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矫正术设计的思考
大度数外斜视的手术思考
大度数外斜视的手术思考(1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西昌615000;2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成都610072)目的探寻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对斜视手术的影响。
方法比较2012年6月收治的2例大度数基本型外斜视患者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手术量、术后效果。
结果例1,例2两例患者均为基本型外斜视,斜视度相同,术前水平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不同,术中手术量不同,但术后效果相同。
结论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直接影响大度数外斜视手术量,在对手术量的设计时,不应该单纯依靠斜视度,应联合考虑眼肌解剖附着点位置。
标签:大度数;外斜视;手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raocular muscle anatomy attachment point position on the strabismus operation.Methods contrast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with the operative quantity and the postoperative of 2 cases ofstrabismwho be operated in 2012 June.Results2 patients were basicpatternexotropia.they had same refractive state and strabismus angle and effect after surgery,but the differences of 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and The amount of operation. Conclusion senthesis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had great effection in the operativequantity.When treatlarge deviations exotropia,we would considering 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Key words:Large degree;exotropia;surgery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收取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大度数基本型外斜视2例。
斜视矫正手术对双眼视觉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级
3级
0级
1级
2级
3级
共同性外斜视(48)
28
12
8
0
23
14
9
2
共同性内斜视(19)
7
12
0
0
3
6
7
3
麻痹性斜视(16)
9
5
2
0
7
90Βιβλιοθήκη 0特殊类型斜视(10)
2
6
2
0
2
3
5
0
合计
46
35
12
0
35
32
21
5
3 讨 论
斜视是因为双眼轴不在同一平行线上使视觉抑制与异 常视网膜相对,双眼单视发育不良,进而对人们双眼视觉 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斜视知觉适应期间,可能会 同时存在异常视网膜、正常视网膜的对应和抑制。因为 斜视分为很多种类型,所以患者抑制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 差别。如果斜视发病的时间越早,就会持续较长时间的 秉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强患者的抑制,这种情况 就会严重损坏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在人们视功能中,双 眼视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斜视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为 患者恢复良好的视觉功能。
加外直肌缩短术。局部麻醉患者手术中通过仔细观察患者 眼位进行及时的调整,全麻患者需要根据手术前检查的情 况决定手术量。
1.3 术后眼位评价标准 矫正之后的水平斜视度≤8△为正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经过搜集和整理之后,通过运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使用x2进行数据 检验。
2 结 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在手术前有 20例,经过手术之后有25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在手术之 前有12例,手术之后有16例;麻痹性斜视患者在手术之前 有7例。手术之后有9例;特殊类型斜视8患者在术前和术后 都有视功能。见表1。
斜视新概念、手术目的、原则剖析
斜视新概念、手术目的、原则剖析斜视手术的新概念手术的目的与原则一、斜视手术的目的1、双眼视轴平行—正位视2、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3、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与再建二、手术原则1、对术者的要求(熟悉眼的解剖生理功能、动作轻巧准确)2、手术的依据(1)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不理想时。
(2)余视度:水平斜视8°以上(15°)垂直5°以上或10°以上。
(3)斜视角稳定。
3、手术时机(1)斜视角恒定(2)非调节性斜视(3)先天性斜视(4)双眼视力良好(5)异常视网膜对定(6)斜视角大(7)无全麻禁忌(8)无药物过敏4、以下情况应待时机手术(1)间歇性斜视(2)调节性斜视(3)后天性斜视(4)单眼或双眼弱视(5)正常视网膜对应(6)小度数斜视麻醉斜视手术时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需要但也受医生的经验和爱好的影响。
一、局部麻醉(一)表面麻醉(二)结膜下浸润麻醉(三)球后阻滞麻醉二、全身麻醉(一)氧化亚氮(笑气)弱吸入麻醉药,有强镇痛作用。
诱导迅速,无兴奋期;药物在体内不与血红蛋白结合,仅溶于血浆,停吸后2-3分钟即可排出大部分药物,苏醒快而平顺;药物本身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不影响心血管功能,不引起血压及心率的改变;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引起分泌物增加,故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小手术。
(二)氯胺酮分离麻醉氯胺酮诱导极为迅速,无兴奋期,注射后几乎立即产生深度镇痛,但不伴有深度知觉囊失,被称为分离麻醉。
氯胺酮对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物无不良影响,可使血压及心率轻度上升,对呼吸影响轻微,偶有一过性短暂的呼吸抑制。
用氯胺酮后,唾液分泌增加,在麻醉前必须给于定量的阿托品,氯胺酮无松弛肌肉的作用。
用氯胺酮麻醉时作被动牵拉试验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斜视手术的设计和手术量(一)斜视手术的一般规律和原则1、患者的年龄愈小,斜视角愈大,则手术效果愈好。
