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新技术课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创立开始的三十年里,尼古拉·特斯拉一 个人就被评选出九次,与爱迪生一起二次,而他把这十一次 的诺贝尔奖全部让贤。
4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发展历史
1908年6月30日,通古斯大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
子弹的1000倍,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此
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
接收天线把接收信号经过处理 后传输给用电处的接收天线
Fra Baidu bibliotek
用电处的接收天线将微波转换为 直流电,再转换为交流电
12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3.地球电离层传输 特斯拉尝试的方式,以天地为介质,通过空间电离层,将 大功率能量传送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1902年,特斯拉在纽约长岛建立沃登克里 夫高塔,试图利用电离层进行无线电能传 输,建立一座“世界电力系统”,容量达 750万千瓦。该系统实际采用频率150kHz 的高频交流发射300kW功率,但失败了, 原因是发射的功率太过发散。
15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电磁共振
传统电磁感应无线传输:给发射线圈施加一个交变激 励,产生周围发散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穿过接收线 圈的部分在接收端感应出交变电流,完成电能传输。
问题:辐射大,传输距离短;随传输距离增大,传输 效率指数递减。
磁共振与物理共振相对应
共振磁耦合无线传输:将磁共振与电磁感应相结合, 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具有共同或近似的本征频率,给 发射线圈施加一个本征频率的交变激励,产生的交变 磁场由于磁共振作用大部分传输到接收端,完成电能 传输。理论上接近于点对点传输。
10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布朗的微波传输系统
在地面上,传输装置大概分成三 部分:微波源,发射天线,接收 天线三部分。微波源内有磁控管; 微波源输出的能量通过同轴电缆 连接至和波导管之间的适配器上; 亚铁酸盐的循环器连接在波导管 上,使波导管和发射天线相匹配。 硅控整流二极管天线用来收集微 波并把它转换成直流电,这种天 线 在 2.45GHz 测 试 时 曾 经 达 到 甚 至超过90%的效率。
13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电磁共振
共振磁耦合的理论依据:如果两个振荡电路具有相同频率, 那么在波长范围内,是通过近场瞬逝波耦合。感应器产生的 驻波在远远小于损耗时间内允许能量高效地从一个物体传到 另一个物体。由于共振波长远远大于振荡器尺寸,所以可以 不受附近物体的影响。
14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电磁共振
11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太空-地面微波电能传输
通过在太空安装一组的太阳能电 池板,采集太阳能,然后以定向 微波或激光技术源源不断地把能 量传回地球接收处,再由接收处 经过分配后把分配好的微波发送 给用电处。
太阳光通过太阳能电池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电通过微波源转换为微波
微波传回地球,并被接 收天线接收
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谐振器、 驱动电路和输出电路。
高频交流信号输入到驱动电路,驱动源振荡器通过电磁感应从驱 动电路获得能量,通过磁场共振强耦合,能量通过“隧道”被传 递到接收器,与负载直接相连的输出电路通过电磁感应获得能量。 系统设计基础在于两个振荡电路之间重叠存在的瞬逝波耦合,属 于近场无损非辐射共振耦合。
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5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发展历史
纽约长岛-沃登克里弗塔
6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分为五类,
➢ 电磁感应耦合,这种方式能传送较大功率、效率也较 高,但要求传送距离很近。
➢ 电磁辐射,即电磁波,这种方式是利用电磁场传递能 量,特点是传送距离远,但效率低。
8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它利用了感应耦合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了电能的无物理连接传输。它将系统的变压器的紧 密型耦合磁路分开,初、次级绕组分别绕在具有不同磁性 的结构上,实现在电源和负载单元之间进行能量传递而不 需物理连接。
感应耦合技术的优点在于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近距离 能量传输效率高,可高达99%。但是缺点在于传输距离近, 对位移和频率变化的稳定性差。需要一次、二次线圈尽 量保持在对齐状态,一旦出现相对位移,效率会急剧下 降,而且电磁污染较严重。可以应用于传输功率不大, 相对位置基本不变的场合,例如手机无线充电,电磁炉 等。
电气工程新技术讲座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
1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概论
1. 发展历史 2. 无线传能技术分类及原理 3. 电磁共振式无线传能 4. 电容式无线传能 5. 前景 6. 结语
2
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概论
3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发展历史
被人类遗忘的天才-尼古拉·特斯拉:
对电力学和磁力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是 现代交变电流电力系统依据,包括多相电力分配系统和交流 电发电机,帮助他带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882年,他继爱 迪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了交流电(AC),制 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并创立了多相电力传输技术。 他的成就还包含创立双线线圈无线电技术,以及无线电能传 输技术。
➢ 地球电离层传输,特斯拉尝试的方式,以天地为介质, 通过空间电离层,将大功率能量传送到地球的任何一个 角落。
➢ 电磁共振,这种方式就麻省模式,能传输较远的距离, 但功率、效率相应较小。
➢ 电容式无线传能,特点为传送电压大、频率高、电流 很小,传送距离中等。
7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1.电磁感应耦合 通过相对很直接的接触来进行能量传输,主要应用于近距 离的能量传输。典型应用是可分离式变压器,系统主要由 交流电源、一次侧变换器、可分离变压器和二次侧变换器 四部分构成。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9
新型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分类及原理
2.电磁辐射 远场就是远远大于发射接收设备尺寸的千米计的电能传输 距离。对于远距离输电,现在主要都是有线高压传输。然 而,远距离有线传输成本高,能量损失大,消耗资源多, 所以,电能远距离无线传输势必会成为发展的趋势。远场 电能传输,有普通的地面电能传输,有太空-地面-地面电 能传输等几个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