm以内。

(2)中等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不超过0.01mm,而其他几个精度值需达到中等精度要求即可。

(3)一般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需达到一般精度要求(0.1mm以内),而其他几个精度值可以稍高一些。

二、机械加工误差机械加工误差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法避免的错误,包括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误差、机床刚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及非机械因素带来的误差等。

1. 设备误差设备误差是指加工设备本身的误差造成的误差,包括机床热变形、运动误差、加工速度误差、机床导轨偏差等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一、互换性 1.互换性概念 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其中一件,不 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钳工修理)就能进行装配, 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例如手表、自行车等的零件损坏后,只要换上同样规 格的零件,就能恢复手表和自行车的功能。
2.实现互换性的意义
凡重复生产、分散制造、集中装配的产品都应当具有互 换性。 (1)便于组织生产协作,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产品成本 (2)便于及时更换失效的零件,方便维修,从而延长了机器 的使用寿命 (3)便于简化设计计算、制图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有利 于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这对发展系列产品、改进产 品性能都有重大作用。 零部件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机械性能、物 理化学性能的互换。本章仅讨论几何参数的互换。
三、偏差、公差、公差带的术语及定义
1.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示意图)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用代号 ES(孔)、es(轴)表示。即 ES=Dmax-D es=dmax-d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用代号 EI(孔)、ei(轴)表示。即EI=Dmin-D ei=dmin-d 实际偏差在极限偏差范围内即为合格。
0.038 0.07
0.015
0.013
**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公差是一个没有正、负符号的绝对值,不能为零 (1)从数值看 偏差是代数量,可能正、负或零 公差表示制造精度要求,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限制误差,对单个零件无公差可言 (2)从作用看 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实际偏差取决 于机床的调整,不反映加工难易程度。单个 零件能测出。

机械制造工艺学 复习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 复习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绪论一、生产过程、工艺过程与工艺系统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成机械产品的全部劳动过程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一个工步。

3.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一次安装。

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5.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二、生产类型与工艺特点·生产纲领:(N)某种零件的年产量称为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单件、小批量生产成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三、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工件的定位:定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装夹夹紧:工件定位后的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工件的三种装夹方法:1.直接找正法:用千分表、划线盘等工具,找正某些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再夹紧。

2.划线找正装夹:按图纸要求在工件表面划出位置线、加工线及找正线,装夹工件时先在机床上按找正线找正工件位置,然后再夹紧工件。

3.夹具装夹: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工件。

●定位原理1.六点定位原理定义:物体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可用按一定规则布置的六个约束点来限制。

2.用定位元件限制自由度3.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完全定位:完全限制了物体的六个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限制了物体六个自由度中的其中几个自由度。

●欠定位和过定位(1)欠定位定义:根据工件加工面位置尺寸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限制。

(2)过定位定义:工件定位时,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限制。

基准·基准定义: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一些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机械加工精度,这个词一听就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有关系。

想象一下,你要做个精致的手工艺品,结果发现每一刀都歪歪扭扭,那可真是让人抓狂呀。

就像我们平常做菜,一刀切下去要是菜不齐整,那吃起来的感觉都不对劲。

所以,机械加工精度其实就是讲究一个“准”字,能不能把每个零件加工得刚刚好。

就像师傅的手艺,能把刀刃磨得恰到好处,既不多也不少。

说到机械加工,很多朋友可能想到的是那些嘈杂的工厂和忙碌的机器。

没错,机械加工就是在这些车间里进行的。

机器一开动,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师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技巧,把一块冰冷的金属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就像魔术师变戏法,几下功夫,一个复杂的零件就诞生了。

你说这多神奇啊,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鼓掌!在机械加工的世界里,精度可以说是王道。

它就像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迈好了,后面的路才能顺畅。

如果一个零件的精度不过关,那可就像穿错鞋,走路都觉得别扭。

你想啊,汽车的发动机、飞机的翅膀,哪个不是靠精度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性能的?如果发动机的零件稍微差点,那发动机就可能“罢工”,结果你可就麻烦了。