2、眼外肌的大小,强弱和节制勒带的状态与手术效果有密切关系。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特征是眼球在水平面上不对称,导致双眼的视轴不同步,造成视觉障碍。
传统的斜视矫正术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则是一种微创手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眼球组织并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以期为斜视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一、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是一种现代微创手术,通过显微镜放大手术区域,提高手术精准度,最小化对眼球组织的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眼球的微小结构,从而更加精准地操作,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术后恢复期也相对较短,患者往往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生活。
二、传统斜视矫正术传统斜视矫正术是一种开放性手术,需要在眼球表面进行切割和缝合,对眼球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虽然传统斜视矫正术在治疗斜视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恢复周期较长,而且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三、临床疗效对比针对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和传统斜视矫正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低的复发率。
一项对比研究显示,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患者中,术后复发率仅为3%,而传统斜视矫正术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则高达20%。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术后的视力恢复速度更快,患者术后不适感较轻,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四、安全性比较在手术安全性方面,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也具有一定优势。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减少了对眼球组织的损伤,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较轻,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而传统斜视矫正术则需要在眼球表面进行较大范围的操作,对眼球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疼痛感较重,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相比传统斜视矫正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恢复周期上有明显的优势。
儿童斜视的视觉矫正方法研究
眼镜矫正法
01
02
03
原理
通过佩戴特制的眼镜,调 整光线的折射角度,从而 纠正斜视造成的视觉偏差 。
优点
非侵入性,风险低,适用 于轻度斜视患者。
缺点
需要长期佩戴,对患者生 活造成一定不便;对严重 斜视矫正效果有限。
遮盖法
原理
通过遮盖正常眼睛,强迫斜 视眼使用,以提高其视觉功 能。
优点
简单易行,对部分患者有一 定疗效。
不同严重程度儿童斜视的矫正方法选择
轻度斜视
对于轻度斜视的儿童,通常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眼镜矫正、棱 镜治疗或视觉训练等。这些方法可有效改善视觉功能,减轻斜视症 状。
中度斜视
对于中度斜视的儿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 。若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
重度斜视
对于重度斜视的儿童,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以改善视觉功能和外观。术 前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预期效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分类
根据眼球偏斜的方向,可分为内 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 四种类型。
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发病原因
包括先天性因素(如眼外肌发育异常 、家族遗传等)和后天性因素(如外 伤、炎症、肿瘤等)。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和神经 支配异常,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
儿童斜视的危害和影响
视觉功能损害
视觉矫正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需要儿童及其家
长的耐心和配合。
可能存在并发症
02 在视觉矫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度
矫正、复视等。
部分儿童可能不适合进行视觉矫正
03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斜视或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儿童
,可能不适合进行视觉矫正。
斜视矫正术设计的思考 赵 堪 兴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面临的 问题
• 术前检查向两侧注视斜视角小于正前方者, 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会出现过矫
• 有屈光调节因素的间歇性外斜视,超常量后 徙术后易出现继发性调节性内斜
• 双 10五否眼△左、一内右水 致直肌平的肌手肉术手效术果,视视远近视比近视效远多果是
• 垂直斜视<10△,下斜视亢进明显,也可以行下斜肌减弱术。 下斜肌减弱术的效果与下斜肌亢进的程度密切相关
• 旋转偏斜超过10 o,提示存在旋转斜视。常见外旋斜视,可 以考虑上斜肌Harada-Ito手术
二、再次手术
• 影响眼位稳定的因素:术后组织水肿、局部疼 痛、有弱视、没有融合能力等等。
• 再次手术不仅是为解决欠矫或过矫问题,还可 能是垂直斜视与水平斜视需分期手术,或为了 避免眼前节缺血需分期手术。
四、超常量手术
• 直肌常规后徙手术量最大为:内直肌、上 直肌、下直肌均是5毫米,外直肌为7毫米 。超过了即为超常量手术
• “功能性赤道”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内直肌:
• von Noorden 后徙8毫米Fra bibliotek先天性内斜
内直肌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下直肌:
• 一般情况,下直肌后徙不超过5毫米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二、再次手术
