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消毒剂杀菌的原理
消毒剂杀菌的原理
消毒剂杀菌的原理是通过破坏或抑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及结构功能,从而杀灭或抑制其繁殖,达到杀菌的目的。
具体的杀菌原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氧化作用:某些消毒剂能与微生物的细胞成分发生氧化反应,造成氧化损伤并杀菌。
例如,过氧化氢可以通过释放活性氧分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导致微生物死亡。
2. 蛋白质变性:部分消毒剂能够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使微生物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3. 细胞膜破坏:某些消毒剂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使细胞内容物外泄,导致微生物死亡。
例如,氯化物可以与细胞膜的脂质发生反应,破坏膜的完整性。
4. 酶活性抑制:一些消毒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关键酶活性,阻碍其生物代谢过程,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例如,酚类消毒剂可以与微生物的酶发生反应,影响相关代谢途径的正常进行。
5. DNA/RNA破坏:部分消毒剂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或
RNA分子,阻断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导致微生物死亡。
例如,紫外线消毒可以直接破坏微生物的DNA分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和使用方法。
同时,正确的使用和浓度控制也是保证消毒剂有效杀菌的关键。
过氧乙酸消毒原理
过氧乙酸消毒原理
过氧乙酸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过氧乙酸分子中的氧气原子与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酶结合,从而抑制或破坏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生理功能,达到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效果。
过氧乙酸分子中的氧气原子可以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结合,阻断酶催化的代谢过程,破坏微生物细胞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结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
此外,过氧乙酸还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直接氧化细菌细胞内的重要酶系统,破坏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导致其死亡。
过氧乙酸分子中的过氧基(-OOH)具有较强的活性,具备快速
杀菌的能力。
它可以轻易通过微生物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与微生物的代谢酶相互作用,发挥抗菌作用。
在细菌胞内,过氧乙酸会与细胞内的酶发生反应,生成高活性的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OH),引起微生物的蛋白质、DNA和脂质的氧
化损伤,从而导致微生物细胞的死亡。
过氧乙酸消毒具有广谱性、快速性和高效性等优点。
它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同时对水中的微生物也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由于过氧乙酸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与其他消毒剂相比,更不易产生抗药性。
另外,过氧乙酸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使用后很容易分解为非毒性的物质。
氯化消毒原理
氯化消毒原理
氯化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氯化物在水中释放出活性氯离子,从而发挥消毒作用。
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等)溶解在水中后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活性氯离子(Cl-)。
活性氯离子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杀死这些病原体。
活性氯离子通过氧化细胞膜、白蛋白和DNA等,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死亡。
此外,氯化物还能与微生物中的氨基化合物反应,形成致死性的氯胺等物质。
同时,活性氯离子还具有一定的消除异味和去除有机物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消毒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的pH值、温度、接触时间和悬浮物的存在等。
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温度会增加活性氯离子的活性,提高消毒效果;而较高的水中悬浮物含量则会降低活性氯的浓度,影响消毒效果。
总之,氯化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通过释放活性氯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在使用氯化消毒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水质、接触时间和剂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原理(内容清晰)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按杀菌能力分类: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固体、液体、气体按化学性质分类(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prefix =v :vml品名特点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复合亚氯酸钠)Virkon过硫酸复合盐杀菌能力强强强强强强刺激性、腐蚀性强强强无无无安全性:人、动物差(对呼吸道、眼睛等有强力的破坏性)较安全安全代谢物不产生三氯甲烷安全环境差(长期使用,对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破坏)最安全安全安全稳定性差差差差稳定稳定使用范围环境、空栏环境、空栏环境、空栏饮水、环境饮水、带畜、环境、器械等饮水、带畜、环境等(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面活性作用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品名特点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甲苯磺酰胺钠二氯二甲基海因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有效氯含量(%)>55≥65、≥90≥23-26≥70杀菌能力强强强强刺激性、腐蚀性较强较强较弱较弱安全性:人、动物环境差(长期使用,易对呼吸道、眼睛等造成破坏)较安全安全差(长期使用,易对环境将造成破坏)一般较安全使用范围饮水、环境、工具等饮水、环境、器械等饮水、带畜、环境等饮水、带畜、环境等稳定性水溶液不稳定一般水溶液不稳定稳定(水中缓慢溶解,缓释)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品名特点次氯酸钠NaClO.5H2O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Ca(ClO)2 .2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4NaOCl.12H2O有效氯含量(%)100-14035603杀菌能力很强强强强刺激性、腐蚀性强强强强安全性:人、动物环境差(对呼吸道、眼睛等有强力的破坏性)低毒/有弱蓄积毒性差(长期使用,对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破坏)一般稳定性很差很差差较稳定使用范围环境、空栏环境、空栏环境、空栏环境、空栏、去污、浸泡等(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
自来水消毒原理
