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4篇)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与满意度,同时增强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确保分级诊疗目标的顺利实现。
该方案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原则,并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具体参考方案:一、分级诊疗标准明确化:1. 一级医院:定位为全科医疗服务提供者,具备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2. 二级医院:在一级医院基础上,增设专科医疗服务,专注于专科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
3. 三级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顶端,二级医院之上增设高级专科医疗服务与技术,专长于罕见病、疑难病症及急危重症的救治。
二、分级诊疗流程规范化:1. 尊重患者自主权,鼓励患者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亦可遵循医生建议。
2. 医疗机构需依据患者病情,科学规划就医流程,明确诊疗层级,确保及时有效的转诊机制。
3. 强化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建立无缝转诊体系,保障患者诊疗服务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三、分级诊疗服务内容全面化:1. 一级医院:提供涵盖门诊、住院、体检等基础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
2. 二级医院:在基础服务基础上,增设专科门诊、手术等专业化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深度。
3. 三级医院: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引入重症监护、介入治疗等高级医疗技术,全面应对各类复杂病症。
四、分级诊疗优势凸显化:1. 通过合理分流患者,有效缓解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提升了整体医疗服务效率。
2. 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确保了患者能够获得更加适宜、高效的医疗服务。
3. 提升了医疗质量水平,降低了误诊、漏诊的风险,增强了患者的就医信任与满意度。
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应全面涵盖分级诊疗标准、流程、服务内容及优势等方面,旨在推动医疗服务向高效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与期待。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二)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显著增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2024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引言:分级诊疗是指在基层医疗机构与高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分级协作、逐级就医的诊疗模式,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减轻高级医疗机构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已成为解决医疗资源紧缺、就医难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完善,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居民,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减轻高级医疗机构的压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二、具体措施1. 建立分级诊疗网络建立由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疗机构、市级医疗机构和高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分级诊疗网络。
在每个区域设立高级医疗机构的分支机构,提供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高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实现患者的逐级转诊。
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设备和人才的配置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培养和引进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高级医疗机构的培训和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3.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诊疗指南,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和分工。
加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患者合理就医,避免滥用医疗资源。
4.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医患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同时,建设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加强对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诊疗水平。
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的教育,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石,而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则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举措。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特制定本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以下目标:1、引导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增强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原则1、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的就医需求和权益。
2、科学引导,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流。
3、协同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
三、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慢性病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二)二级医院承担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疑难病的转诊。
(三)三级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开展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接受下级医院的转诊。
四、基层首诊制度(一)明确基层首诊范围制定常见疾病的基层首诊目录,如普通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稳定期治疗等应首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改善医疗设施设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医保支付政策的倾斜,引导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
五、双向转诊制度(一)上转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遇到超出自身诊疗能力的患者时,应及时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
上级医院应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接收转诊患者。
(二)下转机制上级医院对病情稳定、符合下转条件的患者,应及时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和后续管理。
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解读
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解读近年来,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大医院过度拥挤、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推出了医院分级诊疗政策。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带您了解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
一、什么是医院分级诊疗?医院分级诊疗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需求,将医疗服务分为不同级别,患者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有序转诊和就诊。
具体来说,就是将医疗资源分为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各级医院承担不同的医疗服务功能,实现患者合理流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二、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基层首诊: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初步诊断和治疗。
如果病情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会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
2.双向转诊: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如有需要,可转诊至上级医院。
而在上级医院治疗结束后,患者应返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康复和后续治疗。
3.急慢分治:将医疗服务分为急诊和慢性病治疗两部分。
急诊服务主要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慢性病治疗则由上级医院负责。
4.上下联动:建立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动机制,上级医院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要为上级医院提供患者信息和服务反馈。
5.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医院分级诊疗,实现医疗资源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合理分配,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三、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意义1.缓解大医院拥挤:通过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大医院的服务质量。