• 对于术后继发性斜视的再次手术:
• 内斜矫正术后继发外斜视,看近>看远,内转有 一定程度限制,应首选内直肌复位 • 若外斜视看远>看近,则应首选外直肌后徙
二、再次手术
• 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
• 看远>看近,且外转有某种程度限制,应首选外直肌复 位
斜视矫正的原理及方法
斜视矫正的原理及方法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代偿头位,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
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现在得了斜视的人有很多,对于斜视矫正也有很多方法。
光明博士视力矫正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斜视矫正原理是什么呢?斜视矫正方法是什么呢?一、斜视矫正原理1、视力训练斜视矫正原理视力训练的方法其实就是提高视力。
斜视的患者一般都会有视力的问题,所以提高视力是矫正斜视的最主要的目标。
精细目力训练可以有效的让患者的视觉发育得到提升,达到增加视力的效果。
精细目力训练有穿针,描图绘画、穿珠子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2、斜视矫正原理斜视的出现一般都是在孩子的视觉发育期间,由于斜视的出现会造成孩子在视觉发育期间抑制视觉功能的形成。
那么就很明白了,要让这种对视觉的抑制彻底的消失。
如何治疗呢?用遮盖治疗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遮盖健眼强迫使用患眼,消除单眼抑制、复视和混淆视,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3、其它斜视矫正原理视功能通常可通过遮盖健眼、描画图、穿珠、穿针孔等(通常称做细活)或注视训练来进行调节。
眼球动转训练,或戴用矫正三棱镜(适于上斜视)以及斜视矫正手术方法的应用。
总之,弱视治疗过程的诸多方式不可误认为是直接降低屈光度,而是在于提高视力,因为无论何种弱视治疗手段对屈光度数并墙角直接治疗作用,只是通过弱视治疗的一些方法锻炼视网膜路视中枢,使其视功能增加,而不是治疗或改变角膜已形成的表面形状异常和已变化了的眼轴长短。
二、斜视矫正方法斜视引起有原因有多样,而斜视类型也多样。
关于斜视矫正,主要根据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查找出斜视的原因,以及适合哪种斜视矫正方法,最终确认就诊。
1、遮眼睛法即做一只眼罩,系带扣在耳朵后面,罩住不斜的眼睛。
每天早晨起床时罩上,晚上睡觉时再取下。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一、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是一种通过显微镜引导下进行的斜视矫正手术,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度高: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采用高倍显微镜进行操作,可以清晰地观察斜视眼肌的解剖结构,精准定位手术位置,从而使手术更加精准。
2.创伤小: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操作小巧,创伤小,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术后恢复时间。
3.术后效果好: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有术后效果好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改善斜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二、传统斜视矫正术传统斜视矫正术是指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的斜视矫正手术,相对于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来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操作不够精准:传统斜视矫正术的手术操作通常是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和定位,操作精准度相对较低,可能影响手术疗效。
3.治疗效果参差不齐:由于传统斜视矫正术的操作精准度不高,术后效果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1.临床疗效比较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临床病例的分析,发现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术后效果稳定,明显改善了斜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手术后患者的斜视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度高。
传统斜视矫正术在临床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手术操作方式的局限性,术后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甚至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部分患者术后斜视程度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美不如愿。
2.安全性比较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安全性较高。
由于手术操作较为精准,创伤小,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较低,能够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四、结论1.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2.传统斜视矫正术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术后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障。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分析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分析田晓丹【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斜视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17年6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占有明显优势,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优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降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斜视;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效果【作者】田晓丹【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4斜视是临床上眼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眼外肌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斜视常用的方式就是斜视矫正手术治疗,而常规的直视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时间长、术中患者出血量大以及容易出现穿透巩膜等并发症,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对常规手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1]。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对60例斜视患者分组观察,进一步探讨并分析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斜视提供可靠的依据。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的斜视患者60例,所选时间区间是2017年6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将此阶段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
