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肩周炎或冻结肩。
它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认识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无法抬高手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
在医学上,肩手综合征又可分为炎性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2. 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学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等专业手段,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最终实现功能的恢复。
3. 康复护理学的方法在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功能训练、按摩、牵引、针灸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松弛和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姿势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的护理方法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意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指导,同时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境。
在以上的文章中,我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和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肩手综合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为你的学习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护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功能训练等,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调整。
肩手综合征
治疗
1、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2、向心性加压缠绕 3、主动运动 4、被动运动 5、理疗:冷热疗法、冰疗、磁疗 6、药物治疗
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腕关节背屈, 手指伸直并外 展, 仰卧位, 患者肩甲骨下垫枕, 使其处于前伸位;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 且掌心向健侧 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 患者上肢伸直, 肩胛骨 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 曲.
第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 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水肿和疼痛可完全 消失,但关节活动度则永久丧失。
诊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6年)制定标准:脑 卒中患者患手部疼痛,皮肤潮湿、发凉、发 紫,伴肩、肘、腕关节活动受限,掌指关节 局部无外伤、感染等。经X线及其它相关检查 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关所致的疼 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者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 激(TENS)、超声、生物反馈、 针灸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 皮质类固醇激素 二甲硫氧化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预防
良姿位的摆放:要求任何体位时都应避免腕关节 的屈曲,保证腕关节尽可能处于背伸位。 ①仰卧位:患侧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 ②患侧在下卧位时:使患侧上肢前伸,掌心 向上腕关节轻度背伸 ③健侧卧位:胸前放一个软枕,患侧上肢放 在上面,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的背伸 ④坐位:无论是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都始 终保持患侧上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在臂下放 置一个软枕,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侧上 肢悬垂于轮椅外。
肩手综合症
概述
肩手综合征(RSD)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 不良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 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 动功能受限制。 是中风后病人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2.5%,常在卒中后1至3月内发生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予以治疗, 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 失。因此,应对肩手综合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及早治疗。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PPT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疼痛 部位及活动范围。
需要注意是否有放射痛或伴随症状。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辅助检查
可以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以明确病 因和病变程度。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评估工具
使用疼痛评分表和功能评估量表,定期评估 患者的病情变化。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应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形成系统的护理指南。
总结与展望
持续关注
医务人员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
建立长期的随访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谢谢观看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2.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3.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4.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因肩部损伤或手部疾病引起的 疼痛、功能障碍和不适感的综合症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应 对病痛。
可使用心理疏导和团体支持等方式。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及时调整工作环 境。
定期休息和活动可以有效预防。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锻炼习惯
保持适量的肩部和手部运动,增强肌肉的力 量和灵活性。
常见于肩关节、颈椎及神经受压等情况。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病因
主要由肩部损伤、过度使用、姿势不当或神经压 迫等原因导致。
肩手综合征
精品课件
16
5、祖国医学
(1)中药
①口服中药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气滞津停,痰瘀互
结,闭阻脉络。中药治疗以祛风除湿、补肝益肾、疏经活 络、益气活血方法为主。
②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因为热能使皮肤
腠理疏松,药物能更加有效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深入肌表 腠理、脏腑,通过药物和温热的双重作用,达到活血化癖、 调和气血、通脉止痛的疗效。并且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 的刺激。
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影 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因 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 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精品课件
3
临床表现及分期
• SHS的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5~78岁,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 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依据临床表现,SHS可分3期:
