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线生产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安全管理制度之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

设立独立的物 流通道,确保 不同产品之间 的物流通道互
不交叉。
采用颜色标识, 区分不同产品 的物流通道, 方便识别和管
理。
定期对物流通 道进行清洁和 消毒,确保通 道的卫生和安
全。
对物流人员进 行培训,提高 其对防止交叉 污染的认识和
重视。
防止外来污染的措施
人员着装及个人卫生要求
01
进入生产区域前, 员工应更换工作 服,并保持工作 服干净整洁。
安全管理制度之防止交叉污 染和外来污染制度
目录
CONTENTS
01 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02 防止外来污染的措施
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不同产品之间的生产区域隔离
01
设立独立的生产 区域,确保不同 产品之间的生产 过程互不干扰。
02
采用物理隔离措 施,如隔断、屏 障等,防止不同 产品之间的交叉 污染。
02
员工应保持个人 卫生,勤洗手, 避免将污染物带 入生产区域。
03
员工应避免在生 产区域进食、饮 水或吸烟,以免 污染产品。
04
员工应定期接受 健康检查,确保 身体健康,避免 将疾病传播给产 品。
物料带入污染的防范措施
01
02
03
04
05
06
防止外部环境对生产区的污染
建立隔离区:将生 产区与外部环境隔 离,防止外部污染 源进入生产区
生产流程控制:优化生产流程, 避免不同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不同产品之间的操作区域隔离
设立独立的生产区 域,避免不同产品 之间的交叉污染
采用不同的生产设 备,避免设备之间 的交叉污染
制定严格的生产流 程,避免生产过程 中的交叉污染
加强员工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浅谈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控制和交叉污染防控

浅谈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控制和交叉污染防控

摘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多产品共线生产的规定,结合多产品共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从引入产品到生产线生产的具体流程,总结了共线生产产品的常规特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多产品共线生产中控制交叉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产品引入;共线生产;风险评估;交叉污染;控制措施0引言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将产品引入到合适的生产线生产时,必然会存在共线生产的情况。

由于制剂生产企业涉及的剂型与产品品种多、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复杂,加上GMP对药品生产的粉尘控制以及共线产品风险评估的硬件、软件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真正引入产品共线生产前,需做好产品引入的可行性评估,识别出各风险点,在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和整改后,经过评估确认风险等级为低的,再进行共线生产才是正确的流程。

当然,生产线必须具备适合的硬件装备和符合引入产品生产的工艺条件。

此外,共线生产的车间应该加大对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控制措施,并根据情况定期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1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表1是相关法律法规对多产品共线生产的规定。

从目前的法规规定来看,不同品种的产品阶段性共线生产是可以被接受的,前提是要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必要的验证。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生产线引入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交叉污染或多产品共线生产的相关风险,依据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可纠正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表2是多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等级。

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共线产品生产产生混淆、交叉污染风险的严重程度。

其中,风险等级为中高级的必须给出合理建议,并采用适宜的控制方法,从而确定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工作的范围。

2实施多产品共线生产的主要问题共线生产系指在药品生产中,有多个产品使用共用的厂房、设施、设备等情况。

多产品共线生产的主要问题:交叉污染、混淆、人为差错。

其中,交叉污染是指上一产品的成分残留或与下一产品发生反应/分解进而影响下一产品的质量;混淆主要是指物料混淆与产品混淆;人为差错主要包括工艺不一致,如配方选择错误或物料领错/用错。

2024年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三篇)

2024年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三篇)

2024年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交叉污染和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对有可能产生外来污染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1、为防止不同品种饲料之间的混料或交叉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将原料库设为饲料添加剂区域、大宗原料区域、药物饲料添加剂区域、矿物质原料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合理安排原料垛位,各原料品种垛位要间隔一定距离(不小于30cm)每个原料垛位要以垛位卡标识清楚。

2、生产过程中使用同一生产含药物饲料添加剂和不含药物添加剂‘无药物在先,有药物在后’,‘低浓度在先,高浓度在后’的生产顺序。

3、成品保管在入库时,根据成品料的类型将成品库划分区域,标识清楚,成品库原料库分开布局。

4、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采购原料时运输车辆不得存在沙石、铁屑、秸秆、农药、害虫、化肥、霉变物料等外来掺杂物污染原料,卸车时,控制霉变、杂质、生芽、生虫等外来掺杂物。