自来水消毒原理自来水消毒是指对自来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微生物进行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自来水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其原理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种方式。
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
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氯分子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次氯酸钠是氯气的稳定剂,其消毒原理与氯气类似,但稳定性更好,使用更为方便。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氧分子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物理消毒是利用物理手段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消毒方式包括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照射作用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其消毒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微生物的DNA分子,使微生物失去生殖能力,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其消毒原理是通过臭氧分子与微生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来水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种方式。
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而物理消毒是利用物理手段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杀灭。
不同的消毒方式有着各自独特的消毒原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保障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在进行自来水消毒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消毒剂的特性和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求,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次氯酸消毒原理
次氯酸消毒原理
次氯酸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次氯酸分子的氧化能力来杀灭微生物。
次氯酸(HClO)可以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发生
反应。
当次氯酸溶液倾向于处于酸性环境时,其分解释放出游离氯(Cl)离子,这些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氯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细胞膜,这会导致细胞的死亡。
此外,次氯酸分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它可以进入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并与其重要的细胞结构(如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次氯酸消毒的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浓度、接触时间、温度和pH值等。
较高浓度的次氯酸可以更快地杀灭微生物,
但浓度太高可能对一些物体产生腐蚀作用。
适当的温度和酸性环境也有助于增强次氯酸的消毒效果。
总的来说,次氯酸消毒通过其氧化性能和直接的杀菌作用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存放要求
将消毒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同时,应注意将消毒剂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避免误食或误用。
使用期限
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期限,过期的消毒剂应及时处理,不应再 使用。
02
各类消毒剂使用方法详解
醇类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2
0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手 部和皮肤消毒等。
解决方案
在使用消毒剂前,了解使用者的过敏史,如有过敏风险,应更换其他类型的消毒剂; 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消毒剂,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处,必要时进行紧急 救治。
其他可能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
消毒剂长时间未使用导致过期。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产品;对于易过 期的消毒剂,应控制采购量,避免浪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具有强氧化性,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如甲醛、戊二醛等,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 孢、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适用范围与选择依据
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如醇类消毒剂适用于皮肤、手、物品表面及小件物品的消毒;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地面、墙面、物品表面、餐具、水等的消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耐腐 蚀物品的消毒等。
先消毒清洁部位,再消 毒污染部位;从高处到 低处,从内到外进行消
毒。
注意事项
消毒过程中要保持通风, 避免消毒剂气味对人体
造成不适。
后续处理及储存要求
后续处理
01
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对物品或人
体造成损害。
储存要求
02
常见的灭菌剂的原理有哪些
常见的灭菌剂的原理有哪些灭菌剂是一种可用于灭菌及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物质。
常见的灭菌剂有热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等。
热灭菌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提高温度使微生物丧失活力并杀灭。
常见的热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利用高温(通常为160-180)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和氧化,破坏细胞膜和核酸,从而杀灭微生物。
湿热灭菌则利用高温和水蒸气(常见的是121)的组合,使微生物的细胞功能受到破坏,达到灭菌的效果。
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的特性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剂有氯化洗涤剂、乙醛、过氧化氢等。
氯化洗涤剂是一种常用的殺菌劑,它通过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和细胞膜相互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乙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强力消毒剂,其通过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相互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生理机制,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灭菌剂,它通过高效的氧化性质杀灭细菌和真菌,并且在分解后只产生无害的水和氧气,对环境无污染。
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或电子辐射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有紫外线辐射和γ射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利用紫外线的短波性质,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分子,干扰微生物的DNA复制和传递,从而杀灭微生物。
