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
教育要现代化德育也要现代化。十年前鲁洁和我发表过《德育理论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见《教育研究》1988年第12期)一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十年德育理论发展作了较系统的概括所以本文只就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的现代化作一个回顾。按自己对德育思想现代化的理解和所掌握的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行朋友们交流。因为是论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进展的并不涉及更为广泛的德育理论因此望读者从“德育思想现代化进展”的视角来审视它。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
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
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
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
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
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
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
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
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
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