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使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
根据数据统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我国农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土地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一些农民没有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导致农产品质量不过关。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剧,农田荒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土地闲置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推动形成规模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
政府可以建立培训基地,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通过调整土地承包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1982年农村改革中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农村集体所有制向家庭承包经营逐步过渡的制度安排。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经营方式,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家庭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 对农民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使农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权和自主经营意识,使农民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及对策1. 土地流转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导致土地的碎片化,农民的地块小、效益不高,土地流转难题突出。
农民个体户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政府应加大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 农村产权和农户利益保护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产权和农户利益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留住农村人才,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农村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政府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中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和局限性的思考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和局限性的思考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的新中国,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历史是仁慈的,人民是富有创造性的!正所谓穷则思变,受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到户的启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重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自豪地宣称,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少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功劳。
但世界在变,中国在变。
中国的农村在变,所以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理性地看待和反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功绩1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破除了人民公社的绝对平均主义倾向,代之以更为灵活高效的生产方式,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繁荣了农村经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间﹐粮食的增幅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时至今日,中国仍旧以7%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人口21%的13亿人民,可见其效果之明显。
2、保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减少了改革阻力。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太强调意识形态,但在那个刚从文革走出来的时代背景下,承认土地的公有制确保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有效地向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减少意识形态的阻力。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当时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从这个角度上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产物。
3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全国市场经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剩余农产品增加,农民就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和农产品出售﹐大大丰富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扩大了自由市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将农村土地流转给农民,解决了土地问题。
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经济作物,并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进行经济合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这一制度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农村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土地规模小、分散的问题依然存在,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
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干预经济的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建议:一、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实现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
政府可以给予土地流转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土地流转。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推动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降低交易成本。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
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资本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发展。
四、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以及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对农村土地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乱占乱用。
五、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
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农业市场的监管,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的利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和提升。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料汇总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料汇总目录一、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二、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发展归因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绩效四、试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制约五、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六、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绩效与创新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产资料(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劳比例分到农户经营),按照合同规定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
其经营收入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金外,全部归于农户。
集体作为发包方除进行必要的协调管理和经营某些工副业外,主要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经营权,这为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土地的使用方式和经营规模。
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分配可能存在不均衡现象。
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可能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史及其利弊
试点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 在部分地区试点,取得成 功后逐渐推广。
全面推行阶段
1982年以后,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成为农村土地制度的 主要形式。
完善阶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 地制度的改革,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不断得到完善 和调整。
推广过程
政策宣传
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和好处,提高农民的认识 和接受度。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 展。
投资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政府财力有 限和农户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 足,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0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未 来展望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为 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
入来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拥 有了土地经营权,使得农民能够 分享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进
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0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 端
土地分配不均问题
土地分配不均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按人口和劳动力比例分配给农户,但由于历史 遗留因素、地理位置和家庭状况等原因,导致土地分配不均,影响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民收入。
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织 起来,共同参与农业生产、销 售和加工等环节的组织形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 合作社将进一步兴起,为农民 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利益保 障。
农业合作社需要建立健全的内 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农民 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的健 康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关系基础。
通过建立农民家庭与土地的长期承包关系,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农民可以依靠承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通过承包经营土地,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承包费用和经营收入,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该制度,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农村土地继承规模的逐渐减小,土地流转难题日益凸显,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利受到侵害,土地资源的流转受到限制。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加剧了农业经营风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解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问题与挑战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农民素质的提升,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革和创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的出现和推行改变了中国农村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土地私有制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村发展的不断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自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以来,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土地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家庭承包。