2.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患者就诊的首选,促使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分级诊疗有助于医疗资源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合理分配,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4.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费用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5.促进医疗质量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将根据自身功能定位,专注于各自领域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分级诊疗具体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具体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
分级诊疗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将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医疗服务的分类、分级、分区、分时管理,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结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具体实施分级诊疗需要遵循以下总体要求:1. 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病人的就医需求,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2.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医疗质量;3. 合理规划和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4.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分级诊疗具体实施方案。
1.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指导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和能力,明确患者就医流程和转诊机制。
2.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能力。
3.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就医机构,避免盲目就医和重复就医。
5.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患者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患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6. 加强对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7. 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化,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
三、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分级诊疗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措施,为分级诊疗提供政策保障。
2. 资金支持,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设施和设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3. 人才支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4. 技术支持,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患者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5. 管理支持,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篇一: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加快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加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90%的患者在县内治疗的医改工作目标,加快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基本原则等文件精神,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就医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便民举措。
二、基本原则(一)患者知情自愿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就近分级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需求,能在门诊治疗的不收住院;能在村卫生室治疗的,不到卫生院治疗;能在卫生院治疗的,不到县级医院治疗;能在县级医院治疗的,不到市级医院治疗;能在市级医院治疗的,不到省级医院治疗;因病情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坚决按程序转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按规定需要转诊到定点医院诊疗的病种,坚决按要求转定点医院治疗。
(三)医技资源共享原则。
认真落实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相关规定,建立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和对上级医疗机构相关检查“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参合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无缝隙”对接原则。
逐步建立上下协调、严密有序、高效实用的转诊渠道,为患者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连续、完整、快捷、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就诊范围划分(一)村卫生室: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二)乡镇卫生院:主要接诊a型病例暨病种单纯,病情较稳定的一般门诊、住院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病例,包含: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4、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病人;5、老年护理病人;6、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7、上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分级诊疗机构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机构实施方案为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患者的诊疗服务,我国提出了分级诊疗制度,要求建立分级诊疗机构。
分级诊疗机构是指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功能和层次,分为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为了有效实施分级诊疗机构,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分级诊疗机构的指导思想。
分级诊疗机构的建立是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医疗服务为核心,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分级诊疗机构的建设目标。
1. 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机构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3.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就医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4.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分级诊疗机构的建设内容。
1.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 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3.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制度,实现医疗资源的有序流动;4. 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分级诊疗机构的实施步骤。
1. 制定分级诊疗机构建设规划,明确分级诊疗机构的发展目标和任务;2.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医疗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 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4. 建立分级诊疗机构的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分级诊疗机构的保障措施。
1.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保障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2. 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政策扶持,提高医疗服务的吸引力和稳定性;3. 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六、分级诊疗机构的推进措施。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制度是指将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层次分为基层、县级、市级和省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患者看病成本,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和可及性。
为了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群众就医便利度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实施。
2. 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和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3. 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支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二、具体措施。