γ射线辐射则是利用高能辐射杀灭微生物,通过与微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理机制,从而灭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灭菌方法,如滤过灭菌和酶灭菌等。
滤过灭菌是利用微小孔径的过滤器将微生物过滤掉,达到灭菌的目的。
酶灭菌则是利用特定的酶对微生物进行灭菌,例如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的乳酸,可用于对肉制品等食品进行灭菌。
总的来说,灭菌剂的原理包括热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灭菌剂可根据需求和场合的不同进行选择。
84消毒液应用的什么原理
84消毒液应用的什么原理1. 84消毒液的基本原理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含氯化合物。
其化学名称为氯气二氧化,化学式为Cl2O,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因其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而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和卫生领域。
2. 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氯气的氧化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核酸,从而杀灭它们。
•氯气的溶解性:氯气可以溶于水,形成含氯离子的漂白水溶液。
含氯离子可以更好地渗透到细胞内部,进一步杀灭微生物。
•氯气和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形成亚氯酸根离子(ClO-),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3. 84消毒液的应用场景3.1 家居环境•消毒家具:可将84消毒液稀释后喷洒在家具表面,擦拭后可杀灭家居细菌和病毒。
•消毒厨房用具:将切菜板、刀具等放入浓度适当的84消毒液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去除刀具表面细菌。
•消毒厕所:将84消毒液倒入马桶或浴缸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刷子搅拌后冲洗,达到消毒的效果。
3.2 医疗环境•消毒手术器械:将手术器械浸泡在84消毒液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可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医疗床单和服装:将使用过的医疗床单和服装浸泡在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彻底清洗和烘干,可以杀灭病菌和病毒。
3.3 公共场所•消毒交通工具:可用84消毒液喷洒在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座椅、扶手上,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公共场所:将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在地面和公共设施上,使用拖把彻底清洗地面,可消除细菌和病毒带来的污染。
4. 注意事项•使用84消毒液时,应避免与眼睛、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引起刺激和伤害。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
•84消毒液使用前应先进行稀释,根据具体需要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当的稀释比例。
•84消毒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
5. 总结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主要使用氯气二氧化来杀灭微生物。
银氨净原理
银氨净原理
银氨净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银离子的作用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抑制其繁殖和生长。
同时,银离子还可以与细菌的核酸结合,阻断其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银氨净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饮食、卫生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银氨净常用于消毒手术器械、创口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在饮食领域,银氨净可以用于食品的消毒处理,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在卫生领域,银氨净可以用于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如消毒地板、桌椅等,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健康。
银氨净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一般可以直接使用或稀释后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
此外,银氨净的使用剂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银氨净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然而,银氨净并非万能的消毒剂,对一些特殊的细菌、病毒可能无效,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银氨净也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同时要妥善存放,避免儿童误食。
银氨净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广泛应
用于医疗、饮食、卫生等领域。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其消毒效果。
同时,银氨净也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储存,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银氨净的消毒作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常用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常用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保护我们的生活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和作用原理。
一、化学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主要作用是防止产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变质和腐败,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包括:1、苯甲酸及其钠盐(benzoic acid and its sodium salt)苯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可以控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2、山梨酸及其钾盐(sorbic acid and its potassium salt)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生产肉类、奶制品、果汁和糕点等食品的常用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3、乙酸及其钠盐(acetic acid and its sodium salt)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酸味剂和防腐剂,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以下几种:1、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消毒水果、蔬菜、食品加工设备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极具杀菌作用,但对于金属设备可能存在腐蚀的风险。
