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0e190f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f.png)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使用电脑来听音乐、观看电影、进行在线会议等等。
在这些应用中,音频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的因素和方法。
一、什么是电脑音频采样频率电脑音频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
它决定了音频的质量和存储空间的消耗。
通常用赫兹(Hz)表示,常见的采样频率有 44.1kHz、48kHz、96kHz 等。
二、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的因素1. 音频设备的支持能力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使用的音频设备支持的最高采样频率。
不同的设备对于采样频率的支持有限制,如果你的设备不支持某个采样频率,那么选择该采样频率将无法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
2. 音频内容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频内容对于采样频率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音乐和电影通常需要更高的采样频率来保证音质的表现;而简单的语音录音则可以选择较低的采样频率。
因此,在选择采样频率时,需要根据你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
3. 存储空间的考虑较高的采样频率意味着更高的音频质量,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如果你的电脑存储空间有限,或者你需要保存大量的音频文件,那么你可能需要在音质和存储空间之间做出权衡。
三、选择适合你的电脑音频采样频率的方法1. 根据音频设备的支持情况选择首先,查询你所使用的音频设备的技术规格或厂商的官方网站,了解设备支持的最高采样频率。
然后,在电脑的音频设置中选择与设备支持的最高采样频率相匹配的选项。
2. 根据音频内容的特点选择对于音乐和电影等需要高音质的内容,你可以选择较高的采样频率,如96kHz。
而对于简单的日常语音录音,你可以选择较低的采样频率,如 44.1kHz。
根据你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采样频率来平衡音质和存储空间的需求。
3. 进行实际测试最后,你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来确定最适合你的采样频率。
dsd采样率
![dsd采样率](https://img.taocdn.com/s3/m/6420ee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7.png)
dsd采样率DSF采样率是指Direct Stream Digital(DSD)音频的采样率。
DSD 是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高保真音频的数字音频格式。
与传统的PCM (脉冲编码调制)格式不同,DSD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编码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音频信号。
DSF采样率通常以“DSD64”、“DSD128”、“DSD256”等形式来表示。
其中,DSD64指的是采样率为64倍的DSD音频,即每秒钟进行64次采样。
而DSD128则是采样率为128倍的DSD音频,以此类推。
DSF采样率的提高意味着音频信号的采样精度更高,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原始音频。
DSD音频的采样率远高于标准CD的44.1kHz,因此能够呈现更加细腻和真实的音频细节。
这使得DSD音频成为了许多音乐发烧友和专业音频工作者的首选。
DSD音频的高采样率使得它在保留音频细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与传统的PCM音频相比,DSD音频的采样点更多,能够更好地捕捉音频信号的细微波动。
这使得DSD音频在音频信号的还原上更加准确,更能够还原出原始音频的细节和魅力。
不过,DSF采样率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高采样率意味着更大的数据量,对存储和传输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同时,为了保持音频质量,对于采样和后期处理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DSD音频播放和制作,需要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越来越多的音频设备开始支持DSD音频的播放和录制。
无论是高端的音频播放器、解码器,还是专业的音频工作站,都可以支持DSD 音频的处理。
同时,一些音乐平台和在线音乐商店也开始提供DSD 音频的下载和购买服务,满足了音乐发烧友对高保真音质的追求。
DSF采样率作为一种高保真音频的采样率,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音频信号。
它的高采样率使得音频细节更加细腻,更能够还原出原始音频的真实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DSD音频将在音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音频基础知识
![音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a51bfc105087632311212f0.png)
音频采样率和码率1、背景知识人的说话频率基本上为300Hz-3400Hz,但是人耳朵听觉频率基本上为20Hz-20000Hz。
2、采样率实际中,人发出的声音信号为模拟信号,想要在实际中处理必须为数字信号,即采用采样、量化、编码的处理方案。
处理的第一步为采样,即模数转换。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
根据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用两倍于一个正弦波的频繁率进行采样就能完全真实地还原该波形。
所以,对于声音信号而言,要想对离散信号进行还原,必须将抽样频率定为40KHz以上。
实际中,一般定为44.1KHz。
44.1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1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
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 三个等级。
22.05 KHz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 音质界限,48KHz则已达到DVD音质了。
3、码率对于音频信号而言,必须进行编码。
在这里,编码指信源编码,即数据压缩。
如果,未经过数据压缩,直接量化进行传输则被称为PCM(脉冲编码调制)。
