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技师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三年制的学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基本掌握《机械识图》的有关国家标准和强化识读图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汽车运用技术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理解:懂得国家制图标准,掌握绘图、看图的基本技能,能够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 AutoCAD 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会查看、修改计算机 AutoCAD 电子图。

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训练实际看图和绘图的技能,注意培养自学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学习方法。

2、《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教学内容:基本图幅、图框格式、图纸方向、比例、线型和尺寸分类、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图幅、格式、图纸方向、比例、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定,掌握尺寸分类。

重点:强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几何作图教学内容:线段等分、正多边形、斜度和锥度、椭圆四心画法、圆弧连接。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几何作图的技能。

重点:线段连接。

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内容: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三面投影体系、三视图。

教学要求:掌握正投影原理;点、线、面的投影;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重点:正投影的原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5、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教学内容:平面体的投影、回转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作图,建立起基本的形体概念。

重点: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征。

6、截交线与相贯线教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了解特殊相贯线的特征;掌握绘制截交线、相贯线的基本作图方法。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

西南安装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四年制预备技师)教学大纲二○一一年编制编制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培司[2008]27号文件“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等25个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学校教学实际编写此大纲批准:审核:编制:目录《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6)《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2)《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16)《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27)《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6)《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42)《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 (46)《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50)《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7)《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2)《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5)《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0)《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3)《电梯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大纲 (77)《电气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84)《电子CAD》课程教学大纲 (89)《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4)《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04)《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工艺及规范》课程教学大纲 (108)《电工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11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高级工)》课程教学大纲 (118)《可编程控制器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24)《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26)《施工管理与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28)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130)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预备技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137)《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预备技师研修课题》计划 (140)《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2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一、制定依据本课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颁布的《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制定。

《数控铣床实习》(预备技师)教学大纲

《数控铣床实习》(预备技师)教学大纲

数控铣床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数控铣床实习二、课程管理系、部及教研室机械工程系数控教研室三、教材版本《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第二版四、大纲说明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使用范围:预备技师修业年限:四年制总学时: 100学时课程性质:实习课考试方式:统考成绩评定:理论成绩+实作成绩,各占50%执笔:审核:审批: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培养遵守安全文明生产规程、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结构组成及数控机床保养维护的高技能人才,满足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模具制造业中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典型结构分析应用能力、正确安装工件及刀具能力、建立工件坐标系能力、手动运行机床能力、程序编辑能力、刀偏设置能力、数控机床维护保养能力、简单故障排除能力、产品加工调试能力等,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简单零件并具有很强的机床维护保养意识。

2.内容以数控机床操作维护保养调试工作过程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优势,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分析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步骤,确定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主要包括机床运行前的检查,相关工具准备,机床规范性操作、机床用完后的清扫及定期维护保养。

要求学生在整个机床应用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遵守规定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持和维护机床环境整洁有序的习惯,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对不同类型数控机床进行分析,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过程设计各学习情境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突出对学生机床结构分析应用及机床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围绕数控机床真实操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知识、锻炼加工技能,培养职业能力。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基于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规划和教学任务的实施,贯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的工作能力,具体目标为:1.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数控铣床的主要组成和典型结构运动特征,熟悉机床正常运转的工作状态;(2)掌握加工中心的主要组成和典型结构运动特征,熟悉机床正常运转的工作状态;(3)熟练操作FANUC数控系统加工中心加工简单零件,了解Siemens系统的数控机床操作方法;(4)掌握数控机床工艺安装方法;(5)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检验产品的能力;(6)具备机床维护保养能力。

预备技师 专业教学计划(共3篇)

预备技师 专业教学计划(共3篇)

预备技师专业教学计划(共3篇)第1篇: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教学计划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学时1、理论49学时2、技能49学时二、培训内容1、理论部分:1)基础知识242)技师、高级技师技能252、技能1)各种工具、量具及仪表使用102)电气故障检修103)配线与安装104)示波器的使用104)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9 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第2篇:轧钢技师培训教学计划轧钢工技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计划培训,使培训对象在具有较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提高处理本岗位事故的能力,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从事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的改造的能力。