将这60例斜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
斜视手术方案
斜视手术方案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而正常的双眼视觉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对于一些患有斜视的人来说,这个简单的任务却变得异常困难。
斜视是一种眼球运动失调的情况,使得两只眼睛的注视方向无法完全对齐,从而导致双眼的视觉产生了一定的错觉。
斜视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
斜视手术方案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眼球运动失调的程度、斜视类型等等。
根据这些因素,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来治疗斜视。
目前,常见的斜视手术包括肌肉调整手术和眼外固定手术。
肌肉调整手术是一种通过调整眼球周围的肌肉来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切开患者的结膜,并对眼球周围的肌肉进行调整。
通过增加或减少肌肉的张力,医生可以使眼球在注视中保持正确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使斜视症状得到缓解。
然而,肌肉调整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对于一些患有先天性斜视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斜视可能与眼球周围肌肉的发育异常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眼外固定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眼外固定手术是一种通过植入外部器械来矫正眼球运动失调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的眼球周围植入一个小型装置,通过调整该装置的张力来控制眼球的运动。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并减轻斜视症状。
除了手术方法之外,斜视患者在手术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调整他们的双眼协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变化。
这些康复训练包括眼球运动训练、双眼协调训练和视觉追踪训练等等。
通过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斜视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决定是否进行斜视手术之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斜视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斜视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配合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并减轻斜视症状。
斜视手术量设计范文
斜视手术量设计范文斜视手术是一种用于矫正斜视的外科手术,常见的斜视手术有肌肉外位移术和肌肉缩短术。
斜视手术的目标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紧张度和位置,使两只眼睛能够对准同一物体,从而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
斜视手术的量化设计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量化设计是通过测量斜视患者的眼球位置、眼肌紧张度和斜视角度,以确定手术前后的眼球位置改变和术后斜视角度的调整,从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首先,量化设计需要测量斜视患者的眼球位置。
眼球位置测量一般通过斜视患者的视觉检查和眼球运动变异来完成。
视觉检查包括检查斜视患者的正常视力、斜视角度和视觉功能。
眼球运动变异是利用一种称为角膜反射的方法来测量患者的眼球位置,通过对眼球的角膜反射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取到眼球的位置信息。
其次,量化设计还需要测量斜视患者眼肌的紧张度。
眼肌紧张度可以通过一种称为电子蜘蛛技术的方法来测量。
这种方法是通过精确粘贴电子蜘蛛传感器到斜视患者的眼球和眼肌上,来测量眼肌的紧张度。
通过对眼肌紧张度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眼肌的功能状态,从而为手术设计提供参考。
最后,量化设计还需要测量术后斜视角度的调整。
术后斜视角度的调整可以通过术前术后斜视角度的对比来实现。
术前术后斜视角度的对比是通过斜视患者的视觉检查和眼球位置测量来完成的。
通过对术前术后斜视角度的对比,可以判断手术的效果和手术的成功率。
斜视手术的量化设计是斜视手术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测量斜视患者的眼球位置、眼肌紧张度和斜视角度,确定手术前后的眼球位置改变和术后斜视角度的调整,从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斜视手术的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疗效,为斜视患者恢复正常视觉功能提供有力支持。
论斜视手术的治疗
论斜视手术的治疗斜视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儿童患者多见,其不仅影响容貌,还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以及双眼视觉的形成。
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必须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达到恢复其双眼视觉和改善外观的目的[1]。
近年来,斜视手术无论在手术肌肉的量和手术方式都有一些新的改进。
现综述如下:1 斜视的病因为了更好地理解手术治疗斜视的有关问题,有必要对斜视的病因作一简要的复习。
关于斜视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神经因素、解剖因素、融合机能缺陷因素、遗传因素等。
在神经因素中大多数学者[2]主张斜视是集合与外展的异常所致,集合过弱,外展过强,或二者同时并存,则产生外斜。