• 关节活动度受限:手被动旋后受限,并常感腕部疼痛;腕背伸受限, 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均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 曲明显受限,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逐渐难以叉 握;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直,被动屈曲 时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能微屈,被动屈曲时出 现疼痛并受限。
•
此外,“肩一手泵”机制受损、肩关节正常结构功能改变所致
的局部损伤、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外力不正确的牵拉等亦
是重要原因。
精品课件
7
诊断
• 目前对脑卒中后SHS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 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 需要进行彻底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精神评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
气血瘀滞型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方剂为身痛逐瘀汤、 桃红四物汤等。
肝肾亏虚型
治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常用方剂为独活寄生汤、 六味地黄丸等。
经典方剂选用依据及作用机制
蠲痹汤
由羌活、独活、桂枝等组成,具 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作用, 适用于风寒湿痹型肩手综合征。
身痛逐瘀汤
由秦艽、川芎、桃仁等组成,具有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 于气血瘀滞型肩手综合征。
供依据。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03
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与西医的精确诊断和先进治疗手
段相结合,形成互补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过程展示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病程、症状表现等,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借助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推拿
通过手法作用于肩部及上肢, 达到舒筋活络、松解粘连、缓 解疼痛的目的。
功能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部及上肢的 功能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改 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
03 西医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认识进展
01
肩手综合征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且发病
安排定期的随访检查,包括肩部X线、 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检查患者肩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 等恢复情况,指导后续康复锻炼。
根据随访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康复计划。
家属参与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02
肩手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 关节僵硬等症状。
症状
肩部疼痛、手部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肩手综合征的成因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
脑卒中导致支配上肢的神经功能受损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长期卧床和制动
不良体位和姿势
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 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和症状的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 对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等紧急情况;康复治疗则是针对 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训练。
康复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A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中医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Q
A3
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是肩手综合征治 疗的重要部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关 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训练等。
A4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及避 免过度使用患肢。在训练过程中,如 果出现疼痛或者不适,应立即停止训 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脑卒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 语不清等。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包 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 力。
2024年肩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等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患肢,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睡眠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 肢功能的恢复
检查患者的肩关节和手部的 肿胀、压痛、关节积液等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 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疼痛
程度等
影像学检查
X光片:观察肩关节和手部骨骼结 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等病 变
MRI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CT扫描: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织 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
肩关节退行性改 变:如关节软骨 磨损、关节囊松 弛等
肩关节周围肌肉、 肌腱、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如肩袖损 伤、肱二头肌长头 肌腱炎等
诊断标准
肩手综合征的症状:肩部疼痛、 手部麻木、无力等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检查、 MRI检查等
诊断标准:符合肩手综合征的 症状和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手术治疗等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 肩部疼痛、麻木、 无力等症状
了解患者是否有 颈椎病、肩周炎 等疾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 长期低头、长时 间使用电脑等不 良生活习惯
询问患者是否有 外伤史,如摔倒、 撞击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手部感觉和运动 功能,包括触觉、温度觉、 痛觉、肌力等
观察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 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 转等
超声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肩手综合征2的0预24防/2及/护20理
ABC
第22页
引发肩手综合征疾病:中风,心梗,颈椎病,上肢外伤, 截瘫,肺疾病,肩关节疾病,还有原因不明者。它能够 是原发,但也可由不一样原因促发,如轻微周围神经损 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中风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 和心肌梗塞都可引发RSD。RSD是引发残疾主要原因,它 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任何部 分,仅有1/5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活动。
肩-手综合症预防及护理
肩手综合征2的0预24防/2及/护20理
第11页