安全第一,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什么是精度呢?简单来说,精度就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想尺寸之间的差距。

理想的尺寸就像我们的目标,大家都想追求完美,但在实际加工中,难免会有一些误差。

这个误差有时候就像你做数学题时的“失误”,看似不大,可是凑到一起就显得很关键了。

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机械加工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每一个小细节都得注意,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

机器的精度、刀具的磨损、操作工的经验,都对最终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就像开车,车的性能、路况、司机的技术都得配合得当,才能开得又快又稳。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很多工厂会使用先进的设备,比如数控机床。

这些高科技的玩意儿,能帮你在精度上省下不少力气。

机械加工精度及工艺系统误差分析

机械加工精度及工艺系统误差分析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第一节概述一,加工精度的概念高产,优质,低消耗,产品技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这是机械制造企业的基本要求.而质量总是则是最根本的问题.机械加工质量指标包括两方面的参数:一方面是宏观几何参数,指机械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是微观几何参数和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参数,指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所谓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大小,几何形状,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程度高,加工精度也高;反之则加工精度低.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三项内容,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机械加工中的种种原因,不可能把零件做得绝对精确,总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即加工误差.实际生产中加工精度的高低用加工误差的大小表示.加工误差小,则加工精度高;反之则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是设法将加工误差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是设法降低零件的加工误差.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般来说,零件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加工成本越高,生产率则相对越低.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加工精度,工艺人员则应根据设计要求,生产条件等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方法,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误差不超过零件图上规定的公差范围,并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二获得零件加工精度的方法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和主动测量法等五种.⑴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的加工方法.试切法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加工精度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量具的精度,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⑵ 调整法按零件规定的尺寸预先调整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的相互位置,并在加工一批零件的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零件加工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调整法生产效率高,对调整工的要求高,对操作工的要求不高,常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⑶ 定尺寸刀具法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刀具进行加工,使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如用钻头,铰刀,键槽铣刀等刀具的加工即为定尺寸刀具法.定尺寸刀具法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稳定,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⑷ 自动控制法把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机构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测量,刀具的补偿和切削加工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从而自动获得所要求的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劳动强度低,适应于批量生产.⑸ 主动测量法在加工过程中,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并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比较后,或使机床工作,或使机床停止工作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稳定,适应于批量生产.2.