而Worth[3]认为斜视是融合机能不全的后果,由于双眼视力不等或由于促进双眼单视的中枢条件不利而引起融合机能发育不全或完全丧失时,则患者不能用双眼注视而形成斜视。
在解剖因素中,一般多见于内直肌附着点的异常[4],在不同的患者中,内直肌附着点与角膜缘之间的距离不同,小于正常人的长度,从而导致眼球外展运动的限制,出现内斜视。
或眼外肌单独发育过度,或伴有对抗肌的发育不全所致。
但这个学说不能解释间歇性斜视。
有些学者认为[5]斜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可能为多基因而并非直接遗传,因为斜视患者在解剖、生理及其它条件上大都有共同特点,有利于斜视发生。
总之,关于斜视的病因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起一定作用。
2 斜视的手术治疗2.1 斜视手术的目的斜视手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外观,但恢复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减轻视疲劳以达到功能治愈则更为重要[6]。
斜视通过手术矫正,使双眼视轴平行,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
并使畸形的眼位、头位获得美容改观,使自卑的心理获得解放。
2.2 斜视手术适应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视功能及美容的要求也提高,斜视要求手术矫正的患者逐年增多。
对非调节性斜视患者来说,一般水平斜视度在15△以上者、垂直斜视度在10△以上者可以手术治疗[7]。
斜视术前小结与讨论
术前小结与讨论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术前诊断:麻痹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1、病史:左眼发现向内偏斜及睁不大32年2、临床检查:视力:右眼0.5(0.6)/--;左眼1.0(1.0)/—。
眼位:角膜映光:OD:+40°,不可控正。
眼球运动:,牵拉试验:右可到位,同视机检查:REF:+44L/7°;LEF:+38L/3°双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CT,瞳孔圆,晶状体透明,双眼底视盘色正,网膜未见异常。
拟行手术:斜视矫正+结膜囊成形术(OU)。
手术指征:斜视度>15△, 长期斜视,球结膜已变形,诊断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手术目的: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拟行麻醉:局麻术前准备:凝血四项(2014-12-24兰卫检验):PT12.6s,TT17.8s,APTT34.5s。
餐后血糖(2014-12-24本院):4.7mmol/L。
血常规(2014-12-24本院):WBC6.5×109/L,L22.4%,N67.5%,Hb154g/L,RBC5.54×1012/L,PLT239×109/L。
尿常规(2014-12-24本院):葡萄糖(-)、潜血(-)、蛋白质(-)、白细胞(-)。
肝肾功能(2014-12-24兰卫检验):ALT12.9U/L,AST17U/L。
乙肝两对半(2014-12-24 兰卫检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抗体测定(2014-12-24兰卫检验):Anti-HCV(—)。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2014-12-24兰卫检验):RPR(—)。
心电图(2014-12-24兰卫检验):正常范围心电图。
胸片(2014-12-24兰卫检验):心肺正常。
术前用药:1、麻醉前用药:鲁米那针0.1 g 肌注术前2、术前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眼液点术眼一天四次拟行手术时间:2014-1-2讨论意见:无手术禁忌症,拟明在局部麻醉下行斜视矫正+结膜囊成形术。
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2-03T07:55:27.13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0期作者:毛罕燕[导读] 探讨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1—12月收治的7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斜视矫正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结果:术前,两组共同性斜视患者具备Ⅰ级功能(2.86%.VS.5.71%)、Ⅱ级功能(5.71%.VS.2.86%)、Ⅲ级功能(2.86%.VS.2.86%)、近立体视功能(2.86%.VS.5.71%)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共同性斜视患者视觉功能均与术前相比得到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
共同性外斜视组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善程度(85.70%、62.68%、57.14%、77.14%)优于共同性内斜视组(71.43%、51.43%、28.57%、17.14%)。
结论:斜视矫正术可改善共同性斜视患者的视觉功能,且共同性外斜视者的视觉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共同性内斜者。
【关键词】斜视矫正术;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视觉功能;近立体视功能【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0-0098-02斜视是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1]。
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均是常见的斜视类型,斜视病因有调节学说、双眼反射学说、解剖学说及遗传学说,多种因素可引起斜视。
但值得肯定的是,斜视受到双眼融合和调节相关功能的影响,如果存在一定发育缺陷,则斜视的发病率将会大大提高。
斜视患者的视角不稳定,共同性斜视指两眼视轴不互相平行,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
斜视手术量设计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受术前斜视角测量方法、手术方式、手术量、眼轴长度、双眼知觉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的设计尤为重要。
在共同性外斜视中,分开过强型和基本型适于行双侧外直肌后徙术治疗。
据国内文献报道,每侧外直肌后徙1mm可矫正1.26~1.36°不等[4,5]。
但外直肌后徙量与所矫正的斜视度并非呈线性关系,根据我们的经验,当外直肌后徙量在8mm以内(眼球解剖赤道之前)时,每1mm后徙所矫正的斜视度偏小;当外直肌后徙超过8mm(眼球解剖赤道之后)时,每1mm后徙所矫正的斜视度偏大。
国外Parks最早提出双侧外直肌后徙手术量设计方案,认为对15△、20△、25△、30△、35△、40△的外斜视,应分别做4、5、6、7、7、8mm的双侧外直肌后徙[1]。
Schwartz等认为对35△、45△、55△、65△、80△的外斜视,应分别做8、9、10、11、12mm的双侧外直肌后徙[2]。
我们参照以上标准制定了本文双侧外直肌后徙手术量标准,并对手术病例统一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按去融合后最大的斜视角设计手术量,手术正位率为84.21%,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表明采用此手术定量标准治疗共同性外斜视是实际可行的。