二、培训工种本培训计划设置了轧钢专业一个工种的培训。

三、培训科目设置(一)专业理论知识根据轧钢专业技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对轧钢技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统一设置以下科目:1、轧钢工艺学2、轧钢车间机械设备3、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二)岗位操作技能1、岗位操作2、岗位系统的设备维护3、岗位安全生产技术4、岗位生产事故的分析及处理四、培训教学方法1、专业理论培训,按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课堂集中授课。

2、岗位技能培训,根据考核大纲的要求组织学员到相关的生产岗位进行实际训练指导。

五、教学计划轧钢技师岗位技能培训计划一、总课时:100课时二、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1.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 30课时2.轧钢机械设备 30课时3.轧钢生产工艺学 40课时三、参考教材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用书、冶金工业部出版的《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轧钢车间机械设备》、《轧钢工艺学》等。

轧钢工技师岗位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30时)一、塑性变形部分(14时)第一章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4时)教学要求:1.掌握力与变形的概念与类型。

2.掌握力的应力状态图示。

3.掌握塑性变形中的力学图示。

预备技师教学文件

预备技师教学文件

西安技师学院工业自动化系预备技师项目教学流程注:1.2.件。

预备技师班教学过程实施程序1.实施性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类课程间相互逻辑关系,按照先后顺序、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教学规律,将各门课程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排列组合,制定出教学进度计划,依据教学进度计划表与设备、师资等情况制定学期执行教学计划表。

在学期执行教学计划表中反映了各课程在本学期所要进进行的教学项目。

2.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3至5名学生组成,导师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和个人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并发放工作项目任务书。

每个项目工作小组以竞选的方式产生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及制定工作计划。

小组工作计划和项目所需的各种设备资源需求由指导教师批准后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可随时咨询导师。

每学期的教学项目在执行时是并行安排的,即所有的工作小组 3.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在学习活动中每个项目小组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我院,由我院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另一名来自于企业,由知名企业的高级技师、技师或技术能手担任,主要负责专业实际应用技能的训练。

这些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导师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把课堂搬进厂房,将学生带到其所在的工厂,在真实的工作现场进行授课,学生不仅获得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学到过硬的操作技能,而且从客座导师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可贵的奉项目项目3项目2N献、合作、敬业爱岗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图1 导师教学过程流程项目工作小组根据“工作项目任务书”的工作周期和技术要求开展项目工作。

工作小组在某一项目结束(或阶段性结束)后向导师提请检查、验收(验收标准在“工作项目任务工作技术要求及指标),并向导师提供相关资料。

导师和其他相关指导教师根据验收的结果填写本项目小组成员的过程考核评价表,该项目结束。

图2 学生项目工作(训练)流程图4.考核与评价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考核不采用终结性的考核方式,而采过程评价法。

预备技师教学大纲

预备技师教学大纲

茂名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预备技师班)编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组审核:审批:二〇一四年七月九日目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 (8)《工业企业管理》 (9)《机械制造基础》 (15)《机械设计基础》 (2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31)《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37)《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44)《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58)《塑料模具设计》 (6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73)《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80)《模具CAD/CAM(Pro/E)》 (85)《模具精密检测》 (93)《典型冷冲压模(型腔模)具设计》 (99)《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110)《高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18)《车工工艺技能训练》 (125)《铣工一体化》 (132)《电加工一体化》 (136)《数控铣一体化》 (140)《高级模具制造工技能实训》 (143)《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147)《加工中心一体化》 (152)《技师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指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模具制造综合训练》 . (161)《数控铣技师技能训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加工中心技师技能训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班)(适用于高中起点,四年制预备技师级班)一、指导思想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高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预备技师、高职)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预备技师、高职)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基础》二、课程管理系、部教研室机械工程系、机械基础教研组三、教材版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版)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适用于3年高技或4年预备技师机电、电子、电气等专业学生。

2、本课程计划71学时,行课1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以闭卷考试为主,采用百分制评定。

执笔:审核:审批: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系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中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内容以机构和零件为主线,介绍机械中常用传动装置、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与应用及简单的设计方法等,同时简要地介绍国家有关标准、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原则及机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计算;3、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装置、常用机构及轴系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应用特点;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进行有关的计算并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理解和运用,尽量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讲清原理,强调并突出应用,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能建立知识体系,并能灵活地掌握和使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课程涉及知识面广,要根据教学对象专业的不同,适当增补(删减)内容,充分利用教具、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避免抽象地作理论推导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同时与我校实训设备联系起来,多让学生去看,去观察。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拆装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机械设备。