概念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或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 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效受限。因疼痛较 重并发孪缩,成为康复妨碍因子。是偏瘫后突然 出现手肿胀疼痛继发行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偏 瘫患者12.5%。较经典表现是肩痛、手浮肿和疼痛 (动屈曲手指时尤为猛烈)、皮温升高,消肿后手 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
肩手综合征2的0预24防/2及/护20理
ABC
第1133页
保护患手,加强管理
在卧位移动、转移过程中禁止对患手不恰当牵 拉和不正确活动
防止患手碰伤,虫叮咬、烫伤、夹伤: 防止在患手输液
肩手综合征2的0预24防/2及/护20理
ABC
第1144页
压迫性向心缠绕法
手指或末梢向心性加压缠绕是简单、安全、含有 戏剧性效果治疗方法。指导家眷用一根粗约1-2毫 米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缠绕拇指,然后再缠 绕其它每个手指,最终缠绕手掌和手背,一直到 恰好在腕关节以上。(示范)
禁忌悬吊。因为肩胛与臂外展或臂上抬
反相地向下牵拉,不可防止引发肩损伤, 造成严重疼痛。必要使用时需咨询医生 提议
肩手综合征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位摆放 患者坐位时,其上肢要始终置于前面的桌子 上。当坐轮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 要确保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边。 为缓解肩关节半脱位,常用三角巾悬吊以减 轻疼痛。
五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2
避免腕屈曲 为改善静脉回流,防止掌指关节持久地处于 屈曲位,腕关节每天 24 小时保持背伸很重 要。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 板 24 小时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 脉回流。
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坐在轮椅上,未注意到手臂长时间放在体
侧,腕被迫处于屈曲位;许多患者早期出现对患肢的忽略症, 不能注意到手何时已处于不利地位。忽略症的患者可能有
实际上的感觉丧失。腕被迫屈曲影响手静脉回流。手上的
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腕屈曲位长时间受压, 影响静脉回流,手上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故肩
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越来越难以叉握到 一起;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 直,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 能或只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并受限。
二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 第Ⅱ期(后期)
若早期没有进行正确的治疗,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疼痛加重,直至不能忍受任何对手和手指的压力。X
a.正常;
b.消失; c.减低或减退;
4.疼痛评定
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口述分级评分法 3)数字评分法 4)疼痛图
标题目录
一、肩 手综合 征的定 义
二、肩 手综合 征的临 床表现
三、肩 手综合
四、肩 手综合 征的康 复评定
征的可
能的致 病原因
五、肩 手综合 征治疗 方法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又称为复合性反射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极为痛苦的神经性疾病。
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肢体受伤或手术后,以及中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患者身上。
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受伤或手术区域和周围组织出现剧烈疼痛的同时,还伴有感觉异常、血管痉挛、肌肉萎缩以及局部灼热感等症状。
肩手综合征的具体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预计与伤害后神经节细胞发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和异常兴奋性有关。
当神经节细胞受到损伤或炎症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刺激周围的组织和神经纤维,导致疼痛以及其他症状的产生。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疼痛,常伴有组织充血、肿胀和温度变化。
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沉重、僵硬,关节活动受限。
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刺痛、刺激等,并且有时甚至会出现肢体冷感或触觉过敏。
一些患者还会觉得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局部肌肉和骨骼出现僵硬。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一些特殊的临床检查,如骨密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功能性MRI 等。
当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被排除后,临床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肩手综合征。
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镇痛药、抗痉挛药和抗炎药等,以减轻疼痛和控制症状。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按摩和康复训练,以增强患者的肌力和灵活性。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植入神经刺激器或手术切除病灶等。
总之,肩手综合征是一种痛苦的神经性疾病,常发生在肢体受伤或手术后。
该疾病的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组织充血和肿胀、感觉异常等。
目前,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但由于该疾病的复杂性,对于患者的治疗还需个体化,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的: 消除水肿,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强直。
康复治疗原则: 强化教育,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
⑴强化教育 ⑶良肢体位 ⑸向心性加压缠绕 ⑺冷热水交替法 ⑼物理治疗 ⑾药物治疗
⑵积极预防 ⑷上翘夹板 ⑹冰水浸浴 ⑻主被动运动 ⑽作业治疗 ⑿传统康复。
强化教育及预防
患手突然水肿,肩手部疼痛,并很快使活动明 显受限。
水肿主要表现在患手的背部,包括掌指关节、 手指,皮肤失去皱褶。水肿触及有柔韧感和膨 胀感,常终止于腕关节。手肌腱被掩盖而看不 出,水肿表面有微热及潮湿感。
手的皮肤呈橘红色或紫色改变,特别是手处于 下垂状态时。
一期
指甲逐渐变为苍白、不透明。 患肩及腕关节疼痛,其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
前臂被动外旋、腕关节背屈时更为明显。 过度屈曲腕关节或负重治疗时疼痛明显,指间
关节明显受限,突出的指骨因水肿而看不出。 手指外展严重受限,两手交叉抓握困难,近端 指间关节僵硬,仅能稍做屈曲动作,不能完全 伸展。
一期
这时被动屈曲该关节,患者有痛感,而远端指 间关节可伸展,但屈曲困难。当该关节僵硬时 被动屈曲即可产生疼痛及活动受限。
24h保持腕关节背伸,直到水肿和疼痛消失, 肤色正常。应用夹板同时保持肩的活动度。可 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腕屈曲。
向心性加压缠绕
用一直径1-2mm的线绳,从指甲处由远端向近 端加压缠扎至指根部,然后迅速释放缠线
先从拇指开始,然后分别对各指进行,最后从 掌指关节向近端缠扎,至拇指根部时,使拇指 内收,将拇掌指关节一并缠扎,直至腕关节。 反复进行可减轻水肿
冰水浸浴
患手浸于冰水中,冰和水的比例为3或2:1, 连续3次,每次可有短暂间隙,每次浸泡完后 可轻轻拍打。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具有 解痉镇痛作用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一、概念肩手综合征(shoulder - hand syndrome,SHS)现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中风后偏瘫病人的常见并发证。
其发生率为12.5%~70%。
此综合征的表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累及同侧的手.初期表现主要有手部浮肿、皮温升高、肩手痛,并在屈曲腕关节和手指时加重;后期可表现为手肌肉的萎缩和畸形。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二、病因此综合征的原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本病由于植物神经系统障碍导致血管舒缩机制改变引起的,另有人提出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引起肢体血液循环改变,致使手和肩的组织产生水肿而因发的病变。
三、临床诊断与分期1 诊断:目前中风后SHS 的诊断尚没有金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 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