2、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可以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消毒中。
同时,它在被分解后能够转化为氧气和水,对环境无害。
3、戊醛(Glutaraldehyde )戊醛是一种消毒剂,具有极强的消毒能力,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但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需要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使用。
总的来说,化学防腐剂和消毒剂是当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它们可以有效抵御病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原理
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原理1. 概述化学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医疗保健、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原理。
2. 消毒机理化学消毒剂通过不同的机制杀灭微生物,常见的机理包括:•氧化作用:某些消毒剂能够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细胞壁,导致细胞死亡。
例如,含氯消毒剂可以氧化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引起其失活。
•蛋白质变性:消毒剂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并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失活。
这会阻止细菌和病毒的正常生理功能。
•阻断代谢途径:一些消毒剂可以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阻止其进行必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引起细菌和病毒死亡。
3. 常见消毒剂及其应用原理3.1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最常见的化学消毒剂之一,应用广泛。
其应用原理主要包括:•氯气氧化作用: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次氯酸则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分解为活性氯离子。
这些活性氯离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
•蛋白质变性:活性氯离子可以与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导致其变性和失活。
3.2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迅速杀灭微生物。
其应用原理包括:•氧化作用:过氧化氢能释放氧气,氧气的产生及其氧化作用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
•蛋白质变性:过氧化氢能与微生物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蛋白质变性和失活。
3.3 碘消毒剂碘消毒剂常用于皮肤和粘膜消毒。
其原理包括:•氧化作用:碘能与微生物内的氨基酸产生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
•蛋白质变性:碘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结合,引起其变性和失活。
3.4 醛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消毒能力,常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
应用原理主要包括:•蛋白质变性:醛类消毒剂能与微生物内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蛋白质变性和失活。
•交联作用:醛类消毒剂可以与微生物细胞内的核酸结合,干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阻止其正常复制和生长。
4. 应用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消毒需求和物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
泳池消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泳池消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泳池消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添加消毒剂来杀死或抑制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臭氧、紫外线等。
1. 氯消毒:氯是常用的泳池消毒剂之一。
当氯添加到水中时,会产生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次氯酸根离子还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核酸,从而起到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2.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在泳池中进行消毒。
臭氧气体通过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破坏细胞膜和核酸,以及降解有机污染物,起到消毒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杀死细菌和病毒。
在泳池系统中,水通过紫外线灯管区域时,紫外线会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和RNA,进而导致其死亡。
紫外线消毒具有高效、无化学残留物和不会改变水质味道的优点。
这些消毒方法常常会结合使用,以增强消毒效果,并保证泳池水的卫生和安全。
氯已定杀菌原理
氯已定杀菌原理氯已定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合物。
氯已定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是许多消毒产品和清洁剂的重要成分。
它主要通过氯化物离子和次氯酸离子的作用来实现杀菌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氯已定杀菌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了解氯已定的杀菌原理。
氯已定中的氯化物离子和次氯酸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质,能够破坏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进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氯化物离子主要通过与细胞膜和细胞壁上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次氯酸离子能够通过氧化细菌和病毒内部的关键生物分子,阻断它们的代谢和复制过程。
因此,氯已定能够有效地杀死各种类型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实现消毒的效果。
在使用氯已定进行杀菌消毒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一般来说,氯已定可以通过溶液、片剂、粉末等形式供应。
对于溶液型的氯已定,可以直接将其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后使用;而片剂和粉末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比和溶解。
氯已定的杀菌效果受到温度、pH值、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这些条件,以保证杀菌效果的可靠性。
此外,虽然氯已定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由于氯已定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者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眼镜,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其次,氯已定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或降低杀菌效果。