学时分配表: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运动副的概念。

汽车维修预备技师2年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预备技师2年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019级)2019年7月目录一、专业基本信息 (4)1、专业名称 (4)2、专业编码 (4)3、学制年限 (4)4、就业方向 (4)5、职业资格 (4)二、人才培养目标 (4)三、课程安排 (4)1、课程设置和安排 (4)2、教学安排 (7)四、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9)(一)汽车维修接待 (9)(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10)(三)汽车电脑维修 (11)(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12)(五)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8)(六)新能源汽车技术 (19)(七)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20)(八)二手车评估与交易实务 (22)(九)预备技师技能强化训练(技能培训、活动导向一体化)23五、考核与评价 (25)六、实施建议 (26)(一)师资配备 (26)(二)场地设备 (26)(三)教学组织形式 (27)(四)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28)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汽车维修2、专业编码0407-43、学制年限4、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汽车维修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5、职业资格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能够从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安全检查的从业人员。

三、课程安排1、课程设置和安排(1)公共课(2)专业课2、教学安排(1)基本要求2年制总周数78周,其中教学69周(含企业顶岗实习),入学、毕业教学各一周,考试6周,公益劳动和机动3周,假期16周。

教学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40学时安排。

(2)教学安排建议(3)参考性教学计划表四、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一)汽车维修接待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课,通过学习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岗位认知、维修接待员应具备的汽车专业知识、车辆识别与汽车配件管理、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客户预约、客户接待和车辆检查、车辆问诊和预检、车辆修理和质检、客户车辆交付等内容。

金属材料课程标准(预备技师、高技)

金属材料课程标准(预备技师、高技)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二、课程管理系、部及教研室:机械工程系,金材、刀具、数控加工基础、冲压、液压模具教研组三、教材版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一版四、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机械制造(机加、模具、数控)专业;使用范围:高技类第一学年学生;修业年限:1学年2、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百分制执笔:审核:审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高技)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我校二产业“宽基础、活模块”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金属材料的性能、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

2、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金属材料的基础性教育,为模块课程学习及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金属材料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金属材料,合理地确定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熟悉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它们的性能和变化规律。

3、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和性能,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4、注意事项本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时有限,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观察实践,切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认识和使用,尽量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介绍原理,强调并突出使用,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观察实践的体验上能建立知识体系,能熟练的认识和使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课程涉及知识面广,要根据教学对象专业的不同,适当增补(删减)内容,充分利用教具、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避免抽象地作理论推导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参观或者播放教学录像(光碟)等。

只要弄清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其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的。

汽车维护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

汽车维护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

《汽车维护技术》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汽车维护技术
二、招生对象: 高中(中技、中职)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

三、学制: 四年
四、培养目标:
(一)概述: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熟悉公共课、专业理论课, 专业课的内容, 专业课实行一体化模块进行教学。

能使用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汽车各总成、部件修理汽车维修作业的组织及质量的监控, 诊断及排除疑难障及培训管理。

达到国家规定的技师资格等级标准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

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趋势, 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二)职业资格证: 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三)职业范围
1.职业岗位群: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检测、汽车维修, 汽车维修组织管理、汽车生产技术管理及培训管理和汽车相关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五、专业教学计划表
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一体化课, 按实践课时计。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12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德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3、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4、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教学要求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职业与人生二、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三、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1—2 学习改变命运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会学习才能成人才2.善把握才会有成效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教学要求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

感受环境的变化,了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1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

1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预备技师)
一、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名称
汽车维修
2.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汽车维修的高级技能人才(预备技师)。

3.学习年限:
3年(取得中级职业资格人员),4年(高中毕业生),6年(初中毕业生)
4、职业能力水平:
汽车修理工(预备技师)
5.职业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知汽车维修与检测的各项法规和条例,遵守汽车维修的作业规范和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能较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一定的技术革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培训、指导他人进行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1)能组织、指导维修技术人员解决维修作业中出现的关键或疑难技术问题。

2)能执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程序、项目和技术要求及调试方法。

3)能维修现代汽车电子技术装置,组织新车型汽车维修作业。

4)能组织实施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及附加作业后的整车性能
人工检验。

5)能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场地和设备规划与管理。

6)能组织汽车维修作业与质量监控。

二、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修理工艺、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控技术及应用、汽车综合检测、专项技能强化训练、汽车维修案例分析、汽车环保与维修法规运用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教学计划表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安排(三年制预备技师)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安排(四年制预备技师)。