5、生产过程中要保持生产现场良好的清洁状态,及时清扫杂物,不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

6、车间、仓库有防鼠、防鸟措施,及时清理杂物防止害虫滋生。

7、当发现或怀疑物料受到交叉污染或异物污染时,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质监员,分析原因,做出处理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24年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二)____年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引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形式,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____年我国将推出一系列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的制度,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建立全面、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问题,我们将建立一个全面、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范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范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治理规程一、目的:建立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治理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用氧充装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的风险。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止生产区、化验区与仓贮区在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治理三、职责:生产区、化验区与仓贮区人员负责实施,QA检查员及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四、内容 :1医用氧车间布局工艺及设备人员卫士治理1.1由质量治理部负责车间布局工艺流程图的制定,防止布局不合理造成污染、并负责检查监督.1.2生产部负责对职员安全卫士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治理,并对生产设备维护清洗消毒治理防止交叉污染。

2 化验室仓库治理 (门卫对医用氧运输车辆人员 ,卫士消毒治理负责)2.1化验员对原液氧进行取样检查,对充装中氧气检查充装后复查杜绝不合格产品2.2仓库保管员负责医用气瓶产品清洁消毒安全存放及出库治理负责程序:1目的:搞好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治理,防止因交叉污染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2范围:适用于医用氧生产全过程。

3 职责:3.1质量治理部负责车间的布局工艺流程图的制定。

3.2生产部负责对职员进行规范操作及卫生培训,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操纵,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常规维护与清洗消毒以及维修改造。

3.3 质量操纵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4.1防止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4.1.1 操纵要求a)保证车间建筑设施的完好。

b)依照医用氧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气瓶充装区域应有明显标识、空瓶和不同时期产品的气瓶应清晰标识并分开放置,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并有通风照明防火防爆防静电等设施c)医用氧充装间应保持整洁,并设置专用更衣室,充装间应与维修间分开d)每班开工前/生产必须对管道置换,检查确保检验合格的自备医用气瓶已清洁消毒并抽真空或置换、储存过程中随时监视杜绝交叉污染。

b)班组日常监控,化验室不定期抽查。

4.1.2. 纠正措施检查中发觉问题,由抽查员跟踪解决。

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管理规程目的:建立生产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防止因控制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交叉污染。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操作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控制。

责任:生产部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清洁卫生管理:1.1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QA质监员、参观人员等)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管理规程。

1.2不同洁净区域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不得混用,不得穿离相应级别的洁净区。

1.3所有设备、器具使用后,应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清洁时应特别注意缝隙、死角、边缘等易积尘的部位。

进行换品种、换规格生产前,应取样进行残余物残留量的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

1.4设备、容器在使用前必须经班长及QA质监员对清洁状况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

1.5 进入不同洁净区的器具应按要求进行清洁、净化,必要时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1.6各操作间应严格按照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清除桌面、地板、墙壁等处的粉尘及残余物。

1.7应定期对洁净区进行洁净度检测(包括尘埃粒子和菌落数检测),必要时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行空气臭氧灭菌。

1.8 QA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生产区环境、设备及各种表面的清洁情况。

2. 生产操作管理:2.1 从事发尘量大的操作,如称量、粉碎、混合、下料等,应尽量靠近排尘口,并将动作放轻,经常擦拭工作间及工作台表面,减少积尘。

2.2当发现或怀疑物料受到交叉污染或异物污染时,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QA质监员,分析原因,做出处理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3正在进行生产时,生产操作间、设备、物料容器外均应有明确的状态标志,标明产品或物料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以防混淆。

2.4不得在同一区域进行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的生产,以防止交叉污染。

当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措施以防止污染和混淆。

2.5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粉尘、气体、蒸汽、喷雾物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污染与交叉污染标准管理程序,避免污染与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工厂自物料接收、生产制造及产品发放的全过程的管理。

