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致因理论概述(20页)
事故的致因理论概述PPT(20张)共22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hank you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
事故致因理论重要性
01
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事故风险,采取有
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02
提高人们对事故原因的认识,促进个体和组织在生产
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03
为制定安全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
事故致因理论通常将事故的发生归因于个体、组织、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强调这些因素之 间的相互作用。
事故致因理论发展历程
01 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因素,如人的 行为、决策、生理或心理状态等。
02 随着工业发展和事故统计数据的积累,人们开始 关注组织因素,如管理、培训、工作设计等对事 故发生的影响。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引入其他学科的先进 理论和技术,如系统工程、风险管理、人类行为 学等,以推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安全挑 战,分享经验和成果,以推动全球安全事业的进 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设计安全培训和教育课程
根据员工安全素质需求,设计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 育课程,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 处置等内容。
实施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
按照设计的课程和计划,组织员工参加安全 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
事故致因理论未来发展与挑
04
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型工业安全管理的需求
工业4.0对安全管理的影 响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 动化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工业安全管理带来挑 战,需要研究适应新生产模式的预防措施和 管理方法。
事故致因理论
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事故致因理论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 果,为类似场景提供借鉴和参考。
确定事故致因因 素:分析事故发 生的原因,识别 出关键因素,为 风险评估提供依
据。
评估风险等级: 根据事故致因因 素的风险大小, 确定风险等级, 为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提供
参考。
推动行业发展:事故致因理论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对于推动行业的安全和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ART THREE
定义: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更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性。
理论观点:事故频发倾向论认为,某些个人或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在生产或生活中 存在更高的发生事故的风险。
事故频发倾向的成因:包括个人或组织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心理状态、管理状况 等因素。
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提高安全性: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性。
优化管理: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管理漏洞和不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增强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事故中的作用,因此在应急管理中需要特别关注人的行为 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
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事故致因理论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制定风险控制措 施:针对不同风 险等级的事故致 因因素,制定相 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降低事故发
事故的致因理论概述(ppt 20页)
方面的缺陷。 我国辞海对事故的定义为:“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方面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15.02.2022
安全系统工4 程
二、事故的概念
我国辞海对事故的定义为:“意外的变故或 灾祸。今用以称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与交通运 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或破坏。事故有的是由于 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 预防的;有的由于设计、管理、施工或操作时 人的过失引起的,这称为“责任事故”,这些 事故可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的伤害。
一、事故的背景
人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
如火灾、交通事故、高空作业时人从脚手架上坠落,搬运重
物不慎扭伤手脚,使用电器时触电,使用冲床、车床等机械
时发生手指伤残等。此外,还有如洪涝、台风、地震、海啸
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这些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危险始终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在人类活动的各个
15.02.2022
12
(三)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地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
疾病指职业病及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1)自然环境的异 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2)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劳伦斯对事故的定义为干扰一个有计划活动的意外或不希望有的事件,事故可能或不一定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往往有造成人 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可能。
事故的致因理论概述
事故的致因理论概述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人员的操作行为和决策所导致的事故。
这包括了对安全规程的违反、操作失误、疲劳、情绪不稳定等个人因素。
人为因素的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员的不当行为或决策所引发的,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水平。
技术因素主要指的是设备、工具或材料的缺陷或失效所导致的事故。
这包括了设备过期、设计缺陷、维护不当等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的理论认为,事故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设备或材料的性能问题所导致的,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升级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管理因素主要指的是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事故。
这包括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等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的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事故的致因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用以解释事故的发生和原因。
通过综合考虑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一个事件的发生。
因此,事故的致因理论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事故的发生机制。
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影响事故的发生。
例如,疲劳驾驶、违反安全规程、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需要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以及减少工作强度和时间压力等方式来改善。
