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外服装史教案(1).

中外服装史教案(1).

中外服装史教案(1).中西服装发展史教案(首页)(代号A—3)共9 页审阅签名:教学过程(代号4—4)第 1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2 页社会与文化影响服饰潮流的变迁第 3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

习俗心理:苏格兰裙二、服装变化的现象(10分钟)1、阻力与动力的矛盾(1)阻力因素(2)动力因素2、渐变与激变交叉3、外因与内因的冲突三、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15分钟)1、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2、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标新立异与模仿从众装饰求美3、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4、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5、符号标示与个性自由的规律6、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第 4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5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6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7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8 页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9 页审阅签名:第 1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0分钟240分钟新课引入讲授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服饰状况,原始的服装工具、两种基本服装形制在中国服装史的意义。

新课内容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一、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1、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2、身体饰物(1)装饰品;项链(2)耳饰、手饰、臂饰(3)装饰材料二、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1、骨梭2、纺坠3、织机(织布机)第 2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演示。

4、纤维和织物(1)纤维(2)毛(3)丝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一、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1、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1)冕服形制采用玄衣纁裳。

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体现对天地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后各垂12旒,代表一年12个月的天文观,体现对天的崇拜。

中外服装史教案(1)

中外服装史教案(1)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案(首页)(代号A—3)共9 页审阅签名:教学过程(代号4—4)第 1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2 页社会与文化影响服饰潮流的变迁第 3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

习俗心理:苏格兰裙二、服装变化的现象(10分钟)1、阻力与动力的矛盾(1)阻力因素(2)动力因素2、渐变与激变交叉3、外因与内因的冲突三、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15分钟)1、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2、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标新立异与模仿从众装饰求美3、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4、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5、符号标示与个性自由的规律6、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第 4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5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 6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7 页教学过程(代号4—4)第8 页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9 页审阅签名:第 1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0分钟240分钟新课引入讲授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服饰状况,原始的服装工具、两种基本服装形制在中国服装史的意义。

新课内容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一、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1、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2、身体饰物(1)装饰品;项链(2)耳饰、手饰、臂饰(3)装饰材料二、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1、骨梭2、纺坠3、织机(织布机)第 2 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

4、纤维和织物(1)纤维(2)毛(3)丝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一、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1、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1)冕服形制采用玄衣纁裳。

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体现对天地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后各垂12旒,代表一年12个月的天文观,体现对天的崇拜。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开设学期:二(本科)总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30 实践学时: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讲授语言:汉语考核方式:随堂考试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外服装史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中外传统服饰是人类服饰史中的宝贵财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审美素养,感受中外服装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加强对服装设计的人文性的感悟,丰富创作思路。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中外服装史》张竞琼、孙晔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9参考书:《中外服装史》黄能馥、李当歧、藏迎春、孙绮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中国服装史》袁仄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商务出版社,1992《中国服装史》华梅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西方服装史》华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外国服装史第一章服装的起源(2学时讲授)知识点:1、旧石器时代晚期2、新石器时代3、服装起源概说第二章上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古埃及王国时期的服装2、美索不达亚的服装3、克里特-迈锡尼的服装和古希腊的服装4、古罗马服装及其与古希腊服装的联系第三章中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拜占庭时代2、欧洲文化黑暗时代3、罗马式时代4、哥特式时代第四章近代服装(2学时讲授)知识点:1、文艺复兴时期2、巴洛克时期3、洛可可时期4、19世纪欧洲第五章现代服装(2学时讲授)知识点:1、世纪之初与女装现代化2、“二战”前后与迪奥“新面貌”3、六七十年代与成衣革命4、世纪之交与多元化中国服装史第六章:上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夏商周服饰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第七章中古时代服装(8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秦汉服饰3、魏晋南北朝服饰4、隋唐服饰5、宋元服饰6、明朝服饰7、清朝服饰第八章中国近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清代服饰3、改革开放前服饰4、改革开放后服饰第九章期末复习(2学时实践)1、课程总结2、期末复习五、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方式:随堂考试(二)成绩评定上课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占30%期末考试:占70%六、编制与审核编制人:编制时间:教研室审议:系审核:。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2024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2024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服装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穿着和服饰发展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并揭示了时尚的起源与演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服装史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服装的起源、演变和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正文:一、早期人类的服装1. 早期人类穿着的目的与方法2. 早期人类服装的材料和制作工艺3. 早期人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4. 早期人类服装的文化意义5. 早期人类服装的影响与遗产二、古代文明的服装1. 古代文明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社会等级制度3.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宗教信仰4.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政治文化5.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绘画、雕塑艺术三、中世纪的服装1. 中世纪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中世纪的服装与封建等级制度3. 中世纪的服装与宗教与信仰4. 中世纪的服装与艺术与文化5. 中世纪的服装与贸易与经济四、近现代的服装1. 近现代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近现代的服装与社会文化变革3. 近现代的服装与时尚产业的兴起4. 近现代的服装与性别与身份认同5. 近现代的服装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五、当代流行服装1. 当代流行服装的潮流与趋势2. 当代流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3. 当代流行服装与时尚品牌4. 当代流行服装与大众文化的传播5. 当代流行服装与个人表达与身份认同总结:服装史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对人类穿着和服饰发展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服装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时尚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对早期人类服装、古代文明的服装、中世纪的服装、近现代的服装以及当代流行服装的探究,学生将能够深入探讨服装在社会、文化、艺术中的意义与作用,并理解服装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1、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

