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对 维持 人体 的正 常生 长发 育发 挥 着 甲 状 腺 素 ,其余 6 9 9 9年 的 4 2 . 3 mg / k g [ 下 O g返 回细 胞 外 液 碘 碘 中位 数 由 1 目前 ,妊 娠 妇 女 已成 为碘 缺 乏 的 主
重 要作 用 。 碘 与 甲状 腺 、 脑 及 其 他 器 官 的 池 。 甲 状腺 内 以 甲状 腺 激 素 和碘 化 酪氨 降 到 2 0 0 5年 的 3 0 . 8 m g / k g E “ ] 。 代 谢 、功 能 改 变 和疾 病 的 关 系 一 直 被 广 酸 形 式 储 存 的 有 机 碘 高 达 8~ 1 0 mg , 每 泛 关 注 。碘 摄 人 量 与 甲状 腺 疾 病 的 关 系 天 甲状 腺 释 放 6 0 g 激 素 碘 ,甲状 腺 合 要 防 治人 群 。 因尿 碘 排 泄增 加 和 胎 儿 对 呈现 U字形 曲线 , 碘 缺 乏 或 过 多 均 对 健 成 1 0 0 g甲状 腺 素 需 要 碘 原 料 6 5 g , 碘 的 需 求 增加 ,使 妊娠 妇 女 对 甲状腺 激 康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 目前 , 关 于碘 缺 乏 与 外 源 性 甲状 腺 素 1 0 0 I . z g即可 以 重 建 甲 素 的 需求 量增 加 4 0 % ~5 0 % ,而 此 时 碘
地 方 性 甲状 腺 肿 是 一 种 世 界 性 的地
甲状 腺 疾 病 、 甲状 腺 癌 等 。 因 此 , 高 碘 对 群 的 碘 摄 入 量 处 于 安 全 范 围 _ 5 ] 。 我 国 营 方 病 . 分 布很 广 。 全 世 界地 方 性 甲状 腺 肿 甲 状 腺 疾 病 谱 的 影 响 引 起 了 广 泛 的 关 养 学 会 将 碘 的 可 耐 受 最 高 摄 人 量 定 为 患 者 约 占全 球 人 口的 1 5 . 8 %。 主 要 由于 注l 2 ] 。 作 者 就 碘 与 甲状 腺 疾 病 的关 系综 8 0 0

碘剂治疗1575例地方性甲状腺肿疗效分析

碘剂治疗1575例地方性甲状腺肿疗效分析

1 24 2 治疗剂量 : 7 4 .. . 对 ~1 岁儿童 1 次投服碘化 油 胶 丸 0 3g 1 ̄ 1 岁 以上 学 生服 0 4g2个月 后 . ,5 8 . ,
同样剂量投服第 2 。 次 12 43 注意事项 : .. 。 服药必须在午 饭后进行 , 吩咐
受 试对 象勿 咬碎 药 丸 温 开水 冲服 , 究 人员 当场 指 研
事地方 病、 传染病 、 核病 防治工作 。 结
12 5 资料处理 : .. 所有统计 数据 经过标 准化后 , 做
) 检验 。 (
维普资讯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 堡 9 2 结 果
筮 鲞箜 墨

13 ・ 4
其 中男生 85人 , 生 14 0 女 0 6人 , 女 患病 之 比为 1 男
1 22 疗效判定 .. 按 照《 陕西省 碘化 油治疗 甲状腺 肿 治疗 方案 》] L 6 中规定 的判定标准为 : 治愈 : 各度 甲状腺肿经过治疗 后 达 到正常 ; 有效 : 度 甲状 腺 肿 经 过 治 疗 后 , 各 甲肿
度 数有 所下 降或原 肿 大腺体 有 所缩 小 ; 无效 : 治疗 后
1 材料与方法
1 1 治疗 对 象 . 7 1 ~ 8岁在 校学 生 。
收稿 日期 :0 8—0 —2 20 4 9
导服药 , 并观察受试对象 1h 后方可离开 , 次服药 2
治 疗 1 个 月后 , 其 进行 疗效 判定 。 2 对
作者简介 : 魏换成 ( 9 9 , , 1 5 ~) 男 陕西岐 山人 , 主治医师 , 主要从
公司生产的“ 碘化油胶丸” (国药准字 H20 39 ) 0 04 3 , 每丸含碘量为 00 。 .5 g

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海南地区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肿瘤,被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这种疾病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调查研究。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一、概述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局部性的、慢性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病变,与地域因素关系密切。

据调查,我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高发地区之一,其中以海南地区的发病率最高。

该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湖南六个省份。

二、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情况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与地区的氟化物含量、地质结构、食品、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海南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尤其是中南部地区,如海口、三亚、儋州等地,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三、影响因素1. 氟化物氟化物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南地区有些地方的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过高,严重超过了国家标准,成为该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危险因素。

水中过高的氟化物含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发生。

2. 地质结构海南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含镁、磷、铝等重金属元素较多。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甲状腺功能会造成影响,从而增加了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3. 食物研究表明,食物中缺碘或过多的碘都会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发生。

