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实物仿真技术概要

合集下载

半实物仿真技术基础及应用实践

半实物仿真技术基础及应用实践

半实物仿真技术基础及应用实践半实物仿真技术,是一种将实物元素与虚拟元素结合的仿真技术。

它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模拟真实环境,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基础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和声音,为用户创造了一个仿真的虚拟世界。

完全依靠虚拟现实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缺乏真实感和触感,无法真实模拟物体的质感和重量等。

为克服这些问题,半实物仿真技术引入了实物元素,使用户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触觉和交互体验。

在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存在着广泛的领域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娱乐和游戏领域。

通过使用半实物仿真技术,游戏开发者可以为玩家打造出更加真实的游戏体验,例如使用物理反馈设备模拟武器的震动和力量,或者使用运动捕捉技术追踪玩家的动作实时反馈到虚拟世界中。

除了娱乐和游戏领域,半实物仿真技术也被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

通过使用半实物仿真技术,教育者可以创造出逼真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和训练。

在医学教育中,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手术操作,使学生能够在模拟器上练习真实的手术技能。

半实物仿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工程领域。

通过使用半实物仿真技术,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虚拟测试和验证。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实际原型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和减少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实物仿真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效果。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拟器中的应用介绍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拟器中的应用介绍

模拟飞行器操作
通过半实物仿真技术,飞行员可 以在模拟器上操作真实的飞行控 制系统,如驾驶杆、油门、脚蹬 等,以训练飞行技能和应对突发 状况的能力。
模拟紧急情况
半实物仿真可以模拟各种紧急情 况,如发动机失效、失去控制、 失速等,帮助飞行员提高应对紧 急状况的意识和能力。
飞行控制系统测试
系统验证
通过半实物仿真,可以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功 能和性能进行验证,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 都能正常工作。
通过半实物仿真,可以对飞行器 的气动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包 括升力、阻力、稳定性等。
04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 模拟器中的优势与 挑战
优势
真实感强
灵活性高
半实物仿真能够提供与真实 飞机相似的操作界面和反馈, 使飞行员能够更好地体验真 实的飞行环境。
半实物仿真允许模
06
结论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拟器中的未来展望
更高逼真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半实物仿真将能够提供更加逼真的模拟环境,包括更精细的 视觉效果、声音和运动反馈,使飞行员能够更好地体验真实的飞行感觉。
智能化评估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半实物仿真将能够自动评估飞 行员的技能和决策水平,提供更准确、客观的评估结果。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 拟器中的应用介绍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拟器中的应
用场景 • 半实物仿真在飞行模拟器中的优
势与挑战 • 实际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什么是半实物仿真?
半实物仿真是一种结合数学模型、物 理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仿真方法,通 过模拟真实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行为, 来评估和优化系统性能。
持续技术创新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1、半实物仿真技术1.1 半实物仿真系统定义半实物仿真,又称为硬件在回路中的仿真(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是指在仿真实验系统的仿真回路中接入部分实物的实时仿真。

实时性是进行半实物仿真的必要前提。

半实物仿真同其它类型的仿真方法相比具有经济地实现更高真实度的可能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半实物仿真允许在系统中接入部分实物,意味着可以把部分实物放在系统中进行考察,从而使部件能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指标的环境中得到检验,因此半实物仿真是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研制质量的必要手段。

1.2 半实物仿真的先进性及其特点半实物仿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直到目前美国研制航天飞机,始终盛行不衰。

美国大多数国防项目承包商都有一个或多个半实物仿真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代表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

其先进性体现在:(1) 有高速高精度的仿真机;(2) 有先进完备的环境模拟设备。

国内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导弹制导、制、卫火箭控星姿态控制等应用研究方面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半实物仿真的特点是:(3) 在回路中接入实物,必须实时运行,即仿真模型的时间标尺和自然时间标尺相同。

(4) 需要解决控制器与仿真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5) 半实物仿真的实验结果比数学仿真更接近实际1.3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半实物仿真系统属于实时仿真系统。

它是一种硬件在环实时技术, 把实物利 用计算机接口嵌入到软件环境中去, 并要求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都要实时运行, 从 而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图 2所示。