获得几何形状精度的方法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几何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仿形法和展成法等四种.⑴ 轨迹法依靠刀尖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成形运动的精度.普通车削,铣削,刨削和磨削等均为刀尖轨迹法.⑵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其他成形运动精度.用成形刀具或砂轮进行车,铣,刨 ,磨,拉等加工的均为成形法.⑶ 仿形法:刀具依照仿形装置进给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如使用仿形装置车手柄,铣凸轮轴等.⑷ 展成法又称为范成法,它是依据零件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刀具和工件的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展成法所得的被加工表面是刀刃和工件在展成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面,刀刃必须是被加工表面的共轭曲线.所获得的精度取决于刀刃的形状和展成运动的精度.滚齿,插齿等均为展成法.3.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工件的位置精度取决于工件的安装(定位和夹紧)方式及其精度.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⑴ 找正安装法找正是用工具和仪表根据工件上有关基准,找出工件有关几何要素相对于机床的正确位置的过程.用找正法安装工件称为找正安装,找正安装又可分为:1)划线找正安装即用划针根据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为基准找正它在机床上正确位置的一种安装方法.2)直接找正安装即用划针和百分表或通过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正确位置的安装方法.此法的生产率较低,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一般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⑵ 夹具安装法夹具是用以安装工件和引导刀具的装置.在机床上安装好夹具,工件放在夹具中定位,能使工件迅速获得正确位置,并使其固定在夹具和机床上.因此,工件定位方便,定位精度高且稳定,装夹效率也高.⑶ 机床控制法利用机床本身所设置的保证相对位置精度的机构保证工件位置精度的安装方法.如坐标镗床,数控机床等.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工件的加工精度问题也就涉及到整个工艺系统的精度问题.工艺系统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误差,在不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它是产生加工误差的根源,因此工艺系统的误差被称为原始误差,如表2-1所示.原始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加工前就存在的工艺系统本身的误差(几何误差),包括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工艺系统的调整误差等;另一方面是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和刀具的磨损等引起的误差,以及加工后因内应力引起的变形和测量引起的误差等.下面即对工艺系统中的各类原始误差分别进行阐述. 表2-1 原始误差一,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生产中采用近似的加工原理进行加工的例子很多,例如用齿轮滚刀滚齿就有两种原理误差:一种是为了滚刀制造方便,采用了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线蜗杆而产生的近似造形误差;另一种是由于齿轮滚刀刀齿数有限,使实际加工出的齿形是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而不是一条光滑的渐开线.采用近似的加工方法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虽然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工艺过程及机床和刀具的设计和制造,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原理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二,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1.机床几何误差机床几何误差包括机床本身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引起的误差.这里着重分析对加工影响较大的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误差以及传动链误差.⑴ 机床主轴误差机床主轴是用来安装工件或刀具并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件或刀具的重要零件,它是工件或刀具的位置基准和运动基准,它的回转精度是机床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误差直接影响着工件精度的高低.1)主轴回转误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机床主轴回转时其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应是稳定不变的,但实际上由于受主轴部件结构,制造,装配,使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主轴在每一瞬时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都是变动的,即存在着回转误差.主轴回转轴心线的运动误差表现为纯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如图2-1所示.(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18) 图2-1 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机床的主轴是以其轴颈支承在床头箱前后轴承内的,因此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是轴承精度,主轴轴颈精度和床头箱主轴承孔的精度.