海南地区是一个热带地区,人们爱吃海鲜。

海鱼、虾、蟹等海产品中富含碘量,长期摄入过多会导致碘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

4. 生活习惯海南地区饮食日趋西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习惯吃快餐、方便面等不健康的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盐、油、糖等高热量的成分,而且膳食纤维也非常少,长期食用易引起肥胖,增加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

四、预防与治疗针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在海南地区的高发情况,我们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1.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碘含量适宜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海带、紫菜、虾皮等。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复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04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案例研 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案例三
某山区农村,由于饮水中碘含量不足, 导致当地居民普遍存在甲状腺肿大问 题。
某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碘盐供 应不足,导致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问 题突出。
案例二
某工业城市,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居 民饮食中碘摄入量不足,导致地方性 甲状腺肿的发病率较高。
症状
呼吸困难
由于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导 致呼吸困难或气促。
声音嘶哑
甲状腺肿大压迫喉返神经,导 致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
甲状腺肿大
颈部出现明显的肿块或肿胀, 质地可能软或硬。
吞咽困难
甲状腺肿大可能压迫食管,导 致吞咽困难,尤其是在进食固 体食物时。
其他症状
乏力、心悸、肌肉无力、关节 疼痛等。
诊断方法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一分析
该山区农村地处偏远,饮水中碘含量较低,导致居民碘摄入量不足, 从而引发甲状腺肿大。
案例二分析
该工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水源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碘的吸 收和利用,同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也可能导致碘摄入量不足。
案例三分析
该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碘盐供应不足,导致居民无法获得足够的碘, 从而引发甲状腺肿大。
监测和评估
定期开展甲状腺肿的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康复和预后
定期复查
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定期进行 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形态的检查,
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甲
状腺功能和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支持
甲状腺肿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对于促进康

高碘与甲状腺疾病

高碘与甲状腺疾病
11 0 个县 约 30 0 人 口u , 0 万 ] 已成 为影 响当地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的公共卫 生 问题 。纵 观 国 内外 研究 资 料 , 高 碘 的流行范 围 、 甲状 腺疾 病 的关 系及 发 病 机理 已取 与 得重要 进展 。本文 就高碘 与 甲状腺疾病 的关 系及有 关
问题 加 以综述 。
与低 碘 甲状 腺肿 不 同 , 碘 甲状 腺 肿患 者 的 甲状 高
腺 一般呈 弥漫性 肿大 , 多系 1 度 肿大 , 42 表面 不光滑 , 质 地较坚 韧 ; 显微 镜 下 , 见 甲状 腺 滤腔 增 大 、 内充 可 腔 满胶 质 、 泡上 皮 呈扁 平 状 , 滤 为典 型 的胶 质样 改变 l 。 _ 4 ] 最新 研究结 果证 明 , 高碘 抑制 甲状 腺上 皮 细 胞 为钠 一 碘转 运体 ( S , NI ) 甲状腺 细胞 内碘减 少 , 3 T 合 成减 T 、4 少 , S 升高 , 腺增 生肥大 l 。也 有人认 为 是 由于 TH 甲状 8 ]
等 报道 , 饮水 碘 浓 度 在 2 0 0 % g L时 , 鼠 甲状 5 ~3 0 / 小 腺 肿大率 与碘剂 量呈 明显 的剂量反 应关 系_ 。 7 ]
1 省份报道 过高碘 甲状 腺肿 , 高碘 危 害 主要集 中 O个 而 在河 南 、 山东 、 河北 、 江苏 、 安徽 、 山西 6个省 份 , 涉及到

6 8・
江苏预防 医学 2 1 00年 ¨ 月第 2 卷第 6 1 期
J n s P e d N vmb r 2 1 , 1 1 N . i guJ rvMe , o e e, 00 Vo.2 , o 6 a

综 述 与 讲 座

高碘 与甲状腺疾病

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进展

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进展

碘 131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进展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体内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

针对此病,目前主要有三种疗法普遍采用,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放射碘和手术疗法。

本篇文章结合当前临床病例分析研究,阐述了放射性核素碘 131 治疗甲亢的进展。

主要包括碘 131治疗甲亢的机制、优势和不足及碘 131 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碘131;治疗;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自身免疫病[1],由于循环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出现易激动、烦躁、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乏力和手颤等一系列临床表现[2]。

较为严重者还可能发生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甚至甲状腺危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甲状腺药物(ATD)作为甲亢治疗的经典手段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且治愈后停药一段时间后容易复发[3]。

手术治疗涉及到术前准备和并发症,因此,放射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正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主力。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复杂,除甲状腺本身的器质性改变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 disease)等,还与患者心理压力大,睡眠时间短息息相关[2,4]。

相关研究表明,该病与甲状腺激素大量合成、储存和释放到血液循环有关,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代谢功能亢进等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多汗、消瘦、易饥饿进而多食等高代谢症状[5]。

体格检查可发现眼球突出、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实坚硬、触及震颤,听诊血管杂音等体征,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甲状腺毒性心脏病[6]、甲亢危象,肿大的甲状腺压迫气管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甚至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甲亢疗程长,副作用大,导致病人依从性低,治疗效果不理想。

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

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

1980年,我国在河北省渤海湾海滨发现了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1],1983年,于志恒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作了较系统的论述[2]。

此后十几年来,在这个病的流行范围、临床与化验室检查、并发疾病、发病机理以及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现根据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综述。