本组术后未矫正正位的9例中,欠矫率(7/9)高于过矫率(2/9);在欠矫的7例中,6例为恒定性外斜视(平均斜视角为-64.27△),仅1例为间歇性外斜视。
此表明共同性外斜视手术失败的主要问题是欠矫,尤以大角度的恒定性外斜视为然。
这可能因为:①大角度恒定性外斜视其眼外肌均发生了明显的继发性改变;②大角度恒定性外斜视其双眼单视功能破坏殆尽,不管手术后眼位如何理想,在术后一段时间后眼位仍然会有分离倾向而产生欠矫。
因此,我们认为对60△以上的大角度恒定性外斜视可适当加大手术量,或再做一侧内直肌截除,以便取得长期理想的眼位矫正效果。
成人斜视矫正手术的原理
成人斜视矫正手术的原理嘿,大家知道吗,成人斜视可真是个让人烦恼的问题呀!那成人斜视矫正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咱先说说斜视是啥。
简单来讲,就是眼睛没办法好好地同时往一个方向看,一只眼睛可能会跑偏啦。
这多影响美观呀,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呢!那成人斜视矫正手术呢,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利器”。
这手术的原理呀,就好像是给眼睛这个“小调皮”重新调整一下方向。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进行调整。
这就好比是调整火车轨道一样,让眼球能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乖乖地一起看东西。
手术过程呢,医生会非常精细地操作。
他们要准确地找到那些需要调整的肌肉,然后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来改变它们的长度或者位置。
这可不是随便弄弄就行的,得非常专业和小心呢!想象一下,如果医生不小心弄错了一点点,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啦。
那有人可能会问啦,这手术效果咋样呀?哎呀,一般来说,如果手术顺利,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呢!很多人做完手术后,眼睛就不再斜视啦,看东西也变得正常多了。
不过呢,也不是说一定就百分百成功,就像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意外一样。
但只要找对了医生,做好了术前术后的各种准备和护理,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呀!做完手术也不是就万事大吉啦,还得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护理呢。
要注意休息,别用眼过度,还要定期去复查。
这就跟保养汽车似的,你得好好对待它,它才能更好地为你服务呀!总之呢,成人斜视矫正手术是帮助斜视患者重获正常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只要认真对待,还是很有希望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的。
大家可别因为害怕就不去尝试呀,毕竟能拥有正常的眼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
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研究
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研究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表现为眼球不同程度的转动或偏斜,导致视觉不正常。
斜视软组织的纠正一直是眼科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纠正斜视,许多患者选择接受视觉矫正手术,以期望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本文旨在研究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是指眼球肌肉和其他相关软组织在斜视状况下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进行调整后恢复正常的能力。
眼球斜视通常由眼肌不协调引起,导致眼球的运动异常。
视觉矫正手术通过调整眼肌的位置和长度来纠正眼球的位置,从而改善斜视症状。
然而,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为了深入研究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性的研究。
首先,我们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眼球运动轨迹、眼肌位置和长度等。
然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视觉矫正手术,并在手术前后进行了定期的随访和记录。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手术后的随访中,我们观察到大多数患者的斜视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眼球的位置和运动也相对恢复了正常。
这表明视觉矫正手术在纠正斜视软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治疗价值。
此外,我们还发现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的调整和恢复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
除了手术本身的影响外,术后的恢复训练和定期的随访也对斜视软组织的纠正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患者在接受视觉矫正手术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治疗计划,以确保斜视软组织的纠正效果。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视觉矫正手术对斜视软组织纠正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斜视患者的症状和眼球位置。
然而,为了获得更好的矫正效果,患者在选择视觉矫正手术时需谨慎考虑,并在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和恢复计划。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斜视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未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斜视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视觉矫正对斜视患者的影响
视觉矫正对斜视患者的影响视觉问题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健康问题。
斜视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视觉障碍,困扰着许多患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界提出了视觉矫正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视觉矫正对斜视患者的影响。
一、斜视的定义和影响斜视是一种眼球位置不正常的现象,表现为一个或两个眼球与正常位置存在明显差异。
斜视会导致患者的双眼同时看向不同的方向,造成视觉混乱和不适。