实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仿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是实时仿真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运行实体对象和仿真环境的数学 模型和程序。

一般来说,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建模法,将模块化程序划分为不同的速率块,在仿真计算机中按速率块实时调度运行。

对于复杂的大型仿真系统, 可用多台计算机联网实时运行。

(2) 物理效应设备物理效应设备的作用是模拟复现真实世界的物理环境, 形成仿真环境或称为 虚拟环境。

半实物仿真技术飞行控制

半实物仿真技术飞行控制

实验平台搭建与实验环境介绍
实验平台:用于模拟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实验环境:真实飞行场景的模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模 拟 实验目的:验证飞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实验过程:介绍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验证半 实物仿真技术飞行 控制的有效性和可 靠性
实验设备:模拟飞 行器、传感器、数 据采集系统等
实验过程:进行飞 行控制算法的验证 和测试,记录相关 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对 采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评估控制算法 的性能和效果
实验结论与改进方向
实验结果:验证 了半实物仿真技 术飞行控制的有 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不足:存在 一定误差和不确 定性,需要进一 步优化和改进
航天器控制:在航天 器控制中应用半实物 仿真技术,实现精确 的轨道控制和姿态调 整。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控制中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实时性、安全性、可 重复性
挑战:技术难度高、成本昂 贵、数据采集与处理难度大
05
半实物仿真技术飞行控制的发展趋势
半实物仿真技术飞行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 习技术提升飞行控制系统的自主 决策和学习能力。
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需求
实时性要求:仿真结果需要与实际飞行情况保持一致 精度要求:仿真结果需要与实际飞行数据尽可能接近 扩展性要求:仿真系统需要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飞行控制系统 安全性要求:仿真系统需要保证安全,避免对实际飞行造成影响
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技术实现
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的重要性:模 拟真实飞行环境,提高飞行器的 安全性和性能
半实物仿真技术具有高逼真度、高可靠性 Nhomakorabea可重 复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 等领域,为系统设计、优化和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半实物仿真总结

半实物仿真总结

半实物仿真总结第一篇:半实物仿真总结1、系统:系统是指自然界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实体组合系统。

三要素包括:实体、属性、活动。

系统按照人们对其内部特性了解程度分为:白色系统、黑色系统、灰色系统;按照产生原因分为:自然系统、工程系统;按时间分类:连续系统、离散事件系统。

2、仿真:系统仿真是根据相似原理建立系统模型,利用模型试验来研究系统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利用一个模型来模拟实际系统内部发生的运动过程,以达到某种实际应用效果或者对系统动态性能的求解。

根据物理时钟和仿真时钟分为: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根据模型分为物理仿真、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

根据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仿真、数字计算机仿真、混合计算机仿真。

3、模型:模型是为了研究系统性能而收集的与该系统有关的信息集合体,是系统某种特定性能的一种抽象形式。

分类: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4、半实物仿真是将物理仿真和数字仿真相结合的一种仿真技术。

仿真回路中一部分是数字模型,运行于数字计算机中,一部分是物理模型,直接接入仿真回路。

它比数字仿真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又能解决一些物理仿真无法模拟的问题。

5、半实物仿真的关键技术:总体技术:即指仿真系统的总体任务规划。

仿真模型的校核与验证技术:是保证系统仿真的逼真度和置信度的技术基础。

接口技术:对系统接口要求如下:实时性、准确性、抗干扰性、可靠性。

目标特性技术:研究在不同探测环境下,目标的电、光、声散射、辐射和传输特性。

运动特性仿真技术:模拟对象在空间的运动特性。

其余关键方针技术,包括气动负载特性仿真、视景仿真技术、大气环境仿真、卫星导航特性仿真。

6、程控飞行器主要参试部件:弹载计算机、惯组、舵机。

其典型半实物仿真框图如下:红外制导加红外目标模拟器、导引头、五轴转台(模拟目标和导弹间的相对运动)。

射频寻的加天线阵列(雷达目标模拟器)、微波暗室、雷达导引头、三轴转台。

7、仿真计算机是用于系统仿真的计算机,半实物仿真对仿真机的功能要求如下:实时性、计算速度的要求、外设与专用接口的要求、仿真软件的要求。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在化工工程领域,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化工生产现场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半实物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为化工单元操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针对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半实物仿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1.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半实物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操纵实物模型来进行仿真操作,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察操作过程和结果。