新能源汽车检修(预备技师)大纲

新能源汽车检修(预备技师)大纲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师教学大纲一、学时安排:1、总课时:200学时2、理论知识点讲解:39个3、实训项目:123个4、考核:38个二、适用范围: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前台接待、技术主管、质量检验员、车间管理等)工作。

三、课程要求和目标课程要求: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应被培养为具备从事新能源汽车维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以及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等职业活动能力的技能人才。

课程目标: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前台接待、技术主管、质量检验员、车间管理员等)工作,胜任新能源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故障诊断与接除、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接除、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评估。

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等工作任务,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复杂性、关建性和综合性问题,统筹协调、业务管理、总结反思,持续改进等职业素养,达到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二级/技师要求的技能人才。

四、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掌握新能源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能力2、能力培养目标具备新能源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操作能力具备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操作能力具备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估能力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注重生产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的培养,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及操作规范。

五、学时安排--教学进度表知识任务学习项目理论课时实践课时考核课时合计第一章、新能源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一、新能源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无法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二、新能源汽车车道保持系统功能失效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三、新能源汽车自动泊车功能失效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四、新能源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不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五、新能源汽车自动辅助转向系统不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六、新能源汽车前碰撞警告系统不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七、新能源汽1214车自动换道系统不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二章、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一、新能源汽车无法充电故障诊断与排除412420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无法行驶故障诊断与排除412420项目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热故障诊断与排除1214项目四、新能源汽车无法上电故障诊断与排除2428第三章、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估项目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与评估210214项目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性能检测与评估210214项目三、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与评估46212项目四、新能源汽车底盘大修维修质量检测与评估2428项目五、新能源汽1214车空调系统性能检测与评估项目六、新能源汽车电气修维修质量检测与评估48416第四章、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项目一、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工作指导212216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典型案例技术培训215320项目三、新能源汽车新车上市前技术培训212216总计3912338200六、教学内容第一章、新能源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学时安排:1)本章知识点:18个,技能训练项目:18个2)本章共安排学时:28学时;其中理实讲解7时,技能训练14学时,考核7学时。

(完整word)预备技师《特种焊焊接》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预备技师《特种焊焊接》课程教学大纲

焊接加工(预备技师)专业《特种焊焊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1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除常规焊接方法之外的焊接技术;掌握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设备;了解一些典型结构产品的焊接实例。

1。

2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2.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焊接生产实际;1.2.2 掌握大纲的深广程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1。

2。

3 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加感性认识;1。

2。

4 有条件的还可以辅以电教育的手段,使教学活动生动的进行.二教学要求及内容2.1 本课程的性质及内容《特种焊》专业课程是培养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激光焊、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接及切割、扩散焊、电阻焊、摩擦焊、电渣焊、超声波焊及爆炸焊的各种焊接方法.2.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下列要求2.2.1 掌握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本质;2。