此外,氯已定的储存也需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与阳光直接接触,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最后,对于使用氯已定消毒过的物体,要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冲洗,以确保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氯已定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它通过氯化物离子和次氯酸离子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破坏微生物内部的生物分子,达到杀菌的效果。
在使用氯已定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注意安全事项。
通过正确地使用氯已定,我们可以有效地消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清洁。
来苏尔消毒原理
来苏尔消毒原理
苏尔消毒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灭菌作用:苏尔消毒原理通过高温作用将细菌和病毒的核酸、蛋白质结构破坏,从而达到一定的灭菌效果。
高温能够使细菌和病毒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其生存能力,甚至导致其死亡。
2. 化学灭菌作用:除了高温作用,苏尔消毒原理还利用化学物质对细菌和病毒进行灭活。
其中,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包括氯化物、过氧化物、氯酸等。
这些化学消毒剂可以与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细胞壁、核酸进行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3. 光照效应:苏尔消毒原理还利用光照效应对细菌和病毒进行灭活。
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穿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核酸,直接破坏其DNA分子,从而阻断其生长和繁殖。
需要注意的是,苏尔消毒原理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灭菌效果。
同时,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需要考虑其浓度和接触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消毒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将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
等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而常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酒精、双氧水、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
它们都有各自的消毒原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蛋白质的变性来杀灭细菌。
酒精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和蛋白质,使细菌失去活力并死亡。
因此,酒精常被用于消毒手部皮肤和一些物体表面。
其次,双氧水是一种氧化性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氧气的放出来杀灭细菌。
双氧水在接触到细菌时会放出氧气,氧气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双氧水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另外,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性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
过氧乙酸能够与细菌细胞膜中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
由于其强氧化性,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被广泛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最后,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通过氯离子的氧化作用来
杀灭细菌。
次氯酸钠能够释放出活性氯,氯离子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核酸,从而杀死细菌。
次氯酸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疗卫生领域。
总的来说,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主要包括蛋白质的变性、氧气的放出、氧化
作用和氯离子的氧化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消毒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从而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消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毒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氧化硫杀菌消毒的原理
二氧化硫杀菌消毒的原理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它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饮料生产、医药卫生等领域。
那么,二氧化硫是如何实现杀菌消毒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的角度来探讨二氧化硫的杀菌消毒机制。
首先,二氧化硫能够杀菌消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气态状态下的特殊性质。
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气味和刺激性,它可以迅速渗透到微生物的细胞内部,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部物质的泄漏和代谢的紊乱,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生物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其次,二氧化硫的杀菌消毒作用还与其氧化性有关。
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这两种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微生物的细胞内部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来实现杀菌消毒的效果。
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同时,二氧化硫还可以调节微生物生存环境的pH值,改变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最终实现杀菌消毒的效果。
总的来说,二氧化硫能够实现杀菌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其气态状态下的特殊性质、氧化性和抑菌作用以及对微生物生存环境的调节作用。
通过这些机制的综合作用,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保障食品加工、饮料生产、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安全和卫生。
在使用二氧化硫进行杀菌消毒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使用浓度和时间,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也需要注意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避免对食品和环境造成污染。
希望通过对二氧化硫杀菌消毒原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碘的杀菌原理
碘的杀菌原理碘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其杀菌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和蛋白质变性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碘的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碘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出游离的碘离子,这些碘离子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微生物死亡。