职责:QA:负责对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活动的监督与检查。

各部门:负责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活动的实施,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与交叉污染的影响。

定义:规程:1总体要求1.1公司应有相应的人员卫生管理程序,用以规范人员卫生、清洁与着装等要求,以保证食品生产人员卫生符合要求,避免发生产品污染与交叉污染。

1.2公司应有相应的设备选型、使用及维护的管理程序,用以规范设备的选型、使用、清洁与维护,以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产品形成污染与交叉污染。

1.3公司应有相应的物料接收与分发管理程序,用以规范物料的接收与分装,以保证物料的接收、贮存、分发及使用正确,避免发生产品污染与交叉污染。

1.4公司应有相应的厂房、设备及工器具的清洁规程,用以规范厂房、设备及工器具等清洁活动,以保证厂房、设备及工器具得到合适的清洁,以避免发生产品污染与交叉污染。

1.5公司应有相应的厂房设施管理规程,用以规范公司建筑厂房及其配套设施设计施工和维护保养管理,以避免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2生产区域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2.1尽可能在在不同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产品;如不能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生产,应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进行组织生产;并尽可能地减少品种更换的次数。

2.2尽可能在在不同的生产线生产不同品种的产品;如在同一生产线生产不同的产品,应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进行组织生产;并尽可能地减少品种更换的次数。

3食品的精制区域,为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3.1设置必要的气锁间和排风;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应当有压差控制;3.2应当降低未经处理或未经充分处理的空气再次进入生产区导致污染的风险;3.3干燥设备的进风应当有空气过滤器,排风应当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3.4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具;使用筛网时,应当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3.5成品粉碎、过筛、包装及贮存过程,应有避免外源性物质的混入产品的措施,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

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程序

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程序

1. 目的建立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的风险。

2. 范围适用于制剂生产、原料药生产。

3. 定义3.1 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响。

3.2 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4. 责任4.1 各生产车间负责对本程序进行实施。

4.2 生产部、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进行监督。

5. 参考文件5.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5.2 2010版药品GMP实施指南6. 环境、健康和安全(EHS)–不适用7. 试剂 / 试药–不适用8. 设备 / 工具–不适用9. 程序与方法9.1 内容:9.1.1 从人员角度采取的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9.1.1.1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人员操作严格执行《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9.1.1.2 控制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数量,执行《生产区人员数量的控制管理操作规程》。

9.1.1.3 进入洁净区的人严格执行《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操作规程》。

9.1.2 从物料角度采取的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9.1.2.1 用于生产的物料必须是合格物料。

9.1.2.2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严格执行《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操作规程》。

9.1.2.3 严格按《取样操作规程》进行物料的取样操作,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

9.1.3 在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9.1.3.1 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生产所用的物料、中间产品,应按品名、规格、批号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9.1.3.2 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如设置独立的除尘系统),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SMP-04-022-00 共线生产管理规程

SMP-04-022-00 共线生产管理规程

1.目的:为规范药品共线生产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共线生产产品间的污染、交叉污染,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2.范围:公司所有委托生产产品涉及共线生产的。

3.责任人: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部经理、QA、生产工艺员。

4.内容:4.1持有人对持有品种的共线生产可行性和可控性负主体责任,应当对受托生产企业共线生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审核,并且需向受托生产企业提供品种相关的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协助受托生产企业进行共线生产风险评估,并审核批准受托生产企业提供的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以确保有效控制药品共线生产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

4.2受托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共线情况进行共线生产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共线生产的产品信息(如共线生产产品的药理毒理、理化性质等)、厂房、生产设施、设备情况以及现有清洁方法等。

4.3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药品管理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变更控制,任何乙方发生可能影响受托生产药品质量的变更时,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对方。

持有人应当全面评估变更对委托生产哈产品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影响,按照相关规定及程序审核批准变更申请、报告。

4.4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配合持有进行定期审核和回顾各阶段共线生产策略,加强数据的积累和更新,随着药品生产活动的进行,共线生产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如引入新品种、生产处方及工艺变更、原有设备设施的变更或发生其他重大变更等均有可能引入新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配合持有人重新进行共线生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更新纠正和预防措施。