引用较多的是Tepperman 等1994 年提出的SHS 临床诊断标准:(1)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2)手和腕部水肿;(3)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4)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SHS。
2 按照病情演变分为三期I 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曲位,且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手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加重;X 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II 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持续或减轻,手及上肢皮肤菲薄、皮肤温度降低;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手掌筋膜肥厚。
手指ROM日益受损。
III 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X 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
已无可能恢复。
四、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应消除触发因素,如巴比妥酸盐药物,一般通过早期康复治疗,适当的交感神经阻断疗法或常规疗程的皮质类固醇,可以预防挛缩的发生.间断的星状交感神经节神经阻滞,伴以物理治疗常可缓解疼痛,使患者得以重返工作岗位或可以进行一些必需的活动.不过,反复的神经阻滞可能需要长达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另外,可试用大剂量皮质激素(例如,起始用强的松40~50mg/d口服,观察疗效及个体耐受再逐渐减量2)物理治疗(1)患肢的被动运动,特别是肩髋关节的较大幅度每日多次的运动尤为重要。
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2.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3.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4. 谁是护理的责任者? 5.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因肩部损伤或手术导致的手部 功能障碍和疼痛。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和手部功能障碍 。
定期评估患者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通过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可考虑使用热敷、冷敷和镇痛药物。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功能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功能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肩部 和手部的活动能力。
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肩关节损伤、手术后并发症、长期 不良姿势等。
早期识别病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流行病学
肩-手综合征在老年人和经历过肩部手术的人群中 更为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老年患者发生率高达30%。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提高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急性变化
如患者出现急性疼痛加剧或功能下降,应及时进 行评估。
急性变化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护理计划。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治疗效果
在治疗方案实施后应定期评估其效果,以确保最 佳护理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护理策略和目标。
谢谢观看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 理压力。
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满意 度。
肩手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肩手综合征的名词解释肩手综合征,也称为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
它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反应,包括肩袖肌腱炎、肩关节囊炎等。
这个病症通常会造成肩关节活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肌肉劳损、姿势不良、肩关节过度使用、肌肉力量不平衡等。
另外,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患者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肩手综合征与代谢紊乱、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等因素也有关系。
肩手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肩部僵硬和力量减退等。
患者常常感到肩关节疼痛或刺痛,尤其在夜间休息时疼痛加剧。
肩部僵硬是该疾病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患者在活动或伸展肩关节时会感到明显的限制和不适。
除此之外,肩手综合征还可能导致肩关节的力量减退,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对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肩关节休息是必要的,避免过度使用和加重炎症反应。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可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此外,肩部肌肉的加强训练和拉伸运动也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对于严重疼痛和炎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应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局部注射,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和难治的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通常会修复或切除损伤的肩袖肌腱,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不过,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肩手综合征患者,且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也需要患者慎重考虑。
总的来说,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了疼痛和功能障碍。
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大部分患者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正确的姿势、适量的运动、避免肌肉劳损等措施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是患者维持肩关节健康的关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祖国医学
(1)中药
①口服中药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气滞津停,痰瘀
互结,闭阻脉络。中药治疗以祛风除湿、补肝益肾、疏经 活络、益气活血方法为主。
②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因为热能使皮肤
腠理疏松,药物能更加有效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深入肌表 腠理、脏腑,通过药物和温热的双重作用,达到活血化癖、 调和气血、通脉止痛的疗效。并且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 的刺激。
•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Tepperman等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准: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 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 的SHS。
•
此外,“肩一手泵”机制受损、肩关节正常结构功能改变所致
的局部损伤、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外力不正确的牵拉等亦
是重要原因。
诊断
• 目前对脑卒中后SHS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 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 需要进行彻底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精神评定。
• 经交感神经阻滞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 虑交感神经切除术,包括药物性切除(主要方法 是用6%碳酸和50%乙醇,促使神经变性,中断交 感神经冲动)和手术切除。
4、口服药物治疗
