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法隧道开挖施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 法开挖作业指导书

1. 适用条件、范围

XXX段隧道工程W级围岩

2. 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序流程、作业方法及要求

2.1.1开挖及初期支护、临时支护(见CD工法工序图)

1 (左侧上部开挖)—"(左侧上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并打设锁脚锚杆,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3 (左侧中部开挖)-W (左侧中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并打设锁脚锚杆,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5(先行导坑左下部开挖)-切(导坑下左部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7 (右侧上部开挖)-忸(右侧上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并打设锁脚锚杆,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9 (右侧中部开挖)-X(右侧中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并打设锁脚锚杆,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11 (右侧下部开挖)-XH(右侧下部初期支护: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先喷砼封闭,其它面先初喷4cm砼,架立钢架,再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XM(拆除交叉中隔壁)—XW(仰拱超前浇筑)—XV (拆除其它临时支护)—XW(全断面二次衬砌)。

2.1.2. 临时支护拆除及衬砌施工(见CD工法临时支护横断面图)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先拆除中隔壁底部钢架G单元,灌注仰拱及填充,待其达一定强度后,用钢架H单元接长中隔壁临时钢架。钢架H单元底部支撑于仰拱填充顶面。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段

拆除多余的临时钢架,利用衬砌台车一次性灌注二次衬砌(拱墙一次施作)。

22施工参数

221.中壁拆除

在CD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据以往经验,中隔壁拆除时间应在全断面成环后,各部位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其要求如下。

1)中壁拆除参数

(1)拱顶下沉量:7d的增量小于2mm ;

(2)净空收敛值:7d的增量小于4mm (拱顶下沉的2倍)

2)安全管理参数

2.2.2 .临时支护

临时钢架均采用118钢架,每榀钢架间距与主洞身钢架一致,喷砼采用C20砼,中隔墙部位厚18cm,临时封底10cm,径向锚杆长L=2.5m,间距 1.0 X1.0m (环X 纵)。

2.3. 施工注意事项

2.3.1.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3.2. 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2.3.3. 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锁脚钢管,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2.3.4. 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按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2.3.5. 右部导洞开挖,应滞后于左部导洞,距离不小于30m为宜。236•临时钢架的拆除应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方可进行。

2.3.7. 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2.3.7. 按设计要求做好瓦斯及突水突泥超前地质预报,并及时反馈结果。

2.3.8. 按设计要求做好隧底地质检测工作,检测结果为弱软围岩及有溶洞、溶沟及溶槽隧底应按要求采取加固措施。

2.3.9. 应及时对隧道环境水进行取样化验,对有侵蚀性,但设计无要求的水应立即向相关单位提出变更,采用侵蚀性砼。

3. 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标准

隧道允许超挖值(cm)

3.2. 质量检测

3.2.1. 中线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检测,技术人员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3.2.2. 隧道开挖一般不允许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一平方米不大于0.1平方米)侵入衬砌应小于5厘米,拱脚和墙脚以上 1 米内断面严禁欠挖。技术人员使用断面仪测量洞身周边轮廓断面,绘制断面图与设计断面进行核对

3.2.3. 洞身开挖中,地质工程师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要求地质工程师每开挖一环,应立即对对工程地质进行素描。

3.2.

4. 石质隧道钻爆要求采用光面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厘米,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 5 厘米,外插角应符合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厘米。要求技术人员使用钢卷尺,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

3.2.5. 光爆效果检查,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小于80%,中硬岩不小于60 %。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要求技术人员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炮眼痕迹保存率。

3.2.6. 规范规定的超挖允许值及检查方法

对于W级围岩:拱部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5厘米,最大超挖不大于25 厘米,边墙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0厘米,仰拱、隧底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0厘米,最大超挖不大于25厘米,V级围岩:拱部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0 厘米,最大超挖不大于15 厘米,边墙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0 厘米,仰拱、隧底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0 厘米,最大超挖不大于25 厘米。

检查方法:用全站仪测定,在要测的点位粘贴反光片,用全站仪测定各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计算绘制开挖断面,与设计断面进行比较。

3.3. 质量保证措施

3.3. 1 .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隧道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

成立超欠挖管理领导小组,编制超欠挖管理办法,制订详细的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派专人负责超欠挖控制,每次爆破由专业工程师值班检查监督爆破全过程,以保证钻爆作业按设计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