技术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设备、工具或材料的缺陷或失效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设备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当、使用寿命过期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技术因素导致的事故,组织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落实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技术改进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
管理因素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等管理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
事故
加害物
伤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 触
人
第二种简单模型
5、系统安全理论
• 该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在美 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产生的。
•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 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 险源(Hazard),并使其危险性(Risk) 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 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事故致因理论
5)眼部受伤较重,有可能失明的。 6 )手部伤害:大拇指扎断一节,食指、中指、无 名指、小拇指任何一只扎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断一节的, 局部肌腱受伤严重,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自由伸屈、残 废的。 7 )脚部伤害:脚趾断二只以上的局部肌腱受伤严 重,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行走自如,可能残废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 )凡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 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 政部门会同工会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 定。
事故致因理论
2、事故链的组成: [附录6-3 事件及后果] 损失 事故或事件的影响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根本原因
事故致因理论
隐 患 根 本 原 因 间 接 原 因 损失 直 接 原 因
多米诺骨牌理论——事故链
事故致因理论
1) 损失(损失原因模式) 损失可被定义为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包括:
4、、轨迹交叉理论
• 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 交叉。即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 的不安全 状态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
说相遇时,则将在此时间和空间发生事
故。
事故致因模型
物、包括环境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伤害
事故致因理论
关于事故致因理论的概述一、事故致因理论简介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利用它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们认清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根源和指导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伴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事故产生的本质规律也在不断的呈现变化。
从20世纪初至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单因素理论)阶段,二战时期的事故致因理论(双因素理论)阶段和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故致因理论(三因素理论)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事故的发生并不一定是随机的,有事故倾向性的工人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到了此双因素理论阶段,主要观点认为人与其工作环境密切相连,事故的发生是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到三因素理论阶段,事故致因理论逐渐完善,并且越来越来的研究者都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人、物和环境3者综合导致的结果,并且诞生出以瑟利提出的人类工程方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事故致因模型。
1、因果论事故具有随机性,构成“机”的多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有继承性,即前一过程的结果往往是引发后一过程的原因。
例如某一事故的发生,最初是由于发生了事件N,,这是“因”;然后导致了事件NZ,这便是“果”。
N:包含着N,,它又作为“因”引发了下一过程及结果N3。
如此传递下去,导致了最后的“果”—该事故及其损失。
属于这种因果论的事故模型有线性多因素连锁性,非线性多因素连锁性,线性一非线性复合型,海因里希的多米诺(domino)骨牌理论等等。
其中,日本的北川彻三等人将此理论归纳到了日本的《安全工学便览》中。
2、轨迹交叉论一个生产系统系统一般是由人、机、物构成的,它们共处于一种环境中。
轨迹交叉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该系统内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或逆流能量轨迹交叉)所造成的,有时环境也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及它们相遇的条件。
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
2.4 人失误的事故模型
一、概述 1.人的行为原理: 包括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文化原理及社会学原理等许多 原理。在安全工程研究中,主要从人的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 理来研究人的行为。
德国心里学家莱文的行为模式
2.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简单的表示为:输入
处理
输出
黑 田 模 型
3.人失误
➢研究表明,人体对每一种形式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当人体与某种形式的能量接触时,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 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大小。这也指明了防止 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二、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三、能量屏蔽的方法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 ➢缓慢地释放能量。 ➢设置屏蔽没施 ➢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信息形式的屏蔽
约翰逊 变化一失误理论
变化一失误连锁理论
2.7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如何预防事故
隔离 利用隔离措施可以把不能共存 物质分开防止产生新的能量或 危险物质,有时采用连锁措施
故障——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 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 间内也能保证安全防事故
警告
•视觉警告 •听觉警告 •气味警告 •触觉警告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 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关于人失误的性质,许多专家进行了研究。
(1)约翰逊关于人失误论述:
➢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可以测定失误 率。
➢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防止人失误较对 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 ➢关于人失误的许多定义是不明确的,甚至是有争议的。 ➢某一级别人员的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人员的职责方面的缺陷。 ➢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 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 ➢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失误发生。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
.
15
第一节 概述
5、事故处理情况 (1)对事故钱的异常征兆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 应; (2)一旦翻身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
.