这一举措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快速发展。
农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种植作物,并从中获取利润,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分散到了每个农户手中,这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较高,部分农民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这就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规模,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化难以实现。
由于承包地的规模不断缩小,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面临了诸多困难。
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了贫困问题。
而一些农民在承包地不足以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政府可以出台更为灵活的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降低流转成本,提高流转效率。
建立健全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的交易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土地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和配置。
2. 承包地规模整合。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进行承包地规模整合,通过土地整治、土地流转等方式,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利与弊
积极意义:政治历史来看:首先,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促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其次,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的主要经验有三条:一是实行承包责任制。
二是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三是走市场化的经营道路。
<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贡献.caj>公平效率方面: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首先使得土地经营权回到农民手中,使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人,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决了效率问题;其次,土地按人均分配,实现了基本权利平等这一层次上的公平,一家一户自主经营,克服了劳动测量技术上的困难,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解决了公平问题。
使“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绝对分配平等这一不公平问题得以解决,这也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再次,这一制度与允许农民经商打工的自主政策相一致。
农民可依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及周期长的特点,在安排好农活的空闲时间,出外兼业,提高收入。
从以上可以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使中国农业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公平与效率问题.caj》《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绩效与创新研究.nh》(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农户的劳动成果在完成国家的税收和收购任务上交集体提留及其费用后,全部归自己所有),由于责任更直接,利益更明确且方法简便,尤其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到党的十四大召开时,这种责任制已发展成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体制,这一体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承包单位的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它采取了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把劳动者的劳动同生产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把责、权、利有机地集合起来。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家庭,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上的新型的家庭,是集体经营的一个层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社科论坛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生死状,承包村里的土地,中国便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的一角,发轫于农村的改革,迅速以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推向全国。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土地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到1981年底全国90%以上的农村都实行了家庭式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每家每户按人口分得数量相应的土地,由每个家庭自由经营。
这种土地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最亲近的就是土地,一下子分到了由自己完全掌握的土地,心里真是乐开了花,站在实实在在的泥土上,心里有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
这就增强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1952年到1978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仅为2.9%,而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总产值增长达7.7%,增长了4.8个百分点。
这都是缘于由原来的集体劳作转为个人劳作的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公社化集体化时有人偷懒、监督成本高等问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农业生产的发展毋庸置疑地证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强大生命力。
二、改变了农民只能在土里刨食的命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80%是农村人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具体讲有两点:首先,农民的生产自主权扩大,除了交一定的农业税(如提留款)之外,收入全是自己的。
经营方式也是非常灵活多样的,他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其次,每个人的能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各尽所能,各用所长。
劳动力自然就会出现剩余的现象,这就为开发新产业创造了条件。
这两点使得农村开始分工分业,促进我国农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农民的生活自由了,农闲时候可以到城里打工,也可以在村里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增加了收入,又扩大了视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在三农问题上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该制度确立三十多年来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我国对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管理经营体制创新改革~以期引领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被提上议事日程。
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为此,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剖析~厘清该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实施过程、意义影响~分析该土地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并能提供更为可行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体制创新,土地制度,承包责任制第一章制度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从确立到发展至今已经三十多年。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经济制度~它的发展遵循特有的路径规律。
从理论上讲~首先要弄清一些列的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一、制度的内涵人们对“制度”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而经济学家们给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定义更是形形色色~但德国学者史漫飞、柯武刚总结的定义似乎更为简洁而全面~即:“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
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
制度是一种规则,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制度”概念的, 即“制度”是指“众所周知的约束人们的各种规则”。
制度又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别~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它通常是成文的并由权力机构来保证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该制度的出现,给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存在一些利弊,并在近年来面临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通过确立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得土地的使用权明确,农民可以放心地进行投资和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积极性。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承包制度,农民可以自主决定种植、养殖等经济活动,实现农业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另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民的就业。
农民通过土地承包可以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农民在土地承包过程中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土地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由于土地分散,农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农村劳动力无法充分利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有限。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部分农民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的问题。
由于农民的经济能力有限,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条件和能力,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存在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难的问题。
由于农地不能流转,土地利用率低,农民之间合作的范围有限,无法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制约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农民意识的觉醒,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为一种趋势。
以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入股等方式,农村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有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土地规模小、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等。
浅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的土地承包协议,掀开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篇章【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以土地经营的联产计酬等多种责任制形态为起点,采用渐进的、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方式,最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土地基本制度。