如果采用滑动轴承,则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主轴颈的圆度,与其配合的轴承孔的圆度和配合间隙.不同类型的机床其主轴回转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的形式也会不同.对于工件回转类机床(如车床,内,外圆磨床),因切削力的方向不变,主轴回转时作用在支承上的作用力方向也不变,因而主轴颈与轴承孔的接触点的位置也是基本固定的,即主轴颈在回转时总是与轴承孔的某一段接触,因此轴承孔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小,而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则影响较大;对于刀具回转类机床(如镗床,钻床),因切削力的方向是变化的,所以轴承孔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而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影响较小.2)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不同类型的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是不同的.工件回转类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如图2-2所示,在车削圆柱表面,当主轴在Y方向存在误差Δy时,则此误差将是1:1地反映到工件的半径方向上去(ΔRy=Δy).而在Z方向存在误差Δz时,反映到工件半径方向上的误差为ΔRz.其关系式为R02十Δz2=(R0十ΔRz)2=R02十2R0·ΔRz十ΔRz2因ΔRz2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此式化简后得ΔRz≈Δz2/(2R0)<<Δy (2—1)所以Δy所引起的半径误差远远大于由Δz所引起的半径误差.我们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的非敏感方向.(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19) 图2-2 车外圆的敏感方向刀具回转类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如镗削时,刀具随主轴一起旋转,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法向随刀具回转而不断变化,因而误差的敏感方向也在不断变化.⑵ 机床导轨误差床身导轨既是装配机床各部件的基准件,又是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导向精度的导向件,因此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导轨误差分为: 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Δy 这项误差使刀具产生水平位移,如图2-3所示,使工件表面产生的半径误差为ΔRy,ΔRy=Δy,使工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鞍形或鼓形).2)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Δz 这项误差使刀具产生垂直位移,如图2-4所示,使工件表面产生的半径误差为ΔRz,ΔRz≈Δz2/(2R0),其值甚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若在龙门刨这类机床上加工薄长件,由于工件刚性差,如果机床导轨为中凹形,则工件也会是中凹形.3)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当前后导轨的不平行,存在扭曲时,刀架产生倾倒,刀尖相对于工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如图2-5所示,在某一截面内,工件加工半径误差为:ΔR≈Δy=δ (2—2)式中:H——车床中心高B——导轨宽度Δ——前后导轨的最大平行度误差(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0,21) 图2-3 机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图2-4 机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直线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2) 图2-5 机床导轨扭曲对工件形状的影响⑶ 传动链传动误差传动链传动误差是指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它是影响螺纹,齿轮,蜗轮蜗杆以及其它按展成原理加工的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传动链始末两端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传动元件来实现的,当这些传动元件存在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和磨损时,就会破坏正确的运动关系,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这些误差即传动链误差.为了减少机床的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减少传动元件数量,缩短传动链,以缩小误差的来源.2)采用降速传动(即i<<1) 降速传动是保证传动精度的重要措施.对于螺纹加工机床,为保证降速传动,机床传动丝杠的导程应大于工件的导程;齿轮加工机床最后传动副为蜗轮副,为了得到iFy2),从而引起工艺系统的变形不一致(Yl >Y2),这样在加工后的工件上仍留有较小的圆度误差.这种在加工后的工件上出现与毛坯形状相似的误差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4) 图2-7 毛坯形状误差的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在加工表面上留下的误差比毛坯表面的误差数值上已大大减小了.也就是说,工艺系统刚度愈高,加工后复映到被加工表面上的误差愈小,当经过数次走刀后,加工误差也就逐渐缩小到所允许的范围内了. ⑶ 其他作用力引起的加工误差1)传动力和惯性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当在车床上用单爪拨盘带动工件回转时,传动力在拨盘的每一转中不断改变其方向;对高速回转的工件,如其质量不平衡,将会产生离心力,它和传动力一样在工件的转动中不断的改变方向.