1、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

1、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二)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西洋服装发展史,并能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掌握服装流行的规律,能正确的预测服装流行趋势。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理解并掌握服装发展历程,并能发现现代服装演变规律和流行趋势,将服装古典元素熟练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素质目标:学生了解中国、西洋服装发展史,掌握服装流行的规律,能正确的预测服装流行趋势将服装古典元素熟练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三)教学内容:西洋服装史、中国服装史(四)总学时(60学时)(五)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新授课程以项目为导向,采用讲授和多媒体示例辅助教学,由学生学习理论、分组讨论、互动提问来巩固知识。

在每次课程结束后进行该次课程的思考延伸。

二、内容:第1章史前人类服装第2章西洋古代服装1.古埃及服装2.古代西亚服装3. 古希腊服装4. 古罗马服装第3章中世纪服装文化1.Byzatin服装文化2.罗马式时代服装文化3. Gothic服装文化第四章近世纪服装文化1. 文艺复兴2. 巴洛克、洛可可服装文化第五章欧洲近代服装文化1.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服装文化2. 新洛可可服装文化3. S型时代第六章欧洲现代服装文化1. 女装现代化2. 军服式服装文化3. 迪奥时代4. 流行的转化5. 时装流行的多样化时代第七章中国原始社会服装文化第八章秦汉服装文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文化第十章隋唐服饰第十一章宋代服装文化第十二章辽、金、元服装文化第十三章明代服装文化第十四章清代服装文化第十五章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服装文化三、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时装表演编导与策划》是服装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一门考试课,以平时作业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70%。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hina-Foreign Clothing History学时:60学时先修课程:装饰色彩、服装材料学、纸样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一、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中外服装史作为服装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具体地考察服装的发展状况与变迁的规律。

本课程属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服装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了解中外服装在各个时期的形象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形象。

(二)了解促使各个时期服装演变的内在原因,掌握服装演变的规律。

(三)了解中外服饰文化的差异。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服装发展史课程第一节:服装发展史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服装发展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第二章:服装的起源第一节:服装的始创第二节:服装的起源第三章:上古服装第一节:原始社会服装第二节:中国服装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第三节:春秋战国的服装融合。