1 流行病学1.1 国内:1983年之前,我国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高碘地甲)仅见于河北与山东省的渤海湾海滨和新疆自治区的奎屯乌苏山前倾斜地带,其流行情况,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已作了叙述。

1983年,河北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高碘地甲的调查[3],证明在属平原地带的,保定地区的新城、雄县;廊房地区的永清、固安县以及邢台地区广宗和威县;山东省[4],亦在属于平原地带的梁山,德州等县低洼盐碱地区发现了高碘地甲病。

这些平原地区的高碘地甲病与滨海不同的是,由于浅层高碘水所致,而且基本以村为单位,散点式存在,不像渤海湾海滨那样可以乡连乡、县连县地形成大片的病区。

除去河北山东外,钱启东报告了位于内陆地区的山西省孝义县的高碘地甲病[5],病区处于盐碱低洼地带,系由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所致,水碘均值为533.8μg/l,尿碘中位数为 2 428.5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32.54%(3 466人);刘德润报道[6],在山西省晋中盆地十来个县的部分乡镇中存在高碘地甲病。

1993年,王永臣等报告[7]在位于黄河下游的滩区—河南前台县发现高碘地甲病,源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水碘均值为1 059.8μg/l,尿碘中位数为924.9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22.4%(367人);1994年,赵福生等报告[8],内蒙古土右旗发现了水源性高碘地甲病,水碘范围为380~1 757μg/l,尿碘中位数为1 151.7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10.84%(2 712人)。

1997年,赵金扣等报告了江苏省丰县与沛县的高碘地甲病[9],同样源自浅层高碘水。

预防医学之地方性甲状腺肿.总结

预防医学之地方性甲状腺肿.总结

碘缺少病的现状研究作者:杨旋单位: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1 级医学查验一班纲要: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科学家把碘缺少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病态)统称为碘缺少病。

关于胎儿和婴少儿 , 缺碘会影响的脑发育 , 惹起地方性克汀病。

而关于成人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惹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我国在一些特定的地域仍旧存在有相当数目的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 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域人们的自己发展和当地的地域发展。

所以研究碘缺少病变得十分存心义。

重点词:碘元素,碘缺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正文:1碘在自然界的散布及存在形式1.1 碘在自然界散布宽泛,岩石、土壤、水、动植物和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碘。

除海水外 , 碘在自然界的散布极不均衡。

自然环境中碘随水的流动而转移 , 河水中的碘来自土壤 , 跟着水流向下游流动 , 碘浓度有所增添 , 海水中的碘含量远高于河水 , 空气中的碘以大海上空含量最高。

【1】1.2 自然界中的碘根源主假如以碘酸钠NaIO3的形式存在于智利硝石矿中,在海水中碘的含量极少,但大海中的某些生物(如海藻、海带等)拥有选择性汲取和富集碘的能力,是碘的一个重要根源。

【 1】2.碘的生理功能碘与人类的健康息息有关。

成年人体内含有20-50mg 的碘,碘是保持人体甲状腺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当人体缺碘时就会患甲状腺肿。

所以碘化物能够防备和治疗甲状腺肿大。

多食海带、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品,关于防治甲状腺肿大也很有效。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约为30mg(20~50mg),此中 70%~80%存在于甲状腺。

碘能够:2.1 .促使生物氧化,甲状腺素能促使三羧酸循环中的生物氧化,协调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调理能量变换。

2.2 调理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甲状腺素有促使蛋白质合成作用;当蛋白质摄入充分时,甲状腺素可促使蛋白质分解。

包头地区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特点

包头地区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特点

包头地区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特点
赵福生
【期刊名称】《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于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对内蒙古包头地区土右旗水碘含量高的4个村(380~1775μg/L),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2712居民中,甲状腺患病率和肿大率分别为10.84%和27.32%,女性高于男性。

男性5~25岁和女性5~40岁是高发人群。

血清T3、T4、TSH大都属于正常范围。

尿碘高达1151.74±421.10μg/g·Cr。

土壤、粮食、蔬菜含量碘量不高。

结果证实,有IDD流行的
【总页数】1页(P44)
【作者】赵福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301
【相关文献】
1.晋中地区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调查 [J], 王玉珍;霍寅丰;刘谦萍;赵令平;宋太平;陈银元;田桂花;王元丽;
2.山东内陆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特点 [J], 王秀琴;王玲芳
3.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之二) [J], 于志恒;朱惠民;陈崇义;尹桂山
4.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概况 [J], 石胜尧;姜爱华
5.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之一) [J], 于志恒;朱惠民;陈崇义;尹桂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发现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

河南省发现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

河南省发现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
王永臣;陈豪敏;王传刚;柯庚寅;杜正旺;于红阳;赵荣庆;韩杰;刘涛山;杨德民;司克功;王广斌;汤庆勇;刘国英;王兴国;王桂娟;孙水宽;李自修;崔顺岭
【期刊名称】《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4)5
【摘要】1965年,Suzuki等首次报告了日本北海道地区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的流行情况。