这样,工件在回转中因受到不断变化方向的力的作用而造成加工误差,如图2-8和图2-9所示. (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5,26) 图2-8 传动力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图2-9 离心惯性所引起的加工误差2)重力所引起的误差在工艺系统中,有些零部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也会造成加工误差.例如,龙门铣床,龙门刨床横梁在刀架自重下引起的变形将造成工件的平面度误差.对于大型工件,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有时会成为引起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安装工件时,应通过恰当地布置支承的位置或通过平衡措施来减少自重的影响.3)夹紧力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在安装时,由于工件刚度较低或夹紧力作用点和方向不当,会引起工件产生相应的变形,造成加工误差.图2-10为加工连杆大端孔的安装示意图,由于夹紧力作用点不当,造成加工后两孔中心线不平行及其与定位端面不垂直.(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7) 图2-10 夹紧力不当所引起的加工误差4.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措施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是保证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实际中常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接触刚度所谓接触刚度就是互相接触的两表面抵抗变形的能力.提高接触刚度是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是改善工艺系统主要零件接触面的配合质量,使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得到改善和提高,实际接触面积增加,微观表面和局部区域的弹性,塑性变形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接触刚度.2)提高工件定位基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工件的定位基面如存在较大的尺寸,形位误差和表面质量差,在承受切削力和夹紧力时可能产生较大的接触变形,因此精密零件加工用的基准面需要随着工艺过程的进行逐步提高精度.3)设置辅助支承,提高工件刚度,减小受力变形切削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往往是因为工件本身刚度不足或工件各个部位刚度不均匀而产生的.当工件材料和直径一定时,工件长度和切削分力是影响变形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减少工件的受力变形,常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以提高工件的刚度,减小受力变形.4)合理装夹工件,减少夹紧变形当工件本身薄弱,刚性差时,夹紧时应特别注意选择适当的夹紧方法,尤其是在加工薄壁零件时,为了减少加工误差,应使夹紧力均匀分布.缩短切削力作用点和支承点的距离,提高工件刚度.5)对相关部件预加载荷例如,机床主轴部件在装配时通过预紧主轴后端面的螺母给主轴滚动轴承以预加载荷,这样不仅能消除轴承的配合间隙,而且在加工开始阶段就使主轴与轴承有较大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配合面间的接触刚度.6)合理设计系统结构在设计机床夹具时,应尽量减少组成零件数,以减少总的接触变形量;选择合理的结构和截面形状;并注意刚度的匹配,防止出现局部环节刚度低.7)提高夹具,刀具刚度;改善材料性能.8)控制负载及其变化适当减少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可减少总切削力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此外,改善工件材料性能以及改变刀具几何参数如增大前角等都可减少受力变形;将毛坯合理分组,使每次调整中加工的毛坯余量比较均匀,能减小切削力的变化,减小误差复映.四,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机械加工中,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的影响下会产生复杂的变形,使得工件与刀具间的正确相对位置关系遭到破坏,造成加工误差.1.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热源,指轴承,离合器,齿轮副,丝杠螺母副,高速运动的导轨副,镗模套等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以及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等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切削和磨削过程中由于挤压,摩擦和金属塑性变形产生的切削热;电动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热,电感热.二是外部热源,指由于室温变化及车间内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存在的温度差别,以及因空气流动产生的温度差等;日照,照明设备以及取暖设备等的辐射热等.工艺系统在上述热源的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同时其热量也通过各种传导方式向周围散发.2.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⑴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在运转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步上升,由于机床各部件受热程度的不同,温升存在差异,因此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将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加工误差.车,铣,镗床这类机床主要热源是床头箱内的齿轮,轴承,离合器等传动副的摩擦热,它使主轴分别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产生位移与倾斜,也使支承床头箱的导轨面受热弯曲;床鞍与床身导轨面的摩擦热会使导轨受热弯曲,中间凸起.