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
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44.1K×16×2 =1411.2 Kbps。
我们常说128K的MP3,对应的WAV的参数,就是这个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它和ADSL中的带宽是一个概念。
将码率除以8,就可以得到这个WAV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
这表示存储一秒钟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 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1分钟则约为10.34M,这对大部分用户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喜欢在电脑上听音乐的朋友,要降低磁盘占用,只有2种方法,降低采样指标或者压缩。
音频基础知识
![音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73229dffe4733687e21aabb.png)
音频,英文是AUDIO,也许你会在录像机或VCD的背板上看到过AUDIO输出或输入口。
这样我们可以很通俗地解释音频,只要是我们听得见的声音,就可以作为音频信号进行传输。
有关音频的物理属性由于过于专业,请大家参考其他资料。
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
PCM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一、音频基本概念1、什么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位/bit)。
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波,因此也有频率和振幅的特征,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
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
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
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
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用于表示信号强度。
量化电平数为2的整数次幂,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大小,即2的16次方。
采样大小相对采样率更难理解,因为要显得抽象点,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对一个波进行8次采样,采样点分别对应的能量值分别为A1-A8,但我们只使用2bit的采样大小,结果我们只能保留A1-A8中4个点的值而舍弃另外4个。
如果我们进行3bit的采样大小,则刚好记录下8个点的所有信息。
采样率和采样大小的值越大,记录的波形更接近原始信号。
2、有损和无损根据采样率和采样大小可以得知,相对自然界的信号,音频编码最多只能做到无限接近,至少目前的技术只能这样了,相对自然界的信号,任何数字音频编码方案都是有损的,因为无法完全还原。
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
音乐编曲知识:编曲中应如何应用采样率
![音乐编曲知识:编曲中应如何应用采样率](https://img.taocdn.com/s3/m/889886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9.png)
音乐编曲知识:编曲中应如何应用采样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音乐编曲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在音乐编曲中,采样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采样率是指每秒采集多少个样本,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音乐编曲中,应如何应用采样率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了解采样率的基本概念在音乐编曲中,采样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音乐的质量和精度。
采样率越高,音乐的质量和精度也越高,所以我们在编曲中需要引以为傲的音乐作品都需要使用较高的采样率。
一般来说,CD音质使用的采样率是44.1kHz,而更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会选择更高的采样率。
二、如何应用采样率1.监听器的采样率在音乐编曲中,一般要求使用合适的监听器来进行音乐的录制和制作。
因为监听器可以提供较为精准的信号输出,使得音乐编曲的过程更加的准确和专业。
同时,监听器的采样率也是非常重要的,较高的采样率可以保证音乐编曲的精度和质量。
2.录制过程中的采样率在录制过程中,采样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采样率越高,录制出来的音乐精度越高。
在进行器乐录制的过程中,一般要求使用高质量的录音设备,它们的采样率可以达到96kHz或者更高。
这样可以保证录制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和精度。
3.混音过程中的采样率在混音过程中,采样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混音的采样率和录音的采样率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采样率不同而导致的音乐数据不匹配的问题。
在混音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可以保证混音出来的音乐更加的精确,而且可以更加流畅的进行编辑和调整。
4.输出过程中的采样率在音乐编曲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输出,输出的采样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输出的采样率应该和录制和混音的采样率保持一致。
输出的采样率越高,音乐的质量和精度也就越高,所以在输出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率。
三、结语在音乐编曲中,采样率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到音乐的质量、精度和流畅程度。
在应用采样率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率,这样可以保证音乐编曲的质量和精度。
音频工程师的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知识
![音频工程师的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51cb9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2.png)