4.5受托生产企业应当根据持有人提供的委托生产产品相关的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针对性的设计清洁方法,并对清洁方法进行确认,同时应开展相应的清洁验证和持续清洁确认,确保清洁方法可以重复持续达到预期效果,确保清洁方法处于受控状态。

4.6受托生产企业应当与持有人共同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药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大程度降低药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药品质量;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和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的风险级别相适应;风险管理结果应当作为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应当定期审核风险管理的输出内容,以确保其适用性。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规定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规定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规定1、目的通过对进出车间的控制,预防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厂区、车间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检查、监督。

3.2车间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

4、方法与步骤:4.1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4.1.1公司选址不当,周围有污染源,车间设计不合理。

4.1.2生产人员个人卫生不良4.1.3清洁消毒不当4.1.4卫生操作不当4.2公司选址、设计4.2.1厂区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无生物、化学、物理污染源,无污水、粉尘污染。

4.2.2厂区内无污染源,不兼营、生产、存放有碍玻璃器皿卫生的其他产品。

4.3车间布局4.3.1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由一般洁净区向高洁净区流动。

4.3.2半成品、成品包装车间分开隔离设置,原料、辅料、包装物料单独存放,保持清洁卫生,不受污染。

4.3.3车间所用设备及工器具材料为易于清理消毒材料,均为不锈钢设备;4.3.4车间顶面及四壁用平滑、浅色、防霉涂料粉刷;车间地面为水泥地面,易于清洁。

4.3.5包装间每班进行清理、保持洁净。

4.4生产人员卫生制度:a.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戴手表和饰品,不得化妆,不得留长指甲,头发不得外露;b.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c.车间内严禁吸烟、吃东西;d.离开车间时必须换下工作服、帽、靴。

e.穿工作服顺序由上至下。

4.5监控班长检查进入车间人员个人卫生情况,并作好《生产过程卫生每日检查记录》。

4.6纠正措施:班长负责日常监督,发现工人不符合规定,责令其纠正并对其进行卫生教育。

4.7监控记录:《生产过程卫生每日检查记录》。

共线生产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共线生产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共线生产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目的Purpose:建立防止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规范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 Scope:产品防护对人员、厂房设施及设备、物料、工艺设计的要求及控制措施。

三、职责Responsibility:1. QA对本文件的起草和修订负责;2.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对本文件的批准负责;3. 车间、质量保证科、设备科等对此文件的实施负责。

四、程序Produce:1. 人员:1.1 须健康体检合格并经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 进入洁净区人员所穿着的工作服样式及材质应考虑污染和健康、安全问题,确保人员不污染药品,药品不污染人员。

1.3 进入生产区人员须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1.3.1 进入洁净区按《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更衣更鞋程序》规定进行操作。

1.3.2 生产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严禁吃食物。

1.3.3 生产区禁止吸烟。

1.3.4 进出洁净区随时关门,动作尽量缓慢,减少人的发尘量。

1.3.5 进入操作室应先检查温湿度、压差等是否符合规定。

1.3.6 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和设备容器内表面。

1.3.7 禁止直接面对药品打喷嚏或咳嗽。

1.3.8 禁止不同工序、不同品种生产操作室之间操作人员随意走动,如有需要须采取防止交叉污染措施,如按照规定流程更换干净的工作服等。

1.3.9 凡清场合格的房间,门应常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清场后不需立即生产的,应上锁管理。

2. 厂房设施:2.1 物流、人流、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严格划分洁净区域。

2.2 空气流向需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由洁净区域流向非洁净区域;由前室或走道流向产生粉尘、湿气的房间。

2.3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10Pa,相同洁净等级区域内在生产过程中有粉尘产生的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和一定的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

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

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保健品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保健品与药品相似,需要特殊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因此,建立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对于确保保健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是指在不同保健品的生产过程中,确保不同产品之间不会交叉污染,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有效地防止保健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质量问题,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每个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岗位的规定,不得在不同生产线之间交叉工作。

同时,每个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现场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更换工作服等清洁措施,以防止外部污染物的带入。