2.2 掌握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2.2。

3 掌握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应用范围;2。

2.4 了解各种特种焊接方法的设备.2.3 概述a.掌握焊接的概念及焊接的方法分类、焊接过程的物质本质;b。

了解焊接方法的发展史、本课程的内容.2.3。

2 教学内容a.焊接方法的分类及发展;b.焊接方法的选择.2.4 激光焊2.4.1 教学要求a。

掌握激光焊原理、特点和应用;b.熟悉激光焊设备及装置;c.了解常用材料的激光焊.2。

4.2 教学内容a。

激光焊原理、分类及特点;b。

激光焊设备及装置;c。

典型材料的激光焊。

2.5 电子束焊2。

5.1 教学要求a.掌握电子束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b。

掌握电子束焊的焊接工艺。

2。

5。

2 教学内容a。

电子束焊的特点及分类;b。

电子束焊的焊接工艺;c.电子束焊的应用实例。

2。

6 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a。

了解等离子弧的特性和等离子弧的发射;b.熟悉等离子弧的焊接,堆焊及喷涂工艺及设备;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预备技师班)编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组审核:审批:二〇一四年七月九日目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 (8)《工业企业管理》 (9)《机械制造基础》 (15)《机械设计基础》 (2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31)《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37)《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44)《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58)《塑料模具设计》 (6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73)《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80)《模具CAD/CAM(Pro/E)》 (85)《模具精密检测》 (93)《典型冷冲压模(型腔模)具设计》 (99)《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110)《高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18)《车工工艺技能训练》 (125)《铣工一体化》 (132)《电加工一体化》 (136)《数控铣一体化》 (140)《高级模具制造工技能实训》 (143)《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147)《加工中心一体化》 (152)《技师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指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模具制造综合训练》 . (161)《数控铣技师技能训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加工中心技师技能训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预备技师班)(适用于高中起点,四年制预备技师级班)一、指导思想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高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录、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行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使学生具有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本专业所需要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工艺知识,主要专业理论有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制造基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PRO/E、UG、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加工中心编程、高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具技术经济分析、高级模具制造工技能实训等。

5.专业技能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模具制造工艺,掌握常用的模具设计方法、复杂模具装配与调试技能;熟练运用模具CAD/CAM 技术,具有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现代复杂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4年四、周数分配总周数260周,其中教学114周,学入、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8周,假期24周。

五、考取等级证1.计算机办公软件(高级)2.模具设计师或高级模具工3.数控铣床高级工(选考)六、教学计划表见附表七、课程设置及要求1.职业通用能力(由职业通用能力组完成,专业组不用写)通过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世界观与人生观、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几个主要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体魄健康、精力充沛、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4.计算机基础应用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具备继续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一般能力。

5.机械制造基础通过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热处理方法及选用原则,常用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和公差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会查用公差手册并能正确标注,具有选择配合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的测量器具,掌握零件尺寸误差和主要形位误差的测量技能,初步掌握评定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夹具、机械制造工艺等机械制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机械设计基础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机械零件与机械结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刚体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方法;掌握工程材料在拉、压、弯、扭等典型变形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及强度校核方法;能完成简单工程问题的力学计算;重点掌握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常用零件的尺寸计算等,掌握常用连接件、传动件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对常用机械零件进行强度校核。

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极限配合与尺寸检测、检测形位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其他常用零件等。

8.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液压传动系统分析与维护,气动基础知识等,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以后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9.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本课程是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学习后续课程与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10.模具经济技术分析本学科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模具设计过程及制造,乃至整个制造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使学生具有工程经济观点,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既有科学思维、又有经济头脑的新型技术人才。

11.塑料模具设计通过学习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塑料压缩压注模具、塑料基础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塑料气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发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塑料注射、压注、挤出成型工艺方法及设计原理;了解现代模具成型技术;掌握塑料模具材料的应用,模具成型系统、模具脱模系统、模具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及模具零件的设计加工与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2.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通过学习冷冲压工艺与模具概述、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其他成型工艺与模具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刃口尺寸的计算,弯曲成型工艺、拉深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的结构、工艺、设计以及模具成型技术;掌握冲压模具的常见失效形式及材料的选择。

重点介绍冲裁模,简单介绍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及经济型模具的设计方法。

13.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机械制图基本知识以及物体的三视图、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基本表示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能熟练査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机械手册;能熟练运用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绘制二维工程图。

14.模具CAD/CAM(Pro/E)本课程是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上机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三维零件设计和加工的理论及应用,提高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结构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CAD知识和三维设计方法。

15.模具精密检测本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数控专业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精密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课程在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手段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基本长度量的测量方法,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机械零件综合参数测量方法等。

通过对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光、机、电方面的知识,初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测量技术问题,并为掌握高精度的复杂测量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16.典型冷冲压模(型腔模)具设计通过对冷冲压模具的设计顺序和方法、典型结构、优化设计实例、成套模具设计、传统结构的改进设计等的介绍,典型模具结构的剖析和模具标准件的概括,并着重强调实用性,使学生掌握冷冲压模具的设计。

1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针对被加工零件,在合理地制定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运用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所规定的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在相应的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

18.高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通过学习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和研磨、装配与调整等模具钳工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以及常用工、量、刃具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并通过中、高级模具钳工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中、高级模具钳工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达到高级工具钳工的技能水平,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9.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CA6140车削概念,车台阶轴,加工内圆柱面,车内、外圆锥,车削成型面及表面滚花,车螺纹和锅杆以及特殊结构零件。

20.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本课程是机械学生及非机类学生重要实践环节,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学好理论才能为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铣工加工零件产品的生产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