音频工程师的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知识在音频工程领域中,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决定了音频的质量和存储空间的占用,对于音频工程师而言,了解这些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的概念、应用以及对音频质量的影响。
一、音频采样率音频采样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声音进行采样的频率。
它的单位是赫兹(Hz),表示每秒对声音进行的采样次数。
在数字音频中,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kHz之间,因此在音频采样中,通常选择的采样率是44.1kHz或者48kHz。
其中,44.1kHz被广泛应用于CD音质,而48kHz则常用于电影、音频制作等领域。
高采样率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原始声音,保留更多的音频细节。
然而,采样率越高,对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音频质量和资源消耗两个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当的采样率。
二、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传输或记录音频所使用的比特数。
它的单位是千比特每秒(k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
比特率越高,音频质量越好,但同时占用的存储空间和带宽也会增加。
在音频压缩领域,比特率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高压缩比特率能够显著减小音频文件的大小,方便存储和传输,但也可能导致音质的损失。
常见的音频压缩格式如MP3、AAC等都是通过调整比特率来平衡音质和文件大小的需求。
三、音频质量与采样率、比特率的关系音频质量受到采样率和比特率的共同影响。
高采样率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和细腻的音频细节,而高比特率则能够保留更多的音频信息。
因此,理论上来说,高采样率和高比特率能够带来更好的音频质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要考虑到资源消耗的问题。
过高的采样率和比特率可能导致存储空间和带宽的不必要浪费,并且由于人耳的听觉限制,高于一定水平的采样率和比特率对音频质量的提升效果很有限。
因此,音频工程师需要在音质和实际需求之间做出权衡和取舍。
四、其他影响音质的因素除了采样率和比特率,音频质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声音的编码算法、音频设备的性能等。
音频专业术语解析
![音频专业术语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14ece61ed9ad51f01df2a6.png)
音频专业术语解析1.什么是采样率?答: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
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也称为采样时间),它表示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这里要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位速相混淆。
2.什么是采样位?答:采样位数:用来衡量声音波动变化的参数,是指声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
声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声卡的主要的作用之一是对声音信息进行录制与回放,在这个过程中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决定了声音采集的质量。
3.什么是采样通道?答: 在多通道采集芯片和多通道采集系统中,各通道之间的数据采集可以是同步(并行)方式或异步(串行)方式。
同步方式即各通道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同时结束;异步方式是一个通道数据采集结束,另一个通道开始采集数据。
每通道采样即单通道采集数据,同步方式的采样速率与芯片和系统相同,异步方式的采样速率=芯片和系统的采样速率/参与采样的通道数。
4.什么是采样(播放)速率?答: 指单位时间内,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的速度。
对模拟输入信号的采样次数称为采样速率,也称为数字化率。
因此,在测试计算中,要从便于测试与计算的角度,对这一单耗指标冠以切实名称。
单位:信道/秒5.什么是声像?答: 又称虚声源或感觉声源.听音者听感中所展现的各声部空间位置,并由此而形成的声画面,通常称为声像6.什么是音高?答: 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
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频率振动次数多则音"高",反之则"低"。
7.什么是音调?答: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响度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响度增加而上升。
8.什么是音量?答: 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
音频位深度、采样率以及码率
![音频位深度、采样率以及码率](https://img.taocdn.com/s3/m/dbe9991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f.png)
⾳频位深度、采样率以及码率(⼀)关于位深度。
位深度也叫采样位深,⾳频的位深度决定动态范围。
我们常见的16Bit(16⽐特),可以记录⼤概96分贝的动态范围。
那么,您可以⼤概知道,每⼀个⽐特⼤约可以记录6分贝的声⾳。
同理,20Bit可记录的动态范围⼤概就是120dB;24Bit就⼤概是144dB。
假如,我们定义0dB为峰值,那么声⾳振幅以向下延伸计算,那么,CD⾳频可的动态范围就是"-96dB~0dB。
",依次类推,24Bit的HD-Audio⾼清⾳频的的动态范围就是"-144dB~0dB。
"。
由此可见,位深度较⾼时,有更⼤的动态范围可利⽤,可以记44分贝-属于⼈类可以接受的程度55分贝-开始感觉到烦60分贝-开始没有睡意70分贝-令⼈精神紧张85分贝-长时间让⼈⽆法接受⽽捂住⽿朵100分贝-可让你你的⽿朵暂时失去听觉120分贝-可以瞬间刺穿你的⽿膜160分贝-碎玻璃200分贝-⼈类死亡(⼆)关于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最直观的影响是什么?是影响声⾳的频率范围表现⼒,采样频率越⾼,能表现的频率范围就越⼤。
44.1KHz采样频率,可以表现的频率范围是0Hz-22050Hz;48KHz采样频率可以表现的频率范围就是0Hz-24000Hz;96KHz采样频率可以表现的频率范围是0Hz-48000Hz。
⼈⽿能听到的平均频率范围,⼤概是20Hz-20000Hz。
综合以上两条,那么,假如您看到⼀个参数:16Bit 44.1KHz,代表这个数字⾳频能够表现"96dB的动态范围"和"0赫兹-22050赫兹"的频率范围;24Bit 48KHz,代表这个数字⾳频能够表现"144dB的动态范围"和"0赫兹-24000赫兹"的频率范围。