其次,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和辅料的流动。

不同保健品的原料和辅料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合使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工厂应该建立明确的原料和辅料管理制度,确保每种原料和辅料都有专门的存放和使用区域,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

此外,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还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检查。

同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最后,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还要求对生产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生产现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安全。

因此,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确保生产现场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结起来,保健品共线生产清场管理制度是一项关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要管理制度。

通过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原料和辅料的流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止保健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质量问题。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song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song

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一、目的:建立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用氧充装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的风险。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止生产区、化验区与仓贮区在生产过程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管理三、职责:生产区、化验区与仓贮区人员负责实施,QA检查员及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四、内容:1医用氧车间布局工艺及设备人员卫士管理1.1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车间布局工艺流程图的制定,防止布局不合理造成污染、并负责检查监督.1.2生产部负责对员工安全卫士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管理,并对生产设备维护清洗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2 化验室仓库管理(门卫对医用氧运输车辆人员,卫士消毒管理负责)2.1化验员对原液氧进行取样检查,对充装中氧气检查充装后复查杜绝不合格产品2.2仓库保管员负责医用气瓶产品清洁消毒安全存放及出库管理负责程序:1 目的:搞好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因交叉污染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2 范围:适用于医用氧生产全过程。

3 职责:3.1质量管理部负责车间的布局工艺流程图的制定。

3.2生产部负责对员工进行规范操作及卫生培训,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常规维护与清洗消毒以及维修改造。

3.3 质量控制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的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4.1 防止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4.1.1 控制要求a)保证车间建筑设施的完好。

b)根据医用氧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气瓶充装区域应有明显标识、空瓶和不同阶段产品的气瓶应清楚标识并分开放置,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并有通风照明防火防爆防静电等设施c)医用氧充装间应保持整洁,并设置专用更衣室,充装间应与维修间分开d)每班开工前/生产必须对管道置换,检查确保检验合格的自备医用气瓶已清洁消毒并抽真空或置换、储存过程中随时监视杜绝交叉污染。

b)班组日常监控,化验室不定期抽查。

4.1.2. 纠正措施检查中发现问题,由抽查员跟踪解决。

产品共线生产管理规程

产品共线生产管理规程

1、目的本规程规定阶段性生产方式的工序生产所需要求,通过对共线过程中人员、设备、物料、文件、环境的原理,降低共线生产的风险,以确保生产的顺利完成。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不同产品或不同批号共线生产管理。

3、职责3.1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2生产部、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4.1共线生产管理4.1.1生产车间共线生产包括:①同一产品的(规格)的共线生产;②不同产品的共线生产。

4.1.2生产车间生产线同时进行共线生产时,应根据生产指令要求在指定线体进行生产。

4.1.3生产前后需分别进行线体清场,清场过程应在设定物理隔离区,防止清场过程对一条线造成污染及交叉污染。

4.1.4生产过程中有共用生产设备,应采取阶段性生产方式对岗位清场完成后再进行切换生产。

4.2共线生产中人员的管理共线生产时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相关要求,应做到某个产品(或批号)的专人生产,而不是在一个产线(或工作台)进行不同产品(或批号)的生产。

4.3共线生产的物品管理4.3.1共线生产中共用厂房、设施、设备按相应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4.3.2对共线生产中各种专用物品进行标识,避免物品混淆。

4.3.3共线生产各种之间相互转换时,需对生产产品所有专用物品进行彻底清理,并撤出生产现场妥善保管。

4.4共线生产的物料管理4.4.1共线生产的物料需做好隔断,分区摆放,并放在周转箱中保存,周转箱外应做好产品状态标识。

4.4.2由专人负责发放,发放时做好核对与记录,防止产品混淆和差错的发生。

4.5共线生产中文件的管理4.5.1生产前,将于该批次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文件及记录放在指定位置。

4.5.2共线生产各种之间相互转换时,应根据确切的产品进行文件、记录更换;替换下的文件、记录应交给车间管理员进行保管,待替换产品再次生产再次进行文件更换。

4.6产品共线的包装管理4.6.1待包装的产品进行包装时,为防止相同或类似包装材料刻印不同批号的误用,以下情况不得进行共线包装:①相同型号规格、不同批号的待包装产品;②不同型号规格、单包装材料共用的待包装产品;③不同型号规格、不同批号,但包装材料颜色、尺寸等类型,容易混淆的待包装产品。