(一.)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种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
它实际上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产权进行重构;即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以往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体制,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使用、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方式,建立起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
特别是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收益分配方式,大大改善了人民公社时期土地集体统一经营使用时生产者边际努力与边际报酬相关性极小的状况,诱发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
由1978年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基本稳定了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期限长达30年,允许并推行土地流转的政策【4】。
应该来说,国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使农村的土地承包制度致力于满足农民对土地权限的需求,不仅缓解了当时萧条崩溃的农村经济,且在以后长达30年的土地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创新性的指导作用。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绩效性非常显著,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有数据统计,1984年中国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380.15亿元,比1978年的1117.50 亿元增长了近113%;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接近了了当时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平均水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可以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产业链布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总结、对策建议。
1. 引言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通过将土地承包给个体农民或农户,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他们对土地的耕种和经营更加认真和努力,进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配置。
个体农民或农户通过承包土地,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承包土地,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承包费和经营收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配置、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1.2 研究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取代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这一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低效率、低收入、低水平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可以承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并根据经营情况获得相应收益,这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完善和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凸显。
农村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农民经营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化经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举措势在必行。
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农民缺乏专业化经营能力,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农村土地资源碎片化、农民收入不稳定、农业经营风险增加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化经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现状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
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范围已经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广大农民通过承包土地和农田经营权,实现了农民个体经济向家庭承包经济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无可否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开始实行之处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显露出了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有哪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
要求的实现。
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缺陷
(一)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中国自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
现代社会的许多生产经营活动,其收益都是与规模经济密切相关的。
规模经济是假定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要素配置同比例增加引起的超额收益增量。
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与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相适应,在保证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使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得到适度扩张,从而使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农民取得规模经济收益,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基本持平。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各种质量的土地均匀搭配。
80年代中期,平均每户所承包的土地只有8. 35亩。
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下降到6亩,户均承包土地9—10块,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
如此细小分散的农田结构,耕作经营十分不便,农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农业技术进步的成果无法体现出来。
而且由于每户的农田分散,给日常的经营管理造成很多麻烦,浪费了很多人力。
这一切都导致我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显现出来。
(二)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因此农民没有对土地的自由处置权。
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一方面限制了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其选择谋生方式的自由。
农民经常处于自己耕种,可是收入太少,完全抛荒又有点可惜,同时怕被集体处罚或者收回,所以有很多地方出现由妇幼老弱耕种的现象,只是对较好较近的土地进行管理,把经营土地当成了义务,目的只是保留对承包的土地应有的那点权利,有的农民则为了保留对承包土地的权利,排徊在留守耕地与外出择业之间。
因此,土地是处于半充分利用,甚至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片的田地被荒芜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择业。
(三)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
在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靠集体组织来进行的。
因为一方面农户个体能力有限,无力单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在公有制下,由私人建设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但是,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中诸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公共产品的建设,起到了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一条水渠自上而下,水渠的产权归集体所有,具体为能够从该水渠中得到灌溉利益的农户共同所有,产权主体不具体,因此,处于上游田块的农户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会破坏水渠的规划设计,私自破渠灌溉(公地悲剧),从
而造成了对农村中公共产品的破坏。
另一方面,对于农村中需要修建的上述等公共产品,却因占用土地的问题难以解决或解决的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
农村中的公共产品长期建设不足,甚至已建的公共产品遭到破坏,直接导致农业生产长期的高成本。
(四)家庭小块田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离开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寸步难行的。
在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的发展大都充分考虑了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推广,它们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的灌溉事业,普及机械化,推广生物技术和改进耕作方法,使其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我国由于是家庭分散经营,每家每户分得的土地极其有限,每户的总产量不高,在当前的农产品购销政策下,主要农产品比较收益低。
因此农民一方面是缺乏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难以进行更大更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我国农民也缺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动力。
因为每家每户土地有限,只要靠部分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就可以耕种,不需要普遍使用机器等新技术,也不便普遍采用机械化耕种,因为小块土地分割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
(五)家庭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对自己生产活动的自由安排权,同一地区农作物在耕作时间上虽总体上一致,但也有前后的差别。
而恰是这种前后的差别,就会导致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成本增加。
如,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由于有的病虫害具有扩散性和流动性,先耕种的田块可能先发生,也首先进行了防治,但先发生病虫害的可能
已感染了后耕种的田块,后发病虫害的又会继续感染已经防治过的田块,所以只有继续且加大防治,直到农作物成熟。
这样反复多次,导致了生产的成本增加,也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高,品质下降,相对收入减少。
另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地方为了做到平等,分配土地实行“远、近插花”,“好、中、差搭配”,土地碎化分散,而且,因为经营权到户,农户经营权不受外来干涉,每个农户中,随着儿女长大,同时,也要对本户经营的土地经营权进行分配,因此,土地进一步碎化。
农民在这样细小的土地上耕作,必然增加许多时间成本,从而导致总成本的增加。
(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制约了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提高收入的能力
土地使用权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地位、界限、获取与转让的法律程序、法律形式及法律保护手段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土地使用权长期作为一种政策规定在运行,而不是作为一种法律规定在操作。
地方政府部门随意调整农民承包的土地,缩短承包期限,中止承包合同,收回农户承包地高价发包,非法征用农地等侵害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事件时有发生。
农民对土地占有和使用不稳定,导致农民缺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的热情,土地经营短期化行为不可避免,土地资源处于掠夺式经营中,这种缺乏投资的土地,必然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条件无法改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无法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推行的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协调农户在商品生产经营中的利益矛盾,难以克服分散农户在商品生产中的盲目性,经常会出现“跟风农业”现象,风一来,农户盲目跟进,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产品难销。
力不从心的分散农户经营个体,得不到市场上供求的准确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震荡之中,同时家庭经营的规模过小,专业化程度低,使农民也没有多少产品进入市场,即使进入市场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也是分散成交,加大了市场交易的成本。