80年代后,我国广西、山东、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区)陆续发现了该病的流行。

根据本病多发于盐碱低洼地区的流行特征,我们在线索调查的基础上。

【总页数】4页(P271-274)
【关键词】地方病;高碘;甲状腺肿;流行病学
【作者】王永臣;陈豪敏;王传刚;柯庚寅;杜正旺;于红阳;赵荣庆;韩杰;刘涛山;杨德民;司克功;王广斌;汤庆勇;刘国英;王兴国;王桂娟;孙水宽;李自修;崔顺岭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肿瘤医院;林县卫生防疫站;台前县卫生防疫站;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濮阳市卫生局;濮阳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301
【相关文献】
1.中国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现历程和分布概况 [J], 于志恒;陈崇义;谭凤珠
2.包头地区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特点 [J], 赵福生
3.河南省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现、流行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J], 陈豪敏;底秀娟;
李冬丽;柯庚寅;王传刚;崔顺岭;王兰珍
4.黄河下游滩区发现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 [J], 王永臣;陈豪敏;王传刚;柯庚寅;杜正旺;于红阳;赵荣庆;韩杰;刘涛山;杨德民;司克功;王广斌;汤庆勇;刘国英;王兴国;王桂娟;孙水宽;李自修;崔顺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病调查报告

地方病调查报告

地方病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地方病调查报告,中国地方病调查报告(XX01050308)——地方性甲状腺肿摘要:微量元素研究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大事“古罗马兴盛打败古埃及,掠夺大量的铅锌合金为宫廷打造各种餐饮器具,供王公贵族使用,结果权贵们生怪病、不生育,“铅元素导致古罗马消亡”。

近代,“日本”国土小,人矮小,天皇很伤心。

文革期间在东海长江口捞“攀枝花钢厂倒到金沙江的钢碴”。

经分析钢碴:钒、钛、钴、镍含量比天然矿石高出很多倍。

一方水养一方人,这句话说的很对,人得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那一方的土,在大地的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微量元素。

有些是人体所必须的,一旦缺少,或者摄入量不足,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就会由于缺少某种元素导致生病,由于这种疾病具有区域性,所以称为地方病,这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词:地方病;甲状腺肿1.引言:中国是一个微量元素分布不均的国家,因此很对地方微量元素不足,导致地方病在中国频发,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氯中毒、大节骨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本报告在综合网络报告,书籍等相关资料整理而成,针对中国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存在区域,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可以引起对地方病的重视。

2.地方病解释: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受威胁人口多达亿多。

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是甲状腺肿的一种。

甲状腺肿按地区分布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因素(主要是碘缺乏),因此,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发生了甲状腺肿,一定比例是指当地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即甲状腺肿的存在已构成公共卫生问题,一般来说低于5%,是属散发性甲状腺肿。

碘与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碘与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碘与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王永芳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年(卷),期】1996(0)4
【摘要】碘与健康研究进展(综述)王永芳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碘可引起以甲状腺为主的多种损伤。

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其中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对人体生长发育最为严重的损伤...
【总页数】3页(P37-39)
【关键词】碘缺乏病区;地方性甲状腺肿;健康研究;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低下;地方病学;食盐加碘;地方性克汀病;世界卫生组织;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永芳
【作者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1.3
【相关文献】
1.国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学研究进展综述 [J], 吕书红
2.水源性高碘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刘洪亮;曾强;符刚
3.碘与健康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J], 苗辉辉;陈志辉
4.碘对母子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吐尔逊江;周燕
5.高碘对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贾茜;李素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量元素碘、硒、氟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碘、硒、氟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碘、硒、氟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上升,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其中包括微量元素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而微量元素中碘、硒、氟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现将这三种微量元素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探索这三种微量元素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机制,从而避免微量元素对甲状腺疾病的作用,进行疾病的一期预防,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thyroid disease,its related factors research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including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ce elements and thyroid disease. There are more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ce elements of iodine,selenium,fluoride and nodular goiter,thyroid cancer.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rrelation of these three trace elements and thyroid disease,analyze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se three trace elements on thyroid disease,in order to avoid the role of trace elements for thyroid disease,conduct the first phase of preven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disease.[Key words] Trace element;Nodular goiter;Thyroid cancer甲狀腺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腺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1],而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消耗及热量合成;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在一定时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2]。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研究报告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研究报告
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虽然人体可储备30毫克的碘,但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因此,在缺碘地区连续3~6个月中断补碘就可造成缺碘的危害。不同人群对碘的需要量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学前儿童90微克/天、学龄儿童120微克/天、12岁以上及成人15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00微克/天。
6.增强酶的活力:甲状腺素能活化体内100多种酶,如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碱性磷酸酶等,在物质代谢中起作用.
7.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素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蛋白质合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第四纪冰川时期,由于地球自然环境的变迁,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大量雨水反复冲刷,将陆地地表岩石及熟土壤中的碘几乎全部带入海洋,使土壤中的碘大量流失,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碘缺乏.环境缺碘,使水的含碘量甚微,使庄稼、谷物、蔬菜的含碘量不足.。碘单质是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
学前儿童90微克天学龄儿童120微克天12岁以上及成人15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00微克补碘的方法有多种如碘盐碘油丸碘化食品富碘海产品海带紫菜等但既经济方便又安全的方法是食用碘目前在缺碘地区盐业供销部门所提供标有碘盐标识的食盐均为碘盐请大家放心食用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研究报告
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能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和句子。2)技能目标:能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比较“I
think.are
the
most
amazing
animals.Which
animal
is
your
favorite?In
fact,bees
and
ants
work
harder