1.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2.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规范分级转诊和转诊衔接流程。
3. 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
4.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开展分级诊疗制度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得到规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 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医疗卫生政策解读活动,引导患者理性就医,提高就医效率和满意度。
6.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机制。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三、保障措施。
1. 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财政投入,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2. 完善医疗保险政策,鼓励患者选择分级诊疗,降低患者看病的负担,提高就医便利度。
3.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成效进行评估,激励先进,惩罚违规。
2024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级诊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模式,可以将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层次的患者,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减轻医疗压力。
为此,制定一份2024年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进行规范,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成为必要的举措。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医疗压力,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题。
2. 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2)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机制。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4)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
(5)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1)将患者按病情和治疗需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由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负责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2)推动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3)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质量,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基层得到满意的治疗。
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1)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医疗设备和人员水平。
(2)鼓励优秀医生和护士到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协作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3. 推进信息化建设(1)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2)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远程会诊、在线挂号等功能的全面应用。
(3)建立医疗数据分析平台,对医疗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1)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2)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范文(6篇)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范文在____年推出的医院分级诊疗方案旨在深化我国医疗改革,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该方案旨在有效解决大型医疗机构就诊压力过大的问题,促进医疗资源的公正与高效分配,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患者能够更便利、更迅速地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
根据该方案,医院将依据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就近的医疗设施就诊,以减少对大型医院的过度依赖。
一般病症,如普通感冒等,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诊所接受治疗,确保疾病得到及时、适当的处理。
对于需要更复杂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可转诊至乡镇卫生院、区县级医院,这些医疗机构具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的医疗需求。
对于复杂疾病、急危重症及高风险手术,患者应前往地市级或省级综合医院,这些医院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疗团队,能提供更专业、更复杂的诊疗服务。
此分级诊疗方案的实施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大型医院的诊疗负担,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同时,也需要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分级诊疗的工作,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范文(二)在医疗资源的持续优化与卫生健康政策的深度调整背景下,医院分级诊疗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与效率的关键路径。
预计于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的深入实施将致力于医疗资源的更均衡分配,强化民众就医体验,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均衡进步。
本文谨就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的参考框架,自三大维度进行阐述。
一、分级诊疗之基本原则1.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地区人口基数、经济水平及医疗需求等多元因素,科学规划医疗资源布局。
重点强化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发展,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网络。
2. 分级诊疗的实操性:依据疾病特性与治疗难度,实施疾病分级管理,确保医疗技术与资源的高效匹配。
同时,紧跟医疗科技进步与医务人员培训步伐,保障各级医疗机构能提供符合标准的诊疗服务。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分级诊疗是指将医疗资源按照不同的医疗需求和医疗水平进行分级分类,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以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需求的目的。
为了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与推广,制定以下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坚持分类指导、逐级负责的原则,推动医院按病种分科、按诊疗技术水平分级。
(二)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评价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三)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提高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四)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二、分级标准(一)按照医疗资源配置、诊疗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将医疗机构分为三级、二级、一级、社区四个级别。
(二)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具体服务范围和诊疗能力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标准。
三、分级管理(一)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的管理体系,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三)建立健全患者转诊制度,引导患者就近就便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诊疗能力。
(二)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专科医院开展合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五、信息化建设(一)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平台,方便医务人员查询患者诊疗信息。
(二)加强医疗信息安全保护,防止患者隐私信息泄露。
六、宣传推广(一)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分级诊疗政策,普及患者就医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二)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信誉度。
七、经费保障(一)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
(二)建立健全医保支付机制,保障患者享受分级诊疗政策带来的实惠。
以上即为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以期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落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通道
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通道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医院需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以幼儿相关工作者角度,探讨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通道。
二、实施方案1.成立分级诊疗领导小组医院应成立分级诊疗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监督实施过程,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生根。