第四章:秦汉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袍服与冠履第三节:女子服装与佩饰第四节:秦汉时期服装的材料和工艺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服装与佩饰第三节:女子服装与佩饰第四节:军戎服装第五节: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第六章:隋唐服装第一节:唐代女子服装第二节:唐朝男子服装第三节:唐代多彩的服装材料和精湛的染织工艺第四节:唐代文化艺术对服装的影响及对外交流第七章:宋、辽、金、元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宋代服装第三节:女子服装第四节:辽、金、元服装第五节:宋、元服装材料工艺与对外交流第八章:明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第三节:女子冠服与便服第四节:明代的服装材料工艺与对外交流第九章:清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服装第三节:清代女服第四节:军事服装及太平天国服装第五节:清代服饰的衣料第十章:近现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国时期男女服装第三节:新中国建国以来服装发展第十一章:古代社会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埃及服装第三节:古西亚服装第四节:古希腊服装第五节:古罗马服装第十二章:中世纪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拜占庭帝国时期服装第三节:罗马式服装第四节:哥特式服装第十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6世纪服装特征第三节:16世纪的男装第四节:16世纪的女装第十四章:17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7世纪的荷兰样式第三节:法国巴洛克式男装第四节:17世纪的欧洲女子服装第十五章:18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8世纪法国男装第三节:18世纪的女装第十六章:19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9世纪的法国男装第三节:19世纪的法国女装第十七章:20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20世纪男装种类第三节: 20世纪女装;总结、期末复习四、教材与参考书内容使用教材:陈东生,甘应进,新编中外服装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朱和平,中国服装史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4、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5、[日] 千秋典生(孙基亮,陆凤秋译),图解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6、曾慧洁,国外历代服饰图典,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7、张竞琼,蔡毅,中外服装史对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8、华梅,西方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9、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0、孙世圃,西洋服饰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1、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12、[英]琼?娜(贺彤译),服饰时尚800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无。

中西服装史大纲

中西服装史大纲

●《中国服装史》课程简介中西服装史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服装设计专业理论基础必修课,是我校华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服装专业初建成时即创建的课程,经多年建设已在全国有重要大影响。

近几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教学中,又经过集中凝练,不断创新,目前已建设称为有特色、高水准、有影响的成熟课程。

它是我校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

借助于美术与设计学院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及全国的国内外期刊和文献,本课程采用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一、坚持以大文化为背景,不是以服装论服装,而是拓宽学生视野,在人类文化进程的高度上,从社会、历史、民俗等几个方面去讲述中西服装史。

二、坚持以自编教材的不断完善来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现用教材《中国服装史》是在1983年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五年教学实践后正式成书出版的。

修订本又在教学十年后再次出版。

现该书已与华梅著《西方服装史》(已出两版)、《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被作为“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三、坚持以实践促教学。

从1983年起即采取教学上有线描人物服装形象图,便于学生临摹,临摹作业按分数计算。

学生可直接从中国服装图中汲取灵感,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然后再体现到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活动中,并直接促进了学生社团活动。

该模式已被全国高校引用。

本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上,由老、中、青三代优秀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创建了多个有特色的教学模式,逐渐建设成今天国内服装史界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本科专业基础学科。

本课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专题讨论,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起进行文献阅读,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践学以致用,另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精心整理《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开拓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开拓学生的形象设计思维。

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服装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同时通过历代千姿百态的服饰来洞察其中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服装的历史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装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

使学生掌握完备的服装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及最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个部分,中国服装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后期和近现代社会的服装予以介绍和评说,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

西方发展史同样分为六个时期,突出表述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习中西服装史应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中西方服饰演变的脉络。

抓住脉络提纲挈领,而不应不加理解、缺少纵向与横向联系孤立地掌握知识,造成学习枯燥,记忆困难。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学习掌握所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启发创作思维,引发创作灵感,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具体应用。