关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碘缺乏和甲状腺肿的研究

关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碘缺乏和甲状腺肿的研究

法国化学家 B OUS I SNGAUL 是 第 一 位 主 张 T 通过 用富含 碘 的盐 水 来 预 防 甲状 腺肿 的人 。他 测 量 了安 第斯 山 区 的岩 石 和盐 层 中含 碘水 平 , 8 5年 他 12 报道 , t q i 省 的农 村用 “ cyed a” 治疗 甲 An i ua o ae t esl来
海藻始终 是 当时 医疗 机构 治疗 甲状腺 肿 的方 法 。 11 8 3年 , 士 日内瓦 的一 位 内科 医生 C I E 在 瑞 O ND T,
15 8 1年 , 国化学 家 C 法 HAT N 第一 次公 布 了碘 I 的缺乏 是 引起 甲状 腺 肿 原 因 的假 设 , CHATI 是 巴 N 黎制药 学校 的校长 , 总结说 :某些 地 区饮水 中含碘 他 “ 量过低 似乎 是 甲状 腺肿 的主 要原 因 。 然而 , 认为食 ” 他
关键词 : 缺乏 ; 碘 甲状 腺 肿
中图分类号 :51 R 9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8 8 (0 0 0 —240 i0 —8 3 2 1 )40 7—2
11 8 1年 法 国 正 处 在 战 争 时 期 , E NARD BR
C OURT S为 拿破仑 的军 队 制造 枪 粉 的硝 石 , 通 OI 他NOV. O1 Nhomakorabea 2 O
关于 1 9世纪和 2 世纪初期碘缺乏和 甲状腺肿 的研究 0
刘 鑫 ( 评 ) 刘 守军 ( 介 , 审校 )
( 尔 滨 医 科 大 学 中 国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地 方 病 控 制 中心 碘 缺 乏 病 防 治研 究 所 , 龙 江 哈 尔 滨 哈 黑 1 08 ) 5 0 6
物 中的含碘量 是水 中的 1 0倍 多 , HAT N 的 结 果 遭 C I

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素 ,以及 人体 的某些生 理和 生活 因素也对 甲状腺 器 官 产生影 响 ,而且 某 些 甲状腺 疾 病 还有 遗 传 倾 向 。
的副作 用 ,H ut os n认 为碘 致 甲亢 危 险性 为 00 % o .1

0 0 % ,在 中、重度 缺碘 地 区补碘 后 1~3年 .6
内发生 ,以 4 0岁 以上 的女性 多 见 。碘致 甲亢 是 在
基金 项 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 09 0 00 ) 20 C 3 11 作者单位 :1 宁波大 学流行病 与卫 生统计 系,浙 江 .
宁波 35 1 ;2 浙 江 省 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12 1 .
} 讯 作 者 :丁 钢 强 通
床 甲减患 病 率 分 别 是 MU 0 gL地 区 的 32倍 I13 / . 和 73倍 ;引起 临床 甲减的主 要原 因是 自身 免疫 性 . 甲状 腺炎 ,其患 病率也 随碘摄 人量 的增加 而显著增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3 (0 0 1 07— 9 1 2 1 ) 2—02 04—0 4
中图 分 类号 :R 8 51
甲状腺 疾病是 甲状腺 功 能 、甲状 腺大小 或其 组 织结 构发生 改变 的一组疾 病 的总称 ,甲状腺 功能亢
危 害是 碘 甲亢 ,其次是 自身免 疫性 甲状腺疾 病 。 J 1 补碘致 甲亢 大部 分 研究 认 为 ,高 碘 甲亢 是碘
发现 中国慢性 碘摄人 过量并未 使 甲状 腺功 能亢进 的 发病率 增高 。
2 碘 致 甲减 从 现有 的流 行病 学 调 查 资料 看 ,碘
充足 地 区 ,人 群 中 甲减 或 亚 临 床 甲减 的发 病 率 升 高 ,表 现 为 F4降 低 ,T H 增 高 J T S 。欧 洲 多 数 地

碘与甲状腺-1

碘与甲状腺-1

碘与甲状腺北京协和医院戴为信碘为人体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世界五大洲因地质因素,存在一些缺碘地区,居住于该地区的人群广泛发生碘缺乏症,严重地影响了人口质量,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某个地区人群的尿碘少于每升50微克时,则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当少于每升20微克时,几乎肯定会出现地方性克汀病。

我国也是缺碘大国,针对缺碘情况,我国已采取食盐加碘的方法进行了干预。

一、碘的代谢1、碘的分布1.1在自然界的分布碘广泛分布在岩石、土壤、空气和水中,主要分布在海洋。

离海洋越远,空气中含碘量越低;海拔越高,空气中含碘量越低。

海水中碘含量则大大高于河水,河下游水中的碘含量高于上游。

当饮用水中碘含量5微克/每升时,则有可能有碘缺乏病的发生。

碘在自然界代谢的生物链有三级,一级浓集、二级浓集和三级浓集。

植物吸收土壤碘为一级,动物从植物吸收为二级;人类从动植物吸收为三级。

动物食品中含碘量高于植物食品;奶、蛋类食品含碘量高于肉类食品,海产品(动植物)的含碘量高于非海洋的食物。

1.2 碘在人体的分布人体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碘,其中80%~ 90%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只有5%来自空气。