磨床类机床都有液压系统和高速砂轮架,故其主要热源是砂轮架轴承和液压系统的摩擦热;轴承的发热会使砂轮轴线产生位移及变形,如果前,后轴承的温度不同,砂轮轴线还会倾斜;液压系统的发热使床身温度不均产生弯曲和前倾,影响加工精度.大型机床如龙门铣床,龙门刨床,导轨磨床等,这类机床的主要热源是工作台导轨面与床身导轨面间的摩擦热及车间内不同位置的温差.⑵ 工件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受热将产生热变形,工件在热膨胀的状态下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冷却收缩后尺寸会变小,甚至可能超出公差范围.工件的热变形可能有两种情况:比较均匀地受热,如车,磨外圆和螺纹,镗削棒料的内孔等;不均匀受热,如铣平面和磨平面等.⑶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热传入刀具会使得刀具产生热变形,虽然传入刀具的热量只占总热量的很小部分,但是由于刀具的体积和热容量小,所以由于热积累引起的刀具热变形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高速车削中刀具切削刃处的温度可达850℃左右,此时刀杆伸长,可能使加工误差超出公差带.3.环境温度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除了工艺系统内部热源引起的变形以外,工艺系统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也会引起工件的热变形.一年四季的温度波动,有时昼夜之间的温度变化可达10℃以上,这不仅影响机床的几何精度,还会直接影响加工和测量精度.4.对工艺系统热变形的控制可采用如下措施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隔离热源为了减少机床的热变形,将能从主机分离出去的热源(如电动机,变速箱,液压泵和油箱等)应尽可能放到机外;也可采用隔热材料将发热部件和机床大件(如床身,立柱等)隔离开.2)强制和充分冷却对既不能从机床内移出,又不便隔热的大热源,可采用强制式的风冷,水冷等散热措施;对机床,刀具,工件等发热部位采取充分冷却措施,吸收热量,控制温升,减少热变形.3)采用合理的结构减少热变形如在变速箱中,尽量让轴,轴承,齿轮对称布置,使箱壁温升均匀,减少箱体变形.4)减少系统的发热量对于不能和主机分开的热源(如主轴承,丝杠,摩擦离合器和高速运动导轨之类的部件),应从结构,润滑等方面加以改善,以减少发热量;提高切削速度(或进给量),使传入工件的热量减少;保证切削刀具锋利,避免其刃口钝化增加切削热.5)使热变形指向无害加工精度的方向例如车细长轴时,为使工件有伸缩的余地,可将轴的一端夹紧,另一端架上中心架,使热变形指向尾端;又例如外圆磨削,为使工件有伸缩的余地,采用弹性顶尖等.五,工件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产生内应力的原因内应力也称为残余应力,是指外部载荷去除后仍残存在工件内部的应力.有残余应力的工件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它的内部组织有要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强烈倾向,即使在常温下这种变化也在不断的进行,直到残余应力完全消失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零件的形状逐渐变化,从而逐渐丧失原有的加工精度.残余应力产生的实质原因是由于金属内部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⑴ 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在铸,锻,焊接以及热处理等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各部分厚度不均,冷却速度和收缩程度不一致,以及金相组织转变时的体积变化等,都会使毛坯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而且毛坯结构越复杂,壁厚越不均,散热的条件差别越大,毛坯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越大.具有残余应力的毛坯暂时处于平衡状态,当切去一层金属后,这种平衡便被打破,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工件就会出现明显地变形,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⑵ 冷校直带来的残余应力某些刚度低的零件,如细长轴,曲轴和丝杠等,由于机加工产生弯曲变形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常采用冷校直工艺进行校直.校直的方法是在弯曲的反方向加外力,如图2-11a)所示.在外力F的作用下,工件的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如图2-11b)所示,在轴线以上产生压应力(用负号表示),在轴线以下产生拉应力(用正号表示).在轴线和两条双点划线之间是弹性变形区域,在双点划线之外是塑性变形区域.当外力F去除后,外层的塑性变形区域阻止内部弹性变形的恢复,使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如图2-11c)所示.这时,冷校直虽然减小了弯曲,但工件却处于不稳定状态,如再次加工,又将产生新的变形.因此,高精度丝杠的加工,不允许冷校直,而是用多次人工时效来消除残余应力.(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28) a)冷校直方法 b)加载时残余应力的分布 c)卸载后残余应力的分布图2-11 冷校直引起的残余应力⑶ 切削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加工表面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的变化,同时也伴随有金属体积的改变,因而必然产生内应力,并在加工后引起工件变形.2.消除或减少内应力的措施⑴ 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在零件结构设计中应尽量简化结构,保证零件各部分厚度均匀,以减少铸,锻件毛坯在制造中产生的内应力;。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在一个工步中,若被加工表面需切去的金属层很厚, 要分几次切削,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或工作行程。
图 1-4 以棒料制造阶梯轴的工作行程
注意: 1)构成工步的任一因素改变后,均视为另一工步 2)在工件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若干相同工步,
为简化工艺文件,可视为一个复合工步。 3)采用多刀加工均视为一个复合工步。
X