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管理规程

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穿插污染治理规程文件标题: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义污染治理规程文件编号SMP-PM-Oxx 版本号Ox 文件级别 2 级制订人年月日制订部门生产技术部审核人年月日颁发部门GMP 办公室审核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至质量治理部、生产技术部、工程设备部、各车间1.目的:建立防止污染和交义污染措施的治理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义污染,避开混淆和过失。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义污染的治理。

3•职责:车间治理人员对规程的实施负责,QA 监视规程的实施。

4.规程:4. 1 定义4. 1. 1 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包装、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响。

4.1. 2 穿插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4.2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实行措施,防止污染和交义污染4. 2. 1 在分割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4.2.2 承受阶段性生产方式;4. 2. 3 设置必要的气锁间和排风;空气干净级别不同的区域应当有压差掌握;4. 2. 4 应当降低未经处理或未经充分处理的空气再次进入生产区导致污染的风险;4. 2. 5 在产生穿插污染的生产区内,操作人员应当穿戴该区域专用的防护服;4.2.6承受经过验证或有效的清洁和去污染的操作规程进展设备清洁;必要时,应当对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设备外表的残留物进展检测;4.2.7承受密闭系统生产;4. 2. 8 枯燥设备的进风应当有空气过滤器,排风应当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4.2.9 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应当避开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具;应当有防止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4. 2. 10 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序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3厂房、设施、设备防止污染和交义污染的措施:4. 3.1 空调净化系统承受的措施:4. 3. 1. 1初效、中效过滤器的阻力到达设定值(设定值为初始阻力的1.5 倍)报警:阻力小于设定值,绿灯亮;阻力大于设定值时,红灯亮,需对过滤器进展清洗或更换。

浅谈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控制和交叉污染防控

浅谈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控制和交叉污染防控

浅谈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控制和交叉污染防控陈青青(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400)摘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多产品共线生产的规定,结合多产品共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从引入产品到生产线生产的具体流程,总结了共线生产产品的常规特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多产品共线生产中控制交叉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产品引入;共线生产;风险评估;交叉污染;控制措施0引言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将产品引入到合适的生产线生产时,必然会存在共线生产的情况。

由于制剂生产企业涉及的剂型与产品品种多、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复杂,加上GMP对药品生产的粉尘控制以及共线产品风险评估的硬件、软件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真正引入产品共线生产前,需做好产品引入的可行性评估,识别出各风险点,在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和整改后,经过评估确认风险等级为低的,再进行共线生产才是正确的流程。

当然,生产线必须具备适合的硬件装备和符合引入产品生产的工艺条件。

此外,共线生产的车间应该加大对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控制措施,并根据情况定期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1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表1是相关法律法规对多产品共线生产的规定。

从目前的法规规定来看,不同品种的产品阶段性共线生产是可以被接受的,前提是要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必要的验证。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生产线引入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交叉污染或多产品共线生产的相关风险,依据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可纠正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表2是多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等级。

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共线产品表1多产品共线生产的相关规定法规条款号条款要求我国GMP第46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或生物制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生产茁-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Purpose:
建立防止交叉污染的管理规程,规范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Scope:
产品防护对人员、厂房设施及设备、物料、工艺设计的要求及控制措施。

三、职责Responsibility:
1. QA对本文件的起草和修订负责;
2.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对本文件的批准负责;
3. 车间、质量保证科、设备科等对此文件的实施负责。

四、程序Produce:
1. 人员:
1.1 须健康体检合格并经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 进入洁净区人员所穿着的工作服样式及材质应考虑污染和健康、安全问题,确保人员不污染药品,药品不污染人员。

1.3 进入生产区人员须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1.3.1 进入洁净区按《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更衣更鞋程序》规定进行操作。