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化工单元操作教学的可能性。

2.半实物仿真技术的特点半实物仿真技术集合了实物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操纵实物模型来模拟真实操作,同时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察和分析操作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仿真实验台的建设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建设各类化工单元操作的仿真实验台,如反应釜操作、蒸馏塔操作、流程控制系统操作等。

学生可以通过操纵实物模型进行仿真操作,通过观察虚拟现实界面获得操作反馈,真实感和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操作技能的培养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物模型的操控,学生可以熟悉化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提高操作技能和操作经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观察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变化,更好地理解操作原理和规律。

3.安全意识的培养化工生产现场的安全意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减少操作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电网监控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分析

电网监控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分析

电网监控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分析摘要:介绍了一种船舶电网监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网监控系统硬件设备与被控对象数学仿真模型对接,开展半实物仿真测试试验,从而提高监控系统的设计、测试工作效率。

该技术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 的强大功能对船舶电网监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和实时仿真,采用OPC技术实现电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与被控对象的数学仿真模型互联互通,从而构建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

重点说明了半实物仿真测试的工作原理、技术方案及工作流程,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船舶电网;监控系统;半实物仿真;Matlab/Simulink;OPC船舶电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船舶电网的综合监控、综合控制、综合报警及安全保护,是确保船舶电网可靠、安全运行的重要屏障[1]。

随着现代船舶电网容量日益增大,电网监控系统涉及的监控对象数量更多、信息及控制流程愈加复杂,监控系统设计、调试工作量很大。

电网监控系统在上船安装之前,通常需开展陆上联调试验,对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和校核。

目前的陆上联调试验一般采用实物设备对接的形式[2],需电网监控设备以及电网被控对象设备全部生产制造完成并安装到位后才能开展。

由于参试设备数量多、特别是电网设备厂家不同且生产进度不一,采用实物设备对接形式开展陆上联调试验的工作量较大、所需资源较多、进度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随着船舶电网容量不断增大,电网监控系统设计也在不断应用新技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监控需求,对于新研发的电网监控系统,其潜在的系统匹配性方面的设计缺陷往往只能在陆上联调试验阶段才有机会暴露,由于此时的监控设备、电网设备均已完成生产制造,一旦发现设计缺陷,各设备修改、返工的代价较大。

所以,传统的实物设备对接形式的陆上联调试验技术方案可能导致船舶电网监控系统研发和试验周期长、成本高,进而影响船舶建造工期和经济性,难以满足现代船舶大容量电网应用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船舶电网监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利用Matlab/Simulink的强大功能对船舶电网监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和实时仿真,采用OPC技术实现电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与被控对象的数学仿真模型互联互通,从而构建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导言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器研制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试验方法在成本、时间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半实物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在飞行器研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半实物仿真技术概述半实物仿真技术是一种将实物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它通过建立真实的硬件系统或实物模型,并与仿真软件相连接,使得硬件系统或实物模型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半实物仿真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各种情况和事件,为飞行器研制工作提供了高保真度的验证和测试平台。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1. 飞行器设计验证在飞行器设计的早期阶段,使用半实物仿真技术进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飞行器的实物模型,并结合相关的仿真软件,可以对飞行器的各项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半实物仿真技术来验证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等。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实际试飞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同时加快设计迭代的速度。

2. 系统集成测试在飞行器研制的过程中,系统集成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模拟和集成,以验证整个飞行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飞行器的正常运行。

半实物仿真技术不仅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模拟各种异常情况和故障,使得系统的测试更加全面和真实。

3. 飞行器操作培训在飞行器研制完成后,飞行操作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将真实的驾驶舱和飞行操作界面进行模拟,并结合相关的控制软件,提供真实的操作体验。

飞行操作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进行训练,熟悉飞行器的各项系统和操作流程,提升其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种培训方法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培训效果。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优势半实物仿真技术在飞行器研制中具有以下一些优势:1.成本效益:相比于传统的实物试验,半实物仿真技术的成本要低得多。