X√
应尽量减少使用刀具的种类
X√
X√
减少加工的安装次数
镗孔
(2)零件结构应便于度量 锥孔两端最好留有圆柱面 花键齿采用偶数
(3)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
对该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审查:
生产类型为中批量。 毛坯为锻件, 材料为40Cr, 零件需作调质处理, 硬度HB240-280
多轴肩
粗糙度太低 缺退刀槽
(2)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安排在半精加工以后和磨削加工之前 (但有氮化处理时,应安排在精磨之后),主要用于提 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调质处理:初加工或半精加工以后,使钢材获得一 定的强度、硬度及良好的冲击韧性等; 淬火、渗碳淬火:半精加工以后,提高表面硬度; 氮化、氰化:精加工之后,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耐 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性。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2、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或车间)时的原始资料 4、便于积累、交流和推广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
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程序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确保加工质量,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技术条件。 2、提高生产率,按期完成并力争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3、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条件。
所谓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 下某一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第一节概述一、加工精度的概念高产、优质、低消耗,产品技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这是机械制造企业的基本要求。

而质量总是则是最根本的问题。

机械加工质量指标包括两方面的参数:一方面是宏观几何参数,指机械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是微观几何参数和表面物理- 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参数,指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所谓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大小、几何形状、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程度。

符合程度高,加工精度也高;反之则加工精度低。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三项内容,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由于机械加工中的种种原因,不可能把零件做得绝对精确,总会产生偏差。

这种偏差即加工误差。

实际生产中加工精度的高低用加工误差的大小表示。

加工误差小,则加工精度高;反之则低。

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是设法将加工误差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是设法降低零件的加工误差。

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一般来说,零件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加工成本越高,生产率则相对越低。

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加工精度,工艺人员则应根据设计要求、生产条件等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方法,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误差不超过零件图上规定的公差范围,并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二获得零件加工精度的方法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和主动测量法等五种。

⑴ 试切法通过试切一测量一调整一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的加工方法。

试切法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加工精度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量具的精度,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⑵ 调整法按零件规定的尺寸预先调整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的相互位置,并在加工一批零件的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零件加工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

调整法生产效率高,对调整工的要求高,对操作工的要求不高,常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

⑶ 定尺寸刀具法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刀具进行加工,使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如用钻头、铰刀、键槽铣刀等刀具的加工即为定尺寸刀具法。

定尺寸刀具法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稳定,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⑷ 自动控制法把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机构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测量、刀具的补偿和切削加工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从而自动获得所要求的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

该方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劳动强度低,适应于批量生产。

⑸ 主动测量法在加工过程中,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并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比较后,或使机床工作,或使机床停止工作的加工方法。

该方法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稳定,适应于批量生产。

2.获得几何形状精度的方法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几何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仿形法和展成法等四种。

⑴ 轨迹法依靠刀尖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成形运动的精度。

普通车削、铣削、刨削和磨削等均为刀尖轨迹法。

⑵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其他成形运动精度。

用成形刀具或砂轮进行车、铣、刨、磨、拉等加工的均为成形法。

⑶ 仿形法:刀具依照仿形装置进给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

如使用仿形装置车手柄、铣凸轮轴等。

⑷展成法又称为范成法,它是依据零件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刀具和工件的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展成法所得的被加工表面是刀刃和工件在展成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面,刀刃必须是被加工表面的共轭曲线。

所获得的精度取决于刀刃的形状和展成运动的精度。

滚齿、插齿等均为展成法。

3.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工件的位置精度取决于工件的安装(定位和夹紧)方式及其精度。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⑴ 找正安装法找正是用工具和仪表根据工件上有关基准,找出工件有关几何要素相对于机床的正确位置的过程。

用找正法安装工件称为找正安装,找正安装又可分为:1)划线找正安装即用划针根据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为基准找正它在机床上正确位工件 安课课加工酣的溟差j加工中的谀龍置的一种安装方法。

2)直接找正安装 即用划针和百分表或通过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正确位置的安装方法。

此法的生产率较低,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一般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⑵ 夹具安装法 夹具是用以安装工件和引导刀具的装置。

在机床上安装好夹具,工件放 在夹具中定位,能使工件迅速获得正确位置,并使其固定在夹具和机床上。

因此,工件定位 方便,定位精度高且稳定,装夹效率也高。

⑶机床控制法 利用机床本身所设置的保证相对位置精度的机构保证工件位置精度的 安装方法。

如坐标镗床、数控机床等。

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工件的加工精度问题也就涉及到整个工艺系统的精度问题。

工艺系统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误 差,在不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它是产生加工误差的根源, 因此工艺系统的误差被称为原始误差 ,如表2-1所示。

原始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加工前就存在的工艺系统本身的误差(几何误差),包括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夹具、刀具的 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工艺系统的调整误差等;另一方面是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受 力变形、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和刀具的磨损等引起的误差,以及加工后因内 应力引起的变形和测量引起的误差等。