这种氧化作用是碘杀菌的重要机制之一,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其次,碘还能够通过蛋白质变性作用来实现杀菌的效果。
碘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蛋白质变性作用能够使微生物失去生存能力,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除了氧化作用和蛋白质变性作用外,碘还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
碘能够渗透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部,与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发生作用,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碘在杀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通常需要将碘溶液或碘制剂充分涂抹或浸泡在被消毒物表面,以确保碘能够充分发挥其杀菌作用。
此外,碘的杀菌效果还会受到pH值、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碘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碘的杀菌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作用和渗透作用三个方面。
这些作用使得碘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在使用碘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其作用时间和受影响因素,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实现。
通过对碘的杀菌原理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碘在消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和使用碘制剂,确保消毒效果的实现,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的原理消毒是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
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大型养殖集团因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科学的选择消毒剂,检验消毒剂的质量和在现场使用后的实际消毒效果,使消毒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广大的养殖场(户)面对销售商上百种消毒剂的名称,品牌无法正确选择消毒剂,更无法检验消毒剂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按将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即通过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这类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越高,消毒剂分子就越多;温度越高,消毒剂分子运动越快;环境中有机物越少;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机会就越多,消毒效果越好。
具体使用时,须注意配比浓度(酒精则以75%最好)、环境温度和环境中有机物浓度。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属于原浆毒,消毒过程中可破坏宿主组织,即对猪、鸡有毒性,会引起畜禽应激,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
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室、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带猪消毒。
如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等。
1.酚类消毒剂:石炭酸、来苏儿、煤酚、苯酚、复合酚等具有臭药水味的一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商品名最多,其中苯酚对芽胞、病毒无效,复合酚含41%~49%的酚和22%~26%的醋酸,是其中消毒效果最好的,此类消毒剂因其具有特别的药臭味,又具原浆毒,吸入皮肤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很少用于空室消毒,更不能带鸡带猪消毒。
具体消毒时须先把环境冲洗的干干净净,浓度要达到0.5%~1%以上,温度不能低于8℃,消毒效果才好。
禁止在碱性环境或同碱性溶液及其它消毒液混合使用。
2.碱类消毒剂:烧碱、生石灰等,常用2%~3%烧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屋顶、地面等,假如配制烧碱溶液时提高温度、加入食盐消毒效果更佳。
用烧碱液消毒时应注意防护,消毒畜禽舍地面后6小时~12小时,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引起畜禽肢蹄、趾足和皮肤损害。
生石灰是价廉易得的消毒药,许多养殖场喜用干石灰粉进行消毒,这是错误的。
石灰必须在有水份的情况下才会游离出OH-离子而发挥消毒作用,干石灰粉因可以从空气中吸收CO2变成碳酸钙而失去效果,所以不能用干石灰,石灰不能久存,畜禽场门口、墙角、地面应用20%现配的石灰乳消毒,消毒才有效。
3.醇类消毒剂:用75%酒精,一般用于消毒注射部位。
4.醛类消毒剂:甲醛(福尔马林)、戊二醛,甲醛是最好的熏蒸消毒剂,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高于18℃),相对湿度为70%左右才有效,低于15℃甲醛很容易聚合成聚甲醛而失去消毒功效,甲醛气体消毒穿透力较差,应把物体特别是垫料尽量散开,福尔马林长期贮存或水份蒸发后会变成白色多聚甲醛沉淀,从而失去消毒效果,需加热至100℃才可又变成甲醛。
甲醛有致癌性,出口鸡严禁使用。
戊二醛常用其2%溶液,消毒效果好,不受有机物影响,若用0.3%碳酸氢钠作缓冲剂,效果更好。
但戊二醛价格贵,稳定性差。
二、通过分子碰撞原理接触病源体,干扰病原体的重要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的消毒剂:主要有氧化剂和卤素类消毒剂。
此类消毒剂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损害细菌酶的活性基因或因化学结构与代谢物相似,竞争或非竞争性地同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引起菌体死亡。
高浓度时具一定毒性,可用于空室消毒,也可带鸡消毒。
1.氧化剂类消毒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有强烈的醋酸味,性质不稳定,易挥发。
最好用市售20%浓度、在半年内生产的。
现用现制现配,对霉菌和芽胞均有效,因其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很少用于带猪消毒,因猪的嗅觉极其灵敏,带猪消毒常引起猪的应激。
一般用量0.1%~0.5%。
高锰酸钾常与甲醛溶液混合用作熏蒸消毒。
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在酸性环境中作用力强,不要在碱性环境中使用。
2.卤素类消毒剂:(1)氯化合物:漂白酚(次氯酸钠溶液、漂粉精)、氯胺、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等有氯臭(漂白粉味)的一类消毒剂:新出厂的氯化合物消毒力特别强,但性质不稳定,作用力不持久,见光易分解,必须现配现用。
因氯遇水以后,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氯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消毒力较强,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力减弱,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
应用最广泛,商品名称最多的氯化合物是二氯异氰尿酸钠,一般用其0.5%~1%溶液杀灭细菌和病毒,用5%~10%溶液杀灭芽胞。
冬季用量是夏季的3倍~5倍,作用时间是夏季的5倍~8倍。
(2)碘与碘化合物:碘酊、碘甘油、复方络合碘、碘伏:碘为灰黑色,极难溶于水,且具有挥发性。
碘有较强的瞬间消毒作用,在酸性环境中杀菌力较强,在碱性环境及有机物存在时,其杀菌作用减弱。
碘化合物的产品浓度比较低,一般只有1%~3%,也有只有0.1%左右的,在现场具体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消毒液的配比浓度和清除有机物。