(三)⾳频位速,也叫码率,或者⽐特率。
位速是指在⼀个数据流中每秒钟能通过的信息量,也可以理解为:每秒钟⽤多少⽐特的数据量去表⽰。
音频中采样位数,采样率,比特率的名词解释(转)
![音频中采样位数,采样率,比特率的名词解释(转)](https://img.taocdn.com/s3/m/c50cc51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5.png)
⾳频中采样位数,采样率,⽐特率的名词解释(转)采样位数(采样⼤⼩):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的解析度。
这个数值越⼤,解析度就越⾼,录制和回放的声⾳就越真实。
我们⾸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件是⽤数字0和1来表⽰的。
所以在电脑上录⾳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信号输出。
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件时所使⽤数字声⾳信号的⼆进制位数。
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信号对输⼊声⾳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8位代表2的8次⽅--256,16位则代表2的16次⽅--64K。
⽐较⼀下,⼀段相同的⾳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处理,⽽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造成了较⼤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然是⽆法相提并论的。
通常市⾯上是这样说,16bit/24bit/32bit。
数值越⾼声⾳越好。
采样率: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赫兹(Hz)来表⽰。
采样频率的倒数叫作采样周期或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采样定理指采样频率必须⼤于被采样信号带宽的两倍,另外⼀种等同的说法是奈奎斯特频率必须⼤于被采样信号的带宽。
如果信号的带宽是100Hz,那么为了避免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必须⼤于200Hz。
换句话说就是采样频率必须⾄少是信号中最⼤频率分量频率的两倍,否则就不能从信号采样中恢复原始信号。
过采样指采样频率超出信号带宽的两倍这样就可以⽤数字滤波器替换性能不好的模拟抗混叠滤波器。
⽐特率:⽐特率是指将数字声⾳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还原后的⾳质就越好。
作为⼀种数字⾳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特率表⽰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
通常使⽤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特)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乐⽐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乐,需要1411.2×1024⽐特的数据),⾳乐⽂件的BIT RATE⾼是意味着在单位时间(1秒)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BIT)多,也就是⾳乐⽂件的⾳质好的意思。
音频采样率与音频编辑效果
![音频采样率与音频编辑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0512f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5.png)
音频采样率与音频编辑效果音频采样率是指在数字音频处理中,每秒钟对连续信号采集的次数或离散点的个数。
采样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音频的质量和编辑效果。
本文将介绍音频采样率的概念、常见的采样率选取及其对音频编辑效果的影响。
一、音频采样率的概念与原理音频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即将模拟音频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
音频采样率指的是每秒钟采集的样本数。
采样率越高,音频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点越密集,还原的音频质量越高。
常见的音频采样率有8kHz、16kHz、44.1kHz、48kHz等。
二、常见的音频采样率选取和特点1. 8kHz采样率8kHz采样率主要应用于电话语音录制、语音信号传输和合成等领域。
由于其采样率较低,音频的频率范围受到限制,音质相对较差。
然而,8kHz采样率能够满足语音通话的需求,并且占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因此在特定场景下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16kHz采样率16kHz采样率适用于录制音乐、播放器等应用场景。
相比于8kHz采样率,16kHz的采样率能够更好地还原音乐中的高频部分,音质明显提升。
同时,16kHz采样率的音频文件相对较小,对存储空间的消耗也较低。
3. 44.1kHz采样率44.1kHz采样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音频采样率之一,被用于音乐录制、音频编辑和多媒体应用等领域。
它是CD音质的标准采样率,能够准确还原人耳所能接收到的最高频率音乐。
在音质和存储空间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4. 48kHz采样率48kHz采样率常用于专业音频制作和影视后期制作领域。
相比44.1kHz采样率,48kHz采样率能够在高频区域更准确地还原音频,使得音频编辑的效果更加精确,但相应地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
三、音频采样率对音频编辑效果的影响1. 音质影响较高的音频采样率能够更好地还原音频信号,提供更高的音质。
在音频编辑过程中,如果采样率过低,可能会导致高频信号的丢失,使音频听起来模糊不清。
因此,在追求高音质的专业音频编辑中,常会选择较高的采样率进行处理。
声音、音频采样率、采样精度等常识概念
![声音、音频采样率、采样精度等常识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106c9f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声音、音频采样率、采样精度等常识概念什么是声音?能量波,有频率有振幅,频率高低就是音调,振幅大小就是音量;采样率是对频率采样,采样精度是对幅度采样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0-20KHz,什么是CODEC?音频压缩CO+解压缩DEC,CODEC就是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主要负责DAC和ADC。