由于课时原因,有些章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上课根据其阅读情况,适当提问。

中国服装史: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第二节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第一节影响人类服装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第三节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第一节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第二节纺织工具和麻毛丝织物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第一节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第三节冕服第四节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第五节服装礼仪和社会民俗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第一节丝绸与丝绸之路第二节楚汉袍服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衣衫第四节男子冠巾与时尚第五节女子发式及时尚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第一节纺织印染与衣料第二节唐宋官服第三节唐代女服第四节唐代女妆第五节宋代女服第六节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第一节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第二节辽金元的民族服装第三节明代官服第四节明代妇女服装第五节清代官服第六节清代妇女服装第七节明清服饰时尚第八章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第一节晚清时期服装第二节辛亥革命后的男装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后的妇女服饰第四节近代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第五节 20世纪下半叶服装西方服装史:第九章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第一节古代西亚与北非服装第二节古代欧洲的服装第十章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第一节拜占廷服装第二节 5-12世纪西欧服装第三节哥特式服装(13—15世纪)第十一章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初)第二节第二节巴罗克时期(17世纪)第三节洛可可时期(18世纪)第十二章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第一节工业革命及其对服装的影响第二节男装的嬗变第三节女装的流行第四节时装设计师第十三章20世纪服装(上)——成熟与经典第一节世纪之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服装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服装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服装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20世纪50年代服装第十四章 20世纪服装(下)——大众与多元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服装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服装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服装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服装第十五章综合分析——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第一节中西服装发展轨迹比较第二节中西服装文化差异性特征分析四、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中国史部分一人类服装的起源 4 二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4 三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2 四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6 五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6 六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6 七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6 八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4西方九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4 十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4史部分十一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4 十二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4 十三20世纪服装(上)——成熟与经典4 十四20世纪服装(下)——大众与多元4 十五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 2小计64五、说明本课程坚持适用、够用的原则,将教学要求分为了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以理论教学为主,穿插相关图片,适时结合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8. Occupation norm: Possess the quality of humanistic social science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 able to keep awareness of design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esign practices, understand and abide by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norms and perform the responsibilities.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30%
期末考试(研究报告):70%
教材及参考书
现用教材:李当岐著,中外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资料:
[1]叶立诚著,中西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张祖芳著,中外服装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05
Design Institute
ProgramOriented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Design
Teaching Language
Chinese
Prerequisites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design
Student Outcomes
3.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1、5、8]
4.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其在现代创作中,将文化传统融合在新的服饰艺术中。[10、12]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doc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doc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历史专业学分: 2个信贷计划时间:36小时课程的性质:必修课程类型:基础课程是专门的:服装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时间:九月XXXX首先,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它主要讲述不同时期不同的服饰和服饰风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饰历史的发展背景和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中外服饰的形式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了解服饰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历史中学习知识和灵感,从而为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中外服装的服装风格和基本特征。

了解服装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规律,掌握服装的基本知识;同时,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创新设计理念,让过去服务于现在,让外国服务于中国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第一章引言在人类文明史上,可能没有任何生物像衣服这样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也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精神表达因素。

它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体,成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

和人类历史一样,服装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它伴随着远古时代的原始人,跟随现代人走向未来。

服装的出现加快了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1.服装起源2。

服装的变化3。

中国服装史概述亮点: 人类服装发展的起源和变革难点;中国服饰对人类服饰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奴隶社会服饰奴隶社会的上限一般设定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元前——年,大禹之子继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到公元前16世纪末,商灭夏,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王朝。