1.3.2 生产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严禁吃食物。

1.3.3 生产区禁止吸烟。

1.3.4 进出洁净区随时关门,动作尽量缓慢,减少人的发尘量。

1.3.5 进入操作室应先检查温湿度、压差等是否符合规定。

1.3.6 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和设备容器内表面。

1.3.7 禁止直接面对药品打喷嚏或咳嗽。

1.3.8 禁止不同工序、不同品种生产操作室之间操作人员随意走动,如有需要须采取防止交叉污染措施,如按照规定流程更换干净的工作服等。

1.3.9 凡清场合格的房间,门应常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清场后不需立即生产的,应上锁管理。

2. 厂房设施:
2.1 物流、人流、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严格划分洁净区域。

2.2 空气流向需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由洁净区域流向非洁净区域;由前室或走道流向产生粉尘、湿气的房间。

2.3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10Pa,相同洁净等级区域内在生产过程中有粉尘产生的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和一定的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4 产尘量大的操作室须安装粉尘收集系统,集中除尘。

如预处理、配料、压片等操作室,应装有捕尘或除尘装置。

2.5 地漏应定期消毒,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并定期更替使用。

2.6 车间所有人员和QA一旦发现墙壁有裂缝,屋顶、楼面漏水或灯具、管道口、风口出现密封性不好等不良情况应及时通知设备科修复。

3. 设备:
3.1 结构简单,无死角,易清洁,便于操作。

3.2 凡与药物接触的应选用不锈钢材料或涂覆耐腐蚀、耐热、耐磨等涂层的材料。

3.3 对发尘量大的设备,如粉碎、压片、包衣等,应选用自身带有捕尘、吸粉装置设备,或尽可能采用密闭的生产设备。

3.4 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及管道、工具、容器等应按验证确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清洗、清理周期进行。

3.5 除尘设施在生产前应试运行1~2分钟,观察除尘机是否正常,若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通知修理。

在生产过程中,除尘机发生故障应停止生产。

在产尘量大的房间或设备处设置提示牌提醒生产前需先开启除尘设备后进行生产。

4. 物料管理:
4.1 物料进入车间时,须经净化处理,车间领料人员及预处理操作人员须与仓库发料人员做好物料验收工作,保证物料无差错,未受污染。

4.2 物料进入车间后,在规定条件下交接、贮存、生产。

4.2.1 物料交接时,须保证贮存物料的容器表面无残留,且密闭无破损。

4.2.2 物料贮存中,须按品名、批号分别堆放,并保持适宜的间距,每批物料须有标识和状态牌。

4.2.3 消毒剂的使用不得污染物料。

4.2.4 物料桶进出每一工序时,保持桶体表面无粉尘。

4.3 取样时需在同一洁净级别下用专用的取样工具进行取样,并及时清洗,消毒。

4.4 各工序生产前,须确认设备、容器具的清洁程度,使用过程中尽量密闭,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清场和清洁。

清洁工具应不脱落纤维且易清洗。

4.5 各工序的废弃物按《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程序》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5. 工艺设计:
5.1 同一操作室,同一时间,不得生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产品。

5.2 若同一操作区域内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者其他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5.3 对于难以清洗的部分零部件,接触活性成分的,应按产品专用。

5.4 各生产设备允许共线生产的品种应严格按照验证的结果以及产品工艺规程的规定执行。

当有新增品种共线生产或者产品的批量发生改变时,需提出变更申请,相关部门根据《验证管理规程》的规定基于上次清洁验证的基础进行再评估,重新评估最难清洁的产品。

若最难清洁产品发生改变,需重新进行清洁验证,合格后才能批准。

新增设备的,也需进行清洁程序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清洁再验证。

5.5 考虑到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应避免***片与***片共线;不能避免的,需合理安排、尽可能降低生产共用总面积(使用专用烘布、桶袋)并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分开进行生产,降低和避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5.6对于其他活性较高的、有色的、或清洁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如***片等,应使用专用或一次性的周转袋;涉及烘房干燥工艺的,还应使用专用的烘布,以防止交叉污染。

五、附件Appendix:无
六、培训要求Training:
1.部门:
2 岗位:文件分发部门主管以上负责人;车间工艺员、各工序操作人员、验证专员;质量保证科质量员、工艺管理人员、验证专员;其他相关岗位操作、管理人员。

七、历史变更Changing Hist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