不管是音频加速器好,还是I/O控制器好,他们输入输出的都是纯数字信号,我们要使用声卡上的Line Out插孔输出信号的话,信号就必须经过声卡上的CODEC的转换处理。
可以说,声卡模拟输入输出的品质和CODEC的转换品质有着重大的关系,音频加速器或I/O控制器决定了声卡内部数字信号的质量,而CODEC则决定了模拟输入输出的好坏。
什么是DAC ADC?模数、数模转换,不同精度对应不同的声音保真什么是EQ?图中范围是-15dB-15dBBTL原理(Bridge-Tied-load)意为桥接式负载。
负载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放大器的输出端。
其中一个放大器的输出是另外一个放大器的镜像输出,也就是说加在负载两端的信号仅在相位上相差180°。
负载上将得到原来单端输出的2倍电压。
从理论上来讲电路的输出功率将增加4倍。
BTL电路能充分利用系统电压,因此BTL结构常应用于低电压系统或电池供电系统中。
什么是SRC?声音是一种能量波,有频率和振幅的特征,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
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其实由无数点组成,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
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得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
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
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用于表示信号强度。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比特率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比特率](https://img.taocdn.com/s3/m/28b193906c175f0e7cd137b8.png)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比特率?简单来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
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
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
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
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而声音的位数就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
同样的道理,对于画面来说就是更清晰和准确,不至于把血和西红柿酱混淆。
不过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位的声音和24位的画面基本已经是普通人类的极限了,更高位数就只能靠仪器才能分辨出来了。
比如电话就是3kHZ取样的7位声音,而CD是44.1kHZ取样的16位声音,所以CD就比电话更清楚。
当你理解了以上这两个概念,比特率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电话为例,每秒3000次取样,每个取样是7比特,那么电话的比特率是21000。
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6KB,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音频采样的理论和方法
![音频采样的理论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8e11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7.png)
音频采样的理论和方法音频采样是指将连续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这种转换使得音频信号能够被数字设备处理和存储。
本文将探讨音频采样的理论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步骤。
一、音频采样的理论原理音频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采样是将其离散化的过程。
音频采样的理论基础是奈奎斯特定理,该定理指出,为了准确地还原原始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模拟信号中频率最高分量的两倍。
换言之,采样频率必须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二、音频采样的方法1. 采样频率确定在进行音频采样时,首先需要确定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决定了采样周期的长度。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采样频率应为信号的最高频率的两倍。
2. 量化位数选择量化位数决定了数字样本所能表示的动态范围,也就是音频信号的分辨率。
常用的量化位数有8位、16位和24位等。
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还原得到的音频信号质量越好。
3. 采样深度设定采样深度决定了每个采样值的精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为8位和16位。
采样深度越高,采样精度越高,还原的音频信号越真实。
4. 采样方式选择音频采样有两种常见的方式:脉冲编码调制(PCM)和脉冲密度调制(PDM)。
PCM方式是将连续信号的振幅值量化为离散的值,而PDM方式则是通过改变采样周期内的脉冲密度来表示音频信号。
三、音频采样的具体步骤1. 准备采样设备在进行音频采样前,需要准备一台专业的音频采样设备,例如声卡、音频接口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采样要求。
2. 设定采样参数根据采样频率、量化位数、采样深度以及采样方式等要求,设定好采样参数。
确保参数的设定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和实际需求。
3. 进行音频采样连接音频源到采样设备,并启动采样软件或设备。
按下录音按钮开始采样,保持录音状态直至需要的音频样本数量采集完毕。
4. 保存采样数据完成音频采样后,将采样得到的数据保存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可选择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进行保存,如WAV、MP3等。
音频基础知识及编码原理
![音频基础知识及编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66900da8114431b90dd884.png)
一、基本概念1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单位常为kbps。
2 响度和强度:声音的主观属性响度表示的是一个声音听来有多响的程度。
响度主要随声音的强度而变化,但也受频率的影响。
总的说,中频纯音听来比低频和高频纯音响一些。