碘化合物商品名称比较多,在畜牧业上多用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的产物(碘伏),配比使用浓度视情况为50ppm~150ppm。
三、通过正负电子碰撞原理,即消毒剂所带正电荷能主动吸引和吸附表面具有负电荷的物体,如细菌、病毒蛋白质、墙壁、玻璃、设备、和器具内外表面。
正负电子相吸引,使消毒剂分子与细菌、病毒蛋白质接触,产生杀灭作用。
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季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此类消毒剂能增加病原体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病原体的表面张力,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使病原微生物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受阻,菌体蛋白变性,水向菌体内渗入,使菌体破裂或溶解而使病原体死亡,呈现杀菌杀病毒作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抗病毒谱广,作用快,低浓度不但能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还对病毒、霉菌、真菌有效。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分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单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和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有些季胺盐无消毒效果如防冻液和油柒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双链季胺盐的消毒效果一般是单链季胺盐的几倍。
双链季胺盐化合物中又因分子结构中碳链的数量和长度不同,消毒效果各不相同。
所带碳链多界面活性大而产生极强的吸引力,主动吸引细菌并致其质变死亡。
双链季胺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又因分子结构中所含卤族类元素不同,消毒效果也不相同,含氯离子的消毒效果较差,以含溴离子的消毒效果最好,最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功能。
⑵消毒原理:①含氯消毒剂A.形成的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HOCl+R-NH-R′→R-NCl-R′+H2OB.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二氧化氯的强氧化能力,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HOCl→ HCl+[O]C.消毒剂中含的有效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质Cl2+R—NH—R′→R—NCl—R′+HCl本类消毒剂的作用多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因此,使用剂量一般按药物的有效氯含量计算。
目前我国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三合二、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氯二甲基海因、三氯异氰尿酸与溴氯海因等。
②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杀灭微生物首先是依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通过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此外,过氧乙酸亦具有酸的特性,可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而损伤微生物。
因此,过氧乙酸杀菌作用远较一般的酸与过氧化物为强。
③醛类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作用主要依靠醛基,其作用于菌体蛋白(包括酶)的醛基、羟基、羧基、氨基,使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变性、凝固,造成微生物死亡。
④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等,是通过对微生物蛋白质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而使微生物死亡。
大多作为气体消毒剂使用。
⑤醇类消毒剂常用的醇类消毒剂有乙醇异丙醇。
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破坏蛋白质的肽键,使之变性;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溶菌作用。
⑥酚类消毒剂常用的酚类消毒剂有甲酚皂溶液、滴露消毒药水。
其杀菌作用的机理有:高浓度下可裂解并穿透细胞壁,与菌体蛋白结合,引起蛋白变性;低浓度下,或较高分子的酚类衍生物可使细胞的主要酶系统(氧化酶脱氢酶催化酶等)失去活性,干扰了物质代谢;减低溶液表面张力,酚类消毒剂积聚在菌体细胞上,增加细胞壁的渗透性,使菌体内含物溢出,改变了细胞蛋白的胶状,致细菌死亡;酚类易溶于细胞类脂体中,因而能积存在细胞中,其羧基与蛋白质的氨基起反应,破坏细胞的功能。
表面活性大的酚类消毒剂减低溶液张力作用较大,杀菌能力亦较强。
衍生物中的某些羟基与卤素,有助于降低表面张力,并且卤素还可促进衍生物电离以增加溶液的酸性,因此,卤素与羟基在对位上的化合物比邻位上的化合物杀菌能力强。
⑦季铵盐类消毒剂本类消毒剂杀菌原理主要有: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菌体破裂;使蛋白质变性;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如脱氢酶氧化酶以及分解葡萄糖琥珀酸盐丙酮酸盐的酶),以致使之失去活性;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菌的新陈代谢。
对酶的抑制,有的是可恢复的,由此可解释其抑菌作用。
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这种可恢复性逐渐减弱,以致不可恢复。
⑧双胍类化合物,其作用机理有:吸附于细菌表面,破坏细胞膜,造成胞浆组分渗漏;抑制脱氢酶的活性;高浓度时可凝聚胞浆组分。
4使用方法,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用消毒剂溶剂浸泡擦拭喷洒或进行气溶胶喷雾。
多数消毒剂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
第二,用其气体或烟雾进行熏蒸。
主要有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
第三,直接用药物粉剂处理。
主要为含氯消毒剂。
方法的多样化为各种对象的消毒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化学消毒效果不如热力消毒可靠,因此,多在不具备热力处理的条件时,或对不能热力处理的物品,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使用化学法消毒。
(5)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理化因素①温度一般说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消毒因子的杀菌能力增强,杀菌速度加快.常以值表示,即温度每升高十度杀菌速度加快的倍数,不同消毒剂的值不同。
②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可湿润微生物和消毒剂,增进药与菌的接触,改善杀菌效果。
这种作用在环氧乙烷甲醛消毒中尤为明显,相对湿度越高可稀释消毒剂的作用浓度,湿度过底又可影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反应过程,都会减弱杀菌作用。
因此,必须将其相对湿度调至最适宜范围,才能发挥消毒剂的最佳杀菌作用。
③酸碱度酸碱度对消毒剂杀菌作用有直接影响,如含氯消毒剂,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增强,杀菌作用明显高于碱性,而氯己定季铵盐类消毒剂则以碱性条件为宜。
④有机物有机物对消毒效果有双重影响,一是保护微生物使其免受理化因子的作用,二是起消耗消毒剂的作用。
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大多是在有机物保护状态下存在的,因此,在确定消毒剂量时,必须估计到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⑤化学拮抗(中和)作用过氧化物的杀菌作用可受还原剂拮抗,如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可被硫代硫酸钠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