16
第一节 概述
(1)伤害部位
头、脸、眼、鼻、口、耳、牙、上肢、手、中枢 神经等
(2)伤害种类
.
37
第二节 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三、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 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 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连串事件按 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A1
A2
A3
A4
事故
.
38
第二节 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
包括:可见损失、不可见损失
.
33
第二节 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 因里希事故法则”,提出的300∶29∶1法则。这 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 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 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 重大事故。
(7)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 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
(8)企业领导者有进行安全工作的能力,并且 能把握进行安全工作的时机,因而应该承担预防 事故工作的责任。
(9)专业安全人员及车间干部、班组长是预防 事故的关键,他们工作得好坏对能否做好预防事 故工作有重要影响。
.
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
4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01
第1章 简介
安全事故致因理 论概述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是指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根 本原因,来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动因,从而采 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分类
人为因素 人员疏忽、违规操作
管理因素
制度不健全、监管不 到位
技术因素 设备故障、设计缺陷
通过详细分析实际案例,可以发现很多安全事 故是由技术因素引发的。对于这些案例,我们 可以深入了解技术因素在事故中的作用和影响, 从而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未来类似事故的再次 发生。
技术因素对事故影响
事故频率增加
01 技术因素存在隐患
事故后果严重
02 技术缺陷加剧事故后果
舆论负面影响
03 技术事故引起舆论关注
人为因素影响因 素
人为因素受到个体因素、组织因素、社会因素 等多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如技能水平、工作经 验等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组织因素如领导管 理、工作环境等对员工行为及组织运作产生影 响;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行业规范等对整体 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 有效的预防措施。
人为因素的防范措施
培训教育 定期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设立警示标识 明确标识危险区域 设置提示标语
引导员工正确操作
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 监督执行情况
案例分析: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事故案例1 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事故案例3 疲劳驾驶
事故案例2 忽视警示标识
事故案例4 沟通不畅导致误解
●03
第3章 技术因素
设备故障引发的 事故
监管漏洞
监督失效导致监管漏 洞
难以追责
责任不明确导致责任难 以界定
事故的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
事故的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促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
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续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论1.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H.Woods)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偏倚分布(Biased Distribution)和非均等分布(Disuibution of Unequal Liabiliy)。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
1939年,法默(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工人的年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
明兹(A.Mintz)和布卢姆(M.L.B)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
3.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
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
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与事故致因理论概述一、事故的特征1、危险性:任何事故都会一定程度上给个人、集体和社会带来身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和危害,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影响社会的安定。
2、意外性:从主观愿望来说,人们都不愿意发生事故,而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刻。
3、紧急性:不少事故从发生到结束的速度很快,允许组织和个人作出反应时间很短,这就要求人们平时要研究、了解预防对策和紧急对策,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尽量降低事故的损失。
二、事故发展四阶段1、事故的孕育阶段:由事故基础原因所致,如社会历史原因、技术教育原因、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使其先天潜伏着危险性,潜在危险不一定成为事故,它需要诱发因素。
根据事故特点,这一阶段是消灭事故最好时机,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事故的成长阶段: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再加上管理的失误或缺陷,促使事故隐患的增长,系统危险性增大,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一阶段事故危险性已有征兆,一旦被激发因素作用,将会发生事故。
3、事故的爆发阶段:这一阶段必然会对人或物造成伤害或损失,事故发生已不可挽回,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点,事故损失跟偶然因素有关。
4、事故的持续阶段:事故造成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持续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要消除后果,需要花费较大的力量。
三、事故构成要素分析1、人要素:人在生产过程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误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2、物要素:设备、仪器、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不安全状态。
3、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情绪和生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管理要素:由于管理上缺陷或失误,可导致技术设计缺陷、对操作者不良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现场的合理指挥、没有严格有效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等。
四、1∶29∶300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调查和分析了550000多起工业事故,发现其中:死亡和重伤事故1666起,轻伤事故48334起,无伤害事故500000起;即构成1∶29∶300的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的重要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面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6.03.2020
安全系统工4 程
二、事故的概念