此外,斜视还可能导致头痛、眼疲劳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视觉矫正的原理视觉矫正是通过特定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斜视患者的视觉问题。
视觉矫正器具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对焦和对齐视觉,从而减轻斜视带来的视觉障碍。
三、视觉矫正的方式1. 眼镜矫正:眼镜是最常见的视觉矫正器具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具适合的眼镜配方,以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眼镜可根据斜视方向进行调整,帮助患者保持双眼对齐。
2. 隐形眼镜矫正:与眼睛密切接触的隐形眼镜也可作为视觉矫正的方式之一。
隐形眼镜能够更加贴近眼球,并保持眼球在正确位置上,提供更准确的视觉矫正效果。
四、视觉矫正的效果视觉矫正对斜视患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视觉矫正可以减轻斜视带来的不适感和眼部不适。
其次,视觉矫正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眼球的正常位置,提高患者的视觉能力。
此外,适当的视觉矫正还可以促进患者对外界信息的准确捕捉和处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视觉矫正并不能完全治愈斜视。
除了视觉矫正,患者还需进行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如眼球运动训练等,以帮助促进眼睛的正常发育和修复。
五、护眼建议对于斜视患者来说,除了视觉矫正,护理眼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护理和保护双眼:1. 定期眼部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视觉矫正效果的持久性,并及时发现其他可能的视觉问题。
2. 避免过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籍,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保持眼部的放松。
改“斜”归正的非手术方案设计及疗效观察
改“斜”归正的非手术方案设计及疗效观察斜视就是指眼球的位置不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斜眼、对眼、飘眼等等。
患有斜视的患者,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眼部与正常人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3亿儿童中约有1000万患有斜视,其发病率较高。
此外,斜视不仅影响到外观,导致视力异常,还会导致患者视觉、颈部发育产生异常,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小儿斜视的重视程度,如果发现小儿斜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讲解下斜视的相关问题。
斜视有什么样的危害呢?第一,外观异常影响心理健康。
斜视会导致孩子的眼睛外观发生一定的变化,容易被人取外号,从而影响到患儿的心理。
久而久之,患儿还会产生自卑和孤僻的情绪,影响到今后的成长。
第二,视觉功能受到损害。
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斜视患儿容易形成弱视,其视力较差,仅有小部分的患儿视力正常。
另外即便是视力正常的小儿斜视患者,其视野与正常患儿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并且不具备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能力。
第三,全身骨骼发育畸形。
如果是麻痹性的斜视患儿,因眼肌存在麻痹,会导致患儿不自觉的偏头或侧脸,这种行为又叫代偿头位,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儿的全身骨骼出现畸形。
小儿斜视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眼睛调节功能异常。
眼的集合与调节作用相互关联,通过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结合,一旦小儿眼部的调节能力存在异常,将难以调节光线,从而出现斜视病变,这属于共同性外斜视。
第二,眼睛反射光线能力掌握。
在眼睛成像的过程中如果视力不同,其中一眼的视力在受到运动或感觉障碍下将会对成像过程造成影响,从而出现斜视的状态。
第三,眼部肌肉发育异常。
如果小儿的眼部肌肉发育出现过度发育或发育不全的情况将会导致其结构出现异常,进而导致眼睛肌力不平衡的情况出现,导致斜视的发生。
第四,遗传因素影响。
临床中有同一家族中多数人患有共同性斜视,这主要与遗传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关于术后近期过矫的理解
• 没有双眼视功能的斜视,手术设计应保 守一些,术后近期正位或欠矫5△— 10△为好
• 有双眼视功能的间歇性斜视,手术设计 量应为术后近期过矫10△左右为好。此 类设计可以获得远期满意的正位
十、关于垂直斜视手术设计原则
• 先天性垂直麻痹性斜视 代偿头位 为主要特征
–尽早手术
肌的拮抗肌
保护主要视野
• 主要视野: 即功能视野,眼球运动 15O以内的视野。主要视野的另一层含 义,系指前方及前下方视野。
• 上斜肌不全麻痹手术选择
–同眼下斜肌减弱 –同眼上斜肌加强 –对眼下直肌减弱 –同眼上直肌减弱?
保护主要视野
• 旋转斜视手术选择
–Harada-Ito手术手术分期进行• 由于垂直斜视的复杂性及受累肌肉 常为不全麻痹,为了恢复主要视野 的功能,手术要从肌肉运动功能平 衡考虑,分期进行。对有功能的垂 直斜视,一般不在同眼同期行上、 下直肌一退一截手术
• 后天性垂直麻痹性斜视 复视为主 要特征
–病因清楚,病情稳定6个月,手术
十、关于垂直斜视手术设计原则
• 术前必要检查:
–三棱镜中和/同视机 诊断眼位定 量检查
–分析非共同性,找出主要矛盾 –牵拉试验
手术肌肉选择的一般原则
• 加强受累肌 • 减弱配偶肌 • 减弱拮抗肌 • 加强间接拮抗肌,即配偶
四、超常量手术
• 直肌常规后徙手术量最大为: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均是 5毫米,外直肌为7毫米。超过 了即为超常量手术
• “功能性赤道”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 内直肌:
–von Noorden 先天性内 斜 内直肌后徙8毫米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 下直肌:
–一般情况,下直肌后徙不 超过5毫米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超常量后徙对≤40△的间歇性外斜视, 特别是分开过强型者,收到了满意的效 果。后徙量一般不超过9毫米。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对单眼视力差,大斜视角的外斜 病人要求手术只在患眼完成者,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加内直肌截除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动眼神经麻痹外直肌可以后徙 12-14毫米,使这一最为困难的外 斜视矫正成为可能。
术前检查
• 术者对从病人获取的以上 资料认真分析,不仅要有 彻底的了解,而且要有充 分的理解。
术前检查
• 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出合 乎逻辑的诊断,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何时手术? –手术眼? –手术肌肉? –术式? –手术量?