半实物仿真技术

半实物仿真技术

飞行模拟转台的工作原理
基本构成:动力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机械系统
工作原理:在动力系统支持下,伺服控制系统控制
机械系统作角度转动,为安装在机械系统上的惯性测 量部件提供姿态运动环境。
伺服控制系统:保证转台实现一定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
一般由测速机构成速度内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由测角元件构成位置外环进行位置控制,同时对位置 输入进行微分,实现复合前馈控制,提高系统响应。
半实物仿真技术
半实物仿真概述 物理模拟设备与技术 仿真计算机技术
半实物仿真概述
概念:(Hardware-in-the-loop)
硬件在回路仿真:仿真系统中有实物参加。 优点:可使无法准确建立模型的部件直接进
入仿真回路;通过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校验模型;验证实物部件对系统性能 的影响。 实质:为物理部件创造一个模拟实际环境的 仿真环境,用物理部件实物进行仿真的技术。
功能扩展:测试信号、数据记录、曲线显示
飞行模拟转台的组成
动力系统 伺服控制系统 机械系统
动力系统
液压能源
三相电机-油泵 分油器、过滤器、溢
流阀 冷却系统-水箱,水
泵 远程控制系统-调压

动力系统
直流电源
可控硅直流电源 开关稳压电源
伺服控制系统
控制元件:执行控制算法,产生控制信号(电压)
15
10
30~50
200*100*150
0.2
12
备注
0.1-1度双 10
飞行模拟转台功能要求
可使用性:机械电气接口、按钮和指示、视场、零位、初
值与归零、屏蔽与干扰。
可靠性:机械和电气越位开关、操作互锁、手动和自动断电
保护

半实物仿真

半实物仿真

ADRTS的硬件体系结构
VMEbus
User Interface Processor
Compute Engine Processor
Intelligent/ nonintelligent I/O
Target Compute Engine
Host TCP/IP
Physical Hardware
ADRTS采用主辅机结构,通过用户接口处理器 UIP(User Interface Processor)和主机相互通讯, 自身有计算引擎处理器单元CE(Compute Engine Processor)来完成仿真和其他科学计算。
PLC,MultibusI,SELbus,Qbus, Sbus,TU RBOchannel
MS-DOS, Windows NT, SUN OS,Solaris,System V, HP UX,HP RT, SGI IRIX,DEC UNIX,OPEN
VMS, VxWorks
Broadcast Memory 1Gbit/s 40MB/s 星(HUB) 多膜光纤
Maximum Number of Nodes
Topology Error Handling Deterministic
Cabling
Reflective Memory
2.1G 174 M/s
10 Km 256
Ring Yes YYeess Fiber
1000BaseX Gigabit Ethernet
第七章 半实物仿真
主要内容
7.1半实物仿真的概念 7.2半实物仿真的支撑技术 7.3半实物仿真的工程实例
7.1.1半实物仿真的概念
半实物仿真 ,又称为硬件在回路仿真(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是将实物 (控制器)与在计算 机上实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型联接在一起进行 试验的技术。在这种试验中,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和非线性因素等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来, 因此它是一种更接近实际的仿真试验技术。这种 仿真技术可用于修改控制器设计(即在控制器尚 未安装到真实系统中之前,通过半实物仿真来验 证控制器的设计性能,若系统性能指标不满足设 计要求,则可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或修改控制器 的设计),同时也广泛用于产品的修改定型、产 品改型和出厂检验等方面。