3 采样和采样率:采样是把连续的时间信号,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率是指每秒钟采集多少个样本。
Nyquist采样定律:采样率大于或等于连续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时,采样信号可以用来完美重构原始连续信号。
二、常见音频格式1.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压缩率低。
2.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数字合成器及其它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协议,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
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储的是一些指令。
把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由声卡按照指令将声音合成出来。
3. 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
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
应用最普遍。
4.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
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
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5.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
音频采样率对音质的影响
![音频采样率对音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edbd0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5.png)
音频采样率对音质的影响音频采样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连续采样的次数,采样率越高,采样点越密集,音频的细节表现越丰富。
音频采样率对音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采样率对音质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在理论上,音频采样定理规定了音频信号的最低采样率,即需要至少以信号频率2倍的采样率进行采样,才能保证不发生信号丢失或混叠。
这被称为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假设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是fmax,那么它的最低采样率应该是2*fmax。
然而,为了保证音频信号的质量和还原度,通常要求采样率高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根据权威音频标准,CD音质采样率为44.1kHz,DVD音质采样率为48kHz,而高保真音频则可达到96kHz或更高。
二、实际应用1. 录音制作在音频录制和制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对于保留原始音频信号的细节和动态范围非常重要。
高采样率可以更准确地捕捉音频信号的瞬时变化,使得音频更加真实和逼真。
尤其是录制音乐时,高采样率能够更好地还原乐器音色和演奏细节。
2. 音频编码音频编码是将原始音频信号转换成压缩格式的过程,常见的音频格式如MP3、AAC等。
在音频编码中,采样率是影响音频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较高的采样率可以提供更丰富的频率信息,减小音频压缩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因此,使用较高采样率的音频进行编码,会得到更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3. 音频播放与设备支持在音频播放过程中,采样率一般与音频设备的支持有关。
一些低端或老旧的音频设备可能只支持较低的采样率,如果采用较高采样率的音频文件进行播放,可能会出现不兼容或无法播放的情况。
因此,在选择音频采样率时,需要根据实际播放设备的支持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总结:音频采样率对音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较高的采样率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动态范围,使音频更加真实和逼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录音制作、音频编码以及播放设备的支持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率。
只有在相应的设备和环境下,才能充分体验到高采样率带来的音质提升。
关于个人录音的采样率的选择【基础篇】
![关于个人录音的采样率的选择【基础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5df3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b.png)
关于个人录音的采样率的选择【基础篇】采样频率(Sampling Frequency)指每秒钟取得声音样本的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质量也就越好。
采样频率的单位用赫兹(Hz)表示,当然,KHz就代表“千赫兹”。
对于我们常用的音频录音和回放而言,按时钟发生器分(晶振),采样频率通常会使用如下两个阵容:(一)22系列(小数点暂时忽略):典型的有:11025Hz、22050Hz、44100Hz、88200Hz、176400Hz(二)24或49系列(小数点暂时忽略):典型的有:48000Hz、96000Hz、192000Hz其中,第一阵容中:11025Hz、22050Hz 多用于电话、语音、部分游戏音乐等场合;44100Hz则是早期的CD标准;88200Hz、176400Hz 则多用于符合CD标准采样频率整数倍的母带处理,它们是为了方便CD标准整数倍数字音频转换而被迫制定的采样频率。
而第二阵容中:48000Hz符合标准HD音频规格;96000Hz符合Full HD音频规格;192000Hz符合Super HD音频规格。
这三种采样频率都符合HD Audio高清音频规格标准。
(中国高清音频网有更权威的介绍)应用方面:48000Hz多用于形如AC-3、DTS多声道编码以及基础的音频混流(包含AC97)等等方面;96000Hz、192000Hz则多用于高清专业音频录音以及高清音频回放(包含HDCD、DVD-Audio、蓝光DVD等)。
马上出来的HDTA也支持(甚至超过)高清音频标准。
其中,同种阵容的采样频率的转换中,属于整数倍转换,那么:(1)44.1KHz转换成88.2KHz,得到的88.2KHz的文件,但音质不能达到88.2KHz品质,而和原来44.1KHz一样;(2)88.2KHz转换成 44.1KHz,音质就降到44.1KHz级别;(3)48KHz转换成96KHz,得到的是96KHz的文件,但音质不能达到96KHz品质,而和原来48KHz一样;(4)96KHz转换成48KHz,音质就降到48KHz级别;但是,如果是不同阵容的采样频率的转换,属于非整数倍转换,那么,无论怎样转换,不管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都会明显降低质量,而且得到的新文件的质量比原始文件的质量更低。