• ①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②钙通道拮抗剂 • ③兴奋性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和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兴奋剂 • ④其他 主要包括α-神经节阻滞剂、抗惊厥
周围性损伤、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发病机制
• 交感神经-传入神经偶联机制:脑血管病后影响到 运动中枢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致血管运动神经 麻痹,引起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 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 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
从而出现肩胛周围和手腕部水肿、疼痛,而疼痛 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脊 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管运动性 异常的恶性循环。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提纲
• 1、概述 • 2、临床表现及分期 • 3、发病机制 • 4、诊断 • 5、治疗
概述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 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 trophy,RSD),以疼痛、水肿、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 动失调及营养改变为临床特点。SHS可以是原发的,也 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 障碍、急性卒中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 可引起SHS。
5、祖国医学
(2)针刺治疗 针刺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减
轻患肢水肿和疼痛,是治疗肩手综合征的 重要方法之一。临床常根据患者病情的需 要,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灵活采用温针、 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让患者承受了很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 肩手综合征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出现要尽 早进行治疗。
相关辅助检查:X光片、三相骨扫描、皮温、交感神经性皮肤反应 (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和红外线远距离热成像。
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至今没有特异性 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治疗方 法,包括各种物理康复治疗、口服药物治 疗、交感神经阻滞及交感神经切除术、封 闭治疗、中药及针刺治疗等。
1、康复训练
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患侧上肢伸直,肩胛带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前臂 旋后,肘关节伸直,腕自然背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上。
健侧卧位:患肩充分前伸,肩关节前屈约90° ,肘、腕、指各关节 伸展,放在支撑物上。
仰卧位:患侧肩胛骨及上臂下方垫枕,使肩胛骨及肩关节充分前身, 患侧上肢轻微外展,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自然背伸,手指伸展。
★这种现象常由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对手关节过度牵拉以及 意外损伤等原因所致。
发病机制
•
肩手综合征于1994年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归纳为复杂的
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 Ⅰ型,即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
的疼痛,但其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SHS
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交感神经作用、
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
2、物理因子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光疗、超声波疗法、 温热磁场治疗、电反馈治疗、气压治疗以 及早期使用矫形器等等,都具有良好的治 疗效果。
3、神经阻滞及手术疗法
• 交感神经封闭和切除被认为是目前治疗SHS最有 效的方法之一。交感神经阻滞方法包括星状神经 节阻滞和外周交感神经阻滞,常用药物有0.2%利 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液,胍乙啶、利血平也有 良好的疗效。
坐位:患侧上肢放于体前的搁板上,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枕头支撑,保持肩胛骨 前伸,防止患肢悬垂于体侧。
※任何体位都应保证偏瘫侧腕关节处于背伸位,避免腕关节 屈曲。
1、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 ①被动运动:患侧上肢肩、肘、腕、手各关
节的适度活动度训练。对于已经出现SHS 并且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的患者,可进行关 节松动术;肩胛骨被动运动。 ②主动运动:
• 关节活动度受限:手被动旋后受限,并常感腕部疼痛;腕背伸受限, 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均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 曲明显受限,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逐渐难以叉 握;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直,被动屈曲 时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能微屈,被动屈曲时出 现疼痛并受限。
1、康复训练
向心性压迫性缠绕法 通常是用直径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近端 缠绕手指,缠绕开始于指甲处,并做一个 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向近端缠绕至手指 根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 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每个手 指都缠绕一遍,最后缠手掌。
2、物理因子疗法
冰水疗法 冰与水按2:1混合后放在容器内,将患者的 手浸泡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 隔, 治疗师的手一同浸入,以确定浸泡的耐受 时间。
• 第Ⅰ期(早期):手部肿胀及皮肤色泽改变,肩、手、腕部有疼痛性运 动障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 手部肿痛突然发生:水肿以手背明显,包括掌指关节和手指,皮肤皱 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通常向近端止于腕关节。手的颜色也出 现异常,呈粉红色或淡紫色,患臂垂于体侧时更明显;患手温热,有 时呈潮湿状,指甲较健侧变白或无光泽。
临床表现及分期
• 第Ⅱ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皮肤 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手及上肢皮肤变薄,皮肤温度降低。 开始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手掌筋膜肥厚。
• 第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肩手部疼痛 减轻或完全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但肌肉萎缩明显,关节 活动度永久丧失,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腕关节屈曲伴尺侧偏,背屈 受限,前臂旋后严重受限;掌指关节不能屈曲,并几乎不能外展,虎 口变小无弹性;近、远端指关节固定在微屈位上,几乎不能再进一步 屈曲;手掌变平,大、小鱼际肌群明显萎缩。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 质疏松。
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 影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 动。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 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临床表现及分期
• SHS的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5~78岁,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 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依据临床表现,SHS可分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