商朝延续了600多年,直到公元前11世纪中叶,被历史上被称为西周的周朝所取代。

只有在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才有一个明确的年代,那就是周公和元年。

公元前770年,从东周开始,周平王将其首都迁到了东方。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时期,第二阶段是战国时期。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十七~十九世纪:西方巴洛克风格时期、洛可可风格时期、
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
中国清代服饰
20世纪初:西方 中国民国 台湾
引: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
引: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
1.身体保护说——保持体温 保护肌体不受损 伤 2.共性说——想与他人共有 3.特殊说——显示自己优越性以及身份和地位 4.纽衣说——便于携带东西 5.装饰说——装饰身体 6.羞耻说——对裸体感到羞耻 7.巫术说——作为符咒而穿 8.图腾说——作为信仰 9.伦理说——作为氏族氏系分别
名 称: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时 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 期 规 格:高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女 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 ,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 被忽略。女神的乳房、臀部等女性特 征形象较为夸张突出,一般认为该作 品具有类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 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 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外服装史
——石丹丹
史前:西方/中国 上古时期: 西方(北埃及、古西亚、古
波斯、古希腊、古罗马)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
中古时期至16世纪:西方(中世纪前期服饰:撒克逊 人、条顿人、诺曼底人、拜占庭人、罗马式、哥特式 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德意志、西班牙风格)
中国(隋唐、宋辽金元明)
4、构图上是散视法、平面 化、分层构图法。散视法即 多视点,画面可拉得很长。 平面化,无立体效果。分层 构图就如一个大楼,每一层 填入形象,使其分布均匀, 每层之间有逻辑联系。(如: 第一层播种,第二层收割, 第三层做面包……)。 5、适合构图。每个形象都 填入大或小的空间,使画面 不留白,给多大空间就把图 案放入其中。

中外服装史

中外服装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外服装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不同时期中外服装艺术设计的主要思潮与理论、典型风格及代表作品,掌握服装演变的发展规律,提高基础理论素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开拓创造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服务。

5※<内容提要>本课程从服装艺术和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外服饰的造型美、色彩美和装饰美,阐述了中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通过运用大量的中外服饰资料,系统地揭示了服饰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以把握服饰发展规律,启迪设计灵感,促进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发展人类的服饰文化。

课程内容有:绪论、服饰起源、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服装、外国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现代服装、中外服装文化比较。

是服装设计师的必备知识。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验时数实践学时上机时数自学时数习题课讨论时数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服装的起源 1第三章上古服装 1第四章秦汉服装 2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2第六章隋唐服装 3第七章宋辽金元服装 2第八章明代服装 2第九章清代服装 2第十章近代服装 2 6 第十一章外国服装史概述 2第十二章古代服装 3第十三章中世纪服装 2第十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服装 2第十五章17世纪的欧洲服装 3第十六章18世纪的欧洲服装 3第十七章19世纪的欧洲服装 3第十八章20世纪的欧洲服装 4 8合计40 14总计545※<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比较新颖,能够将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时反应到教学内容中去,做到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第一,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教学过程中,将中国史与外国史相互交流的科研成果增加进来,说明了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具有本土的与外来的两条线索,并且外来的线索在上海、宁波、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地逐步推进且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演变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撰稿人:吴宝善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外服装史》是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中西服装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各个时期的设计要素来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三)素质目标:具备服装专业审美能力,使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体现。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学习服装史的意义(2)如何学习服装史2、教学要求理解学习服装史的意义。

第二章西方服装史(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古代服饰(2)中世纪服饰(3)文艺复兴时期服饰(4)巴洛克时期服饰(5)18世纪服饰(6)19世纪服饰(7)20世纪服饰2、教学要求(1)掌握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服饰的演变以及特征;(2)了解古代服饰、中世纪服饰的特征;(3)熟悉18、19、20世纪服饰特征以及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第三章中国服装史(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先秦服饰(2)秦汉服饰(3)魏晋南北朝服饰(4)隋唐五代服饰(6)元代服饰(7)明代服饰(8)清代服饰(9)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2、教学要求(1)掌握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期服饰的特征;(2)了解先秦时期、元、明、清时期服饰的特征;(3)熟悉辛亥革命后近代和现代服饰特征。

第四章服装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服装的演变规律(2)服装的发展趋势2、教学要求(1)掌握服装演变的因素;(2)了解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中西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西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西服装史-1》教学大纲中国服装史部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ART35202L中文名称:中国服装史英文名称:Chinese Clothing Histor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开课学期:3总学时:32总学分:2课程简介:《中西服装史》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开设。

课程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部分,总课时数为64课时,将在第3、4两个学期完成。