半实物仿真

半实物仿真

带宽 传输速率 拓扑结构 通信介质
传输距离
节点数 存储器容量 存储器类型
传输延迟
错误检测/ 纠正
中断传输 支持总线
操作系统
150Mbit/s 16.7MB/s 环(Ring) 同轴电缆,标准光纤, 长距离光纤 标准 300m 长距离 3500m
256 8Mbyte DRAM(SIMM) 0.8us(4bytes) 1.5us(16bytes)
第七章 半实物仿真
主要内容
7.1半实物仿真的概念 7.2半实物仿真的支撑技术 7.3半实物仿真的工程实例
7.1.1半实物仿真的概念
半实物仿真 ,又称为硬件在回路仿真(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是将实物 (控制器)与在计算 机上实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型联接在一起进行 试验的技术。在这种试验中,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和非线性因素等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来, 因此它是一种更接近实际的仿真试验技术。这种 仿真技术可用于修改控制器设计(即在控制器尚 未安装到真实系统中之前,通过半实物仿真来验 证控制器的设计性能,若系统性能指标不满足设 计要求,则可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或修改控制器 的设计),同时也广泛用于产品的修改定型、产 品改型和出厂检验等方面。
7.1.2半实物仿真的特点
①只能是实时仿真,即仿真模型的时间标尺和自然 时间标尺相同。
②需要解决控制器与仿真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例如,在进行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时, 在仿真计算机上解算得出的飞机姿态角、飞行高 度、飞行速度等飞行动力学参数会被飞行控制器 的传感器所感受,因而必须有信号接口或变换装 置。这些装置是三自由度飞行仿真转台、动压- 静压仿真器、负载力仿真器等。
主机平台支撑: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过程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过程控制实验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过程控制实验存在一些诸如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势在必行。

半实物仿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模拟技术,它结合物理装置与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得实验系统能够同时拥有现实世界和计算机虚拟世界的优点。

在工业过程控制实验中,半实物仿真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

一、半实物仿真的基本原理半实物仿真技术基于物理装置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通过在物理装置上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采集和反馈实验数据到计算机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系统相当于实验装置的“大脑”,通过实时计算和控制实验过程,使得物理装置与虚拟世界保持同步,完成实验目标。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半实物仿真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建立实验装置模型: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和搭建适合的实验装置,并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中建立相应的装置模型。

装置模型需要准确地反映实验装置的物理特性,如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位置、控制回路等。

2. 开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在物理装置上布置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实时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仿真系统,同时,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物理装置的状态。

3. 搭建实验环境: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实验环境,实现计算机仿真系统与实验装置的数据交互。

实验环境可以提供丰富的操作界面,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 进行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通过操作实验界面,进行不同实验场景的操作,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技能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半实物仿真研究的核心是建立实验装置的模型,包括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半实物仿真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概述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是一种以实物或物理模型为基础,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系统。

它通过对实物进行感知、控制和交互,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系统通过模拟实际情景,提供学生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组成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主要由实物部分、虚拟仿真部分和交互部分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1.实物部分实物部分是指系统中的物理实体,它可以是真实存在的物品或物理模型。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使用实际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在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使用真实的机床和工件。

实物部分可以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感知和控制的机会,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理解。

2.虚拟仿真部分虚拟仿真部分是指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实物进行模拟和还原。

它可以模拟实际的物理过程、运动轨迹和变化规律,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和操作。

虚拟仿真部分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虚拟现实技术实现。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和实践。

3.交互部分交互部分是指学生与系统进行交互的方式和手段。

它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和显示屏、音箱等输出设备来实现。

学生可以通过交互部分对实物进行操作、观察、感知和控制,并获取相应的反馈信息。

交互部分的设计应具有易用性和可靠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案例库管理功能:系统应具备管理和维护案例库的功能,包括案例的录入、编辑、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2.实物感知与控制功能:系统应具备对实物进行感知和控制的功能,以实现学生对实物的观察、操作和控制。

3.虚拟仿真功能:系统应具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实物进行模拟、还原和展示,提供学生进行实验和操作的机会。

abb公司核电半实物仿真

abb公司核电半实物仿真

abb公司核电半实物仿真ABB公司核电半实物仿真ABB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供应商,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

核电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ABB公司在核电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为核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核电站是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到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发电机组等多个关键设备。

为了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ABB公司开发了核电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模拟真实核电站的运行情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电站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式。

核电半实物仿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将核电站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模拟和虚拟化。

通过这种仿真技术,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而不需要真实投入大量资源和风险。

这种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核反应堆的工作过程、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状况,甚至可以模拟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帮助人们了解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核电半实物仿真技术的核心是仿真软件和仿真平台。

ABB公司开发的仿真软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核电站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建模和模拟。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核反应堆的物理过程、蒸汽发生器的热力特性、蒸汽涡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等。