一、手术起点
• 水平斜视≥15△,垂直斜视≥10△为手 术起点
–看远>看近,且外转有某种程度限制, 应首选外直肌复位
–看近>看远,则应选择内直肌后徙术
•继发性斜视,远近斜视角相 同者,均首选原后徙的直肌 复位术
二、再次手术
• 再次手术的时机
– 欠矫 – 过矫
三、对称手术
• 选择对称性手术的情况:
–分开过强型和基本型的间歇性外斜视, 斜视角≤40△
–高AC/A比率内斜视,斜视角不超过40△ –超过40△,而小于60△者适于单眼一退
一截手术;超过60△者需做三条肌肉。 此时,则无法安排对称性手术
三、对称手术
• 有些病人,术前存在非共同性,安排对称性
手术,意味着术后继续保留非共同性。而此
类病人,可以通过非对称性手术,使术后达
到或接近对称,眼球运动协调。例如:术前
检查:
左转15O 正前方
右转15O
-20△
-30△
-45△
可行非对称手术, 达到对称之目的 • 单眼视力差者,更提倡只在患眼手术
• 垂直斜视<10△,下斜视亢进明显,也 可以行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减弱术 的效果与下斜肌亢进的程度密切相关
• 旋转偏斜超过10 o,提示存在旋转斜视。 常见外旋斜视,可以考虑上斜肌 Harada-Ito手术
二、再次手术
• 影响眼位稳定的因素:术后组织 水肿、局部疼痛、有弱视、没有 融合能力等等。
斜视矫正术设计的思考
手术目标
• 恢复双眼视觉 • 美容
术前检查
• 感觉功能 • 运动功能
术前检查
• 感觉功能:
– 视力 – 屈光 – 双眼视觉状态
• 网膜对应 • 融合范围 • 立体视觉 • 有无抑制
术前检查
• 运动功能:
– 斜视角测定
• 两眼分别注视、检查裸眼戴镜、远近
– 单眼运动 – 双眼运动 – 牵拉试验 – 有无眼震 – 有无分离运动
七、调节性斜视的手术
• 完全性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不 能手术治疗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八、关于水平斜视合并垂直 斜视的处理
• 异常视网膜对应,无融合能力,以水平 斜视为主,垂直斜视度较小,可以只矫 正水平斜视不处理垂直斜视
• 正常视网膜对应,有融合能力,垂直斜 视需手术或用三棱镜处理
• 没有潜在的双眼视功能,但是存在下斜 肌亢进,应在水平斜视矫正术中,先做 下斜肌减弱,再做水平肌肉
• 再次手术不仅是为解决欠矫或过 矫问题,还可能是垂直斜视与水 平斜视需分期手术,或为了避免 眼前节缺血需分期手术。
二、再次手术
• 对于术后继发性斜视的再次手术:
–内斜矫正术后继发外斜视,看近> 看远,内转有一定程度限制,应 首选内直肌复位
–若外斜视看远>看近,则应首选外 直肌后徙
二、再次手术
•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面 临的问题
•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选择双眼外 直肌超常量后徙导致术后视近欠 矫,而视远明显过矫正,视远复 视干扰
• 视近外斜视30△—40△,视远只 有15△—20△,应考虑双内直肌 截除术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面 临的问题
• 术前检查向两侧注视斜视角小于 正前方者,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 徙术会出现过矫
• 有屈光调节因素的间歇性外斜视, 超常量后徙术后易出现继发性调 节性内斜
五、水平肌肉手术视远视近 效果是否一致
• 双眼内直肌的手术效果,视近 比视远多10△左右
• 双眼外直肌的手术效果,视远 比视近多10△左右
• 无论是减弱术还是加强术都符 合此规律。
六、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训练
• 研究表明,术前做集合训练者, 术后容易过矫正。
• 上直肌
–对DVD病人,后徙起点应为7毫 米,甚至达12-14毫米。但是对 一般垂直斜视,上直肌不宜选超 常量后徙。否则在双眼共同运动 时,上直肌方向会出现运动落后
选择超常量后徙术
• 外直肌
–把外直肌后徙常规从5毫米改为7毫米, 减少了内直肌的截除量,增加了外斜视 矫正术一次成功率,术后外观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