下面即对工艺系统中的各类原始误差分别进行阐述。

表2- 1原始误差 工艺系规动蟲養王艺系址静溟墨一、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生产中采用近似的加工原理进行加工的例子很多,例如用齿轮滚刀滚齿就有两种原理误差:一种是为了滚刀制造方便,采用了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线蜗杆而产生的近似造形误差;另一种是由于齿轮滚刀刀齿数有限,使实际加工出的齿形是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而不是一条光滑的渐开线。

采用近似的加工方法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虽然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工艺过程及机床和刀具的设计和制造,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原理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二、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1.机床几何误差机床几何误差包括机床本身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引起的误差。

这里着重分析对加工影响较大的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误差以及传动链误差。

⑴机床主轴误差机床主轴是用来安装工件或刀具并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件或刀具的重要零件,它是工件或刀具的位置基准和运动基准,它的回转精度是机床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误差直接影响着工件精度的高低。

1)主轴回转误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机床主轴回转时其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应是稳定不变的,但实际上由于受主轴部件结构、制造、装配、使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主轴在每一瞬时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都是变动的,即存在着回转误差。

主轴回转轴心线的运动误差表现为纯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如图2-1所示。

机床的主轴是以其轴颈支承在床头箱前后轴承内的,因此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是轴承精度、主轴轴颈精度和床头箱主轴承孔的精度。

如果采用滑动轴承,则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主轴颈的圆度、与其配合的轴承孔的圆度和配合间隙。

不同类型的机床其主轴回转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的形式也会不同。

对于工件回转类机床(如车床,内、外圆磨床),因切削力的方向不变,主轴回转时作用在支承上的作用力方向也不变,因而主轴颈与轴承孔的接触点的位置也是基本固定的,即主轴颈在回转时总是与轴承孔的某一段接触,因此轴承孔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小,而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则影响较大;对于刀具回转类机床(如镗床、钻床),因切削力的方向是变化的,所以轴承孔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而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影响较小。

2)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不同类型的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是不同的。

工件回转类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如图2-2所示,在车削圆柱表面,当主轴在Y方向存在误差Ay寸,则此误差将是1 : 1地反映到工件的半径方向上去(△ R = A y)。

而在Z 方向存在误差A z时,反映到工件半径方向上的误差为A R。

其关系式为R o2十A z2= (R o 十A R Z)2=R O2十2R o • A z 十A R z2因A R Z2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此式化简后得A R Z"/(2R o)<< Ay (2—1)所以Ay所引起的半径误差远远大于由Az所引起的半径误差。

我们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的非敏感方向。

(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图3-19 )图2-2车外圆的敏感方向刀具回转类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的敏感方向,如镗削时,刀具随主轴一起旋转,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法向随刀具回转而不断变化,因而误差的敏感方向也在不断变化。

⑵机床导轨误差床身导轨既是装配机床各部件的基准件,又是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导向精度的导向件,因此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响。

导轨误差分为: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A y这项误差使刀具产生水平位移,如图2-3所示,使工件表面产生的半径误差为A R y, A R y= A y,使工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鞍形或鼓形)。

2)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A Z这项误差使刀具产生垂直位移,如图2-4所示,使工件表面产生的半径误差为A R Z,A R Z~広2/(2R o),其值甚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若在龙门刨这类机床上加工薄长件,由于工件刚性差,如果机床导轨为中凹形,贝U工件也会是中凹形。

3)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当前后导轨的不平行,存在扭曲时,刀架产生倾倒,刀尖相2-5所示,在某一截(2 — 2)对于工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如图面内,工件加工半径误差为:△ R ~ 炉一S B 式中:H ——车床中心高B ――导轨宽度△――前后导轨的最大平行度误差(沿用吴拓主编《机械制造工程》 (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图3- 22)图2-5机床导轨扭曲对工件形状的影响⑶ 传动链传动误差 传动链传动误差是指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它是影响螺纹、齿轮、蜗轮蜗杆以及其它按展成原理加工的零件加工精度的 主要因素。

传动链始末两端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传动元件来实现的,当这些传动元件存在 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和磨损时,就会破坏正确的运动关系,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这些误差 即传动链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