课程将为学生打下服装史论基础,也为服装设计课积累服装造型及创意设计建立理论基础。

《中国服装史》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服装知识与服装起源、先秦服装、秦汉服装、魏晋南北朝服装、隋唐五代服装、宋辽金元服装、明清服装、20世纪前半叶汉族服装、20世纪前半叶少数民族服装、20世纪后半叶服装、21世纪初服装,共12章。

建议使用教材:华梅著,《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饰起源以及中国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认识服饰与民族文化、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的关系。

旨在使学生“古为今用”、“博采众长”,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后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从而给服装设计理念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服装知识与服装起源(共2学时)第一节:服装的定义及其包含范围(1学时)第二节:服装的起源(1学时)要求:认识服装的定义,知道服装包含衣服、配饰、化妆、随件四部分。

并了解服装起源的各种学说。

2.先秦服装(共2学时)第一节:夏商西周的冠服制度(1学时)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1学时)要求: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冕服制度,识记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3.秦汉服装(共2学时)第一节:男子袍服与冠履(1学时)第二节: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1学时)要求:了解秦汉时期男子袍服与女子深衣、襦裙的款式特征,识记男女首服佩饰的不同,了解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hina-Foreign Clothing History学时:60学时先修课程:装饰色彩、服装材料学、纸样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一、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中外服装史作为服装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具体地考察服装的发展状况与变迁的规律。

本课程属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服装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了解中外服装在各个时期的形象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形象。

(二)了解促使各个时期服装演变的内在原因,掌握服装演变的规律。

(三)了解中外服饰文化的差异。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服装发展史课程第一节:服装发展史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服装发展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第二章:服装的起源第一节:服装的始创第二节:服装的起源第三章:上古服装第一节:原始社会服装第二节:中国服装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第三节:春秋战国的服装融合。

第四章:秦汉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袍服与冠履第三节:女子服装与佩饰第四节:秦汉时期服装的材料和工艺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服装与佩饰第三节:女子服装与佩饰第四节:军戎服装第五节: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第六章:隋唐服装第一节:唐代女子服装第二节:唐朝男子服装第三节:唐代多彩的服装材料和精湛的染织工艺第四节:唐代文化艺术对服装的影响及对外交流第七章:宋、辽、金、元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宋代服装第三节:女子服装第四节:辽、金、元服装第五节:宋、元服装材料工艺与对外交流第八章:明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第三节:女子冠服与便服第四节:明代的服装材料工艺与对外交流第九章:清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男子服装第三节:清代女服第四节:军事服装及太平天国服装第五节:清代服饰的衣料第十章:近现代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国时期男女服装第三节:新中国建国以来服装发展第十一章:古代社会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埃及服装第三节:古西亚服装第四节:古希腊服装第五节:古罗马服装第十二章:中世纪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拜占庭帝国时期服装第三节:罗马式服装第四节:哥特式服装第十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6世纪服装特征第三节:16世纪的男装第四节:16世纪的女装第十四章:17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7世纪的荷兰样式第三节:法国巴洛克式男装第四节:17世纪的欧洲女子服装第十五章:18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8世纪法国男装第三节:18世纪的女装第十六章:19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19世纪的法国男装第三节:19世纪的法国女装第十七章:20世纪的欧洲服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20世纪男装种类第三节: 20世纪女装;总结、期末复习四、教材与参考书内容使用教材:陈东生,甘应进,新编中外服装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朱和平,中国服装史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4、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5、[日] 千秋典生(孙基亮,陆凤秋译),图解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6、曾慧洁,国外历代服饰图典,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7、张竞琼,蔡毅,中外服装史对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8、华梅,西方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9、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0、孙世圃,西洋服饰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1、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12、[英]琼?娜(贺彤译),服饰时尚800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无。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doc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doc

莅《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蚀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膇《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开拓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莇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开拓学生的形象设计思维。

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服装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同时通过历代千姿百态的服饰来洞察其中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蒅二、课程教学目标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服装的历史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装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

使学生掌握完备的服装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及最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衿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膆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个部分,中国服装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后期和近现代社会的服装予以介绍和评说,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