食物中的碘包括无机碘、元素碘和有机碘三种。

在消化过程中,在肠道绝大部分被还原为无机碘,几乎全部被吸收,胃肠道内过多的钙、镁和氟离子会妨碍碘在肠道的吸收。

从肠道吸收的碘约有20%~50%被甲状腺摄取。

血浆含碘量低时,甲状腺摄取碘的比率就会下降。

所以各地区甲状腺摄碘率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碘缺乏区的摄碘率正常值是高的,而富碘地区的摄碘率的正常值是低的;甲亢病人摄碘率是升高的,甲减病人摄碘率降低。

甲状腺摄碘率受饮食碘量的影响,美国60年代平均碘摄入量为100~200μg/天,甲状腺摄碘率为40%~50%;90年代平均碘摄入量增为240~740μg/天,甲状腺摄碘率降为8%~30%。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作者:陈雪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进行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的研究。

方法:以2006年收集的高碘地区黄骅与碘适量地区彰武的344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检查,并于2011年进行追访探讨。

结果:黄骅地区和彰武地区的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标准化患病几率分别为34.62‰和12.3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碘摄入量甲状腺疾病对比研究尿碘量碘是一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组成元素,人体微量元素碘的含量与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有直接影响,并与人体代谢工作密切相关,换言之,甲状腺疾病即是人代谢系统失常的表现。

过高或者过低的碘摄入量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至今为止还未有明确的甲状腺疾病预防措施[1]。

为降低因碘摄入量缺失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落实了食盐碘化的政策。

然而由于近几年人们生活食用中的碘摄入量的增加使得全国上下不同地区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有所增长。

有关流行病学探究发现,碘摄入量过少或者增加都有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2]。

本文就碘摄入含量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34462例研究对象选自高碘地区黄骅与碘适量地区彰武,对象均为常住居民(居住历史有5年以上),其中男性18161例,女性16301例,年龄范围13~70岁;其同意接受甲状腺疾病的流行性疾病的调查与研究;并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黄骅地区的水源属于高碘水源,彰武地区为适碘地区。

1.2采样方法问卷调查形式:通过问卷收集的方式调查地区居民的碘摄入量状况、家庭病史包括甲状腺疾病历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体检。

采样调查:在不摄入任何食物的12个小时后采集对象的血液标本。

1.3甲状腺B超检查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其采用HS-2000,7.5MHz/50mm的探头B超检查仪器检查,获取甲状腺两侧叶四周径值,以及甲状腺中心回声测量数据。

用钙预防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实验研究

用钙预防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实验研究

用钙预防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实验研究
陈崇义;朱惠民;高优真;姚玉霞;冷双英;于志恒
【期刊名称】《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年(卷),期】1989(4)3
【摘要】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钙或低碘可削弱高碘致甲状腺肿的作用.当高钙与低碘共同存在时,几乎完全消除了高碘的这种作用。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可以认为:高钙在高碘情况下,可抑制甲状腺肿的发生;在低碘情况下可促进甲状腺肿的发生。

【总页数】4页(P147-150)
【关键词】甲状腺肿;钙;钙碘甲状腺肿
【作者】陈崇义;朱惠民;高优真;姚玉霞;冷双英;于志恒
【作者单位】河北医学院卫生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301
【相关文献】
1.乌梅提取液预防雄性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实验研究 [J], 商英成;张春阳;辛旺
2.西梅汁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实验研究 [J], 李扬;张士青
3.西梅干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实验研究 [J], 李扬;张士青
4.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溶液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J], 龙宝军;陈柯;
张栋杰;李云鹏
5.金钱草总黄酮预防草酸钙肾结石的实验研究 [J], 宋强;吴希庆;萨音白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1980年,我国在河北省渤海湾海滨发现了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1983年,于志恒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此后十几年来,在这个病的流行范围、临床与化验室检查、并发疾病、发病机理以及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现根据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综述。

1 流行病学1.1 国内:1983年之前,我国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高碘地甲)仅见于河北与山东省的渤海湾海滨和新疆自治区的奎屯乌苏山前倾斜地带,其流行情况,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已作了叙述。

1983年,河北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高碘地甲的调查,证明在属平原地带的,保定地区的新城、雄县;廊房地区的永清、固安县以及邢台地区广宗和威县;山东省,亦在属于平原地带的梁山,德州等县低洼盐碱地区发现了高碘地甲病。

这些平原地区的高碘地甲病与滨海不同的是,由于浅层高碘水所致,而且基本以村为单位,散点式存在,不像渤海湾海滨那样可以乡连乡、县连县地形成大片的病区。

除去河北、山东外,钱启东报告了位于内陆地区的山西省孝义县的高碘地甲病,病区处于盐碱低洼地带,系由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所致,水碘均值为533.8μg/L,尿碘中位数为2 428.5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32.54%(3 466人);刘德润报道,在山西省晋中盆地十来个县的部分乡镇中存在高碘地甲病。