音频采样和音频采样频率和位速的说明
![音频采样和音频采样频率和位速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03675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4.png)
音频采样和音频采样频率和位速的说明2008-07-05 08:13:32 摄影|评论(1) |浏览(5020)MP3只是音频的一种格式.而音频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如KHZ,BIT,声道,KBP S等.而格式不同,算法也就不同,所以就算了在以上参数相同的时候,格式不同音质也会有很大差别.其中的,VBR这是一种动态的采样,详细全面的解释,请看下面的说明.耐心看完你就能说出一二来了.音频采样解释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
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
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
以波形表示的频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
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采样的位数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
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
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
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
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
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 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
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
![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ba8852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f.png)
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在业界有几套采样率并存,常用的是:44.1kHz及其下采样、上采样:22.05kHz, 11.025kHz,88.2kHz, 176.4kHz48kHz及其下采样、上采样:12kHz,24kHz, 96kHz, 192kHz人耳的听觉是有限的,介于20Hz到20kHz。
跟据Nyquist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只要超过信号带宽的2倍就不会产生混迭。
在数字媒体领域,如音乐CD的规范,都是以44.1kHz作为标准采样率的。
因为44.kHz大于20kHz的两倍,所以实际上44.1kHz的采样率是足够用的。
但是现在普遍在工程中都是使用48kHz或者96kHz频率录音,只有在最终母带处理时才会转成44.1kHz的CD格式,这样减少多次采样率转换造成的失真。
而在电脑领域,作为音频硬件codec标准的AC97规范只规定了48kHz。
这造成几乎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都要被重新采样(专业术语叫采样率转换,即SRC)。
SRC一般都会造成音质的损失,较简单(即较差)的SRC算法会造成音质明显劣化。
但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了。
既然44K够了,那为什么还要用192KHZ来录音?首先,20kHz只是大多数人的听觉门限,也就是说,人耳对于20kHz以上的声音很不敏感。
注意不敏感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法感知。
大多数乐器(特别是钢琴和弦乐器)的乐音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用音乐术语来说即所谓的上方泛音。
截止频率为22.05kHz的CD音频,的确会给听惯了真实乐器的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尤其在高频部分,因为奈奎斯特截止频率造成更高频率泛音的信号失真。
其次,数字录音通常都需要进行后处理。
音频处理会对信号产生进一步的失真,包括信号畸变、频谱混叠,等等。
如果录音时仅仅用44.1kHz对原始信号采样,那么在后处理前还得进行上采样(up-sampling),对采样频率进行扩展。
由于这种扩展是“假”的,实际上并没有更多有用的原始信号,并且上采样算法的优劣也会影响原录音信号的失真,所以这个做法并不可取。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30ef5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1.png)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数字音频是通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信号。
它在现代音频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音乐制作、电视广播、电影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包括采样率、比特率、音频文件格式以及数字音频的应用。
一、采样率采样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的频率。
它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每秒对音频信号进行多少次采样。
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还原质量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大小。
常见的采样率有44.1kHz和48kHz,其中44.1kHz是CD音质的标准采样率。
二、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位数。
它以千比特每秒(k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为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存储的音频数据量。
比特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大小。
常见的比特率有128kbps和320kbps,其中128kbps是MP3音质的标准比特率。
三、音频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是指存储音频数据的文件格式。