我国辞海对事故的定义为:“意外的变故或 灾祸。今用以称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与交通运 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或破坏。事故有的是由于 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 预防的;有的由于设计、管理、施工或操作时 人的过失引起的,这称为“责任事故”,这些 事故可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的伤害。
26.03.2020
11
(二)物的原因 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 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1)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 磨损和老化;(2)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3)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 其他缺陷;(4)安全防护装置失灵;(5)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 (6)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7)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 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 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安全系统工程 SafetySystemEnginee ring
26.03.2020
1
第二章 事故的致因理论
重 点: 准确理解事故的定义,事故的条件,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事故 的特征,事故的分类,事故法则,各种事故致因理论 难 点: 准确理解事故的定义,事故的条件,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事故 的特征,事故的分类,事故法则,各种事故致因理论
26.03.2020
12
(三)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地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 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1)自然环境的异 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 ;(2)生产环境不良,如照明、温度、湿度、 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 方面的缺陷。
以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
26.03.2020
7
二、事故的概念 苏赫曼认为,一个事件若要称为“事故”,
必须至少具备三个条件,可预见的程度低;可 避免的程度低;有意造成事故的程度低。这三 个条件的程度越低,就越可能成为一场“事 故”。也就是说,事故是人对环境缺乏预见性, 难以避免和无意引起的灾害。 日本学者青岛贤司认为,事故主要是指工程建 设、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和 破坏,其后果可能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伤 害。
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6.03.2020
13
(四)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它有(1)技术缺陷— 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 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 流程、操作方法存在问题;(2)劳动组织不合 理;(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 导错误;(4)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 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 事故隐患整改不力;(5)教育培训不够,工作 人员不懂操作技术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6)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 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26.03.2020
6
二、事故的概念 ASSE(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对事故的定义: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 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中断, 并有时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的一种意外事 件。该定义有三层意思: 1.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如生产某种 产品)之中; 2.事故是随机事件; 3.事故的后果可能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
26.03.2020
安全系统工2 程
引言---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事故的致因理论是研究事故发生及发展规律的,是事故起因及发展 过程的总体的综合的原则的模式,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客观规律,是 在生产系统中发现、分析、控制危险的指导思想,是调查及预防事故的 指南。
26.03.2020
3
第一节 概述
26.03.2020
8
二、事故的概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定义:事故
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 失的意外事件。也就是造成主管上不希望看到 的结果的意外事件,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分为 五大类。疾病指职业病及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过程中, 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综上所述,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 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 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6.03.2020
9
三、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宏观上看,工伤事故的产生可分为由于自
然界的因素(如地震、山崩、海啸、台风等) 影响以及非自然界的因素影响两类。后者也被 称为人为地事故。前者往往非人力所能左右。 这里着重研究后者,即着重研究非自然界的因 素影响所造成的工伤事故。目前认为,工伤事 故是由于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 它是物质、环境、行为等诸因素的多元函数。 具体地说,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因素有五项: 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
26.03.2020
5
二、事故的概念 劳伦斯对事故的定义为干扰一个有计划活动
的意外或不希望有的事件,事故可能或不一定 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往往有造成人身 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可能。例如一个人在较 高处操作时无意掉下一个扳手,如果扳手是掉 在地上,它不会造成伤害,可能也不会造成财 产损失;如果扳手先砸到工人的身上,再碰坏 工作台上的精密仪器,这就造成了人身伤害和 财产损失。
26.03.2020
10
(一)人的原因 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等。 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1)未经许可进行操作,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3)人为地使安全装 置失效;(4)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5) 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6)采取不安全地作业姿势或方位; (7)在有危险运转的设备装置上或移动着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 工作边检修;(8)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一、事故的背景
人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
如火灾、交通事故、高空作业时人从脚手架上坠落,搬运重
物不慎扭伤手脚,使用电器时触电,使用冲床、车床等机械
时发生手指伤残等。此外,还有如洪涝、台风、地震、海啸
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这些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危险始终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在人类活动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