2.明确分级诊疗流程3.加强学科建设医院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各层级医疗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针对幼儿患者,要配备专业的幼儿医疗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4.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医疗设备、药品、人力资源等资源,确保各级医疗机构能够正常运行。
针对幼儿患者,要配备完善的儿童医疗设备,保障医疗安全。
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医院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协同能力。
针对幼儿患者,可以通过卡通动画、游戏等形式,让患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
6.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针对幼儿患者,要加强幼儿医疗知识普及,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
7.完善政策支持医院应完善政策支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针对幼儿患者,要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8.加强宣传引导医院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和支持。
针对幼儿患者,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卡通宣传等形式,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分级诊疗制度。
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通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明确分级诊疗流程、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医院将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患者,为我国医疗改革贡献力量。
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本(2篇)
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增加。
为了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县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我们制定了____年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推动县医院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高患者就医便利性和满意度。
2. 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有效和合理的医疗服务;(2)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建立健全的县医院分级诊疗网络;(3)鼓励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4)加强专科医生培训和基层医疗人员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县医院分级诊疗政策与指导文件:明确县医院分级诊疗的目标、原则、政策措施等,并编制实施细则,明确县医院分级诊疗的具体操作规范。
2. 完善县医院的功能布局和设施建设:根据分级诊疗的要求,合理规划县医院的功能布局和科室设置,完善医疗设施,提高诊疗水平。
3. 加强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合作:建立健全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病案转诊和远程会诊等工作的开展。
4. 提高县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对县医院的专科医生培训和基层医疗人员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5. 完善县医院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县医院分级诊疗的信息系统,实现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
6. 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减少个别县医院的过度就诊压力,提高患者就医便利性和满意度。
四、政策措施1. 组织实施县医院分级诊疗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识和理解。
2. 加强分级诊疗的科研与学术交流,提高县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3篇)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分级诊疗方案(讨论稿)为加强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工作,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充分发挥医院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医疗体系中的引领作用,逐步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疾病整治连续化管理的工作机制,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特制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初稿)》一、工作目标以病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构建稳定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建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控制外转诊比例,实现医院所属社区诊治和转诊率逐步提高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1、科学引导。
以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为病人提供合理、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平台和远程医疗建设,做好社区信息化职能导1医、专家团队、预约诊疗、一键呼叫、健康管理等内容介绍并推送给辖区居民,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转诊服务搭建好平台,合理引导病人有序就医。
2、分级管理。
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病人转医院救治,康复期的病人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
3、健全机制(1)建议医院临床科室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帮扶医院承办的社区做好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慢病管理、中药先行、医养结合、居家养护等工作,积极培育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使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能力不断提升,让社区居民在辖区享受三级医院的专家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医院和社区的社会影响力。
(2)规范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
医院和社区联合形成院前、转诊、住院、院后服务工作。
(3)加强帮扶工作,医院专家定时、定点、定人到社区坐诊,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以选配院内专家导师对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2进行一对一传、帮、带的形式,逐步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高技术力量,做好社区人员梯队建设。
2024年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医疗体系的改革中,分级诊疗模式被提出并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
分级诊疗以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为出发点,将医疗资源按照不同层级的医院进行分配和利用,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患者就医体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减轻综合医院压力, 将综合医院作为重症、疑难病症的救治中心,将县医院作为常见病、多发病症的会诊和治疗中心。
2. 原则:- 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 医疗质量为导向: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分级医院提供的医疗质量不低于上一级医院。
- 强化科室协作机制:各级医院之间建立科室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医疗水平。
-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培训、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三、具体措施1. 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和设备,提高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诊疗。
- 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
2. 分级诊疗指南制定:- 制定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指南,指导医生的诊疗行为。
- 制定转诊和会诊流程,明确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方式。
- 制定分级诊疗的标准和评估指标,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
3. 加强县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完善县医院的设施和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 增加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数量,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 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高医院的专业水平。
- 成立专家团队,定期组织会诊和疑难病症的讨论。
4. 健全转诊机制:- 增加转诊病例的比例,减轻综合医院的就医压力。
- 规范转诊流程,加强医院间的沟通和协作。
- 提供转诊补贴,鼓励患者按照分级诊疗指南进行就医。
5.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县域内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分级诊疗是指将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和不同水平的医务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和分级诊疗的工作模式。