1993年,王永臣等报告在位于黄河下游的滩区—河南前台县发现高碘地甲病,源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水碘均值为1 059.8μg/L,尿碘中位数为924.9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22.4%(367人);1994年,赵福生等报告,内蒙古土右旗发现了水源性高碘地甲病,水碘范围为380~1 757μg/L,尿碘中位数为1 151.7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10.84%(2 712人)。

1997年,赵金扣等报告了江苏省丰县与沛县的高碘地甲病,同样源自浅层高碘水。

丰县的华山乡,水碘范围为520~1 875μg/L,尿碘中位数为931.5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23.90%(197人);沛县的张家乡,水碘范围为397.0~6 403.3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5.50%(559人)。

这样从1979~1997年,我国已先后有河北、新疆、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及江苏7个省和自治区发现了水源性高碘地甲病,水碘范围为228.8μg/L(黄骅县东高头)~6 403.0μg/L(沛县)尿碘范围为912.0μg/g.Cr 到2 780μg/g.Cr,甲状腺肿大率范围为16.2%~60.6%。

另外,安徽太和县亦存在高碘水地区,人群中尿碘亦高但尚未发现高碘地甲病。

1.2 国外:国外关于高碘地甲病的报告较少,日本是碘摄入量很高的国家。

60年龄Suzuki H曾报告北海道居民因食用昆布引发了高碘地甲病。

1993年Nagataki S报告,京都、北海道、东京、大阪与名古屋的大学生中,尿碘范围为739~3286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8.9%(935人)。

弥漫性甲状腺肿为7.2%,结节性甲状腺性肿为1.7%。

碘的主要来源是海藻类食品,如一碗海带鲜汤约含碘5mg,以海藻胶为原料制成之口香糖亦含碘不少。

美国本是个地方性甲状腺肿广泛流行的缺乏碘的国家,自20年代初即供碘盐,碘(KI)与盐的比例为1∶10000,但只限桌盐,且市场同时出售非碘盐。

但除碘盐外,在动物饲料,食品工艺,食品消毒,化学工业中广泛用碘,所以70年代Basket研究组估计,美国男性成人每日碘摄入量在500~1 000μg之间,并有加速上长的趋势。

根据在密芝安、肯塔基州等五个地区的调查:尿碘均值为452μg/g.Cr,甲状腺肿患病率为6.8%;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不是尿碘水平越低的人群中甲状腺肿患病率越高,而是尿碘水平越高的人群中甲腺肿患病率越高。

如密芝安州蒂肯西,尿碘为535±193μg/g.Cr。

甲肿患病率为9.8%;而佐治亚州萨凡那,尿碘为344±213μg/g.Cr,甲肿率只为4.4%;同时有甲状腺肿者尿碘均值也都高于无甲状腺肿的配对对照组。

这就提示美国现存的甲状腺肿可能主要是高碘甲状腺肿,是由碘盐和多种途径混入食物中的碘共同形成的。

在第三世界国家,Mecullagh等在新内亚用碘化油防治甲状腺肿研究时发现,患病率低的儿童中于注射碘化油后,甲状腺肿患病率增高,而且10岁以上的女性十分显著,在伊朗和伊拉克亦有用碘化物防治地甲病过程中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升高的报道。

2 高碘地甲病的临床表现2.1 甲状腺形态:高碘甲肿与缺碘甲肿在外观上几乎无任何不同,但触诊时高碘甲肿比较硬实一些。

解剖出的新鲜甲状腺:高碘者呈浅灰白色,触感韧实;而缺碘者外观鲜红,质地软,二者极易区别。

在光镜下,高碘甲肿的滤泡腔显著扩张,滤泡腔间的间隙狭小,毛细血管稀少,有的滤泡互相融合形成巨形滤泡,滤泡腔内充满浓厚深染的胶质。

滤泡上皮细胞呈单层,形状扁平、核小浓染,组织相属于胶质甲状腺肿。

在电镜下:则见扩大的滤泡腔内充满电子密度高的胶质。

上皮细胞扁而薄,细胞器成团存在。

胞核呈梭形,有的已破裂坏死,内质网扩大,线粒体减少。

基质不均匀,嵴有的清楚有的模糊。

细胞内溶酶体减少,有胶质滴。

滤泡上皮细胞游离细微绒毛即少又较短,细胞连接复合体少。

2.2 甲状腺激素:在我国高碘区进行的调查证明,血清T4、T3与TSH高碘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地区之结果大体一致。

在高碘地区从未出现过像缺碘地区那种T4低,T3高,TSH高的现象。

1991年,陈新华等在河北省渤海湾滨海高碘区的调查显示,高碘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T3,FT3,T4,FT4,TSH与rT3均无显著区别,但高碘各项激素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之百分比都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血清FT4与FT3升高的百分比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高碘使甲状腺激素之分泌发生了改变。

在动物实验中几乎都是高碘组血清T4高,低碘组血清T4低,而且从低碘到高碘有随碘摄入量增加血清T4水平也升高趋势,而且高碘组的血清T4都显著高于低碘组(P<0.01)。