西方发展史同样分为六个时期,突出表述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习中西服装史应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中西方服饰演变的脉络。

抓住脉络提纲挈领,而不应不加理解、缺少纵向与横向联系孤立地掌握知识,造成学习枯燥,记忆困难。

薅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学习掌握所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启发创作思维,引发创作灵感,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具体应用。

由于课时原因,有些章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上课根据其阅读情况,适当提问。

蒂中国服装史:第一章第二章莇人类服装的起源羅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蚅第二节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肁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第三章第四章蒁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膆第一节影响人类服装发展的主要因素膆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薂第三节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五章第六章罿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腿第一节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芆第二节纺织工具和麻毛丝织物羃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蚁第一节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羈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莆第三节冕服莄第四节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膈第五节服装礼仪和社会民俗螇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蒆第一节丝绸与丝绸之路螅第二节楚汉袍服袀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衣衫蝿第四节男子冠巾与时尚薆第五节女子发式及时尚袁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薂第一节纺织印染与衣料薈第二节唐宋官服蚆第三节唐代女服节第四节唐代女妆肀第五节宋代女服芇第六节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螆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蚃第一节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螂第二节辽金元的民族服装肆第三节明代官服螅第四节明代妇女服装肄第五节清代官服膀第六节清代妇女服装聿第七节明清服饰时尚袅第八章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膁第一节晚清时期服装袂第二节辛亥革命后的男装袈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后的妇女服饰羅第四节近代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薂第五节 20 世纪下半叶服装莀西方服装史:蚇第九章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肅第一节古代西亚与北非服装羃第二节古代欧洲的服装肁第十章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蚀第一节拜占廷服装膅第二节 5-12 世纪西欧服装莃第三节哥特式服装( 13—15 世纪)蕿第十一章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 15 世纪中— 17 世纪初)第二节蒈第三节第二节巴罗克时期( 17 世纪)第四节芅螄第三节洛可可时期( 18 世纪)芁第十二章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芇第一节工业革命及其对服装的影响莅第二节男装的嬗变羁第三节女装的流行虿第四节时装设计师羆第十三章 20 世纪服装(上)——成熟与经典莄第一节世纪之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服装莂第二节 20 世纪 20 年代服装蒁第三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服装聿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20 世纪 50 年代服装蒄第十四章 20 世纪服装(下)——大众与多元螃第一节 20 世纪 60 年代服装衿第二节 20 世纪 70 年代服装螈第三节 20 世纪 80 年代服装薄第四节 20 世纪 90 年代服装膄第十五章综合分析——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薁第一节中西服装发展轨迹比较薇第二节中西服装文化差异性特征分析蚄四、学时分配薅序号蚂一袄二膇三螄羀四中国史袄五部分肃六蚈七袂八袃羂九西方蒃十芀史部肇十一聿教学内容(章)螀人类服装的起源肂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羄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袆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蚂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肁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膃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蒇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聿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螁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羁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薀讲课学时荿 4蒂 4蒃 2羄 6罿 6肀 6蒂 6薇 4蚆 4腿 4蕿 4分艿十二芃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蚃 4芈十三螁 20 世纪服装(上)——成熟与肆 4经典薃十四螃 20 世纪服装(下)——大众与袀 4多元蒇十五芅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薂2羀小计羈 64螃五、说明莁本课程坚持适用、够用的原则,将教学要求分为了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以理论教学为主,穿插相关图片,适时结合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心 中 第一部分:西方 源 资 第一节 埃及古代 服饰 学 一、简介 教 字 地理位置 数 40 .1 社会形态 校 27 高 1 . 省 上下埃及统一 “门勒斯 ” 97 南 .1 装饰艺术形式 “现实生活是虚幻的,来世生 湖 02 活是真实的 2 ”
心 中 源 资 学
27
旧石器时代晚期(5—2万年前)
源 岩画 资 教学 40 字 数 校 27 .1 . 1 省高 南 97 .1 02 湖 2
“克侬玛农人” 1868 法国 心 “现代智人” 绘画、石雕与雕塑 中
名 称: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时 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心 中 源 资 学 教 字 40 数 .1 校 27 高 1 省 . 的繁殖 南 97 性 家的守护者 与生产 .1 湖 02 2 生命的守护者
“项链” 八个鱼椎骨 三个蜗牛壳 一个母鹿犬齿
源 资 学 教 字 数 40 .1 校 27 高 1 . 省 97 南 .1 湖 02 2
单元排列
心 中
新石器时代
心 中 源 资 原料:棉麻羊毛 学 教 40 字 数 校 .1 27 . 1 省高 南 97 .1 02 湖 2
公元前3000—2000 德国北部和丹麦各地 纺织机
规 格:高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女 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 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被忽 略。女神的乳房、臀部等女性特征形象 较为夸张突出,一般认为该作品具有类 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作品强调 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 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9.伦理说——作为氏族氏系分别
引: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职业基础能力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中外服饰历史的整体了解,掌握现代服饰的历史发展脉络,熟知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设计特点、重要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