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施目标1.建立健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3.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实施内容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和医务人员的资质,明确分级诊疗的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推动医疗机构分类诊疗。
根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3.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益。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5.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信息透明度和便捷性。
四、实施步骤1.制定分级诊疗工作方案。
由相关部门牵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分级诊疗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2.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3.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分级诊疗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实施。
4.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分级诊疗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
相关部门要出台支持分级诊疗工作的政策措施,为分级诊疗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资金投入。
加大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实施。
3.人才培养。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三篇)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为加快我院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制度,加快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想深入贯彻落实____,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宣传等手段,完善上下联动、对口支援、增强能力、签约服务、政策引导等机制,同步加强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支持保障,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二、工作措施(一)构建合理分级诊疗流程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在于实现基层首诊,基层首诊是指当参保(参合)人员住院就医时,就近选择居住地或发病时地域所在地的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双向转诊包括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和从上级医疗机构向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转诊。
我院与____省人民医院以及我县____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转诊服务。
1、基本程序(1)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参保(参合)人员县内住院就医时,应遵循“乡镇医疗机构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首诊医疗机构→县内二级综合医疗机构→市级三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程序,在同等级内自主选择首诊和转诊医疗机构。
___岁以上老年人、0—____岁的婴幼儿、重度残疾人、重症精神病人,按照“就近就医”原则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2)上级医疗机构向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转诊我院根据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相关转诊标准及时将康复期的病人转入下级医疗卫生机构。
2、转诊程序县内参保(参合)人员在乡镇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就医需转我院治疗时,乡镇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经治医生填写双向转诊单,由当地医保办人员审核签字,然后转我院治疗,双向转诊单作为患者报账必要手续。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四篇)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参考方案。
一、分级诊疗标准:1. 一级医院:提供全科诊疗服务,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给予诊断和治疗。
2. 二级医院:在一级医院的基础上,增加了专科医疗服务,可对专科疑难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3. 三级医院:在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级专科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可处理罕见病、疑难病症及各类急危重症。
二、分级诊疗流程:1. 患者可根据病情自行选择就医医疗机构,也可按医生建议进行就诊。
2.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就医流程,明确诊疗等级,及时转诊。
3. 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实现患者的无缝转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分级诊疗服务内容:1. 一级医院:提供门诊、住院、体检等基础医疗服务,能够基本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2. 二级医院:在一级医院的基础上,增加了专科门诊、手术等服务,提供更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3. 三级医院:在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症监护、介入治疗等高级医疗技术服务,能够应对各类疑难病症。
四、分级诊疗的优势:1. 可有效分流患者,减轻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2. 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
3. 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误诊漏诊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综上所述,____年医院分级诊疗方案的参考内容应当包括分级诊疗标准、流程、服务内容以及分级诊疗的优势等方面,以实现医疗服务的高效优质化,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提高就医体验。
医院分级诊疗方案例文(二)第一章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传统的就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就医效率和医疗质量,我国决定推行医院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分级诊疗工作是指根据医疗资源和疾病诊疗的需要,将医疗机构按照不同层次和功能划分,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分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为了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将介绍分级诊疗工作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分级诊疗工作旨在将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到基层医疗机构,方便病患就近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得性。
2.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分级诊疗工作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引导患者就医行为,推动医疗机构提供更加规范、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诊疗质量。
3. 控制医疗费用: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引导患者就医行为,减少过度就医和不必要的住院,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三、实施原则1. 分级划定原则: 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设备设施、人员队伍等因素,将医疗机构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确定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和功能。
2. 推动科学诊疗: 科学诊断是分级诊疗工作的基础,医疗机构应按照规范化诊疗流程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3. 强化医联体建设: 建立医联体,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4. 引导就医行为: 通过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规划和导诊制度,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减少过度就医和门诊住院转化。
5. 完善医保支付机制: 与医保部门合作,建立分级诊疗工作的医保支付机制,鼓励患者就近就医,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四、实施方案1. 制定分级诊疗指南: 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分级诊疗指南,明确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和功能,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划定标准。
2. 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基层医疗人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
3. 推广电子病历系统: 在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4.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引导患者主动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第1篇分级诊疗实施方案一、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协作紧密、服务高效。