血清T3则与T4相反,高碘组低于低碘组并有碘摄入量越高T3水平越低的趋势,但不像T3那样显著。

2.3 甲状腺吸131碘率与碘摄入量的关系:甲状腺吸131碘率与碘的摄入量成反比,所以我国各个高碘区甲状腺吸131碘率普遍很低,主要决定于尿碘水平。

如河北晋县,尿碘为130μg/g.Cr时,甲状腺吸131碘率为30.25%;东光尿碘197μg/g.Cr时,吸131碘率为24.28%;永清尿碘为496μg,吸碘率为12.86%;新城尿碘1 066μg,吸碘率为8.80%;广宗尿碘为1 472μg,吸碘率为6.60%,而江苏徐州碘为1 920~1 961μg/L时,吸碘率低到5.02%。

我国高碘地甲病区人群的尿碘都在1 000μg/g.Cr以上,所以甲状腺吸131碘率都在10%以下。

甲状腺吸131碘率的第二个特点是峰值前移。

1983年,杨英奎在山东高碘区已观察到甲状腺吸131碘率峰值前移。

1985年,陈新华在河北高碘区观察到,高碘组(456例)甲状腺吸131碘率峰值前移者为34.0%,而对照组峰值前移者只为1.75%,二者差异显著。

2.4 尿碘水平:尿碘是反映碘摄入量的基本指标,所以尿碘值是确定高碘甲状腺肿的必备指标。

医学界曾长期认为,甲状腺肿的基本原因是缺碘;流行病学调查更证实,碘摄入量越少甲状腺肿患病率就越高,碘摄入量与甲肿患病率成反比关系。

但自70年代末迄今我国已在7个省和自治区的高碘区,特别是河北、山东两省进行了大范围的尿碘调查,尿碘值范围为912~2 780μg/g.Cr,大多数尿碘值在1 000μg/g.Cr以上。

进入90年代,尿碘值改以μg/L进行表达:王永臣等在河南黄河下游滩区调查的尿碘中位数为924.9μg/L;赵金扣等在江苏丰县之调查尿碘为931.5μg/L,如果折合成每日尿碘值,或每克肌酐尿碘值亦都在1 000μg/L以上。

于志恒等根据在河北、贵州、山东三个省的缺碘、“适碘”、高碘地区的19个居民点49 130人口的调查中发现,水碘、尿碘水平与甲状腺肿患病率呈“U”函数关系:当尿碘低于50μg/g.Cr时,尿碘值与甲状腺肿患病率成反比关系,这是缺碘甲状腺肿的特征,“50μg/g.Cr”也正是国际公认的地方性甲状腺流行的起点;尿碘超过50μg/g.Cr到400μg/g.Cr,甲状腺肿患病率降至很低,但到尿碘超过500μg/g.Cr之后,随尿碘的增加,甲状腺肿患病率显示逐渐上升,即尿碘与甲状腺肿患病率成正比例关系,这正是高碘甲状腺肿的特征。

当尿碘达到800μg/g.Cr时甲状腺肿患病率为5%,这就是高碘地甲病的标准了。

这个研究揭示,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患病率具有双相性;有下线与上限两个阈值,其范围是50~800μg/g.Cr,当尿碘低于50μg/g.Cr时,碘越少甲肿患病率越高,即通常所说缺碘甲状腺肿,而尿碘高于800μg/g.Cr时,尿碘越高则甲肿患病率越高,这就是高碘地甲病,而在缺碘地甲病起点与高碘地甲病起点亦即两个阈值之间,患病率在5%以下的甲状腺肿则属于散发性甲状腺肿。

这就比较完整地解释了碘和低碘甲肿,高碘甲肿以及散发性甲肿的关系。

2.5 高碘地甲病的自然消长:我国渤海湾的高碘地甲病是于70年代开发大港油田时给当地居民开凿深井水代替浅井水所造成的。

深井水比原来浅井水除去含碘多外查不出其它可致甲状腺肿的原因,而且在动物实验中不论用深井高碘水或加入等量KI的蒸馏水均可反复引起来亨鸡或小鼠的甲状腺肿。

这种甲状腺肿的消长趋势如何?于志恒等曾观察到,随着引用深井高碘水时间的延长,甲肿患病率增高。

如河北黄骅县张巨河大队的2 889名居民中,1978年饮用浅井水,水碘为34.5μg/L,甲肿率为2.83%,该年改饮深井高碘水后,到1979年检查时水碘为306.5μg/L,甲肿率升至9.87%;而到1981年,水碘为450μg/L,甲肿率则为19.8%。

杨英奎观察到,在山东省水碘值为1 200~1 430μg/L的几个居民点,随饮用高碘水时间的延长甲肿率有明显升高:如东留屯饮用高碘水一年甲肿率为13.5%,北鄂村饮高碘水3.5年,甲肿率为39.9%,河南村饮用高碘水13年,甲肿率为58.9%。

但1989年,林希庭在河北省黄骅县,对于志恒等1978年调查的高碘村进行了复查,在水碘基本未变的情况下,而居民甲肿率由28.36%下降至15.25%,该作者认为水源高碘区甲状腺肿可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体适应性的增强能逐渐减弱。

但在这个工作中,深井水中的含碘量的确变动不大,可是尿碘则1978年的2 241.73μg/g.Cr降至1988年的1 327.07μg/g.Cr,这可能是1978年时当地点蟹虾等价钱很低,居民食用海产品多;而到1988年鱼蟹虾的价钱已经很贵,居民已很少食用海产品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