通过这些仿真软件,人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核电站的运行情况,优化操作方式,提高发电效率。

除了仿真软件,核电半实物仿真还需要一个仿真平台来支持。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控制室,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控制室。

在这个仿真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控制设备和显示屏,对核电站进行操作和监控。

通过这个仿真平台,人们可以实时了解核电站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核电半实物仿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人们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而不需要真实投入大量资源和风险。

其次,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电站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和应对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概要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概要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1、半实物仿真技术1.1半实物仿真系统定义半实物仿真,又称为硬件在回路中的仿真(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是指在仿真实验系统的仿真回路中接入部分实物的实时仿真。

实时性是进行半实物仿真的必要前提。

半实物仿真同其它类型的仿真方法相比具有经济地实现更高真实度的可能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半实物仿真允许在系统中接入部分实物,意味着可以把部分实物放在系统中进行考察,从而使部件能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指标的环境中得到检验,因此半实物仿真是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研制质量的必要手段。

1.2 半实物仿真的先进性及其特点半实物仿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直到目前美国研制航天飞机,始终盛行不衰。

美国大多数国防项目承包商都有一个或多个半实物仿真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代表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

其先进性体现在:(1) 有高速高精度的仿真机;(2) 有先进完备的环境模拟设备。

国内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导弹制导、火箭控制、卫星姿态控制等应用研究方面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半实物仿真的特点是:(3) 在回路中接入实物,必须实时运行,即仿真模型的时间标尺和自然时间标尺相同。

(4) 需要解决控制器与仿真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5) 半实物仿真的实验结果比数学仿真更接近实际1.3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半实物仿真系统属于实时仿真系统。

它是一种硬件在环实时技术,把实物利用计算机接口嵌入到软件环境中去,并要求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都要实时运行,从而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图2所示。

实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仿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是实时仿真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运行实体对象和仿真环境的数学模型和程序。

一般来说,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建模法,将模块化程序划分为不同的速率块,在仿真计算机中按速率块实时调度运行。

对于复杂的大型仿真系统,可用多台计算机联网实时运行。

(2)物理效应设备物理效应设备的作用是模拟复现真实世界的物理环境,形成仿真环境或称为虚拟环境。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面向案例化教学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背后的实际应用场景与情境,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然而,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由于场景复杂、环境难以控制等问题,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的案例化教学系统,旨在通过系统的设计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半实物仿真技术半实物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息仿真模型,它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将虚拟物体与实际物体无缝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实的仿真效果。

其中,实际物体由传感器采集并传输到图像处理系统中,虚拟物体则由计算机生成,并与实际物体进行融合。

最终,半实物仿真系统可以呈现出一种逼真的虚拟环境,让使用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三、案例化教学应用本文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在案例化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教学中,医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对病人手术的模拟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机械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在真实场景之外,获得更好的实践经验。

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模拟企业管理的场景,提高管理决策能力和管理技巧。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介绍了一种半实物仿真技术在案例化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然而,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未来,可以将该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在化工领域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设备成本高昂、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分析。

2.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1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定义半实物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仪器和设备,再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实验的一种教学技术。

2.2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特点- 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大大降低实验设备的成本。

- 操作过程更加安全,避免了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 可以模拟真实工业现场的操作环境,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

3. 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3.1 在分离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工领域的分离技术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分离技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3.2 在反应工程实验中的应用在反应工程实验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操作。

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化学反应的操作过程,并结合实际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原理和反应机理。

3.3 在安全操作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工领域的实际操作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持积极的态度。

在我看来,半实物仿真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工技术,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5. 结语本文对半实物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评估,深入探讨了其在分离技术、反应工程、安全操作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舵负载模拟器

随动加载系统组成

机械系统:


同轴加载方式:小力矩,一体式台体。力矩马达、摆动油缸或力 矩电机。 连杆加载方式:大力矩,分体台体。液压缸。

能源动力系统:液压、气动、电动 伺服控制系统:


力矩伺服控制:伺服阀+液压马达、液压缸;功率放大器+力矩 电机。力矩传感器。 位置伺服控制:电位计、光码盘、测速机。 模拟控制与数字控制:
半实物仿真系统

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模型

对象模型与环境模型 :包括环境效应模型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


尽量多的物理模型 不可实现的数学模型
半实物仿真系统

相似原理与相似方法

相似原理:

几何相似、感觉信息相似、数学相似、逻辑相似 模式相似、模糊相似、组合相似、坐标变换相似

相似方法


实现方法
飞行模拟器分类

飞行模拟平台:

功能:模拟飞行器姿态和过载 用途:飞行训练模拟器 功能:模拟飞行器姿态 用途:惯性器件、导引头等制导控制部件的 测试与仿真

飞行模拟转台:

飞行模拟平台

三自由度

航向、姿态和倾斜 航向、姿态和倾斜及三个方向的过载(线加 速度)

六自由度

飞行模拟转台
运动特性模拟

转台:相对运动原理。 红外点光源/干扰光源:光斑、能量可控。 激光光源:能量、光斑大小、编码可控 电视/红外成像:图形工作站、图形显示系统


物理特性模拟


可见光:正头、背投;屏幕、球面 红外转换;电阻丝、红外CRT

射频/声场:阵列式多源。无线电波/声波在空间合 成。每个阵元的信号功率、作用时间可控。
飞行模拟转台的应用

惯导器件测试

角度陀螺、速率陀螺、惯性平台等 光学导引头(电视、红外、激光)

导引头测试


武器系统仿真

导弹、制导炸弹、鱼雷、飞机
舵负载模拟器

物理模型(负载力矩):舵受到的流体动力。是舵输出力矩的反 作用力矩。包括惯性力矩、阻尼力矩和铰链力矩。

铰链力矩:与舵偏角、速度、流体密度攻角等有关 线性加载:铰链力矩系数为常数。

动力系统 伺服控制系统 机械系统
动力系统

液压能源



三相电机-油泵 分油器、过滤器、溢 流阀 冷却系统-水箱,水 泵 远程控制系统-调压 阀
动力系统

直流电源

可控硅直流电源 开关稳压电源
伺服控制系统

控制元件:执行控制算法,产生控制信号(电压)

运算放大器;微处理器(单片机,DSP, 80X86)

中国:国防科大的YH-F1,YH-F2 美国:VAX小型计算机/ALPHA工作站 中国:海鹰HY-F1,亚星YHSimustation
驱动元件:对控制电压信号进行变换,为执行机构
提供驱动信号

功率放大器(直流功放,PWM功放);液压放大器(伺服阀)

执行元件:在动力系统支持下,响应驱动信号,产
生机械运动

直流电机;液压马达(液压缸)

测量元件:反馈元件。将物理量变成电信号及信号
处理。

测速,测角
伺服控制系统

控制元件

飞行模拟转台功能要求

可使用性:机械电气接口、按钮和指示、视场、零位、初
值与归零、屏蔽与干扰。

可靠性:机械和电气越位开关、操作互锁、手动和自动断电
保护

可维修性:电路及控制软件模块化、驱动元件和测量元件
可检测


可视性:台体外观、控制柜外观、软件外观
功能扩展:测试信号、数据记录、曲线显示
飞行模拟转台的组成
半实物仿真技术

半实物仿真概述 物理模拟设备与技术 仿真计算机技术
半实物仿真概述

概念:(Hardware-in-the-loop)


硬件在回路仿真:仿真系统中有实物参加。 优点:可使无法准确建立模型的部件直接进 入仿真回路;通过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校验模型;验证实物部件对系统性能 的影响。 实质:为物理部件创造一个模拟实际环境的 仿真环境,用物理部件实物进行仿真的技术。
伺服控制系统

测量元件

速度:测速机 位置:

电位计: 光码盘:编码器 园感应同步器:旋转 变压器
机械系统

立式结构:Y,T 敞开式结构:U 封闭式结构:O
计算机控制系统

特点:通过测角系统与控制器的数字化,实现高精度的跟踪
控制

结构形式:采用不同处理器、实现不同功能要求,而形成

时间与逻辑相似 几何相似:空间几何关系相似(六个自由度) 环境相似:力学、光学、电磁
物理模拟设备与技术

飞行模拟器 舵负载模拟器 线加速度模拟器 目标/环境模拟器

红外 激光 雷达 电视 声场
飞行模拟器

飞行模拟器分类 飞行模拟转台的工作原理 飞行模拟转台的技术指标 飞行模拟转台的组成 分析模拟转台的计算机控制
5 场镜
6 变焦镜头
8 观测系统 6 望远光学系统
光学耦合方案
仿真计算机技术

仿真主机:数字计算机 软件支持环境:编辑、编译和实时运行 接口技术:A/D,D/A,D/D,DIO,实时网络。
仿真计算机技术

仿真主机

专用机:

美国:

ADI公司的AD10,AD100和AD/RTS620; 并行计算机公司CCC的Maxion,Power Hawk,NightHawk

控制界面的直观性


控制精度高


功能丰富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

分布式控制:多处理机(单片机或DSP)各自负责独立控
制通道。

集中式控制:由一个处理器(小型机、PC)承担所有控
制通道的控制任务

集散式控制:采用上下位机结构的分级控制方式

PC+单片机(或DSP):串口、并口 PC+PC:并口、网卡 PC+总线嵌入式处理器:总线

按照注入信号的频区分

中注入式、视频注入式和低频注入式

将目标特性直接注入目标探测设备
典型仿真方案
漫反射光 漫反射屏
激光 寻的 导引头
激光器系统
二维定位反射镜
大屏幕实现可见光图像仿真方案
激光目标漫反射仿真方案
典型仿真方案
2 反射镜 1 显示系统
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器 激光模拟光源
3 缩放系统
4 反射镜

伺服控制系统:保证转台实现一定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
一般由测速机构成速度内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由测角元件构成位置外环进行位置控制,同时对位置 输入进行微分,实现复合前馈控制,提高系统响应。
飞行模拟转台伺服控制系统
前馈校正 负载 校正环节 1 校正环节 驱动系统 机械系统
测速系统
测角系统
转台伺服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最小平滑速度
位置精度 速度精度 位置系统频响 速度系统频响 负载质量 负载尺寸 三轴不相交度 三轴不垂直度
度/秒

±0.05
±0.01 1%
±0.05
±0.01 1% 12 15
±0.05
±0.01 1% 9 10 30~50 0.1-1度双 10
Hz Hz 公斤 cm Mm 角秒
15 20
200*100*150 0.2 12


物理实现

用弹簧模拟。

随动加载:铰链力矩系数为非线性函数。需用仿真机实时根据相关 参数进行插值计算,然后施加到舵轴,是被动加载。

用力矩伺服系统。液压伺服、气动伺服、电动伺服加载。

被动加载的技术关键:

负载模拟器与舵机互为负载,相互影响; 加载力矩是根据舵偏角等计算出的,理论上存在延迟; 由于上述原因,理论上存在多余力。 高度的动态特性:伺服系统性能要高于舵机的性能。
运算放大器 单片机 DSP处理芯片 80x86
伺服控制系统

驱动元件


直流功率放大器+伺 服阀 PWM功率放大器


功率开关元件:1GBT 电流闭环PID控制: 100A 输出电压:150V 开关频率:1-20 KHz
伺服控制系统

执行元件


液压马达-低速大扭 转径向柱塞马达 直流力矩电机-稀土 电磁力矩
线加速度模拟台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模型:质心直线运动加速度。 物理实现:

常值:离心加速度模拟线加速度 随动:离心加速度在加速度计敏感轴上进行分解,控制分解 角度。 稳速技术:保持常值离心加速度。需进行静态和动态补偿。 角度伺服:动态环境下的角度控制。

关键技术

线加速度模拟台

系统组成

舵负载模拟器

技术指标



最大力矩:150 Nm 最大角度:±40 度 力矩梯度:0.1-20 Nm/度 力矩精度: ±1% 角度精度:0.01度 力矩伺服系统频带:10 Hz(双5指标,力矩梯度8nm/度,) 角度伺服系统频带: 10 Hz(双5指标,角度幅度±3度) 多余力:20%(力矩系统为零指令时,角度在±3度10Hz振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