2.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3.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降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三、基本原则1. 公平可及: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2. 双向转诊:建立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
3. 基层首诊:引导患者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4. 专科协同:发挥专科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分级诊疗目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制定分级诊疗目录。
2.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顺利转诊。
3.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人才培养、设备投入、政策支持等措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4.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医疗服务关系。
5. 完善医保政策:合理制定医保支付政策,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诊。
6.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7. 监督评价:建立分级诊疗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对分级诊疗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五、保障措施1. 组织领导:成立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分级诊疗工作顺利推进。
2.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分级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和科学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
级诊疗模式,构建以协同服务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根据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
见通知》(云办发[2016]16号)、《昆明市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方案》(昆卫[2015]55号)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要求,明确我院服务职能,提升我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流程简化、行为规范、服务到位、保障有力、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16年5月1日,我院要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
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我院转诊上级医院转院率控制在4%以下,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形成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
务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可及。
坚持把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明确和落实我院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
充分尊重患者的就医知情权、选择权,发挥城乡医保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基层或我院首诊,逐步形成分级诊疗的有序就医习惯,降低医疗费用。
(三)上下联动,提高效率。
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转诊制度,提高我院效益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四)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我院世界,积极稳妥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全面落实。
四、工作内容
(一)成立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如亮
副组长:余晓芳
成员:医保科主任、医务科主任、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理部主任、控感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保科,负责日常工作,医务科负责协调、指导、落实临床医技科室分级诊疗工作。
(一)强化服务功能,合理配置资源
1.明确我院诊疗服务功能。
我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
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向卫生院下转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接受超出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
2.积极申请我院医学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功能科、成为县域内检查中心,并建立委托服务关系,我院现有的血透室、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应当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对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的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完善服务体系,保障就医
1、.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
实施综合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症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
2.推进“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
依托市医疗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
间的信息共享。
五、程序及要求
(一)转诊程序
1、除危急重症病例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强烈要求外,对因技术、设备等能力所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原则上基层
医疗机构上转至我院,我院诊疗有困难的病人上转至三级医院
或专科医院。
2、转诊病人或病人家属持下级医院开具的昆明市分级诊疗转诊证明,到我院就诊;
3、上转病人病情稳定后,上级医院应及时将病人转回我院或卫生院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二)转诊要求
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明确分级诊疗责任,以医务科为责任科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设立专线电话及时提供咨询服务;
2、建立健全具体分级诊疗实施细则,明确转诊服务流程,确保转诊服务的人性化和连贯性、有效性;
3、基层医疗机构上转至我院病人时必须填写《昆明市分级诊疗转诊证明》及诊疗用药情况;下转病人时必须填写昆明市分级诊疗转诊证明》,并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下一步的康复计划和下转医疗机构名称(原经治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
4、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时,上、下级医疗机构要做好“无缝”对接工作,上送或下接均需派出专人护送并书面和口头同时向接诊医生介绍病情;接诊医疗机构对转来的病人要及时、认真进行登记,并安排专人将患者送至病区或门诊作进一步治疗;
5、对基层医疗机构对上转来的患者统一实行优先就诊,优先住院。
五、实施步骤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医院各级各类人员要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建立办事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医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分级诊疗制度的广泛宣传,要召开各种会议、印发宣传单向
广大群众宣传分级诊疗的好处与做法,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培训,稳步实施。
要分层次、分批次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认真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实施步骤、方法和要求。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检查,实行奖罚兑现。
每季度督查一次,通报一次,讲评一次;探索分级诊疗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单项考核制度。
(二)加强能力建设。
要加快现有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熟悉和掌握分级诊疗基本原则和要求,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诊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帮助社区、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及慢性病管理、康复跟踪服务;要加快建立推广电子病历和就诊“一卡通”系统,提高转诊会诊质量和效率,在有效保障公民隐私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合理互联共享。
(三)认真贯彻落实《人民医院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定期安排高中级卫技人员到基层开展临床会诊、病案讨论,建立长效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按照省市对口支援的相关文件精神,采取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建立市、县、乡、村“四点一线”的分工协作架构,落实好对口支援与分级转诊工作。
(四)坚决执行医保支付制度。
全面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单病种管理和医保指标控制的综合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要严格掌握住院指征和转诊标准,严格控制住院率、转诊率,既不得拒接病人,也不得随意转诊病人。
要继续抓好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次均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药占比等考核指标必须符合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