不同的文件格式对音频的存储方式和编码方式有所差异。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包括WAV、MP3、AAC、FLAC等。
其中,WAV是无损音频格式,可以保持音频的原始质量;MP3是有损音频格式,通过压缩音频数据来减小文件大小;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音质;FLAC是一种无损音频压缩格式,可以压缩音频文件大小而不损失音质。
四、数字音频的应用数字音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音乐制作领域,数字音频技术使得音乐制作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保证了音质的高保真度。
在电视广播和电影制作领域,数字音频技术可以实现多声道环绕音效,提升观众的沉浸感。
在游戏开发领域,数字音频技术可以为游戏增添真实感和交互性,提升游戏的娱乐性和体验度。
此外,数字音频还应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传输等领域。
结语:数字音频是现代音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音频相关领域的人士至关重要。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 比特率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 比特率](https://img.taocdn.com/s3/m/3ce3ec6225c52cc58bd6beaf.png)
什么是音频采样率/比特率?简单来讲,采样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标轴上的横纵坐标。
横坐标的采样率表示了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纵坐标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数字量来量化模拟量的时候的精度。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
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
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
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
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而声音的位数就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
同样的道理,对于画面来说就是更清晰和准确,不至于把血和西红柿酱混淆。
不过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位的声音和24位的画面基本已经是普通人类的极限了,更高位数就只能靠仪器才能分辨出来了。
比如电话就是3kHZ取样的7位声音,而CD是44.1kHZ取样的16位声音,所以CD就比电话更清楚。
当你理解了以上这两个概念,比特率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电话为例,每秒3000次取样,每个取样是7比特,那么电话的比特率是21000。
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6KB,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音频采样率基础知识
在业界有几套采样率并存,常用的是:
44.1kHz及其下采样、上采样:22.05kHz, 11.025kHz,88.2kHz, 176.4kHz
48kHz及其下采样、上采样:12kHz,24kHz, 96kHz, 192kHz
人耳的听觉是有限的,介于20Hz到20kHz。跟据Nyquist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只要超过信号带宽的2倍就不会产生混迭。在数字媒体领域,如音乐CD的规范,都是以44.1kHz作为标准采样率的。因为44.kHz大于20kHz的两倍,所以实际上44.1kHz的采样率是足够用的。
其次,数字录音通常都需要进行后处理。音频处理会对信号产生进一步的失真,包括信号畸变、频谱混叠,等等。如果录音时仅仅用44.1kHz对原始信号采样,那么在后处理前还得进行上采样(up-sampling),对采样频率进行扩展。由于这种扩展是“假”的,实际上并没有更多有用的原始信号,并且上采样算法的优劣也会影响原录音信号的失真,所以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因此,通常的做法是用更高的频率进行采样。
既然44K够了,那为什么还要用192KHZ来录音?
首先,20kHz只是大多数人的听觉门限,也就是说,人耳对于20kHz以上的声音很不敏感。注意不敏感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法感知。大多数乐器(特别是钢琴和弦乐器)的乐音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用音乐术语来说即所谓的上方泛音。截止频率为22.05kHz的CD音频,的确会给听惯了真实乐器的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尤其在高频部分,因为奈奎斯特截止频率造成更高频率泛音的信号失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际上,现在的CD唱片市场上卖的产品(正版),最低级别的通常都是HDCD唱片,你买唱片时都会发现基本上都是HDCD标识,也就是一张激光唱片包含两种音轨:普通CD音轨和HDCD音轨。其中CD音轨记录16比特44.1KHz信号(这是这张唱片的兼容内容,照顾早期的CD播放机),HDCD音轨则记录24Bit 96KHz信号(这才是该唱片的主要内容)。普通的CD播放机只能播放CD音轨信号,而HDCD音轨则需要HDCD播放机才能播放(实际上现在的绝大多数 DVD播放机都能播放HDCD,而现在的电脑则更没问题了。)
3.完全照顾消费性音频播放业务,比如:因特尔HD-Audio音频标准,AC97音频编码解码,便携MP3/mp4/电话/游戏机最高音频质量播放。
目前,专业录音行业的最高质量标准就是:24比特定点位深、192000Hz采样频率,简称“24Bit/192KHz。”。当然,将来这个标准依然会继续提高,向32Bit 384KHz进发也是可能的。
但是现在普遍在工程中都是使用48kHz或者96kHz频率录音,只有在最终母带处理时才会转成44.1kHz的CD格式,这样减少多次采样率转换造成的失真。
而在电脑领域,作为音频硬件codec标准的AC97规范只规定了48kHz。这造成几乎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都要被重新采样(专业术语叫采样率转换,即 SRC)。SRC一般都会造成音质的损失,较简单(即较差)的SRC算法会造成音质明显劣化。但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了。
那么,这样的录音规范,有什么好处?
1.符合HD音频标准,这也是将来的主流标准,制作出的成品,可以直接应用于HDCD、DVD-Audio、蓝光唱片、数字音乐下载业务、数字对媒体播放机业务。
2.完全照顾数字影视视频业务,多声道电影视频都会采用HD音频规范。包括移动便携数字视频设备都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