全面提高自身设计史论知识和审美修养。

后续课程有《服装色彩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服装设计基础》二、课时44课时。

三、学分2.75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课程思政目标(1)通过对中外服饰历史的整体了解,特别是中国服装史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中式服饰审美和文化自信。

(2)通过对历史服装的赏析,培养学生服装制作技艺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中外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和中、西方服饰的特点。

(2)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及艺术风格对服装的影响。

(3)能正确认识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掌握服饰的艺术风格特点。

(三)综合素质目标通过对历代服饰的特点及结构特征的了解,掌握历代服装设计特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能指导自身服装款式设计,提高设计水平。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组(二)教学策略本课程围绕每一历史阶段的艺术特点、男装、女装特点及配饰特征等内容展开叙述。

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展示每一历史时期服装的具体特点,能够使学生全面的认知服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认识服装发展过程,本课程以西方与中国的每一发展阶段为历史背景,结合当代的艺术风格特点,讲述服饰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范例式教学。

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服装史学图片授课。

(二)教材编写西方服装史部分,结合每一历史阶段进行背景分析,掌握其艺术风格特征及服饰特点;中国服装史这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冠服制度,丝绸之路带来的服装变异,各民族之间服装的撞击与融合。

20世纪服装西化趋势,21世纪时尚(包括服装在内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服装简史》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撰稿人:吴宝善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外服装史》是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中西服装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各个时期的设计要素来进行现代服装设计;
(三)素质目标:
具备服装专业审美能力,使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体现。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学习服装史的意义
(2)如何学习服装史
2、教学要求
理解学习服装史的意义。

第二章西方服装史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古代服饰
(2)中世纪服饰
(3)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4)巴洛克时期服饰
(5)18世纪服饰
(6)19世纪服饰
(7)20世纪服饰
2、教学要求
(1)掌握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服饰的演变以及特征;
(2)了解古代服饰、中世纪服饰的特征;
(3)熟悉18、19、20世纪服饰特征以及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第三章中国服装史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先秦服饰
(2)秦汉服饰
(3)魏晋南北朝服饰
(4)隋唐五代服饰
(6)元代服饰
(7)明代服饰
(8)清代服饰
(9)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2、教学要求
(1)掌握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期服饰的特征;
(2)了解先秦时期、元、明、清时期服饰的特征;
(3)熟悉辛亥革命后近代和现代服饰特征。

第四章服装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的演变规律
(2)服装的发展趋势
2、教学要求
(1)掌握服装演变的因素;
(2)了解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组织设计
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新授课程采用提问式方法导入,学生回答问题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在每次课结束后进行该次课的小结。

六、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中外服装简史》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考试课,以平时作业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七、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之后讲授。

八、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1、[刘瑜.中西服装史[M]: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机械,1997.
2、[华梅.中国服饰[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九、课程改革思路
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以前纯讲授方式改为现在师生互动方式授课,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授课内容方面,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服装款式以及装饰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服装设计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